《机动车理论》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机动车基本常识和重要理论

机动车基本常识和重要理论


考试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增加违法行为综合判断和案例分析、安全行车常识、常见
交通标志标线和交巡警手势辨识、驾驶职业道德和文明驾驶常识、恶劣气候和复杂道
路条件下驾驶常识、紧急情况下避险常识、交通事故救护及常见危化品处置常识等内
容,使学员结合驾驶培训考试经历加深对安全文明驾驶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第七步:领取驾照
B1、B2、C1、C2、C3 、C4、M
A3
核载10人以上的城市公共汽车 C1、C2、C3、C4
B1
中型载客汽车(含核载10人以上、 19人以下的城市公共汽车)
C1、C2、C3、C4、M
B2
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大、重、 中型专项作业车
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
C1
微型载货汽车;轻、小、微型专 C2、C3、C4
机动车基本常识和 重要理论
• 一、车辆机构常识 • 1、汽车的基本构成 •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地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 • 二、车辆的性能 • 1、制动跑偏 • 2、制动侧滑 • 3、弯道制动失去转向能力
三、车辆主要安全装置 1、安全头枕,2、安全带,3、安全气囊,4、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5、儿童安全锁,6、仪表装置,7、照明与信号装置。
刹车盘指示灯
该指示灯用来显示ABS工 作状况。当打开钥匙门,车 辆自检时,ABS灯会点亮数 秒,随后熄灭。如果未闪亮 或者启动后仍不熄灭,表明 ABS出现故障。
发动机自检灯
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车辆 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当打 开钥匙门时,车辆自检时, 该指示灯点亮后自动熄灭, 如常亮则说明车辆的发动 机出现了机械故障,需要 维修。
汽车仪表指示灯大全
O/D指示灯
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自动档 的O/D挡(Over-Drive)超速挡 的工作状态,当O/D挡指示 灯闪亮,说明O/D挡已锁止。 此时加速能力获得提升,但 会增加油耗。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知识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知识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最大爬坡度2、汽车的驱动力定义(绘制汽车驱动力图):地面对驱动力的反作用tF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

产生:汽车发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得到的。

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方向与驱动力方向相反)。

3、汽车的行驶阻力产生: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和来自空气的空气阻力。

当汽车在坡道上上坡行驶时还必须克服重力沿坡道的分力坡度阻力,加速行驶时还需克服加速阻力。

组成: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坡度阻力:汽车重力在坡道分力表现为阻力。

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直来那个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

4、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路面的变形。

弹性迟滞的产生机理及作用形式:轮胎各组成部分互相间的摩擦以及橡胶帘线等物质的分子间的摩擦最后转变为热能而消失在空气中,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

由于弹性迟滞损失使车轮法线前后法向反作用力大小不等。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路面的种类、行驶速度、轮胎的构造(结构、帘线、橡胶)、轮胎的气压。

5、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需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6、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驱动力—车速)上到行驶阻力与驱动力相等时,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最大速度。

(汽车可以利用剩余的驱动力加速及爬坡。

)7、汽车动力特性图:(动力因数—车速图)汽车的动力因数及车速关系,到滚动阻力系数与动力因数相等时最车速。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定义: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汽车驾驶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汽车驾驶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汽车驾驶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四、⾃动挡P 驻车D 前进R 倒档L 起步档,陡坡档相当于⼿动档的1档2 缓坡挡N空挡五、距离限制类距离限制类1 除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和载运集装箱的车辆,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度从地⾯起不得超过2.5M2 ⾼速100KM/H 100M3 各种天⽓,能见⼩于100M 50M4 ⾬天,纵向安全距离平时的1.5倍5 冰雪天,纵向安全距离平时的3倍6 机动车故障(⽩天,夜晚)标志车后50M-100M7 机动车⾼速故障车后150M以上8 道路施⼯⽩天50M以上9 道路施⼯夜晚100M以上(反光标志)六、挂车类七、操作类1 爆胎松加速踏板,抢档减速,控制⽅向,轻踏制动所有越级减档均错误2 侧滑因制动引起的侧滑:松抬制动踏板,向侧滑的⼀⽅转动转向盘因转向或擦撞引起的侧滑:不可使⽤⾏车制动3 灭⽕站上风处,瞄准⽕源4 落⽔正确为:开窗,碎玻璃,或待驾驶室浸满⽔后开门错误为:打电话求救,关闭车窗5 ⽴交左转:过桥右转再右转右转:不过桥右转6 泥路横滑向后轮横滑的相同⽅向缓慢转动转向盘修正7 坡路制动失效应迅速逐级或越⼀级减挡越⼆级为错误8 碰撞尽量避免侧碰9 各种突发情况除安装了ABS的车辆外,“紧急制动”,“重踏制动踏板”均为错误⼋、计分类12分(7条)1、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2、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4、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通⾏,不听劝阻的;5、使⽤他⼈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6、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7、超过三个⽉不缴纳罚款或连续两次逾期不缴纳罚款的。

6分(7条)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2、公路营运客车载⼈超过核定⼈数2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货的;3、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客的;4、机动车⾏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5、在⾼速公路上不按规定停车的;6、在⾼速公路上倒车、逆⾏、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7、在⾼速公路上试车和学习驾驶机动车的。

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

汽车理论 重点内容

第一章选本的劭力楹01、汽车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力打算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02、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由汽车最高车速,加速时间3最大爬坡度来指示。

03、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04、汽车加速力量评价: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

05、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汽车由I档或II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档时机)逐步换至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06、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07、汽车的上坡力量:汽车爬坡力量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行驶阻力和风阻后的余力全部用来即等速克服爬坡阻力时爬上的坡度。

08、代表了汽车的极限爬坡力量,它应比实际行使中遇到的道路最大坡度超出许多,这是由于应考虑到在实际坡道行驶时,在坡道上停车后顺当起步加速、克服松软坡道路面的大阻力、克服坡道上坎坷不平路面的局部大阻力等要求的原因。

09、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

u10、发动机转速特性是指将发动机的功率,转矩以及燃油消耗率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 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

这一曲线即为转速特性。

如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则此曲线称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如节气门不分开启或部分供油。

则此曲线称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带上全部附件设施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

11、传动系功率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12、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用于汽车动力学分析)。

滚动半径:以车轮转动圈数与实际车轮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来换算(用于汽车运动学分析)。

13、滚动阻力 F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产生气理:轮胎和支承面的相对刚度打算了变形特点,在硬路面上,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由于轮胎有内部摩擦,在硬支承路面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会有能量损失,即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滚动的一种阻力偶;当车轮不滚动时,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当车轮滚动时,由于弹性迟滞现象,处于压缩过程的前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恢复过程的后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这样,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而使他们的合力相对于法线前移了一个距离a,它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而变大。

汽车理论知识总结(考试必用)

汽车理论知识总结(考试必用)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maxa u;汽车的加速时间t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maxi。

行驶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

驱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r T r i i T F t T g tq t //0==η;驱动轮的转矩: Tt 看如上;功率:9550n T Petq =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静力半径R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r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滚动阻力Ff 产生的原因:轮胎(主要)、路面变形产生迟滞损失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车速、轮胎结构、气压、路面条件、驱动力、转向临界车速:超过后产生驻波现象,轮胎温度快速增加,大量发热导致轮胎破损或爆胎。

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

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气压:越高,轮胎变形及由其产生的迟滞损失就越小,滚动阻力也越小。

驱动力:Ft 增大,胎面滑移增加,Ff 增大。

转向:离心力,前、后轮产生侧偏力,侧偏力沿行驶方向产生分力,滚动阻力增加 汽车行驶方程式:Ft=Fw+Ff+Fi+Fj动力特性图:横坐标是速度,纵坐标是动力因数D汽车的动力性不只是受驱动力的制约,他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最大值),决定于附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

ϕ2z 22/)(F F r T T x f t ≤=-后轮驱动附着率C φ:FX2 / FZ2。

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动力作用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附着率越小或路面附着系数越大,附着条件越容易满足,否则,随着车速的增加,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下降,而切向反作用力则按车速的平方关系增大。

因此,附着率随车速的提高而急剧增大,附着条件不易满足。

《汽车理论》知识点总结材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总结材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第一部分:填空题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平;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023年汽车驾驶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2023年汽车驾驶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点归纳整顿知识点归纳整顿--法规类知识点归纳整顿--距离限制类知识点归纳整顿--年检类知识点归纳整顿--挂车类知识点归纳整顿--速度类知识点归纳整顿--操作类知识点归纳整顿--自动档一、法规类二、年检类三、速度类四、自动挡五、距离限制类六、挂车类七、操作类八、计分类12分(7条)1、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旳;2、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旳;3、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旳;4、违反交通管制旳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旳;5、使用他人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旳;6、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旳机动车旳;7、超过三个月不缴纳罚款或持续两次逾期不缴纳罚款旳。

6分(7条)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旳;2、公路营运客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货旳;3、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客旳;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期速50%旳;5、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停车旳;6、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旳;7、在高速公路上试车和学习驾驶机动车旳。

3分(16条)1、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旳;2、在高速公路上驾车低于规定最低车速旳;3、在高速公路上违反规定拖曳故障车、肇事车旳;4、在高速公路上货运机动车车厢、二轮摩托车载人旳;5、在高速公路上骑、轧车行道分界线行驶旳;6、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旳;7、驾驶严禁驶入高速公路旳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旳;8、不按规定超车旳;9、不按规定让行旳;10、机动车违反规定牵引挂车旳;11、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和设置警告标志旳;12、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期速50%如下旳;13、驾驶机动车下陡坡时熄火或空挡滑行旳;14、上道路行驶旳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旳;15、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旳;16、逆向行驶旳。

2分(共13条)1、持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没有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旳;2、在高速公路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旳;3、违反禁令标志、警告标志、严禁标线、警告标线指示旳;4、客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没有达20%旳;5、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没有达30%旳;6、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停车旳;7、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阻碍安全驾驶旳行为旳;8、在同车道行驶中,不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必要旳安全距离旳;9、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旳;10、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旳道路上不按规定行驶旳;11、在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执行任务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及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机动车,驾驶旳机动车牵引挂车旳;12、不按规定牵引故障机动车旳;13、驾驶和乘坐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旳。

《汽车理论》知识点最新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最新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最新全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作为驾驶汽车的人,需要掌握一定的汽车理论知识。

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汽车理论的相关知识点,供读者参考。

1. 汽车机械知识1.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驱动装置的核心。

在汽车机械知识中,关于发动机有以下几个知识点:•发动机的原理:发动机是将燃料、氧气和电能转化为能量,实现汽车驱动的装置。

•发动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发动机可以分为很多类,包括按燃料分类、按冷却方式分类、按排气方式分类等。

•发动机的构造:发动机的构造包括缸体、气缸盖、曲轴、连杆、活塞等。

•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扭矩、油耗等。

1.2 变速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一部分,是驱动轮的变速器件。

在汽车机械知识中,关于变速器有以下几个知识点:•变速器的作用:变速器能够让发动机输出的转速与车速匹配,提高汽车的运动性能。

•变速器的原理:变速器的原理是通过多组齿轮组合实现不同车速的转换。

•变速器的分类:变速器可以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变速器的构造:手动变速器主要包括齿轮、轴承、换挡机构等部分;自动变速器则包括液力偶合器、行星齿轮等。

1.3 悬架和轮胎悬架和轮胎是汽车悬挂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汽车机械知识中,关于悬架和轮胎有以下几个知识点:•悬架的分类:悬架可以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悬架。

其中,独立式悬架具有更好的平稳性和通过性。

•轮胎的分类:轮胎可以按用途、规格、花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轮胎的作用:轮胎是汽车行驶的唯一接触点,必须承受汽车的全部负荷和通过各种路面环境的挑战。

•悬架的构造:悬架的构造包括弹簧、减震器和悬挂支架等部分。

2. 汽车电子控制知识随着现代汽车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核心,包括制动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甚至是主驾驶位的座椅调节系统。

在汽车电子控制知识中,有以下几个知识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按功能分类,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系统。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汽车理论是指对汽车制造、驾驶、维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完整的解释和总结,是我们学习和了解汽车的基础。

以下是对汽车理论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归纳。

1.汽车构造与组成部件汽车是由多个组成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

主要构造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通过协调工作来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

2.汽车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汽车能够运转的核心。

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系统。

发动机负责生成动力,传动系统负责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驱动系统则将动力转化为车辆的行驶能力。

3.汽车驾驶原理汽车驾驶原理包括驾驶技巧和安全知识。

要合理控制油门、刹车和转向来确保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此外,还要了解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行车安全。

4.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维修与保养是延长汽车寿命和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维修包括对汽车故障的排除和维护保养工作。

保养则包括定期更换机油、检查轮胎和刹车系统、清洁和调试发动机等工作。

5.汽车电气系统汽车电气系统由电池、电机、开关和电线等组成,负责提供电力供应和控制汽车各个系统的工作。

了解电路原理、故障排除和电气设备的维护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6.汽车底盘和悬挂系统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骨架,支撑和固定各个组成部件。

悬挂系统则负责保证车轮与路面的接触,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

了解底盘结构和悬挂系统的调节和维护,对提高汽车性能和乘坐舒适度有重要意义。

7.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装置。

百米冲停距离、刹车灵敏度和制动平衡是制动系统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

学习制动系统原理和正确使用刹车是驾驶安全的关键。

8.汽车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的装置。

学习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了解不同传动形式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9.汽车燃料系统汽车燃料系统负责燃油供应和调节。

了解不同类型的燃料、燃油喷射技术和燃油供应系统的调整方法对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汽车理论知识点.docx

(完整版)汽车理论知识点.docx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 imax 表示的。

货车的imax=30% ≈ 16.7 °,越野车的 imax= 60%≈ 31 °。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1)汽车的行驶方程式F tF fF wF iF jT tq i g i0 TC A2duGf cosDu aG sinmr21.15dtT tq i g i0 TC D A 2durGf21.15u aGimdt2)驱动力 F t :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 驱动力矩 T t ,驱动轮在 T t 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 F 0 ,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 即为驱动力。

3)传动系功率 P T 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4)自由半径 r :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 r 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 r 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5)汽车行驶阻力 : F F f F w F i F j6)滚动阻力 Ff:在硬路面上,由轮胎变形产生;在软路面上,由轮胎变形和路面变形产生。

7)轮胎的迟滞损失指: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8)滚动阻力系数 f 指: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故Ff=W*f 。

9)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

科一知识点归纳2024

科一知识点归纳2024

科一知识点归纳2024由于您没有提供关于科一具体是哪个学科的信息,以下以科目一(机动车驾驶员理论考试)为例为您归纳一些知识点: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1. 驾驶证申领与使用。

- 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

- 初次申领驾驶证后的实习期是12个月。

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

- 驾驶证有效期分为六年、十年和长期。

2. 交通信号。

- 交通信号灯。

-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 圆形信号灯红灯亮起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右转弯。

- 交通标志。

- 警告标志: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

如急转弯标志、注意行人标志等。

- 禁令标志:圆形,白底红圈红斜杠黑图案。

如禁止通行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等。

- 指示标志:蓝底白图案。

如直行标志、向左转弯标志等。

- 指路标志:蓝底(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字白图案。

用于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等。

- 交通标线。

- 白色虚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 白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设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

- 黄色虚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越线超车或掉头。

- 黄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

3. 道路通行规定。

- 一般道路通行。

- 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 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

- 高速公路通行。

机动车理论知识

机动车理论知识

一.吊销驾驶证(罚款200~2000): 1.驾驶拼装报废车2.违法逾期不接受处理3.超速50%4.把车交由未取得驾照(无照)/驾照暂扣期间/驾照被吊销期间的人驾驶二.扣留机动车(200~2000):1.伪变造或使用伪变造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登记证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 2.使用其它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号牌) 3.车上道行驶(未放置保险标志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未挂车号牌未随车带行驶证)三.15日以下拘留:1.未取得驾照的人驾车 2.驾照暂扣期间驾车3.被吊销期间驾车 4.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 5.醉酒后驾车四.警告(20~200):1故意遮挡污损车号牌 2.不按规定安装车牌五.酒后驾车:1饮酒后驾车,处暂扣驾照(1~3个月),罚款200~500 2.醉酒后驾车,由公安交管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驾照,罚500~2000六.以下全为自动挡车: 1.D2挡在(坡路行驶) 2. 2挡在(缓坡行驶) 3.P挡驻车使用4.在陡坡行驶,使用L挡(正确) 5.起步时,(踏下制动踏板),从P挡换入其他挡 6.停放时,变速器操纵杆在(P挡)拔下钥匙7.起动发动机时,变速器操纵杆放在(P挡)位置七.高速同方向车道: 1. 二条车道左:100~120 右:60~100 2. 三条车道左:110~120 中:90~110 右:60~80 3. 三条以上/四车道最左:110~120 中间二条:90~110 最右:60~80 4.进入高速加速车道,尽快提到(60公里)以上八.肇事判刑: 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7~~15年有期 2.肇事逃逸或有其它恶劣情节,(3~~7年)有期 3.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有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3年以下)有期<注意:是3年以下!!!!!! 有道判断题写的是以上一定要看清题目九.机动车<驶入驶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转弯转弯窄路窄桥掉头下陡坡牵引故障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准超过(30公里)十.<不是高速>车遇<雨雾沙尘冰雹>天气,能见度在50米以内,最高时速不超过(30公里)十一.1.小型.微型非营运客车,从注册日起,(6年)以内每2年检1次2.小型.微型非营运客车,从注册日起,超过6年不满15年,每(1年)检1次十二.<高速公路遇到雨雾沙尘冰雹!!!(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机动车理论考试(科目一)资料

机动车理论考试(科目一)资料

目录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3)一、道路交通安全法: (3)二、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6)三、刑法: (8)四、民法通则: (9)五、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9)六、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9)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10)八、机动车登记规定: (11)九、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 (11)三、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12)一、安全操作要领: (12)二、驾驶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12)三、文明驾驶: (13)四、安全驾驶行为: (14)四、高速公路、山区道路、桥梁四、隧道、夜间、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16)一、高速公路安全驾驶知识: (16)二、山区道路安全驾驶知识: (16)三、通过桥梁、隧道的安全驾驶知识: (17)四、夜间安全驾驶知识: (17)五、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18)五、出现爆胎、转向失控、制动失灵等紧急情况时临危处置知识 (18)一、轮胎爆胎时的应急处置: (18)二、转向突然不灵、失控时的应急处置: (19)三、制动突然失灵时的应急处理: (19)四、发动机突然熄火应急处置: (20)五、车辆侧滑时的应急处置: (20)六、车辆碰撞时的应急处置: (20)七、车辆倾翻时的应急处置: (21)八、车辆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21)九、车辆落水后的应急处置: (21)十、高速公路紧急避险: (22)十一、遇横风时的应急处置: (22)十二、紧急情况处置的原则: (22)六、机动车总体构造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 (23)一、机动车总体构造常识: (23)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注意查看最后一页“仪表板”上的灯光说明) (23)三、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 (24)七、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以及常见危险化学品等知识 (24)一、伤员自救、急救知识: (24)二、常见危险化学品知识: (25)八、处以暂扣、吊销、扣车、拘留、罚款的行为 (25)一、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25)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5)三、扣留车辆: (26)四、十五日以下拘留: (26)五、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26)六、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6)七、其他罚款: (27)九、各种交通标线、标志...... (27)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汽车结构与原理1.1 发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1.1.1 内燃发动机1.1.2 循环原理1.1.3 燃烧方式1.1.4 发动机排气系统1.2 变速器结构与原理1.2.1 自动变速器1.2.2 手动变速器1.2.3 变速器传动方式1.2.4 油压系统1.3 底盘结构与原理1.3.1 制动系统1.3.2 悬挂系统1.3.3 转向系统1.3.4 轮胎与轮毂1.4 电气系统1.4.1 电路结构1.4.2 点火系统1.4.3 充电系统1.4.4 起动系统第二章汽车行驶原理2.1 动力传动原理2.1.1 发动机输出轴动力传输2.1.2 变速器传动2.1.3 差速器工作原理 2.1.4 驱动轮力矩分配2.2 制动原理2.2.1 制动器工作原理 2.2.2 制动性能与平衡 2.2.3 防抱死制动系统 2.2.4 刹车系统维护2.3 转向原理2.3.1 转向系统构成2.3.2 机械转向原理2.3.3 动力转向原理2.3.4 转向系统故障排除2.4 悬挂原理2.4.1 悬挂系统类型2.4.2 悬挂性能调校2.4.3 悬挂系统故障排除 2.4.4 悬挂系统维护保养第三章汽车维修与保养3.1 引擎维护3.1.1 发动机机油更换 3.1.2 空气滤清器更换 3.1.3 火花塞更换3.1.4 发动机故障排除3.2 变速器维护3.2.1 自动变速器油更换3.2.2 手动变速器离合器维护 3.2.3 变速器故障排除3.2.4 变速器调整3.3 制动系统维护3.3.1 制动片更换3.3.2 刹车油更换3.3.3 制动系统排气3.3.4 刹车系统故障排除3.4 电气系统维护3.4.1 电瓶维护3.4.2 点火系统检查3.4.3 充电系统故障排除3.4.4 起动系统维护3.5 底盘系统维护3.5.1 悬挂系统调整3.5.2 转向系统调校3.5.3 轮胎更换与调整3.5.4 底盘系统故障排除第四章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4.1 安全驾驶技巧4.1.1 安全行车知识4.1.2 驾驶常见错误与危险行为 4.1.3 安全行车意识培养4.1.4 长途驾驶安全知识4.2 应急处理技能4.2.1 路边故障排除4.2.2 车辆临时修理4.2.3 突发事故处理4.2.4 汽车救援知识4.3 驾驶员心理素质4.3.1 长途驾驶疲劳处理4.3.2 驾车压力应对4.3.3 交通事故心理疏导4.3.4 驾驶员心理健康培养总结通过对《汽车理论》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我们了解到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行驶原理、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汽车理论知识点和简答精选

汽车理论知识点和简答精选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2.加速时间表示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4.驱动轮的转矩: T t= T tq i g i oηT5.发动机转矩特性:节气门全开,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节气门部分开启,部分负荷特性。

6.功率:Pe=T tq n/95507.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8.传动系功率损失: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9.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10.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11.滚动半径rr: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12.驱动力图:根据下列两个公式:Ua=0.377nr/i g i o(Ua:汽车行驶速度,n发动机转速,r车轮半径,ig变速器传动比,io主减速器传动比)F t=T t/r=T tq i g i oηT/r以及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做出的F t - u a关系图,即驱动力图13.滚动阻力Ff产生的原因:轮胎(主要)、路面变形产生迟滞损失14.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15.滚动阻力系数f: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的推力,Ft=Wf 16.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车速、轮胎结构、气压、路面条件、驱动力、转向17.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x:是真正作用在驱动轮上的驱动汽车行驶的力,它的数值为驱动力减去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

18.临界车速:超过后产生驻波现象,轮胎温度快速增加,大量发热导致轮胎破损或爆胎。

19.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20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21.气压:越高,轮胎变形及由其产生的迟滞损失就越小,滚动阻力也越小。

22.驱动力:Ft增大,胎面滑移增加,F f增大。

23.转向:离心力,前、后轮产生侧偏力,侧偏力沿行驶方向产生分力 滚动阻力增加24.空气阻力:压力(占主要)、摩擦阻力空气阻力F w 的计算F W=1/2 C D Aρu r2( C D—空气阻力系数;A—迎风面积;u r—相对速度;ρ—空气密度=1.2258)25.压力阻力:形状(主要)、干扰、内循环、诱导阻力。

机动车理论及其答案汇编

机动车理论及其答案汇编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1 试说明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定义: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滚动祖力。

2)产生机理:由于轮胎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轮胎在硬支律路面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会有能全损失,即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

这种迟滞损失表现为一种阻力偶。

当车轮不滚动时,地面对丰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当车轮滚动时,由于弹性阻滞现象,处于压缩过程的前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压缩过程的后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这样,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而使他们的合力F Z相对于法线前移一个距离a,它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变大。

即滚动时有滚动阻力偶T f = F Z.•a阻碍车轮滚动。

3]作用形式: T f = Wf,T f = T f/r1.2 滚动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滚动阻力系数与路面的种类、行驶车速以及轮胎的构造、材料和气压有关。

=494.312+0.13U a2 由计算机作图有:1.4 空车、满载时汽车动力性有无变化?为什么?答:动力性会发生变化。

因为满载时汽车的质量会增大,重心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

质量增大,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都会增大,加速时间会增加,最高车速降低。

重心位置的改变会影响车轮附着率,从而影响最大爬坡度。

1.5 如何选择汽车发动机功率?答:发动机功率的选择常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确定。

若给出了期望的最高车速,选择的发动机功率应大体等于,但不小于以最高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但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因发动机负荷率偏低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在实际工作中,还利用现有汽车统计数据初步估计汽车比功率来确定发动机应有功率。

不少国家还对车辆应有的最小比功率作出规定,以保证路上行驶车辆的动力性不低于一定水平,防止某些性能差的车辆阻碍车流。

1.6 超车时该不该换入低一挡的排挡?答:超车时排挡的选择,应该使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到较高的车速,所以是否应该换入低一挡的排挡应该由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决定。

汽车理论知识点(打印)

汽车理论知识点(打印)

汽车最大爬坡度: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它表征汽车的爬坡能力驱动力:汽车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T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Fo,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即为驱动汽车的外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车在一定载荷下,在水平良好的的路面上,汽车以最高档位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测量车速为90千米每小时和120千米每小时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按ECE-R.15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并取1/3相加为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综合燃油经济性=1/((0.55/城市循环工况燃油经济性)+(0.45/公路循环工况燃油经济性))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在车轮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地面制动力:汽车在行驶方向受到相反的外力时,从一定的速度减速甚至停止这个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统中的缓速装置。

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止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者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车轴方向产生一个侧向力Fy,相应地面上产生侧向反作用力FY,FY即为侧偏力。

侧偏现象:因为车轮是有弹性的,所以,在侧向力F未达到车轮与地面间的最大摩擦力时,侧向力F使轮胎产生变形,使车轮倾斜,导致车轮行驶方向偏离预定的行驶路线侧偏角:汽车轮胎的中心线,在侧向力F的作用下,与车轮平面错开了一定距离,而且有一个倾斜角,这个倾斜角,就叫做汽车轮胎的侧偏角。

机动车基本知识..

机动车基本知识..

机动车基本知识车辆主要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四部分组成。

车辆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功用如下表所示。

车辆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功用一、发动机(一)发动机的结构与分类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仅汽油发动机)和启动装置组成。

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

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燃料,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小轿车一般为汽油发动机,现在有部分小轿车采用混合燃料);按照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按照气门安装方式,可分为顶置式发动机和侧置式发动机;按照活塞运动工作循环,可分为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按汽缸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按照点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是点燃式,柴油发动机是压燃式)。

(二)发动机工作术语◆上止点:活塞距离曲轴中心最远的位置。

◆下止点:活塞距离曲轴中心最近的位置。

◆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问的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空间的容积。

◆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称燃烧室容积。

◆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三)发动机各部件工作原理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机构,其作用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再通过飞轮将动力向外传输。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气缸体、气缸垫、气缸盖、曲轴箱、油底壳)、活塞连杆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三部分组成。

2.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第一部分:填空题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平;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

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6.汽车采用自动防抱死装置为的是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

7.汽车采用自动防抱装置为的是使车辆在制动时保持车轮滑动而不完全抱死的状态,以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系数和较高的侧向力系数,因而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

8.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保证汽车良好操纵稳定性的条件是:汽车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因为(1)过多转向有失去稳定性的危险(2)中性转向在汽车使用条件变动时易转变为过多转向特性。

2.汽车的时域响应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

3.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三种类型: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4.瞬态响应应包括两方面的问题:(1)行驶方向稳定性,即给汽车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后,汽车能否达到新的稳定工况(2)响应品质问题,即达到新的稳态之前,其瞬态响应的特性如何。

5.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间的关系,它是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6.轮胎侧偏角是轮胎接触地面印迹的中心线与车轮平面的夹角,当前轮侧偏角(绝对值)小于后轮侧偏角(绝对值)时,汽车有过多转向特性。

7.某种小轿车在试验场上测得结果为中性转向,若将后轮气压降低,则可变为过度转向特征,并存在一个临界车速。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7.当汽车的车速为临界车速时,汽车的稳态横摆角增益趋于无穷大,临界车速越低,过多转向量越大。

8.人体对垂直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是:4~12.5Hz,对水平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是:0.5~2Hz,ISO2631-1:1997(E)标准采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考虑人体对不同频率振动的敏感程度的差异。

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1.根据地面对汽车通过性影响的原因,汽车通过性可分为支撑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

2.支撑通过性常采用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和燃油利用指数三项指标来评价。

3.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拖尾失效。

4.汽车在松软路面上行驶的阻力有:压实阻力,推土阻力,弹滞损耗阻力。

5.车辆的土壤推力Fx和土壤阻力Fr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第二部分:判断题1.同步附着系数Φo是地面附着性能有关的一个参数。

(×)【同步附着系数是由汽车结构参数决定的、反映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个参数】2.汽车转弯行驶时,轮胎常发生侧偏现象,滚动阻力随之大幅度减小。

(×)【轮胎侧偏时,滚动阻力变大】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对汽车的动力性和平顺性有很大影响。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4.制动时使滑动率保持在较低值,便可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系数与较高的侧向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为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滑动率越低,同一侧偏角条件下的侧向力系数φl越大,即轮胎保持转向、防止侧滑的能力越大。

所以制动时若能使滑动率保持在较低值,便可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系数和较高的侧向力系数】5.减小车轮部分高频共振时加速度的有效方法是降低轮胎的刚度。

(√)【降低轮胎刚度Kt能使ωt和ζt加大,这是减小车轮部分高频共振时加速度的有效方法;降低非悬挂质量m1使ωt和ζt都加大,车轮部分高频共振时的加速度基本不变,但车轮部分动载荷m1z1″下降,对降低相对动载Fd/G有利。

车身型振动:在强迫振动情况下,激振频率ω接近ω1时产生低频振动,按一阶主振型振动,车身质量m2的振幅比车轮质量m1的振幅大将近10倍,所以主要是车身质量m2在振动,称为车身型振动。

车轮型振动:当激振频率ω接近ω2时,产生高频共振,按二阶主振型振动,此时车轮质量m1的振幅比车身质量m2的振幅大将近100倍(实际由于阻尼存在不会相差这么多),称为车轮型振动】6.若车轮外倾角增加的话,则导致轮胎的侧向附着性能随之降低。

(√)【随着外倾角的增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情况越来越差,会影响最大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侧向附着力)而损害汽车的极限性能,降低极限侧向加速度】7.轮胎气压低,导致轮胎拖距大,而回正力矩也很大。

(√)【轮胎的气压低,接地印迹长,轮胎拖距大,而回正力矩也很大】8.在确定主减速器的传动比时,若以动力性为主要目标,可选较小的Io值。

(×)【传动比越大,动力性越好,燃油经济性越差;同样,传动比越小,动力性越差,燃油经济性越好】9.要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必须要增加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

(×)【降低固有频率ƒo可以明显减小车身加速度,这是改善平顺性的一个基本措施,但注意,降低ƒo是有限度的】10.汽车试验的主观评价法始终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定法。

(√)【由于汽车是由人来驾驶的,因此主观评价法始终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定方法】11.从保证汽车方向稳定性的角度出发。

首先不能出现只有前轴车轮抱死或前轴车轮比后轴车轮先抱死的情况,以防止危险的后轴侧滑。

其次,尽量减少只有后轴车轮抱死或前后轮都抱死的情况,以维持汽车的转向能力。

(×)【从保证汽车方向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首先不能出现只有后轴车轮抱死或后轴车轮比前轴车轮先抱死的情况,以防止危险的后轴侧滑;其次,尽量减少只有前轴车轮抱死或前、后轮都抱死的情况,以维持汽车的转向能力。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防止任何车轮抱死,前、后车轮都处于滚动状态,这样就可以确保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就一般汽车而言,根据其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载荷情况及路面附着系数和坡度等因素,当制动器制动力足够时,制动过程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即1)前轮先报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2)后轮先报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