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精品文档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作者:张铭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3期摘要:“十七年”电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石。
“十七年”电影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段历史。
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确立了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方式、美学特征等,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红色特征”。
“十七年”电影时期,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确定了以民族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模式,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红色特征”;局限性一、“十七年”电影的总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文革”前的十七年,毋庸置疑是一个创造经典的时代。
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表演艺术家的崛起,及其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造,将中国影坛点缀得多姿多彩。
“十七年”电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逐渐成熟的时期,无疑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
从纵向来看,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本土电影,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承接了将近几十年的中国电影传统;从横向的角度考虑,尽管当时的电影活动处于封闭自足的电影文化体系,隔绝于世界潮流,但好在其大方向仍然没有偏离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航道”,即在叙事层面,更加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营造“银幕幻象”这一点上并没有要疏离的倾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
二、“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十七年”电影的创造经典,发展繁荣,但其发展过程可谓是坎坷曲折,经历四起四落。
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建国初期的两年,这时的工作方针及标准十分宽松。
对于电影剧本来说,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反苏、反共、反人民民主主义的即可,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关系的,只要在宣传上无害,有艺术价值即可。
(7)第七章 建国后十七年电影
在那个时代,往往认为苏联电影所代表的 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人们由《普通一 兵》、《玛丽黛传》、《金星英雄》、《乡 村女教师》等苏联影片,得到深刻的教育, 并体会到‚英雄‛这两个字在社会主义国家 和资本主义国家,是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涵 义。
在当时被意识形态化了的一般人的眼里, 涌现和活跃在苏联电影里的英雄,他们把 是非放在利害之前,把亿万人的利益放在 个人利益之前,把原则和理想放在个人安 全与享受,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杀 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在道德上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纯粹境界,是人由自发而自觉, 由本能而上升到理性的境界。这种英雄的 共同特征在于,对美丽的明天的坚定信念, 对人类幸福的伟大抱负和‚对于共产主义 事业的无限忠诚‛。这是当时时代体会到 的两种电影及其表现的两种英雄的含义。
这一切,让人感到似乎有些费解和意 外,但是,当人们了解到,他是渴望回到自 己祖国的大陆去,是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找 到他工作、拍片的位置,就不难理解他的这 种‚委屈和牺牲‛了。 他于1950年从香港返回北京。他是抱着 投奔光明的炽热的心回来的。可是他一到北 京却得不到半点温暖,因为江青要他写一个 检讨,而费穆不知道怎样写这份检讨。他弄 不清江青要他检讨的原因,也不知道要他检 讨什么问题。
开国伊始,百业待兴,为保证电影创作 和生产既能符合主导文化的要求,又能为 刚刚从旧社会过来的影人和普通民众接受, 政府就电影工作做了明确的指示,推动新 中国初期电影的迅速发展。1951年3月,在 全国20个城市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放映 了《桥》、《白毛女》等26部新片,观映 踊跃。周恩来总理题辞:‚新中国人民艺 术的光彩。‛
可以说,蓝苹的努力纯粹是因为在她身 上存在可惊的表演的热情:不是蓝苹选择 了表演,而是表演的热情选择了蓝苹。但 其实,费穆和蓝苹归根到底也是两类人。 费穆会惊异于蓝苹的‚努力‛,可他没有 意识到她的表演的本能和生命热情的一次 性,没有想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蓝苹 早已不是当年的女演员,而是成了权高位 重的江青了。所以,15年之后她并不会记 着这笔‚帐‛,他再说过她多少好听的话, 也不能因此改变他遭受共和国第一夫人 ‚冷遇‛的命运。
4. 中国“十七年”电影
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三、1959年前后高潮时期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Hale Waihona Puke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1、内容:“诉苦迎新”,代表主流意识形态 2、创作队伍:新旧融合 旧体制下的艺术家:石挥、赵丹…… 新型的艺术家:凌子风、水华 3、代表作品: 《我这一辈子》 《南征北战》 《武训传》 导演:孙瑜
中国十七年电影
(1949—1966)
十七年概说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低谷与浪尖交替出 现,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 国初期是试探摸索、传统与新生磨合交接时 期;20世纪50年代是英雄颂歌时期,新 的创作原则开始统辖,三四十年代积累的电 影传统渐渐被遮蔽;20世纪50年代到6 0年代是高潮时期,新中国电影的传统与新 生相互融合,新生携带传统,造就出新的电 影时期。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1、内容:以战争与革命题材的影片为主,也 出现了少数喜剧片。 2、代表作 《董存瑞》 《上甘岭》 《未完成的喜剧》
三、1959年高潮时期
1、内容: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 2、代表作: 《林家铺子》 《林则徐》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1、内容: 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历史题材 为辅,也有部分影片改编自小说。 2、代表作 《红色娘子军》 《小兵张嘎》 《甲午风云》 《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一节doc
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第一节“十七年”电影的发展轨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难点】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教学方法】视频观赏、赏析法、讲述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地点】1号楼【教学时间】2009年11月导入新课: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三个阶段:十七年:1949——1966文革:1966——1976新时期:1976——1989第一节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一、中国解放以后,电影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中国电影从此分成了三大块1、内地电影:形成了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电影战线,由留在大陆的80%的影人组成2、香港电影:保持中立,以商业电影为主,对台湾和大陆都不过分的倾向,当然了,在这种商业体制下,仍然出了很多的艺术片。
3、台湾电影:杨德昌,侯孝贤,琼瑶等一批很有见地的影人来到了台湾,就此落地生根,形成了一派可以和大陆分庭抗礼的电影体系。
(二)因为解放后定都北京,文化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好多从来没有搞过电影的人因为政治的需要开始从事这个行业,出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三个国营企业,而上海制片厂等南方产业则兼见的衰落,逐渐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这种局面影响之大持续至今,依然没有改变。
(三) 所有的中国电影全盘国有化,所有的电影创作都为政治服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取缔私人拍电影,私人影视从此消失2、从此的电影生产不是面向市场,而是面向党。
电影生产变成指令性运作,而不是依靠市场的调节,所有电影无论好坏,国家全部买下,无偿分配,按额度公映。
3、每个电影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艺术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党的干部。
二、十七年电影的三次发展(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49——1951)1、国营电影的发展: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桥》(长影或东影)。
1951年“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
“十七年”时期(1949―1966)译制片海报一瞥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出版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电影审查公报,此公报是对当时的国产电影和进口影片进行审查后的详细记载及说明。
当时,占据中国银幕的影片90%为美国电影,因此对美国电影的修剪、禁演的说明最为详尽繁复。
如对色情场面、对有辱国人形象的场面、对恐怖场面、对抽烟、赌博场面、对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场面等都有修剪说明。
以“性主题”为例,1936年《国民党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公报》上曾对一部美国片《爱的协调》(原名《欲焰(symphony of love)》)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本片剪去爱伐卧床思想……水中之裸影……爱伐卧于草地上”①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国产片及外国片中的情色场面控制得相当严格,其实不仅是国民政府,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同样在审查美国电影时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性。
1929年,《字林西报》刊登了一篇《有声电影在日本――审片官在审查“野餐”时的繁重工作:口音问题》的文章,《野餐》是美国联美公司1929年出品的一部影片,文章写道:“《野餐》是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全对白影片,但同时也在这一年的电影目录上成为了第一部被电影检查官做了最大幅度删减的有声片……下令删掉吻戏场面,裸戏场面等这些根据提倡日本道德保护原则的人士的观点看来是挑动情欲的成分……”[1]“我们从来不理会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人有权利决定让什么电影在中国上映,第二,在看了很多中国生产的影片后,我们不认为在拍摄床上镜头和充满性内容的镜头等方面,好莱坞可以与中国制品厂竞争。
因为中国影片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做的很地道了。
但有一个领域,电影审查部门应该为所有当地人民(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利益着想而实施权利。
我想说的是出现在上海的中文报和外文报上关于好莱坞电影的广告问题。
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看到一部叫‘ingagi’的电影广告。
这部影片正在上海的captical 戏院上映,它的故事情节我们不得而知,而且现在也没有兴趣到电影院去观看,诞生报纸上广告语的标题写着:‘殖民地大发现,此地每年都将一名妇女送于一只猩猩。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范本)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内容简介: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最新-(推荐)十七年电影 精品
(推荐)十七年电影目录导言第一章十七年电影批评的历史渊源第一节左翼电影批评第二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出第二章工农兵电影的建构第一节《武训传》反人民的叙述第二节《电影的锣鼓》什么是工农兵电影第三节工农兵电影的最终确立第三章电影批评的体制化第一节电影生产制度的国营化第二节影评人的体制化第四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批评的确立第一节十七年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流变概述第二节艺术真实,还是生活真实第三节题材决定论第四节英雄典型论第五节夏衍的电影批评实践对《几个剧本问题》的文本分析第五章十七年电影批评的现代性问题结语参考文献后记摘要在中国,电影美学的追求不只是理论上自主自发的状态,而且总是根据政治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取舍。
由于中国电影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使得中国的电影评论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美学和理论的范畴,而更多地与时代、政治、社会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在每一个时代,它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
1949年新的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带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艺术在更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工具,对时代洪流中的艺术家来说,是抒发胸臆的生命渠道;对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确立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保障政治权威的有力手段。
因此,1949—1966十七年间的中国电影批评作为新电影文化的舆论支持,在体现艺术自觉意识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在一起。
本文通过对十七年影评形成与演进的分析,力图再现作为社会文化形象记录之一的电影批评所体现的历史风貌。
本文共分导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导言部分是对十七年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历史定位,重在阐明十七年影评在这一时期电影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与时代、社会和政治因素是如何纠葛在一起的。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意义与大致思路以服务于工农兵电影电影形态的十七年批评的具体历史为线索,详尽地分析其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对支撑工农兵电影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政策进行讨论,并提出有关十七年影评和现代性的问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5姓名:xx指导老师:xx2010.3.31“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xx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十七年”抗战电影史观与类型化研究
总的来说,“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保持写实主义风格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深度。对于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以及 其他类似的作品,应从其贴合生活实际的描写中找到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要 客观地看待其存在的局限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十七年文 学批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十七年”抗战电影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观赏性和思想性。这些电影不 仅是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为观众提供 了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并对后世的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十七年”抗战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非常多,如《小兵张嘎》、 《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这些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上出 色,而且在制作和技术方面也非常精湛。然而,我认为还有一些方面可以改进:
在汪曾祺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人感到既熟悉又新颖。同 时,他也是一位注重细节的作家,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情节的推进,他都 力求做到精细入微。
汪曾祺的作品中透露着一种平淡而真实的力量。他的作品既不浮华也不张扬, 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展现出生活的真实面貌。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普 通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平淡的 力量往往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这些“十七年”新诗选本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见证了 新中国的发展和变革,也展现了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它们也为“人民 诗歌”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和诗歌创作的繁荣,“人民诗歌”仍然是一个 重要的主题。而“十七年”新诗选本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主题,以及对于当 代诗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评价这些选本的价值 和影响,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8第四讲 “十七年”电影
第七周作业
•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例,分析传统 经典片的艺术特征。
• 你如何看待“十七年”时期的类型化电 影创作?
• 二、“入党”作为英雄的标记,入伍是英雄成长的第 一个阶段,在寄托中接受再教育,直到入党,才能完 成其精神境界的彻底飞跃。《回民支队》等。
• 三、英勇无畏:英雄的时代共名,《红色娘子军》等 。
(四) 理想的颂赞激情
• 来自于对一种改天换地的政治力量的崇敬,也来自于 对一种美好社会未来图景的期待,更来自于对一种无 私奉献高尚精神的倾慕,新中国电影自始至终表达创 作主体面对历史、家国和英雄的颂赞激情。
• 主要体现在:受苦人一定得到拯救、侵略者一定遭到 失败、正义战争一定获得胜利的“乐观”叙事结构; 蓝天白云、青松翠柏、高山大川等具有“宏伟”特征 的物象,以及雄壮、深情的音乐和高亢、激越的插曲 ,等等,新中国电影由此形成了一套颇具时代气息而 又风格独特的表情达意方式。 • 《上甘岭》《钢铁战士》《英雄儿女》《永不消逝的 电波》《狼牙山五壮士》等等。
(2)游击战争惊险片是新 中国传奇英雄类型片。
• 这一类型脱胎于五十年代流行的战争英雄小说。 最早的两部游击战争惊险片《吕梁英雄传》 《新儿女英雄传》都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五 十年代中期的《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标志着这一类型的成熟。六十 年代后,《林海雪原》《三进山城》《苦菜花》 《地道战》《地雷战》等进一步推动了游击战 争惊险片的持续发展。
• (3)《地下航线》《51号兵站》《地 下尖兵》是地下斗争惊险片类型的出现, 1963年公映的根据“保定作家群”同名 小说改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将这 一类型推向了高潮。
(4)十七年喜剧电影
• 喜剧片是十七年影坛又一较具观赏性的影片类型。可 以分为:讽刺喜剧(1956年前后)、歌颂性喜剧 (1959)、轻喜剧(60年代初)。 • 从创作方式来看,十七年喜剧片有相当一部分是改编 类作品:题材和表现方式从地方戏或杂技曲艺转化而 来,如《三毛学生意》《大李老李和小李》《满意不 满意》《七十二家房客》《魔术师奇遇》等;还有一 类是原创的喜剧电影,如《李双双》《今天我休息》 《哥俩好》、《锦上添花》《幸福》以及《五朵金花》 《女理发师》《球迷》等。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一)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主要艺术成就一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电影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拍出的影片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后来“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二是,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国产国产故事片。
影片结构比较自由。
如《中华儿女》,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
2)存在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以来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由于对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认识不足,因此对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较好影片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如《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一是凌子风、翟强的《中华儿女》。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行是行,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
首先是编剧方面,故事一切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
其次影片在体现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时,也流露出一种稚气,特别是在演员对白方面,舞台腔痕迹很重。
二是王滨、水华的《白毛女》电影《白毛女》从改编到摄制比较成功,既保留了歌剧的精华,又注意了电影艺术特点。
其电影语言的运用精炼而丰富、流畅而含蓄,导演极为注重环境描绘,要求典型真实。
三是石挥和《我这一辈子》在剧作方面,故事选取了在敌人营中普通善良的一份子的视角。
在剧作结构上,抓住了老巡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展开几个横断面,围绕其命运而贯穿。
表演方面,石挥技艺高超,其表演既有安排和设计,又非常生活自然,不做作、不卖弄。
二)1956年前后的发展1)电影创作概况1952年,出现了《南征北战》反响不错的影片。
此后的五年间,影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以故事片见长。
如1954年的《鸡毛信》、1955年的《天仙配》等。
“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英雄叙事策略
影视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159“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英雄叙事策略高泽远 曲德煊(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摘要:在“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描绘英雄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不是代表个体而存在,而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意识形态之传声筒跃然屏上。
“所谓英雄,是指一种理念的存在,是我们对于英雄所包蕴的一种选择和认同、赋予和设定。
”在“十七年”的电影作品之中,涉猎诸多因素参与英雄叙事的全部过程,正如一个作为主体的英雄需要帮手的辅助来完成其对于欲望的追寻。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主体产生了欲望;阻碍主体实现欲望的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章从叙事角度而展开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苏区红色电影;叙事策略一、符号学视角与叙事层次在“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中,创作者们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和符号,巧妙地表达了主题和思想。
同时,“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也具有一定意义的红色电影,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来反映当时革命斗争的复杂与革命者的正义。
“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通过象征性的艺术符号来架构电影的思路和剧情,有非常多的电影内容和元素都是以象征性作为艺术符号来表达内容,很多主题和立意也是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
电影主人公英雄人物一些行为和涉及的物体、地点等,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
电影深层的含义也会通过象征的手法进行表述。
创作者们除了直接表达英雄人物的精神和电影主题之外,也会应用象征性的艺术符号让观众自己体会和领悟。
所以说在“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中,象征手法是创作电影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
创作者通过象征性的艺术符号构思电影内容和意义,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观众可以从“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的象征性的艺术符号中获得非常多的感受和领悟。
“十七年”苏区红色电影并不仅仅靠着将这些符号复现,还通过将一些可以激发起特定感情的影像符号组织起来并将其统一。
《2024年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的音乐民族化探析》范文
《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的音乐民族化探析》篇一一、引言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十七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表。
其中,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更是为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的音乐民族化背景、发展、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析。
二、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背景十七年时期,即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国电影制作的重要基地。
同时,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音乐民族化成为了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方向。
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三、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在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探索阶段(1949-1953):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挖掘与整合,将民间音乐元素融入电影音乐创作中。
2. 成熟阶段(1954-1960):随着对民族音乐理解的深入,上海电影音乐创作逐渐形成了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结合西方作曲技巧的独特风格。
3. 创新阶段(1961-1966):这一阶段,上海电影音乐创作者开始尝试将民族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电影音乐。
四、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的特点在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音乐民族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元素:上海电影音乐创作者广泛挖掘各种民间音乐元素,如戏曲、曲艺、民歌等,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2. 结合西方作曲技巧:在保留民族音乐元素的基础上,上海电影音乐创作者结合西方作曲技巧,使电影音乐更具国际性。
3. 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上海电影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来传递影片的主题和情感。
4. 创新性:在保留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上,上海电影音乐创作者不断尝试创新,将现代元素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
作者: 王燕子[1,2]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8-9页
主题词: 十七年时期电影;爱国主义;与时俱进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爱国主义电影随着时代的要求,在主题设置的思维模式以及人物塑造、家国关系处理等方面会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十七年时期电影的最大特征为:阶级化身份定位以及单一化人物塑造;个人政治群体化,群体政治家庭化。
这些特点在新时期电影中逐渐被改写。
正确看待改写过程中的变化,是理解与时俱进的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的关键。
“十七年”时期长影农村题材片的角色类型-2019年精选文档
“十七年”时期长影农村题材片的角色类型-2019年精选文档“十七年”时期长影农村题材片的角色类型农村题材电影曾是新中国电影的主流,在“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形成了两个繁荣阶段。
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影坛几乎处于农村声音消失的年代,有数据显示,1989~1991年连续三年全国只生产农村题材片七八部,即使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业已开始复苏,但农村题材影片每年却只生产四五部。
①新世纪,农村题材影片的发展再次受到重视,但一直没有出现繁荣景象。
2008年7月5日,长影获批成立“长影(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这表明农村题材是未来长影发展的重要题材领域,而且在基地成立后,长影已经拍摄了多部农村题材影片。
长影素有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传统。
截止到2007年底,在长影拍摄的699部故事片中,包括农村题材影片148部,所占比重近四分之一。
②可见长影对农村题材影片的重视。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农村题材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多部影片成为经典,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一、“十七年”时期的长影农村题材影片本文中所列的农村题材影片,指的是主要表现农村生产建设的影片和表现农民生活故事的影片,不包括农村革命斗争片、少数民族农村风情或歌舞片和农村背景下的悬疑片、农村戏曲片等。
长影一直把农村题材作为重点关注的题材领域之一,“十七年”时期,共拍摄故事片150余部,其中农村题材影片近20部,包括:《葡萄熟了的时候》《丰收》《结婚》《春风吹到诺敏河》《土地》《夏天的故事》《妈妈要我出嫁》《花好月圆》《她爱上了故乡》《女社长》《三年早知道》《钢珠飞车》《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黄河飞渡》《太阳刚刚出山》《神秧手》《两家人》等。
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和生活侧面,表现了“十七年”时期农村政策和农民面貌的发展变化,塑造了这一时期风采各异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时代精神。
如《葡萄熟了的时候》《丰收》表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的切身利益;《春风吹到诺敏河》表现了农业合作社与个体单干户之间的矛盾,在歌颂农业合作社优越性的同时,也揭示了这一新生事物背后出现的盲目、管理混乱、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复杂问题;《土地》则表现了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与暗中破坏生产的、被打倒的地主阶级进行斗争,最终粉碎了阶级敌人的阴谋的过程。
good仰之间看狼烟_十七年电影_中的战争片
因为那个时代的普遍忌讳,“十七年 电影”中的战争片对于男女之间的纯洁爱 情很少表现,即使有所表现,也是极其曲 折、隐晦的。在《铁道游击队》里,刘洪 受伤后,得到芳林嫂的悉心照顾,在饮食 受到不少优待,两人的相互好感,也不过 是通过游击队的打趣,以及芳林嫂出门的 含羞一笑泄露出来的。而当芳林嫂被敌人 抓走,推上刑场,马上就要执行枪决时, 刘洪的心情则通过他在前往救助过程中焦 急、迫切体现出来。有趣的是,当刘洪找
成长中的英雄形象。“十七年电影”中的战争片,为观众提供了一个 个生动、鲜活,成长中的英雄形象。首先,作为英雄,他们往往高大魁伟, 浓眉大眼,襟怀坦荡,英勇无畏,符合中国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普遍界定。他 们是农民之子,是抗日和解放战争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 编导“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而塑造出来的时代英雄。如此只是如此,这 种英雄还无法让人信服。难得的是,“十七年电影”中的战争片还着力于表 现“成长中”的英雄。也就是说,这个英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弱点,需要克 服这些弱点,去夺取革命的胜利。在《董存瑞》里,那个有着普通人毛病的 “董存瑞”,显然比一个“高大全”的“董存瑞”更有人格魅力。导演郭维 在导演阐述中说道:“董存瑞既非天生的英雄,也非理想的人物,而恰恰是 一个在追求真正的人生,对生活抱有热情的诚实的普通人”;同样,在《铁 道游击队》里,刘洪是个克服冲动冒进性格走向成熟的英雄;在《红日》 里,石东根是个克服自己性格弱点的英雄。
它们的主题,都是讴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表 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不凡业 绩,弥漫其中的是一股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绪。
而在表现手法上,基本上都恪守中国传统的“影 戏”观念,注重戏剧化冲突,人物设置上采取善恶二元 对立方法,正面人物往往高大、英俊,反面人物则矮 小,猥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电影是媒介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建国初期,爱国是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则是: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促进历史进步和发展。
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性变化,对爱国主义电影的要求也将改变。
如何让爱国主义电影深入人心,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主题。
打破以往把电影划分为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种电影形态的惯例,力图拍摄出既叫好、又叫座,且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是现在电影人追求的目标。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即将推出一系列的爱国主义电影。
在新电影不断涌现之际,有必要再次回顾建国初的十七年(1949―1966)时期电影。
不可否认,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存在“教化”色彩严重、人物塑造脸谱化等缺憾。
但是,正确看待十七年时期电影缺憾出现的原因,肯定当时电影人为艺术抗争的努力。
认识爱国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与家国关系设置等方面不同的时代特色。
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正确看待过去,才能真正明白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从人物单一化到人性的多元呈现1993年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统一发布了《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
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篇目的名单中,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有《林则徐》《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鸡毛信》《林家铺子》等二三十部之多。
影片多为抗战题材,最大的特征是阶级化身份定位以及单一化人物塑造。
阶级身份上,敌我对立二元划分,并对人物进行单一化演绎。
敌人的凶残愚蠢、富人的狡猾胆怯已经被定性。
即便表现敌我战争的严酷与艰辛,也是为了显示革命的神圣和英雄的无敌。
叙事模式类型化处理本不是坏事,问题是,人物身份的阶级性与性格的单一联系起来,没有多元可能性的参与,只会导致类型化电影中人物的单薄。
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人物设置一般为两派:一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或其他地方武装以及贫苦百姓;另一派是以日本侵略者为首的正统日军、日伪军以及与之勾结的土豪劣绅。
影片的情节模式一般演绎为:压迫、侵略,然后是抗争、受挫、再抗争,最终胜利。
人物立场经纬明晰。
简单化的处理,使得好人坏人清晰明确,而且最终永远是好人胜利、坏人失败。
但是,任何事情的简单化必然导致事物背后本质内涵的模糊。
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如何看待战争对立国的国民?如何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等等。
这一类问题不能因为敌我简单化的处理,就无视对其思考的必要。
爱国立场不能仅仅立于对抗层面,而应该立于理性反思层面。
当然,这和十七年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
建国初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在于巩固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一切可能的威胁必须加以对抗、瓦解。
时代特色必然映照在各类影片的人物形态中。
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已经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人为本、人性关怀出发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即便在战争题材影片中,阶级定性已经不再存在,更多的是从对人性的多元呈现出发,反思战争灾害的根源。
理性反思重点在于反思事件的本质而不是表象。
例如,对待“反日”和“反战”的口号,应该持有不同态度。
反日与反战是两个不同概念。
反对战争,反对军国主义,这是肯定的。
由于日本的军国主义导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
这需要反抗。
但是,“反日”的目的不是反对日本整个国家。
爱国并不是立于反对其他国家的立场上。
我们可以为自己国家的利益抗争,日本人也可以出于爱国为自己国家利益抗争。
问题是,为了自己国家利益就去侵犯其他国家利益,这不能够被允许。
反日只是反战的一种表象。
是为了反战而反日。
但是,敌我对立的简单设计只会将战争的性质简化,而达不到真正反思战争的效果。
以对立面出现的正统日军、日伪军以及土豪劣绅的人物塑造,都是可以作为战争反思或人性反思的关键点,对他们各类人群的复杂性加以表现。
例如,近期上映的《南京!南京!》对于日军人员的演绎,和十七年时期的抗战电影的角度不同。
电影在表现民众抵抗意志的同时,演绎了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
这种人性的多元化呈现,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深度思索的空间。
在战争、苦难、死亡、仇恨之外,还能体会战争背后的思索、苦难背后的温馨、死亡背后的尊严以及仇恨背后的救赎。
影片对于敌对国的军人的演绎,不是立于绝对敌对仇视的立场,而是在表现暴力、丑恶的同时,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这种多元化理解的思维模式让电影有了一个更高的理性思考平台。
战争的对立不再是敌对国之间的对立,而是好战者与反战者的对立。
新时期爱国主义电影在演绎人物角度产生的变化,并不在于否定十七年时期电影的价值,而是在宣扬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倡导的不仅仅是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还有世界的和平和历史的进步。
这要求当今的爱国者必须兼备爱国热情以及爱国理性。
因此,正确看待十七年时期电影具有的二元简单思维模式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倡现在所需要的知性与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以国为家与共享命运爱国主义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界定和调整。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新中国意识形态基本厘定”,中国内地电影界用革命浪漫的乐观主义设计出一个家国梦想。
这是在巩固国家政权,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在对未来社会体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幻想中,绘制出一幅以国为家的精神地图。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表现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时候,是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到国家宏大叙事的框架中,亦即“个人政治群体化”的过程。
无论是反映革命战争,还是表现土地改革、农村公社,在人物塑造过程中,都是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为感性的、个人化无意识。
“个人”在“国家”面前永远处于被教化的地位,个人无法脱离革命、建设等国家发展的洪流历程;个人必须经过教化实现本质思想观念的飞跃,达到一种理想人格的高度,最终得以成长。
政治化图解人物成长历程,表现出来的艺术想象明显大于生活现实,完全是以激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建构着战争史、解救史与建设史。
例如,《红旗谱》里,朱老忠最后是从疾恶如仇的燕赵型义士,变成信服大义的平民反抗领袖;《董存瑞》中,董存瑞是把永不服输的个人英雄的性格,转化为解放全中国献身的英雄行为;《小兵张嘎》中,嘎子从成人榜样的崇拜模仿者,到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英雄榜样等。
这些改变都表示一种态度:东方的侠义精神和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都将被改造,最后东方集体力量的胜利,表现为革命理想主义对桀骜不驯的个体人物进行矫正教育的改变。
除了个人命运以外,家庭也被纳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小家”和“国家”的关系,呈现出“群体政治家庭化”形态。
一种是为建立新的国家,解放更多苦难人民可以失去或者放弃家庭,如《革命家庭》;一类是,突破小家观念,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达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境界,如《李双双》。
在“家国同构”的影像表现中,家和国的关系表现为:在党的指引下,国家建设是为了赢得整个国家人民的幸福;当小家与国家事业冲突时,必须舍弃小家和个人幸福的私利。
当革命与建设的国家事业取得胜利后,小家自然会随着国家的兴盛而得到幸福。
国家的“大公”与个人、家庭的“小我”的关系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的立脚点。
在战争或灾害等非常时期出现时,毫无疑问地需要集体力量的倡导,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可以充分地演绎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境界。
但是,和平时代的“战争片”和建设片中,小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价值取向是人们更乐于欣赏和探讨的内容。
对大多数人而言,和平时代的“英雄”如果必须舍弃一切的话,那只能心向往之,很难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地效仿。
新时期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定位随着时代的变化,则有可能得到新的调整。
表现国家意志的同时,也能够重视个人价值。
不是将个人埋没于群体中,而是将有价值的个人群聚建构为更有活力的群体。
2008年上映的《集结号》不仅票房惊人而且引起各界广泛讨论,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很大层面上是因为该影片在强调国家意志的同时,探讨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也捍卫了个人荣誉的尊严。
这种突破是从个人角度来思考爱国主义精神,这在以往各种主旋律电影中没有出现过。
影片中的主人公谷子地与战友浴血奋战的情节,强调的是卫国的牺牲精神,如果仅止于此,谷子地还不能撼动人心。
但是,锲而不舍地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这份执著意味着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这份肯定是对十七年时期电影的“个人政治群体化”的补充。
谷子地代表的东方式的舍己为他的大度境界,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执著个性可以共存。
以这种形式演绎了激昂的人本人性的追求,也代表了国家与个人命运共享的追求。
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共享,强调两者的共时性而不是先后性,将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的倡导并不需要论证爱国主义本身的正确性,而是应该强调个人与国家丝丝相扣的联系。
提倡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共享,达到的不仅仅是精神信仰层面的向往,还有着世俗务实层面的追求。
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
共享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情感共享,同时还是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共享,在情感共享中,爱国者的身份认同感更为强烈;在命运共享中,爱国者的身份认同感更为坚定。
电影不仅演绎故事,也映照了当代人的心路历程。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内地电影,存在的主要矛盾,被认为是“政治与艺术的关系”。
也就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开明派、务实派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极左派、专制派”之间的抗争。
由于时代的束缚,建国初的几代电影导演只能戴着“脚镣”跳舞。
这反映在影片中,成为政治意识与艺术意识的对抗。
当时持主流意识形态开明派、务实派立场的电影人是凭着自己的赤子之心,希望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能感动人的有思想深度的电影。
总体来看,十七年时期的电影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批优秀的电影。
以影片特有的形式表达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的心声。
影片在敌我双方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以及阶级身份定性的人物塑造过程中,绘制了一幅卫国保家的时代风貌图。
在实施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中,回顾十七年时期电影,理解具有时代特色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背景,正确看待这中间的各种问题,有助于理解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