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角度
拍摄角度的名词解释
![拍摄角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21f8f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b.png)
拍摄角度的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以影像来表达和传达信息的艺术。
在摄影中,拍摄角度是指摄影师选择的拍摄位置和角度,它直接影响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鸟瞰角度鸟瞰角度是指从高处向下拍摄的角度。
这种拍摄角度能够展现出地理环境和空间的整体情况,使得被摄对象显得较小、较轻盈,同时也能够为观众带来一种俯瞰世界的视觉体验。
鸟瞰角度常被用于拍摄城市景观、建筑物和大型群体活动,可以呈现出独特而震撼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观察角度。
二、低角度低角度是指从低处向上拍摄的角度,可以使被摄对象显得巨大、庄重和有威慑力。
这种角度常常被用于拍摄建筑物、树木等高大的物体,能够突出物体的高度和庄严感,也能够为观众创造一种仰视的观看体验,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和肃然起敬的情感体验。
三、平视角度平视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高度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
这种角度常常用于拍摄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场景,能够与观众建立一种共情的情感联系。
平视角度呈现了客观与真实的感觉,使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感受到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亲近与共鸣。
四、侧面角度侧面角度是指以侧面视角拍摄被摄对象的角度。
这种角度常被用于拍摄人物、动物和物体的侧面形象,能够展现出对象的轮廓和线条,突出其特征和形态美感。
同时,侧面角度也能够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正面角度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五、近景角度近景角度是指以较近的距离拍摄被摄对象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将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被摄对象的细节上,展示出纹理、线条和细微的变化,使观众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对象的特点和细节之美。
近景角度常被用于拍摄花草、食物、人脸等近距离拍摄对象,能够赋予观众以近距离接触和亲近的感受。
六、背影角度背影角度是指以被摄对象的背面形象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常被用于拍摄人物、情感和故事场景,能够给观众留下一种神秘与想象的空间。
背影角度常常与情节的推进和发展相结合,通过遮掩面部表情和引发观众对未知的好奇,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
摄影中的拍摄角度与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与时机
![摄影中的拍摄角度与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与时机](https://img.taocdn.com/s3/m/c62b08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摄影中的拍摄角度与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与时机拍摄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决定照片的视角、构图和表达效果。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能够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且具有视觉冲击力。
而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则能够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和场景,从而打造出独特的照片作品。
一、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1. 超低角度拍摄:超低角度是指在地面以下,从下往上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突出主体的庄重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可以选择超低角度来强调建筑物的高大和壮观。
2. 俯视角度拍摄:俯视角度是指从高处向下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突出主体的小巧和周围环境的广阔感,给人一种鸟瞰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俯视角度来展现宏伟的自然风光。
3. 正视角度拍摄:正视角度是指从平视的水平线上拍摄主体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呈现主体的真实形态和特征,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人物时,可以选择正视角度来展示他们的面貌和神态。
4. 侧面角度拍摄:侧面角度是指从主体侧面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展示主体的侧影和线条感,给人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动物时,可以选择侧面角度来展现它们的动态和优美身姿。
二、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1. 早晨与黄金时段:早晨是一天中光线柔和的时段,此时拍摄的照片会有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而黄金时段是指日出和日落前后的一段时间,此时的光线非常柔和,能够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选择在早晨或黄金时段拍摄能够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和色彩,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魅力。
2. 天气与气候:不同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下,照片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拍摄的照片会有明亮的色彩和清晰的细节;而在阴雨天气下拍摄的照片则会有一种朦胧和神秘感。
根据拍摄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气候进行拍摄,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3. 特殊的时刻和活动:有些时刻和活动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选择在这些时刻进行拍摄能够捕捉到难得的瞬间和情感。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0f53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c.png)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选择的视角和角度。
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为照片增添趣味和表现力。
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可以突出主题,强调画面中的要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一、摄影角度的种类1. 低角度:低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放得较低,让画面的主体在上方显得更加高大,并突出,这种拍摄方式能够表现出气势磅礴的效果。
适合拍摄高楼大厦、高山峻岭、巍峨的建筑等。
2. 高角度:高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放得较高,让画面的主体在下方显得较小,并有一种俯视的感觉,这种拍摄方式能够表现出宽广、开阔的视野效果。
适合拍摄城市风貌、蜿蜒的河流、人群等。
3. 俯视角度:俯视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放得较高,用来拍摄下面的景物。
适合拍摄人物、小动物、花草等。
4. 仰视角度:仰视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放得较低,用来拍摄上面的景物。
适合拍摄树木、建筑等。
5. 侧面角度:侧面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站在主体的侧面,将主体拍成侧面效果。
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
6. 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正对着主体,将主体的正面拍摄成一种正面效果。
适合拍摄人物、动物等。
二、摄影角度的运用技巧1. 突出主题:选择合适的角度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其更加突出和生动。
比如,低角度可以让建筑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高角度可以突出整个景色的辽阔和开阔。
2. 营造氛围: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低角度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庄严、威严,高角度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轻松、开朗。
3. 引导视线:通过选择合适的角度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让他们更加关注画面中的主要元素。
比如,低角度可以让观众往上看,高角度可以让观众往下看。
4. 增加层次感:选择不同的角度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照片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低角度可以突出前景,高角度可以突出背景。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2a60d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e.png)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拍摄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可以通过改变拍摄的角度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和观看体验。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拍摄角度,并介绍它们在创造视觉效果方面的应用。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下往上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庄重、威严,给人一种仰视的感觉。
低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雄伟的山脉等,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威严和壮观。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从上往下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较小、较弱,给人一种俯视的感觉。
高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人群、城市街景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广阔和繁忙。
三、鸟瞰角度拍摄鸟瞰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从上方俯视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全貌和布局,给人一种鸟瞰的感觉。
鸟瞰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城市、景区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整体结构和规模。
四、仰视角度拍摄仰视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下往上仰视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高大、威严,给人一种仰视的感觉。
仰视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雄伟的山脉等,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威严和壮观。
五、近景拍摄近景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近的位置,拍摄被摄体的细节。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体的细节和纹理,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近景拍摄常用于拍摄花朵、昆虫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美丽和细腻。
六、远景拍摄远景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远的位置,拍摄被摄体的整体景象。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广阔和壮丽,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远景拍摄常用于拍摄风景、城市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壮丽和宏伟。
七、斜角度拍摄斜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斜角度的位置,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感觉,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斜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运动、舞蹈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动态和活力。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c1066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b.png)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
摄影角度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从哪个视角去捕捉画面。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正面角度:摄像机正对拍摄物体,这种角度主要用于展示物体全貌或者突出人物面部特征。
2. 侧面角度:摄像机与拍摄物体成一定角度,这种角度可以展示物体的立体感和运动方向。
3. 斜侧面角度:摄像机位于正面和侧面角度之间,这种角度可以同时展现物体的多个面,使画面更加丰富。
4. 背面角度:摄像机从背面拍摄,这种角度可以突出人物情感和背景环境。
5. 高角度角度:摄像机从高处向下拍摄,这种角度可以使物体显得更小,产生一种压迫感。
6. 低角度角度:摄像机从低处向上拍摄,这种角度可以使物体显得更大,产生一种膨胀感。
此外,还有仰视和俯视等角度,这些角度的选择会影响画面的氛围和观众的感受。
选择合适的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摄影技巧知识:拍摄角度选择技巧,让你的照片更生动
![摄影技巧知识:拍摄角度选择技巧,让你的照片更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f0fbcc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7.png)
摄影技巧知识:拍摄角度选择技巧,让你的照片更生动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角度选择技巧是在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正确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引人注目。
本文将介绍几种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帮助你创造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摄影者选择更低的角度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技巧可以让照片中的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低角度拍摄适用于拍摄建筑物、树木、花卉、动物等静态的物体。
例如,在拍摄高楼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低角度,让楼房往上延伸,让它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
在拍摄花卉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很低的角度,来突出花卉中的细节,让照片看起来更加生动。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则是与低角度拍摄相反的一种角度选择技巧。
拍摄者选择比较高的角度进行拍摄,可以拍摄到物体的全景,能够更加完整地呈现出物体的特点和气势。
例外,在拍摄建筑物时,我们可以选择较高的角度从纵向拍摄,方便看到建筑物的层次感和结构,突出建筑物的雄伟。
在拍摄人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从高处拍摄,让人物更加突出,显得更加高大威猛。
三、眼平拍摄眼平拍摄则是指摄影者将相机的位置放在和自己的眼睛处于同一高度,即与物体相平。
这种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可以让人物更加真实,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气质。
例如,在拍摄宠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与宠物的高度相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让照片更具亲和力。
在拍摄人物时,同样可以选择眼平拍摄,让照片更具直观感。
四、斜角拍摄斜角拍摄是一种常见的摄影技巧,通常是在拍摄较小物品、商店招牌、风景等物品时使用。
我们可以选择斜角拍摄,让照片中的物体更加立体、有趣,突出物品的特点。
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斜角度,让建筑物从一个更加特殊的角度来观看。
在拍摄花卉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个斜角度,让花卉看起来更加三维。
总结来说,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可以让我们在摄影中更加自如,更加聪明地处理照片中的影像。
我们可以根据拍摄题材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
利用风景摄影的角度与角度
![利用风景摄影的角度与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ffec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4.png)
利用风景摄影的角度与角度风景摄影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摄影艺术,通过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来展现摄影师的观点和情感。
在风景摄影中,拍摄的角度和视角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决定照片的效果和感觉。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提升风景摄影。
一、鸟瞰角度鸟瞰角度是指摄影师从较高的位置向下拍摄,能够展示出广阔的景色和场景。
例如,在拍摄山脉或海滩时,可以选择登高的地点,然后利用鸟瞰角度来捕捉整个景观。
这样的角度可以给人一种俯瞰世界的感觉,同时也能够突出地形的层次和细节。
二、低角度低角度是指摄影师从较低的位置向上拍摄,能够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拍摄高耸的建筑物或大树时,可以选择蹲下或仰望的姿势,然后利用低角度来拍摄。
这样的角度可以使被摄对象显得更加庄重和壮观,同时也能够突出其高度和立体感。
三、斜角度斜角度是指摄影师选择将相机倾斜一定角度来拍摄,能够创造出动态和有趣的效果。
例如,在拍摄河流或公路时,可以选择斜着的姿势,并将相机对准目标线条,然后按下快门。
这样的角度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富有生命力和运动感,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
四、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摄影师从正对着被摄对象的角度来拍摄,能够真实地呈现景物的形态和特征。
例如,在拍摄湖泊或城市街道时,可以选择与目标保持平行,并且站立在距离合适的位置,然后按下快门。
这样的角度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真实和易于观察,同时也能够展示被摄对象的细节和纹理。
五、背面角度背面角度是指摄影师从背对着被摄对象的角度来拍摄,能够创造出神秘和引人猜测的效果。
例如,在拍摄森林或建筑群时,可以选择背对目标,然后利用被摄对象的轮廓和周围环境来构图。
这样的角度可以留下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能够整合被摄对象的特点和背景。
利用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摄影师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景照片,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在选择角度和视角时,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的主题和目标来决定,同时也可以尝试结合不同的角度和视角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摄影中的角度选择技巧
![摄影中的角度选择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abf7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3.png)
摄影中的角度选择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到的画面可以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和感情。
角度选择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拍摄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在摄影中,合理选择角度可以使画面更为生动、有趣,并增加观赏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摄影中的角度选择技巧,帮助摄影师们提升拍摄作品的质量。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从低处向上拍摄目标物体的角度。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给人以震撼和庄严的感觉。
适合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雄伟的山脉等具有威严感的场景。
例如,在拍摄摩天大楼时,我们可以选择低角度拍摄,使建筑物的高度更加突出。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从高处向下拍摄目标物体的角度。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目标物体显得较小,给人以一种俯瞰的感觉。
适合用于拍摄人群、车流等场景,能够表达出整体的景象和生活的繁忙。
例如,在城市街道上拍摄人潮涌动的场景时,我们可以选择高角度拍摄,能够更好地展示出人群的规模和热闹气氛。
三、前景取景在摄影中,合理利用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逼真感。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体作为前景,用来衬托主体或者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比如,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树木等物体放在画面前,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
四、倾斜角度拍摄倾斜角度拍摄是指将相机轻微倾斜,从非正常角度拍摄目标物体。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使画面更有动感,并且显得十分独特。
适合用于拍摄人物、运动等场景,能够表达出一种活力和动态。
比如,在拍摄滑雪运动员时,我们可以选择倾斜角度拍摄,使画面更富有动感和刺激感。
五、特殊角度拍摄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角度选择技巧外,摄影师们还可以尝试一些特殊的角度拍摄,以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
比如,鱼眼镜头的使用可以使画面变形,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反射镜的运用可以使画面具有镜中镜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摄影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特殊角度拍摄方法,以展示出个人的独特视角和创作理念。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5438d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9.png)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
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
下面就让店铺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一.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幢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例如建筑,无论古今在设计上都注重正面的样式与装修,如北京的天安门以及各展览馆、博物馆等。
正面角度能够表现对像的本色。
人物相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面形象更具有人物相貌的特点。
正面角度的构图,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幢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二.斜侧角度斜侧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
偏离正、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三.侧面角度侧面角度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
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贸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了。
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摄影中的五种拍摄角度概述四.反侧角度反侧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
它有反常的意识。
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99b3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8.png)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合理选择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主体的特点,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拍摄角度,供参考。
1.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的上方,从上往下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小,并强调其被环境所包围。
适用于拍摄人物、建筑、景观等。
2.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的下方,从下往上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大、较高,并增加戏剧性效果。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物、建筑等。
3.心理视角拍摄心理视角拍摄是指以观察者或被摄主体的视角进行拍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角度可以增加照片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适用于拍摄人物、风景、日常生活等。
4.平视拍摄平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与被摄主体平行的高度上进行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正常、自然,并展现其真实形态。
适用于拍摄人物、风景、建筑等。
5.斜视拍摄斜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与被摄主体呈斜线的高度上进行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态感和立体感,使照片更富有层次感。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态物体等。
6.镜头特写镜头特写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距离被摄主体很近的位置,进行近距离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主体的细节和特点,增加照片的冲击力。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物、物体等。
7.高空拍摄高空拍摄是指使用无人机等设备从高空俯瞰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拍摄到平地无法触及的景象,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体验。
适用于拍摄风景、城市、建筑等。
8.俯视拍摄俯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较高位置,从上方俯瞰被摄主体。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小,并展现其整体形状和结构。
适用于拍摄人物、建筑、地图等。
9.对角线拍摄对角线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左上角或右上角的位置,从一侧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照片呈现出一种动感和不平衡的感觉。
适用于拍摄人物、运动场景等。
10.远近对比拍摄远近对比拍摄是指在同一照片中,将远处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同时表现出来。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图解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5ac77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8.png)
摄影角度知识点总结图解摄影角度是指摄影师选择拍摄主题时所采用的拍摄角度和视角。
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照片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感,能够凸显主题的特点和魅力。
因此,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一、摄影角度的分类1. 高角度高角度是指从被摄主体的上方往下拍摄,通常可以通过爬高或使用三脚架来取得这种角度。
高角度能够凸显被摄主体的小巧和脆弱感,适合拍摄小动物、花卉等。
2. 低角度低角度是指从被摄主体的下方往上拍摄,通常需要蹲下或趴在地上来取得这种角度。
低角度能够突出被摄主体的庄重和威严感,适合拍摄建筑、雕塑等。
3. 俯视角俯视角是指从被摄主体的正上方往下拍摄,能够展现出被摄主体的整体轮廓和结构,适合拍摄建筑、城市风光等。
4. 仰视角仰视角是指从被摄主体的正下方往上拍摄,能够突出被摄主体的高大和雄伟感,适合拍摄高耸的建筑、树木等。
5. 侧面角度侧面角度是指从被摄主体的侧面拍摄,能够突出被摄主体的轮廓和线条,适合拍摄人物、动物等。
6. 垂直角度垂直角度是指与地面垂直的拍摄角度,能够呈现出主体的真实尺寸和形态,适合拍摄静物、建筑等。
7. 倾斜角度倾斜角度是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的拍摄角度,能够赋予照片动感和张力,适合拍摄运动、风景等。
二、摄影角度的应用技巧1. 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角度不同的主题适合不同的角度,摄影师应根据主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比如拍摄人物肖像可以采用正面、侧面、高角度等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2. 利用角度来突出主题的特点摄影师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来突出主题的特点,比如使用低角度来突出被摄主体的高大和威严感,使用高角度来突出被摄主体的小巧和脆弱感。
3. 多样化的角度组合摄影师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组合,比如斜对角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富有动感,上下结合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层次感,从而创造出更具有创意和艺术感的照片。
4. 注意光线和背景不同的角度会受到光线和背景的影响,摄影师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及背景的选择和处理,使得照片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拍摄角度有哪几种
![拍摄角度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7db77e1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7.png)
拍摄角度有哪几种
拍摄有六种拍摄角度:
1 平角
又称为一般拍摄角度,是将对象物体置于与摄像机镜头水平的位置上进行拍摄。
这个角度的画面容易使观众产生认同感,让人置身其中的感觉。
2 仰角
仰角拍摄就是将对象物体置于平线上,摄影机是处于低于视平线的位置,也就是从低处向上仰角拍摄。
这种角度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摄像物体形象高大、强壮、精力充沛的感觉。
这种画面一般用于人物场景的拍摄,显得人高大、英武。
3 俯角
与仰角相反,用俯角拍摄时是将被拍摄物体置于摄像师的视平线下的位置,从高处往下拍摄。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鸟瞰场景。
一般用来展示环境的全貌。
4 倾斜角
就是先将拍摄物体与视平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再改变取景框中的水平线的位置。
这种画面有时可以展现出滑稽、捉摸不透的感情。
5 主观拍摄角
也就是主观镜头,就是将摄影机置于影片中的某个人物的视点上,以该人物的感受向观众交代或展示景物。
常用来表现特定人物的特定感受,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6 客观拍摄角
相对于主观镜头来讲,以客观拍摄角度拍摄,尽量从客观角度来叙述和表现内容,较为冷静、从容,往往能带给观众一种客观的印象。
注意事项拍摄场景的角度选择要根据想要表达的创意旁白来,不能随意拍摄,以免出现太多不必要的画面,为后期制作带来麻烦。
摄影构图中五种拍摄角度
![摄影构图中五种拍摄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16952d3169a4517723a355.png)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
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
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
一、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幢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例如建筑,无论古今在设计上都注重正面的样式与装修,如北京的天安门以及各展览馆、博物馆等。
正面角度能够表现对像的本色。
人物相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面形象更具有人物相貌的特点。
正面角度的构图,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幢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
二、斜侧角度斜侧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
偏离正、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侧面角度侧面角度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
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贸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了。
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四、反侧角度反侧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
它有反常的意识。
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
当然对于某些对象来说有如斜侧的形象相似。
因此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是有要求的,或者说是只有适当的对象才可选择反侧的方向。
拍摄角度的分类和作用
![拍摄角度的分类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31de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f.png)
拍摄角度的分类和作用
1. 平拍角度呀,这就好像我们平时跟人平视聊天一样亲切自然。
比如说拍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平拍就能很好地展现他们天真可爱的模样哟。
2. 俯拍角度可是很特别的呢!就像你从高处往下看一样,能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像拍一大片花海,用俯拍就能展现出那种壮观的场面,是不是很神奇呀?
3. 仰拍角度哇,哇塞,那可是能让普通的东西都变得高大上起来的哦!就好比拍高楼大厦,仰拍能显得它们特别雄伟,简直酷毙啦!
4. 侧拍角度呢,就像是给人一个神秘的侧面身影。
比如拍人物的侧脸轮廓,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呢,超级吸引人的好不好!
5. 斜拍角度也很有趣呀!它能带来一种动态的感觉,哎呀,就好像事物在活动一样。
拍正在跑步的人,用斜拍就能很好地体现那种动感呢,多有意思!
6. 全景拍摄角度呀,嘿,这就像把整个世界都装进相机里。
当你拍摄美丽的风景时,全景角度能让你看到全部的美好,多棒呀!
7. 特写拍摄角度啊,哇哦,这能让你看清特别细微的地方呢!像拍一朵花的花蕊,特写能让你发现那些平时注意不到的美呢,是不是很惊喜!
8. 还有移动拍摄角度嘞!这就如同我们的眼睛在移动观察一样。
比如拍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移动拍摄能让画面更加生动,简直绝了嘛!
我觉得拍摄角度真是太神奇了,不同的角度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感受,真是摄影的一大法宝呀!。
摄影角度知识
![摄影角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9cbb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7.png)
14、俯视角度照片实例
15、仰视角度
仰视角度是指从低处向上仰视拍摄,这种角度可以让被摄物体显得非常高大, 同时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某一部分,如建筑物的细节、山的险峻等。这种角度 常常用于拍摄建筑、自然风光等。
16、仰视角度的特点
仰视角度拍摄时,摄像机在被摄对象的水平线以下,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 画内地平线明显下降,甚至落在画幅之外,从而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 将次要的物体、背景降于画面的下部,使画面显得洁净,富于写情意味。 仰视角度拍摄的画面,往往能表达对被摄对象的崇敬、仰慕之情。 仰视角度拍摄时,由于镜头低于被摄对象,产生从下往上、从低到高的视觉 效果。 仰视角度拍摄的画面,往往能表达对被摄对象的崇敬分为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拍摄高度有平拍、俯拍和仰 拍三种类型。 拍摄方向包括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是决 定景别的元素之一。 此外,还有心理角度,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角度这些统称为几何角度。 在拍摄现场选择和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影师的重点工作,不同的角度造型可以得 到不同的效果,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大俯大仰有真实再或夸张现的表现意义。
8、侧面角度照片实例
9、背面角度
背面角度是指从被摄物体的背面拍摄,这种角度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某一部分,如人体的背部、动物的尾巴等。这种角度 常常用于拍摄人像、动物等。
10、背面角度的特点
背面角度拍摄看不到被摄对象的正面形象,只能展现其背面特征,给观众留 下充足的想象空间。 背面角度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面特征,如人体的背部曲线、动物的 背部线条等。 背面角度拍摄的画面,通常具有含蓄、抽象、简洁、优美等视觉效果。 背面角度拍摄的画面,有时能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和奇特感。 背面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利于突出被摄对象的轮廓特征和线条感。 背面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动态特征和运动感。 背面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情感和心理特征。
摄影角度的技巧
![摄影角度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b190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a.png)
摄影角度的技巧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的视角和拍摄的角度。
它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的意境。
一个好的摄影角度可以提升照片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摄影角度的技巧。
1. 正视角正视角是指摄影师站立或正对着被摄对象垂直拍摄的角度。
这是最常见的角度,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通过正视角,照片可以展示被摄对象的真实形态和细节,并且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
2. 低角度低角度是指摄影师从下往上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使被摄对象显得更加高大、庄重或者威严。
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低角度可以让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壮观。
此外,低角度还可以突出人物的神秘感和力量感。
3. 高角度高角度是指摄影师从上往下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使被摄对象显得更小、更脆弱,有时也可以传达一种俯视的感觉。
高角度常用于拍摄大场面,例如人群、风景等,可以表现出被摄对象的广阔和壮丽。
4. 斜角度斜角度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一定角度的偏移,不与被摄对象保持平行。
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动态的场景,可以传达出一种活力和动感。
斜角度还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5. 俯视角俯视角是指摄影师从高处向下拍摄的角度,可以将被摄对象看得更加清晰和全面。
俯视角常用于拍摄食物、鲜花等近距离的物体,可以突出物体的细节和纹理。
6. 仰视角仰视角是指摄影师从低处向上拍摄的角度,可以强调被摄对象的高度和威严感,常用于拍摄高楼、大教堂等高大的建筑物。
7. 前景角度前景角度是指在照片中加入前景元素,并将其放在照片的前方,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例如,在拍摄风景照时,可以通过放置树木、建筑物等前景元素,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8. 后景角度后景角度是指在照片中加入背景元素,并将其放在照片的后方,可以营造一种深入感和广阔感。
例如,在拍摄人物照时,可以选择在背后加入一些自然景观或建筑物,使照片更具故事性。
9. 静态角度静态角度是指摄影师通过固定位置和角度拍摄,以凸显被摄对象的稳定性和安定感。
拍摄角度的分类
![拍摄角度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7dcce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1.png)
拍摄角度的分类
拍摄角度是指摄影或电影拍摄时,摄影师或导演选择的视角。
根据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情感。
1. 俯视角度:从上往下拍摄,视角高,能展示出被拍摄物体的全貌和规模感,同时也能有效强调物体的高度。
2. 仰视角度:从下往上拍摄,视角低,能够突出物体的高度和威严感,同时也能够营造一种朦胧的、神秘的氛围。
3. 平视角度:与被拍摄物体同高度拍摄,能够呈现出被拍摄物体的真实感和平衡感,常用于记录和纪实性拍摄。
4. 侧面角度:从物体的侧面拍摄,能够突出物体的线条和轮廓,常用于拍摄建筑、车辆等物体。
5. 前视角度:在物体前方拍摄,能够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存在感,常用于拍摄人物、动物等。
6. 后视角度:在物体后方拍摄,能够突出物体的背景、环境等,同时也能够突出物体的速度和方向感,常用于拍摄运动员、汽车比赛等。
7. 斜视角度:从斜角度拍摄,能够突出物体的动感和速度感,常用于拍摄运动员、跑车等。
以上是常见的拍摄角度分类,每种角度都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效果,拍摄时要根据需要和意图选择合适的角度。
- 1 -。
照片摄影角度术语
![照片摄影角度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04f0df1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d.png)
照片摄影角度术语照片摄影角度之术语有如下者:1. 平摄:镜头与所摄之体处于同一平线,其效类乎常日人目观物之效也。
2. 仰摄:相机低于所摄之体,所拍之画面为仰角之像,此角宜于摄跃、腾空之人及宏大之建筑等景,适以表高大、挺拔、具权威性之体,常以表颂赞、敬仰、自豪、骄慢等情也。
3. 俯摄:相机之高过所拍之体,生一种自上而下、由高而低之俯视之视效。
自高而低摄时,对体与人有一挤压之效,画面常带贬低压抑蔑视之意与味也。
4. 极远景镜头:常以高角摄之,以展环境而启场景。
5. 远景镜头:摄距较远,使主体与背景具同等之要性。
6. 中远景镜头:摄距适中,主体与背景亦突出。
7. 中景镜头:强调角色,摄距较近。
8. 中景特写:用于摄肩以上或唯头部之像。
9. 特写镜头:摄距甚近,以突出所摄体之一细节。
10. 极特写镜头:比特写镜头更趋近所摄体,以展甚细微之细节。
11. 高角度镜头:摄影机于物理上高于拍摄对象而由上向下观主体,此镜头可使拍摄物似弱小或易受伤。
12. 低角度镜头:摄影机低于所摄对象,具使主体似强大或具威胁感之能。
13. 鸟瞰图:直从上方摄之,能呈宽广之视角与全景画面。
14. 虫瞻图:自甚低之角摄之,使所摄体似更高大与威严。
15. 主观视角镜头:透主体之视角向观者示像,或用手持摄影机造观者透过主体目观景象之错觉。
16. 视平线镜头:当摄影机水平置或直拍对象时,对观者几无任何心理影响。
17. 正侧面:相机与主体成侧面九十度摄之画面,能甚全展人之轮廓曲线,多用于会谈、会见、双方对话交流等事。
18. 斜侧面:相机与主体正、背、正侧斜方四十五度角摄之画面,可生显之形体透视与空间透视变化,表主体活泼生动,更便安设主体与次要人物。
19. 背面方向拍摄:从被摄者之背摄之,以不见面部之变,予观者更多之想象空间,多用于造悬念、跟踪拍摄等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背景和规模,表现广阔、深远的景象。它包括的
景物范围大,着重于整体气势,内容的中心不明显;
创造某种特定的气氛等 气氛方面发挥作用
远景在抒发情感、渲染
❖ 远景的选用制约着镜头的长度,因为必须给观众留 有足够的时间去看清画面的内容。
使用远景时要注意:
1、拍摄时要注意整体结构; 2、注意表现空间深度; 3、由于电视屏幕所限,一般应少用远景。
平角度拍摄
摄像机处于与人眼相等的高度的拍摄方式。 (接近于人眼平视的效果)
画面平稳,不易变形,客观公正,与观众视觉 经验相仿,易于被接受。
画面中地平线处于画面中央,易造成画面分割 的感觉。(如果将地平线放在正中的位置,要采用 适当的前景或其它景物,以冲破横向呆板的线条)。
平角度拍摄 (图示)
俯角度拍摄(俯拍) 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主要用于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
第二节 摄影角度(拍摄角度)
摄影机拍摄时的观察点/视点。 (Point of view,POV)
即:
构图时运用摄影机取景器观察、选择而确定 的画面的拍摄位置。
由: 拍摄距离 拍摄方向 拍摄高度
决定
(画面造型三要素)
拍摄角度
拍摄方向:正、背、侧、斜侧 拍摄高度:平、仰、俯 拍摄距离:远、全、中、近、特
景别变换,对观众进行场面调度。
景别的变化,不宜过分剧烈, 利用主观镜头或人物动作,可以剧烈 地转换景别。
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 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 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
关键是景别的选择与确定。
注意:
• 各种景别的划分是相对的,有各自的表 现力,用什么景别要根据内容需要考虑: 第一,要交待环境、气氛规模,多 用全景或远景画面。 第二,要表现人物的动作,同时要 交待一定的环境,背景则应采用中景。 第三,要表现人物的局部动作或突 出主要部分细节时,应该用近景、特写 或大特写。
巴拉兹《电影美学》
景别,意味着一种叙述方式和画面的结构方式。
景别的选择与创作目的: —— 不同景别在片中的作用不同。
* 景别的选择和变化是电视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之一。 创作者根据电视片的内容、目的和观众的视觉心
理来确定景别。把本质的、重要的、能够引起观众注 意的画面保留在镜头的视野中,排除一切次要的、甚 至是多余的部分,有利于明确地表达主题。 * 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造成不 同的节奏。
既表现正面部分特征,又表现侧面部分 特征。
用斜侧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利于表现景 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并可使被摄对象产 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
由于它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所 以被誉为是电视摄影中“最好的角度”
都江堰景区一角
初雪罩峨嵋
• 过肩镜头
(over-the shoulder shooting )
利用特写, 能在繁杂的环境中强调主体; 能将人物细致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
达给观众,常用来细腻地刻划人物性格,表现其 情绪;
用来突出某一物体细部的特征,揭示其含义; 鉴于其空间感不强,运用比较灵活,常用于转 场时的过渡画面。
“特写镜头不仅是人脸空间上和我们距离缩 短了,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间,进入另一个领域, 精神领域,或叫做心灵领域。”
景别的划分, 就是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根据表现
内容的需要来表现对象的大小、远近。
由远到近的组合形式,和画面越来越高 涨的情节发展相辅相成,适用于表现愈益 高涨的情绪;
由近到远的组合形式,适于表现愈益宁 静、深远或低沉的情绪,并可把观众的视 线由细部引向整体。
方式一 方式二
景别变换的作用: 利用摄影机镜头代替人的眼睛,利用
不宜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较呆板。 (缺少透视变化)
侧面
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侧面方向拍摄,主要表 现被摄对象的侧面特征。
用侧面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 轮廓线条。
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动作线”, 有效地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线”。
《人狼共舞》
斜侧(正斜侧)
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和侧面之间的 位置拍摄。
人物全景
场面全景
全景中的主体,
应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内容中心 结构中心
在全景中,有了明显的作为内容中心 和结构中心的主体,应成为画面的视觉 中心。
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 制约着正场戏中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 色调、人物方向和位置,使之衔接。
全景又称 定位镜头
使用全景时, 1、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 2、注意表达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和主体 形状(使被摄主体外轮廓线条表现完整); 3、注意前景、背景及周围环境与主体的呼应 关系; 4、实拍时,应先拍全景。
7. 常用于“写意”,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感 觉与气势
仰角度拍摄造型效果
仰俯角度结合拍摄, 1、反应人的视线(位置关系); 2、反映创作者的主观意念 (对比)—— 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褒/贬、强/弱)
例:仰/俯角度拍摄汽车(显示速度感差异)
拍摄距离
—— 拍摄点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在拍摄方向和高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
俯角度常用于描写环境, 处理群众场面产生壮观宏伟气势; 有时用来造成压抑、低沉的气氛。
俯角度拍摄展示环境与空间深度 CCTV《新中国大阅兵》
仰角度拍摄(仰拍)
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 1、景物的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下部或下部画外; 2、仰拍地上景物时,近处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
十分醒目、突出,后景物被前景遮挡,得不到 表现,有净化背景作用。在有后景物出现时, 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运用广角镜头 仰拍,造成远近景强烈的透视对比——配景缩 小法) 3、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上方透视集中的趋势;
拍摄距离的改变, 使景物在画面中的比例也随之改变; 对画面构图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对
内容的表达。
远景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 由远景所提供的视野宽广,景深悠远, 能包括广大的空间。
❖ 远景在作品中的主要任务是:
介绍典型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 远景是表现广阔 场面的电视画面。常用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空
过肩镜头《鲁豫有约:毛阿敏》
背面角度(反拍) 摄影机处于被摄体侧面和背面之间的
位置拍摄。 以人物姿态语言为主要造型语言。
(注重以人物姿态来表现内心情感)
拍摄高度
将摄影机置于不同高度来拍摄景物。
俯拍
平拍 仰拍
在拍摄距离、拍摄方向不变的条件下,拍摄点 的高度不同,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和环境背景的 关系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可导致画面水平线的变 化、前后景物可见度的变化和透视变化。
4、利用贴近地面的仰拍,可夸张运动对象的腾 空、跳跃等动作,并产生比实际生活更强烈的 感受;
5、拍摄景物时,能将向上伸展的景物在画面上 充分展开;
6、拍摄人物(尤其是人物近景时),要注意分 寸。在较近的距离上过仰拍摄,易造成透视变 形。(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的目的,亦有意 利用透视变形造成夸张的效果。)
1、场景的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上部或上部画外; 2、俯拍低处景物时,近处景物的地面位置在画面
底部,远处景物在上部,分布在地平面的景物清 晰可见,能展现景物明确的空间位置,造成空间 深度感;(顶角度拍摄除外) 3、画面中竖直线条有向下方透视集中的趋势; (运用广角镜头俯拍,有配景缩小之效果) 4、较近距离上用过俯角度拍摄,易产生透视变形。
中景
主体大部分出现的画面。以主体富有表现力的 部分为主。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的电视画面, 能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
(1)展示人物动作和情绪(展示人物间感情交流) (2)展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示位置关系)
CCTV《对话》
中景为人眼正常看的情况,在片中常用作叙 事性描写。
景别(shot size) 指取景范围大小的区别。 (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呈现范围)
影响景别大小的因素: (1)摄像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 (2)摄像机光学镜头焦距
划分景别的方法: (1)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
划分景别; (2)以画框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多少为标准。
景别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界限和 绝对统一的标准。
全景:
主体全部出现在画面上,并包含一定 的环境。
全景视野较为广阔,但又有一定的范 围,能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可以展示 人物动作、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运用全景来表现事物,往往重的是环 境的渲染和烘托。
利用全景,可以: (1)确定人物、事物的空间关系; (2)利于表现人和事物的动势; (3)作过场镜头,起叙事作用。
—— 正面方向、侧面方向、斜侧方向、 背面方向……
在拍摄距离、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 同的拍摄方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构图变化,产 生不同的画面造型效果。
正面
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拍摄,表现被 摄对象的正面特征。
用正面角度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人物完整 的面部特征及神韵。
均衡、稳重、对称性 渲染庄严、隆重的气氛 强化对称美
《鲁豫有约》
特写(close-up)
视距最近的景别 表示物体的局部和细部。
表现: —— 人物的表情、情绪 (表现人的头部、眼睛) —— 物体的关键部分和位置 (起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 特写给人以强烈、集中和突出的印象,能强烈
地刺激人的视觉和心理。
特写是影视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 独特手段,是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 的因素之一。
CCTV《对话》
近景用于细致地描写人物精神和物体的主要特征。
表现人物时,以突出人物面部神情或质感为目的, 着重于细腻地描写人的表情和细微动作,展示人 物的心理活动,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事件中,容易 产生交流。 近景常用于表现人物容貌、神态、衣着、仪 表,清晰地展示操作过程。
表现物体时,着重其外部的纹理结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