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缺乏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能够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水准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教师编制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教师编制复习资料

常见古今异义词集锦(桂一鹤搜集整理如有错误欢迎诸位斧正)奔驰——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古义:快速赶到。

例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北面——今义:北边,北方。

古义:面朝北,指臣服。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②方便。

例如: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如: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避——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

(《论贵粟疏》)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①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

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行——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

古义:①不前往,不去。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能走路,不能行走。

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操持——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族尽落。

(《苏武传》)草草——今义:草率,草莽。

古义:仓促。

例如:①然汝亦太草草。

(《柳毅传》)②元嘉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猖狂——今义:狂妄而放肆。

古义:狂放不羁。

例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成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②(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

古义:成家立业,成长立业。

例如:①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一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10.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1.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2.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3.非常:,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4.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16.人事:,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17.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19.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20.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21.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2.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23.从而:,如“吾从而师之”;24.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5.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26.气候:,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27.经营:,如“韩魏之经营”;28.可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9.从事:,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0.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31.方丈:,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2.往往:,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3.颜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34.不行:,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7.上报:,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8.告诉:,如“则告诉不许”;39.区区:,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0.辛苦:,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1.侥幸:,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2.成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43.少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44.志气:,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45.强者:,如“少而强者不可保”;46.牢笼:,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47.同归:,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48.形容:,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49.风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0.态度:,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1.风骚:,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52.偏僻:,如“行为偏僻性乖张”;53.尴尬:,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54.轻易:,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55.野马:,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6.果然:,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57.春秋:,如“蟪蛄不知春秋”;58.羊角:,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59.虽然:,如“虽然,犹有未树也”;60.无功:,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1.舅姑:,如“待晓堂前拜舅姑”;62.县官:,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63.无道:,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64.布衣:,如“布衣之交”;65.中国:,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66.亲近:,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67.尘埃:,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68.卑鄙:,如“先帝不以臣卑鄙”;69.便宜:,如“可以便宜从事”;70.不过:,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71.反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72.反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73.感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74.故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75.可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76.烈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7.穷困:,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8.人情:,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79.身体:,如“身体力行”;80.首领:,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81.私心:,如“恨私心有所不尽”;82.私人:,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83.响应:,如“天下云集响应”;84.向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5.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6.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7.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8.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9.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0.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1.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2.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3.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4.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5.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6.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7.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8.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19.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0.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二)高中课本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9.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10.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12.殷勤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13.唧唧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叹息声。

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宣言今义:①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已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古义:扬言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风流今义:生活轻浮放荡,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英俊。

②繁华的景象,风流余韵。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3.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扩大例: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有学问的人。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5.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

②土地方圆。

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之死》③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6.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①战国时期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②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7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局势②书信往来例: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②重念盟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8.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②举动例: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②从容中道《中庸》9.慷慨今义:大方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续10.无赖今义:①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古义:①胡作非为。

②调皮可爱。

例: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11.故事今义:真是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4(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清单一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②方便。

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

读p 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8.不好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

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文言文古今异议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一)1.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文言文最常用10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最常用10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古今异义词1、爱——吝啬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安——哪里、怎么沛公安在?3、北——败北、失败追亡逐北4、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5、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7、比——等到比及南郡8、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蜀之鄙有二僧9、俾——使俾入邑庠10、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11、薄——迫近、接近日薄西山12、察——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3、曾——竟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14、诚——确实、实在、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5、次——驻扎、停留秦伯素服郊次16、除——①台阶②任命、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17、存——拜访、看望、慰问而公子数存之18、殆——几乎、大概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得——能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短屈原于王21、度——估计、考虑、想我至军中,公乃入22、多——肯定、赞赏、歌颂士以此多之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故垒西边,故木受绳则直25、固——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6、顾:①只是②难道顾吾念之顾不如蜀鄙之僧27、鼓——演奏今王鼓乐于此28、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去国怀乡故国神游,29、过——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愿枉车骑30、函——盒子买五人之脰而函之31、恨——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32、胡——怎么田园将芜,胡不归?33、会——适逢、刚好遇到会宾客大宴34、疾——痛恨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35、既——已经、以后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36、假——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④小路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间至赵矣38、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9、就——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40、厥——其思厥先祖父41、堪——能承受、能忍受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4 2、克——能克终者盖寡43、类——像中绘殿阁,类兰若44、怜——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5、令——美好便言多令才46、弥——①满②更加弥天大罪奉之弥繁,侵者愈急47、靡——没有靡计不施49、畔——通“叛”50、期——整期年,51、趣——①通“趋”②通“促”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③约请公子闻之,往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3、秋——时间诚危急存亡之秋54、却——退后、退却却秦兵三百余里55、让——责备平原君让魏公子曰56、如——去、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57、少——责备、批评、嘲笑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58、胜——①尽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③美好的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9、乘——(辆)兵车60、适——到;刚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1、示——给……看请指示王62、市——买交广市鲑珍63、视——比较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4、私——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5、属:(1)连缀、连接(2)通“嘱”衡少善属文66、数——①计算②数落、列举罪行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67、速——招致始速祸矣68、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69、率——大都、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欤?70、爽——差错无毫发爽71、徒——白白、只是、空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72、亡——丢失、遗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羊补牢73、微——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74、委——把……交给委命下吏75、唯——希望唯大王孰(熟)计议之76、遗——送给秦遗赵王书曰77、恶——怎么天下恶乎定?78、悉——全部、都悉埋于地79、咸——全部、都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帮助、辅助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1、向——从前、以前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假使)六国各爱其地82、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多谢后世人83、信——确实信可乐也。

文言文常见2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20个古今异义词
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古义:那人。 3.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 今义:医生。 古义:官职名。
5.地方 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古义:土地方 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1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用来……的,……的 凭借;……的原因。 16.从而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 不一定。 19.经营 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 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7.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 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 今义:认为。
古义:把……当作。
11.非常 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古义:迎接。 13.上路 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例。 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01
03
04
05
06
07
02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谎言。 今义:略。)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古义:上厕所。 今义:换衣服。)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古义:他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是实际情况。)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那事情的真相; 今义:实际上。)
84.其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85.迁徙:然陈涉……而迁徙之徒也 (古义:被征发的人。 今义:迁移。)
(古义:人民的普遍情况。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恢复。 今义:略。)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 (古义:到处布置。 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 今义:略。)
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男子的配偶。)
71.垄断:无垄断焉 (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72.留意:先生可留意 (古义:考虑。 今义:当心、注意。)
73.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皇帝的妃嫔。 今义:美貌的女子。)
74.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75.明日: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114.小子: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98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98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99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1.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

2.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4.礼:古义:礼仪,今义:用作动词,意为行礼或礼貌。

5.鄙:古义:偏远地区、目光短浅,今义:鄙视。

6.结束:古义:整装、装束,今义:事情完成或告一段落。

7.消息:古义:生灭、盛衰,今义:新闻或音信。

8.本:古义:推究,今义:根本、原本。

9.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10.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专指学校教育中的作文作业。

11.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12.或:古义:有时,今义:作为选择复句的关联词使用。

13.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

14.师:古义:军队或老师,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5.祖父:古义:祖先,今义:父亲的父亲。

16.兵:古义:武器,今义:用作名词,指士兵或军事。

17.病:古义:困窘、缺点、担心、责备,今义:疾病。

18.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19.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尽管。

20.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21.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22.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23.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24.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无比憎恨。

25.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的配偶。

26.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

27.慷慨:古义:情绪激昂,今义:大方、乐于助人。

28.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

29.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30.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31.义:不加装饰的琴,今义:简单的琴。

32.捷:古义:迅速,今义:用作动词,意为取得胜利或进展迅速。

33.卒:古义:终于、最终,今义:士兵。

34.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3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叙事性文学作品。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10111213“未有1516171819202122242526272829.从事:3031323334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7.上报:,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8.告诉:,如“则告诉不许”;39.区区:,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0.辛苦:,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1.侥幸:,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2.成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43.少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44.志气:,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45.强者:,如“少而强者不可保”;46.牢笼:,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47.同归:,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48.形容:,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49.风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0.态度:,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1.风骚:,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52.偏僻:,如“行为偏僻性乖张”;53.尴尬:,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54.轻易:,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55.野马:,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65758596061626364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私人:,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83.响应:,如“天下云集响应”;84.向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85.行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86.宣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3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4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6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9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50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51错置:古,相互交错,如“嘉木异石错置”;今,放错了地方。

52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3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5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6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7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8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9落后:古,行动落在后面,如“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今,思想不进步。

60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61吹嘘:古,嘴里嘘气,如“那十一个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62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63细作:古,侦察军事情报的人,名词,如“孔明急唤细作问之”;今,小气,吝啬,形容词。

64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65理会:古,办法,名词,如“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何处,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今,关心,在意,动词。

66约束:古,准备,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67萧条:古,空虚,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68整顿:古,整理,如“暂往柳监生寓中整顿行装”;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69曲意:古,委婉,如“十娘亦曲意抚慰”;今,违反自己的本心。

70同志:古,形容意见相同,如“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今,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共同奋斗的人,或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71方面:古,独当一面,如“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意”;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72野马: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73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74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75羊角: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76虽然: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77无功: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78部署:古,分部安排,如“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今,安排,布置。

79作案:古,作几案,如“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今,进行犯罪活动。

80舅姑:古,公公婆婆,如“既而将诉于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81流涕:古,流眼泪,如“言讫,嘘唏流涕”;今,流鼻涕。

82通达:古,到达,如“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今,通行无阻。

83珍重:古,保重,如“负载珍重,不复言矣”;今,爱惜。

84失意:古,意见不合,如“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今,不得志。

85谴责:古,处罚,处分,如“前所谴责,因而获免”;今,斥责,责备。

86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87无道: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88无伤:古,没有关系,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今,没有受到伤害。

89妻子:古,妻子和儿女,如“兄弟妻子离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

90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91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92意气:古,辞意和语气,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志趣和性格。

93勤勤恳恳:古,诚恳的样子,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勤劳而踏实。

94寒心:古,因恐惧而心冷,如“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今,失望而痛心。

95变色:古,变了脸色,如“同子参乘,袁丝变色”;今,变了颜色。

96苟合:古,以苟且的态度来适应皇帝的心意,如“苟合取容”;今,不正当的结合。

97殷勤:古,感情深厚,如“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今,热情而周到。

98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99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100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101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从事”;价格低廉。

102不过: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103多谢:古,多多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今,很感谢。

104反而: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105反复: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106逢迎:古,迎接,如“蹑履相逢迎”;今,奉承,拍马。

107感激: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108故事:古,旧事,前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109诡辩:古,骗人的话,如“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今,无理狡辩。

110交通:古,交错相通,如“叶叶相交通”;今,运输业总称。

111结束:古,整装,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今,完结。

112具体:古,具备形体,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今,不抽象的。

113绝境:古,与外界隔绝之地,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走投无路之处。

114开张:古,开放,不堵塞,如“诚宜开张圣听”;今,开业。

115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116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117平方:古,平整,方正,如“石苍黑色,多平方”;今,相同数的乘积。

118亲戚:古,父母兄弟等亲属,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今,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成员。

119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