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预防性护理在产褥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a493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b.png)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产妇护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护理干预措施被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其中包括预防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干预,会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产褥感染的危害和影响产褥感染是指产后感染,是一种由于生产过程中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和细菌感染导致的产后感染性疾病。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给产妇身体带来直接损害,如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妇感染性休克;二是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产褥感染会引起产妇情绪波动,影响产褥期的恢复和哺乳;三是增加医疗负担,产褥感染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和治疗,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产褥感染的发生主要与个体因素、护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在护理因素中,如何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预防产褥感染的关键,因此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成为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二、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的主要措施1. 科学的个人护理产妇在产后期间需要进行科学的个人护理,包括阴洗、更换产褥垫、保持私处清洁和干燥等。
科学的个人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繁殖,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
2. 定期清洗伤口产妇在分娩后会有一个产褥伤口,定期清洗伤口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护士可以定期给产妇清洗产褥伤口,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规范哺乳规范的哺乳可以促进子宫恶露的排出,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可以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避免出现哺乳引起的伤口感染。
4. 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产妇在产后需要休息,室内的通风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可以经常给产妇的住房进行通风和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产褥感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产褥感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15a3a3b0b4c2e3f57276357.png)
・ 1 1 4 3・
疗压力 。为患者 回归家庭 , 乃 至回归社会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 1 】 范锦 娣. 急性脑 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的效 果分析. 中国 初级卫生保健 , 2 0 1 0 , 2 4 ( 6 ) : 1 0 6 . 1 0 7 . 【 2 ] 吴航 . 脑卒 中患者早期康 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 护 理实践与
岁; 文 化程 度 : 小学 ≤I 例, 初 中 3例 , 高 中 6例 , 大专 ≥3 O
部和产科专家审核 的“ 患者满意度 调查表 ” , 主要 内容包括 : 宣
教 内容具体形象 ,宣教表格使患者及家属很清楚每天应该干
什么 ; 宣教 表格上 的内容具体 , 通 俗易懂 , 简 单执行 , 容 易操 作; 通过遵循健康教育表格的内容使患者很有信心战胜疾病 ,
研 究 ,2 0 1 1 。1 5 ( 8 ) :l 1 3 .
通过 积极科 学 的早期康 复护 理对脑 卒 中患者有积 极作 用, 通 过早期护 理干预 , 可 以有效 地改 善患者 的运动 能力及 生活 自理能力 , 尽 最大可 能提升 患者康 复空 间 , 以更好 的姿
态融入社会生活 中去 。
临床护理路径 对产褥感染 患者进行健康 教育 , 取得 。 = r 显 的
效果 , 现将其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资料 2 0 1 1 年 1 0月至 2 0 1 3 年 2月 , 按住 院先 后 , 前4 0例为对
1 . 3 . 1 评价指标 : 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技 能情况 , 按健康 教 育 内容 出题 , 共1 O题 , 评分为完全掌握 、 部分掌握 、 不知道 , 分 值分别为 5 、 3 、 1 分, 4 0 5 0分 为优 秀 , 2 9 ~ 3 9分为 良好 , 1 8 ~ 2 8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57b3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4.png)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产褥感染是产妇在分娩后发生的常见并发症,其症状包括发热、恶露异常、盆腔疼痛等,严重时可导致产妇生命受到威胁。
预防产褥感染是关键的工作之一。
目前,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产褥感染的预防和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本文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应用护理干预措施。
应用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产妇的抵抗力,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这些干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护理、休息与营养、定期更换护理垫等,旨在保持产妇的身体清洁,并提高免疫力,预防细菌感染。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产褥感染和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个人卫生水平。
产妇在分娩后容易出现身体疲乏,清洁不易,加之恶露不断,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而通过应用护理干预,护士可以帮助产妇进行身体清洁护理,及时更换护理垫,保持外阴部的清洁,有效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从根源上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还能够改善产妇的休息与营养状况。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康复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休息和营养对于促进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的营养摄入,从而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还包括定期进行盆腔检查,以及对产妇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
通过这些举措,护士可以及时发现产妇身体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
研究表明,应用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减轻了产妇和家庭的负担,提高了产妇的康复质量。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产褥感染和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们也要看到,应用护理干预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和科学的护理方案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团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完善护理方案,为产妇提供更加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产褥感染的防控水平,减少产妇的感染风险,确保产妇身体康复。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23098ce45c3b3566ec8b16.png)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发病率为1%-7.2%,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做好产褥期的相关保健,能有效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及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
现将预防产褥感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产褥期的易感因素1.1产后体能的消耗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1.2产后十余天宫颈口尚未关闭。
1.3子宫内留有胎盘剥离面的创口。
1.4产后由于恶露的流出,分泌物较多,细菌容易生长繁殖。
2 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主动向产妇做自我介绍,平时多巡视病房,关心产妇,耐心倾听其主诉,提供产后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
对于极少数因孩子早产或疾病的产妇尽量安排单独房间,同情、体贴、关心、安慰患者,鼓励家属多陪伴,使其尽快度过和淡化这一痛苦时期。
2.2休养环境给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美观的环境,光线要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夏天避免用风扇直接吹向产妇,可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5℃-28℃。
冬天注意保暖,每日开窗换气二次,被褥要清洁松软。
2.3饮食指导自然分娩后即可进食适量比较热的、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红糖水、藕粉、粥、蛋花汤等。
数小时后食用第二餐,就可食用正常膳食。
剖宫产术后六小时禁食禁饮,六小时后进食清淡流质,如温开水、米汤、萝卜汤等,忌牛奶、豆浆、甜腻流质,以免引起腹胀。
肛门排气排便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及普通软食。
平时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多饮水,防止便秘。
2.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产后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正确估计出血量。
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发炎、有无疼痛硬结,了解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恶露的色、量、性状,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发现产褥感染。
2.5卫生指导指导产妇注意卫生,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产褥期应适时洗澡,保持皮肤卫生。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007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1.png)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产褥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产妇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产褥感染的定义及危害、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效果及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产褥感染的定义及危害产褥感染是指产后产妇在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以产褥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
其主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褥期链球菌等。
产褥感染的危害包括发热、恶露异常、伤口愈合不良、产褥期感染性子宫内膜炎等。
严重的产褥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子宫脓肿、盆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护理干预措施1. 皮肤护理:对产褥期产妇进行皮肤清洁、干燥及预防褥疮等护理工作,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降低感染的风险。
2. 伤口护理:对产妇的会阴切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3. 个人卫生护理:要求产妇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勤换卫生巾、勤洗澡等,减少外源性细菌的感染。
4. 饮食护理:合理安排产褥期产妇的饮食,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5. 室内环境护理: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
三、预防效果分析通过对使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分析发现,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特别是对于易感染的产妇群体,护理干预措施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在皮肤护理方面,定期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干燥的衣物和床单,可以减少细菌的繁殖,预防皮肤感染。
在伤口护理方面,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的发生。
在个人卫生护理方面,降低产妇外源性细菌感染的机会,也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饮食护理和室内环境护理方面,也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清洁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产妇的免疫力,减少病原体的侵袭。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预防及护理体会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预防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43efb2ffab069dc51220120.png)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预防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产褥感染、护理产褥感染的方法。
方法:选择60例产褥感染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的护理。
结果:对照组有23例患者产褥感染消失,观察组有28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剖宫产、助产术、无菌技术差、产妇营养不良、羊膜腔感染等;对于产褥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效果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发生产褥感染问题。
产褥感染多数是因为在妊娠的后期有性生活,没有保证个人卫生或是胎膜早破,如果破膜的时间较早,那么就极易出现感染;在分娩前后多次进行阴道操作,就会让致病菌侵入到患者的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现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而对于产妇这一特殊群体,就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也只有提高了阴道分娩的治疗,那么才能保证产妇母婴的安全,要针对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感染现象。
本研究笔者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产褥感染患者,在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产褥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19例是初产妇,11例是经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3~36岁,21例是初产妇,9例是经产妇。
两组患者在年龄、生产经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分析感染原因,然后进行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有没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如果有异常则立即报告医生。
患者体温超过了39 ℃要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嘱咐患者要多饮水,同时摄入一些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572748b2b160b4e767fcff1.png)
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50例产褥感染的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组孕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发生率为93.33%,对照组孕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发生率为76.6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褥感染孕产妇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着显著作用,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效果观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的医疗技术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当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疾病的预防性护理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1]。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产褥感染的孕产妇,分别实施预防感染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感染发生情况,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产褥感染的产妇,每组各30例。
护理组,年龄22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11±1.34)岁。
对照组,年龄22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67±1.37)岁。
两种产妇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
两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疾病诊断标准产妇产后一天到10天内,护理人员每隔一个小时对产妇进行体温测定,如果测定的两次体温都达到了38℃或者以上[2],则产妇确定是属于产褥感染疾病。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式,第一,体温护理。
在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之前,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下腹疼痛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了解[3],护理人员每隔两小时对患者进行体温测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患者实施降温处理,比如采用中药煎水进行洗浴,或者是温水擦浴等方式,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体温下降护理操作。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0d5be60f524ccbff0218491.png)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了解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的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措施组对于就诊的剖宫产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组对于就诊的剖宫产产妇开展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满意度;剖宫产知识认知、剖宫产手术配合度、产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状态焦虑、抑郁;产褥感染发生率。
结果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组满意度、负面情绪状态焦虑、抑郁、剖宫产知识认知、剖宫产手术配合度、产后住院的时间、产褥感染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措施组有优势,P<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剖宫产手术期间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确切,可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减轻不良情绪,缩短产后的住院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措施;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预防效果目前,剖宫产率不断提高,需要借助有效的剖宫产手术期间护理以降低产褥感染率。
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的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措施组对于就诊的剖宫产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组对于就诊的剖宫产产妇开展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满意度;剖宫产知识认知、剖宫产手术配合度、产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状态焦虑、抑郁;产褥感染发生率,分析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的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剖宫产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组年龄21-39岁均(28.21±2.21)岁。
高中和高中以下文化有20例,大专和以上文化10例。
初产妇是23例,经产妇是7例。
常规护理措施组年龄21-39岁均(28.31±2.27)岁。
高中和高中以下文化有21例,大专和以上文化9例。
初产妇是22例,经产妇是8例。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2a8f12b14e852459fb57ba.png)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产妇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予以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应用价值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the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uerperal infectionZhou Zhi-hui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operating room,2016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with puerperal infection value. Methods: 84 cases of our hospital maternal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42 cases. Control group maternal line of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maternal puerperal infe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puerperal infection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maternal pregnancy,intrapartum and puerperium puerperal infection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产褥感染是于产妇分娩时机产褥期因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侵袭而引发的局部或全身炎性应化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7.2%,为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eeadd57f1922791788e807.png)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作者:翁妍艳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护理方式及预防措施。
方法: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随机将本组102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的5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4%,与对照组患者的86.27%、84.3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关键词:产褥感染护理对策护理干预预防措施产褥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或产褥期由于生殖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生的感染,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寒战、高烧不退、小腹疼痛等,病情较轻的患者,其炎症局限于生殖道局部,病情较重的患者,其炎症可扩散至全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着极大威胁[1]。
为了进一步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以降低此疾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特组织本研究,并做出系统的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20例,产妇的年龄为20—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9.3±2.8岁。
本组患者中,住院分娩患者为89例,占所有患病产妇的87.25%,另外13例产妇为乡镇医院或诊所中途转入。
102例产褥感染的产妇中,胎盘前置患者7例,胎膜早破患者21例,滞产产妇3例,软产道损伤产妇7例,会阴部切口感染产妇8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产妇21例,其余感染患者35例。
临床诊断标准如下:完成分娩的24小时直到10天之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即达到或者超过38度的产妇;下腹部疼痛难忍、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宫体软、有明显压痛的产妇;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产妇。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2a3aec581b6bd97e19eaa3.png)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作者:于敏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5期■于敏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预防产褥感染和降低其发生率方面的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护理干预)。
对两组产褥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和其他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产妇在产褥期的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褥感染;会阴切口感染产褥期感染是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和分娩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产褥期实施有效护理,并减少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成为了临床研究中的重点[1]。
本研究中,分析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褥感染中的效果,具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17.11-2018.11月来我院分娩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并且需在我院住院,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参与。
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29.63±2.45岁,孕周39.52±1.62周)和观察组(30例,29.54±2.18岁,孕周39.21±1.74周)。
其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在产褥期观察产妇情况,并告知其如何进行自我护理避免感染的方法,同时需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给予一定心理指导,尽可能避免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 细节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需着重注意到对细节的护理。
首先可详细观察产妇的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采取针对性处理。
一旦出现异常,可适当提供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发生。
同时需对产妇会阴、乳房和口腔等进行重点护理,定期对其进行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5655d0910661ed9ad51f38e.png)
2019年1月C第6卷/第3期Jan. C. 2019 V ol.6, No.3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61产褥感染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卢大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摘要】目的 分析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并总结预防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产褥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经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产褥感染因素分析基础上展开预防感染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产褥感染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褥感染发生的因素表现多样化,包括营养不良、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剖宫产等等,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产褥感染;因素;预防;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3.61.02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质量关注度逐渐增加,产妇分娩安全也愈发受到广大人群的关注,如何确保产妇分娩安全,减少产褥感染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热点[1]。
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64例产褥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并总结预防护理方法与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产褥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获得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8.46±2.12)岁,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7.19±2.25)岁,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1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e030f5c680203d8cf2f24bc.png)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对医院感染问题做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差异。
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83.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感染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产科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护理质量。
标签:妇产科;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效果医院感染会威胁治疗安全,降低医疗质量,同时加大患者治疗痛苦,增加治疗费用消耗。
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因素做针对性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这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之一。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需要强化交叉感染预防工作,提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的了解程度,做好无菌操作,完善消毒灭菌与隔离处理[1-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8~49岁,平均(34.1±3.8)岁;子宫内膜息肉者24例,早期妊娠者45例,子宫肌瘤36例,剖宫产55例;观察组年龄18~47岁,平均(32.6±3.5)岁;子宫内膜息肉者21例,早期妊娠者49例,子宫肌瘤40例,剖宫产5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针对医院感染问题做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要达到规范科学的护理管理效果,首先需要确定规范制度,让所有的护理操作有目标性、标准性和指导性,充分发挥制度管理,而非单纯的人管人的滞后模式。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5bcaf3a5e9856a5712603c.png)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围产期妇女的健康指导,心理安慰,实施护理措施,使产褥感染大大减少,使产妇与新生儿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母婴安全和健康恢复。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2012年,分娩产妇1320例,产褥感染37例,年龄:18~46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7例,治愈32例,好转7例。
1.2临床表现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2.1急性外阴、阴道炎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时导致感染,表现为会阴部疼痛,坐位困难,可有低热,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产妇可有发热,畏寒,脉速等全身症状。
1.2.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至子宫脫膜层称为子宫内膜炎。
侵入子宫肌層为子宫肌炎。
两者常伴发,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充血、坏死、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并且有臭味。
若为子宫肌炎,子宫复旧不良、腹痛、恶露增多呈脓性,重者可伴有高热、头痛、寒战,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1.2.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炎症持续发展,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如累及输卵管可引起输卵管炎。
表现为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伴有肛门坠胀。
可有全身症状严重者形成冰冻骨盆。
1.2.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炎症未控制,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
继续恶化,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
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1.2.5血栓静脉炎在血流瘀滞或静脉壁受损的基础上,细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进凝血,子宫壁胎盘附着面感染上述细菌时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病变单侧居多,产后1~2w多见,表现为寒战、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反复发作。
下肢血栓静脉炎,表现为弛张热,下肢持续疼痛,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惯称为股白肿。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fe41ceddd88d0d233d46a8d.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犘 <0.05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其中非常满意26例,比
较满意17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7.78%,其 中非常满意19 例,比 较 满 意 16 例,不 满 意 10 例;对 比 差 异
显著,犘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Fra bibliotek酸钾液进行清洗。
1.2.4 生 活 护 理 需 要 告 知 产 妇 形 成 良 好 的 作 息 习 惯,需要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确保充足的睡眠,合理休
息,指 导 产 妇 形 成 合 理 的 饮 食 习 惯,多 食 用 高 蛋 白、高 维 生
素、高热量的食物,且确保饮食易消化与清淡为主,确保产妇
与清洁。及时给 予 口 腔 护 理,每 天 早 晚 漱 口,可 以 给 予 漱 口
液清洁,每次10~15mL,含漱5min左右,确保口腔清洁与唇 部的湿润。如果产妇存在口腔溃疡,需要给予氯霉素针剂治
疗。出现口唇干 裂 情 况,需 要 每 天 涂 抹 红 霉 素 软 膏 或 甘 油,
每天涂抹3次。并 且,定 期 对 手 术 切 口 部 位 进 行 清 洗,对 其 进行消毒处理。同 时,需 要 对 肛 门 进 行 护 理,可 以 给 予 高 锰
体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1.3 观察指标 需要对产妇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乳腺炎发生率进
行观察与记录。并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分为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类,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 分 析,采 用 平 均 数 ± 标
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狋检验;采用%表示计数数据,行χ2 检 验,若犘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产褥感染护理预防论文
![产褥感染护理预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70cc24453610661ed9f458.png)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摘要:目的:对发生产褥感染时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对策进行探究。
方法:随机将产褥感染患者共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个性化的护理。
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以后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
结论:对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临床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关键词:产褥感染护理对策预防措施引发产褥感染的原因是孕妇在分娩和产褥时期,由于生殖器官受到病原体的侵入,发生局部和全身的感染情况,严重情况会导致产妇的死亡。
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是:发病速度快、发病突然,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治疗和护理,会导致产妇出现休克,最终引发产妇死亡。
本文对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和预防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究。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次产褥感染患者依据妇产科标准均在临床中确诊为产褥感染。
年龄段为20~35岁。
36例孕妇属于初产,30例孕妇属于经产。
29例实施剖宫产术,21例进行自然分娩,16例使用产钳协助分娩。
两组患者其他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1.2护理措施。
生活的护理:病房内的空气要保持通畅,夏天气温高的时候,病房内的温度要降低,衣服和被褥不能过厚,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患者不能直接被风吹到。
(2)没有排掉恶露的患者,要让患者进行活动,将恶露排除;并发炎症感染的情况还是要注意休息,避免炎症的扩散。
(3)患者要进行充分的休息。
(4)要注意清洁患者的皮肤,一旦出汗要及时的用毛巾擦拭;要加强清洁外阴部,可以使用温水进行清洗,预防感染。
心理的护理:如果患者体温过高时,会产生烦躁和恐惧的情绪,要对患者实施情绪调节,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
饮食的护理:患者应该食用含有高热量、丰富蛋白质和纤维、容易吸收的食物,要定时排大便,不能吃一些辛辣食品,患者一旦出现发热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也可以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
服药的护理:依据医嘱,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物过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具有祛热解毒以及凉血功效的中药材,要随时对患者服药以后的身体变化进行检测。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体会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e4da8e510661ed9ac51f332.png)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体会发表时间:2017-04-28T14:31:50.5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作者:陈娅1 赵芸2[导读] 患者在医院受到感染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花费的医疗成本和时间会大大增加。
(1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300)(2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产生的影响。
方法:抽取320例在2013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平常照看处理的患者作为对照记为A组,在A组的护理基础上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给予专门照看的患者作为观察记为B组,最后对比分析对两组产生的效果差异。
结果:B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75%显著高于A组的83.75%,B组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25%远远低于A组的6.2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医院进行妇产科护理管理可以大大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268-02患者在医院受到感染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花费的医疗成本和时间会大大增加。
分析在医院会发生感染的原因并以此做针对性护理管理工作,会帮助患者降低受到感染的几率,对患者的身体康复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产生的具体效果。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320例在2013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作为对照的A组年龄平均为(34.1±3.8)岁;其中24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45例有早期妊娠症状,36例患有子宫肌瘤,其余剖宫产;作为观察的B组年龄平均为(32.6±3.5)岁;其中21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者,49例有早期妊娠症状,40例患有子宫肌瘤,其余剖宫产;两组的一般资料的不同之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可比。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35f7b29aeaad1f347933f56.png)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防感染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体温还是感染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防感染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141-01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最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感染原因和特点进行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一步降低感染率,提升治疗效果[1]。
围手术期是患者最容易出现感染的一个阶段,为了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感染情况,我院对61例妇产科患者进行了防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6.2±1.2)岁;观察组患者24-46岁,平均年龄(38.3±2.1)岁。
本次研究中31例患者行剖宫产、28例子宫切除术、30例为子宫肌瘤手术,33例为卵巢根治手术。
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病症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同时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防感染护理措施,其方法如下:1.2.1术前为患者行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前通常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手术过程和结果会感到急躁、紧张、不安等。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7d86c93169a4517623a300.png)
产褥感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目的:研究并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护理方式及预防措施。
方法: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随机将本组102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的5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4%,与对照组患者的86.27%、84.3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0.05。
结论:产褥感染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给予患者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保障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标签:产褥感染护理对策护理干预预防措施产褥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或产褥期由于生殖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生的感染,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寒战、高烧不退、小腹疼痛等,病情较轻的患者,其炎症局限于生殖道局部,病情较重的患者,其炎症可扩散至全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着极大威胁[1]。
为了进一步分析产褥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以降低此疾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特组织本研究,并做出系统的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5月1日—2012年11月1日期间共收治产褥感染患者102例,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20例,产妇的年龄为20—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9.3±2.8岁。
本组患者中,住院分娩患者为89例,占所有患病产妇的87.25%,另外13例产妇为乡镇医院或诊所中途转入。
102例产褥感染的产妇中,胎盘前置患者7例,胎膜早破患者21例,滞产产妇3例,软产道损伤产妇7例,会阴部切口感染产妇8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产妇21例,其余感染患者35例。
临床诊断标准如下:完成分娩的24小时直到10天之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即达到或者超过38度的产妇;下腹部疼痛难忍、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宫体软、有明显压痛的产妇;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产妇。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bab5e6d05087632311212ba.png)
·护理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韩娅,李珊(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37)0 引言众所周知,医院发生感染现象会严重威胁治疗安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质量和效果。
这种现象造成的直接危害就是加大患者的痛苦,增加医疗费用的消耗。
所以必须对医院感染发生的诱导因素和危险性做出针对性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保障医疗质量,从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从医院的工作职责上讲,对医院护理管理是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本文主要研究了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提升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以及做好无菌操作。
完善消毒,灭绝与隔离处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为了研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本文以X医院2016年12月份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
主要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一是对照组,二是观察组每组患者160名。
其中对照组年龄结构大约在17岁到50岁之间,160位患者平均年龄为35岁。
对照组共有患者160位,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24名、早期妊娠患者为45名、子宫肌瘤患者36名、剖腹产患者为55名。
对照组总人数为160名。
年龄结构在18-47岁,平均33岁。
主要患病情况有,子宫内膜息肉者21位、早期妊娠患者49位、子宫肌瘤患者40位、剖腹产患者50位。
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两个组别在方法上略有区别,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是针对医院的感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采用的是针对性风险管理方式。
两个组别采用的管理内容具体如下:1.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要想充分观察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就必须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因为制度规范会让管理效果有一定的目的性表,会使管理操作和标准带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特点[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预防性护理在产褥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对产褥感染患者实施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
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2年期间出现产褥感染的孕产妇3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对照组中的孕产妇进行一般的护理以及产期相关知识的教育,而对治疗组中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
一般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的治疗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分析对产褥
感染患者实施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中,产褥感染现象
有一定好转并且消失的产妇有13例,占76.47%,而治疗组中,产褥感染现象有
所好转并且消失的产妇有16例,占88.89%。
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孕产妇产
后出现产褥感染现象的概率相对更低。
结论对产褥感染患者进行产褥感染预防
性护理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感染现象的治疗情况,有一定的临床积
极意识,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现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疾病的诊断
以及治疗的要求有一定的提高。
而对于疾病的预防性护理也有一定的要求。
而产
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其的关注程度也是相当高的[1],而产褥感染作为对产妇
产后生命有着一定影响的症状,对于其的预防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就此分析对孕
妇实施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出现产褥感染的孕产妇3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年龄段在23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27±2.1)岁,第一次生育的产妇有12例,占75%。
治疗组中有例18患者,年龄段在22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2.3)岁,第一次生育的产妇有14例,占77.78%。
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的各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产褥感染患者进行一定的相应的护理,并且进行一定的孕产妇相关知
识的教育。
而对治疗组中的孕产妇进行相关的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
进行相同时
间的护理过后,对产妇产褥感染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从而
分析对产褥感染患者实施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产褥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在对产妇产后24h至10天之内,每小时进行体温测定1次,两次体温达到38℃或38℃以上的产妇即被诊断为产褥感染。
1.3数据处理
将所得的数据全部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数据的对比方法为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而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取95%可信区间,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知,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孕产妇产后出现产褥感
染现象的概率相对更低。
即表明,对产褥感染患者进行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对于
预防产妇产后出现产褥感染现象有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感染现象的
发生,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此组数据具有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产后产褥感染的情况(%)
3 讨论
产褥感染现象是指孕产妇在产褥期其生殖道受到了病菌的感染,从而引起了
产妇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变化。
在对产妇进行相关产褥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发热记录、恶露、下腹部疼痛、舌脉以及全身症状进行一定的了解。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温测定。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降温:可以使用中药煎水对
患者进行擦浴(如石膏等),或者对患者采取温水擦浴,从而使患者的体温得到
一定的控制[2]。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生活起居进行一定的护理。
另一方面,应与患者进行一定的沟通与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保持一个良
好的心态进行疾病的治疗。
并且应对产妇的饮食进行一定的控制,应对产妇给予
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富有营养、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保持患者的排便通畅,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在患者发热期间,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并且必要时,应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以及补充蛋白质。
且孕产妇应进行相应的预防,如做好产前检查,纠正不良的个人习惯,注意阴道的卫生。
而医院的工作人
员也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量避免病菌感染的发生[1]。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后其治
疗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所以,对产褥感染患者进行产褥感染预防性护理有良好的
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感染现象的治疗情况,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值得
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增玉.产褥感染1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3, 43(27):5.
[2]袁会敏.产褥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1, 08(8):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