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word版本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word版本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一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试题(评价方向)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A)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A 绝大多数B 所有C 少数D 个别2.用人单位的(D)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总经理 B专职管理机构 C专职管理人员 D主要负责人3.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B )管理。

A专门 B特殊 C综合 D一般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 A )A 10类132种B 9类115种C 10类115种D 9类132种。

5.国家《高毒物品目录》共列出高毒物品( B )种。

A 52种B 54种C 56种D 58种6.PC-STEL是(C)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15min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B 在遵守PC-TWA前提下,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C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D 按工作地域,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15min均不应超过的有害物质的浓度。

7.粉尘控制应遵循“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其中职业病防护设施主要涉及(C)四部分。

A 革、水、密、查B 革、密、风、护 C革、水、密、风 D革、水、密、护8.车间内有2台打磨机相邻布置,单独测量任意一台打磨机的噪声均为95dB(A),则将两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车间内的噪声至少为( C )dB(A)。

A 95B 96.5C 98D 1019.某品牌耳塞SNR值为30分贝,其实际降噪效果约为( B ) 分贝。

A 15B 18C 21D 2410.某岗位有8名工作人员,其中确定有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最长,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对此岗位进行个体采样时,应选( C )名人员进行个体采样。

A 1B 2C 3D 411.低温作业是指(D)。

A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 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C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 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12.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C)。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及判断题知识点1、总局第50号令(第35条)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6、三种常用固体吸附剂管特性7、在最大流量和4 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于等于5%;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14、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17、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18、A 计权,慢‘S ’档19、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20、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21、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职业卫生试卷(评价)含答案

职业卫生试卷(评价)含答案

评价试卷填空题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234567简答题:1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易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几类?按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导致法定职业病分类十大类115项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3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哪五类?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4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1)调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它们的名称,理化性质,使用数量等2)调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间体,副产品及成品的名称,以及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逸散物3)了解生产过程情况,了解工人生产操作方式,经查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姿势和劳动习惯4)了解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况,包括有毒物质的种类,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估计浓度以及产生,分布,和消散的规律和趋向等。

职业卫生计算题

职业卫生计算题

职业卫生计算题1、标准采样体积的计算标准采样体积(Standard sample volume )指在气温为20℃ ,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换算公式为293 PX ------------ X ............ (1)Vo = Vt273 + t 101.3式中:Vo —标准采样体积,L;% 一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气温,℃;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V尸采样流量(L/min)X采样时间(min)例题:某车间采样测定某有害物质,当日气温为37℃,气压104.6kPa,采样流量0.5L/min,采样时间为2小时。

则该有害物质标准采样体积:293 P 293 104.6X ----------- X --------- =0. 5X2X60 X ------------ X Vo = Vt=58.56273 +t101.3 273+37 101.32、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计算F・t式中:C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c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Ug/ml;v —样品溶液体积,ml;F 一采样流量,L/min;t —采样时间,min。

例题:某车间采样测定某时点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的浓度,测定的浓度为:30 ug/ml,采样流量0. 5L/min,采样时间为15min,测定的溶液体积为2nd。

计算该时点乙酸乙酯的最高容许浓度。

c • v30X2C顺= ----------- = --------- =8 mg/m3F • t0. 5X153、有害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计算c・vCsTEl.=F • 15式中:C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 l;c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Ug/ml;v 一样品溶液体积,ml;F 一采样流量,L/min;15 —采样时间,15mino例题:(1)某车间采样测定某时段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的浓度,采样流量0.5L/min,采样时间为15min,测定的浓度为:25 Ug/mlo测定的溶液体积均为2mlo计算乙酸乙酯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题(第6期惠州班_回忆)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题(第6期惠州班_回忆)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题(第6期惠州班,回忆)一、填空题(2*5分)1、毒物报警的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超限倍数值的1/2。

2、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3、某散发高温车间的短轴为东西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为SE向,当地全年主导风向为SN,该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SE向)相垂直,其夹角为45度。

4、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5、评审时职业卫生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名,其中职业卫生专家库中的专家不得少于2/3。

二、判断题:(1*10)1、劳动用人单位应要求国内供货商提供耳罩、耳塞的“LA”标志。

()2、个人防护品检测有部分不合格的时候,可以酌情分发给劳动者使用。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报告给安监部门,并告知劳动者。

()4、有噪声或振动的车间,应安排在单层或多层建筑的底层。

()5、风机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离心型和轴流型。

()三、单选题(1*15)1、排放有害物的工业企业应设在(),非生产区宜选在()。

A、当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当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当具备的注册资金是:A、200万B、300万C、500万D、800万3、二氧化硫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0mg/m3,其报警值应设在()A、10mg/m3B、12mg/m3C、15mg/m3D、20mg/m34、极低频磁场在()衰减最快。

A、近场区B、远场区C、内场D、外场5、国内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的规格:()A、100/50B、100/100C、200/100D、200/506、在下面哪个位置的高频辐射量最强:()A、变电柜B、500kV高压线下C、焊接车间D、变压器前7、要求使用护听器后,接触噪声的最佳范围是()A、70dB(A)B、85dB(A)C、80-85 dB(A)D、75-80dB(A)8、锰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的临床表现:()A、精神差、头昏。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及判断题知识点1、总局第50号令(第35条)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

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6、三种常用固体吸附剂管特性7、在最大流量和4 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于等于5%;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4、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17、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18、A计权,慢‘S’档19、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20、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21、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22、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23、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μm,宽度小于3μ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职评计算题型汇总一、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PC-TWA)定义: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公式:C TWA=C TWA-8h工作日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8-一个工作日的接触时间(h),工作时间不足8h的,仍以8h计。

C1、C2、……C n——T1、T2……T 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T1、T2……T n——C1、C2、……C n浓度下相应的持续接触时间。

(1)只有一种有毒物时计算方法[例1]乙酸乙酯,若劳动者接触状况为:300mg/m3,接触2h;200mg/m3,接触2h;180mg/m3,接触2h;不接触,2h。

代入上述公式,C TWA=(300×2+200×2+180×2+0×2)mg/m3÷8=170mg/m3,结果<200mg/m3,则未超过该物质的PC-TWA。

例题2 检测某岗位作业人员二氧化氮接触剂量,工作班8h内分6个时段短时间不连续检测,每个时段采样15min,用吸收管法以500ml/min流量采样,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如下:8:00~10:00 采样15min,测得66.7mg/m310:00~11:00 采样15min,测得40 mg/m311:00~12:00 采样15min,测得26.7mg/m312:00~14:00 采样15min,测得13.3 mg/m314:00~16:00 采样15min,测得6.7 mg/m3请计算和分析C TWA和C STEL是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二氧化氮PC-TWA 为5 mg/m3,PC-STRL为10 mg/m3)解:C TWA===30 mg/m3C STEL=6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取值所测得浓度的最大值)比较30>5,66.7>10,所以C TWA和C STEL都超标。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教学内容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教学内容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及判断题知识点1、总局第50号令(第35条)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6、三种常用固体吸附剂管特性7、在最大流量和4 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于等于5%;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12、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14、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17、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18、A计权,慢‘S’档19、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20、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21、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 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时间段苯甲苯二甲苯38:00—10:00 4.5mg/m3 40mg/m3 50mg/m310:00—12:00 5mg/m3 60mg/m3 35mg/m314:00—16:00 5.5mg/m3 50mg/m3 45mg/m答: 苯的TW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职业卫生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选编

职业卫生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选编

取业里生计尊题,筒答题•一•计尊题1.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mg/m3,接触3小时;60mg/m3,接触2小时;120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 (CITI +C2T2+C3T3)/8= (300X3+60X2+120X3) 4-8=172. 5(mg/m3) 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2.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o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 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①该工种劳动者美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C-TWA= (C1T1+C2T2+C3T3) /8= (300X3+60X2+120X3) 4-8=172.5(mg/m3)②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作业时间为48h,因此PC-TWA折减系数为:RF=(40+48) X[ (168-48) 4-128] =0. 78③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二PC-TWA X RF=200 X 0. 78=156 (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也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

3.煤尘的PC-TWA为4 mg/m3 (总尘)和2. 5 mg/m3 (呼尘)。

测得总尘和呼尘的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分别为9. 5 mg/m3和5 mg/m3<,问:煤尘是否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答:总尘C-STEL=9.5 mg/m3+4 mg/m3=2.375倍,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呼尘C-STEL=5咽/川3 + 2,5鸣/m3=2倍,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因此该煤尘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

职业卫生考试题目汇总

职业卫生考试题目汇总

职业卫生考试题目汇总2021-02-20朱志良整理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

〔√〕6、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立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7、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防止不同有害因素产生穿插污染就可以。

〔×〕8、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13种尘肺。

〔√〕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10、GBZ2.2-2007中所规定的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的标准适用于包括煤矿在内的所有井下采掘作业。

〔×〕11、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渠等应急设施。

〔√〕12、煤矿采煤司机及助手作业时粉尘采样点应布置在距工人操作处1.5m下风侧。

〔√〕13、特殊高温作业,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超过26℃。

( × )14、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15、某企业有男职工900人,其中管理人员80人,劳动者820人。

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为长白班,劳动者工作制度实行四班三运转,那么该企业最少应设置的厕所男蹲位数为14个。

〔×〕16、建立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评价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17、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8、紫外辐射的限制只适用于人工紫外辐射。

〔×〕19、粉尘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20、煤矿井下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3-7m的回风侧。

21、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法与沉降法。

〔√〕22、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的温度不得超过200℃。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考试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考试

检测评价考试试卷姓名科室一、填空题1.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入射光为,溶液是稀溶液。

2. 粉尘对人体危害程度决定于粉尘的及其在空气中的,以及人体接触时间的长短。

3. 在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进行样品稳定性试验中,试验样品中待测试物的含量在当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下降率分别为1.5%、5.7%、10.0%、13.4%,该样品的稳定时间为天。

4. 通常把波长在1m~____的电磁波成为微波。

5. 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dB的声音。

6.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和/或而引起的急性热致疾病。

7.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

8.分光光度法检测二氧化硫,标准系列的浓度单位为μg/L,标准曲线的截距为0.020, 斜率为1.000, 测得试样的吸光度为0.235,其浓度为μg/L。

9.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10. 决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二、判断题1.大型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流量可达到3.0L / min。

()2..活性炭管主要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气体和蒸气的采样。

( )3.超限倍数和超标倍数是一个概念,性质相同。

()4.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可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属于呼尘。

()5.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6.波长200~400nm范围称为紫外光区,400~760nm称为可见光区。

( )7.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 )8.职业卫生检测中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测定法有溶剂解吸法、热解吸、直接进样3种()。

9.高效液相色谱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和亲和色谱。

()三、单项选择题1..可以用于粉尘分散度测定的滤膜是()。

A.微孔滤膜B.超细玻璃纤维滤纸C.过氯乙烯滤膜D.慢速定量滤纸2.我国职业卫生中的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大气压为101.3 kPa (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七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七

现场考核试题单位名称:姓名:从事专业: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征(D)A 病因不明B 病因多可检测C 具有剂量反应关系D 都有特效治疗方法2、《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有( C )类种。

A、9类99种B、9类104种C、10类132种D、10类105种3. 接触粉尘作业,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最常见错误是选用( A )A.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D.过滤式防毒面具4. 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是( A )A.职业性尘肺病B噪声性耳聋. C. 职业性化学中毒 D.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建设项目正确的建设顺序是(D)A编制可行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书→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B编制可行研究报告→预评价→编制初步设计书→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C编制可行研究报告→预评价→编制初步设计书→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D编制可行研究报告→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编制初步设计书→控制效果评价6. 在有害因素环境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应为,不允许使用;在不缺氧,但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IDLH浓度的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是,也可以是,但应适合该空气。

( B )A.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B.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C.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开放式面罩,污染物浓度水平D.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开放式面罩,理化性质7.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B )h以上。

A.1hB.2hC.3hD.4h8.车间作业岗位最佳排尘风速范围是( D )A.1-2米/秒B.2-5米/秒C.5-15米/秒D.0.5-1米/秒9.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来源分分为(A )类?A 3类B 4类C 5类D 6类10.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时,生活室不包括以下哪一种?(C)A 休息室B 食堂C 洗衣房D 厕所11.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距地面不应高于()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m,防治冷风吹向工作地点。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 “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 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5. 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6. 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 表示。

7. 在最大流量和4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于等于5%;8. 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9. 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

因此必须使用3 L/min 的采样流量。

10. 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1.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 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13. 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4. 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15. 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16. 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17. 对低、中温元素,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对高温元素,宜采用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焰; 对分析线位于短波区(200nm以下)的元素,使用空气-氢火焰是合适的;18. 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19.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公式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 为10mg/m3 )、甲苯(PC-TWA 为50mg/m3、STEL 为100mg/m3 )、二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A= (4.5 X+5X2+5.5 X2) /8=3.75mg/m3甲苯的TWA= (40X2+60X2+50X2) /8=37.5mg/m3二甲苯的TWA= (50X2+35X2+45X2) /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293 PVo = V t X ------------ X (1)273+ T 1013式中:V Q—标准采样体积.L;Vt —在温度为tC,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气温*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3.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 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 小时;60 mg/m3 ,接触2 小时;120 mg/m3 , 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 X3+60 X2+120 X3) £=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 为200mg/m3 )状况为:300 mg/m3,接触3 小时;60 mg/m3,接触2 小时;120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该工种劳动者美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CTWA= (C1T1+C2T2+C3T3 )) /8=(300 3+60 X2+120 X3) £=172.5(mg/m3)(2)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作业时间为48h,因此PC-TWA折减系数为:RF=(40呜8)X(168-48) 128]=0.78(3)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PC-TW2 RF=200X0.78=156(mg/m3) 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

5.某车间同时散发几种有害气体,散发量分别为:盐酸2 . 1 kg/h ,氢氟酸0 . 1 kg/h ,硫酸0.2kg/h,乙二醇0.3kg/h 。

求该车间所需的全面通风量。

【解】由GBZ2.1-2007 可知,上述化学物质的短时间容许浓度或MAC 为:盐酸7.5mg/m3,氢氟酸2mg/m3,硫酸2 mg/m3,乙二醇位40 mg/m3。

设,进风为洁净空气,各有害物质浓度为零。

取安全系数K= 6。

盐酸L 1 = 6X2.1 >106 / (3600X7.5 )= 467 mg/m3氢氟酸L 2= 83.3m3/s硫酸L 3 = 166.7m3/s乙二醇L 4= 87.5m3/s 几种酸雾同时散发对人体产生职业危害,所需风量为各自风量的和。

L=L 1 +L 2 +L 3 +L 4= 804.5 m3/s6.经过对某加油站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某加油工每天工作12h;某日对其接触溶剂汽油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8:00~10:00 为200mg/m3;10:00~13:00 为100mg/m3;13:00~18:00 为150 mg/m3;18:00~20:00 为结账时间,不接触,请计算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TWA= (200*2+100*3+150*5+2*0 ) /8=181.25mg/m3<300 mg/m3 ;同时各个点STEL<450mg/m3,分析认为该岗位溶剂汽油接触情况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7.某工作场所存在甲、乙、丙三种化学有害因素,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加作用,三者的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分别为6mg/m3,50mg/m3,50mg/m3, 三种有害因素检测结果(C-TWA )分别为:5 mg/m3 , 30 mg/m3, 20 mg/m3。

请计算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答:C=C1/L1+C2/L2+C3/L3=5/6+30/50+20/50=0.83+0.60+0.40>1 不符合要求8.某箱包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苯的情况为:10mg/m3,接触2h; 15mg/m3,接触1h; 8mg/m3,接触4小时。

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内接触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

答:TWA=(C1T1+C2T2+C3T3)/8=(1X 2+15X1+8X4) £=8.375(mg/m3)9.某电子企业的作业环境同时存在的危害因素有三氯乙烯( PC-TWA为30mg/m3)、铅烟(PC-TWA 为0.03mg/m3)、二氯乙烯(PC-TWA 为2mg/m3)和正己烷(PC-TWA 为100mg/m3),检测发现其浓度分别为27mg/m3 , 0.006mg/m3、1.6mg/m3、40mg/m3,该作业场所卫生状况如何?答:三氯乙烯和正己烷都为有机溶剂,具有相似的神经毒性,27完0+40十100=1.3>1 ;铅和二氯乙烯为相似的金属毒性,0.006 £.03+1.6乞=1 ,由于前者大于1 ,因此职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10•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6000mg/h,三氧化硅散发量为1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 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 (请列出计算公式) ?答:假设设计通风量为Xm3/h,由GBZ2.1可知,上述化学物质的短时间浓度为:苯10mg/m3 ,三氧化硅为2mg/m3。

则苯的通风量为L1=6000/10=600M3/h,三氧化硅通风量为:L2=1000/2=500M3/h, 正己烷通风量为L3=30X/(180-30)=0.2X ,所以设计通风量L=X=L1+L2+L3=600+500+0.2X,X=1375m3/h 。

11.某两级除尘器串联,已知粉尘的初始浓度为10g/m3,排放标准为30mg/m3,第一级除尘器效率为85%,求第二级除尘器的效率至少多少?解:全效率=(10000-30)/10000=0.997 0.997=1-(1-0.85)(1-二级除尘器效率)得二级除尘器效率为98%。

12.旋风除尘器进口截面积为0.24m2,局部阻力系数为9,在标准大气压下,20度时,测得压差为1296Pa,该除尘器处理风量为?解:压差=局部阻力系数*空气密度*V 2/2得:1296=9*1.2*0.5*V 2/2V=15.5m/sL=VF= 15.5*0.24=3.72m3/s=3600*3.72 L=13392m3/h 。

13.某车间使用脱漆剂,每小时消耗量为4Kg,脱漆剂成分为苯50%,醋酸乙酯30%,乙醇10%,松节油10%,求全面通风所需空气量?( 安全系数K=6,苯容许浓度40mg/m3,醋酸乙酯300mg/m3,松节油300mg/m3)进入车间空气中,上述四种溶剂的浓度为零。

即Y0=0。

分别计算每种溶剂蒸汽稀释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所需风量。

苯:L1=6*4000000*50%/[(40-0)*3600]=83.34*106m3醋酸乙酯:L2=6*4000000*30%/[(300-0)*3600]=6.66*10m乙醇:L3=0 (乙醇无规定,不计风量)松节油:L4=6*4000000*30%/[(300-0)*3600]=6.66*10mL=L1+L2+L3+L4=83.34+6.66+0+2.22=92.22*106m314 .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3000mg/h,甲苯散发量为10000mg/h,正己烷的散发量为5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请问该车间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

(苯的PC-TWA 为6mg/m3;甲苯的PC-TWA 为50mg/m3;正己烷的PC-TWA 为100mg/m3) 3000/(6) +10000/ (50) +5000/ (100-30) =15•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6000mg/h,三氧化硫散发量为1000mg/h ,正己烷的散发量为10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

(请列出计算方法,PC-STEL: 苯10 mg/m3,2 mg/m3,180 mg/m3)6000/(10) +1000/ (2) +10000/ ( 180-30) =600+500+66.7=1166.716.检测某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的浓度,工作班8小时/天。

采用短时间定点采样,共采样6次,每次采样15min 。

推算该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甲苯的C TWA 浓度。

17.某车间使用稀释剂,每小时消耗量为3kg。

稀释剂的主要成分:二甲苯30%,乙酸乙酯50%,乙醇20%,计算车间空气符合卫生标准所需的最小风量。

答:根据计算公式L=M/Y S-Y O;其中:L-换气量,m3/h;M-有害物质产生量。

Mg/h ;Y s-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mg/m3;Y o-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质的本底浓度,mg/m3。

二甲苯消耗量M 为:3xi000X1000X30%=900000mg ;乙酸乙酯消耗量M 为:3 X1000 >1000 >50%=1500000mg ;根据生产实际,职业接触限值选取PC-TWA值,即Y s (二甲苯)为50mg/m3, Y s (乙酸乙酯)为200mg/m3, Y O~0L=900000/50-0+1500000/200-0=18000+7500=25500m 3/h=25500/3600=7.08 m3/s因此,车间空气符合卫生标准的最小风量为7.08 m3/s。

18.3某局部排凤系统如下图所示,三个局部排珮罩的结构完全相同。

己知系统总冈量LWn? s, A 点静压PAj=-100Pa:B 点静压PBi=-150Pa:C 点静压Pg=-W0Pa.求各擀凤罩的申E 风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