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0f84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3.png)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施红怡;廖磊;李娇娇;张鹏【摘要】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是水利普查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组织和处理方法.通过比较成果模板与自采数据之间的差异,在了解数据差异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法并使数据能高效转化,保证得到最终规范的成果文件.最后将探讨的处理过程通过程序设计来实现.【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水利普查;空间数据;江苏;数据处理【作者】施红怡;廖磊;李娇娇;张鹏【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厅,210029,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中关于建立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库的要求,江苏省结合本省水环境特点及技术优势,制定了相应的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和技术规定。
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包括对象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就空间数据采集部分,国普办下发了相应的采集软件,并提供了分辨率为2.5 m的影像数据,这对于非GIS专业的初学者简单易用,适合于各县区开展空间数据采集工作。
由于国普办下发的影像数据分辨率及现势性弱于江苏省现有0.5 m分辨率的影像资料,为充分发挥专业GIS优势,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及空间数据采集的作业精度,江苏省积极探寻适合本省需要的作业方式和作业流程。
一、水利普查空间数据要求水利普查空间数据成果,采用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包含实际操作过程产生的元数据。
水利普查空间数据要求不重不漏,满足上图要求的空间数据与台账系统中录入的属性数据必须一致,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衔接通过编码字段来实现。
江苏省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采用“在地标载,统一采集”的方式。
标载底图由矢量线划图叠加影像而成,矢量数据包括:省级1∶10 000基础测绘成果、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一期成果,影像数据采用最新0.5 m分辨率的航空影像。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1e98c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2.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附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明晰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查的任务、职责、流程、标准和建议,保证审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以下缩写《数据处理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掌控工作细则》(以下缩写《质量掌控细则》)建议,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工程、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经济社会用水、水利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水土保持措施和治沟骨干工程等水利普查任务的数据审核。
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土壤侵蚀和侵蚀沟道等专项水利普查任务,按照相关技术规定执行。
第二章审查任务及非政府实行第三条审核任务。
水利普查数据审核任务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审核、汇总数据审核和空间数据审核三项任务。
基础数据审核是对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表数据、取用水台账表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辅助表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数据审核是对各类普查对象的汇总表数据和全口径经济社会用水推算数据进行审核;空间数据审核是对普查对象的空间标绘数据和图表一致性进行审核。
1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审核,要按照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复核整改和补充完善要求(见国水普办[2021]1号文)执行;经济社会用水汇总数据的审核,要按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的有关规定执行;空间数据的审核,要按照空间数据处理有关规定(见国水普办[2021]10、31号文)执行。
第四条职责分工。
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查分后国家(流域)、省、地、县四级实行。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搞好本区域(或流域)普查数据审查工作的非政府实行和技术指导;预审下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普查数据,派遣人参予下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抽检评估和成果核定工作;审查下级水利普查机构呈报的普查数据,及时下发数据审查意见;顺利完成本区域(或流域)水利普查数据的审查和抽检,搞好审查结果处理和普查成果核定工作,编写普查数据审查报告。
省级及以下水利普查机构,必须全面落实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自查建议,及时回复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查发言,搞好审查结果的核查证实或修正重报工作。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d9b7587c1cfad6195fa7da.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及相关工作要求,制定《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主要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任务、内容、措施和方法进行规定。
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按照水利普查各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质量是水利普查工作的生命,质量控制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水利普查资料的收集和填报工作,不得指使、默许和姑息弄虚作假行为,不得肆意篡改普查资料,并按照本《细则》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第四条质量控制的目标。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水利普查工作依法开展、规范实施,确保普查对象应查尽查、不重不漏,确保普查内容应填尽填、完整规范,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来之有据,确保普查成果符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各项目标要求。
第五条质量控制的任务。
为确保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分阶段组织做好检查督导、审核验收、抽查评估等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利普查工作和各阶段数据成果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六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全过程、全员质量控制原则。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前、事中和事后影响水利普查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尽可能前置质量控制关口,加强对水利普查重要内容、关键节点、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
切实将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水利普查的每一个岗位和人员,构建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二是坚持逐级、分类质量控制原则。
逐级明确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的责任和要求,尽可能将普查质量问题控制在下级普查机构、基层填表单位和数据采集现场,确保质量控制要求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各技术支撑单位和统计、业务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尽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分类做好普查质量问题分析与诊断,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切实有效。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c1de0702020740be1e9bef.png)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明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的任务、职责、流程、标准和要求,确保审核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以下简称《数据处理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质量控制细则》)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工程、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经济社会用水、水利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水土保持措施和治沟骨干工程等水利普查任务的数据审核。
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土壤侵蚀和侵蚀沟道等专项水利普查任务,按照相关技术规定执行。
第二章审核任务及组织实施第三条审核任务。
水利普查数据审核任务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审核、汇总数据审核和空间数据审核三项任务。
基础数据审核是对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表数据、取用水台账表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辅助表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数据审核是对各类普查对象的汇总表数据和全口径经济社会用水推算数据进行审核;空间数据审核是对普查对象的空间标绘数据和图表一致性进行审核。
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审核,要按照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复核整改和补充完善要求(见国水普办[2012]1号文)执行;经济社会用水汇总数据的审核,要按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的有关规定执行;空间数据的审核,要按照空间数据处理有关规定(见国水普办[2011]10、31号文)执行。
第四条职责分工。
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分国家(流域)、省、地、县四级实施。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本区域(或流域)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预审下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普查数据,派人参与下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抽查评估和成果审定工作;审核下级水利普查机构上报的普查数据,及时下达数据审核意见;完成本区域(或流域)水利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抽查,做好审核结果处置和普查成果审定工作,撰写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省级及以下水利普查机构,要落实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核意见和整改要求,及时答复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审核质询,做好审核结果的复核确认或修改重报工作。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若干问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若干问](https://img.taocdn.com/s3/m/533bb404a6c30c2259019e2e.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若干问1.问:加密机的软硬件要求?答: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推荐配置):l CPU:双核CPU 2.0 G及以上l 内存:2GB或以上l 硬盘:500G及以上/7200转l 显卡:推荐256M以上,至少128Ml 鼠标、键盘l 内置DVD光驱软件配置要求:l 操作系统:Windows XP/SP32.问:软件安装的步骤?答:在软件的“帮助”菜单中,有帮助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3.问:什么是软件的初始化?答:软件的初始化包括系统配置和底图数据初始化。
系统配置主要包括行政级别、行政区划设置、采集要素设置、主从机设置、工作目录设置五方面内容。
4.问:县级涉密单机什么情况下需要设主从机?答:当一个县相对邻县区域面积大很多同时水利普查需要标绘的要素也比其他县多很多时,就可以将两台色涉密单机分为主机和从机。
主机标绘21类要素中的一部分要素,从机标绘剩下的要素,这里注意不要21类要素不要在主机和从机上重复标绘,主机上标绘的,从机上一定不能标绘。
定期将从机上标绘的采集成果刻录成光盘,拿到主机上进行合并。
也需要定期将主机成果刻成光盘拿到从机上进行成果同步。
如果一个县区域面积较小需要标绘的名录较少,尽量选择一台涉密机来进行工作,省去了标绘过程中定期的主机和从机合并,成果同步刻录光盘的麻烦。
5.问:操作过程中,弹出“加密信息丢失***”?答:由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涉密的原因,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加密的环境下进行的,当涉密机没有插入加密狗的情况下,是无法启动软件的;当插入加密狗启动软件时,软件会首先读取加密狗里的信息,如果读取不到加密狗的信息,则会弹出“加密信息丢失***”。
首先拔出加密狗再重新插入加密狗,如果还读不到加密信息,可能是加密狗信息丢失或损坏,请联系加密厂商。
6.问:底图是谁提供的?底图中的数据是否可以修改?答:底图是有国普办统一下发到各省,再由省统一下发给各地市和各县。
1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
![1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9c8eb7459eef8c75ebfb311.png)
四、数据处理工作步骤
(一)县级数据处理工作步骤 (2)普查表数据的采集
3.普查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普查表中须填写的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根据普查表 填表要求,分别完成普查表中静态数据的采集和普查表中动态数据的采 集工作。
四、数据处理工作步骤
(一)县级数据处理工作步骤 (3)普查表中静态数据的录入
二、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普查组织实施思路 组织机构工作 人员岗位设置
二、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普查组织实施思路
对于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和土壤侵蚀普查,由于主要是利用地理 信息和遥感分析方法,通过内业分析计算方式获取普查对象的基本 信息,将在水利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分别由水文专业和水保 专业制定数据处理方案,独立组织实施。
三、数据处理准备工作
(三)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收集准备好以下普查所需资料:
二是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收集整理普查基础资料,或接收 上级普查机构下发的基础资料。
主要包括
统计部门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第二次经济普查中与国民经济社会用 水及水利行业能力等水利普查相关资料 气象部门提供的水土保持所需气象基础资料 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的污水排放相关资料 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与水利普查相关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城乡建设部门提供的城市用水的相关资料 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灌溉用水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相关成果 林业部门提供的水土保持相关的资料等
在清查结束后,空间数据采集人员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 普查工作底图使用与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办法》,完成普查对象 的空间数据外业采集与标绘和内业坐标采集与标绘,以及空间 对象之间关系的建立。按照普查工作进度要求,将空间数据采 集成果上报地级水利普查机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细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8dae2abb4cf7ec4bfed0a8.png)
(2)MODIS辅助法
技术流程:
利用已经进行大气纠正的现成遥感图像数据
产品对卫星影像进行大气纠正得到地表反射率。
1)采用MODIS星上定标产品得到MODIS图像获取时 太阳在大气顶的辐照度,将定标好的MODIS L1B辐亮度 产品MOD02转换为大气顶的表观反射率;
2.1.2 MODIS数据
MODIS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接将地理 坐标信息赋给图像,采用ENVI软件完成。
2.1.3 Aqua/AMSR-E亮温数据
Aqua/AMSR-E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 接将地理坐标信息赋给图像,在ENVI软件完成。
L0
2.2 大气效应纠正
2.2.1 图像信息获取
2. 遥感数据预处理
2.1 几何精校正
2.1.1 HJ-1-A、HJ-1-B数据
几何精校正流程图
(1) 数据挑选
数据源选取需能有效的覆盖普查范围,保证数据质量和 方便色调处理。具体标准有:
1)相邻区域时相一致或相近的图像;
2)图幅方正,图像清晰,地物层次分明,色调均一;
3)图像没有坏行缺带,没有条带、斑点噪声和耀斑;
多源空间数据整合
多要素整合
➢ 气象 ➢ 地形 ➢ 土壤 ➢ 植被 ➢ 水土保持措施
多数据类型整合
➢ 矢量:土地利用图、土壤图 ➢ 栅格:DEM、遥感影像 ➢ 属性:气象、土壤属性、水保措施
土壤侵蚀量
降雨 +
措施 +
植被 +
地形 +
土壤
MODIS 1km
HJ-1 30m BJ-1 32m 中巴02B 19.5m
五河县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五河县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87872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6.png)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月目录一、组织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行环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重要工作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分工和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据处理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涉密资料使用及保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数据上报 (7)九、工作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行方案为有序开展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保证其顺利实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行细则》以及结合本县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模式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旳数据处理工作在五河县水利普查办公室领导下,在省市水普办数据处理组旳技术指导下,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行、逐层上报、超级汇总、集中处理、专业把关”旳原则统一组织实行。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2013c1f5335a8102d220b3.png)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省级水利普查数据上报与验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规定,省级以下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一、上报资料及要求省级水利普查机构上报的普查成果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水利普查调查成果1、普查数据汇总表。
包括:(1)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共24张),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国水普办[2011]40号)的有关要求,对经过普查对象复核确认、补充完善后的清查表数据进行汇总。
(2)普查数据汇总表(共102张,见附件1),按地级普查区划、二级流域水系和地级行政区划套三级水资源分区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利用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进行处理、打印或导出,形成正式上报的汇总表成果。
2、普查基础数据集。
包括通过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专用系统录入处理的所有清查表数据、取用水台账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辅助表数据。
3、普查成果分析报告与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1)普查成果分析报告,包括普查区经济社会与水利发展概况,普查对象数量及主要成果,数据审核及质量状况等内容(具体编写格式及要求,见附件2)。
(2)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报告,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审核办法》有关要求分专业编制。
(二)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标绘成果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国水普办[2011]10号)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1]31号)的有关要求,上报普查对象空间标绘的电子数据和相关资料。
(三)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推算成果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2]13号)的有关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形成如下成果。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6fa1562428ea81c759f57812.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问题解答(第一期)一、工作底图问题1.工作底图的现势性问题由于工作底图成图时间与普査时点间存在差异,导致成图时点后出现的普査对象,不能从底图上直接采集。
根据《水利普奁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不能从工作底图上清晰判读的对象,应采用外业调查(包括GPS采集)的方法确定其位置。
同时,充分发挥熟悉本地情况的普宜工作人员作用,参考普查机构收集、整理的现势性较强的图件资料,采用转绘方式进行采集。
2.工作底图上境界线问题受工作底图成图时间限制,底图上境界线与目前行政界存在不一致情况”由于工作底图境界线不作为划界依据,因此,无需调整底图上的境界线,可依据软件界外解锁功能,借助参考资料转绘进行对象上图标绘操作。
二、跨县市普查对象的采集问题跨县水利普査对象,各县只标绘该对象在本县范围内的部分,上一级普査机构,对分县标绘的对象各部分进行拼接、合并与归并处理。
三、水利工程标绘问题1、工作底图中的水库水面与影像不符,怎么办?可根据工作底图中相应图层要素,直接提取,不需修改。
在标绘时注意大坝与水体邻接。
若工作底图中水库原来就有轮廓线,可以直接提取。
2、坝体在山洞里的水库,如何走位和选取?水库坝体标在洞口。
地下暗渠按其在地表的投影位置予以标绘。
影像中大坝在建筑物处断开的水库大坝如何标绘?如果工作底图中有该水库大坝,可直接提取,不需作其他修改;手动标绘时注意,大坝断开处无水闸时,大坝需连续采集。
4. 利用工作底图直接提取的对象,在标绘后空间关系校验时出现未建立现象(如水库大坝和水系轴线压盖关系未建立), 如何处理?如果工作底图上原本就有的而且位置也是对的,就把空间关系检査结果设为例外。
5、水闸是否可以绘制成点?在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和技术规定中规走,水闸为线状对象「因此不可以绘制成点,必须按线标绘,并且其两端要与堤段衔接。
6、水闸两边无堤防,校验不合格怎么办?如果确认水闸两侧没有堤防,空间关系设为例外即可。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文件稿签-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文件稿签-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部](https://img.taocdn.com/s3/m/4daddae80c22590102029ddc.png)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家级数据汇总分析工作安排一、接收入库1、各地整改重报表格数据的接收、入库、分发与内网发布(10月18日)●国普办、各流域机构同步开展表格数据接收处理工作。
●国普办接收各地上报数据,并及时通过内网将上报数据导入表格数据接收库。
●水利信息中心及时将入库数据分发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在入库处理完成后,通过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在水利部内网发布表格数据接收库,供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和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进行跨专业、跨流域查询分析。
2、各地整改重报空间数据的接收、入库与内网发布(10月25日)●国普办、各流域机构同步开展空间数据接收处理工作。
●国普办接收各地上报空间数据,及时交由水利信息中心进行检查,导入空间数据接收库。
●水利信息中心在10月20日前,完成各地上报空间数据入库处理,并在10月25日前,通过水利普查空间数据质量协查系统,及时在水利部内网发布空间数据接收库,供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和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进行空间数据查询、审核、分析时使用。
3、河湖、水保数据的接收、入库和发布(10月20日)●河湖组协调南科院,向国普办提交并向流域水利普查机构分发(1)河湖名录数据;(2)河湖数字水系矢量数据,包括河湖水系轴线和流域分区单元的空间线划数据;(3)河湖基本情况、水文(位)站、最大洪水等普查表数据。
●水保组协调水保中心,向国普办提交(1)日降水量、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2)水蚀、风蚀、冻融蚀野外调查数据;(3)侵蚀沟道普查表数据;(4)水保措施、治沟骨干工程等普查表数据;(5)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图、侵蚀沟道图。
●水利信息中心,完成河湖、水保表格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合并处理、入库和内网发布。
二、汇总分析4、各地整改重报数据的复核确认(10月20日)●各流域水利普查机构,在10月15日前,向国普办提交相关地区普查数据审核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报告。
●国普办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对各地上报数据进行复核确认,并就复核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省级水利普查机构进行沟通协调。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细则ppt-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145页PPT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细则ppt-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14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4157e24a7302768f9939a3.png)
5)为了保证图像色调均一,尽量选用同一季节的图像。
(2) 几何精纠正预处理
系统提供的标准数据产品是经辐射校正和系统几何校正的2级产 品,只进行了单景数据波段间的配准、纵横向随机条纹的基本滤除 和CCD影像色调的平衡归一化校正。
需对获取的2级标准产品影像进行以下处理:
利用HJ-1-A和HJ-1-B星的蓝光(Alt+1)、绿光(Alt+2)、红 光(Alt+3)和近红外(Alt+4)共4个通道的遥感影像,以 及与其相对应的头文件(*.xml),根据灰度和RGB不同波 段组合方式浏览HJ-1-A和HJ-1-B星影像,并判断是否存在 云(或云阴影)、水体和浓密植被。
2.1.2 MODIS数据
MODIS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接将地理 坐标信息赋给图像,采用ENVI软件完成。
2.1.3 Aqua/AMSR-E亮温数据
Aqua/AMSR-E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接将 地理坐标信息赋给图像,在ENVI软件完成。
L 0 2.2 大气效应纠正
2.2.1 图像信息获取
(4) 数据地形图分幅
数据分幅工作包括镶嵌及编辑处理、地形图分幅处理、质量 控制三步。 1)镶嵌及编辑处理
经几何精纠正后,以较高的精度把各景影像拼接起来,形成 覆盖全国的整幅影像。 2)地形图分幅处理
采用基于网格新裁切方案,具体按1:250000比例尺要求,生 成覆盖某个区域(如省为单位)的网格矢量线,利用网格线对该 区域图像进行自动裁切,生成一系列该比例尺的影像地图。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研究
![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d1a901844769eae009ed15.png)
信息的基准性调查 ,是为了建立 国家基础水信息平 台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 的基础水信息支 撑 和保 障 。其 中信 息 内容 包 括 :空 间特 征 、属 性 特 征 、时 间特 征 。空 间特 征 反 映 现 象 的 空 间位 置 及 空
间位置 关 系 ,以坐 标 数 据 表 示 空 间位 置 ,以拓 扑 关
间规划 、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提高水利情势分析
评 估 、仿 真推 演 、监 控 预 警 等 能力 提 供 坚 实 可 靠 的
支撑 。
系表示 空 间位 置 关 系 。属 性 特 征 描 述 实 体 的 特 征 , 如实体 的名 称 、类 别 、实 体 间关 联 、质 量 特征 和数
量 特征 等 。时 间特 征 反 映空 间特 征 和 属 性 特 征 随 时 间而 变化 。
有 利于 采用 先进 技 术 手 段 ,不 重 不漏 地 做 好 水 利 普
查 对 象 的清 查 核 实 ,确 保 水 利 普 查 清 查 数 据 质 量 ; 有利 于理 清各类 水 利 普 查 对 象 的 关 系 ,做 好 水利 普
— —
= : :
查基础数据资源的空间集成 ,建立水利普查对象 空 间数据 库 ,形成 全 国水 利 普 查 成 果 一 张 图 ;有利 于
水利 普查 成果 的 空 间展 示 与 分 析 ,创 新 水 利 普 查成 果形 式 ,提 高水利 普查 成果 的技 术水 平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5— 3 1
1 6
以对 象名录 为纽带 ,t t NJ .  ̄- r - 、整理 、集成
L
— r
/ , — - . 。 审 1 ] J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38d36aa4afe04a1b171de0d.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试点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5月目录一、总则 (1)二、总体工作要求 (1)三、数据处理任务和岗位设置 (2)(一)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主要任务 (2)(二)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数据处理岗位设置 (3)四、工作流程和要求 (5)(一)县级数据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级数据处理流程 (15)(三)省级数据处理流程 (18)(四)流域水利普查数据处理流程 (20)(五)国家水利普查数据处理流程 (20)五、进度安排 (20)(一)国务院水利普查办 (20)(二)省级水利普查办 (21)(三)市级水利普查办 (22)(四)县级水利普查办 (22)六、资料交接及保管 (23)(一)清查表、普查表的交接与保管 (23)(二)涉密资料的交接与保管 (24)七、水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环境要求 (25)八、数据安全保障 (25)附件一:水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配置要求 (27)附件二:数据处理工作表单参考模板 (33)一、总则1.为科学有序地组织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制定《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2.数据处理是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遵照本《细则》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或本流域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和安排。
3.本《细则》由国务院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总体工作要求1.遵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定的技术路线和相关要求,执行全国统一制定的数据处理标准和工作规范。
2.统一使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组织开发的普查专用软件。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水利普查软件安装调试,不得擅自修改,对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映。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6b0056bd97f192279e9eb.png)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2月目录一、概述 (1)二、目标与任务 (2)(一)目标 (2)(二)任务 (2)三、对象与内容 (2)(一)采集与处理对象 (2)(二)采集内容 (3)(三)处理内容 (4)四、技术路线与方法 (4)(一)总体技术路线 (4)(二)采集方法 (5)(三)处理方法 (6)(四)工作底图使用 (7)五、组织与分工 (8)(一)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职责 (8)(二)流域水利普查机构职责 (9)(三)省级水利普查机构职责 (9)(四)地级水利普查机构职责 (10)(五)县级水利普查机构职责 (11)六、工作流程 (11)(一)总体工作流程 (11)(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工作准备 (12)(三)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工作流程 (13)(四)地级及以上水利普查机构工作流程 (15)七、质量控制 (18)(一)空间数据审核内容 (18)(二)质量控制方式 (19)八、保障措施 (20)(一)人员培训 (20)(二)安全环境 (20)(三)安全措施 (21)九、进度安排 (21)附件: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对象及内容 (23)一、概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精神,初步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国水普办〔2010〕16号)关于建立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库的要求,特制定《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包括水利普查对象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开展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不重不漏地做好水利普查对象的清查核实,确保水利普查清查数据质量;有利于理清各类水利普查对象的关系,做好水利普查基础数据资源的空间集成,建立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数据库,形成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一张图;有利于水利普查成果的空间分析与展示,创新水利普查成果形式,提高水利普查成果的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技术规定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 年 1 月
1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
目录
前 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 ..............................................................................................................................................2 4. 总则 ..............................................................................................................................................3 4.1.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目的与任务 .......................................................................3 4.1.1. 目的 ...................................................................................................................3 4.1.2. 任务 ...................................................................................................................3 4.2.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内容 ...................................................................................3 4.2.1. 采集内容 ...........................................................................................................3 4.2.2. 处理内容 ...........................................................................................................4 4.3.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原则 ...................................................................................4 4.3.1. 在地原则 ...........................................................................................................4 4.3.2. 统一标准 ...........................................................................................................4 4.3.3. 内业为主 ...........................................................................................................5 4.3.4. 质量控制 ...........................................................................................................5 4.3.5. 安全保密 ...........................................................................................................5 4.4. 总体技术路线 ...........................................................................................................5 4.5. 总体质量要求 ...........................................................................................................6 4.5.1. 数学基础 ...........................................................................................................6 4.5.2. 规范性 ...............................................................................................................6 4.5.3. 准确性 ...............................................................................................................6 4.5.4. 图表一致性 .......................................................................................................7 4.5.5. 工程体系完备性 ...............................................................................................7 5. 外业采集 ......................................................................................................................................8 5.1. 采集前准备 ...............................................................................................................8 5.1.1. 外业调查表 .......................................................................................................8 5.1.2. 路线设定 ...........................................................................................................8 5.1.3. GPS 初始设定与校验 ......................................................................................8 5.2. GPS 定位采集及成果记录 .......................................................................................9 5.2.1. 作业方法 ...........................................................................................................9 5.2.2. GPS 放置位置及成果 ......................................................................................9 5.2.3. 成果记录 ...........................................................................................................9 6. 内业标绘 ....................................................................................................................................10 6.1. 空间数据源 .............................................................................................................10 6.1.1. 工作底图 .........................................................................................................10 6.1.2. 参考数据 .........................................................................................................19 6.1.3. 外业调查数据 .................................................................................................19 6.2. 采集与标绘对象 .....................................................................................................19 6.3. 普查对象间的关系 .................................................................................................20 6.4. 采集与标绘原则 .....................................................................................................20 6.5. 标绘方法与关系建立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