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 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1 而1.连词(1)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2)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转折关系,译为“但是”。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例: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2)通“尔”,译为“你、你的”。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3)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 何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语助词(1)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2)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3 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一、之(“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
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④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二、而(“而”字怍连词,修承并,转递因;复音虚词,罢后会有时。
)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
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
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①并列关系。
②顺承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
“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④修饰关系。
⑤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⑥因果关系。
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
有以下几种情形: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B“而后”,相当于“然后”。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D“而或”,相当于“有时”。
三、以(“以”字动、介、连,以为认为动,因凭用把介,以致用而连。
)1、用作动词,可译作“以为”“认为”。
2、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3、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 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或者不译。
四、其(“其”代他(它)那其中的,反问推测或如果。
)1、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1.【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是指一类功能虚弱、往往没有独立含义的词语。
虚词通常没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也不具备表述事件、性质或情感的能力。
虚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连接词、助词或虚词副词的作用,用以连接或标识动作、状态和关系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的”、“之”的关系,用于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与形容词,表示所属关系。
例如:“东方之国”、“学之深”。
2.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或“啊”。
例如:“何乎”,意为“何事呢?”;“不攻自破者,人乎人也”,意为“不攻自破的是人吗?”3. 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
例如:“父子之别,如是而已”;“志之大者,愈艰苦而愈可贵”。
4. 所: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被动的意义。
例如:“所行者,不以己之私欲也”。
5. 为:用于表示目的、结果或理由。
例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子曰:‘为政以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 以: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手段或方式。
例如:“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降维持纪律”。
7. 于:表示时间、地点或手段。
例如:“胡人有善射者,受中国为师焉”,表示时间;“于乎千里之外,可以鄂矣”,表示地点;“忠信者,不为自己,视于事,顺于时”,表示手段。
8. 与:用于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表示共同、对比或连接关系。
例如:“短兵不能与长兵共战”;“与时俱进”。
9. 又:用于连接两个动作的时间,表示先后顺序。
例如:“今日之事,有世俗者,有独我者。
大家必不能又如我”。
意为“今天的事情,有世俗的,有只有我一个的。
大家必定不能再像我这样”。
10. 乃:表示结果或转折关系。
例如:“虞舜用九服,乃登帝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吾与父母曾订,今乃取尔”。
11. 其:用于连接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常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常考文言虚词(18个)的意义和用法一、【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二、【所】(一)名词,处所,地方。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译: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
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
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
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
”(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
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
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
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
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一而再:用来指重复或经常发生的事情,强调重复的动作,格式为“一而再,再而三”;
2.何尝:用来表示怀疑,强调非常怀疑的极端,格式为“何尝XX”;
3.欲求:表示誓死奋斗或追求的意思,强调情感的强烈,格式为“欲
求XX”;
4.闻之:表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表示,可用来表达惊讶,格式为“闻
之XX”;
5.所言:突出说出的话语,强调说出的表明,格式为“所言XX”;
6.左右:表示四处和周围,强调四面八方的范围,格式为“左右XX”;
7.尔其:表示在文字前面再次强调其中一种情况,格式为“尔其XX”;
8.既而:表示既然,强调结果已经出现,格式为“既而XX”;
9.斯斯:表示强烈的谴责,强调所说话语的感受,格式为“斯斯XX”;
10.故曰:用来引开前面的说法,表示此处是前面话语的总结,格式
为“故曰XX”;
11.其乃:用来表示特别关注,强调此处说的是重点,格式为“其乃XX”;
12.庶乎:表示疑惑,强调感情上的犹豫不决,格式为“庶乎XX”;
13.尔等:表示敬意,用来称呼对方,格式为“尔等XX”;
14.其系:表示连接,强调说法属于一类,格式为“其系XX”;
15.但见:表示看到。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是汉语中常用的虚词。
在古代文学及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如今在文言文中仍可见其踪迹。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虚词甚至可以改变文句的意思。
下面将介绍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 - 用于表示“的、地、得”的意思,如“之人”、“之乐”、“之词”等。
2. 乎 - 用于疑问句,相当于“吗”或“呢”,如“何乎?”、“谁乎?”等。
3. 兮 - 用于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哦”,如“兮何声也?”、“兮非六也?”等。
4. 而 - 用于连接两个句子或词语,相当于“并且”、“同时”,如“行而不辍”、“食而不厌”等。
5. 于 - 用于表示“在、向、于”等意思,如“于彼”、“于此”、“于是”等。
6. 乃 - 用于表示转折或结果,相当于“却”、“结果是”,如“神人乃归”、“愍人乃一起”。
7. 以 - 用于表示动作的手段或原因,相当于“用、因为”,如“以行诈也”、“以战则胜”。
8. 呼 - 用于表示呼唤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哟”、“嗨”等,如“呼关张”、“呼天”。
9. 也 - 用于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人也者”、“实也”。
10. 自 - 用于表示“自己”或“由自己”等意思,如“自行车”、“自思自忖”。
11. 讵 - 用于表示否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可能”、“岂、奈何”等,如“讵知吾之不可?”、“讵敢如此!”12. 然 - 用于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了、的确、的话”等,如“然则”、“今者不然”。
13. 乘 - 用于表示趁着机会或利用某种情境,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趁、借着”等,如“乘胜而进”、“乘兴而来”。
14. 矣 - 用于表示断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的确、完毕”等,如“人而无信,不知其矣”。
15. 俱 - 用于表示“都、一起”的意思,如“俱往矣”、“俱乐部”。
16. 亦 - 用于表示一种转折或递进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同样”等,如“仁义之师,所在亦顺”。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句子的结构、语气、逻辑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对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一、而“而”字的用法较为多样。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这里的“而”连接了“峨冠”和“多髯”两个形容词,表明两种特征同时存在。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知新”是“温故”的顺承动作。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像“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而”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比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修饰“止”的动作。
二、何1、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比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大王来何操?”中的“何”就是“什么”的意思。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三、乎1、用作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是“在”,后一个“乎”是“比”。
四、乃1、于是,就。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才。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五、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或 "而且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若是 ""若是 "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有时也作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 “如 ”:忧如,忧如。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不多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此后】才,刚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此后已。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暴风波不能够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边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摘要:一、文言虚词的概述1.定义及作用2.分类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之2.者3.其4.且5.若6.所7.为8.焉9.以10.因11.与12.和13.则14.而15.与16.然17.则18.故三、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演变1.意义的变化2.用法的拓展四、如何运用文言虚词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1.掌握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3.学以致用,练习写作正文:文言文的18个虚词是古汉语中最为重要的辅助词,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限定等作用。
虚词虽然不能独立成句,但却是构建文言文句子的基石。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之: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论语·学而》:“吾丧我马,亦可矣。
”2.者:表示人或者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或“……的事物”。
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
”3.其: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等。
如:《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4.且:副词,表示将要。
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欲伐曹,使荀息且观。
”5.若:代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如:《孟子·公孙丑下》:“若药弗良,焉用医者?”6.所:与“为”连用,构成“为……所”,表示被动。
如:《史记·赵世家》:“公子宋所为见陵侮者,欲以求信也。
”7.为:介词,表示替代或为了。
如:《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焉:兼词,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如:《论语·子罕》:“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以:介词,表示手段或依据。
如:《论语·述而》:“子贡问曰:‘敢问昭文之鼓琴,师襄之舞,何谓也?’”10.因:介词,表示凭借或依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文言虚词(18个)的意义和用法一、【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二、【所】(一)名词,处所,地方。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译: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译: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嬴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所杀。
)【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译:老师是用来传教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谓】所说的。
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译: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
【所在】1.到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译:石头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到处都是这样。
2.所在之处,处所。
例: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译:我紧追了几步,绕过墙后,却找不到它在哪里。
三、【为】(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译: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译:冰,是由水变成的,却比水温度更低。
2.以为,认为。
例: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译:这只是灭亡了的秦国的继续罢了,我私下里认为大王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3.判断词,是。
例: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译:不是我织布织的慢,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译:我们这些人现在要被他俘虏了。
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例: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译: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4.对,向。
例:为之奈何?(《鸿门宴》)译:对此怎么办呢?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译: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例: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译:是国家的功臣,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四、【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例: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译: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译: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译: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使秦国灭族的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民。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译: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译: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回去吧。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译: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固然也在我之前。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译: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
’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哪里仅仅是伶人(的导致的)呢?五、【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希望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译: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译: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谭嗣同传》)译:于8月13日在街头斩首。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译:其他的船按照次序一起前进。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例: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译: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译: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涓涓泉源细水慢流。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以:表时间)(《出师表》)译:临危授命以来,我白天黑夜的忧愁哀叹,就怕担当不起重任,伤害了先前皇帝的在天之灵。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以:表范围)译:从王侯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四)动词:认为;用,任用。
例:①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译: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例: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译:古人拿着蜡烛夜里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译:本来就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
(《陈涉世家》)2.通“已”,止。
例:无以,则王乎?译:(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孟子梁惠王上》)【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译:虎看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
⑵把……作为或制成。
例: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译:用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金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译: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勃的鄙陋。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译:(如果)我李密(幼年)没有祖母的照顾,不会存活至今。
祖母(在晚年如果)失去了我的赡养、照料,就不能够安享晚年。
六、【焉】(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劝学》)译: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况且哪里放土石呢?(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例1: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