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电子基础培训资料

电子基础培训资料

电子基础培训资料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无论是通信设备、家用电器还是计算机,都离不开电子组件和电路的支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一支专业的电子技术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基础培训的相关资料,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一、电子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分类和基本特性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和晶体管等。

每种元器件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初学者应该了解它们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直流电路的分析主要涉及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而交流电路则涉及到复数和相量的概念。

3.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信号的传输、变换和处理等内容。

初学者需要了解信号的分类、性质以及系统的基本特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数字电路基础1.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数字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它使用离散的信号进行信息的处理。

了解逻辑门的类型、真值表以及其在布尔代数中的表示方法对于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至关重要。

2.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它将多个输入信号通过门电路得到相应的输出信号。

初学者需要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与门、与非门、或门、异或门等常见电路,并能够进行逻辑方程到电路的转换。

3. 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基于时钟信号进行时序控制的电路,它具有记忆能力和状态转换特性。

了解触发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是必要的。

三、模拟电路基础1. 放大器与滤波器放大器是电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将输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初学者需要了解放大器的基本分类、特性参数和常用电路拓扑,以及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2. 模拟运算放大器模拟运算放大器(Op-Amp)是模拟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之一,它可实现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和运算等功能。

电子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电子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电子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一、电子学的发展历程电子学是一门研究电子运动规律和应用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在19 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对电现象进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发明逐渐推动了电子学的发展。

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 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一发现为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人们对电子的性质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 世纪初,无线电通信的出现标志着电子学开始走向实用化。

无线电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远距离传输信息,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通信方式。

在 20 世纪中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晶体管的发明取代了体积庞大、效率低下的真空管,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小、更可靠、更节能。

随后,集成电路的出现更是将电子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集成电路将大量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使得电子设备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如今,电子学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医疗、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电子元件1、电阻电阻是电子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阻值大小取决于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

在电路中,电阻常用于分压、限流、负载等。

2、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

它由两个导体极板和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单位。

电容在电路中常用于滤波、耦合、定时等。

3、电感电感是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它由线圈绕制而成。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μH)。

电感在电路中常用于滤波、谐振、变压等。

4、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而阻止电流从相反的方向通过。

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于整流、检波、稳压等。

5、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案

课题13.1寄存器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结构及功能的区别,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应用。

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寄存器的分类,数码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 A .引入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它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触发器两部分组成。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电路任一时刻的输出状态不仅与同一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且与电路原有状态有关。

B .复习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举例。

C .新授课13.1 寄存器13.1.1 数码寄存器1.电路结构数码寄存器(寄存器):只具有接收、暂存数码和清除原有数码的功能。

控制端:4个触发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接收数码的控制端。

输入端:30D ~D 是寄存器的数码输入端。

输出端:30Q ~Q 是寄存器的数据输出端。

清零端:各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寄存器的总清零端CR ,低电平有效。

2.工作过程 (1)寄存数码前,寄存器应清零:令CR = 0,30Q ~Q 均为0态。

(2)寄存数码时,应使CR = 1。

将待寄存的四位二进制数码30~D D 分别输入D 触发器各自的输入端。

当时钟信号CP 的上升沿到来时,根据D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1n Q =D ,二进制数码得以输入寄存器。

(3)只要使CR = 1,CP = 0,寄存器就处在保持状态。

完成了接收并暂存数码的功能。

3.特点在接收数码时,各位数码是同时输入;输出数码时,也是同时输出。

因此,这种寄存器称为并行输入、并行输出数码寄存器。

13.1.2 移位寄存器1.单向移位寄存器(1)右移寄存器① 电路组成(讲解电路)(分析工作原理)3FF 是最高位触发器,0FF 是最低位触发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高位触发器的输出端Q 与低一位触发器的输入端D 相连。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PPT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PPT


不论是N型半导体还是P型半导体,其中的多子和少子的 移动都能形成电流。但是,由于多子的数量远大于少子的 数量,因此起主要导电作用的是多数载流子。
注意:
掺入杂质后虽然形成了N型或P型半导体,但整个半 导体晶体仍然呈电中性。
一般可近似认为多数载流子的数量与杂质的浓度相等。
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多于自由电子,是否意味着带正电?
光敏性——半导体受光照后,其导电能力大大增强;
热敏性——受温度的影响,半导体导电能力变化很大;
掺杂性——在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特殊杂质,其导电 能力极大地增强;
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能是由其内部的导电机理所决定的。
3. 本征半导体
最常用的半导体为硅(Si)和锗(Ge)。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四价 元素,即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
原子核

导体的特点:
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2) 绝缘体
绝缘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6~8个,且距原子核较近,因此受原子核的束缚力较强而不易挣脱其束缚。 常温下绝缘体内部几乎不存在自由电子,因此导电能力极差或不导电。 常用的绝缘体材料有橡胶、云母、陶瓷等。
原子核

绝缘体的特点:
1. 半导体中少子的浓度虽然很低 ,但少子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温度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而多子因浓度基本上等于杂质原子的掺杂浓度,所以说多子的数量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
4.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PN结正向偏置时,呈现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因此多子构成的扩散电流极易通过PN结;PN结反向偏置时,呈现的电阻趋近于无穷大,因此电流无法通过被阻断。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与金属导体导电机理有本质上的区别: 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而半导体中 则是由本征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和复合运动产生的空穴两种 载流子同时参与导电。两种载流子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电 流的方向为空穴载流子的方向即自由电子载流子的反方向。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3. 熟悉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2. 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3. 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4. 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5.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

2. 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3. 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熟悉这些元件的使用方法。

4. 通过示例电路,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信号源、放大器、滤波器等,并让学生了解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5. 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电压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并通过实际电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熟悉程度。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使用方法;3. 熟悉半导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3. 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4.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5.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介绍半导体器件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性,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

2. 讲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如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并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

3. 讲解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如整流、稳压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二极管的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PCB板设计
根据电路仿真测试结果,设计出合理的PCB板。
调试与优化
对制作的PCB板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 性能。
电路设计的常见技巧
利用仿真软件优化电路设计
仿真软件可以帮助设计者对电路进 行模拟测试和优化,减少制作成本 和调试时间。
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
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可以有效地提 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避免 元件过热、过压、过流等问题。
利用继电器保护电路
继电器可以实现对电路的保护和控 制,防止电流过大、负载过重等异 常情况对电路造成损坏。
利用滤波器稳定电路
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电源波动、 电磁干扰等不稳定因素,保证电路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5
电子设备维护与检修
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
清洁与整理
保持电子设备的表面清洁,避 免灰尘、污垢等污染,同时对 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电缆、连线 等进行整理,防止混乱和损坏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子管时期
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标志着电 子技术的诞生。
晶体管时期
20世纪中叶,晶体管的出现使电子 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集成电路时期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使 电子技术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微电子技术时期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出现 使电子技术更加集成化、高效化。
电容
电子元器件基本元件之一,具有存储电荷的特性。
电容是电路中用于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基本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主要参数包括容量、耐压值和误差等级等。根据制 造材料和结构的不同,电容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和电 解电容等。
电感
电子元器件基本元件之一,具有传递和储存磁能的特性。
电感是电路中用于储存和传递磁能的元件,其基本单位是亨利(H)。电感的主 要参数包括自感量、互感量、品质因数和误差等级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电 感可分为固定电感、可变电感和线圈等。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和应用。

2.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分析方法,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等。

4. 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述1.1 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1.2 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3 电子技术的基本电路元素第二章:电子元件2.1 电阻2.2 电容2.3 电感2.4 二极管2.5 晶体管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串联电路3.2 并联电路3.3 混联电路3.4 电路的功率和能量第四章:常用电子仪器仪表4.1 万用表的使用4.2 示波器的使用4.3 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的使用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团队协作5.1 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5.2 电子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5.3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电子技术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电路分析和实际操作,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2. 实验设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元件,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

3. 辅助材料:教案、PPT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4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2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

全套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李中发

全套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李中发

简称功率。
p dW dt
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关联方向时: p =ui
非关联方向时: p =-ui
p>0时吸收功率,p<0时放出功率。
I=2A
+ U=5V -
(a)
I=-2A
+ U=5V -
(b)
I=-2A
+ U=5V -
(c)
例:求图示各元件的功率. (a)关联方向, P=UI=5×2=10W, P>0,吸收10W功率。 (b)关联方向, P=UI=5×(-2)=-10W, P<0,产生10W功率。
伏安关系(欧姆定律):
关联方向时: u =Ri
非关联方向时: u =-Ri
iR
符号:
+ u -
功率:
p ui Ri2 u2 R
2.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元 件,是实际电感器的理想化模型。
伏安关系: 符号: i
L
u L di dt
+ u -
只有电感上的电流变化时,
u L di dt
理想电压源
u Us
O
t
us +-
Us +-
理想电流 i源
Is
O
u
is
1.3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称为支路。 3条或3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称为回路。
i1
R1 +c us1 -
a i2
i3
R2
R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e
us2

b
图示电路有3条 支路,2个节点, 3个回路。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实验后整理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清理实验现场, 确保设备归位并保持实验室整洁。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万用表
用于测量电压、电流、 电阻、电容等参数,是 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仪 器之一。学生应掌握万 用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 方法。
示波器
用于观察信号波形,是 电子测量中不可或缺的 仪器。学生应了解示波 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 法,包括信号输入、调 整波形、测量参数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阻器是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 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
电阻器由导电材料制成,其电 阻值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长度 和横截面积来调整。在电路中 ,电阻器可以用于分压、限流 、降噪等作用。
电阻器的阻值通常用色环或数 字来表示,不同类型的电阻器 有不同的精度和温度系数。
色环电阻器通过不同颜色的环 来表示阻值,而数字电阻器则 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不同类 型的电阻器有不同的精度和温 度系数,适用于不同的电路需 求。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输入级负责接 收输入信号,中间级负责信号的放大,输出级负责输出放大后的信 号。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增益、电流增益、带宽、失真度等。
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作用
滤波电路的作用是筛选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保留需要 的频率成分。
频谱分析仪
用于分析信号的频谱特 性,常用于通信、音频 等领域。学生应了解频 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 使用方法,包括信号输 入、频谱显示、参数测
量等。
信号发生器
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 ,常用于电子电路调试 和测试。学生应了解信 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 使用方法,包括波形选 择、频率调整、幅度控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述1.1 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介绍电子技术的定义讲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1.2 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点1.3 电子技术的基本测量与测试方法介绍电子技术的测量与测试方法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原理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1 模拟电子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讲解二极管、晶体管等有源元件的功能和特点2.2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并讲解基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介绍模拟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2.3 模拟信号处理讲解模拟信号的采样与保持介绍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1 数字电子元件介绍逻辑门、逻辑电路的功能和特点讲解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应用3.2 数字电路设计分析并讲解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介绍数字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3.3 数字信号处理讲解数字信号的编码与解码介绍数字信号的滤波与加密技术第四章: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践4.1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2 电子电路仿真与实验讲解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安排电子电路实验项目,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4.3 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讲解电子电路的安装工艺和注意事项介绍电子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5.1 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介绍微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微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5.2 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讲解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5.3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讲解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第六章:传感器与信号检测6.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介绍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讲解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6.2 信号检测技术讲解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6.3 传感器与信号检测实验安排传感器与信号检测实验项目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七章:电源技术与电子测量7.1 电源技术基础介绍电源的分类和基本原理讲解电源电路的设计和保护7.2 电子测量技术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7.3 电源与电子测量实验安排电源与电子测量实验项目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与计算机8.1 可编程逻辑器件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和特点讲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和应用8.2 计算机硬件基础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讲解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8.3 计算机软件与编程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讲解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应用第九章: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9.1 电子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设备中的应用案例讲解通信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9.2 电子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讲解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9.3 电子技术在现代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案例讲解医疗电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第十章: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10.1 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电子技术在科研、产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分析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0.2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讲解电子技术在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10.3 电子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发展探讨电子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电子技术创新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重点解析本文档是《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的完整版,共包含十个章节。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版)主编:马润渊张奋目录第一章安全用电 (1)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第四章三相电路 (27)第五章变压器 (39)第六章电动机 (54)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第一章安全用电学习要点: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1.1 触电方式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

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

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等。

1.2 接地与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培训对象:本科学生课程性质:必修,考试总学时数:理论56 学时,实践20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学年×季学期二〇二×年×月一、学习目标本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介绍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具有技术发展快、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

依据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打牢学科基础,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内容设计模拟部分,沿“先分立后集成”的主体思路,教学内容由常用半导体器件、常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引入反馈对电路性能改善的分析判断、集成运放内部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等章节组成。

在一条主线的牵引下,牵扯出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数字部分,主要由“组合”到“时序”、“小规模”到“中规模”的顺序介绍,运用逻辑代数基础和逻辑门的特性,导出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加法器、译码器、选择器等常用中规模组合功能器件的功能和应用;引入时序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由触发器构成的小规模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而介绍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常用中规模时序器件的功能和应用;最后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和PLD 这类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分类、特点和简单应用以及模数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转换技术和参数指标。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2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2版)
2014年1月20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2版)》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包括二极管及 直流稳压电源、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谐振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电路、晶 闸管及其应用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变换、模数和数 模转换等。此外,在每一小节后还附有技能实训、单元小结与测验题 。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 (第2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2版)》是由伍湘彬主编,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该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等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 教材。
作者简介
伍湘彬:男,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谢谢观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该教材由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制定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广东 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伍湘彬主持(负责全书修订的策划构思和统稿工作),参加修订的人员有:广东省电子 职业技术学校任富民(第6、8、10、11、12单元)、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学校罗俊(第1、2、3、6单元)和清 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张立炎(第4、5、7、9单元) 。
该教材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包括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集 成运算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谐振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电路、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 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变换、模数和数模转换等。此外,在每一小节后还附有技能 实训、单元小结与测验题。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案》之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电子技术导论1.1 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3 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4 学习电子技术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电子元件2.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与特性2.2 晶体管的结构与类型2.3 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与计算2.4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选用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2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3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4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实践第四章:放大电路4.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4.2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4.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稳定性4.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5.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与逻辑门5.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5.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5.4 数字电路仿真与实践第六章:信号与系统6.1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6.2 系统的性质与分类6.3 信号的时域分析6.4 信号的频域分析第七章:模拟电子技术7.1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7.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7.3 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7.4 模拟信号处理实例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8.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8.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8.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8.4 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第九章:电子测量技术9.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9.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与仪表9.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9.4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第十章: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10.1 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与流程10.2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10.3 经典电子技术实验介绍第十一章:通信原理基础11.1 通信系统的概述11.2 模拟通信系统11.3 数字通信系统11.4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第十二章: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12.1 微电子技术概述12.2 集成电路的类型与设计12.3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与测试12.4 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十三章:电源技术与电子负载13.1 电源技术的基本概念13.2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分析13.3 电子负载的设计与应用13.4 电源系统的测试与保护第十四章: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14.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14.2 微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4.3 嵌入式系统的编程与开发14.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十五章: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5.1 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15.2 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15.3 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5.4 电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电子技术导论重点: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完整版)电子厂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完整版)电子厂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础培训教材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一) (1)1.组装图 (1)2.轴向引线元件 (1)3.单端引线元件 (1)4.印刷电路板 (1)5.成品电路板 (1)6.单面板 (1)7.双面板 (1)8.层板 (2)9.焊盘 (2)10.元件面 (2)11.焊接面 (2)12.元件符号 (2)13.母板 (2)14.金属化孔(PTH) (2)15.连接孔 (2)16.极性元件 (2)17.极性标志 (2)18.导体 (2)19.绝缘体 (2)20.半导体 (3)21.双面直插 (3)22.套管 (3)23.阻脚 (3)24.管脚打弯 (3)25.预面型 (3)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二) (4)1.空焊 (4)2.假焊 (4)3.冷焊 (4)4.桥接 (4)5.错件 (4)6.缺件 (4)7.极性反向 (4)8.零件倒置 (4)9.零件偏位 (4)10.锡垫损伤 (4)11.污染不洁 (4)12.爆板 (4)13.包焊 (4)14.锡球 (4)15.异物 (4)16.污染 (4)17.跷皮 (4)18板弯变形 (4)19.撞角、板伤 (4)20.爆板 (4)21.跪脚 (4)22.浮高 (4)23.刮伤 (4)24.PCB板异物 (4)25.修补不良 (4)26.实体 (5)27.过程 (5)28.程序 (5)29.检验 (5)30.合格 (5)31.不合格 (5)32.缺陷 (5)33.质量要求 (5)34.自检 (5)35.服务 (5)第二节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6)(一)阻器和电容器 (6)1.种类 (6)2.电阻的单位 (6)3.功率 (6)4.误差 (6)5.电阻的标识方法·····················6—86.功率电阻 (8)7.电阻网络························8—98.电位器 (9)9.热敏电阻器 (9)10.可变电阻器 (9)(二)电容器 (10)1.概念和作用 (10)2.电路符号 (10)3.类型 (10)4.电容量 (10)5.直流工作电压 (10)6.电容器上的工程编码 (10)7.习题·························11-12二、变压器(Transformer)和电感器(Inductor) (13)(一)变压器 (13)(二)电感器 (13)三、二极管(diodc) (14)1.稳压二极管 (14)2.发光二极管(LED) (14)四、三极管(triode) (15)1.习题 (16)五、晶体(crystal) (17)六、晶振(振荡器) (17)七、集成电路(IC) (17)八、稳压器 (18)九、IC插座(Socket) (18)十、其它各种元件 (19)1.开关(Rwitch) (19)2.继电器(Relayo) (20)3.连接器(Connector) (20)4.混合电(mixed circuit) (20)5.延迟器 (20)6.篇程连接器 (20)7.保险丝(fuse) (20)8.光学显示器(optic monitor) (20)9.信号灯(signal lamp) (20)十一、静电防护知识 (20)1.手带 (21)2.脚带 (21)3.工作台表层材料 (21)4.导电地板胶和导电腊 (21)5.导电框 (21)6.防静电袋 (22)7.空气电离器 (22)8.抗静电链 (22)十二、储蓄过程 (23)十三、元件符号归类 (23)一、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二、插件技术 (24)1.电阻的安装 (24)2.电容的插装························25—263.二极管的插装 (27)4.三极管的安装 (27)5.晶体的安装 (27)6.振荡器的安装 (27)7.IC的安装 (27)8.电感器的发装 (27)9.变压器的安装 (27)三、补焊技术 (28)四、测试技术..........................28-29第二章品质管制的演进史.. (30)第一节、品质管制演进史 (30)一、品质管制的进化史 (30)第二节、品管教育之实施 (31)一、品质意识的灌输 (31)二、品管方法的训练及导入 (32)三、全员参与,全员改善 (33)第三节品管应用手法 (34)一、层别法 (34)二、柏拉图法··························35/36三、特性要因图法 (37)(一)特性要因图使用步骤 (37)(二)特性要因图与柏拉图之使用 (38)(三)特性要因图再分析 (38)四、散布图法 (39)五、直方图法 (40)六、管制图法 (41)(一)管制图的实施循环 (41)(二)管制图分类 (42)1.计量值管制图 (42)2.计数值管制图 (42)(三)X—R管制图 (43)七、查核表(Check Sheet)····················44/45第四节品管抽样检验 (46)(一)抽样检验的由来 (46)(二)抽样检验的定义 (46)(三)用语说明 (46)1.交货者及检验收者 (46)2.检验群体 (46)3.样本 (46)4.合格判定个数 (46)5.合格判定值 (46)6.缺点 (46)7.不良品 (47)四、抽样检验的型态分类 (47)1.规准型抽样检验 (47)2.选别型抽样检验 (47)3.调整型的抽样检验 (47)4.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 (47)五、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之采用 (48)1.检验的场合 (48)2.适应全数检验的场合 (48)六、抽样检验的优劣 (48)1.优点 (48)2.缺点 (48)七、规准型抽样检验 (48)1.允收水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48)2.AQL型抽样检验 (49)八、MIL-STD-105EⅡ抽样步骤···················49/50九、抽取样本的方法 (50)第三章5S 活动与ISO9000知识第一节5S活动 (51)一、5S活动的兴起 (51)二、定义 (51)三、整理整顿与5S活动·······················52/53四、推行5S活动的心得 (54)五、5S活动的作用 (54)第二节ISO9000基础知识 (55)一、前言 (55)二、ISO9000:94版标准的构成 (55)三、重要的术语 (5556)四、现场质量管理 (56)1.目标 (56)2.精髓 (56)3.任务 (56)4.要求 (57)ISO9001:2000版 (58)1.范围 (58)2.参考标准 (58)3.名词与定义 (58)4.品质管理系统···························58/69。

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员工技能的提升,本文对电子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培训资料的准备,旨在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电子基础知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

以下是本文的培训资料内容详解。

一、电子基础知识概述电子基础知识是指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基础、电子工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内容。

电子基础知识是从事电子行业的基础,对于电子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电子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工程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元器件。

2. 电路基础电路是电子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由电子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的。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了电路的分类、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等内容。

通过深入理解电路基础知识,员工可以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

3. 电子工艺电子工艺是电子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包括了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艺、电路板的制造工艺、焊接技术等。

本部分内容介绍了电子工艺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员工熟悉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部分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逻辑门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等概念和原理,帮助员工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5.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放大与滤波等方面。

本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模拟电子技术中的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概念和原理,以加深员工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

以上是对电子基础知识概述的简要介绍,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培训,员工可以建立起对电子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这些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电子基础知识的应用电子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基础。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教案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教案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教案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1.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学习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掌握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1.2 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信号源、放大器、滤波器等。

理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电子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2.1 电子电路图的阅读学习电子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掌握阅读电子电路图的步骤和技巧。

2.2 电子电路图的绘制学习使用电路图绘制软件绘制电子电路图。

练习绘制简单的电子电路图。

第三章:电子设备的组装与调试3.1 电子设备的组装学习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和步骤,如焊接、固定元件等。

练习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

3.2 电子设备的调试学习使用调试工具和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掌握调试电子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数字电路基础4.1 数字电路的概念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和组成部分,如逻辑门、逻辑电路等。

理解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值和逻辑运算。

4.2 常用数字电路元件学习常用的数字电路元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了解这些元件的功能和应用。

第五章: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5.1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学习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练习使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5.2 数字电路的应用学习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计算器、定时器等。

了解数字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第六章:模拟电路设计与应用6.1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学习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练习使用运算放大器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

6.2 模拟电路的应用学习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了解模拟电路在音频、视频设备中的应用。

第七章:微电子技术7.1 微电子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学习微电子器件的功能和特点,如MOSFET、IGBT等。

掌握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微电子器件的方法。

7.2 微电子电路的应用学习微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手机、电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存储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7.1只读存储器7.2随机存取存储器7.3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7.4现场可编程门阵列*7.5用EDA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例题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半导体存储器字、位.存储容量.地址.等基本概念。

・掌握RAM. ROM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了解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了解CPLD. FPGA的结构及实现逻辑功能的编程原理。

概述半导体存贮器能存放大量二值信息的半导体器件。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储数据量大一^储容量大取快速度——存储时间短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通用器件,其逻辑功能是由用户通过对器件的编程来设定的。

它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灵活、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7.1只读存储器7.1.1 ROM的定义与基本结构7.1.2两维译码7.1.3可编程ROM7.1.4集成电路ROM7.1.5ROM的读操作与时序图7.1.6ROM的应用举例7・1只读存储器SRAM (Static RAM):静态RAMDRAM (Dynamic RAM):动态RAM 定ROM PROMEPROM E 2PROM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在运行状态可以随时逬行读或写操作。

存储的数据必须有电源供应才能保存,一旦掉电,数据全部丢失。

ROM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状态只能读出信息。

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常用于存放固定信息(如程序、常数等)。

RAM(Random-Access Memory)ROMJ (Read-Only可编程ROM和——As —A2—Ai —Ao —X。

T r t t-r r n ._r 1 F t r L】」L1 r」LT r」Li r」L1 r」Li r」L1 r」LT r十• • • -fc_r」Li r」LT r」L1 rJ L■」L」L」L」L」L」L」L」■ ■ ■ L」L」L」L J码器■Xn r1T r1T r1i r111i r1i r1T r11 rT r11i r1 L」L」L」L」L」L」L」L• • •弋」L J L」L J几个基本概念:字长(位数):表示一个信息多位二进制码称为一个字, 字的位数称为字长。

字数:字的总量。

字数=2" ( n为存储器外部地址线的线数) 地址:每个字的编号。

存储容量(M):存储二值信息的总量。

存储容量(M)=字数x位数As 人6 人7列地址译码器行地址译7.1 .1 ROM的定义与基本结构只读存储器,工作时内容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所以称为只读存储器。

(Read-Only Memory)ROM的分类按存贮单元中器件划分「二极管ROM彳三极管ROM -MOS管ROM按写入情况划分可编程ROMPROM EPROM E2PROM7.1.1 ROM的定义与基本结构地址译码器<!EI1) ROM (二极管PROM)结构示意图+5V M=4x4地址译码器匸Y()Ai YiAoY22线-4线译码器丫3存储矩阵< 丿j ;W丄: 、-- 丿滾出控十7『科带■OE——£>3。

2 Di D()当丽=0时地址内容1^0D3D^D^D O00011011•字线与位线的交点都是一个存储单元。

交点处有二极管相当存]”无二极管相当存0 当呢=1时输出为高阻状态D 该存储器的容量二? 28x 1=2567.1.3 可编程ROM ( 256x1位EPROM ) 256个存储单元排成16x16的矩阵行译码器从16行中选出要读的一行心列译码器再从选中的一行存: 储单元中选出要读的一列的- 一个存储单元。

入如选中的存储单元的MOS管;:_ ____ Ao的浮栅注入了电荷,该管截V DD Wo止 < 读得1;相反读得0EZ行地址译码器列地址详码器16X 16存储矩阵—I—5输m缓冲器^^1^^^1iiBiiItII7.1.4集成电路ROMAT27C010 fD7 〜D Q 128K'8 位ROM Vpp匚132□ Vcc A16匚231□ PGM A15E330□ NC A12E429□ A14 A7E528□ A13 A6匚6卜27□ A8 A5匚7占26□ A9 A4匚8M 25□ A11 A3匚98 24□ OE A2E10o 23□ A10 A1匚1122□ CE A0匚1221□ 07 00匚1320□ 06 01匚1419□ 05 02 □1518□ 04GNDE1617□ 03Pin ConfigurationsPin Name FunctionAO-A16 Addresses 00-07 Outputs CEChip Enable OE Output En able PGMProgram StrobeNC No ConnectPLCC Top ViewB MC A14A13A.8A9小OE A10GE 07OG 050403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P 6527G 54 3210 O12D• -A A A A ^AA O O O NGVPA1A1川A12 A16 VCC_NC A15VPP PGM5 6 78 99 8 76 5 4p 2 2 22 2 2 3132 3TSOP Top viewPlastic Dual In-Line PackageType 13M PP I15A7A53 □AJ亡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匚亡匚03211- ; 、叵i® ffilEB曲 知6巨鬧川川川川“川""WWW Q Infineon?mHYB25D256163CE-4.0.ORP9 圭 C2 FUU17146Effi KI 貢門 •叫卩严::co ,U97.1.5 ROM 的读操作与时序图CEAC Waveforms for Read Operation ⑴ADDRESStACCAi6 〜Ao读出单元的地址有效OE^OEAA^ozDy〜£>ozF OH数据输出有效 tcECEOEtDF一效数■定延时tOHADDRESS VALIDtCE/OUTPUT HIGH Z/ OUTPUT、\ VALID /7.1.6 ROM的应用举例(i)用于存储固定的专用程序(2 )利用ROM可实现查表或码制变换等功能查表功能■ ■查某个角度的三角函数把变量值(角度)作为地址码 <其对应的函数值作为存放往该地址内的数据,这称为〃造表"O使用时, 根据输入的地址(角度),就可在输出端得到所需的函数值 < 这就称为〃查表"O码制变换・・把欲变换的编码作为地址,把最终的目的编码作为相应存储单元中的内容即可。

用ROM实现二逬制码与格雷码相互转换的电路厶人O3€>2O1€>0=D3D2£)1P0用ROM实现二进制码与格雷码相互转换的电路Ch1 2 A / o A2Ai ROMCEOEDiD2D3D4O30201Oo7.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7.2.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7.2.2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 ) 7.2.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72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7.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2.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1 SRAM 的基本结构CE WE OE =1XX高阻ir :■ *V ■" J— —-W-L].厂列译码「II■■■■J. MB ■■■ MM存储阵列CE WE OE =010输出(读)CE WE OE =00X输入(写)\OE\CE \WE 行 译 码 ||J]CE WE OE =011高阻辛国北工関WV^ES1. RAM存储单元•静态SRAM(Static RAM) 本单元门控制管•控ironT5T I//-V D D1V GG11nd1H 双稳雷单元数据列存储单元公用的门控制管,与读写控制电路相接Yj = 1时导通位线B数据线1. RAM存储单元•静态SRAM(Static RAM)X、一(行选择线)丁6(A7数据线耳(列选择线)1百HIi线Xj=l呎、丁6导通触发器与位线接通丫广1•T7. T$均导通•触发器的输出与数据线接通,该单元通过数据线读取数据。

3.SRAM 的读写操作及时序图 读操作时序图〉〈 读出单元的地址有效 )〈T (AA一上一个有效数据Ijjp 「 数据输出有效『RC地址输出数据CE OE数据输出『RCLZOE高阻(LZCE数据输岀有效(b)(HZCE『HZOE-^3.SRAM的写操作及时序图写操作时序图722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SRAM 是一种高速RAM 。

与SRAM 不同,SSRAM 的读写 操作是在时钟脉冲节拍控制下完成的。

O地址>寄存 器输入 寄存器<读写控制 逻辑0E寄存地址线上的地址寄存要写入的 数据2位二进制计数器, 处理A]A°内部读写控制信号;5EW1E =0:写操作 WE =1:读操作:在每个时钟有效沿锁存输入信号,在一 个时钟周期内,由内部电路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u2 J A<> 7 91011IlliIfII・・・CE 斗W :ADV^~\ WE 厂 A HO钾周A3tIIIIIaII二i 秋区mscn^wcn^)iC5A7))iG IIIIIII・■K A O□H -片选无效!黠刊豔I/O 输I/O 输I/O 输出A4入A5岀A6 数据;数据;数据; 开始开始开始 写A5写A6读A7 数据,数据数据ADV=1:丛发模式读写从发模式读写癮式吐有新兔址输入后,自动产生后续地址进行读写操作,地址总线让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P・^r\_r^r^r^j~\_r^r^r^r\_r\_r^zzz^zzz^z/zz«^z/zzz/z/zzzz«^z/zz一aA2+却况\2+钗W(A2)双I (A3)加(A3+ >丛发丛发读A2丛发丛发丛发丛发模式模式地址模式模式模式模式读读单元读读读重新Al+1A1+2数据A2+1A2+2A2+3读A2中的中的中的中的中的中的读Al地址单元数据30C 0( 41)^( A1+1 A2)1|5CSSRAM的使用特点:在由SSRAM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f由于在时钟有效沿到来时,地址、数据、控制等信号被锁存到SSRAM内部的寄存器中f因此读写过程的延时等待均在时钟作用下,由SSRAM内部控制完成。

此时 < 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在读写SSRAM的同时 <可以处理其他任务,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速度。

刷新缓冲器输入缓冲器被选通数据Di经缓冲器和位线写入存储单元刷新R 行选线X如果Di为1,则向电容器充电,C存1仮之电容器放电(存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