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教案

合集下载

《力的存在》教案7(浙教版七年级下)

《力的存在》教案7(浙教版七年级下)

2. 3力的存在(力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弹簧秤、木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力很大,有的力很小。

起重机把大块的建筑材料吊起来,起重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非常大。

我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们用的力很小。

我们需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二、新课展开(一)、力的单位教师: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应该规定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在初中阶段暂时不能讨论,我们只要对“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够了。

多大的力是1牛顿?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

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牛顿。

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牛顿的力。

(二)、弹簧秤教师: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教师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弹簧秤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观察弹簧秤(l)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学生观察、回答:弹簧秤上的刻度数值用牛顿作单位)(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的数值是多少?(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数值是5牛顿)教师: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数值就是这个弹簧秤的量程。

弹簧秤受到的力最大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就会损坏。

我们今天所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就是5牛顿。

(3)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多少?(学生回答:0.2牛顿)教师:不同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该根据刻度数值和格的数目去计算。

(4)零刻度的调整教师:看看你所用的弹簧秤,当不受拉力时,指针是不是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没对准,请你调整好。

(学生调整)教师: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

3.学生实验(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教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教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教案教材分析:《力的存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

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认力的存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认力的存在。

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用具:磁铁、钢球、铁钉、气球、毛细管、玻璃管、橡皮筋、可乐瓶、平面镜、激光手电、喷雾器、细线、小车、铁夹2只、小镜两面、弹簧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1、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将拉力器拉开2、我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力。

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师: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那你能展现你的力量吗?但我们能看到力吗?通过这组图片能判断力的存在吗?我们应怎样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存在。

(这里用到了科学方法上的“替换法”把难以认识、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用直观、明了的作用效果说明它的存在。

)探究实验一: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对它作用一个力,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例如:手指挤压汽球,汽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 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点的理解。

2.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第一章:力的概念1.1 引入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1.2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并分析力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力的作用效果2.1 引入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2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力可以使物体变形,也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2.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并判断力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力的作用点3.1 引入力的作用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作用的起始点。

3.2 讲解力的作用点的判断:力作用的起始点即为力的作用点。

3.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实例中力的作用点,并判断力的作用点。

第四章:力的计算4.1 引入力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4.2 讲解力的计算公式: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变形或运动变化的程度。

4.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实例计算力的大小,并判断计算结果。

第五章:力的实际应用5.1 引入力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5.2 讲解力的实际应用:力可以用来启动机器、移动物体等。

5.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实例中力的实际应用,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最新科学:2.3《力的存在》教案(6)(浙教版七年级下)

最新科学:2.3《力的存在》教案(6)(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节力的存在第一课时力的作用效果从这节内容开始学生要接触力,力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学习力的知识要从感受力的存在开始,认识力是今后学好力的其它知识的基础。

一、学情分析1.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最好是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判断力的存在的方法——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⑴有的情况下,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改变无法察觉,需要对微小的形变放大。

⑵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较难理解。

2.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存在的具体表现:(l)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力既具体又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不要出现力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逐步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能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尝试简单的归纳。

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动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一)演示实验引入教师演示:1.连接一简单电路,闭合开关,电灯发亮。

问:导线中有什么存在?从什么现象你知道了有电?2.出示“树动知风”图片。

问:知道了什么?从什么现象中看到?小结:风和电看得到吗?我们可以怎样来感受?(作用效果)展示“举重运动员图片”你看出了什么?引出“力”(板书)(二)力的存在教师:我们根据电灯发光、电热丝发热就能确认电路中有电流;根据小磁针发生偏转来确认磁场的存在。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力的概念、基本要素和作用效果。

3. 采用示例法,展示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5.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感知力的存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介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展示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感知力的存在。

8.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并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基本要素和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绘制的力的示意图,评价学生对力的示意图的掌握情况。

3. 采用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感知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力的种类,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2. 介绍力的单位,如牛顿(N)。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力的图示表示方法,如力的示意图和力的箭头表示法。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图示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力的矢量性和物质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教具,如弹簧测力计、力的示意图和力的箭头表示法的图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如拉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或改变运动状态。

3.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相互性指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即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物体B也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力。

矢量性指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用力的箭头表示法表示。

物质性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至少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4. 讲解力的图示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是一种简单的图示方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箭头表示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表示方法,除了表示方向和大小外,还表示力的作用点。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如拉绳子使车移动、用手推门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作用现象,试着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图示表示方法。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讲解。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力的分类:按性质分,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效果分,力可以分为拉力、压力、推力、吸引力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32力的存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32力的存在

《力的存在》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第2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探究,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感知力的作用效果;2.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教学难点理解和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课件、2只不同颜色的气球、橡皮筋、磁铁、铁球、小车、直尺、橡皮、溜冰鞋、气球火箭。

六、教学设想本课时主要学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

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进而学习力作用的相互性。

初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能力,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学生对于力的学习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例如:学生认为有些力能产生作用效果,有些力不能产生作用效果:学生可能认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这些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细微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通过充分的实验操作和举例,让学生感知力,体验力,认识力,利用力,解释力。

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压气球活动中感受、体验、关注科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教材: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教学片段:力的存在(本节完整内容: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本教学片段对于力的存在的探究是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了力是什么,并对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再进一步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结合活动以及生活实例介绍了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示意图,并引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从教材的地位来看,力是初中科学中最基本的重点概念之一。

该教学片段属于运动和力这一章,紧跟着第一节的机械运动之后,介绍了力的存在,完整了整章的内容,并且通过力的存在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后面重力、摩擦力等基础力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本片段的初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但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该阶段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对于力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对于具体力是什么,以及力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学生还并不是很了解。

本节课力的存在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相关知识,力既具体又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对于力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逐步去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最好是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判断力的存在的方法——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存在、力的测量、力的示意图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四、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2.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具体情况下力的三要素;(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画出具体情境下力的示意图;2.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学会并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概念和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力的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力的矢量性的理解。

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本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力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重物等。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提书包,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引入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讲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讲解力的性质:讲解力的矢量性和物质性,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性质。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如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等。

6.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实验,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力的概念和性质,并反思力的作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过程。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4.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力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实际问题:运用力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力的基本要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拍打桌子,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2. 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通过实验或实例观察这些作用效果。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力拉开一扇门。

7. 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通过提问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力的定义。

2. 评价学生对力的基本要素的掌握,通过提问学生能否正确解释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含义。

3. 评价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知,通过提问学生能否举例说明力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评价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或生活实例的分析。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力与能量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转化为能量,如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七年下册第三章第2节,属物质科学的范畴。

教材先通过三个情境,让学生指出三个现象中涉及的力,反映了物体间什么作用,进而归纳出力的定义。

在初中阶段的力学的学习中,力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机械运动之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同时又是接下来学习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的知识基础。

所以,不管是知识还是方法,本节课都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2.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认力的存在;3. 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有关现象科学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尝试简单归纳;2. 通过简单的实验器材,动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并提升观察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生活现象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2. 学生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生活现象。

四、课前准备乒乓球、气球、弹簧、小车、磁铁等五、教学过程(一)感受“力”【创设情境】生活中有很多用力的场景,请同学们例举用“力”的例子。

展示生活中的“用力”的场景(可给出书本上的例子)(二)分析“力”活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例子,概括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学生归纳】1、前面的人、磁铁等——物体,2、后面的轮椅、铁钉等——也是一个物体,3、中间“推、拉”这些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动作(作用)【教师总结】上面的例子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力。

【讲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教师讲述】力看不见、摸不着。

如何可以感受到力的存在呢?【图片】被风吹的大树学生举例说明回答如何感知风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教案3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教案3

探究中感受乐趣,合作中提高能力——《力的存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产生、力的相互性。

教材的编写是在学生具有充分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同时教材注重用精美的照片和图片来表达信息,以增强科学的可读性和真实性。

而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如大气压、功、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过力的一些知识,特别是比较详细地学习过有关浮力的知识,知道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但这一些知识和概念的建立还处于朦胧的阶段,由于力的存在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桥梁,才能体会和感受无法直接观察的知识。

2、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对于运动的相对性已经了解,合作的意识也已建立。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同时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更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让知识体现的更直观、生动。

三、教学目标1、通过“猜谜语”的活动来类比明确“转换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观察和活动归纳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产生和相互性。

3、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通过小组之间的挑战活动,让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从而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会利用生活实例解释力的作用效果。

2、探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1、明确转换法和放大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探讨力的相互性。

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力的存在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任何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力的产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性质: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

2.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 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绘制力的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2. 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并举例说明。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绘制力的示意图。

7. 作业:布置有关力的存在和作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力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效果的教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剩下的章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和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力的存在和作用的练习题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拓展1. 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摩擦力: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滑轮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 教案4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 教案4

第三节力的存在一、教材分析:教材第一段从“树动知风”这一日常生活的经验提出判断力的存在的一种方法:根据里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在科学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

教材安排的手压矿泉水瓶使之变扁的实验十分简便,可以让每一个学会僧做一下。

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橡皮筋,将它套在两手的食指上,拉一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让他们自己概括出实验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4、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会使用弹簧秤测力。

〖技能目标〗1、在列举生活事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单级水火箭,从中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从生活事例中获取知识,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热情。

2、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提高对价值的科学认识。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力的存在,力的相互性,分析能力的提高。

难点:力的相互性,分析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准备:矿泉水瓶、气球、弹簧、铁架台、弹簧秤、两个鸡蛋、回形针、磁铁、海绵、课件。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实验式、讲授式。

六、教学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师:你看得见风吗?你能说明风的存在吗?(课件打出图片)生:飘起来、冷、气象设备、风车、风发电、风铃等:师:能不能总结一下我们是看到风产生的什么而知道风的存在的?生:效果。

师: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通过风产生的作用效果知道风的存在。

同样的,生活中力普遍存在,你能看到吗。

你能通过一些事例说明力的存在吗?(板书:一、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活动一:(以四人小组开展讨论)讨论:哪些事例说明了力的存在?生:人提水桶,肌肉紧张;人踢足球,脚趾疼痛;人推桌子,桌子移动;压路机压路,路变平实…师:若有必要教师在这里可以通过比较左边的物体和右边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引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力的图示》教案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力的图示》教案

某某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力的图示》教案一、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力的大小、单位与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学习,学生对力有大小比较好接受,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图示的画法对要求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力的图示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学时宜边教师示X、边学生练习,有一个技能巩固的过程。

通过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引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并能说出力的三要素;知道可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力。

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会正确作出力的图示年根据力的图示,说出某过力的三要素。

了解力的示意图的意义和作用,并会用它来表示具体的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表示一个力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力的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三、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力的三要素,画力的图示三、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二、ppt图示瓶子变形、足球运动的图片。

三、复习提问: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主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2.力的作用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二、新课教学(一)力的三要素演示: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拉两次弹簧。

我们发现前后两次过程发生形变的程度不同,说明前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请思考:为什么前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会不同?学生回答:因为前后两次力的大小不同。

师:很好,正因为前后两次力的大小不同,从而影响了力的效果,我们说,力的大小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因素。

请思考: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演示:用力拉弹簧和用力压弹簧,观察弹簧的长度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学生观察,得出:力的方向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教案
一、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力的大小不同它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

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牛顿的力有多大。

教材通过对弹力的研究,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弹力,确认弹力存在的普遍性。

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力的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

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

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

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科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

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牛顿;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牛顿;也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牛顿的力有多大。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①准备如图所示的一个弹簧,标出弹簧下端所对的位置。

②找学生用力去拉弹簧,弹簧长度将,用的力越大,弹簧的长
度就。

③撤去拉力,弹簧将。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

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跟着将指针调零,并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

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是:最小刻度值为:
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用手拉弹簧秤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顿处,感受一下1牛顿的力有多大。

增大拉力,弹簧的长度将,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牛顿。

你的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牛顿,你同学的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牛顿。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人的头发的强度因人而易,与人的年龄、性别而变,一般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小结: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
弹簧秤测力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布置作业:
作业本
反思:
1课件制作还不够精炼。

2引入内容太长导致后面重点部分时间不够
3语言表述不够到位,没有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