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
三年级语文教案《情感体验与表达》
![三年级语文教案《情感体验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c7d8a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a.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情感体验与表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2. 帮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情感体验的概念;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2. 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2. 学生准备纸笔,课堂参与积极性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情感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对情感体验的思考。
2. 情感体验:教师讲解情感体验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情感体验,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
3. 情感表达:教师示范如何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鼓励学生模仿并进行表达练习。
4. 情感分享:学生分组进行情感分享,每组选择一个情感主题,展示他们的情感表达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情感表达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表达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绘画等形式,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情感体验与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课堂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情感体验与表达的练习,可以写日记、画画等形式;2. 组织学生参加情感表达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情感体验与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体验与表达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展现更多优秀的情感表达作品。
诗歌的意象与抒发情感
![诗歌的意象与抒发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398c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b.png)
诗歌的意象与抒发情感诗歌是一种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
诗歌的意象与抒发情感是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诗歌的意象1.1 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中的一种基本元素,它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描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手法,创造出的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画面。
意象是诗歌的基石,是诗人表达情感、传达思想的载体。
1.2 意象的分类诗歌中的意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它们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神秘。
(2)社会意象:如宫阙、江湖、战争、繁荣等,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
(3)人物意象:如美人、英雄、隐士等,体现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抽象意象:如爱情、友情、理想、命运等,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观念。
1.3 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氛围:意象可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传达情感: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意象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3)寓意象征: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可以表达诗人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4)增强美感:意象具有审美价值,可以提高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二、诗歌的情感抒发2.1 情感抒发的定义情感抒发是指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
情感抒发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是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
2.2 情感抒发的途径诗歌的情感抒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1)意象描绘:通过描绘意象,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2)对比映衬:通过对比和映衬,诗人可以强化情感的表达,使情感更加鲜明。
(3)节奏韵律: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可以传达诗人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4)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可以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幼儿园的情感体验与表达
![幼儿园的情感体验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8848cd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b.png)
01
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
而形成健康的自尊和自信。
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02
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提
高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03
在幼儿园中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通过情感体验,幼儿能够
学会分享、关心他人和合作等社会性行为。
情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通过关注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能够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的情感发展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抗 压能力。
情感表达能力
评价幼儿是否能够用语言 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情感,是否能够有效地 沟通。
情感调控能力
评价幼儿是否能够调节自 己的情绪,是否能够在不 同情境下保持冷静和理智 。
03
幼儿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情感表达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幼儿情感表达能力是指幼儿通过语言、表情、动 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能力。
制定合作计划
丰富活动形式
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制定情感体验活动的计 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 会、游戏等,激发幼儿参与情感体验活动 的兴趣。
鼓励幼儿表达
及时反馈与调整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 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家庭和幼儿园应及时反馈幼儿在活动中的 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内容和方 式,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情感的体验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36e55a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a.png)
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情感是人类内心最深层的体验,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人的情感丰富多样,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等各种感受。
本文将探讨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情感的体验情感的体验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环境或事物时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感觉。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情感的体验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反应。
例如,当我们遭遇挫折时,会感到沮丧和失落;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会感到兴奋和满足。
情感的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个体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情感的体验除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与个体的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价值观念都会对情感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而一个悲观消极的人则更容易陷入悲伤和焦虑中。
此外,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经历也会对情感的产生和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二、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表达是人们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言语、行为、艺术等形式传递给他人的过程。
情感的表达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与他人产生共鸣、交流和理解。
情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语言表达、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写作和绘画等。
语言表达是最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词语、句子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比如,当我们感到开心时,可以用“我很高兴”表达;当我们感到伤心时,可以用“我很难过”表达。
面部表情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微笑、眼泪、愤怒的表情都能够传递出情感的信息。
肢体动作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
比如,拥抱、握手可以表达友善和温情;拳头、瞪眼可以表达愤怒和不满。
写作和绘画是一种更为深入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三、情感的体验与表达的关系情感的体验与表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情感的体验是情感表达的基础,只有真实地感受到情感,才能够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情感的表达也反过来影响情感的体验,当我们将情感表达出来时,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鸣,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情绪体验到情感认知——《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的教学感悟
![从情绪体验到情感认知——《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的教学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7aecc200763231126edb112f.png)
社会 主 义建 设 的科 学指 南。 9 年 , 1 7 9 邓小平爷 爷
情感体验较 肤浅 , 果不好 。年轻教 师说 : 效 这篇 文 章字面简单 , 教起来难 以深入 , 发挥空 间较 小 。
我 将 这 篇 文 章 仔 细 推 敲 了 一 番 。 发 现 了 教 师 们 的 困 惑 所 在 。 本 文 拟 就 自 己 执 教 这 篇 课 文 的感 悟 , 同执 教 过 这 一 课 的 教 师 作 个 交 流 。 教 学重 点 的校偏
浪 花 会 把 他 的 骨 灰 送 向 太 平 洋 、 度 洋 、 西 洋 印 大 文 章 对 5 d, 的 丰 功 伟 绩 采 取 的 是 排 比 式 q -  ̄ 平 略 写 手 法 .要 通 过 这 段 略 写 的 文 字 让 学 生 深 入
从情绪体验到情感认知
细 节却 引 起 了 我 的 注 意 :在 排 公 开 课 课 目
带领 人 民 书 写 中 华 民族 崭 新 历 史 的 伟 人 ,今 天
祖 国的 万里 海疆 ; 许 , 也 奔腾 不 息的浪 花会 把 他
将 完成 他人 生的 最后 一 个篇 章 。
可 以 是 婴儿 的皮肤 . 可 以是少 男 少女 的皮 肤 , 也
知识 , 教会 学 生舍弃 , 为了使 他 们进 一 步超 越 是 课本 , 获得 更全面 的掌 握 。 让学 生 学会 质疑 、 学会 否定 , 这是 充 分尊 重 他们 在 学 习过程 中的独特 体 验 ,也是 培 养他 们
一
、
19 7年 5月 2日上午 ,一 架银 色的 专机 离 9
苏教版 的教师 教辅 用 书 中将这 ~课 文 的教
学 重 点 设 定 为 :缅 怀 小 平 超 越 时 代 与 国 界 的 影 “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f60c01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学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认知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认知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
研究表明,0-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内会逐渐形成一系列的认知能力,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解决问题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他们会逐渐掌握更多的语言、数学、科学等知识,也会学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信息。
因此,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儿童在认知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2. 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在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研究表明,儿童在0-6岁期间会经历从单词到句子再到语篇的语言发展过程,他们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除了语言本身,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还关注儿童语言的使用方式和交流技巧。
例如,他们会探索儿童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3. 情感发展情感是人类重要的心理体验之一,而在学前期,儿童的情感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研究表明,儿童在0-6岁期间会经历从情感体验到情感表达再到情感调节的过程,他们会不断学习和体验各种情感,并逐渐学会用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还关注儿童情感调节技能的发展。
例如,他们会研究儿童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如何调节情感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关系。
4. 社会和道德发展社会和道德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研究表明,儿童在0-6岁期间会经历从单纯自私到能够理解他人需要和感受的过程,他们会逐渐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和遵守社会规则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会研究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探索儿童如何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如何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以及如何遵守社会和道德规范等。
作文范文之600字写真情时感抒发感情的作文
![作文范文之600字写真情时感抒发感情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f070ce172ded630b1cb658.png)
600字写真情时感抒发感情的作文【篇一:以真情为话题的作文点滴真情】以真情为话题的作文点滴真情国际学校七(8)吴天宇从来不曾忘记,那些已经模糊的片段。
因为早已藏在心底,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刻骨铭心。
——题记有那么一张桌子,看不出材质和年代,只有岁月流逝刻下沧桑印记。
右手边的第一层抽屉是上了锁的,我凭着支离破碎的记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竟找到了那把钥匙,不知怎地我感觉它似乎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好奇心驱使着我打开了锁,“咔咔”,一阵莫明的紧张压抑在我心口,拉开的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放慢了心跳。
满满一抽屉的信封!我蹲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来,掸去灰尘,我看见上面号着一个“特殊”的日期——2000年11月27日。
这不是我的生日吗?到底有什么“秘密”被隐匿于此?我取出里面的一打纸,刚看了两行,鼻腔中就涌起一种酸涩。
“今天我的小宝贝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上,虽然还没想好取什么名字,但是愿她天天快乐??”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因为委屈我涕泗横流,大发脾气,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只有擦拭着我的泪水,恬静地微笑着。
我有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她每天快乐吗?繁重的家务,繁琐的工作,正逐渐侵着她的身体,那个年轻貌美的少女早已没了踪迹,她在时光的的飞逝中慢慢老去,她经常着眉,眉心因而有了“川”字;她经常因为烦心事辗转反侧,彻底不眠;家人她要关心,朋友她要体谅??为什么我就不会帮她减轻负担呢?我带着愧疚,抽出了别一个信封。
这个信封很大,很破旧,里面的东西也是厚重的。
但是它没有标注时间。
我双手拖着,不敢轻易打开。
但我终究没忍得住,取出了里面的纸张,刚瞄上去,那些材料在我面前就像浮在水上一样,因为我的眼睛中溢满了泪水。
这些眼泪仿佛以前在一个不见天日的深井当中,现在才涌出来。
我的内心被那沉深贴心贴肺的感情袭击了,就在那几秒钟,我仿佛度过了十三个春夏秋冬。
这一张张纸上记录着我的每一次病情。
“2001年8月7日,吴天宇六个月第一次生病,病因:可能是我的感冒传染给了她,还有她受凉,症状:发热??”每一份详细缜密的档案都让我勾起往日的记忆。
课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情感体验
![课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情感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1eb3d0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9.png)
课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课文是学生接触语言和文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传递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课文的情感导入。
在课文前,可以通过简单的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相关情感的联想和思考。
例如,如果课文讲述了友谊的力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过真挚的友谊体验?”或者展示一幅描绘友谊的图片。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关注,为后续的情感体验打下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情感导读技巧,帮助学生从课文细节中感受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描写手法和用词选择,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描述他们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一篇讲述勇气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述自己曾经有勇气面对挑战的经历,并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行情感共鸣。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感写作任务,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根据课文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表达和写作。
例如,学生可以以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为主角,写一篇续写文章,描述该人物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并体现出其中的情感变化。
通过这样的写作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表达。
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给予评价,还要对学生表达的情感进行肯定和引导。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否准确、充分,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语言更好地传递情感。
古诗文的情感体验四法
![古诗文的情感体验四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087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d.png)
古诗文的情感体验四法古诗文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折射出了古人的情感体验和世界观。
古人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是古诗文的情感体验四法:一、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古诗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以古喻今”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比喻方法,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事物等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离骚》中的“爰居爰处乎吾道穷,躬穷而不能息”表达出了屈原的苦恼和绝望。
又如《红楼梦》中的“荷包一别后,月仍旧在,人归且!”用荷包比喻离别之痛,用月亮象征思念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抒发情感的反复回旋和叠加古诗文中经常出现情感的反复回旋和叠加,这种手法能够强化情感的表达。
如《离骚》中的反复“吾独不得出乎此中”,表达出作者的悲痛和无奈。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床上的诸多情景,如梦游、发烧、低落等,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悲伤和痛苦。
三、借物抒情古诗文中借物抒情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法。
通过描写物品,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
如《闲情赋》中的“竹为笺,蜡为字”用竹子和蜡来表现出作者的自由和无欲,以及崇尚自然和简朴的风范。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间的那只蝴蝶,通过蝴蝶的生命离奇转化,表达了两人离合、相思的情感。
四、运用游移不定的视角古诗文中有时会运用游移不定的视角,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幻多端。
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从个人视角转化为群体视角,“长风破浪会有时”再次回归个人情感表达。
这种游移不定的视角,让读者在情感的多重变化中感受到古人深刻的思考和抒发。
总之,古诗文的情感体验四法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灵活、深刻的情感表达手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当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去向他人和自己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听情感歌心情文案
![听情感歌心情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34c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b.png)
听情感歌心情文案1. 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情感歌,心情在歌声中演绎着。
2. 别人眼中的快乐,其实只是我一个人的心痛,只有情感歌能真正理解。
3. 渐行渐远的人和事,情感歌道出我的无奈和伤感。
4. 听着情感歌,仿佛在重温曾经的美好,那些记忆在歌声中清晰起来。
5. 没有什么比听一首情感歌更能释放心中的情绪,让人感觉轻松。
6. 生活细腻而又无奈,情感歌让我的心得到了解脱。
7. 情感歌唱出了我心中所有的思念和遗憾,让我能够面对内心的困惑。
8. 有时候懂你的人只有音乐,只有情感歌才能真正明白你的痛苦。
9. 别人不明白的情感,在歌声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唯有情感歌能共鸣。
10. 音乐是我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宣泄,听情感歌就是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11. 好听的情感歌带我进入一个独属于我的世界,远离纷扰和烦恼。
12. 沉浸在情感歌的旋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歌手的情感,与他们共鸣。
13. 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听情感歌,感受着歌声中的情感和温度。
14. 情感歌让我明白了,原来痛苦和幸福可以在同一首歌里交织。
15. 在喧闹的世界中,唯有情感歌可以让我找到心灵的安静角落。
16. 透过情感歌,我仿佛能够看到歌手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17. 静谧的夜晚,与一首情感歌为伴,成为我最好的安慰。
18. 对于喜欢的情感歌,我可以反复听上几十遍,每次都能找到新的共鸣。
19. 某个瞬间,情感歌的旋律轻轻落入我的心扉,让我泪流满面。
20. 感性的灵魂总是需要情感歌来舒缓,给予内心柔软的力量。
21. 情感歌让我从快乐到伤感,从失落到振奋,每一种情绪都能尽情抒发。
22. 听情感歌,体验到多样的情感,仿佛在经历着别人的故事和人生。
23. 当心情郁闷时,听一首情感歌,所有的沉重都可以得到释放。
24. 情感歌是我最真实的朋友,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情绪倾诉给它。
25. 梦幻般的旋律,让我随着情感歌的节奏,在音符的海洋中徜徉。
26. 情感歌激发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不断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acc16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8.png)
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文学作品是培养孩子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习到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行探讨。
一、激发情感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方式,能够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孩子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共鸣,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孩子读到一篇描写友情的故事,就会对朋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并能通过阅读中的人物经历来学习如何表达友情。
二、丰富情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样化的情感体验。
孩子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通过亲身经历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遭遇,从而拓宽他们的情感认知和阅历。
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将为孩子们今后的情感表达提供素材和参照。
比如,孩子通过阅读一本描写坚强战胜困难的小说,会受到书中主人公的故事启发,勇敢面对困难,倾诉内心的情感。
三、学习情感表达方式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培养孩子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活动等都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手段,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通过模仿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孩子们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孩子们在读到一段描写快乐的文字时,就可以学会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四、培养创造力文学作品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孩子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灵感,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文字表达。
通过创作,孩子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读者分享。
此外,创作也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培养孩子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
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
![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https://img.taocdn.com/s3/m/713e28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1.png)
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抒发的媒介,让读者和作者能够通过文字来共享内心的情感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并分析它们对读者的影响。
一、情感体验的表达诗歌作品是表达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对自然、爱情、人生等主题的描写,诗人可以用独特的语言和形象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情感。
例如,在玛丽·奥利弗的诗中,她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传达出生命的美好与绚烂。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体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
此外,诗歌也常常表现出作者在面对悲伤、失落、孤独等负面情绪时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西蒙娜·维尔的诗歌中,她将自己的内心痛苦与社会的不公平相联系,通过诗歌来倾诉和宣泄情绪。
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能够让作者释放压力,也能让读者对社会问题产生共鸣,并有所思考。
二、情绪的抒发除了情感体验外,诗歌也是一种情绪抒发的方式。
通过特定的诗歌形式、韵律和语言表达,诗人能够有效地传达出自己的情绪。
例如,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诗中,她常常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奇特的韵律和排列方式来表现她内心的喜悦、痛苦和怀疑。
这种情绪的抒发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绪波动,与之共鸣或对之产生共鸣。
此外,诗歌也常常通过对特定事件或经历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特定时刻的情绪。
比如,在战争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对战场景象、伤痛与恐惧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愤怒、恐惧和哀思。
这种情绪的抒发不仅是作者对特定事件的回应,也是对读者传递信息和引起共鸣的方式。
三、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对读者的影响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抒发对读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与诗人的情感和情绪产生共鸣,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普遍情感和情绪,拓宽自己的视野。
其次,情感体验和情绪抒发也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
抒发情感的片段
![抒发情感的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5197862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c.png)
抒发情感的片段《关于抒发情感片段的指南》情感,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澎湃的东西,就像一锅老汤,小火慢炖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抒发情感的片段呢,就像是从这锅里舀出的一勺精华,能让别人也品出其中滋味。
咱先说说这抒发情感的方式,它就像画画。
有时候,你可能用的是豪放的泼墨法。
你看那些诗人,像李白,他高兴了就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就好比拿个大刷子,蘸满了浓烈的情感颜料,在生活的画布上用力一挥,那情感就像颜料一样溅得到处都是,让看的人一下子就被这情绪淹没。
这是一种直抒胸臆,把心里的欢喜、愤怒、悲伤或者激动,就那么赤裸裸地摆出来。
你要是心里有一团火,也别憋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像这样一股脑儿地倒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热度。
再说说那种含蓄的抒发,这就像是工笔画,一笔一笔细细描绘。
就像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思念,多愁苦,但是通过把自己和黄花相比,那种消瘦、那种在西风中的孤独感,就像细细的线条,一点点勾勒出她内心的哀伤。
我们平常人也有这样的时候,比如说你想念一个人,你不说“我想你想得要死”,你可以说“每次路过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条街,风里都好像有你的影子”。
这就像是在那情感的画布上,用淡淡的色彩,轻轻地点染,虽然没有泼墨那么震撼,但却有一种慢慢渗透人心的力量。
抒发情感的片段里啊,环境的描写就像是给这情感搭个舞台。
你要是表达悲伤,那可能是“寒雨连江夜入吴”这样的冷雨寒夜,冰冷的雨丝就像悲伤的丝线,把那种惆怅的氛围拉得满满的。
要是高兴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温暖的春风,盛开的繁花,就成了欢乐的背景板。
你想啊,要是你写一段和朋友重逢的激动,你可以写“阳光正好,洒在我们久别重逢的笑脸上,那斑驳的光影就像我们重逢的喜悦,跳跃着,闪烁着”。
这环境就像个放大器,能让你的情感更加浓烈,更加有感染力。
还有啊,细节也是抒发情感的关键。
这就像做菜,细节就是那调料。
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的功能与效果
![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的功能与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7df279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0.png)
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的功能与效果文字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和知识,还可以表达情感和心理状态。
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功能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文字的情感交流功能文字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可以传递情感信息,使人们能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
文字的情感交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表达:文字可以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通过文字,人们可以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他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2.情感共鸣:文字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情。
这种共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加强社交关系。
3.情感传递:文字可以作为一种情感传递的媒介,将情感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
这种传递可以通过文字作品、信件、电子邮件等形式实现。
4.情感沟通:文字可以用来沟通和解决情感问题。
在人际关系中,文字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期望,促进情感沟通和理解。
文字的心理抒发功能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一种心理抒发的手段。
文字的心理抒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释放:文字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情感,缓解心理压力。
通过写作或阅读,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出来,达到情感释放的效果。
2.心理疏导: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心理疏导的工具,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问题。
通过写作,人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疗愈:文字可以产生情感疗愈的效果。
阅读励志故事、文学作品等可以激发人们的正面情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自我认知:文字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认知,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通过写作,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认识。
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的效果文字的情感交流与心理抒发功能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进人际关系:文字的情感交流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
情绪抒发释放内心的情感
![情绪抒发释放内心的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a0a757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0.png)
情绪抒发释放内心的情感情绪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焦虑恐惧等等。
而情绪抒发则是一种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甚至改善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情绪抒发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情绪抒发方式。
情绪抒发的重要性情绪抒发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情绪抒发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通过表达情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其次,情绪抒发有助于调节情绪。
当我们将内心的情感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来时,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压力,让自己更加平静和放松。
此外,情绪抒发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加深感情。
不同的情绪抒发方式书写日记书写日记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情绪抒发方式。
通过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日记中,我们可以尽情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内心积压已久的情感。
同时,书写日记还有助于整理思绪、排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另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情绪抒发方式。
无论是绘画、写诗、音乐创作还是手工制作,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形式,用色彩、线条、音符等来传达内心所想,实现对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抒发方式。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出多巴胺等快乐激素,帮助缓解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
同时,运动还能让人专注于当下,忘却烦恼和忧虑,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
与他人交流与他人交流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情绪抒发方式之一。
与亲友、同事或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倾诉自己的困扰和忧虑,可以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在倾听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抒发情感体验的作文
![抒发情感体验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9a27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d.png)
抒发情感体验的作文
生活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我感觉
自己像是在坐过山车,心情忽上忽下;有时候,又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船,
悠然自得。
高兴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吃了一大碗甜甜的冰淇淋,从嘴巴一直甜到心里。
比如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或者交到了一个特别贴心的朋友,那喜悦简直要
溢出来。
我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走路都像是踩着云朵,轻飘飘的。
难过的时候呢,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蒙蒙的。
可能是和家人吵架了,或
者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就像塞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这时候,看什么都不
顺眼,连平时喜欢的零食都变得没滋没味。
生气的时候,就像一个快要爆炸的气球。
可能是别人误会了我,或者遇到
了不公平的事情,那怒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我会忍不住大声争辩,脸涨
得通红,感觉自己像个愤怒的小狮子。
而感动的时候,心里会涌起一股暖流。
可能是看到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帮助,也可能是收到一份意外的惊喜,眼睛会不自觉地湿润,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
了爱和温暖。
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调色盘,把我们的日子涂得五彩斑斓。
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感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的人生变
得有滋有味。
所以,就让我们尽情地去感受这些情感吧,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体验的四个部分名词解释
![体验的四个部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673b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9.png)
体验的四个部分名词解释四个部分指的是感官、情感、思维和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我们醒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情感。
无论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还是通过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我们都在不断地体验着世界。
首先,感官是我们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帮助我们感知世界。
通过视觉,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色、色彩缤纷的花朵以及人们的面容。
通过听觉,我们可以听到悦耳的音乐、朋友的笑声以及自然界中的声音。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闻到飘来的花香、美食的香味以及新鲜的空气。
通过味觉,我们可以品尝到甜美的巧克力、酸甜的水果以及五味杂陈的食物。
通过触觉,我们可以感受到柔软的棉花、凉爽的水以及温暖的阳光。
感官的作用使我们能够与世界互动,并从中获取愉悦和满足感。
其次,情感也是我们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是我们对于事物和经历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宁静和愉悦;当我们听到动人的音乐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欢快和兴奋;当我们品尝到美味佳肴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
情感不仅是我们体验的反应,也是我们对事物和经历的评价。
不同的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再次,思维在体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思维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在体验中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所看到、听到、嗅到、品味和触摸到的事物。
通过思维,我们可以将感官所获得的信息与我们的记忆和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思维的作用使我们能够从体验中获得智慧和洞察力,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行为也是我们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是我们对于体验的回应和表达方式。
通过行为,我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和互动,从而丰富和深化我们的体验。
当我们参加一场音乐会时,我们可以通过鼓掌和欢呼来表达对音乐家的赞赏和喜爱;当我们参观一座美术馆时,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和摄影来记录自己的观感和情感;当我们品味一道美食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情和评论来表达我们的喜爱和品味。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抒发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抒发](https://img.taocdn.com/s3/m/a5062d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c.png)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抒发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其代表作《柏拉图对话录》是西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类生活与思想的深刻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情感、内心世界的思考。
二、情感体验与内心抒发
在《柏拉图对话录》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描绘了人们在思想与行为中
所体验到的各种情感。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谈及了“爱”的概念,他认为爱是一
种对真理、美和善的追求,是精神上的追求而非肉体上的欲望。
这种高尚的爱意味着对理想的追求,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欲望,向更高尚的目标迈进。
另一方面,在《对话录》中,柏拉图也探讨了内心的抒发,认为人们内心的情
感和欲望是影响其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话的形式,柏拉图展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和追求,揭示了情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结语
在《柏拉图对话录》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哲学家对于人类生活的深入思考,
还可以体验到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样。
情感体验和内心抒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思考和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情感与欲望,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以上是本文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抒发》的探讨,希望可以带
给读者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一些思考和启发。
写作中的抒发情感
![写作中的抒发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b6c303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0.png)
写作中的抒发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抒发情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还是其他文学体裁,作者都可以通过运用文字,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本文将探讨写作中抒发情感的几种常用方式,并探讨其对于作品的影响。
一、描写细腻的情感描写细腻的情感是一种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方式。
通过对人物、场景、事件等细节的描写,作者可以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描述一个日落的时候,作者可以运用形容词、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动和喜爱之情。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的描写,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
然而,缺点在于过度描写可能会导致作品过于冗长乏味,读者可能会感到疲惫和厌倦。
因此,描写细腻的情感需要作者把握好度,避免过度。
二、通过对比表达情感对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对比,作者可以突出情感的强烈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例如,在描述一个悲伤的场景时,作者可以通过对比来凸显悲伤的程度,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优点在于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有力,使读者更容易被情感所打动。
然而,过度使用对比可能会导致作品的情感过于夸张和不真实。
因此,作者需要在运用对比的同时,注意控制适度,避免情感失真。
三、陈述真挚的感受在写作中,作者可以直接陈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例如,可以通过独白、旁白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状态,与读者分享内心的思考和感悟。
这种方式直接、简洁,可以有效地将作者的情感传达给读者。
陈述真挚的感受的优点在于表达直接,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作者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能力,避免过于啰嗦和冗长。
同时,需要注意言之有物,不流于空泛。
四、通过对话展示情感对话是一种生动有力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情感。
作者可以通过对话来设置角色间的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谈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落实陈玲王占芳【摘要】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语文教学中在情感目标的达成和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从跨越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大环节概括出利用信息技术深层次达成课文情感目标的一系列策略——情感的激发、情感的共鸣、情感的深化和情感升华,并辅以相应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网络环境情感目标前言情感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类所特有。
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其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目标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摒弃以往过分强调文字的工具性、偏重学生认知目标培养、以应试为唯一目的的偏向,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文字的世界中感悟受真、善、美,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在学“文”的过程中明其“道”。
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在课堂中教学的普及应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也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了“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
该研究经过近6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环境下“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模式,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其中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所花费的课时时间一般为2~3个课时,各个课时的教学偏重点略有不同,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重点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懂读顺课文;第2部分是对课文的深入处理,升华主题。
无论哪个课时,一般都包含有创设情景、课文处理、拓展阅读和打写留言这几个基本环节,本文将结合这几个基本教学环节来谈谈在落实课文相关认知目标的同时,情感目标的具体落实策略。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上课伊始,情景的创设一方面让学生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营造氛围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在深入课文前的特定的情绪状态,为后续阅读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使学生注意力、思想紧紧萦绕在某种特定情绪之中,从而增强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效果。
在情景创设阶段,对于情感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渗透。
(1)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音频、视频或者动画、图片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在情感传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段音乐、一截视频、一幅图片在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很快融入到课堂所建构的特定情景之中。
例如在《夏夜多美》案例中,伴随着教师的导入语,一段优美的背景音乐悄然响起,引领着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2)教师的情绪准备和导入语言设计教师的教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饱满的情绪对学生本身就起到移情作用。
而师生之间情绪的传达除了肢体、表情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语言。
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出发,才能打动心灵深处,用真诚动情、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想象空间,联系生活悟出真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动情式、优美、富有感染力的导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也会很快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欲。
2.以疑导文,通情入境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意思说不能脱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悟人文思想、落实情感目标。
但是这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应该是机械单调、千人一面的,应当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感受、思考、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实现建构意义、生成知识,获得自身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教师是学生与文本的中介,是阅读中的对话者、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不应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具体深入地思考课文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词汇、结构、情节、人物和思想做出反应。
(1)引导学生质疑,提供通向情感目标落实的途径问题会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使他们能更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学生经由对文本的探究,看到或找到自己不曾看到的问题,事实或规律等问事实层面的问题。
在设疑的过程中,注意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琐碎、牵制学生,而需要抓住情感共鸣点,多问需要想象的问题、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
如深圳市福民小学白杨老师在处理《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时,在梳理课文大意基础上抓住文章中人物玲玲的情感变化线索设计问题,围绕着“玲玲为什么从满意到哭了”、“坏事如何能转化成好事”这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质疑中进行朗读和讨论交流等活动。
通过问题的设计,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明白遇到困难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的道理。
(2)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与文本的触摸与对话中,感悟意义,获得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应该千人一面,而应该是在理解和思考基础上的带着自己独特感受的体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个性化情感体验,创设机会让学生就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篇寓言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小朋友,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围绕着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小青蛙”,有的学生回答“这是一只喜欢吹牛的小青蛙”,有的学生则回答“这是一只愚蠢的小青蛙”,这些回答都是教师所提前能预设到的,也是符合这篇寓言的主旨思想的常态答案。
这时候却有学生回答“小青蛙挺可怜的。
它从生下来起就住在井里,它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好呢?不能怪小青蛙的。
”这时候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否定和忽视,而应该肯定学生有着自己的感受(富有同情心、宽容),还可以鼓励班上学生就这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讨论,乘机引导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目标:对待别人的错误不能持嘲讽、讥笑的态度,而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持宽容的心态去帮助对方。
(3)以读(演)促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渲染情感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训练点。
有人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
同时,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将语言文字还原、再现、想象成各种情节之像、情绪之像、物体之像的过程。
学生通过朗读运用语言、声调、表情、动作可以把文本所表达的隐含的意思显性化、有声化、有形化;学生通过朗读把喜悦、悲伤、愤怒、爱慕之情表达出来,同时也更好地体会到课文的意境。
朗读有各种形式,教师在应用的时候切忌反反复复围绕同一内容开展同层次的朗读,而应该注重朗读活动的目的性,如听课件读、教师整体朗读是起到一个示范、整体感知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则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而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段落进行品读则是让学生边读边品边悟,同时用适当的语气、声调来进行朗读表现。
在品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抓两头(朗读效果好和略微不足的学生)的方法来对学生朗读的技巧进行点拨和指导;学生都很喜欢模仿和表演,给他们创设一个情景,学生就会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
在低年级阶段的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适合学生表演。
此时可以开展分角色表演读的活动。
因为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都分别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让学生表演相关的角色,其实也就是应用移情策略,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课文,用课文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塑造自己。
对于还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情感理解基础的儿童而言,通过自身实践演读,在情感目标达成方面这一方法远比阅读或讲解有效得多。
如在学习《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中时,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在读、演的过程中,学生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情、语气来表现棉花姑娘生病时的难受、求医过程中的期盼、病医好后的开心,在不知不觉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都进行了渗透。
此外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辅以配乐、配画面支持,在师生朗读环节的氛围创设、情感渲染和达成方面都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拓展阅读,深化情感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供给学生更多相关主题的拓展材料,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更多的实例中强化情感目标的达成。
如在学完人教版第五册《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后,学生从小宋庆龄的身上,明白了做人要守信这个道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道理,可以提供几篇相关名人守信的故事,“守信”这个道理在不同的故事情景中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启发和思考,从而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情感目标,进行拓展阅读时候,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可以在学生开展拓展阅读前提供一些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更能集中精神进行思考和文意的提炼;其次是学生阅读后,注意创设机会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己的阅读收获,及时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梳理和表达。
4.直抒胸臆,升华情感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如何赏析文章,还要使得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拓展阅读,学生所要体验的都是文中角色的情感,所要表达的都是对文中故事和人物的感受,而写作环节则能够帮助学生把文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转化、移植到自身,能够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反思,用所积累的词句表达出自己曾有过的类似情感,或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实践,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并及时外化表达。
这种由此及彼、由人及己、由思考到表达,由内部、隐形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显性的文字表达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求真人格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学完人教版第二册《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写作要求“你的小手会帮助家人做哪些事情,请把它记录下来和同学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在家里要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学生在文字表达的过程中则进一步体会到帮助家人和热爱劳动的自豪感。
在设置写作环节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性问题,在体现情感目标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题目的设计,可以设计多个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其次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通过文本抒发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1、余胜泉.张文兰.何克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目标与策略(小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2、情感领域下的教学目标建构,孟献华,教学研究,2004年1月3、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的思考,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