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电气设计PPT讲义(图文并茂)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课件

《装配式建筑》课件
连接方式
介绍预制构件的常用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灌浆连接等。
质量要求
强调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的质量要求,如连接牢固、位置准确等。
04
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 展
技术创新与进步
1 2
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随着预制构件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构件的精度 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 量和稳定性。
智能化施工装备
标准化设计
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实现建筑设计的多样化。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局限性
成本较高
01
装配式建筑的初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降
低成本。
技术要求高
02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工人,对施工队伍的素质
要求较高。
地域适应性差
03
装配式建筑在寒冷地区和地震频发地区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
中国的发展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 理念的推广,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效建造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大大缩短 了施工周期。
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质量
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质量可控,提高了建筑质量。
高效建造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大大缩短了施 工周期。
高质量
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质量可控,提高了 建筑质量。
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起源
装配式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要用于解决劳动力不足和 工业化的需求。
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 场竞争将逐渐加剧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 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装配式砼结构施工技术要点ppt课件

装配式砼结构施工技术要点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图4.1 运输车转弯半径
11
4.2 构件临时堆场设置
1、施工现场应设构件临时堆场,堆场宜设置在塔吊 有效起吊范围内,构件应按类型分区分片堆放,尽 量减少构件二次倒运;堆场周边不应有障碍物,以 便构件装卸和吊装工作;堆场周围应进行围挡,并 安排专人对进出场人员和车辆进行疏导和管理。 2、施工现场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大小由每层楼预制 构件的数量确定。为满足进度要求,临时堆场应至 少存放一个流水段的构件。 3、临时堆场地面推荐做法:地基回填300mm厚2﹕8 灰土,面层为150mm厚强度等级C20以上混凝土;堆 场周围设排水沟,定期清理场内杂物。
图4.9-1 墙柱就位控制钢筋
整理版课件
图4.9-2 墙水平就位控制线
19
4.10 预制构件工具式支撑体系就位安装
1、每个预制墙板临时斜撑不得少于2道(每道由上 下两根斜撑构成),且斜撑间距不得超过4m,临时 斜撑须采用可调式支撑,预制墙板的上支撑点位置 距离墙底不宜大于墙高的2/3,且不应小于墙高的 1/2;下支撑点不得大于墙高的1/2,斜撑夹角宜为 30°~60°。 2、转角等部位出现斜撑交叉的位置,两道墙板的斜 撑固定预留孔应设100mm高差。 3、预制叠合楼板就位前应在跨内及距离支座500mm 处设置由竖撑和横梁组成的临时支撑。 4、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在相邻两个方向采用可调斜 撑作临时固定,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柱 高的2/3,且不应小于柱高的1/2,并应进行垂直度 调整;当有一个方向有墙体时,应旋转临时撑杆的 位置,相邻两临时支撑的水平投影角不得小于60°。 5、临时斜撑应在连接部位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达到 设计要求后拆除;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或 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
图4.5-1 墙、梁、板、楼梯构件堆放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PPT讲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PPT讲解)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 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 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 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梁板钢筋铺设


下一楼层
浇筑混凝土
前言 THE FIRST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和特点
内容 生产效率 工程质量 技术集成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现场装配,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 5-6天一层楼,人工减少50%以上
误差控制毫米级,墙体无渗漏、无裂缝 室内可实现100%无抹灰工程
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精细化 通过标准化、装配化形成集成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pt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pt

键槽
露骨料粗糙面 拉毛粗糙面
刻花粗糙面
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 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 应小于4 mm,预制梁端、预制柱 端、预制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 不应小于6mm 。
3.3 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柱安装
吊装预制节段柱
柱底安装柱身翻起起吊时保护柱插筋的钢套
3.3 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柱安装
优点:能减少施工现场布筋、浇筑混凝土等工作,接头数量较少 缺点:构件是三维构件,重量大,不便于生产、运输、堆放以及安装施工。 该种框架体系应用较少
3.3 基本构件
预制楼梯
带防滑条,栏杆预埋件
3.3 基本构件
楼盖体系 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做单向、双向板
结合面
规程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征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规范》: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 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成的建筑。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管线
楼地面、墙面、 轻质隔墙、吊 顶、内门窗、 厨房、卫生间 和套内设备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机电工程设计与施工-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机电工程设计与施工-PPT演示文稿
传统施工流程和工业化施工流程
工业化施工流程
主体现浇
PC预制件装配
砌体砌筑
地面找平
收尾阶段
传统施工流程
主体现浇
-
砌体砌筑
内外墙体及地面找平抹灰
收尾阶段
VS
传统施工
现场预埋后期整改
成本可控性差
工业化施工
工厂预埋现场拼接
成本可控性高
传统施工与工业化施工对比
施工周期长(一般1年半~两年),人员流动大,现场环境复杂,半成品保护难度大,多次封堵保护浪费资源,后期整改多并伴有隐性隐患
1.
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特点
3.
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现场技术节点
4.
机电工程水平作业施工面分析
5.
机电工程竖向作业施工面分析
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特点
传统建筑机电工程
部分专业进场时间可在主体完工后
边施工边整改
专项机电工程主体及管线路由均由各分包单位施工
一次整改可做到无痕修复,但存在一定隐患和瑕疵
强电 消防 给排水 净水 供暖 三网 监控 广播及监听 病房呼叫 空气净化及消毒 信息发布 就医电子引导 排号呼叫 术区门禁 特种作业室 机房工程 应急响应
强电 消防 给排水 供暖 三网 监控 公共广播 信息发布 政务引导 门禁 保密网 政务\警务内网 指挥中心枢纽 电子巡更 灾害预警及调度 机房工程 远程会议
3.
机电工程传统施工流程
4.
机电工程工业化施工流程
5.
设计流程对比
6.
施工流程对比
传统设计流程和工业化设计流程
传统设计流程
项目立项平面及概念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
施工图深化设计
设计配合与服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授课课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授课课件
第一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背景 1.1.1 现实需求 1) 环境污染严重 2) 建设效率偏低 3) 管理模式落后 4) 可预见的用工荒 5) 其他问题
第一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1.1.2 支持条件 1) 现阶段建筑的结构性能安全可靠 2) 生产施工能力较高 3) 国外大量先进经验可借鉴
第一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6)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 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q2c=A2c/Aw3×100% 式中:q2c──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
A2c──各楼层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墙面面积之和,计算
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Aw3──各楼层内隔墙墙面总面积,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
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部品部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 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而成。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第一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1.2.2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标准化设计 2)工厂化生产 3)装配化施工 4)信息化管理 5)一体化装修 6)智能化应用
(2)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应用比例计 算
q1a =V1a/V×100%
式中:q1a──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 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V1a──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 部品部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 V ──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 总体积。
第一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3)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应用比例计算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这种体系的优点在于未改变传统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能适用现浇混凝 土相关的规范,抗震性能好,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梁构件、楼板构 件,外挂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有生产、运输效率较高等优点。与预制剪 力墙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相比,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 约了施工成本
5、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案例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抗震等级 四 四 三
房屋高度(m) 18 15 12
房屋层数 6 5 3
6 其他结构-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长沙远大学院
7 其他结构体系--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从厚度方向划分为三层,内外两层预制,通过桁架 钢筋连接,中间现浇混凝土;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通过附加钢 筋实现间接搭接。
技术特点: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 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主 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 预制柱、梁构件、楼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生产、运输效率较高。
3 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4、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材料
(1)灌浆套筒 (2)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3)灌浆料
(1)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变形能力。灌浆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 筒和半灌浆套筒,全灌浆套筒两端均采用灌浆连接方式,大多数用于水平构 件的连接;半灌浆套筒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另一端采用其他方式连 接钢筋的灌浆套筒。竖向构件多数采用的灌浆套筒为半灌浆套筒。制作灌浆 套筒常应用的材料可以采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或球墨铸铁等。
水平结构部分叠合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ppt课件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ppt课件
• 因此两者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既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又充分发挥了钢筋的抗拉强度。
• 钢筋又是一种耐久性、防火性很好的结构受力材料。 • 思考: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7
❷型钢
• 型钢分为普通型钢和优质型钢 • 普通型钢分为:工字钢、槽钢、角钢、圆钢等。
8
9
10
❸混凝土
60
预制构件的连接
• 7、单层房屋或高度不大于20m的多层房屋,其装配式楼盖的预制 板、屋面板的板侧边宜做成双齿边或其他能够传递剪力的形式。 板间的拼缝应采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灌筑,缝的上口宽度 不宜小于30mm。对要求传递水平荷载的装配式楼盖、屋盖以及 高度大于20m多层房屋的装配式楼盖、屋盖,应采取提高其整体 性的措施。
57
预制构件的连接
• 2、当柱与柱、梁与柱、梁与梁之间的接头按刚性设计时,钢筋 宜采用机械连接的或焊接连接的装配整体式接头。装配式结构在 安装过程中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等不利 影响。宜较现浇结构适当增加构造配筋,并应避免由构件局部削 弱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当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还应注意焊接程 序并选择合理的构造形式,以减少焊接应力的影响。当接头的构 造和施工措施能保证连接接头传力性能要求时,装配整体式接头 的钢筋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法。
58
预制构件的连接
• 3、装配整体式接头的设计应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 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
• 4、当柱采用装配式榫式接头时,接头附近区段内截面的承载力 宜为该截面计算所需承载力的1.3-1.5倍(均按轴心受压承载力计 算)。此时,可采取在接头及其附近区段的混凝土内加设横向钢筋 网、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设置附加纵向钢筋等措施。

装配式建筑-电气PPT20页

装配式建筑-电气PPT20页

装配式建筑-电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采用钢结构和木结构时,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作具体要求。
2
基本概念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
建筑工业化是指运用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
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尽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避免湿作业和人力物料消耗,达 到高效建造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
到2020年: 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 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编制发展规划 重点做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二)健全标准体系 支持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编制装配式建筑相关配套标准。 (三)完善技术体系 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配套部品部件评估机制 (四)提高设计能力 推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 过程的集成应用。 (五)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库,促进部品部件社会化生产。
住建部 2014.3 2015.4 2016.2 2016.3 2016.9 2017.2 2017.4 2017.11 2017.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
70% 节材 20% 节地 20%
绿色环保
人文关怀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一、确定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 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 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 健全装配式建筑六大体系: 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电气设计
2017.12.8
1
2 3 4 5
政策解读 基本概念
标准、规范介绍
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装配简介 案例一 Nhomakorabea6
7
案例二
电气设计要点总结
1
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国家层面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北京、上海、 深圳等多个省市也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2017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 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装配式建筑对社会经济的意义
节水 节能 节时
80% 70%
——很多工序都是在工厂完成的,是区别于传统泥瓦匠施工模式的 “干法造房”,大量节约施工用水。 ——集中工业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建造过程节能、墙体高效保温、 门窗密闭节能、使用新能源及节能型产品。 ——装配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传统建筑方式比,只需其1/2 建设周期。 ——工厂规模化生产,优化集成,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损耗。 ——更小面积实现同等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工厂制造,减少现场作业,无粉尘噪音污染;提高工业设备环保技 术水平;集中装修,无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污染;每百平米建设面积可减 少约五吨建筑垃圾产生;同时减少森林土地破坏;产品全部使用环保材 料,绿色健康。 ——将在工地高强度的传统民工大部分改为在环境更好的工厂内从事机 械化生产的产业工人,施工现场只留少量技术工人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三、保障措施: (十一)落实支持政策 在土地出让或划拨时,将装配式建筑作为建设条件内容。 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库。 (十二)创新工程管理 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追溯机制,把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等全过程 纳入信息化平台。 (十三)建立统计上报制度 按照《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用装配率作为装配式建筑认定指标。 (十四)强化考核监督 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4月底前对各地进行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 (十五)加强宣传推广
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十三五纲要》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再次明确,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某建委〔2017〕6号 (一)民用建筑工程项目 当采用混凝土结构时,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具体要求为:总建筑 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总建筑面积小于20万平方米 的居住建筑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20%;政府投资项 目、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总建筑面积 大于20万平方米(含)的居住建筑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应不低 于30%。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二、明确重点任务: (六)推行工程总承包 “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或“设计-施工”(D-B)总承包管理模式。 政府投资工程应带头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七)推进建筑全装修 全装修要提供大空间灵活分隔及不同档次和风格的菜单式装修方案,满足消费者 个性化需求。 (八)促进绿色发展 到2020年,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 (九)提高工程质量安全 重点检查连接节点施工质量、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等 (十)培育产业队伍 促进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建设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工人队伍。
一体化装修
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业化是一整套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建筑业现
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装配式建筑只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建造形式和载体。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 assembled•building 结构系统、外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 、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 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