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新闻报道;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新闻报道的结构;3.新闻写作的要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闻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的来源、内容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2.新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接下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的特点,比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
3.新闻报道的结构(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
教师讲解新闻报道的常用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帮助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组织方式和写作技巧。
4.新闻写作的要点(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分组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的要点。
教师讲解新闻标题的撰写规范,包括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新闻素材,撰写简短而准确的新闻报道。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了解各类新闻,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完成的新闻写作任务的质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提高其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或新闻社团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图片素材;3.新闻报道的样本。
实例分析:一篇优秀的八年级语文新闻教学设计
实例分析:一篇优秀的八年级语文新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篇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帮助学生通过新闻阅读了解社会热点事件,扩大时事新闻知识面;2.促进学生加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对新闻事件的见解和分析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信息素材进行新闻报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良好的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导入环节通过提供图片、视频或事例等不同形式的素材,引起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兴趣,并出示今日的主要新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讲解分析通过针对新闻关键词和主要事实内容的讲解和解读,让学生对新闻事件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3.学习实践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所需材料,撰写新闻报道。
可以通过班内评选最佳新闻报道等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总结在课堂后,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其对于上述教学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优化教学设计。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最后一环节,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文建议采用结合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式,包括:1.通过测试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将学生的新闻报道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以评估学生对于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见解能力;3.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其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理解情况,以优化教学设计。
优秀的八年级语文新闻教学设计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
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主备课人:代卫凤审核:潘鑫组员:张合娅潘鑫徐刚●教学设计思路本文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朗读新闻,要求学生听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累词语;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
第二课时,速读课文,把握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品析新闻的特点,并进行课堂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知道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对学生进行情景导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播放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见音频资源,教师板书文题)(新课讲授)一、背景简介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时代背景简介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新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新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简要概括新闻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新闻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表达出新闻的核心信息。
–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撰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相应课文内容,带好课本、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新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新知(30分钟)–分析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要点,让学生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3.实践练习(40分钟)–分组让学生模拟新闻报道,每组选择一个事件撰写简短的新闻报道。
–每组报告自己的新闻报道,提供同学间的互动和反馈。
4.总结提升(15分钟)–整理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强化新闻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1.撰写一则关于身边小事的新闻报道。
2.回顾本次课程中掌握的新闻写作要点,并与同学分享。
3.阅读一则真实新闻报道,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点,提高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实践阶段,学生积极投入小组讨论,展示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后续课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新闻报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新闻两篇教案
《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重难点】1.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2.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朗读复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2.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3.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
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适时板书。
)二、探讨比较,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明确: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小结: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
八上新闻大单元教学设计(一)
敬爱的同事们,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份关于八年级上册新闻大单元的教学设计。
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教授新闻知识,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新闻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素;2. 掌握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和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撰写简单的新闻稿件。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新闻?- 介绍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新闻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素: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公正性等。
2. 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和写作技巧- 介绍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正金字塔结构等;- 分析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 练习新闻报道的写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3. 新闻阅读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新闻报道,让他们进行阅读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报道背后的信息、意图和立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实践,让他们撰写简单的新闻稿件;- 对学生的新闻稿件进行评阅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和写作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新闻的重要性和特点;2. 案例分析、实例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写作技巧;3. 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安排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2. 教学实例:准备丰富多样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3.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的新闻写作作品,进行评阅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了解学生对新闻知识的掌握情况;3. 学习成果展示:评定学生的新闻写作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新闻两则》主要讲述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了解新闻知识,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精神。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①掌控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②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争的资料.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争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迹,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励,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应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励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教师配乐朗诵《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势。
历史告知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太长期革命战争克服强大敌人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身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扼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形,布置摸索题:①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②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新闻阅读教案初中语文
新闻阅读教案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新闻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4. 培养学生运用新闻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如何提取新闻中的关键信息。
3. 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
4. 关注时事,提高新闻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2. 难点:新闻语言的运用,关注时事,提高新闻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篇新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多篇新闻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提取关键信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强调提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新闻阅读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新闻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新闻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新闻文章: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新闻文章,供学生阅读分析。
2. 教材:新闻阅读相关教材,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提高新闻阅读能力,关注时事,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
初中语文新闻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新闻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能够撰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新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新闻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实践写作,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全面的新闻观;(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 新闻写作技巧4. 新闻案例分析5. 新闻实践写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新闻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新闻写作技巧的运用,新闻案例分析,新闻实践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1)教师详细讲解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2)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文章,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3)教师分析新闻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技巧。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新闻案例,尝试撰写简单的新闻报道;(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阅读一篇新闻文章,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新闻结构和语言特点的掌握情况;3. 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程度;4. 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新闻文章;2. 新闻案例;3. 新闻写作指导书籍;4. 网络资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新闻结构和语言特点;2. 案例分析法:教师分析新闻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技巧;3. 实践写作法:学生实践撰写新闻报道,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新闻单元 教学设计
新闻单元教学设计一、两个关键词:【新闻】【活动探究】“新闻”是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新闻是重要的实用文体,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
所以教师不能用教其他文体的方法来教新闻,学生也不能用学其他文体的方法来学新闻,而要“以新闻的方式来学新闻”。
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了解新闻,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经历选题策划、实地采访、对信息进行理解和筛选、写成新闻等全过程,去经历真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活动探究”是本单元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到生活中去进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兴趣特长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锻炼语文能力。
这两个关键词决定了本单元的教学从内容和方式上都有独特之处,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的安排,本单元的学习分为三个环节: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第一环节】新闻阅读第一讲:新闻总说对新闻的学习体现着我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的培养。
本课作为新闻学习的第一课,希望学生从整体上对新闻这一文体有初步的了解,立足于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新闻?新闻的价值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新闻?它有什么样的特点?新闻又有哪些体裁?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读新闻?第二讲:消息阅读本课将以教材篇目《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为例,使学生聚焦于消息这一特定体裁,从结构特征、语言特色和情感倾向三个方面,了解消息的特点。
第三讲:消息写作本课的消息写作不同于单元整体环节中的新闻写作,只是对消息这一体裁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针对考试中的新闻考查进行的针对性训练。
本课将从确定恰当的标题、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写好导语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消息写作的指导。
第四讲:事件通讯以教材篇目《一着惊海天》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学习在通讯中作者是怎样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并能够通过画面的营造初步体会通讯中的文学色彩。
初中语文新闻教案
初中语文新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如新闻的格式、结构、语言特点等。
2.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能快速捕捉新闻关键信息,理解新闻内容。
3. 引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新闻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爱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新闻的格式和结构3. 新闻的语言特点4. 新闻阅读技巧5. 新闻写作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新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
2. 教学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讲解新闻的定义、特点,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
3. 教学新闻的格式和结构:教师分析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的构成,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结构。
4. 教学新闻的语言特点:教师通过举例,讲解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客观性等特点。
5. 教学新闻阅读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快速捕捉新闻关键信息,理解新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6. 教学新闻写作技巧:教师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题、采访、构思、撰写等,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方法。
7.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新闻阅读和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8.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新闻阅读和写作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新闻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新闻写作水平的提高,如文章结构、语言表达、观点明确等。
3. 学生关注时事、热爱生活的态度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新闻素材库:提供各类新闻素材,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
2. 新闻写作指南:为学生提供新闻写作的参考资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新闻阅读和实践机会。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新闻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2. 鼓励学生多关注时事,多阅读新闻,拓宽知识面。
3.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新闻素养,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新闻。
4.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闻》评课稿(精选3篇)
《新闻》评课稿(精选3篇)《新闻》评课稿1昨天听了李老师的《新闻两篇》,收益匪浅。
首先导入非常的自然。
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问题,如何导入是个难题,李老师从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起兴,当然李老师还不忘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注意人文、美学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给学生解释了这首诗中出现的文学典故和古的诗引用,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增强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让我们追随毛泽东的诗句,感受那时的惊心动魄”非常自然的引入课题。
目标明确而具体。
李老师给出的教学目标也是非常的贴近学生的,要求仔细听、大声读,并且大胆说,没有空洞的要求,个个都落在实处。
《新闻两篇》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新闻这类文体,为了使学生对这类文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李老师给学生读了一段介绍“什么是新闻”的材料,并给学生具体的听记要求:记下新闻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让学生训练了听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了新闻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为了加深理解,李老师又给学生安排了一则课外的但是和课文的内容又有一定联系的新闻,让学生找出各部分的组成,从而巩固了所学的新内容。
最后李老师还用通俗的文字给新闻的各组成部分下了定义,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等学生对这些要点熟稔于心之后,李老师开始切入课文。
整个教学流程清晰且紧凑、新颖且活泼。
在体现“大声读”且读出效果来的教学目标时,李老师安排了分角色的朗读,比如说齐读标题部分,让女同学读标题,让男同学读主体,男同学读的过程中由女同学思考问题等等,这样既让学生有了一个读的过程,又收到了“读”的目的:熟悉了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明确了新闻的各个部分的组成。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环环紧扣。
李老师循循善诱,注意启发,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见解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思考,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
比如说李老师安排了“听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说出所感”这一环节,为了提高说话的质量,听之前李老师特别提示给学生这样的句式:“从这里我听出了xxx,或者从里我没有听出xxx”,这样,学生思考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基点,后来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可以看出李老师这种方法指导的有效性。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新闻两则》1[教学设计] 体验阅读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
能够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能够实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实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二.进入演播厅1.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讨论明确: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执行*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
《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完整版】
二次备课《新闻写作》教学设计主备:尹准备审查:语文组使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消息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新闻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人和事,学会发现美、传扬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消息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通过朗读、交流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教学难点: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消息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消息正文的结构。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文题展示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
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写作指导一、引导学生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
1.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二、引导学生学写标题。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如何写作标题呢1.板书展示下面几个消息标题:(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的特点。
(1)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要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三、引导学生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写作标题,例如:(1)××中学举行首届中学生诗词大赛(2)我校学子全国创客大赛载誉归来(3)初中各年级上好新学年开学第一课(4)本校组织开展“小记者·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正文的结构。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五、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导语的写法。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的格式和特点,能够编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新闻的格式和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2. 针对不同新闻事件,如何进行合理的报道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新闻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筛选信息的过程,交流如何把握新闻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差异。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编写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新闻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新闻两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自学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2、初步学会分析新闻。
3、激发同学阅读新闻的爱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组织同学自己设问答问。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一、[投影]新闻(动画)二、[老师引导]你平常在哪里能够发现新闻?[同学沟通]:报纸、电视、广播、网上三、[老师引导]你想了解新闻的哪些学问?[同学沟通]待定四、[投影]老师建议1、阅读预习提示1、2两小段。
2、阅读106页《写消息》。
3、结合书下解释阅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划出你要把握的有关新闻的内容。
五、[投影]老师指导在纸上写上你所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
设计一个好题目考考你的小组长或课代表。
[同学沟通]六、[投影]强调要点特点:真实性(真)简明性(简)时效性(新)结构:标语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语言:简明、精确。
以记叙、描写为主七、[力量训练]投影网上新闻美发觉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新华网北京2月24日专电据法新社23日报道,美国官员称,搜寻人员日前在内华达州又发觉一块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
目前,这块碎片的数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确认。
有关部门此前认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落装置的一部分就坠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
本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美国有关部门随即绽开大规模的搜寻行动,盼望找到更多的航天飞机残骸,以便彻底查明事故缘由。
(完)要求同学分析新闻结构,谈谈通过阅读新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八、[结束语]课后盼望同学多读新闻增长最新学问,作出理智推断。
九、[作业]网上阅读新闻,进行沟通。
《新闻两则》教案篇2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同学对此比较生疏。
由于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同学常见的电视新闻。
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纳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初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新闻两则》
初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的内容、特点和结构。
2.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3.学习本文语言的简明准确精练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战争主题。
3.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4.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荻港(dí)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g)歼灭(jiān)要塞(ài)2.解释词语溃退:败退。
溃:溃败。
歼灭:消灭。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二.导入,解说新闻发生的背景背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退守江南,企图以长江作为防线阻止我军的大军南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了22年的南京。
第四野战军的一个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东面的团风到武汉1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了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这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
三.介绍新闻有关的知识1.新闻的概念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本文就是后一种。
2.新闻的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3.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
初中新闻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提高他们对新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理解新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新闻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时事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新闻是一种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它以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反映时代、教育群众为宗旨。
2.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
3.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 新闻阅读技巧:抓住标题、提炼导语、理解主体、关注背景、领会结语。
5. 社会热点关注: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新闻报道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 新课导入: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一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新闻阅读的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阅读一组新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他们的新闻素养。
5. 社会热点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时事观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新闻,关注社会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新闻阅读的技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阅读新闻,提高他们的新闻素养。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时事观念。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新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测试或提问,评价学生对新闻的理解能力。
3. 社会热点关注程度: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评价他们的时事观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阅读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网络资源:新闻网站、APP等。
《新闻》教学设计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教学设计《新闻》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闻》教学设计1一、导入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归纳,板书: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新闻》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新闻准确、简洁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以模仿电台主持的形式,带出对自我的介绍,同时用新闻的形式也是对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学期、新教改、新创举东绛、蠡园两所中学互派教师换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则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学习概括新闻内容的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出示毛泽东的《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介绍时代背景。
(初步体验作者胜利后的自豪与喜悦之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读书时,画出生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出示幻灯片,完成字词教学。
三、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四、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五、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
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六、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
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
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
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
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
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小结:新闻结构(出示幻灯片)
七、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
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
“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报道准确)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
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
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
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小结:新闻特点(出示幻灯片)
八、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
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
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九、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
2、每人找一则简短新闻,分析其结构,概括其内容。
3、完成第二则新闻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则新闻;随堂检测自学情况。
教师准备:检测学案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请合上书用简短的话将这则消息复述出来。
结合复述讨论课后练习一,明确交代清楚要素是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二、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四、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提高巩固
从近期报纸上找一则你最喜欢的新闻进行分析,分别找出该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要素以及进行适当的点评,具体的阐述你喜欢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