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和反思-精品文档
人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文所探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属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内容。
该部分是新课改后首次在高一阶段学习的全新知识点。
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并初步建立平衡的思想,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2.学情分析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触了部分可逆反应,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生认知的障碍: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知道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和标志;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学生应理解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会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图像绘制等教学过程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学生应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增加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可逆反应;如何理解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及标志。
四、教学过程1.史话引课:利用科学史话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师活动】介绍教材上的科学史话内容,指出高炉炼铁尾气中存在大量CO,而当时工程师并不能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这成了炼铁技术中的谜题,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史话的后半部分,找出解决谜题的答案。
【学生活动】阅读科学史话的后半部分,找到尾气中含有CO的原因是因为炼铁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史实吸引学生注意,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阅读引出可逆反应。
2.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可逆反应【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介绍平衡球装置(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_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课程篇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的内容。
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本节教材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延伸和完善。
它探讨人们在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时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
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会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特征,能够建立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同时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课重点讨论化学反应的限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认知发展:高一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学生认知的障碍: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产生的原因并理解其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达到限度的外在特征及本质原因。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追其根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生更能理解化学科学,了解化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下期普通班的同学。
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与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化,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2、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及方程式,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外因。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并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的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思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教师小结】MnO2粉末、KI粉末、K2Cr2O7粉末、CuCl2粉末都可以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并且催化作用不同。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与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与反思1、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层次分析。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初中化学已初步涉及。
学生已经知道温度、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但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务必善于搭建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教学过程中注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
2、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材的特点是强调实验对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行得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在感性认识反应速率的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中主要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快慢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探究,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形成反应“条件"的观念,意识到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
3、通过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4、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5、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实验方案的设计6、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常见生活中的反应事例(图片:如爆炸,钢铁腐蚀,石油的形成等等)[引导发现]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反应进行得慢[设问]如何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提出新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化学反应快慢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3、学习对照实验的方法4、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概念的形成]对照物理上的速度的定义给化学反应速率下定义引导:工农业生产中多数是溶液或气体之间的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表达式V=ΔC/ΔT单位:mol·L—1·S-1mol·L—1·min-1[练习]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在5分钟内由6mol/L变成了4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过渡]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哪些化学反应需加快,哪些化学反应需减慢?[设问1]要想有效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我们须了解什么内容?[设问2] 请同学大胆假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思考与交流]怎样定性地比较和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归纳] 根据反应物的消耗或生成物的产生快慢粗略的比较①冒气泡的快慢②颜色的变化③固体量的减少④浑浊程度⑤温度变化等[活动与探究] 请你设计并实施实验,解决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2、这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剂与药品: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铜箔、镁条、铁片、H2O2(3%),盐酸(0.5mol/L),盐酸(3 mol/L),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MnO2粉末,起泡剂,讲台上提供热开水。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
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1. 研究背景:
-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
- 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概念还不够清楚,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2. 研究目标:
-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公式。
-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方法。
- 运用速率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下面是教材的分析和选择。
1. 教材内容:
- 化学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章节。
- 相关的例题和练题。
2. 教学资源:
- 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
-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后反思,我们可
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1. 教学亮点:
- 使用实例和图表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速率定律的概念。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速率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不足:
- 某些学生对几个重要的公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练和巩固。
- 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张,未能完全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认真分析学情和教材,以及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我们可以优化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之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其表示方法、表达式、单位,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学会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并自己设计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思维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
2、通过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能够在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动力。
2、增强合作、创新与求实精神。
3、通过催化剂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
【教学重点】1、学会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学方法】发现探究式教学法【课标要求】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并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思路】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例题、练习来掌握有关计算。
后通过实验和日常化学现象的讨论,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投影]:图片[知识迁移]:物理上的速度[教师]:引入新课[教师]: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教师]: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反应进行的快,有的进行的慢。
[图片展示]: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
[教师]:“快”与“慢”是相当而言,是一种定性的比较,通常要确定一个参照物。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材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顾完物理现象速率的示方法后,进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理解掌握本节知识难度不大。
(2)学生“生活现象”的分析:本节内容重在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有问题,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化学_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内容。
本节课选取了平衡速率问题的重要知识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时也是高考的难点和高频考点。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节课中心线是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得出这些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的移动因素的考察有个初步全面、系统的认识。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考察上处于核心地位。
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模块只学习了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能力有参差不齐,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共同提高。
极大的锻炼了学生思维水平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二、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基本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及速率第1、2节复习课教学案例(第1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在内容上如此多定量探讨内容,在高中阶段有什么用途和意义呢?在过去教材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 这个反应为什么可以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却不能发生?” 、“ 这些反应条件怎样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等等问题让我们欲言难齿而苦恼。
现在教材中第2 章“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及速率” 是在具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初步概念并已经能够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热效应基础上引入“ 焓变” 及“ 熵变” 定量探讨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引入“ 化学平衡常数” 定量探讨和描述化学反应限度,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探讨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
引入“ 反应速率常数” 定量探讨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引入“ 活化能” ,结合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中介和桥梁作用。
化学反应中焓变,以及及熵变一起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依据,化学反应快慢、方向和限度又是溶液中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学年学习和锻炼,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和限度之分,浓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和化学反应限度,但不知其因,也没有作定量研究。
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求知欲,加强过程及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1.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方向。
2. 描述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转化率。
3.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过程及方法:把握整体思路,抓住问题线索。
标准提出“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方向”,仅仅要求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发生总趋势是体系能量降低和熵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1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本说课内容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全新的知识,这节课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作综合归纳和提升,为以后继续学习化学平衡的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的铺垫。
本节内容以生活现象为背景,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使知识与背景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应用。
2、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二期课改的化学学科提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学科中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注重科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统一。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
我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使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探索活动更条理化、系统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学力的培养要求,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识及图片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整个课堂教学的大背景。
意在突出知识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体现这种意图,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讨、对具体题目作总结性回顾,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3、重、难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时这也是本节的难点所在。
化学反应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但又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因此是本节的重点,但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在认知和理解上都存在着困难,故它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的确立在上述的总体分析和二期课改思想的指导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原因[技能性学习目标]:(1)学会控制某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2)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性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精神(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二、教学方法分析:1、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依据总的教学构想是:第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序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力为暗线,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用品➢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 学生用:学案、学生实验(药品仪器共6套)H 2O 2溶液(5%)、FeCl 3溶液(催化剂)、MnO 2粉末、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热水 二、主要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形成概念;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信息整合,应用化学。
三、主要教学过程实验记录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组名:小组成员: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已经初步掌握了通过表观的实验现象对比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即从感性的层面理解,已经没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化学反应速率理性层面的分析就比较重要。
2.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概括叙述不规范,需要老师规范学生的用语,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会有一些困难。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务必善于搭建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教学过程中注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
3.类比于物理中的速度问题,学生对于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接受起来还是很容易,但是具体理解会有一定偏差,比如,同一反应中物质不同速率不同但都表示相同的意义,在实际的计算中可能就会出现错误。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效果分析一、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积极的加入老师所提出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运用一般的解决问题办法,更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涉猎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做到边学边思考。
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积极的交流和协作。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二. 教学背景分析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 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1)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过程是: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本课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三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方法导引、科学史话”,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复习课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复习课◆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材分析
一、单元与课标关系
1.课标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对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明线+暗线)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线是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构成的。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化学反应的限度主要内容:认识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通过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平衡。
从课标来看,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宏观的。
根据对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在知识技能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理解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认识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在实验当中的观察,归纳总结这两块内容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点是感受控制反应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材单元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的内容:
初中: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少会
对生成物产生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在本书中是学科知识的关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材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在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化学反应有了快与慢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于化学反应快慢的探究,告诉学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
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微观教材分析(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侧重分析)
1.本课内容组成成分
本课内容包括: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本节课通过观察镁条,铁片分别和盐酸的反应,来观察放出氢气的快慢,用放出氢气的快慢来比较反应进行的快慢,从而引出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用双氧水的例子来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又通过活动与探究的三个实验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能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有更深的体会。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安排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学习本节课内容对于以后学习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限度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化学学习当中从表面向内部的开端,化学必修一是以感官感受来接触物质,化学反应速率是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转化,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培养学生以定量的方式学习化学,对今后逻辑思维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还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让同学们多角度的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习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化学平衡。
五、教学建议
1.对于教学的建议
①本单元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但是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从生活经验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类比到本单元的知识,重在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②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反应是有限度思维。
③多和现实生活、生产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在化工生产中是最基础的理论的应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型。
④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可以多做本单元的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解释,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⑤设计学生的交流讨论的环节,针对某个实验让学生讨论它的实验现象
2.对于实验教学的建议
①在做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可以将简单的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动手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②也可以通过学生已知的实验(比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也可以考虑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实验现象的改变,都是从学生已有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出发,便于学生理解。
③氯化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的实验中要十分强调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以使学生知道氯化铁是不足量的,而碘化钾是过量的。
建议在实验后的上层溶液中除了检验Fe3+的存在外,再增加检验I-也同时存在的实验。
④可以增加内部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实验,如铝粉和铝片的对比实验⑤增加催化剂的实验,对于以后学习化学平衡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