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ppt课件
2024版《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2024版《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e12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a.png)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
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确定基站 位置、配置参数、频率规划等,
以保证网络质量和覆盖效果。
网络优化
针对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参数调整、干扰排查、覆盖优 化等,以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满
意度。
规划与优化方法
包括传播模型校正、仿真模拟、 路测数据分析、参数调整等手段。
04
访问控制策略
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控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 问
审计与监控
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进行审计和监控,及时 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08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 挑战
5G/6G愿景与关键技术挑战
5G/6G愿景
实现全球覆盖、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关键技术挑战
高频谱利用、大规模天线技术、超密集组网、全 频谱接入等。
无线城域网可应用于城市范围内 的多种场景,如智能交通、智能 电网、安防监控、应急通信等。
通过无线城域网,可以实现城市 范围内的快速、便捷、高效的无 线通信服务,推动城市的信息化 和智能化发展。
0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概述及特点
卫星移动通信是利用地球静止轨 道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作为中 继站,实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02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场景
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
03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技术实现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云计算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物联网可以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
融合,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
03
第10章-5G基站图文图文课件
![第10章-5G基站图文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108e57e009581b6ad9eb10.png)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1、5G基站设备分类 5G基站可分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体 化gNB等不同的架构
基核站桃设A备I 架构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BBU-AAU架构中: 基带单元映射为单独的一个物理设备BBU,AAU集成了射频单元与天线单元,若采用 eCPRI接口,AAU内部还包含部分物理层底层处理功能。这种架构是目前5G基站的主 要形态。
CU/DU分离架构的5G基带单元将传统的BBU切分成CU、DU两个物理实体,两者配 合共同完成整个NR基带处理功能。
----DU是分布式接入点,负责完成部分底层基带协议处理功能; ----CU是中央单元,负责处理高层协核议桃功AI能并集中管理多个DU。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CU与DU之间的功能切分存在多种选项,有8种候选方案,即Option1~Option8,
5G移动通信技术
CONTENTS 第十章
5G基站
5G基站的架构 中兴BBU-AAU基站BBU单元 中兴BBU-AAU基站AAU单元 基站开通
10 5G基站 1.5G基站的架构
核桃AI
10.1.1 5G基站逻辑架构 5G基站处于UE和核心网之间,它通过空中接口Uu接受和处理UE的数据,通过NG
收机、IEEE1588V2(IEEE 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网络化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1PPS+TOD(1 Pulse per Second+Time of Day,秒脉冲+日时间)、SyncE(Synchronous Ethernet,同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95cfb45022aaea998f0f88.png)
优选课件
5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90年代初发展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现正在建设第三代宽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G)。 3G以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为目标,数据传输速率:
高速移动环境- 144kbit/s; 步行慢速移动环境- 384kbit/s; 室内静态环境- 2Mbit/s; 3G世界三大主流标准: WCDMA、CDMA 2000、TD-SCDMA(我国提 出的标准)。
跳频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如图所示。(a)基带跳频 (b)射频跳频 (2)扩频技术
优选课件
16
基带信号
TRX1
耦 TRX2
合
器
TRXn
时隙 交叉 控制
图 1.2(a)基带跳频
优选课件
17
基带信令
基带信息 PN码发生器
射频调制 频率合成器
F0
耦Fn
可变频率合成器
图 1.2(b)射频跳频
移动通信中,多个用户使用的频率和时间都是 相同的,而给每个移动台分配一个独立的码序列, 这种用不同的正交编码序列来区分不同移动用户 的通信方式,称为码分多址。 码分多址(CDMA)的特点 (1)系统容量大。CDMA 无线信道容量 比 FDMA 大近10倍。 (2)有很强的抑制干扰和多径衰落的能力。 CDMA的扩频系统可以把多径干扰信号解扩去除。
图2.1 GSM系统的结构图
优选课件
28
1.移动台(MS): 是移动用户设备部分,由移动终端和用户识别卡 (SIM)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是“机”,SIM卡是 “身份卡”,存有认证用户身份的所有信息。SIM 卡还存储与网络和用户有关的管理数据,只有插入 SIM卡后移动台才能接入进网。
移动通信基站及天线基本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及天线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4f38369b89680202d825a2.png)
容许的折衷办法是结合电下倾和机械下倾 机械下倾安装架:预置下倾 可调电下倾:微调
无线网络
分集技术
? 多路径传播 ? 分集原理 ? 空间分集 ? 极化分集
无线网络
? 分集接收/多路径传播
? 信号中包括直射波和大量反射波 ? 反射的振幅、相位和极化各不相同 ? 形成快衰落,即短距离内大幅度改变接收信号电平
? 失配损耗
? 由于反射(或返回)功率,该损耗会影响到系统性能。
? VSWR
1.5
1.3
1.2
? 失配损耗(dB) 0.18
0.08 0.04
天线基本概念
? VSWR 驻波比
? 比较在天线端口和馈电电 缆端口的驻波测量结果
? 通过馈电电缆衰减后测试的 VSWR 和回波损耗的值比在天 线端口直接测量的值好.
反射体前
(2λ/2 对称振子)
? 天线增益表示的是
“垂直”和“水平”
增益的总和
半功率波瓣宽度 360 °
增益 0dB
180 °
3dB
90 °
6dB
天线基本概念
? 板状天线
? 移动通信常用的定向板状天线 ? 水平波束宽度65° 增益 15dBi
水平方向图
垂直方向图
天线基本概念
定向天线立体辐射图
天线基本概念
? 波传播:
无线电波持续进行电能(电场)和磁能(磁 场)间的相互转换的过程。
电场
磁场
电场 传播方向
磁场
电场
天线基本概念
? 阻抗
传输线上各点电压 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 性阻抗。
? 为充分优化系统性能,系 统所有的设备必须匹配连 接。
移动通信机房基站设备精华PPT.
![移动通信机房基站设备精华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349e7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7.png)
Server 上下为主备用
2.知道煤气中毒后该怎么急救。
1 知道地震的含义。
(不论动物性或是植物性的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质。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败发臭,有的腐烂变酸,有的发臊变味
。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是1.微生物作怪。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微
作区域范围内的防火安全。
三、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在各楼层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
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
1.溶液的温度差损失的影响因素:
5.个人办公桌上的钥匙要随身携带,人离时注意关锁门窗。有报警器装置的要接通电源,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三、对火险隐患,做到及时发现,登记立案,抓紧整改;限期未整改者,进行相应处罚和上报院长;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整改的,
应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1.各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任务PPT课件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任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4c1b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0.png)
某移动通信基站故障处理案例
总结词
快速响应与恢复
详细描述
某移动通信基站遭遇自然灾害导致故障,网络服务中断。应急抢修队伍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故障排查 和修复工作。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基站的正常运行,保障了灾区用户的通信需求。
某移动通信基站故障处理案例
总结词
经验总结与改进
详细描述
针对此次故障处理案例,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改进。加强了基站的抗灾能力,优化了应急 抢修流程,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同时,加强了与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合作与沟通,共
基站功能
基站的主要功能包括信号的发送 、接收、转换和增强,以及无线 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基站类型与结构
基站类型
根据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基站可分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等不同类型 。
基站结构
基站主要由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单元、天线等部分组成,其中基带处理单元负 责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等功能,射频单元负责信号的上下变频和功率 放大等功能,天线负责信号的收发。
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电磁辐射监测
02
定期对基站电磁辐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辐射超标问题
。
公众沟通与教育
03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教育,提高居民对基站电磁辐射的科学认
识,减少恐慌和误解。
基站防雷与接地安全
防雷系统设计与建
设
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地理环 境,合理设计防雷系统,包括避 雷针、引下线等设施。
03
CATALOGUE
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任务
基站日常巡检
基站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安全检查
检查基站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发 射机、接收机、天线、电源等设备。
检查基站设备是否有被盗或损坏的迹 象,确保安全设施正常工作。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70088360cba1aa911da51.png)
2020/10/5
3
2、噪声和干扰严重: 移动台在移动时即受到环 境噪声的干扰,又有系统干扰。由于系统内有 多个用户,必须采用频率复用技术,系统就有 了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主要的系 统干扰,这就要求系统有合理的同频复用规划 和无线网络优化等措施。
3、用户的移动性:用户的移动性和移动的不可预 知性,要求系统有完善的管理技术对用户的位 置进行登记、跟踪,不因位置改变中断通信。
移动通信基站技术
高级工程师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处于移动 中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即移动体与移动体、 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按照移动体所处的运动区域不同,移动通信可 分为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空中移动 通信。
陆地移动通信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应用最为广 泛,以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发展最为迅速,本章 着重介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频率资源有限: ITU对无线频率的划分有严格 规定,要设法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2020/10/5
4
二、移动通信的分类 1. 按服务对象分类: 公用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 2. 按组网方式分类: 峰窝状移动通信、移动卫星通信、移动数据
通信、公用无绳电话、集群调度电话等。
3. 按工作方式分类: 单向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双向通信方
移相键控(PSK): 载波的相位按照数字信号 “1”、“0”变化而对应变化;
振幅键控(ASK): 载波的振幅按照数字信号 “1”、“0”变化而对应变化。
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高斯预滤波最小移频键控 GMSK。
移动通信使用的调制技术还有: 二相移相键控 (BPSK)、四相移相键控(QPSK)、正交调幅 (QAM),频谱利用率较高,设计难度和成本较高。
基站原理PPT课件
![基站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2f64deeefdc8d376ee32f0.png)
2021/7/1
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
• 目的是当信号遇到干扰时提高传输质量, 克服干扰因素的影响
• 要点是在源数据的基础上加入由源信息 计算得到的冗余信息,解码就是利用这 些冗余bit来检测误码并尽可能地纠错
码,其输出为8K*8bit/s=64kbit/s • 64kbit/s*32=2048kbit/s,即2M
2021/7/1
2021/7/1
UPlink Frequency=890.001+ARFCN*0.2
Channel
Frequency(MHz) Channel
Frequency(MHz)
3
890.601
• 方式 块卷积码、纠错循环码、奇偶码 • 增加bit,降低了信息量
SDH环
光电转换
2M
2M
2M
2021/7/1
常见传输架示意图
光电转换
2021/7/1
微波
MICROWAVE MICROWAVE
2M 2M/微波
2021/7/1
2M/微波 2M 微波传输示意图
到传输设备
去机架 BTS
2021/7/1
2M配线架示意图
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基站所需的直流电
~ AC/DC
浪涌电阻 软开机 二次下电 均冲 浮冲
2021/7/1
BTS
传电 输源 设 备
2021/7/1
接地示意图
• 防雷 • 防冲击 • 防静电
接地的作用
2021/7/1
• 频率f • 波长入 • 周期c
第五章 移动通信(共99张PPT)
![第五章 移动通信(共9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3e4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7.png)
6.1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5、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3 (4)空分多址(SDMA)
CC:国家代号,中国为86; 物理信道:一个载频上的TDMA帧的一个时隙; (2)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6.1 移动通信概述
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980s,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983年 的AMPS,1980 年北欧的NMT,1979年 的NAMTS,1985年英国TACS系统
1990s,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1992年商用的GSM, 1991年北美的IS-54,1993年 的PDC,1993年 提出的IS-95 (N-CDMA)
因 与座机间不用电线相连, 故称为“无绳” 。
以有线 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 网的无线延伸
6.1 移动通信概述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用于集团调度指挥; ➢可 用 信 道 为 系 统 的 全
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 选择信道功能,是共享 资源、分担费用、共用 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 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 通信系统。
多址技术
频分多址 (FDMA):按频道划分用户,频带独享,时间共享
时分多址 (TDMA):按时隙划分用户,时隙独享,频率共享
码分多址 (CDMA):按码型划分用户,时隙/频率共享
空分多址 (SDMA):按空间角度划分用户,频率/时隙/码型共享
多址技术
(1)频分多址(FDMA)
Power
Time
区域覆盖技术
✓频率复用:处在不同位置(不同小区)上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
频率的信道 ✓可以极大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ppt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edc2d5b90d6c85ed3ac6e4.png)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1)互调干扰 所谓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
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 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 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产生互调干扰的 原因是由于在接收机中使用“非线性器件” 引起的。如接收机的混频,当输入回路的 选择性不好时,就会使不少干扰信号随着 有用信号一起进入混频级,最终形成对有 用信号的干扰。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慢衰落是由于电波传播路径上遇到建筑物、树林 等障碍物阻挡,在阻挡物的后面形成的电波阴影 区。阴影区的信号电场强度较弱,当移动台在穿 过阴影区时,就会造成接收信号电场强度中值的 缓慢变化,发生阴影效应。阴影效应引起的衰落 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这种衰落有时又称为正态 (高斯)衰落。陆地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 传播。传播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建筑物、树木 以及起伏的地形,引起能量的吸收和穿透以及电 波的反射、散射及绕射等,这样,使移动信道充 满了反射波的传播环境。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 3.移动台工作时经常受到各种干扰 移动台所受到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于城市噪声、
各种车辆发动机点火噪声、微波炉干扰噪声等; 对于自然界中如风、雨、雪等自然噪声,由于频 率较低,可忽略其影响。
移动通信网是多频道、多电台同时工作的通信 系统。当移动台工作时,往往受到来自其他电台 的干扰,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及同 频干扰等。因此,无论在系统设计中,还是在组 网时,都必须对各种干扰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
▪ 6.通信系统复杂 由于移动台在通信区域内随时运动,需
要随机选用无线信道进行频率和功率控制, 以及选用地址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存取 等跟踪技术,这就使其信令种类比固定网 要复杂得多。此外,在入网和计费方式上 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移动通信系统是比 较复杂的。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e691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为无线通信提供了基础设施。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基站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站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
1. 基站的定义移动通信基站是指提供无线通信覆盖和传输功能的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用户终端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
2. 基站的功能移动通信基站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信号覆盖:提供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使用户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
- 通信连接:建立用户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连接。
- 信号传输:将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将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 数据处理:对用户终端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
3. 基站的组成移动通信基站一般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天线系统: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 无线收发设备:负责将无线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
- 传输设备:负责将基站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
- 控制设备:负责控制基站的运行和管理。
- 电源系统:为基站提供电力供应。
4. 基站的工作原理移动通信基站的工作原理如下:- 接收信号:基站的天线系统接收到用户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
- 信号处理:无线收发设备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解码、解调等操作。
- 信号传输:经过传输设备的处理,信号被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或者从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 数据处理:基站的控制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解析、转发等操作。
- 电力供应:基站的电源系统为基站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其正常运行。
5. 基站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功能,移动通信基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宏基站:负责覆盖广阔的区域,提供大范围的通信服务。
- 微基站:一般安装在城市中心或者人口密集区域,提供较高的信号容量和速率。
- 室内基站:安装在室内环境中,提供室内的无线通信覆盖。
- 蜂窝式基站:通过多个小型基站组成网络,实现覆盖范围更广、信号质量更高的通信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必须经过调制才能实际传输。 无线传输系统中,是利用载波来携带语音编码
信号的,即用语音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对载波进 行调制。 数字调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7
移频键控(FSK): 载波的频率按照数字信号 “1”、“0”变化而对应变化;
移相键控(PSK): 载波的相位按照数字信号 “1”、“0”变化而对应变化;
振幅键控(ASK): 载波的振幅按照数字信号 “1”、“0”变化而对应变化。
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高斯预滤波最小移频键控 GMSK。
移动通信使用的调制技术还有: 二相移相键控 (BPSK)、四相移相键控(QPSK)、正交调幅 (QAM),频谱利用率较高,设计难度和成本较高。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3、码分多址(CDMA)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8
二、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就是把多个用户接入一个传输媒质实
现相互间通信时,给每个用户信号赋予不同的 特征,以区分不同的用户的技术。 常用的多址方式: 頻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 多址(CDMA)。 GSM系统使用: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 (TDMA)混和多址方式,即 FDMA/TDMA。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10
2、时分多址(TDMA) TDMA是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
成若干时隙,一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 通信时,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时隙,使各移动
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射或接 收信号。同一个频道就可供几个用户同时进行 通信。
GSM系统无线路径上采用TDMA方式,每一个载频 可分成8个时隙,一个时隙为一个信道,一个载 频最多可有8个移动用户同时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11
如下图所示的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方式:
a. FDMA
b.
TDMA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12
时分多址(TDMA)的特点 (1)TDMA系统中几个用户共享同一个载频,但 每个用户使用彼此互不重叠的时隙。 (2)TDMA系统中的数据发射是不连续的,是以 突发方式发射,耗电较少,移动台可在空闲的时 隙里监听其他基站,使越区切换大为简化。 (3)共享设备的成本低,每一载频为许多用户 提供业务,用户平均成本大大低于FDMA系统。 (4)移动台复杂,它需要处理复杂的数字信号。
高速移动环境- 144kbit/s;
步行慢速移动环境- 384kbit/s; 室内静态环境- 2Mbit/s; 3G世界三大主流标准:
WCDMA、CDMA 2000、TD-SCDMA(我国提出的标 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6
第三节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一、数字调制技术 数字调制是使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特性与信道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2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特点及分类 移动通信系统由于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技术要 比固定通信要复杂,移动通信网中依靠的是无线 电波的传播,传播环境比有线媒质的传播特性复 杂,移动通信有着与固定通信不同的特点。
一、移动通信的特点 1、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复杂:
移动通信的电波处在特高频(300-3000MHz) 频段,电波传播主要方式是视距传播。电磁波在 传播时不仅有直射波信号,还有经地面、建筑群 等产生的反射、折射、绕射的传播,从而产生多 径传播引起的快衰落、阴影效应引起的慢衰落, 系统必需配有抗衰落措施,才能保证正常运行。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3
2、噪声和干扰严重: 移动台在移动时即受到环 境噪声的干扰,又有系统干扰。由于系统内有 多个用户,必须采用频率复用技术,系统就有 了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主要的系 统干扰,这就要求系统有合理的同频复用规划 和无线网络优化等措施。
3、用户的移动性:用户的移动性和移动的不可预 知性,要求系统有完善的管理技术对用户的位 置进行登记、跟踪,不因位置改变中断通信。
3G系统多址方式使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9
1、频分多址(FDMA) FDMA是把工作频段划分成多个无线载频,每一个载
频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语音或控制信息,通信时不同 的MS占用不同的频率信道进行通信。 FDMA的特点: (1)信道的带宽较窄(25-30KHz),相邻频道要 留有防护频带; (2)与TDMA系统比,FDMA系统的复杂程度低。 (3)采用单路单载波(SCPC)设计,需使用高性能 的射频(RF)带通滤波器来减少邻道干扰,成本较 高。
移动通信基站技术
高级工程师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处于移动 中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即移动体与移动体、 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按照移动体所处的运动区域不同,移动通信可 分为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空中移动 通信。
陆地移动通信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应用最为广 泛,以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发展最为迅速,本章 着重介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 按工作方式分类: 单向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双向通信方
式可又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方式。 4. 按采用的技术分类:
分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和数字移动通信系 统。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5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90年代初发展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现正在建设第三代宽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G)。 3G以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为目标,数据传输速率:
4、频率资源有限: ITU对无线频率的划分有严格 规定,要设法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2020/11/10
4
二、移动通信的分类 1. 按服务对象分类: 公用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 2. 按组网方式分类: 峰窝状移动通信、移动卫星通信、移动数据
通信、公用无绳电话、集群调度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