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的非语言沟通

合集下载

医患沟通模式的核心内涵

医患沟通模式的核心内涵

医患沟通模式的核心内涵
除了语言沟通之外,还有很多信息都是以非语言的形式传递的,比如姿势、动作、表情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建立亦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非语言沟通反映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重,这对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体位、身体姿势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患者。

一、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常常以肢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传递信息。

在日常沟通中60%~70%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非语言沟通来实现。

在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非语言行为将医护人员的个人品质、修养、学识以无声形式传达给患者。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这演讲之技精矣。

”医师若能很好地应用肢体语言,就会让我们的沟通事半功倍。

我们可以将肢体语言简单地分解为仪表、姿势、眼神和肢体接触。

二、仪表和身体的外观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外表。

医护人员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因为医护人员的仪表会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印象。

所以,对医务人员而言合理的装扮同扎实的临床知识一样都是工作的需求。

三、身体的姿势和步态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身体的姿态展示出来。

自信真诚的人大都挺胸拾头,而自卑虚伪的人往往垂头丧气居多。

医护人员一定要明白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姿势,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患者会对我们身体表现出的语言进行解读,从而形成患者对我们的评价。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在医疗领域,医患沟通是确保良好医疗结果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除了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和身体接触,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

下面将介绍医患沟通中几种有效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第一,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非语言交流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适当地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可以传递出关怀和理解的信息。

当患者表达不适或不满时,医生可以通过注视患者的眼睛来传达自己的关注和认可,患者也能感受到医生真诚的关心,从而更容易与医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第二,姿势和身体接触。

医生的姿势和身体接触可以传递出安抚和支持的信息。

例如,坐姿要保持优雅而自然,微笑并用柔和的语调与患者交流。

此外,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或轻拍患者的肩膀,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亲近和关怀,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

第三,面部表情。

通过面部表情,医生可以传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良好的面部表情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友好和专业。

医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或担忧的表情,以免让患者产生误解或焦虑。

第四,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如手势和姿势可以增强言语交流的效果,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医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解释和说明一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内容,如用手指指示身体部位或展示一种具体运动来描述病情。

同时,医生要保持身体语言的自然和谐,避免过度夸张或僵硬的表现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第五,空间距离。

保持恰当的空间距离也是医患沟通中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技巧之一。

医生要注意维持一种舒适的距离感,既能够与患者建立亲密关系,又能够保持一定的尊重边界。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医生可以做出调整,避免让患者感到不适或触犯他们的个人隐私。

总之,在医患沟通中,非语言交流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通过运用适当的眼神交流、姿势和身体接触、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空间距离,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1.语言障碍在医患沟通中,常常会出现语言障碍。

医生使用专业术语,患者往往无法理解,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同时,不同地方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可能使用不同的方言或口音,进一步加深了交流的困难。

2.信息不对称医生对于病情和诊断有更全面的认知,而患者往往只依靠身体感觉来描述自己的症状。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3.时间压力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环境下,医生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病人,在有限时间内给予准确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种时间压力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变得仓促,并且容易导致信息传递不清楚。

4.情绪因素患者常常处于焦虑、恐惧和紧张状态中,在这种情绪下很难保持有效的沟通。

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被工作压力和繁重的任务所影响,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

二、解决方法1.语言翻译和简化术语为了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医生可以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相关概念,并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专业翻译人员进行口头或书面翻译,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2.非语言交流除了用言语交流外,医生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沟通效果。

这样做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意图,并且能够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

3.多向交流和问询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反馈。

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发掘与其症状相关的因素,并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这种多向交流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建立信任关系医生应该花时间去了解患者,在尊重和关怀中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展示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医生可以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促进更有效的沟通和治疗。

5.提供书面资料为了解决时间压力和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医生可以准备一些简明扼要的书面资料供患者参考。

这样可以让患者在离开医院后再次阅读并了解相关信息。

6.培训医学专业人员的沟通技巧作为处于医疗系统中核心位置的医生,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应加强对沟通技巧的培训。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

除了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在医患沟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并从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触摸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身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生的姿势、动作和肢体语言可以传达出他们对患者的关注和专注程度。

例如,医生保持直立的姿势、面带微笑、保持眼神接触等,可以让患者感到医生的亲切和专业。

此外,医生的肢体语言还可以传达出一种安抚和支持的信息。

当患者感到紧张或害怕时,医生可以用轻拍或抚摸的方式来安抚患者,从而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增加他们对医生的信任。

其次,面部表情在医患沟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他们对患者情绪的理解和共鸣。

例如,当患者表达出对疾病的担忧或恐惧时,医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出对患者感受的理解,从而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此外,医生的面部表情还可以传达出一种专业和自信的形象。

当医生在给患者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应该保持稳定和自信,以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信心。

最后,触摸在医患沟通中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流方式。

适当的触摸可以传达出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

例如,当医生在体检或治疗过程中触摸患者时,他们的触摸应该是温和而轻柔的,以传达出一种关怀和安抚的信息。

此外,触摸还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亲近感。

当患者感到孤独或恐惧时,医生可以用适当的触摸来传达出一种支持和安慰的信息,从而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他们的康复。

综上所述,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医生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触摸等非言语交流方式可以传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

因此,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应该注重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方式,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触摸等方式来传达出一种亲切和专业的形象,从而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探索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探索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探索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关乎着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除了语言表达外,非语言交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索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以期提升医患间的互动效果和医疗质量。

第一,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类交流中最直观、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和患者的肢体语言可以传递出很多信息。

例如,医生站立时的姿势和手势可以显示出专业性和自信心,这有助于患者建立对医生的信任感。

而患者的肢体语言也能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疼痛程度,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和手势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第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情感和意愿的重要表达方式。

医生和患者的面部表情可以直接传递出他们的情绪状态,这对于医患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医生应尽量保持面带微笑的表情,以示友好和关怀。

而患者的面部表情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其痛苦程度和心理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来了解其专注度和理解程度,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沟通。

第三,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是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展示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姿态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医生应该保持开放的姿势,如面对患者、保持身体直立等,以示尊重和关注。

而患者的身体姿态也可以透露出他们的紧张、不安或放松的程度,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姿态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

第四,语速和音调。

语速和音调是语言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传递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意愿。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应该尽量以自然、平和的语速和音调与患者交流,避免过快或过慢、过高或过低的语调,以免给患者造成压力或不适。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调来引导患者的情绪和注意力,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解答问题。

第五,触摸和身体接触。

触摸和身体接触是医患沟通中一种亲密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适当的触摸和身体接触可以传递出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的过程。

除了言语交流外,医患之间的非言语交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首先,医患之间的非言语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诊室中,医生的面部表情、姿势以及眼神交流可以传达出他们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

当医生保持着温和的微笑和平静的目光时,患者会感受到医生的亲切和专业。

相反,如果医生表现出不耐烦或者不友好的态度,患者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者不被重视,从而导致沟通障碍和信任缺失。

因此,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表达,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其次,医患之间的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和无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例如,当患者紧张不安时,医生可以轻轻拍拍患者的手臂或者握住其手,以传递温暖和安抚。

这种非言语的关怀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他们对治疗的配合和信任。

此外,医患之间的非言语交流还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在医学诊断中,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以获取更多的诊断线索。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姿势以及其他肢体动作,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辅助诊断和治疗。

例如,当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存在呼吸系统问题或者贫血等疾病。

因此,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当注重观察患者的非言语表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医患之间的非言语交流还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建议,例如按时服药、进行康复训练等。

医生通过非言语交流可以传达出对患者的期望和鼓励,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例如,当医生用肯定的语气夸奖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进步时,患者会感到被认可和鼓励,从而更加努力地完成治疗计划。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非语言交流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多种方式,它们能够传递更加直观和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患之间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医生的肢体语言对于患者的信任和舒适感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站或坐直,展示出自信和专业性。

同时,医生的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清晰度,但过于夸张或不自然的手势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困惑。

因此,医生应该注意手势的适度和自然程度。

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中最直接和重要的部分之一。

医生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他们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

当患者表达疼痛或不适时,医生应该展示出同情和关切的表情,以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安慰。

此外,医生的微笑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眼神交流是医患沟通中最直接和有力的方式之一。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直视患者的眼睛,传达出自己的专注和关注。

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患者感到被重视,还能够建立起更加亲近和信任的关系。

然而,医生也应该注意眼神交流的适度,过于强烈或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困扰。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医生还可以通过姿态、身体接触等方式与患者建立更加亲密和信任的联系。

例如,在适当的情况下,医生可以轻轻拍拍患者的手臂或肩膀,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然而,医生必须确保自己的身体接触是在患者的同意下进行的,并且要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的规定。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倾听和观察来提高自己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倾听是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医生还应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状况。

总之,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医患互动中的非语言沟通

医患互动中的非语言沟通

医患互动中的非语言沟通在医疗环境中,医患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言语交流外,非语言沟通在医患互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沟通包括面部表情、姿势、眼神交流、身体语言等多种形式。

这些非语言信号可以传递出医生和患者的情绪、态度和意图,对于建立互信关系和提供有效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首先,面部表情是医患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

医生的面部表情可以传递出他们的专业性和关怀之情。

当医生面带微笑时,患者会感到安慰和放心,从而更容易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相反,如果医生面带严肃或不友好的表情,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导致沟通障碍。

因此,医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并尽可能展示出友善和关怀的表情。

其次,姿势和身体语言也是医患互动中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医生的姿势应该是开放和自信的,例如直立站立或坐在患者面前,以示尊重和专业性。

此外,医生的身体语言也应该与言语一致。

例如,当医生向患者解释诊断或治疗方案时,应该用手势和身体动作来强调关键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医生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姿势和身体语言是否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或不适。

眼神交流也是医患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

通过眼神交流,医生可以传递出自己的关注和专注,从而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倾听。

当医生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时,患者会感到更加放松和信任,从而更容易与医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相反,如果医生缺乏眼神交流或眼神游离,患者可能会感到医生对自己不够关注或不专业,导致沟通障碍。

因此,医生应该时刻保持眼神交流,以传递出自己的专注和关怀。

除了以上几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也需要医生注意。

例如,医生的语速应该适中,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如果医生说话过快或过慢,患者可能会感到困惑或不耐烦。

此外,医生的语调和音量也应该适当。

如果医生的语调过于冷漠或高亢,患者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或受到伤害。

因此,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调整自己的语速、语调和音量。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重要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重要性在医疗环境中,医患沟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可以建立起信任和共识,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非语言交流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非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和意图。

当患者面临疾病和治疗的不确定性时,他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医生的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可以传达出一种安抚和关怀的信息,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此外,医生的非语言信号还可以表达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进而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和治疗效果。

其次,非语言交流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姿态和动作,可以获取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一个患者可能在表达症状时不自觉地握紧拳头,这可能暗示着他的疼痛程度。

医生可以通过这些非语言信号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而调整治疗方案和沟通策略。

此外,医生的非语言交流也可以传达出自己的专业性和自信,让患者对治疗方案更有信心。

然而,要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流,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意识。

首先,医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

直立的姿势和放松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一种专业和亲切的形象。

此外,医生应该保持适度的目光接触,但不要过于强烈,以免让患者感到不适。

其次,医生需要注重自己的语调和语速。

温和而稳定的语调可以传递出一种安抚和信任的信息,而过快或过慢的语速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困惑。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重自己的手势和动作。

适度的手势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但过于夸张或杂乱的动作可能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除了以上的技巧,医生还应该注重倾听和观察。

倾听是医患沟通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仔细倾听患者的话语和情感,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医生还应该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号,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例如,当患者面对医生的问题时,他们可能会微微皱眉或者眼神游离,这可能暗示着他们对问题的疑虑或不满。

医患沟通的语言技巧及非语言技巧

医患沟通的语言技巧及非语言技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清写在课前的话医患关系是临床上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应用。

一、医患关系沟通时,医生说服患者的技巧和方法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曾经说过,如果你要别人同意你的观点,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使对方多多说话,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就容易了解他的需求,从而使交往更容易。

弄清对方的观点,自己才能找到合适的应付措施。

----先是赞同、肯定,让对方认可,使你劝说的对象得到利益,容易得到认同,说服就成功了,把你的观点自然地建立在对方的脑海里,改变对方的看法,让对方说出来。

还可以按照对方的意思办。

如果医生在需要劝说患者的时候,比如药物不在医保目录里、或者是自费药物;有些创伤性检查;有些实验随访、定期检查;出院、住院等。

这都需要医生有一些技巧。

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医生应该主动退却,另寻应对策略。

下面是莎士比亚著名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则故事:《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成婚,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一些钱,夏洛克则向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如还不了,就要从他身上割一磅肉下来。

不料安东尼奥的船出事,真的无法按时还钱。

于是,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们,想了多种退却与妥协方案,但夏洛克坚持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下来。

鲍西亚小姐—安东尼奥所帮那位朋友的妻子,突发奇想,为何不可以接受夏洛克的这一苛刻条件,而反制夏洛克呢?于是,她假冒律师,在法庭上与夏洛克对质,同意由于安东尼奥没有还钱,夏洛克可以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来。

但是,这也有一条件:夏洛克不能多割一点,也不能少割一点,而且不能带一点血。

夏洛克没有办法,只能认输。

提问题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行为,当对方提出某项要求或发生某个行为,而你觉得这个要求或行为,可能给医院或者你个人带来伤害,你需要掌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推理、说理,婉言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行为。

医患沟通的非语言沟通

医患沟通的非语言沟通

北京医学会伦理学分会 陈文叔写在课前的话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医患之间的沟通、医患之间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我们认为的沟通是语言的沟通,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着重阐述医患之间的多种方式的非语言沟通,即温馨的关爱是如何在无言中传递的。

一、前言温馨关爱在无言中传送,是医患沟通中间的非语言沟通。

人际沟通分为两大类,一是语言沟通,二是非语言沟通。

给大家举个例子,是蔡琴唱的一首歌《你的眼神》:“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歌词里讲的就是无言的沟通。

二、人际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在大多数人际沟通中,人们使用媒介情况是:20%为语言沟通;80%为非语言沟通,这个数据适用于中外。

其中,中国人和东方人更是:7%为语言沟通;38%为声音、动作、行为方式;55%为表情。

因此,非语言沟通是人际沟通的重要部分。

从以上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在人际沟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那么,在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包含哪几个方面呢?这几方面在医疗服务中应该如何应用?三、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一)环境也把温馨关爱传送环境虽然是客观的,但是,环境可以把温馨和关爱传递给患者。

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质环境,指的是建筑、房间、设计等;二是人文环境,指的是医院的文化氛围、团队精神等。

这两类环境在沟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可以成为一种沟通的背景,环境营造一种沟通的氛围。

如家庭式的谈话,围炉谈话等。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创造了一种炉边谈话的形式,在火炉边,围起一群人,谈国家大事,并通过电视广播传送给全国公众,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气氛。

这样的环境成为一种沟通的背景,烘托了一种谈话、交流的气氛。

同时,环境可以直接成为沟通的要素,环境本身传达信息。

比如:我将一个客人请到家里来,而到家后,什么都没有,屋子脏乱不堪,客人会觉得我不够尊重他。

约谈话,在哪谈,在路边谈,传达了对谈话不重视的信息。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应用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应用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与应用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除了言语交流外,非语言沟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沟通是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传递信息和感情的一种方式。

在医患沟通中,合理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提高医疗效果。

首先,医生和患者的身体语言在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应该保持一个自然、放松的姿态,给患者一种友好、亲切的感觉。

医生的站姿和坐姿应该是端正的,体现出专业性和自信心。

同时,医生的手势也要得体,避免过于夸张或僵硬。

患者则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姿势,不要交叉双臂或者背对医生,以示对医生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面部表情在医患沟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应该保持微笑或者温和的表情,以示友善和亲切。

而患者的面部表情也可以传递信息给医生。

例如,紧皱的眉头可能表示疼痛或者不舒服,而轻松的表情则可能表示放松和安心。

医生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眼神交流也是医患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应该保持目光接触,表明自己在倾听和关注患者。

同时,医生的眼神应该是专注的,不要四处游移或者分神。

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专业性和关怀,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患者也应该与医生保持眼神交流,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除了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外,语速和音调也是医患沟通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医生应该尽量使用慢而清晰的语速,避免口音过重或者说话过快。

这样可以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话语,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此外,医生的音调应该是温和而亲切的,不要过于生硬或者咄咄逼人。

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和理解,增强医患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医生和患者在沟通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行为举止。

医生应该保持专业性和耐心,不要对患者的问题和疑虑不屑一顾或者不耐烦。

医生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策。

患者则需要保持礼貌和尊重,不要对医生发脾气或者不理睬医生的建议。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除了语言交流外,非语言交流在医患沟通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并分析其对医疗过程的影响。

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姿态和表情等方式来传达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和患者的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彼此的情绪、态度和意图。

医生的肢体语言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医生面带微笑、姿态端庄、眼神专注,会让患者感到医生的亲切和专业,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相反,如果医生表现出不耐烦、冷漠或者缺乏自信,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同样,患者的肢体语言也能够传递出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例如,患者的紧张、焦虑或者痛苦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部动作和身体姿态来展现。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

二、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医患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通过眼神交流,医生和患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建立联系。

医生的眼神交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这样可以表达出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医生的眼神应该表现出真诚和信任,以建立起与患者的情感连接。

患者的眼神交流同样重要。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害羞或者其他原因而避免与医生进行眼神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神交流来鼓励患者,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三、姿态和动作医生的姿态和动作可以传达出他们的专业性和自信心。

例如,医生站立时应该保持笔直的姿态,坐下时应该保持端庄而不懈怠。

医生的动作应该流畅而有力,表现出专业性和自信。

患者的姿态和动作也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例如,患者可能因为疼痛或者不适而表现出不安的动作,如揉手、踱步或者咬唇。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姿态和动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四、触摸和接触触摸和接触是医患沟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表达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表达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表达技巧医患沟通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够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言语表达外,非言语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表达技巧,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相互交流。

1.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非言语沟通中最直观、最容易被人注意到的一种表达方式。

医生和患者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出一些信息,如关注、友好、专注等。

医生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展示出积极的态度,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同时,医生的姿态要端正、自信,给人以专业和可靠的印象。

2. 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医患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表明自己的关注和专注。

通过眼神交流,医生可以传递出理解和同情的信息,帮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支持和关怀。

在患者表达自己的病情和困扰时,医生应该保持眼神接触,不要让患者感到被忽视或不重要。

3. 姿态和动作医生的姿态和动作也能够传递出一些信息。

医生应该保持端庄、自信的姿态,避免过于紧张或随意的动作。

同时,医生的语速和节奏也要适当,不要过快或过慢,以免让患者感到不耐烦或困惑。

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问题和疑虑,不要急于打断或中断患者的发言。

4.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非言语沟通中最直接、最易于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医生应该通过面部表情传递出自己的关怀和理解。

当患者表达痛苦或困扰时,医生可以适当地展示出同情和理解的表情,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支持。

同时,医生应该避免面部表情过于严肃或冷漠,以免给患者造成压力或不信任的感觉。

5. 语气和声音医生的语气和声音也能够传递出一些信息。

医生应该保持温和、亲切的语气,给患者以安慰和支持。

在解释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时,医生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术语,以免让患者感到困惑或无助。

同时,医生的声音要保持适度的音量和节奏,不要过于大声或过于急促。

6. 触摸和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医生的触摸和接触也能够传递出一些信息。

复旦医患交流技巧讲义12医生与病人的非语言沟通

复旦医患交流技巧讲义12医生与病人的非语言沟通

第十二讲医生与病人的非语言沟通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主要指目光、表情、姿势、空间距离等。

目光最能敏锐准确地反应情绪, 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一般来说, 目光大体停留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两侧为好, 这样可以给对方一种舒适、有礼貌又自然的感觉, 目光范围过小使人有压迫感, 范围过大则会显得太随便; 医务人员在进行医患沟通时, 一定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表情, 要显示出你的关注、真诚, 切忌心不在焉; 无论是站立还是坐, 医护人员的姿势都要体现出尊重和诚心, 同时要掌握合适得体的人际距离。

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

面部表情是人们在沟通中最丰富的情感源泉,既是最易读懂的也是最难读懂的。

三、目光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对方,并愿意去聆听对方的讲述。

此外,通过目光的接触,可以产生很多积极的效应,镇定的目光,可以给恐慌的病人带来安全感;热情的目光,可以使孤独的病人感到温暖;鼓励的目光,可以让沮丧的病人重建自信;专注的目光,可以给自卑的病人带去尊重。

另外,通过目光的接触,医务人员还可以密切观察病人的副语言行为,从而真正读懂病人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实质。

最理想的目光接触的水平是:医务人员坐在病人的对面,并保持自己眼睛和病人的眼睛在同一个水平上, 这样既可以体现医患间的平等关系,也能表现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尊重。

人们常易犯的错误:该自己做的事不去完成,让别人代劳——“把自己当成别人”勉强别人成功,对别人过度要求——————“把别人当成自己”充分尊重他人的尊严,保持距离——————“把别人当成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下面举一些医患沟通的实例:案例1:一位少女因阴道出血在其母陪同下来医院就诊。

护理非语言沟通的原则

护理非语言沟通的原则

护理非语言沟通的原则
非语言沟通在护理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患者可能无法或不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下是护理非语言沟通的一些原则:
1.观察仔细: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表达,包括面
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和姿势等。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和需
求。

2.建立眼联系:通过建立良好的眼神联系,护理人员可以传达关
心和尊重。

避免长时间的直视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适度的眼神联
系是建立连接的重要方式。

3.注意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往往是情感状态的直接反映。

护理人
员应注意患者的微笑、皱眉、眼神等表情,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需
求。

4.肢体语言和动作:患者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沟通
方式。

例如,握手、拥抱、轻拍等可以传递温暖和关爱的信息。

5.听取声音和语调:即使患者没有说话,声音和语调中的变化也
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护理人员应该敏感地听取声音的变化,包括语
速、音调和语气。

6.尊重个人空间: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避免
侵犯患者的私人空间,除非有必要,否则保持适当的距离。

7.使用触摸:触摸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但需要
小心使用。

在适当的情境下,轻柔的触摸可以传递温暖和关心。

8.适应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对非语言沟通的反应可能有所不
同。

护理人员应该灵活应对,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调整。

综合来说,护理非语言沟通的原则是通过细致观察、关注患者的表达方式,并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建立起一种尊重、温暖和关怀的护理关系。

医护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医护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医护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医护工作中,除了言语沟通外,非语言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医护工作中,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非语言交流能够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包括情感、态度和意图,对于提高医疗效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在医护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身体语言的重要性在医护工作中,身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

医生的微笑和握手,可以让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而医护人员的细致入微的动作,也能让患者感受到专业和关怀。

还有一些特定的身体语言,比如眼神交流、姿势和肢体动作,也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二、声音语调的重要性声音语调在医护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温和的语调和护士亲切的声音,可以让患者感到安心和舒适,而过于生硬或者冷漠的声音则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在医护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语调,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

三、情绪表达的重要性在医护工作中,情绪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

医护人员需要学会表达出恰当的情绪,比如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以及对疾病的认真和责任感。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从而提高医疗效果。

四、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在医护工作中,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属的情绪状态和态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学会与家属进行非语言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专业和贴心,增加他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总结非语言沟通在医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医护人员充分重视。

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要提高自己的非语言沟通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确保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传递出正确的信息和情感。

患者家属的情绪状态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医护人员需要学会与他们有效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同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个人观点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深刻理解医护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接待门诊病人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接待门诊病人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接待门诊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技巧1.概述门诊病人是医院中最常见的病人裙体之一,他们来医院是为了寻求医学上的帮助和治疗。

作为医生或医护人员,与门诊病人进行非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掌握接待门诊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技巧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2.微笑微笑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之一。

当门诊病人走进医院时,医务人员应该向他们微笑,这可以传递友好和温暖的信息,让病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微笑可以有效地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更愿意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交流。

3.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建立通联。

接待门诊病人时,医务人员应该通过眼神交流来表达尊重和关怀,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绪和需求。

良好的眼神交流可以让病人感到被重视和理解,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基础。

4.姿态和肢体语言医务人员的姿态和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

站姿端正、面带微笑、手势得体,可以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增加病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信任感。

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意图,增强交流效果,使病人更容易理解医务人员的意思。

5.语速和音量在接待门诊病人时,医务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语速和音量。

语速不宜过快或过慢,应该与病人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让病人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理解医务人员所说的话。

音量也要适中,不要太大声或太小声,以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误解。

6.注意细节接待门诊病人时,医务人员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交流技巧,比如面部表情、手势的优雅自然,不要过分夸张或呆板;眼神要平等而又尊重;要注意病人的反应和身体语言,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病人的需求。

7.总结在接待门诊病人的过程中,非语言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病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印象,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医务人员应该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姿态和肢体语言等方式来传递友好和温暖的信息,让病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医患沟通的分类

医患沟通的分类

医患沟通的分类医患沟通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患沟通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一、根据沟通方式的不同1.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医患互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包括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问答、解释等。

医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而患者则需要通过听取和理解来接受信息。

口头沟通的优点是直接、快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但缺点是容易出现误解和信息不全的情况。

2.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通过文字进行交流,包括病历记录、医嘱、检查报告等。

书面沟通的优点是信息准确、清晰,可以避免口头沟通中的语言障碍和误解,但缺点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编写和阅读,对于一些急需处理的情况可能不太适合。

3.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进行的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常常用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但是,非语言沟通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误解和不完全的信息传递。

二、根据沟通目的的不同1.诊断沟通诊断沟通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疾病诊断的沟通。

医生需要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种类和程度。

在诊断沟通中,医生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论。

2.治疗沟通治疗沟通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疾病治疗的沟通。

医生需要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在治疗沟通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以确保患者能够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3.预防沟通预防沟通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疾病预防的沟通。

医生需要向患者介绍预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疫苗接种等,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预防沟通中,医生需要向患者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之间的非语言沟通一、医患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与作用(一)主要特点非语言沟通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沟通时的所有符号。

概括地说,非语言沟通是不使用语言的沟通,它包括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利用空间、利用声音和触觉等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约有60 %一70 %是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咽喉疾患、严重脑血栓等患者不能用语言向医护人员、家属表达他的要求,只能依靠表情姿势或手势来反映他的感受;在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语言交流受时间、环境的限制,这种情况下,非语言交流弥补了其不足,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如手术时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等,使工作配合的更加默契。

所以,在护患、医护交流中,应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以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

医患之间非语言沟通是医患沟通的一种基本表达手段,其具有以下特点:沟通性。

只要医患双方开始沟通,自始自终都有非语言沟通在自觉和不自觉地传达信息。

医患双反从见面开始,他们的着装举止、使用器物就透露出各自有关信息;站着或坐着沟通的时候,距离、方位、身体动作、姿态表情伴随着言语,也始终不断地在沟通着各种信息。

情境性。

非语言沟通展开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这说明了在沟通思想方面非语言不如口语直截了当,受语境的制约和患者的个人阅历的影响,不同患者对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解释。

组合性。

非语言沟通一般会以组合方式呈现。

在医患之间非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身体的各种器官来传情达意,因而在空间形态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再者,非语言符号与语言沟通行为也有密切的关联,两者相互增强和支持。

可信性。

与语言信息不同,非语言符号比较具有可信性。

由于于语言信息受到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假,故人们常说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如果一个患者说他对择日的手术毫无畏惧,但是他的声音和手都在发抖,面有怯色,医务人员会更加相信患者对择日的手术更有恐惧。

人体的语言大多发自内心深处,很难压抑和掩盖。

正如弗洛伊德说的,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若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无意识性。

无声的非语言信息的含义要比有声的语言含义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因为有声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一个人的真正意向,嘴上说出的语言并不等于存在于心中的语言;而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二)基本作用表达感情。

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感情和情绪的表现,这个功能是通过情感表达来实现的。

情感表达可表现个人很多感情,或振奋与压抑、或坚强与软弱、或快乐与烦恼等。

调节互动。

调节动作可帮助交谈医患双方控制沟通行为。

与情感表达相同,调节动作常包括眼、面部及头的运动,但手411 竹的运动或者体位的转换也可起到调节动作的效果。

验证语言信息。

是指与说话内容密切相关的运动,它是用动作表达语言的内容,它们常像是谈话内容的一幅幅插图。

当非语言传递的信息验证了语言信息时,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最有效的。

非语言沟通有辅助语言表达的作用,语言和言语的表达,有时难免有词不达意或者词难尽意的感觉。

再就是有替代语言表达的作用。

显示自我情况。

非语言沟通可帮组医务人员在患者面前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形象,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其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人与人最初见面的5 秒钟,第一印象就形成了。

表示医患关系的状态。

非语言沟通有确定沟通的医患双方关系状态的作用。

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对医务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传统医学诊断要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其中“望”诊,就是观察患者的眼神、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医患双方准确地识别对方的非语言极为重要,从患者来说,他的疾病就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能获得医务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帮助。

患者对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患者的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表达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患者可以用非语言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疼痛、思想顾虑、禁忌和不满。

患者的非语言表达以及医患之间的非语言表达是无止境的。

当患者不能理解医务人员的复杂的专业术语时,他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医务人员的非语言行为上,以此来了解有关信息;党患者怀疑医务人员隐瞒坏消息或者真相时,他们会力图通过非言语渠道来获得信息。

医务人员对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非语言行为是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与患者沟通的总网络中最有效的部门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医务人员只能通过非言语行为同患者进行沟通,例如对幼儿、隔离的精神病患者、早期恢复阶段的气管手术患者或半昏迷的患者,医务人员都会运用触觉、视觉、声音、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言语行为进行观察、帮助和沟通,对这些患者而言,非语言沟通胜过语言沟通方式二、非语言沟通形式所表达的含义(一)表情表情是人们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

它凭借眼、眉、嘴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来体现丰富的内容。

人们对现实环境和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的态度即感情,会有意无意地通过面部表情显示出来。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的生理表露,一般不是随意的,但又是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

医务人员对患者或者患者对医务人员的面部表情主要都是思想感情的流露,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可以掩盖真实感情的表情,那也只能是暂时的和有限的。

因此,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同时也与习惯过程和表达能力有关。

(二)目光在各种器官对刺激的印象程度中,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

目光接触,可以帮助医患双方的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

临床时,在于患者交谈中,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患者所接受,从患者是否回避视线以及与患者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常用的目光形式有:环视、专注、虚视、视角交流角度以及瞳孔的放大缩小。

(三)手势手势即手的动作示意。

在医患沟通中,常借助手势语符号表情达意。

手势语通常是手和手指来传统信息,包括握手、抬r 、摇手和手指动作等。

医务人员使用手势语要遵循适度、自然、便于理解原则。

由于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而且其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哪怕是极细微的变化也会改变手势的含义。

因此,在使用手势时应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并极力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手势,以免造成沟通障碍或引起他人误解。

(四)姿势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形态,如站姿、走姿和坐姿等。

在医护工作中,医务人员要始终保持优美的体态,在与患者沟通中表现出自信直挺的姿势,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姿势的大方、得体。

(五)仪表医务人员的仪表,应以庄重、典雅为美。

应衣着整洁,容貌修饰自然大方,举止端庄,保持精神焕发。

端庄的仪表,整洁得体的服饰,沉着冷静的举止,认真细心的态度是医患之间缩短距离的基础,给人以亲人般的感觉。

优雅得体的仪表,不但是尊重患者的一种表现,也可同时展示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美感,赢得患者的信任。

(六)触摸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要与患者的身体接触。

患者体征方面的信息资料必须通过触摸来获取。

触摸可以表达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的关心和同情,给患者和家属以安慰和情感支持。

当患者痛苦时,轻轻的抚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患者发高烧时,摸摸他的额部,都会带给患者无言的关心。

因此,触摸应成为医务人员非常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第四节有效改善医患沟通一、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一)态度态度是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之一。

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而且医患双方都认为医患沟通交流中医务人员的态度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医务人员的态度决定医患沟通能否成功。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认真倾听和同情、鼓励的态度可以使患者感到舒心与温暖,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康复;不良的态度不仅引起患者的反感,也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在病人心目中的好医生、好护士形象是:“技术好,负责任,能治好自己的病;诚恳耐心,有同情心,愿意帮助自己;态度和蔼,待人公平,容易接近。

”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积极负责、和蔼可亲、诚恳耐心的沟通态度,会赢得患者的赞同、信任和共鸣,并在行动上给以积极配合。

当然,态度与行为效果不完全一致,容易受个人情绪、情感、思想意识、认知方法和个性倾向等的影响,态度的规范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它随着人格的完善而逐步完善。

(二)语言发生医疗纠纷而投诉的起因中,不少存在语言沟通不良,信息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医患双方对于病情的判断及疗效和痊愈的认知差异巨大,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远高于医生。

而患者对信息的误解和过高期望与医务人员的语言沟通效果,尤其与措词用语不谨慎、语词表达不恰当、解释病情不详细等因素密切相关。

即使因态度所致的医疗纠纷中,多数也是由言语不当引起的,而非诊疗不当或疗效不佳所造成。

(三)倾听倾听是医患沟通的一种态度行为,积极倾听的态度是以人为本的倾听态度。

积极倾听的态度应当包括理解、无条件正面关注与和谐性,积极倾听是达到医患沟通目的的动力性因素。

倾听过程中的技巧有:复述、澄清、总结、同情、鼓励、形体语言的参与、有效提问及反馈等。

复述、澄清可以鼓励和引导患者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核实你的理解是否正确;提问、反馈和总结可给患者回顾和补充的机会,使倾听的效果更为圆满;形体语言的参与,可鼓励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充分显示你的认真倾听的态度;同情和鼓励使患者感到舒心与温暖,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促进疾病的康复。

(四)行为方式病人患病后,心理状态比正常人脆弱,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同情、体贴和帮助,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在满意度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其态度、行为、语言、姿态等因素判定的,绝不单纯是医疗技术。

令患者感到满意、温馨,甚至产生共鸣的是医务人员的微笑、点头示意、认真地倾听、关切的语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客观通俗的语言、庄重整洁的仪表、温馨得体的举止、能记住患者的姓名和病情等等。

有些细微的行为举止,都会赢得患者的信任,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患者感到体贴和温馨。

而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衣冠不整、表情做作、姿态傲慢、缺乏礼貌、语言生硬、嚼口香糖、接打私人电话、与旁人谈论无关话题、不停地打断患者的叙述、漠视患者反应等行为,往往会引起患者的误解、反感,甚至引发医患纠纷。

二、和谐医患沟通的实现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

从实践经验来看,和谐医患沟通的实现,通常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仪表、言谈和行为规范医生在工作期间应该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如:着装得体,衣服洁净,佩戴胸牌,女士饰物简单,不宜浓妆,严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为;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应抱着热忱的态度,而不应萎靡不振,给病人不信任的感觉;医生的诊室应该保持整洁、干净,桌上的各类文书、纸张摆放有序,反之则会给病人留下此医生办事条理不清、很凌乱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语调亲切,用语文明,倾听认真,谈吐高雅,热情耐心等;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病人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应该站立迎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