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雷雨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db19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2.png)
《雷雨》说课稿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们年级组分工合作,执教的任务由曾妮来承担,今天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18课《雷雨》的第二课时。
说教材: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朗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是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教学“、“多形式的朗读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教师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可以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71d9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一、教法探讨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可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教师简介《雷雨》人物关系图,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认真分析舞台说明和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
5.以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为核心,挖掘人物性格,激发学生思维,多角度讨论人物矛盾性格,训练学生从戏剧细节中寻找论据的文本分析能力。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二.知识积累1.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0eede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0.png)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通用1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雷雨》。
接下来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
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
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
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说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说课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说课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ca74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说课第【1】篇〗《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第一篇课文。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
《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说教学目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3)训练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
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说教法《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戏剧常识及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知识点拨,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2、点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3、讨论,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三、说学法1、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初步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99e4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是《雷雨》,它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用简单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虽然篇幅较短,但内容生动,插图优美,适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通过研究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根据研究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压”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意义。
从学生的年龄和研究特点出发,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难点在于理解景物的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情景教学和自主阅读两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自主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语言。
在课堂上,我会先引导学生谈论雷雨的现象,再引入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接着,我会让学生朗读文章,并指导他们正确地读出文章的情感。
最后,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引导他们思考文章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些教学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语言,提高语文水平。
1、理解课文中的难词,如黑沉沉、压下来、挂、垂等。
2、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需要学生具备留心观察天气的惯和写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识字、写字:教师通过板书或挂图的方式,教授生字,让学生认读、书写。
3、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互相纠正,互相研究。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4、赏读感悟: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教师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9759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
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多种形式读文,初步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雷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说目标本节课我上的是第一课时,目标是: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特点。
四、说教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们都曾经历过雷雨时节,经历过大自然中的各种天气。
这些画面,这些意境,都沉睡在他们心中。
只要我们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就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开始激趣导入时,我先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并伴有雷的声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从而揭示课题。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对以往感知的回忆,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生活,从而进入课文中学习。
(二)、学习生字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画出生字;接下来认识生字,识字教学是本课教学重点,我运用以下方法:1、让学生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3、出示生字,请小老师领读。
4、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并读一读。
6、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7、形近字比较组词。
8、把生字放回课文中读,做到语境中识字。
(三)、初读感知指名分段读课文,让学生巩固生字,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紧接着让学生给课文分成三部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的是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通过分组读雷雨前、中、后三部分,初步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2023年二年级雷雨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9篇)
![2023年二年级雷雨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951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6.png)
二年级雷雨说课稿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地位特点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雷雨》。
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
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难点:以人文意识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四、说学法引导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实时网络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约3分钟)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
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后,我指出七十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以他在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声叹息。
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
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
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
接着,我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资源收集和整合分析(约13分钟)1、设问提示,提出问题我采用换位思考。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6ca9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f.png)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小学语文《雷雨》说课稿一、今天我说的《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压、乱、垂”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能写观察日记。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二、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课堂展示”三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优秀8篇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131d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0.png)
一、教学目标1.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1、文本主旨以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大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本质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和必然灭亡趋势。
2、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作用何在?3.3、周鲁两家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三、教学方法1.1、情境感悟法2.2、分角色朗读表演法3.3、分组讨论法4.4、提问点拨法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雷雨》)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53f4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2.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作品欣赏的能力。
剧本的阅读欣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重要部分。
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问世以来,一直常演不衰。
它之所以成为话剧艺术的瑰宝,原因有三:首先是紧凑集中的艺术结构,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课文的节选部分,一共只有两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的重逢,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斗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其次是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剧中人物不多,然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作家刻画这些人物不仅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更借助了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对人物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绘,使每一个人都显示了他作为社会中人的丰富内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
最后是用必要的“舞台说明”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现主题,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午饭后,天气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这个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舞台气氛,同悲剧剧情紧密配合着,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从而感染观众,使观众也随之产生压抑感。
因此,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而真正把握剧本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
根据大纲及教材的特点,以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系统论为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是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情感目标是了解资产阶级自私冷酷、凶残奸诈的本质特征。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00d4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5.png)
《雷雨》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雷雨》说课稿《雷雨》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5b74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第一篇课文。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
《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说教学目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3)训练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
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说教法《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戏剧常识及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知识点拨,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2、点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3、讨论,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三、说学法1、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初步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38874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们年级组分工合作,执教的任务由曾妮来承担,今日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18课《雷雨》的第二课时。
说教材: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看,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朗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激发学生留心观看天气的兴趣,能写观看日记。
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是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转变。
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接受了“图文结合教学“、“多形式的朗读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接受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表达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教师借助学生生活阅历,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可以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育学生的语言感觉。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行了猜谜导入,分别用两个谜语来揭示课题,相机板书雷、雨,随后马上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通过猜谜,质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范文模板5篇(雷雨二年级下册公开课)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范文模板5篇(雷雨二年级下册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22bdd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0.png)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范文模板5篇(雷雨二年级下册公开课)下面是收集的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5篇(雷雨二年级下册公开课),供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位特点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雷雨》。
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三、能力目标: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
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难点:以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四、说学法引导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实时网络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
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后,我指出七十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声叹息。
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
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
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b3f3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a.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共三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
在这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来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们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们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表演来展示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通过表演来展示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本堂课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导入法、问题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将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来深入理解这篇文章。
1. 情境导入首先,我将用情境导入法来引导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
我会播放一段雷雨的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雷雨的氛围和情境。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们用“雨”字来组词,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组的词语。
这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接下来,我将让学生们朗读全文,并要求他们准确、流利地朗读。
在学生们朗读完文章后,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词语你不理解?”,“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我将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小组合作探究在学生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将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将会讨论一个问题,如:“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情节最有趣?为什么?”或者“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人物形象最生动?为什么?”等等。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将巡视每个小组,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表演展示最后,我将让学生们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来表演展示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这个表演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改进这个表演?”等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的说课稿范文共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的说课稿范文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1c7f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5.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的说课稿范文共三篇《雷雨》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雷雨》进行说课,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雷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PPT展示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雷雨的全过程。
同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课文:展示课文《雷雨》并带领学生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讲解生词: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描述雷雨天气。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并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5.观察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雷雨天气中的物理现象,如冷热气流交汇等。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雷雨》,并画出一幅描述雷雨的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雷雨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雷雨的特点。
《雷雨》说课稿(二)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将继续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雷雨》进行说课。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雷雨》,通过讲解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雨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本节课将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环节如下:1.复习引入: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展示与雷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描述雷雨天气。
2.讲解雷雨的形成:通过PPT展示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冷热气流交汇、电离过程等概念。
3.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文中的描述,培养其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a2700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b.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导语】小学语文的说课和随着小学语文说课活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小学语文说课的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论中的那些教学阶段说和环节说,弥补了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内容,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空间,其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说教材】今天我上的课文《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风景。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合适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视察,增加生活的乐趣。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知道内容,品位美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情特拟定教学目标以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压”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进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量种情势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动身,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情势的朗诵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取了“情形教学”、“自主浏览”两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集中注意力,能启示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摸索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进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体会,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浏览。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精选5篇)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31ae0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a.png)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1《雷雨》是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现在就教材、教法及教学程序几方面对这篇课文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雷雨》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戏剧单元的两篇课文之一,它充分代表了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成就。
而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体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且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以开放性的思维学习本文,将为学生敞开了通往戏剧文学的大门,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合技校生的实际,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如舞台说明等;(2)解读《雷雨》的戏剧冲突,揭示主题思想;(3)品味戏剧的个性化语言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4)探究悲剧的根源,滋养人文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处理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历来为人称道,所以把(2)、(3)确立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情感的限制,在指导学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把教学目标(4)设为教学难点。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在这一幕的主要人物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最为复杂,而对于初次接触戏剧的技工学生而言,会比较吃力,故我在题目的设计、阅读的赏析上都偏重于这两个人物。
赏析的过程要做到依据教材,又不拘于教材。
二、说教法教法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 主。在课堂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
学生欣赏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
法,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 点,让学生轻松的学,快乐的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联 系生活事迹,在读中理解和感悟,运用比较
的方法,了解雷雨不同阶段的景色变化。
说课流程
三
教学 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始上课之前,我会用多媒体播放不同
的雨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播放雷雨的声音,
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通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对
说课流程
四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18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感谢聆听
哗(hua),哗,哗,雨下起来了。
感情朗读 分组齐读,感悟雨声
设计意图 形式多样,感悟雨声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自由朗读,感悟句子 激发想象,锻炼表达!
对比阅读,体会雷雨后景象
出示插图 观察比较,雨后景象,指名反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雷雨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为学习下 文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复习上节课所认识的生字,如 “越”,
规范汉字的书写。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讲的 雷雨前的景象,如 天空——黑沉沉。
2、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待学生读完
后,指名反馈:雨下得怎样?从哪里可以体
会到?引导学生画出具体句子,体会雷雨的大。
激发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和 培养其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想象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体会文中重点词的表达。
教学难点
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
惯。
说课流程
二
教法 学法
教学方法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事迹,我
准备采用“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多 种形式的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
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挂 写出了彩虹的形态美。
坐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蜘蛛雨后的悠闲。
巩固练习
天 雷雨前
空气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后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雷雨前、雷雨中和雷
雨后的景色变化。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做一个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业布置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写一篇观察天气的日记。
18. 雷18雨
说课流程
一 教材
二
教学 方法
三
教学 过程
四
板书 设计
说课流程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雷雨》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热爱自 然,了解自然”这个主题进行安排。
《雷雨》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雷
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激发了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