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与修一知识考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单元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选择题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疋()A .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B . 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 .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 .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2.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植物生长状态有可能不是生长素引起的是()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 来运输。

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心引力的作用B •能量的供应所致C .载体的分布所造成D .光照方向的影响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A .去掉顶芽B.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6.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A .①②B .③④5.下列措施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是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C .①④D .②③()A .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B .获得无籽果实C.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D.促进果实成熟7•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 关的一组是()① 生产无子番茄②培育无子西瓜③ 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扌千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 .①③B .②④C .⑤⑥D .②⑤&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段时间。

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A .脱落酸B .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9.右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下列关于 实验结果的叙述理论上是正确的是()A. M 长得比N 长B. N 长得比M 长C. M 弯向一侧而N 不弯曲D. N 弯向一侧而M 不弯曲10.分析右图,对生长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B. 生长素在植株幼嫩部位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 > C >B >A11.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A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 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12.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 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 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右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适时适度合理地进行阶段性检测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时也不例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③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④去除成熟叶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 )A.aB.bC.cD.d4.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 ppm~6 ppm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5.(2011•郑州)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6.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练习及答案植物的激素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的内容,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需要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基础练习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①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⑥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时,不要把“植物激素”(多种)的种类与植物生长素混为一谈,要把握植物激素的基本特征(①④⑥)。

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答案 D解析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子中合成,根尖与成熟的叶片中合成的很少。

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即单方向运输。

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3.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答案 D解析⑤与⑥对比,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

4.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答案 B解析题干中突出了生长素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说明生长素具有主动运输的特点。

5.如图所示,其中A为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B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如图所示的单侧光照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是( )A.向光弯曲生长B.背向光源弯曲生长C.直立生长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属于应激性答案 B解析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在尖端,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从而生长速率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 全册习题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及比例⎩⎪⎨⎪⎧ :约占2/3:约占1/32.内环境。

(1)概念: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点拨:(1)血浆不同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因而血浆仅是血液的液体组成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尿道等虽位于人体内,但它们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体内暂存,不属于体液。

答案:1.(2)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2.(1)细胞外液 (2)①血浆 ②淋巴 (3)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异同。

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类似于海水。

答案:1.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蛋白质3.盐溶液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______ 越高越少越小______(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

(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岀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02、CO?、血红蛋白都是内坏境的组成成分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是内环境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血液、血红蛋白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屮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答案]c[解析]人体的某些液体如消化道中的液体、胆汁、泪液、汗液等属于外界环境,不能称为细胞外液。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屮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胃和耳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而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解析]组织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产生和维持,同时它们的正常代谢又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

由于内环境中有很多成分,只要有一种物质的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B、D三项只是有可能成立,但不是必然结果。

5.下列有关人体内坏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寒冷时出现寒战现象不属于内坏境稳态失调[答案]B6.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答案]c[解析]小肠内的消化液属人体的外分泌物,膀胱腔内的尿液是人体的一种排泄物,它们与肺泡腔内的气体都属外环境中的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的生理活动是()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解析:选A 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是机体通过调节维持了体内水的平衡;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是机体通过调节维持了体内血液含量的平衡;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散热使体温不至于上升是机体通过调节维持了体内体温的平衡,这些均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活动。

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会使机体pH 发生变化,不利于机体稳态的维持。

2.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调控作用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临床发现损伤人大脑中央前回底部的S区,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B.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但不提供能量C.寒冷时,人体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D.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的恒定,血糖稳态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解析:选A 临床发现损伤人大脑中央前回底部的S区,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谈话;激素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但不供能;寒冷时,人体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的恒定,血糖稳态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练习题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1. 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少D.背光侧生长快2. 以下哪项与植物生长素没关()A. 促使细胞生长B.促使细胞分裂C. 促使果实发育D.控制生长3. 棉花在栽种过程中要摘除顶芽,主要目的是()A. 使棉株不再长高B.使棉田通风透光C. 使侧芽长成就汁D.减少水的耗资4.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 乙烯B.赤霉素C.零散酸D.细胞分裂素5. 以下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 零散酸B.吲哚乙酸C.丙酮酸D.乙烯6. 常用作选择性除草剂的是()A. 赤霉素B. 2, 4-DC.零散酸D.乙烯7.细胞分裂素在促使植物生长的主要作用是()A.促使细胞分裂B.促使营养物质的运输C.促使细胞伸长D.促使光合作用8.在小麦地里施用必然浓度的 2, 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的讲解是()A.双子叶杂草对 2,4-D 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 2,4-D 的敏感性差C.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 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相同9. 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赤霉素能促使细胞的伸长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零散酸能控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10.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治作用,其特点是()A.高浓度时促使生长,低浓度时控制生长B.低浓度时促使生长,高浓度时控制生长C.只能促使植物生长D.只能控制植物生长11.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A.顶芽的生长优先于侧芽的生长B.顶芽比侧芽生长旺盛C.顶芽优先生长而控制了侧芽生长的现象D.顶芽生长慢,侧芽生长快12.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A点的浓度促使芽生长② B 点的浓度是促使芽生长的最适浓度③ C点的浓度控制芽生长④ D点的浓度控制芽生长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3. 如图分别代表不相同办理条件下的燕麦胚芽鞘,其中琼脂切块是经胚芽鞘尖端办理过的 (A 选项中有一胚芽鞘尖端套锡纸小帽) ,胚芽鞘表现出生长方向相同的一组是 ()14. 一般在幼果生长久间,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 D .细胞分裂素15.如图为不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相同器官的作用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章节测试卷+期末试卷全集(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章节测试卷+期末试卷全集(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章节测试卷+期末试卷全集章末过关检测(一)A卷知识点一内环境组成及功能1.人体小肠壁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血液答案 C解析人体小肠壁肌肉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所以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葡萄糖.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 B解析胃和耳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而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3.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D.血浆答案 D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是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它们生活在血浆这个液体环境中进行各自的生理功能. 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4.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液B.主要组成成分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答案 A解析A项中的细胞液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5.地震发生时,灾民们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食物缺乏和各种疾病. 例如,许多人都出现了全身浮肿的现象. 这时造成浮肿的原因主要是()A.寄生虫感染B.体内严重缺少蛋白质C.肾小球发炎D.体内严重缺少无机盐答案 B解析由于食物缺乏,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进入组织液,出现组织水肿.6.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答案 D解析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中蛋白质渗出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液含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故D项错.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答案 D解析 血浆和红细胞同是血液的成分,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 有些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也有的生活在血浆和淋巴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知识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及意义 8.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的pH 、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 ℃左右 答案 D解析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人体内环境的pH 、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人在非常炎热或非常寒冷的环境下可能无法完成体温调节的过程,因为体温调节是有限度的,故D 项错.9.下列各物质中,通过循环系统的运送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有( )①葡萄糖 ②血浆蛋白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尿素 ⑥氨 ⑦激素 ⑧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⑧ C.②④⑤⑦⑧ D.④⑥⑦⑧答案 B解析 消化道中的葡萄糖和水经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氧气由外界到达肺泡,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各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运至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细胞产生的尿素通过血液循环,主要运至肾脏排出体外. 10.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解析内环境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剧变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11.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答案 A解析CO2是由线粒体产生的,先排出细胞进入组织液,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知识点三生物体维持pH的机制12.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答案 C解析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 当碳酸钠过多时,就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13.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答案 A解析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的HCO-3与乳酸发生反应,缓冲pH的变化.14.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3和HPO2-4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蛋白质答案 A解析组织细胞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人体血浆的pH接近中性;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Na+和Cl-.综合考查1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结构或物质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填标号).(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 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上图中哪部分的液体增多所致?[].(4)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此病对人体有氧呼吸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第阶段.答案(1)淋巴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血浆红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2)④和⑥①和⑥(3)⑥组织液(4)⑤红细胞基因突变三解析解答本题应先辨认结构或物质名称,再思考相关问题.实验设计16.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 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 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此外,还需要、滴管等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①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再依次滴入等量的,测量pH并记录填表.③对B组.(3)结果预测A组:. B组:.(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2)②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乳酸(或Na2CO3溶液)③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或乳酸)(3)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 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或降低),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缓冲物质,因变量是溶液pH的改变,所以应设三组实验,一组空白对照,一组相互对照,一组为实验组.B卷一、选择题1.右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答案 A解析题图中的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 血浆中有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注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组织细胞代谢废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乙).2.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答案 D解析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因此与内环境稳态无直接关系.3.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②答案 A解析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浓度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稳定了,故其调节能力次之. 丙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4.下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答案 C解析在体液的不同成分间,组织液与细胞内液间、与血浆间均为双向渗透关系,故b为组织液;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而淋巴又通过淋巴管回流进入血管,故a为血浆,d为淋巴,c为细胞内液.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碳酸氢盐的形成C.麦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答案 B解析A、D项发生的场所为细胞内;C项发生的场所为消化道内;只有B项符合题意.6.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 C解析人体的某些液体如:消化道中的液体、胆汁、泪液、汗液等属于外界环境,不能称为细胞外液.7.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答案 D8.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答案 C解析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则组织液向血浆渗入量增多,组织液减少.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 D解析被困者由于长时间没有饮水,机体缺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进而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 对于获救人员,应该及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这有助于毒素等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10.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D.血浆蛋白答案 D解析腹部组织积水,要使此处的水分排出体外,则应提高血浆渗透压,吸收此处水分,然后随血液运输到肾脏排出体外. 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的方法为加入血浆蛋白这种大分子物质,而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全为小分子物质,可以在组织液和血浆中相互交流,故不能单独提高血浆渗透压.11.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答案 A解析血浆中的氨基酸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由毛细血管经主动运输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经主动运输进入肌肉细胞.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肝脏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其都属于内环境B.任何生物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口服药物进入胃就进入了内环境答案 C解析肝脏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是肝脏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 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使是人表皮细胞,也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胃通过口腔和肛门与外界直接连通,因而胃内环境属于外环境.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ol·L-1)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答案 D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 可以判断出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 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二、非选择题14.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 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这表明细胞膜具有性.(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4)由于红细胞内被消耗和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2)增加协助扩散选择透过(3)空间结构组织液(4)水分子Cl-(离子)解析(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 (2)据图,HCO-3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 再根据细胞内外HCO-3的浓度,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 (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15.英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脑梗死病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元存在,这为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猝死提供了可能.(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中化学组成和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坏死,由此可知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大脑中的兴奋产生与传递与体液中K+、Na+有关. 尝试构建人体内Na+、K+的动态平衡模型(在图中用箭头表示,不考虑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等特殊细胞).(3)除图中所示的系统外,Na+、K+的动态平衡还有系统参与调节,还可能有系统直接参与Na+、K+的排出,由此可知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组织液酸碱度、渗透压紊乱内环境稳态(2)如图所示(3)内分泌泌尿内环境解析(1)脑部神经元是组织细胞的一种,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管阻塞是一种病理反应,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会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细胞代谢活动发生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与组织液可进行相互交换,组织细胞浸在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无机盐离子可以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也可以运出细胞进入到组织液中. (3)图示中的消化道属于消化系统,多余Na+、K+的排出还需通过泌尿系统,当然Na+、K+动态平衡的维持还需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参与.章末过关检测(二)A卷知识点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答案 B2.某些麻醉剂是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答案 B解析大部分神经传递功能正常,只有痛觉消失了,说明与痛觉相关的递质可能被阻断,可判断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知识点二通过激素的调节3.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C.胰岛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解析由于没吃早餐,到第四节课时血糖含量降低,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的平衡.4.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 B解析健康人进食后,首先对食物进行消化,引起血糖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维持在正常水平. 但要注意血糖是相对稳定的,故B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5.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多答案 A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既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去路,又可以抑制葡萄糖的来源. 在增加去路方面,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在抑制来源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若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同样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发生障碍,抑制肝糖原分解的能力减弱,造成糖原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造成葡萄糖增多.6.“饲喂法”或“注射法”通常用于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可采用“饲喂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有()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答案 C解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会被消化酶水解失活,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会被消化分解.知识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7.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增加解析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冷觉感受器兴奋,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耗氧量增多. 在寒冷环境中,排汗减少,尿量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8.8岁的王小晓因一次意外,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免疫能力下降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人体的体温调节、血糖平衡、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激素调节直接或间接受到下丘脑的调控;而免疫能力的强弱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纽枢答案 D解析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纽枢.10.(2014·北京,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解析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神经中枢把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再产生一种兴奋,这种兴奋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A、B、C三项均正确. 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D项错误.。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转1周。

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A. B.C. D.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都有单一的靶器官、靶细胞B. 能够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C. 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D. 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3.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将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B.大脑皮层兴奋并产生渴觉C.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下列对生命基本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新陈代谢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终结B.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具有应激性C.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基础上繁殖后代D.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A. a和bB. b和aC. b和cD. c和b6.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 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D.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B. 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C.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 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9.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

下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 促进物质的运输10.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做如下处理,然后都在右侧给以单侧光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A.B.C.D.11.在果树扦插繁殖时,下列容易存活的是()A.多叶带顶芽枝条 B.少叶带顶芽枝条C.多叶无顶芽枝条 D.少叶无顶芽枝条12.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A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含量()A. 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 增加,以利其生长C. 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 减少,以利其生长二、多选题13.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⑴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_激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 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四章知识网络和针对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四章知识网络和针对训练(附答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1、生长素的发现....... 向光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生长素的成分:吲哚乙酸○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 > 芽 > 根○4、应用:扦插枝条生根 ,顶端优势,横放植物的长势等 2、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3、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5、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三、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1、 生 长 素 二、激素种类技巧:.图示分析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1)顶端优势(2)重力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1.(2019·昆明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2、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疯长现象,科学家推测可能是赤霉菌产生了某种物质所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基础知识限时练习 -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基础知识限时练习 - 附答案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倒置形态学__上端____形态学__下端____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2.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过程及结论(1)达尔文实验(2)詹森实验(1)达尔文①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②生长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③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像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耳实验(4)温特实验(3)拜耳: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4)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其命名为“生长素”。

(5)后来科学家:①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IAA)②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4.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3)运输方式①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③横向运输: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作用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作用方式:与动物激素作用相似,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传送给细胞,对细胞代谢进行调节。

2. 生理作用:与生长素浓度有关。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 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 O2、CO2等激素, 抗体, 神经递质维生素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CO2+H2O H2CO3 H+ + HCO3-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②营养不良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6、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二、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温度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渗透压a.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c.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d.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⑵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二、激素的调节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激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 3.9-6.1m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节过程: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四、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因子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内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清除抗原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6、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五、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1、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①植物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含羞草叶片闭合②植物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向光性,向水性➢植物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重力,人为原因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③: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生长素产生: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生长素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茎 > 芽 > 根,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横向生长,D>C, B>A, 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面,D 点和B 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 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 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 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 点促进 生长的快,而A 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 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体现两重性; 茎的背地性与向光性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松树说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具有两重作用. 应用:棉花摘心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园林绿篱的修剪.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四、生长素的应用: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 促果实发育,无籽番茄,无籽草莓 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 果实的发育过程: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特点:内生的,能移动,微量而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4-D,NAA,乙烯利 五、其他植物激素:1、赤霉素GA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2、脱落酸 ABA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A BCD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1、种群特征增长型年龄组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b、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计算公式:N=M×n/m;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微生物:抽样检测法;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②“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5、种间关系比较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无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时间更好竞 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 ;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 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捕 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AB 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6、群落的空间结构:a 、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 、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7、群落的演替: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讲1第第三单元3必修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1 ) (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泥巴中的藻类 B .小鱼吃的小虾A .吃小鱼的大鱼C .泥巴中的大肠杆菌D B【答案】生产者处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泥巴中的藻类是生产者;根据题意,小虾是初级消费者,【解析】小鱼是次级消费者,大鱼是三级消费者,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 .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BC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D D【答案】由图分析可知,甲表示个体,乙表示种群,丙表示群落,丁表示生态系统。

生物进化的基本【解析】值附近上下波动。

群落应包括生态系统中所K后,会在)值K(。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乙(单位是种群有的生物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3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演替。

____________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1) 。

______________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2)的草丛30 cm~10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信息求偶;______雄蛙通过叫声这种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3)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__________间产卵,可采用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

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4) 。

______________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者费消级次有含又,者费消级初有含既中图(5)有群类物生的。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热度:七年级生物第八章测试题及答案热度:七年级生物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热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热度:八年级生物检测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应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必修三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了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的答案的标号涂在机读卡的对应位置;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尿素B.抗体C.血红蛋白D.CO2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2CO3/Na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3.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5.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在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8.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中比寒冷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10.缩手现象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当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是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Ⅰ);当用手拿别人的物品被人口头拒绝时也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1.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少D.背光侧生长快2.下列哪项与植物生长素无关()A.促进细胞生长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果实发育D.抑制生长3.棉花在栽培过程中要摘除顶芽,主要目的是()A.使棉株不再长高B.使棉田通风透光C.使侧芽长成果汁D.减少水的消耗4.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5.下列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脱落酸B.吲哚乙酸C.丙酮酸D.乙烯6.常用作选择性除草剂的是()A.赤霉素B.2,4-DC.脱落酸D.乙烯7.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C.促进细胞伸长D.促进光合作用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的解释是()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10.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A.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B.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C.只能促进植物生长D.只能抑制植物生长1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A.顶芽的生长优先于侧芽的生长B.顶芽比侧芽生长旺盛C.顶芽优先生长而抑制了侧芽生长的现象D.顶芽生长慢,侧芽生长快12.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点的浓度促进芽生长②B点的浓度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③C点的浓度抑制芽生长④D点的浓度抑制芽生长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3.如图分别代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燕麦胚芽鞘,其中琼脂切块是经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A选项中有一胚芽鞘尖端套锡纸小帽),胚芽鞘表现出生长方向相同的一组是( )14.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15.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

请据图回答:(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2)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4)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5)生长素具有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能抑制(6)生长素类似物有,(7)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糖类有机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 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分子通式: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结构蛋白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酶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激素5.免疫功能--(抗体)6.调节功能-部分激素7.受体---糖蛋白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R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 H -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分类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1.构成碱基种类不同2.构成五炭糖不同3.存在部位不同。

二、核酸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化学元素组成:C、H、O、N、P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o盐酸的作用:o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细胞中的脂质的分类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细胞中的无机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附表类别DNARNA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磷酸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2)单层膜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三、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问题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植物特有的细胞器?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染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