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
敬畏规则辩论赛(3篇)

第1篇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正方认为,敬畏规则是确保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基础。
首先,规则是社会运行的保障,它明确了权利与义务,使得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其次,敬畏规则能培养个人的责任感,使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坚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
再者,尊重规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让诚信、公平、正义成为社会的共同追求。
因此,敬畏规则,方能行稳致远。
反方立论:规则之上,创新为魂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反方认为,过分敬畏规则将束缚创新发展的手脚。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过分强调规则,容易导致墨守成规,抑制创新思维。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那些敢于突破传统规则、勇于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往往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因此,我们应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鼓励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综上所述,正方认为敬畏规则是基石,反方认为创新是灵魂。
究竟哪一方更能引领社会发展,还需大家共同探讨。
第2篇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方坚定认为敬畏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规则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社会成员紧密相连。
只有敬畏规则,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有序性。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无视规则将导致混乱和灾难。
因此,我们应当培养敬畏规则的良好习惯,共同守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反方:突破规则,激发创新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方认为过度敬畏规则将束缚创新之手。
规则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遵循可能导致墨守成规,阻碍社会的进步。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在突破规则的束缚下,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潜能。
适时的打破规则,才能让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结:正反双方各有观点,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认识到规则与创新的平衡。
在尊重规则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才能让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3篇在今天的辩论赛中,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敬畏规则”。
我方坚定认为,敬畏规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品质。
首先,敬畏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规则如同法律,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准绳,它确保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辩论中的防守战术

于是欧伦斯庇格摸出一枚银币,扔到长凳上, 对店主说:"你听到了钱的声音了吗?"
接着,他马上抓起银币,放回钱袋,对店主 说:"你听到了我的银币发出的响声,正好够付 我闻你的肉味的钱。"
“哦,不要紧,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 显然,老板是在狡辩。
小男孩没有争辩,只留下一个便士就走了。
“嗨!你没给足钱!”老板大声叫道。
“哦,不要紧。”小男孩不慌不忙地回答, “这样,你数起来不也方便多了吗?”一句话噎 得老板说不出话来。
欧伦斯庇格走进一家饭店想吃饭,因为肉还 未烤熟,只吃了一些面包就躺在烤炉旁的长凳上 打盹。
二、假装无知,以便避实就虚
假装无知,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 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 然出击的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 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 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 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辩于 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从前有个富翁,左邻是铜匠,右邻是 铁匠,成天叮叮当当吵得厉害。一天一贯 小气的富翁特地备了一桌酒席,商请他们 搬家。席间,左邻右舍都答应了。等到两 家都搬了家以后,叮叮当当的酒吃肉得银子,却装 作不懂富人的意思,左边的搬到了右边, 右边的搬到了左边,实质上一切照旧。富 人气的不行,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确 实“搬家”了,只不过此“搬家”非彼 “搬家”。
富翁所说的搬家,是搬到一定距离之外的意思,可 是照字面讲,只要把住处挪动一下就是搬家,两位高邻 也确实没有失信。问题就在于,“搬家”这个词语可以 有不同的解释,它能表达不同的概念。
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

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第一篇: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以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特等金奖得主上海队的夺冠之战为例,来谈谈辩论赛中进攻和防守的一些策略。
一、运用凌厉攻势,使“敌”俯首称臣二战时德国著名的将领,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有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进攻!”这句话道出了战争的要诀,只有进攻,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才能将敌人打垮,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同样,在辩论赛中,进攻也是取胜的重要手段。
那么,该怎样组织有效的进攻呢? 1.连续进攻,掌握场上主动在战争中,连续进攻是指以强大的火力对敌人进行不间断地攻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从而彻底压制住敌人,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辩论比赛也应如此,一定要摆脱对方的纠缠,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进攻程序,一个问题紧接一个问题,不停地向对方发问,不给对方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这种方法,能使对方始终处在被动的辩解状态,无法形成系统的、有序的、有力的反击。
并且可以使己方在对方的辩解中发现破绽,找到新的攻击点,继续扩大战果。
同时,也给评委和观众一种排山倒海、气势如虹的感觉,从印象上得到“有理”的心理认同。
在这次辩论赛中,上海队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
这场比赛的辩题是:一名婴儿在医院住院部病房丢失,责任到底在谁?上海队作为原告方认为责任在医院;北京队作为被告方认为责任在父母。
上海队在短短的5分钟内(单方用时)主动提问18次,使场上的话题基本上围绕着“医院有没有责任”展开。
在上海队凌厉攻势下,北京队只能在“医院没有责任”这个层面上被动辩解,而且这种辩解很明显过于绝对,不合情理。
正如赛后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点评时所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混合责任,即父母和医院都有过错。
如果说医院没有一点责任,肯定说不过去。
设想一下,如果不是上海队以连续进攻的策略压制住北京队的反击的话,让北京队展开“父母有没有责任”的反攻,那被动挨打的就会是上海队了。
辩论技巧中的防守技巧是

辩论技巧中的防守技巧是
在辩论中,防守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守技巧:
1. 反驳对手的观点:当你的对手提出观点时,你可以通过找出其缺点或逻辑漏洞来反驳这些观点。
2. 引用权威:如果你无法反驳对手的观点,你可以引用权威的研究和观点,来支持你的观点,并更有说服力。
3. 提供证据:在辩论中,你可以防御自己的观点,通过提供具体证据和实例,来证明对手的观点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
4. 避免棍子打落自己身上:在防御自己的观点时,你需要小心,避免对手发现你的观点中的漏洞或瑕疵,从而将棍子打落你自己的身上。
5. 适当的情感表达:在辩论中,适当的情感表达,可以让你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但是请注意避免过度的情感化或攻击对手的行为,这会让你失去辩论的胜利。
辩论赛中的攻防策略

辩论赛中的攻防策略辩论赛是一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活动。
在这个竞技环境中,攻防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攻防策略是指参赛者在辩论中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使用一系列合理的论证和辩驳手段,以击败对手的观点和论据。
本文将重点讨论辩论赛中的攻防策略。
首先,攻方的策略。
攻方是提出问题的一方,他们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并通过搜集证据和提供合理的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攻方的攻击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出问题并引导对手陷入困境;第二,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批判对方观点。
攻方可以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对手的思考,迫使其陷入被动。
此外,攻方还需要善于从整体上对对手的观点进行批判,揭示其中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其次,守方的策略。
守方是被质疑的一方,他们需要巧妙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辩解来回击攻方的质疑。
守方的防守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决捍卫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第二,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反驳对方的观点。
守方需要通过清晰明确的陈述自己的立场,并尽可能地回应攻方提出的问题。
在反驳攻方观点时,守方可以通过提供反例、质疑攻方证据的可靠性等方式来削弱攻方的论证。
此外,攻防双方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攻防策略:首先,论据的选择要精准有效。
选择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的证据,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其次,逻辑要严密清晰。
攻守双方的论证过程应该有条理,推理要紧密连接,以确保自己的观点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第三,语言表达要简练准确。
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避免冗长的描述和废话。
第四,注意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合适的语调和自信的姿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辩论赛中的攻防策略对参赛者取得胜利至关重要。
攻方需要善于提出问题和批判对方观点,守方需要善于捍卫自己的观点和反驳攻方质疑。
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都需要选择合适的论据、运用严密的逻辑、简练准确的语言以及恰当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辩论赛自由辩论的防守技巧是什么

辩论赛自由辩论的防守技巧是什么辩论中的自由辩论阶段,就是由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不仅要有进攻的准备,还要有防守的准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辩论赛自由辩论的防守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辩论赛自由辩论的防守技巧1、错接技巧。
即有意错接问题,反让对方判断,以之主动防守。
2、夹击技巧。
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3、反复技巧。
即以同义反复的方式回答。
也就是意思一样,但语言不同。
4、侧击技巧。
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从侧面引出相关问题,反请对方来回答。
5、引申技巧。
即将问题引申开来,揭示其实质与要害,再一口咬破,直断其喉。
6、评价技巧。
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其问题予以评价,指其目的,断其归路。
7、连环技巧。
即在答问中故设连环,环环相扣,将对方的问题定格在某一环中,将其扣死。
8、幽默技巧。
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智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9、陷阱技巧。
既在答问中巧设陷阱让对方来钻,然后在下一个回合中予以指驳,使对方露馅。
10、类比技巧。
即面对对方的问题,不做正面拦截,而是用同类比较的方式,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11、闪避技巧。
即对那些一两句话难以答清的问题,采用合理闪避的方式,其基点是不离开辩题的立场。
12、反问技巧。
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13、联动技巧。
即本方二人以上联动,回答问题问题时一唱一和,此唱彼和,你呼我应,以整体的优势对之。
14、组接技巧。
即将对方自己的立场或陈词、反问、答问中的语言予以组合回答,即让对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15、归谬技巧。
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16、短答技巧。
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7、名言技巧。
辩论赛4辩总结:如何做好辩论的防守工作?

辩论赛4辩总结:如何做好辩论的防守工作?2023年,辩论竞赛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活动,许多人争相参与。
辩论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表现自己的机会,更是一个展示综合能力和可塑性的舞台。
在辩论赛中,如何才能做好防守工作,让自己的观点不受到挑战,成为了众多辩手关注的问题。
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做好辩论的防守工作。
首先,一个好的防守必须要基于充分的准备。
在辩论赛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相关的材料资料,并且对相应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只有充分地了解对方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进行防守。
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加精细、系统、有条理、跟得上时代潮流。
其次,一个好的防守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
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敢于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己的主张不被动摇,不妥协。
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坚定,不自信,对手很容易就发现我们的漏洞,攻破我们的防线。
自信是辩论赛中的一种情绪情感,要通过专业化的准备和演练达到“思路清晰,热情高昂”的状态。
第三,一个好的防守需要有优秀的组织能力。
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根据辩题,总结自己的观点,并且按照一定的组织框架进行防守。
组织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辩论的语言组织上,更要体现在自己对辩题的充分理解和对于辩手话语流出的频率的把控能力上。
组织性还包括自己的检索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自己的判断能力。
当辩论是否胜最终要看整体量度的时候,组织能力就成为了关键。
第四,一个好的防守需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
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随时根据对手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反击。
再好的准备都可能无法应对对手的不时之需。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自己保持敏锐,随时根据情况进行反击。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自己的自我检测和反思能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防守能力。
最后,一个好的防守需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积极拥抱挑战,在每个聚光灯下发挥自己的表现,并且不断去寻求创新,探究新的防守方式。
积极进取的心态不仅提高自己的热情和效率,更有利于队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一个团队辩论赛中的合作很重要。
大专华语辩论赛辩题

大专华语辩论赛辩题
尊重个人隐私权,应该限制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收集和使用。
正方观点:
尊重个人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限制信息的收集和使用。
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收集和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隐私问题。
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浏览记录、地理位置、个人喜好等,来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和用户画像建立。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因此,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限制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反方观点:
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收集和使用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和用户体验,应该受到限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收集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商业模式的一部分,通过用户数据来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和个性化推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通过用户数据来改善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限制信息收集和使用会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限制用户的选择和体验。
因此,应该允许社交媒体平台合理地收集和使用信息。
结论:
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保障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平衡和权衡的问题。
在限制信息收集和使用的同时,应该建立起更加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律和规定,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和管理,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同时保障社交媒体平台的合法权益。
辩论技巧之注意言辞如何避免冒犯对手或评委

辩论技巧之注意言辞如何避免冒犯对手或评委辩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辩论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
然而,在辩论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言辞的选择,避免冒犯对手或评委。
本文将介绍一些辩论技巧,帮助我们在辩论中保持礼貌和尊重。
一、尊重对手和评委在辩论中,我们应该始终尊重对手和评委。
无论对手的观点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礼貌和尊重,不使用侮辱性的言辞或攻击性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客观地分析对手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而不是直接贬低对手。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评委的判断和决定,即使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要以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异议。
二、使用中性的语言在辩论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中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语。
情绪化的言辞容易引起对手的反感,也会影响评委对我们的评判。
我们可以使用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依靠情绪化的言辞来争取对手或评委的支持。
三、避免人身攻击在辩论中,我们应该避免对对手进行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不仅会引起对手的反感,也会降低我们的辩论水平。
我们可以针对对手的观点进行批评和反驳,但不应该攻击对手的个人品质或形象。
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讨论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于对手的个人身份或背景。
四、注意语气和表情在辩论中,我们的语气和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保持平和的语气,避免过于激动或愤怒。
我们的表情也应该友好和自信,不要给人一种傲慢或轻蔑的感觉。
通过控制语气和表情,我们可以传递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对手和评委进行沟通。
五、善于倾听和回应在辩论中,我们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善于倾听对手和评委的意见。
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对手的观点,理解他们的立场,并给予适当的回应。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寻求共识或提供更多的证据来回应对手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忽视对方的意见。
通过善于倾听和回应,我们可以建立起更好的辩论氛围,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总结起来,辩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辩论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
辩论赛的胜负关键反击对手观点与构建自己的立场

辩论赛的胜负关键反击对手观点与构建自己的立场辩论赛的胜负关键:反击对手观点与构建自己的立场辩论赛是一种通过辩论、争论和辩驳来展示自己观点的比赛形式。
在辩论赛中,反击对手观点和构建自己的立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反击对手观点,并构建自己的立场,以在辩论赛中取得胜利。
一、反击对手观点反击对手观点是辩论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地反击对手观点,可以削弱对方的立场,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反击对手观点的方法:1. 引用权威观点:通过引用权威人士、专家或研究机构的观点来反驳对手。
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并削弱对手的立场。
2. 分析对手观点的逻辑漏洞:仔细分析对手观点中的逻辑漏洞,并提出有力的反驳。
通过揭示对手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可以削弱对方的说服力。
3. 对比对手观点的弱点:将对手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找出对手观点的弱点,并加以反驳。
通过对比,可以凸显自己观点的优势。
4. 提出反例或反证:通过提出反例或反证来反驳对手观点。
通过具体的例子或证据,可以有效地驳斥对手观点的普遍性。
二、构建自己的立场构建自己的立场是辩论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构建自己立场的方法:1. 提出有力的论据:通过提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论据可以是事实、数据、统计或专家观点等。
论据应该具有说服力,并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2. 运用逻辑思维:在构建自己的立场时,要运用逻辑思维。
要确保自己的观点之间有逻辑关系,并能够合理地推导出结论。
3. 引用案例或实证研究:通过引用案例或实证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案例或实证研究可以提供具体的例子或证据,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4. 强调自己的优势:在构建自己的立场时,要强调自己的优势。
可以通过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或独特的观点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总结:在辩论赛中,反击对手观点和构建自己的立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通过有效地反击对手观点,可以削弱对方的立场,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辩论赛中自由辩论的防守与攻守技巧_辩论赛_

辩论赛中自由辩论的防守与攻守技巧自由辩论是有技巧可循的。
有技巧有少技巧,在辩论中便会体现为多主动与少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辩论赛中自由辩论的防守与攻守技巧,欢迎阅读。
辩手对于技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不能代替对辩题的钻研。
反之,单钻研辩题还不够,还需要一般地了解和认识技巧。
也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以下的技巧供大家参照。
自由辩论的防守与攻守技巧:攻击技巧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
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
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辩论赛中自由辩论的防守与攻守1、攻击的准备。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
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
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
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
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
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
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
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
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
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自由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
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三类问题中,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而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我的辩论赛判准

我的辩论赛判准按照本次华语辩论锦标赛南京地区选拔赛暨南京市辩论联赛主办方之要求,在此前我关于辩论赛理解的基础上,总结我的辩论赛判准如下,供参赛辩手参考。
一、归根结底,我的判准只有一条:我认为辩论赛应以“说服受众的程度”而非“符合某种辩论准则的程度”为最终的胜负判准。
这一点至为重要。
看完这一句也就够了,下面都是补充而已。
坚持这一判准,也就意味着:(1)评委是受众的一员。
辩手需要根据评委的基本情况和现场受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灵活性地开展辩论,而不能抽象套用某种单一的评判标准和辩论风格。
也就是说,评判准则是“一”,但也更是“多”。
(2)当然,也不必过于担心评委的特殊喜好。
至少我会尽量避免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扭曲辩手的实际表现。
事实上,评委分别给出判准这一举措,本身就是为了使辩手了解评委的不同“口味”,而不是为了给辩手套上更多桎梏。
辩手“上菜”的时候要清楚今天是怎样的“一桌”,避免“忌口”,但大可不必一一满足。
(3)逻辑、事实、理论、价值、文采、战略、技巧、风度……都是需要的,而且都会影响到“说服受众的程度”,但都不会“直接”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
辩论评判,绝非各种“元素”的简单累加。
举例来说,你战略单一,略输文采,技巧不多,但论述透彻,感人至深,仍然可能获胜;你准备充分,要啥有啥,但盛气凌人,观众不喜,仍然可能判负。
(4)打压对手,往往是赢得受众的一种操作方式,但“打压对手的效果”绝非评判胜负的尺度。
相对于依据套路评判,我更倾向于依据效果评判;但具体说到效果,是要靠“说服受众”而非打压对手、哗众取宠来赢得效果。
因此,对对方人格、思维水平、准备程度等方面进行任何方式的攻击,即便有现场效果,也都会降低我对其好感。
二、依据“说服受众的程度”这一判准,对一些具体环节、表现的态度举例:(1)从赛前立论来说,我充分理解有利于己方的概念界定。
但是概念界定太过牵强,以至辩题脱离了原本应予正视的核心问题,丧失了作为一场辩论的现实意义,将严重影响我继续听下去的兴致。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正方,网络言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
负方,网络言论自由不应该受到限制。
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网络言论自由是否应该受到限制展开激烈的辩论。
正方认为,网络言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因为言论自由的滥用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会导致信息的混乱和误导。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言论,而且往往不需要经过审核和审查。
这就意味着,一些不实的信息和谣言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播,给公众带来误导和困扰。
其次,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往往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最后,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会侵犯他人的权益。
在网络上,一些人会以言论自由的名义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给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我们认为网络言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
负方则认为,网络言论自由不应该受到限制。
首先,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如果对网络言论进行限制,就等于侵犯了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利。
其次,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很难操作和执行。
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监管机构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言论。
最后,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封闭和压制。
一旦政府或者其他机构对网络言论进行限制,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合理的声音被压制,给民众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网络言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
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是滥用言论自由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维护言论自由的同时,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管,以确保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谢谢!。
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有哪些

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有哪些二辩的角色是攻辩还是驳辩,这二者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驳论者不需要理会对方辩友的任何反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划分战场基本的做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并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其他队员立即跟上,直到问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转入下一战场。
这种战术的优点是:火力集中,进攻显得有章法,有层次。
缺点是:有时过于死板,为了贯彻连续提问,对对手临场暴露的弱点只能作简单攻击,而对对手的有力反驳又不能由最恰当的队员来防守,这和自由辩论随机应变的特点是相背离的。
结论:仍然可以适当决定几个战场,但不用强求连续提问,让队员自己控制提问的时机。
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两次发言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
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
辩论赛二辩提问技巧:相互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
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 抵赖。
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又或者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含意就很模糊,可以死不认帐地说:“我方没有这样说过。
”但是,这种战术如果被评委识破,会非常不利,一般不要采用。
②别解。
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一种解释。
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 这里反方就运用了别解这种战术,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
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 ③调整底线。
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正方观点:
1. 个性发展,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展现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 舒适度,学校统一校服可能不适合所有学生,取消后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装,提高舒适度。
3. 节约成本,取消学校统一校服可以让家长和学生节约购买校服的成本,减轻家庭负担。
反方观点:
1. 校园秩序,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和排斥,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关系。
2. 校园安全,统一校服可以方便学校管理和监控学生,提高校园安全。
3. 学校形象,统一校服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结论:
取消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舒适度,可以节约成本,但也可能影响校园秩序和学校形象。
应该在平衡学生个性发展和校园秩序之间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辩论辩题中的辩手应该如何应对挑战?

辩论辩题中的辩手应该如何应对挑战?
正方和反方辩手在辩论中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有着不同的策略。
正方辩手应该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同时要有充分的论据和逻辑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而反方辩手则需要寻找对方观点的漏洞,提出有力的反驳和质疑。
对于正方辩手来说,他们应该首先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
无论对方提出怎样的挑战,正方辩手都应该保持冷静,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用事实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辩题是“应该实行全民医保”,正方可以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来证明全民医保对于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正方还可以引用名人名句,比如林肯的名言,“人民的权利不是仅仅在于选举政府,还在于政府如何对待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
而对于反方辩手来说,他们需要寻找对方观点的漏洞,提出有力的反驳和质疑。
比如,反方可以质疑全民医保的实施会给国家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同时,反方还可以引用经典案例,比如美国的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我的观点看来,正方和反方辩手都需要在辩论中保持理性和冷静,用充分的论据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在辩论中取得胜利。
同时,辩手们也需要尊重对方的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辩论技巧,才能在激烈的辩论中脱颖而出。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受到限制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正方辩手:首先,我认为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限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
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为或言论,我们必须要有所限制,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例如,对于恶意诽谤、诽谤、种族歧视等言论,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其次,限制对某些辩题是必要的,因为一些言论或行为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例如,一些极端的宗教言论或恐怖主义宣传,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这些言论和行为必须要有所限制,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另外,限制对某些辩题也是出于对个人权利和尊严的保护。
例如,对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言论或行为,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会对个人权利造成严重侵犯。
因此,对这些言论和行为必须要有所限制,以保护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在这里,我想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句名言,“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一切。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言论自由也需要有所限制,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综上所述,我认为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是必要的,因为限制对某些辩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一些言论和行为加以限制,以保障社会的安全和个人的权利。
反方辩手:我认为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限制的实施可能会对言论自由和个人权利造成严重影响。
言论自由是一个基本的人权,如果过度限制言论,将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首先,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如果对言论过度限制,将会对民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言论自由,不应该随意对言论加以限制。
其次,限制对某些辩题可能会导致言论的自我审查和恐惧。
如果人们因为言论受到限制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言论自由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言论自由,不应该随意对言论加以限制。
另外,限制对某些辩题可能会导致言论的不公正。
如果对某些言论加以限制,可能会造成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礼仪/辩论赛
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
辩论赛大家都喜欢观看,喜欢参与,大家知道辩论赛知识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华语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辩论赛栏目!
辩论赛中的底线防御
前言
让我给辩论赛除了语言外的三大要素(逻辑、事实、价值)打一个比方:对于一场比赛来说,逻辑能力相当于你的近身格斗能力,逻辑好的马来西亚辩手仅凭肉搏就可以让你血溅三尺;事实则相当于你的兵器,一个极其有利的事实论据可以让你轻松击败同段位的辩手,当然如果对手段位比你高很多,也许他拿一把木剑就可以击败你的玄铁剑;价值则有点像施放魔法。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小朋友直接拉一个价值判断就敢上去打比赛,殊不知没有近身能力、没有兵器,你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吟唱就被对手砍翻了。
要知道,即便是最有名的大魔法师黄执中先生,他的近身格斗能力也不弱。
2019年之前,辩论赛纯粹是逻辑的比拼,直到2019年我们为了打比赛都会去看《逻辑学》之类的著作,摸索演绎推理、三段论、同一律、排中律等枯燥无比的概念。
个人以为,把辩论赛纯逻辑化会导致许多恶果,所以我2019年大三时在华语发表过一篇*,叫《逻辑不该是辩论赛的核心》,质疑当时流行的“逻辑中心论”。
近几年来,随着价值辩和政策辩理念在大陆的推广,逻辑中心论不再被视作主流。
相反的是,越来越多的小辩手不再重视相关的逻辑训练,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研究一些“技术”上。
那天和谢宇学长聊天,聊及现在小朋友们对于逻辑的漠视,觉得这有些矫枉过正了。
逻辑不是中心,但逻辑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因此,我才委托罗斌写了那篇《十四个逻辑错误》。
好了,说了好多废话,回到正题。
底线的意义
逻辑底线是本方立场成立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由,是基于对方必然性前提之下一定要成立的命题。
换句话说,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点阐述,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分论点的概况;而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层推导的方式,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层次当中最后一环,或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
说得简单点,就是你的立论框架中,最坚固也必须死守住的那一座堡垒,一旦底线被打穿,其他打得再好也可能输掉比赛。
一条好的底线可以让对手全部的进攻失效,从而起到废掉对手立论的奇效。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9年世辩决赛,“这是一个文明/野蛮的世界”,反方苏大抽到了劣势立场“这是一个野蛮的世界”。
于是他们架设了这么一个底线“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世界有文明的现象就说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还有野蛮的现象;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世界比过去更文明,就说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因为站在未来的角度,我们这个世界更野蛮。
”这条底线大大出乎了正方的意料,让对手大乱阵脚。
赛后马来西亚名宿林国文点评道:苏州大学的进攻并没什么力度,但这条底线实在太顽强,用强大的防守赢得了比赛。
同样的情况在南审杯也出现过多次,比如17届南审杯复赛,“大学综合排名是否应该提倡”,外国语学院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很多的会计学院,坚持“所有现存的弊端都是可以通过制度完善解决的,现状存在弊端不等于综合排名本身不值得提倡”。
会计学院没有意识到这条底线的威力,依旧按部就班打论点,最后输掉了比赛。
今年的市赛也是一样,“研究生全面收费合理/不合理”,反方南农的底线是“公费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就算比例再小,也不应该被废除”。
正方完全没有质疑底线的意识,依旧强推全面收费的利益,导致了比赛的失利。
相反,底线一旦失守,整场比赛就可能兵败如山倒。
史上最精彩的辩论赛,01国辩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反方马来亚大学采用了纯反打法,以“源不是钱”为进攻核心,用四个层面反复进攻正方武汉大学的底线,最终攻破,夺冠。
而到了2019年的国辩决赛,武大的底线设置不再那么刚硬,马来亚大学的攻击就遇上了棉花,被反杀。
03海峡决赛,“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反方西交用了详尽的数据论证了“大学生创业影响学业且失败率高”,结果被黄执中以“人生历练”的演讲击破了西交“容易失败所以不值得提倡”这一底线,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价值辩论兴起的标志,让黄执中声名鹊起。
04全辩半决赛,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厦门大学一共拉了两条底线。
第一条底线是“不能因为人有保护行为就是保护者,因为人还有破坏行为”,第二条底线是“不能因为人说自己是保护者,人就是自然的保护者了,因为自然没有说话。
”在实战中,第一条底线被电子科大突破,第二条底线电子科大没有突破,所以这场比赛结果非常胶着,引发了当年的大讨论。
因此,一般的队伍都会选择将底线隐藏,作为杀手锏最后打出。
底线的包装
一般情况下,底线都是需要做足够的包装和保护的,不然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他们立刻会反应过来并予以攻击。
因此大部分的队伍,在陈词中并不会暴露底线,即便暴露也会做好包装。
2019年第一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赛,辅仁大学连续多场采用了同一个打法,叫“三辩出论”。
他们的一辩和二辩环节基本不说东西,到了三辩才把杀手锏打出来,好废掉对方一二辩的火力。
这种战法风险和机遇并存,南审今年打武大也是这么干的,这里就提一下,不值得推广。
2019全国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网聊有聊/无聊”,电子科大第一次使用了“钓鱼打法”击败了2019年全辩最大热门中国政法大学(这里对这种黑暗辩论术就不详细介绍了)。
他们用了一个很脑残的定义,即“有表存在,所以网聊有聊是指网上存在有聊天这个活动”,这个定义立刻吸引了反方中国政法大学的猛烈进攻。
但实际上,电子科大在立论后就再也没有打那个定义,那个定义纯粹是为了吸引火力用的,他们真正的底线是“网聊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整体是积极向上的,所以网聊整体是有聊的”。
这就是电子科大之后多次使用的“用小诡辩吸引火力,将核心立论暗度陈仓顺利打出”。
但另一方面,底线在恰当的时候也需要主动展现(不推荐)。
2019年华语锦标赛复赛,杨皓在赛评中提到“南审在三辩环节将底线彻底暴露”,觉得这很危险。
其实这是针对我们个人能
力不足以及武大风格特点而故意设计的。
一方面,我们个人能力没武大强,我没信心在不暴露底线的情况下让评委听懂我们的意思,因此必须在三辩环节将“水滴石穿”打出;另一方面,武大的特点是擅长将比赛拖入自己准备好的节奏,因此在前两个环节他们以为攻击得手后,即便我们在三辩环节暴露了底线,他们在接下来的自由不会舍得放弃原有的战场。
一来一去,就能赚到便宜,但机遇同时带来风险:自由时潘泽学长的及时突击差点就攻破了我们的底线。
有的队伍一上来就会暴露底线,还是那个例子,13华语锦标赛小组赛,马国能打“泰囧热映不是中国电影之福”,他们的底线是“任何单一电影的热映都不是中国电影之福”。
这个论点有严重不合题的嫌疑,但也导致了正方准备的攻击全部失效,最后在一团混乱后,马国能获得胜利。
河海大学辩论队在2019年全辩以“路径依赖”为底线打过两场很有教学意义的比赛,第一场是对江苏大学的“手机拉近/疏远人的距离”,河海大学的底线是“手机作为一种中介工具,本身不会拉近和疏远人的距离,那是人本身的交流所拉近和疏远的。
”而在半决赛与暨南大学的“电脑使人更聪明/更笨拙”中,河海大学的底线是“不是电脑使人更聪明,是人自身的思维活动使人更聪明,电脑就像汽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方便,但过度使用汽车会导致机能退化而不会导致身体强壮”。
这里额外提一句,底线越低,防守越容易,但评委接受度可能也就越低;底线很高,防守压力会很大,但是评委好感度也会增强。
2019年名校杯初赛,上海交大VS武汉大学,“拼车出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反方武大的底线是“任何交通工具都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任何交通工具都不是弊大于利的,拼车出行虽然减少了污染,还是弊大于利”。
这条底线违反了评委的常识认知,因此虽然武大在场面上取得了优势,却还是0:5输掉了比赛。
底线的打法
最后,关于底线的场上操作,除了包装以外,还有两种打法:第一种,叫做底线压迫:这是一种主动暴露底线的进攻型打法,常见于马来西亚的队伍或者大陆喜欢肉搏的队伍,详见刚才提到的泰囧的例子。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大陆很少有队伍敢用“单点利益最大化”这种打法,在大陆的评判体系下,大陆辩手一般都会选用较为稳妥的“高大全框架慢慢展开推进”的做法,但在海外,单战场突击是很常见的,效果也还不错。
第二种,叫做压迫底线:也就是2019年马来亚大学所用的,在可以预判对手底线的情况下,针对对手底线找出各种反例和反驳逻辑进行压迫式攻击,直到突破对手的底线。
甚至还有一种情况,叫做“用底线压迫底线”,是一种非常暴力的肉搏打法。
在实战中,如果没有预判到对方的底线,也必须想办法在赛场中评估并找出反例去反驳、压制对方的底线,否则后果堪忧。
最后
总得来说,如何采用底线,和赛制、辩题、队伍实力、风格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但不变的,是对己方底线的必须的死守,和对对方底线的必须的攻击。
当然,对于一般队伍来说,我还是建议老老实实找一条很好的底线,然后包装保护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太早暴露。
毕竟作为最后的堡垒,它应该发挥出最有力度的效用才对。
至于底线怎么找?转述一下吴钰龙博士的回复:要强迫自己去思考,退一万步说,己方还怎么能成立,退到的那个地方,就差不多接近是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