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性论(精选PPT)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指的是古代哲学家们基于道家思想,深入研究人类
本性,力图探索应如何调动人类心念,达到理想生活状态的理论。
心性论的主要代表有大衍之教、老子的道思想,以及庄子的淡泊之道等。
大衍之教,强调理性打破约束,寻求变化之道。
衍义道谓“能自修乃神道也”,即认为万物的本性,来源于“定”而“治”,人自己要学会“变”,使心能跟得上外在的变化,而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老子的道思想,指女之无知而无德,心灵达到“無為”,独立于世俗约束,发
挥最大活动自由,这样355越来越了解自身性质,欣赏大自然之美,完善异文化的和谐共处。
庄子的淡泊之道,指将追求清新自然,远离拥挤嘈杂,节制嗜欲,拒绝物欲的
迷惑,解放心灵,以淡泊的心态心存安宁,放弃物质财富,达到心灵安宁的境地,从而实现心性自由。
古代哲学中的心性论,主要是强调要从客观实践出发,弱化物欲束缚,用心能
调动心灵,才能走出思维封锁,达到自由真实的人生。
只有埋头专心把握大道、贤者之道,以“心法天地”的洞察力洞悉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真切的体悟到心性论的意义,从而实现心性自由。
心性论
心性论大修行心内何曾有物万事无难在一勤,一勤万事有区分。
夫人之心,儒曰灵台,道曰灵关。
在体曰离,在用曰龙。
又为脏腑之君主,魂魄之宰令,司精气神之动静,和身心意之混合;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大可以包天地,小可以入沙尘。
可集造化而超圣凡,可入鸿朦而溟縡;可处卑污而荣尊贵,可居幽暗而极高明;可以突尔灵通,可以逃避轮回;皆心役性,性役神,神役意。
心有形也,性无形也。
心为性也,舍性为心之柩。
性无心不存,心无性不用;心统四端而兼万善,性在其中。
性随心中之神,妙合而凝,感而遂通;此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所由生。
故有视听言动于外以接物,爱憎取舍于内以自私。
夫惟先知先觉,心源洞彻,性海澄清,能作能述,维持世教而补造化也。
忠良之性:冰心赤胆,以事一人,为国为民,忘家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也。
孝子之心:顺亲以悦耳,甘旨以承欢,天违命,母不敬,造次颠沛,每怀二人也。
正大之心:知孝弟忠信礼仪廉耻之行,识诗书之滋味,守名节之提防,敬以事上,宽以待下也。
严格之性:只只威威,修身以佚,常存三省三畏,尊四母,守三戒,慎九思而不苟也。
慈顺之性:动容周旋,应对进退济世为怀,力行功德,退思补过也。
才勇之性:片言折狱,解疑析结,果敢而前,受劳而不辞,任怨而不悔也。
豪杰之性:委身以处大事,倾囊以济危困,审度众务,筹划万金,临事不惧,临危不急也。
中正之性:见义而为,见善而行,处家庭而无惭,教子孙以克绳,待人宽恕,居己谦和,责人轻责己重也。
洞达之心:贫不谄,富不骄,知天知命,通权通变,闻善不喜,闻忧不忧也。
高尚之心:衣食淡泊,倜傥不群,藐珠宝如砂石,视金银如瓦砾,与世途若无言,逢知己而畅达也。
刚直之性:为己无二,遇公则一,奉命命行,临民民悦,不避斧钺,无有偏颇也。
守份之心:听天命之自然,顺时务之过去,天食而食,天衣而衣,不出怨声,不动妄念也。
大雅之性:神情潇洒,超迈群俗,喜精博艺,不恋繁华,读奇书而不倦,迎高大而不厌,室多悬古几,无俗韵也。
浅谈朱熹心性论
浅谈朱熹⼼性论2019-04-28摘要:宋代儒学家们喜欢谈⼼性,但众说纷纭。
朱熹讲⼈性问题既分别了“天命之性”和“⽓质之性”,⼜分别了“道⼼”和“⼈⼼”。
认为性⽆不善,情也应当从善。
要克服“⽓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为,使“⼈⼼”服从于“道⼼”。
关键词:朱熹;⼼性;理宋明理学⼜明性理之学或⼼性之学,它是⼀套理论概念,⼀套思想。
理学家所研究的都是形上学的理论,他们围绕“⽓、理、太极、⽆极、⼼”进⾏研究。
中国⾃古代以来的哲学不仅仅是推理的系统,也是⼀种修为之道。
理学家把⼼和性做成了修为的平台,作为活动的主体,⽽不是看做活动的功能。
儒家哲学极重⼼性,从孟⼦起就⼀直把“⼈性善恶”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他建⽴的“四⼼”说把⼈的主体价值⾃觉地完全凸现出来,他的“性善”论构成了儒家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关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和朱熹具有⼀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
朱熹继承了⼆程“性即理也”的性论思想。
⼆程认为,“理”体现在⼈⾝上就是“性”,朱熹采取⼆程和张载的观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
他认为从⼈之⽣来讲,“理”构成⼈的性,具有“天理”的⼈性叫做“天命之性”;“⽓”构成⼈的形体,“理”与“⽓”相杂的⼈性叫做“⽓质之性”。
因此说:“天下⽆⽆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此物,则⽆此⾏。
”(《朱⼦语类》卷四)这就是朱熹所谓的“⼈⼈有⼀太极,物物有⼀太极”的本体论在⼈性论问题上的贯彻。
“天命之性”相当于“理”,“理”是没有“形影”的,它只是⼀个清静空阔的世界,所以“性”也是没有“形影”的,因此“天命之性”必须借助于“⽓质之性”,才有它安顿停留的地⽅。
但他⼜对张程的理论给予了修正,主张天命之性是纯粹⾄善的理,⽽⽓质之性则是理与⽓相互交杂⽽⾔之。
因此,天命之性纯善⽆恶,⽽⽓质之性则有善有恶,后者是恶的根源。
朱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以为这样就最完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性善恶问题。
第四章 人性理论PPT课件
西方的“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背叛了上帝的意 志,犯有罪孽,因而人在胚胎发育中就有罪恶。人性恶是与生俱来的。
霍布斯:人与人之间像狼。人的邪恶的本性必然引起竞争、猜疑,甚至互 为仇敌,互相陷害、残杀,因此人与人之间是狼。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人性有“本恶的劣根性”,即脆弱性、不纯性和具 有恶僻。
4/21/2020
.
三、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
假设提出:美国的弗雷德里克· 泰勒从所谓“享乐主义”的 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出发,认为人都是经济人。 麦格雷戈——X 理论:
➢ 大多数人天生懒惰, 他们尽量逃避工作;
➢ 多数人不愿承担责任,甘心听人指导;
➢ 个人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需强制其为组织目标工作;
周敦耀:人性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正确认识人,认识人性,把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建立在 正确的人性理论基础之上,以此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 现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
二、人性的本质
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性在于人从自然的生物中进化而来。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集体性、交往性、合作性、道德性上。 人的精神性主要表现在意识性上,它包含人的对象意识、自我
意识、价值定向、审美情操等等。
4/21/2020
.
三、人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欲望
戴尔.卡耐基指出:“贪婪,野心,嫉妒,暴怒,骄傲,这 五种情绪是寂静的大敌。”
人类的欲望可分为三类: 欲望一,对东西需求,对物的欲望,即人对不能共享东西 占有欲望,如对财物。 欲望二,如知识与健康的欲望,知识与健康对人而言是绝 对东西,一旦拥有一般情况下无法被剥夺,其中拥有者不会因为 知识与人共享,而丧失了对知识的拥有。 欲望三,即大公无私,所谓大公无私,即以“天下”“企 业”为公,也就是以“天下”“企业”为私,是欲望最高境界。
心性论
心性論欲探討佛道儒心性論,就必須首先明確心性論的具體內容,否則,就只能是無的放矢。
因此,本文撰寫的目的,就是對心性論進行界定,從而為今後的相關研究鋪平道路。
本文的探討分三步進行:首先,本文從中國學術界目前對心性論的研究現狀入手,提出了問題的所在;接著,作者回顧了歷史上關於心性的種種異說,為下文的界定創造條件;最後,作者對古代漢語中的“性” 字進行了認真的考察,並由此展開對心性論的規定性的界定。
通過本文的探討,作者認為:心性論實際上應當是以心性的轉化為中心而展開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方法論體系,而不是簡單的探討心與性的存在狀態的理論體系。
心性論是《佛道儒心性論比較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如果不首先確定其具體的內涵,就無法真正弄清與之相關的所有問題。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的領域,人們一直是忽視的。
有鑒於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認真的界定。
一心性論的研究現狀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佛道儒研究成了中國學術界所關注的一個焦點,也發表了相當數量的研究論文,在學術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
其中,僅僅1978-1997 年間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和編目的相關論文或文章數就有:佛學、佛教1885 篇,道家、道教997 篇,儒家、儒學2511 篇。
當然,這還不包括相關的專著、沒有收錄的以及那些此後發表的論文與文章。
在上述5393 篇同佛道儒有關的論文或文章中,直接涉及心性或心性論的就有91 篇。
為了便於對心性論進行論述,茲將有關論文的名稱羅列如下: 《簡析孫中山的心性文明思想》、《左宗棠的心性觀與“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孫中山關於“心性文明”建設的思想》、《廿載風塵兩鬢絲,英雄心性由來熱: 論丘逢甲內渡後的生活、思想和詩作》、《孫中山先生論物質文明與心性文明》、《太平天國運動與儒家的“心性之學”》、《朱元璋的歷史性成就與心性之學》、《二程的心性修養論》、《墨、荀心性論的特質及其比較》、《臨濟宗心性論述評》、《中國古代哲學的“心性”論》、《儒家心性論的基本特徵和研究方法》、《論早期全真道心性論的理論指歸:從人的本真的生命存在中去追求生命的超越》、《從明儒“齋”“庵”“軒”之號看心性之學》、《儒佛交融與朱熹心性論的形成》、《試論胡宏心性哲學的歷史地位》、《從倫理觀到心性論:契嵩的儒釋融合學說》、《心性論——禪宗的理論要旨》、《心性論:三教合一的義理趨向:兼談心性論與當代倫理實踐》、《道德的省察與心性的剖白:〈沉思錄〉倫理哲學思想評析》、《心性和諧之美與天道和諧之美:考察程朱學派美學思想的核心維度》、《王陽明與心性之辨》、《孔孟心性學說探討》、《王玄覽論“道體”與“心性”》、《略論佛教對道教心性論的思想影響》、《心性論——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哲學的主要契合點》、《洪州宗心性論思想述評》、《天臺宗心性論述評》、《禪宗心性論試析》、《中國佛學的心性論:兼論中印佛學興衰的原因》、《心性本淨與心性本覺:呂澄先生在佛學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貢獻》、《天臺宗“性具善惡”的心性論》、《人心·佛性與解脫:中國禪宗心性論探源》、《略論中印佛學心性論》、《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 旨趣》、《簡論文藝和宗教對人的主體心性的反向作用》、《先秦儒家心性論的倫理特徵》、《羅、王、吳心性思想合說》、《兩宋孟學與慧能心性論之相成相通》、《儒家心性論的課題及其解決方式》、《心性本覺的修養論:禪宗倫理研究之三》、《心性修養:現代化過程中思想教育的重要課題》、《論李退溪的道德心性思想》、《李退溪的心性論》、《內在自我超越的心性論和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余英時的新儒學思想》、《梁漱溟哲學的心性論》、《熊十力的心性論及其與梁漱溟心性論比較》、《黃宗羲富有開創意義的心性說》、《陳確心性學說的實質和意義》、《唐伯元的心性論與修身崇禮說》、《“此心惟覺性天通”:薛瑄的心性論和複性說(下)》、《“此心惟覺性天通”:薛瑄的心性論和複性說(上)》、《簡論劉宗周的心性思想》、《朱熹心性哲學的範疇定位》、《從心性論看朱熹哲學的歷史地位》、《胡宏心性哲學的邏輯結構》、《胡宏心性哲學的理論特色》、《論胡宏心性之學的理論特色》、《陸、王心性論概說》、《二程心性論之異同與儒學精神》、《二程的心性修養論》、《宋代理學心性論及其特徵》、《論宋明新儒學中的哲理化與神學化的雙重趨向與孟子的心性學說》、《性淨自悟:慧能〈壇經〉的心性論》、《從心性儒學走向政治儒學:論當代新儒學的另一發展路向》、《墨、荀心性論的特質及其比較》、《田駢、慎到心性思想略論:兼與莊子心性思想比較》、《孟子“心性”論剖析》、《思孟學派儒家的心性說及其特點》、《孔子的心性學說結構》、《孔孟心性之學的分歧及其影響》、《儒家心性論的批判繼承》、《儒家心性論的課題及其解決方式》、《儒家心性論的基本特徵和研究方法》、《從傳統儒學的心性論到現代新儒學的道德形上學》、《重新認識“心性之學”》、《應該研究“心性之學”》、《心性之學的界定與其主題》、《儒家“心性之學”的界定、歷史發展與前景》、《從精神超越到形體享樂:玄學心性論的一條發展軌跡》、《“天人之學”與“心性之學”》、《淺論中國心性論的特點》和《論心性與天道:中國哲學中“性與天道”學說評析》。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
作者: 方立天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7-11页
主题词: 心性论;禅宗;不立文字;禅法;慧能;即心即佛;兴盛期;以心传心;如来藏;一行三昧
摘要: <正>禅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以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禅法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广大教外人士。
禅宗的禅法是奠立在什么思想原则上的?指导禅宗修持实践的理论要旨是什么?本文拟通过简要的论证,说明心性论是掸宗的理论要旨。
一 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
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只是坐禅。
禅宗又因主张“以心传心”,直传佛的心印,而称佛心宗。
“以心传心”的心,指佛心,自心。
意思是师父不依经论,离开语言文字直接面授子弟,以佛法大义使弟子自悟自解,这也叫做传佛心印。
弟子为师父当下直接认可而得到的心印称为“正法眼藏”,即是得佛教正法。
被师父直接印可的徒弟可以相承嗣法,为嗣法弟子。
如此由师父传弟子,弟子传徒孙,一代一代内证传承,构成禅宗的“法脉”。
禅宗的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即不依据文字,不依据经书。
三论宗吉藏也有“不立文字”的说法,而“教外别传”却是唐代中期以后禅宗的特色。
“教外别传”是“不立文字”说的发展,它并不是与经教完全绝缘,而是强调在传授上不依文字、言教,即另有“心印”。
故禅宗又称作别传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深究、彻见心性本源,从而成。
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
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述说人自身的本性和善行为是《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但用“人性论”去解说这些内容是不大准确的。
《道德经》里通篇没有“性”字,只有心、命、善、德、朴等字。
如果用“人心论”去解老是可以的,但“心学”被儒生陆九渊和王阳明窃去了,用儒家“心学”去解老则适得其反。
如果用“命论”去解老也可以,但“命论”容易与方术的“算命学”相混淆,老子是破除方术、巫术的。
关于“性”字,《中庸》说:“命者,性之谓也”。
儒家的“命”是“天命”、“人命”、“性命”、“命运”的混合物,具有人的意志情感,不是老子的“命”。
汉儒说“性三品”(《春秋繁露》)。
唐儒李翔写了《复性论》。
自从朱洪武实践“独尊儒术”后,儒家的术语就成了中国学界的习惯语,“性”字也是习惯语了。
五四时期,有人用“人性论”去翻译休谟的一本书名,叫《人性论》。
其实休谟的《人性论》根本不是谈“人性”。
中国学界却崇拜起休谟来,“人性论”成了中国哲学界的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到处乱用。
《现代汉语词典》因此来解释“人性”和“人性论”:“人性: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②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人性论:一种主张人具有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共同本性的观点”。
显然这种解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一、界定老子的人性论人性论的核心理论仍然是“我是谁”,主要内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关于“我是谁”的几种著名的典型观点1.社会关系的我。
1)亚里斯多德与孔子的观点对比。
持这种观点的,在西方最早的是亚里斯多德。
他有一句被后人经常引用的名言:“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政治社会里的动物”,“城邦共同体的一分子,又是理性动物”。
在中国,最早的是孔子,他也有几句被后来儒生经常引用的经典话:“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两人共同的观点是:把人性定位在政治社会里。
所不同的是,亚里斯多德所定位的社会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孔子所定位的社会是古中国的帝王专制。
第五章——《心性论》
第五章——《心性论》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降八十年农历九月五日予时诗曰:心情清净本是佛圆觉自性性有性明心见性悟无生自然光量遍十方地藏菩萨曰:修行人生道路是坦途或窄路,事实上是由自己决定的。
只要修行中,心无拘迷,必可与他人之心契合,而自由自在悠然地过日子。
若是被现象界的空相所拘囿,则一定不得自由。
修行人惟有超然跳脱至现象界之外方为禅心所应有的处世态度,而不为世俗利益摇动心志,能绝对的独立,才可以说是达到了禅的悟境。
只要本性心灵开阔,即使是坐在斗室之中,心灵本性亦能飞升天外,照见无限如河沙界景观。
又说,生活在现代都市中,人尽管想安静生活,也根本不得安宁。
今日,静慧弟子率精进闭关人员,隐遁于九华山自然丛林之中,则与大地共生共作,生活的方式就极为安闲适意。
像这样,能以安详宁静的心处世的修行者,才可以说是人生的达人,一生无风无浪,平静安稳。
达摩大师在少林寺中面壁九年,终日默坐,禅心虚寂。
大师从不以文字教示后学,这可能使许多修行人感到纳闷。
其实,细体达摩大师面壁九年的虚寂生活,即可知在安闲恬静的坐禅之中,所获窥的玄机是超越言语的。
生活忙乱的人或是修行者,不妨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再盘腿试着打坐,必可复归平静,得到恬静淡泊的安适生活。
今夜著作开始,请弟子发问。
静慧法师问:感谢菩萨再次开悟智慧。
余个人修持从禅定中,体悟一个人生命事的烦恼好比天空浮云。
方才飘逝,立时再度掩至,缠结心头,困扰周身,人如果困于红尘心事,一生无所超脱,烦恼集结实在可悲!应该淬励磨炼,超然世俗,心灵常保清净,才不致为外事外物所污染。
请示菩萨,禅宗有“明心见性”之法门。
修行者如何分别“明心”及“见性”后之心境?地藏菩萨答:性是本性,心是真心,心性二字,在禅宗多不分别讲,即有时说心,有时说性,然实指一事。
区略解释,此乃佛学根本问题,初学道实不易领悟。
心性本自空明,后迷而染,则颠倒妄思妄见,即生死六道而无了期。
佛门有多法门,尊遵规而修,自然可断见思妄惑,断后即可明心见性。
心性图说
性者,天地万物一体者也。
浑然宇宙,其气同也。
心也者,体天地万物而不遗者也。
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心性非二也。
譬之谷焉,具生意而未发,未发故浑然而不可见。
及其发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萌焉,仁义礼智自此焉始分矣,故谓之四端。
端也者,始也,良心发见之始也。
是故始之敬者,戒惧慎独以养其中也。
中立而和发焉,万事万化自此焉,达而位育不外是矣。
故位育非有加也,全而归之者耳。
终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
曰:“何以小圈?”曰“心无所不贯也。
”“何以大圈?”曰:“心无所不包也。
”包与贯,实非二也。
故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
中外非二也。
天地无内外,心亦无内外,极言之耳矣。
故谓内为本心,而外天地万物以为心者,小之为心也甚矣。
《心性图说》是论述性和心、意、情相互关系的著作。
它认为,性是人所具有的、不依赖于外物的先天精神。
性,“无体象可拟,非思议可及”,并且没有偏邪错误。
圣人保持着性不变。
性感于外物而为心识,心识又为外物所感,而发生为意识,意识再为外物所蒙蔽则流行为情识。
心、意二识都会蒙蔽人的本性,使人离开本性的中正圆明,而情识则更进而使人完全陷于“忘已循物,背觉合尘”的境地,至此,人已离禽兽的状态不远。
普通人若从心、意、情三识中解脱出来,重归于性,即“复性”,也可以成为圣贤。
“复性”的方法、途径,就是《大学》所说的“正心”、“诚意”。
中国明代白族思想家李元阳的哲学著作。
是李元阳中年用汉文写成的,生前没有刊印,死后收入《中溪家传汇稿》(又称《中溪文集》)中。
分4篇:《性成》、《心识说》、《意识说》、《情识说》,共400余字。
后又收入民国三年(1914)刊刻《云南丛书》中的《李中溪全集》卷十。
《明儒学案》《心性图说》是由中国明代理学家、教育家湛若水的主要著作。
心性的思想
心性的思想展开全文杨伯恒心性是中国哲学之一主要问题,是围绕人之际而展开的。
而人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心性问题。
心性所涉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追究、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应当过什么样的精神生活?人究竟应当做什么样的人?将人性提高到本体之地位上,也就将人性善的崇高价值取向提升第一位上。
将心性本体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从而为民间生活提供了本体依据,拓展了心学的内在义理与发展方向。
心性之学,自古难明。
从心性入微处着力,“心”则是指人的主观的后天的、突然的方面,“性”指的是人的客观先天的、本然的方面。
“心性”即人由不断的实践向自身现实生命中显发出自律、超验的精神境界。
心性也可以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即心与性密切相关。
首先表现在心更多的指向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在自身上自动地体现出来,到了这种境界的工夫修养,才是无意识的、自然的而非有意的安排。
对不良习气和偏颇性情的克服,修养是个人有意识的努力而且心有已发、未发之分以及人心、道心的差异。
在性情关系上,首先阐述了性对情的决定作用,其次论述了情的相对的独特性,即情有善、恶之分以及感物而发之性。
中国传统的心性论文化,在宇宙与人生之间,以人为存在之本;在人身与人心之间,以心性为价值之本;心性落实于体验,以直觉求理;以自然求德;以主观求安。
以乐的境界为追求,与天地浑然为一的本体境界,离不开心的体认与乐的化育功夫。
这种文化的主旨即“向生命处用心”,心性为存在之本体,体认和化育为澄明之功夫。
人是天地万物的心,人之为人的本质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而心本体即性,因而心本体也是至善的。
心之所发便是意,顺天理而动是诚意,就是善;从躯壳上起念的就是私意就是恶,善恶出现了,良知就会呈现,让人为善去恶,以回复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
天地万物本自一体-人-人心-人-天地万物一体。
人心尤其是人心之本体的良知,不仅是个人的主宰,同时它也是宇宙贯通联结的基础,从而上升到他的心物一体、万物一体的思想。
心性论精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12
(四)荀子之言性
?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 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 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 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 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13
?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 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 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 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6
2、《左传》、《国语》中的“性”
? 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 “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 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 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 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昭公八年》)
7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 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天之爱 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 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公十四年》)
?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 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 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 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 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
?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
2
? 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 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 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 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 若食色性也之谓。
心性的界说
心性的界说宋明理学心性论由各派的心性学说组成,经历了动态的发展过程。
正如在理气问题上各派有着不同的观点一样,在心性问题上理学各派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理学各派对心、性范畴作了具体的规定,这是构成心性学说及其各种命题的基础。
各派对心、性的界说,在大的方面具有相同之处,这体现了理学及其心性论的共同特点。
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由此反映出各派心性论不同的特点。
(一)关于心心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核心范畴。
在对心的内涵的规定上,各派心性论存在着一致处和不同点。
1、对心的界说的相同处宋明理学各派均吸取了孟子‚心之官则思‛和荀子‚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的观点,以及佛教心学‚真心本觉‛等重视主观能动性,并加以发展,把心规定为知觉思维。
认为心是认知主体,是区别于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强调理性思维有高于感性的一面;心具有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的功能;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地应事接物,并预知未来,使事物的变化按人们主观预定的方向发展。
这是对中国哲学心范畴内涵的丰富。
张载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主张通过尽心来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
他说:‚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
如只据己之1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尽其心也。
‛陆九渊指出:‚心于五官最尊大。
‛把心作为区别于感官的思维器官和认识论范畴。
认为心之官能思,是理性认识,强调‚心官不可旷职‛,以充分发挥心之思的职能。
朱熹最重心的认识论功能,强调‚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与张载一样明确提出心与物主客体对立的范畴,认为心有知,物有理,主张通过格物穷理来达到认识的目的。
王守仁把陆九渊的心发展为更加抽象、更具主观能动作用的良知范畴,使主体思维的能动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认为良知是先验的认识主体,是辨别是非之心。
以上可见,宋明理学各派均以心为认识论范畴,充分肯定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这是各派的共同之处。
尤其是气学派张载和道学派朱熹明确提出了主客体对立的心、物范畴,强调并重视主体对于客体,心对于物及物之理的认识。
国学智慧与心性培养PPT课件
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
27
❖ 2.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有无相生、 上善若水,贵柔守雌
28
❖ 3.墨家:兼爱、尚同、节用 ❖ (重逻辑、实践)
29
❖ 4)法家:以进化趋时为特征、以变革创新为 核心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 罕》)
❖ “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 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 ,学问也。”《潜夫论·赞学》
26
❖ 5)信 ❖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人言为信” “信”的本
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 ❖ 信:即信誉,说话真实,守信。人无信不
❖
❖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22
❖ 2)义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
❖ “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 子·梁惠王上》)
23
❖ 王之义:如何治理,如何收拾民心?“行仁政 ,重义而轻利”。--》领导者
❖ 士之义:“尚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 其所不能”。--》管理者
❖ 平民之义:“三纲五常”--》被管理者
24
❖ 3)礼
❖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 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 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 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 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
--《荀子·礼论
25
❖ 4)智
孟子的心性论
为 儒 学 j 中 国文 心 , 智也 。仁 、 义、 礼、 智, 非 由外铄 我也 ,
我 固有之也 , 弗思耳矣。故 日: ‘ 求则得之 , 舍则失 之’ 。” ( 《 孟子 ・ 告子上》 ) 侧隐之心 , 不忍之心 , 这是 善 的 开端 、 萌芽 , 人 内在 的具 有 侧 隐 、 羞恶 、 恭敬 、 是非 之 心 , 这 些 东 西 是 道 德 的 同情 心 ; 正义感 , 羞 耻感 , 崇敬感 , 是道德理性 的仁义礼智的萌芽 , 这 是人 内在 固有的, 不是外在 的东西强加的 , 仁义礼 智这些善端的萌芽 , 先天的存在于人心之中。 孟 子 说人 性 本善 , 就 像 水 往下 流 , 我们 可 以 引 水上 山, 但这是人为的 , 水 的性 是 向下 走 的 , 人之 为善 , 才 是 人 的本 性 的表 现 , 人 的不 善 不是 由他 的 本 性 决 定 的 ,人 之不 为善 ,是违 背 人 的本 性 的 表 现 。这里 孟 子举 牛 山的例 子 , 他说 : “ 牛 山之 木尝美 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 斧斤伐之 , 可 以为美乎?” 牛 山草 木 繁 盛 , 但 是 因为 人 类 的破 坏 , 成 了秃 山 , 这 不是 牛 山的本 性 不适 合 于生 长 草木 ,同样 的人 之 不为 善 , 并 不 能证 明人性 的不善 。人 性 善 , 而有 人 在事 实 上 为 不善 ,不能 归罪 于 所禀 赋 的人 之本 性 上, 人都有仁义之心 , 上天赋予我们 的材质都是一 样 的, 之所 以丧失 良心 , 那是 因为不善于保养 , 并 且不知道把丢失 的良心找 回来。
一
异, 人有 “ 心” , 动物也有“ 心” 。“ 心之官则思 ” 的
、
人禽 之 别
( 一 )人 的道 德性
第四讲 心性论(精选PPT)
1
一、引论
❖ 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 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 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 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 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 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 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更强调道 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 。
26
❖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
❖ “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 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 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 《朱子文集》
27
三、心论
❖ (一)心的整体性 ❖ (二)心的内向性 ❖ (三)心的功能性 ❖ (四)心的情感意向性 ❖ (五)心灵的超越性
程颐说:“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 “心,生道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二程遗书》卷二十一下)
34
❖ 朱熹:“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 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也。”(《孟子集注》卷二)
❖ 王阳明“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 不息。”(《传习录下》)
15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
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 矣,其善者伪也。”
16
(五)宋明理学之心性论
❖ 1、张载 ❖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 之别。
❖ 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
周易?系辞传程颢只心便是天遗书卷二上二程程颐不当以体会为非心同上朱熹心无限量见尽心说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唯心无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象山全集卷二十二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传习录上二心的内向性心灵作为完满具足的绝对主体只是就其潜在性可能性而言并不是完全现实的就是说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朱熹心性论
朱熹心性论
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已发”为情。
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第四讲程颢——精选推荐
第四讲程颢一、生平程颢字伯淳,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世称为明道先生。
程颢出身官宦世家,其高祖程羽为北宋开国功勋,三朝元老:“受圣祖非常之知,及太宗皇帝之在晋藩,亲自选擢,俾之辅佑,于时真宗皇帝亲受经训”,官至兵部侍郎,赠太子少师。
曾祖、祖父皆为朝廷要员,其父程珦承荫庇得官,从地方小官(黄陂县尉)做起,一直做到“太中大夫”、“上柱国”勋、“永年县伯”爵。
可见二程家世的显赫。
据程颐《明道先生行状》记载和《宋元学案》记载,程颢“自幼聪慧”、“神气秀爽”:先生生而神气秀爽,异于常儿。
未能言,叔祖母任氏太君抱之,行不觉,钗坠。
后数日,方求之。
先生以手指示,随其所指而往,果得钗。
人皆惊异。
数岁,诵诗书,强记过人。
十岁能为诗赋,十二三时,群居庠序中,如老成人,见者无不爱重,故户部侍郎彭公思永谢客至学舍,一见异之,许妻以女。
另据《宋史》,载其“年数岁,有成人之度”,曾赋《酌贪泉诗》。
其中两句话,我认为已经表达了一个儒家精神的精髓:“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
如果我中心的道理能够自立不移的话,外面的东西怎么能够改变我、影响我呢?这正与《中庸》里“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以揭明儒家“天道”的恒常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颢在十五六岁时,与其弟应其父程珦之命向周敦颐问学,为周敦颐之人格魅力所感染:“如沐春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此盖与周敦颐以“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引导二人不无关系。
于是程颢“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据程颐《行状》记载: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
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和张载一样,程颢同样“泛滥”“出入”于佛道而后方“归本六经”,服膺儒术,其实这也是宋明很多儒者所走的的思想道路。
尽管“厌科举之业”,但程颢25岁的时候还是中了进士。
宋仁宗嘉佑元年,二程的父亲升国子博士,二程兄弟就随着父亲来到了当时的京城。
心性论
儒家
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代 孟子的发展
孟子的理论 荀子的集成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论语 ·阳货》)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然而孔子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仁是什么,为 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 (《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 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虽然孔子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然而推己及 人一般只具有操作上的意义,并不具有理论根据方面的因素。
余英时先生说:“新儒家 (程朱理学)和南北朝隋唐以来旧儒家的最大不同之处则在于心性论的出现。
谢谢观看
佛家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佛学思想主题逐渐由对性空佛理的讨论发展为对佛性本体的探讨。经过汉魏两晋时期的 初期“格义”,中国佛教思想界开始以玄学思维的“有无之辩”及本体思维的“本末之辩”理解“缘起性空”和 般若实相,而伴随着北凉昙无谶《涅槃经》的译传流布,佛教思想界逐渐将重点转向对佛性及涅槃境界等理论问 题的探讨。公元5-6世纪的长安佛教界也是如此,不仅当时西魏北周的佛教高僧昙延、道安据《续高僧传》记载, 昙延“每云佛性妙理为涅槃宗极”(《释昙延传》),北周道安“崇尚《涅槃》,以为遗诀之教”(《释道安 传》),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488、628 页。及奉佛士大夫苏绰对此,史载“绰又著佛性论,七经论,并行于世”,见[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3《苏 绰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95页。等上层佛教徒将《涅槃经》及佛性问题视为重要的理论主题,长安地区 的普通奉佛民众也接受了佛性观念及成佛思想(这在现存的长安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记中有较多的反映如北魏武泰 元年(公元528年)《杜和容造像记》中有“六道众□,等成正觉”(陕西省社科院、省文物局编:《陕西碑石 精华》,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僧演造像记》中有“上为国主百僚师 徒,所生法界之类咸同正觉”(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从这些祈愿“成佛”“成正觉”的铭文所反映的思想来看,当时长安地区佛性观 念及“众生兼可成佛”的思想已相当流行,并普遍为信徒所接受。),可知佛性问题在当时已经成为整个长安佛 学界的思想主题。
道家心性论
道家心性论道家心性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道家心性观念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核心之一。
简单来说,道家心性即人的内在意识和性格特点,它既指向自我,也指向自然和宇宙。
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和本心就是与自然和天道一体的,这个本心需要通过内心修炼和自我探索才能够体现出来。
下面,我将从五个不同角度来阐述道家心性论的内涵及其证明。
1. 道家心性论的本质道家心性论认为,人有着与自然本质相同的内在本性,而这个本性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道既可以指代自然规律,也可以指代人性的内在结构。
因此,道家心性论认为,内实性(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性(自然和宇宙)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人性。
这种本体论的思想在道家哲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通过《庄子》、《老子》等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探讨。
2. 道家心性论的修炼方式道家心性论提倡通过内心修炼来实现内在的自我探索和进一步的提升,这种修炼方式通过静坐、冥想、瑜伽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为了减少内心杂念和干扰,让人的内在本性被更好地展现出来。
这种修炼方式在古代中国一直被广泛地应用,最终还成为了禅宗禅修的核心。
3. 道家心性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性的内在构成对于社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和态度上。
一个修炼有成的道家人不会纠缠于世间的物质和财富,而是追求内心的和谐和自心的平衡。
因此,在人性中自我控制和自省的作用相当显著,能够有效地保持人的心境清晰和行为准则规范。
4. 道家心性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本性与自然本质相同,因此,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畏惧是保持自身内在和谐的前提条件。
道家心性论认为,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从而逐渐适应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和天赋素质。
这种和谐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5. 道家心性论和人生意义的关系道家心性论认为,人的内在本性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也是人生意义的基础。
心性
每个人面对学习的时候,都会在5个纬度上下功夫:心性、思维方式、方法论、能力、知识。
不同维度上的努力,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无论是今天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孩子们面临的考验越大,比拼的越不是知识、能力,而首当其冲的,是心性(不受别人所有的定力)。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在他的画室里常年挂着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横批:应毋庸议。
毛泽东:没有江海横流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和坚持,怎能开天辟地、独领风骚?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细水长流,勿争一时之气;静水深流,自成一番气度。
要像一位成功者那样思考问题!找一个你的人生偶像,认真研读他的传记,然后,每逢遇到难关时,就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是我,处在我这样的境地,会怎么办?”照着这个答案去做,慢慢的,你就会变得跟他一样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程
❖ 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 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 也。
❖ 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 ❖ 性即理也,所谓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也,天下之理,原其
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19
❖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 是。
6
2、《左传》、《国语》中的“性”
❖ 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 “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 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 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 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昭公八年》)
7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 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天之爱 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 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公十四年》)
2
❖ 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 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 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 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 若食色性也之谓。
3
心性关系
❖ 大体上有两种主要观点:心性合一论,即所 谓道德自律论;心性为二论,即所谓道德他 律论。
❖ 前者中又有所谓客观论与主观论之别,所谓 客观论主要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说明心性合 一,如理学中周张二程朱子之论。主观论者 在理学中以陆王为代表,他们从本心或良知 出发,主张心即是性,提倡完全自主自律的 道德原则。
第四讲 心性论
❖ 一、引论 ❖ 二、性 ❖ 三、心
1
一、引论
❖ 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 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 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 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 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 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 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更强调道 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 。
❖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 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 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 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13
❖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 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 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 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4
❖ 他律论者也承认性源于自然法则,承认道德 理性的存在与作用,但只承认知觉认知之心, 否定心体即性之说,从而心形关系在他们看 来主要是一种认知关系,而不是自我超越的 统一关系。
5
二、性
❖ (一)先秦文献中的性 ❖ 《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克绥厥猷惟后” ❖ 《太甲》“习与性成”, ❖ 《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 ❖ 《召诰》“节性,惟日其迈” ❖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15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
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 矣,其善者伪也。”
16
(五)宋明理学之心性论
❖ 1、张载 ❖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 之别。
❖ 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
❖ 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 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同意。
❖ 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张载集》
17
❖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 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
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 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
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 亦可言气质。 ❖ “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 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 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 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 为贤,禀其浊者为愚。
❖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 浊。……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
20
3、朱熹
21
❖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 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12
(四)荀子之言性
❖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 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14
❖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 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 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 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 莫不有辨。”
❖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 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 最为天下贵也。”
❖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 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 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 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 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
❖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
8
❖ 夫小人之性,釁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 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子 展说,不御寇。(《襄公二十六年》)
9
❖ “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 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 下滋甚,故圣人贵让。”(《周语中》)
10
(二)孔子之言性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下愚不 移。”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夫子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 矣。故曰不可得而闻。”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
11
(三)孟子之言性
❖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 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 不謂性也。” (《孟子•尽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