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4月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2020.4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

该表反映出A.西汉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B.儒家官学地位逐渐确立C.各派思想已与儒家思想相互糅合D.汉武帝仅重视儒学发展3.据史书记载,明清政府皆会向商人出卖一些功名、政治利益甚至官职,以调动商人向政府输送所需的资源,一般称为捐纳。

明代捐纳主要在特殊情况下实行,清代捐纳则常态化。

据此可知,明清捐纳A .构成了商人与政府的交换性纽带关系B .表达出商人独立政治的诉求C .扭转了封建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D .体现官商合流局面开始出现4.下表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部分官督商办企业。

由此可以判断洋务运动A .有力地维护了清政府的经济利益B .促进了中国近代商业发展C .一定程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 .未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5.“于是本来潜心于骈四俪六之文的人们也渐渐张目四顾,为种种新学与时论所吸引了。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在中国法律史中,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礼与刑是个统一体。

东汉廷尉陈宠疏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明代丘浚《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 习俗B. 祭祀C. 教化D. 等级【答案】D考点:儒家思想。

材料中的核心包括礼刑互为表里,在古代中国,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

25. 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文中黄宗羲评价的思想家是A. 朱熹B. 王阳明C. 程颐D. 李贽【答案】B考点:宋明理学。

材料中“动心忍性”、“格物致知”等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26.《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材料主要表明该法A. 维护私有财产B. 条文清晰内容全面C. 协调邻里关系D. 保留习惯法的内容【答案】A考点:罗马法。

材料中体现了“他人”、“所有人”权限和利益都应当得到保护。

27. 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这种缓慢、丑陋但便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靠。

这说明“海上马车夫”的崛起最得益于A. 护卫功能从商船上分离B. 运输船装载量增大C. 商业资本的扩张催生创新D.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答案】C考点:荷兰的殖民扩张。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4月高三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解析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4月高三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解析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考试时间:2020年4月25日上午9∶00~11∶30】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

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

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25.“周亚夫,汉文、景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26.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7.如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28.明代歙人吴长公自幼业儒,父客死异乡后,母令他弃儒业贾继承父业。

吴长公遵母命外出经商时说:儒者直孜孜为名高,名亦利也。

籍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

不顺不可以为子,尚安事儒?乃今自母主计而财择之,敢不惟命。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遵从母命“弃儒从商”可理解为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C.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孝道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消亡D.“弃儒从商”现象的出现,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表现29.著名史学家李剑农曾指出:洪秀全辈的神权主义精神是假的,曾国藩辈的名教主义精神是真的;前者只是利用神权、假托神权,借此来满足个人的野心欲望;后者却是真实的信仰名教,诚心诚意的要维持名教,并不是利用名教、假托名教来图达另一个目的。

2020届江西省百校大联考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江西省百校大联考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江西省百校大联考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1.周人崇拜农作物并以“稷”这种谷物来追名自己的始祖,并认识到农业生产既仰赖天时,又依靠人力,从而产生了对“天”的崇拜和对人事的重视。

周人的这些观念A.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B.源于神权统治的出现C.反映出生产力的进步D.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2.汉初,人们追求不死成仙的热度消退,与治病、养生、长寿、健体相关的医学著作大量问世。

汉武帝时再次掀起求仙热潮,除了《淮南子》本身就是综合以前各家理论的杂家,即使有部分养生医学的理论,也是归结到不死成仙上,医学成就寥寥。

这一现象说明A.汉代医学成就集中于汉初B.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C.汉武帝假弃道家黄老学说D.中国古代医药学注重理论总结3.唐代应试举子会在考前将自己的作品卷轴投献给达官贵人或政坛巨卿,主考官会与有社会名望且关系密切的人共同决定录取名单,故而请托之风也愈演愈烈。

这些现象反映出唐代A.社会地位决定考试成败B.科举取士并未实施C.贵族政治仍居主导地位D.选官制度有待完善4.《明夷待访录》指出,历代王朝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

因此黄宗羲反对“一家之法”“非法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材料体现出黄宗羲A.勾画了未来社会政治框架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C.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D.主张分权制衡的先进理念5.下面为晚清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趋势情况统计图(单位:两)。

这一变化趋势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6.清朝晚期,革命派希望历史教育能激励少年的爱国尚武、尊崇革命之情;温和派希望历史教育能使国人思想开明,支持改革;保守派则企图借用历史教育达到忠君卫教的目的。

可见,历史教育A.体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B.旨在强化思想的控制C.是宣扬政治理念的载体D.促进了革命思想传播7.国民政府宣布于1939年1月起停付以关税做担保的债赔各款,改将海关担保各项债务之数额摊至各关,其中国统区各关应承担的份额存人中央银行备付,恢复支付的条件是日占区各关补齐欠缴之款并恢复每月向总税务司解款。

2020届4月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届4月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 届九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24.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C.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楚国不断面向中原。

“再次变化” 反映了(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D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汉书·儒林传》“申公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

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

”《后汉书·李膺传》“膺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后汉书·郑玄传》“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等,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韩诗》《古文尚A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D .私家授学发展兴盛26.儒医始称于宋代。

《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

”,“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 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

儒医的出现表明( )A .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D.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断分化27.下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 )A .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C B .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2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

两条老的南北干线— —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 成千上万的船夫、 车夫、 客栈 29.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从 1935 年的 237 亿元,增加到 1936 年的 258 亿元, 增长 8.86%。

湘赣皖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4月)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湘赣皖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4月)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据学者考证,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祭祀天地神鬼的祭祀用器;而西周时青铜器在生活中得到大量使用,花纹已经摆脱饕餮纹的狰狞形态,转而变成柔和抽象的图像。

这反映出A青铜器工艺的不断提高 B.礼乐制度的重要影响C.王权神秘色彩逐步弱化D.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2.萧公权认为,西周时期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春秋战国社会战乱频繁,促使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和儒家同情于封建,这都具有复古或守旧之色彩,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 B.先秦诸子思想走向趋同C.社会变革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D.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3.汉武帝时期,圆形文字瓦当是瓦当艺术发展史的巅峰,下图是一组当时宫廷建筑常见的瓦当样式,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瓦当中的文字标志着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B.皇帝个人喜好是影响瓦当样式最主要因素C.圆形文字瓦当体现出汉王朝大一统的气象D.精美的瓦当说明当时中国制瓷技术的先进4.曹魏时期的马钧居住在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马钧以木制作工具,可用脚踏或者手摇,既可以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

该工具为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5.唐代谏官可以向皇帝提意见,也可指陈宰相得失,因此唐代谏官与史官有着严格的界限。

“谏官谏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则领史职者,不宜兼谏议”。

同时规定宰相的儿子不得做谏官。

这主要说明唐朝A中央官制不断的发展完善 B.宰相地位受到威胁C.重史的风气影响皇帝行为D.谏议制度职权分明6.朱熹认为儒家道德集中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与民众所崇尚的敬天法祖、长幼有序、崇德报功等心理相吻合。

他编写的《家礼》,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

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顶尖名校联考文综历史24.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

日:‘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

’"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处于农耕时代农业的地位高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注重对农工商业的管理25. 东汉后期以来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德才,尤其重德。

然而世道颓废,名士们都“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身价"。

这反映了东汉末期A人才名与实相背离问题突出B道家思想受到大族重视C儒家思想影响地方官员选拔 D.贵族阶层普遍崇尚技艺26.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麒模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脚,脚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

麒麟崇拜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

这主要是由于麒麟A.在民间传说中是祥瑞和幸福的象征B.代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C.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了新的类型D.所具品质符合传统礼教和儒家风度27.明内阁与以往的三省和中书省不同,内阁大学士只对皇帝负责,只同皇帝发生工作关系。

而不与六部、督察院等其他行政权力机关直接沟通和联络。

这说明明朝A.剥夺了六部与督察院的权力B.强化了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系C.提升了内阁官员地位与权威D.使内阁成为全国行政运作的中枢28.1895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在给丁汝昌的劝降中写道:“当此之时。

我国实以急去旧治,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这封劝降书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战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改革力度不及日本 B.清政府部分官员临时变节C.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D.中国将领对时局认识不清2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茂新和福新公司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英、法、南洋的新加坡、吕宋等地,每年出口量达五、六百万包。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历史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历史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历史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答案】B【解析】【详解】今文经学提倡“托古改制”,有浓厚的政治倾向,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因此选项B 正确;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研究者都是儒生,但是只有今文经学受到重视,因此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教育方向不是今文经学主要关照领域,排除C;经世致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2.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

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 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 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 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 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科举制度虽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创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因此B选项正确。

A、C选项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 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故选B。

3.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地震促使宋朝确立储君B 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C. 北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D. 登州曾持续发生地震【答案】D【解析】从材料“登州地震……自是震不已”“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十月不止”“登州地震不止”“登州……数震”中可以分析当时登州曾经持续发生地震,故D项正确;B项只符合《渑水燕谈录》,排除;材料“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说明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北宋积极应对地震,故C项错误。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4月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4月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2.“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D.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时间不符,排除;“彻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根据材料 “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国内阶级矛盾的上升和解放区群众运动的发展,”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得出这一时期颁相关的批示是为了发动群众,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反奸清算斗争获得土地,符合《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内容,故C项正确;D项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排除。
B.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孝道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消亡
D。 “弃儒从商”现象的出现,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明朝吴长公弃儒业贾,认为自己经商求取的利也是名,顺从母亲心愿才符合儒家伦理,反映了商品经济冲击下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另一种诠释,故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宗族孝道文化走向消亡,排除C项;明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没有动摇,排除D项。故选A。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含答案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罗马法的实行取代了地方上的社会秩序B. 罗马法官严格依据罗马法进行判决C. 罗马帝国法官众多,办案效率高D. 罗马法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其范围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

这些史实主要说明A.我国十分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B.我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周边环境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体现在不结盟政策D.我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3.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4.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蒸汽机提供动力 , 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 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 ①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④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 清朝前期 , 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起来B. 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 , 支持分裂叛乱活动C. 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 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7.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A.北洋军阀统治前期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8.右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9.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10.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A. 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B.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C. 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D. 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11.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是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Ⅱ卷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青岛市2020年高三统一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0.04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宋代户口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

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

这说明中国古代A. 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 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C. 租佃关系不断发展D. 自耕农经济的演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地租发展为定额租,地主减少干预,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看出租佃关系不断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赋役制度改革,但没有体现农民积极性提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主户和客户关系,没有体现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的发展,不是自耕农经济,D项错误。

2.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

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A.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 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C. 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 保障地主阶级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保甲法有利于加强军事战斗力,三舍法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三个措施的共同点是都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是为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不存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都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没有体现理学对其指导思想的地位,C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不是保障地主阶级利益,D项错误。

江西省百校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百校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答案】D
【解析】
【详解】“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理性、城邦与自由"说明古希腊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人对道德的认识,排除A;普罗泰格拉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等人对人的概念和内涵等作了探讨,但没有夸大人的作用,排除C.
7。 国民政府宣布于1939年1月起停付以关税做担保的债赔各款,改将海关担保各项债务之数额摊至各关,其中国统区各关应承担的份额存人中央银行备付,恢复支付的条件是日占区各关补齐欠缴之款并恢复每月向总税务司解款.国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 缓解抗战导致的财政危机B。 增强对国统区经济的统制
C。 激发列强对日侵华的不满D。 继续举借外债以持久作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
10.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英国这两个法案的 颁布
A。 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B. 表明国家行政权力完成转移
C。 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D. 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九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24.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

“再次变化”反映了() 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5.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26.儒医始称于宋代。

《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

”,“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

儒医的出现表明()A.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D.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断分化27.下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C.农业经济内部流动性较强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2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

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

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

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29.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

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

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30.20世纪50年代,农民诗人匡荣归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句诗体现了该时期() A.“左”倾错误对文艺的压制B.农民文学素养有待提高C.“双百方针”推动文化繁荣D.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31.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的需要,设计“笼”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不被“笼”困死,而且能在“笼”中充分飞翔。

“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 A.按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B.摆脱计划对社会经济的影响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阐释计划与市场的互动关系32.柏拉图认为“美”和德行一样,也是因适度、调和、有序才会存在。

一件艺术品应该像人的形体一般,头、躯体和四肢都以一个理念使其具有生机,使其统一。

真正的“美”应该是智力的而非形体的美。

这集中体现出柏拉图()A.追求人的智力与形体的统一B.认为“美”是人的终极追求C.主张“思想是万物的尺度”D.强调理性对于人的重要作用33.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

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A.对专制王权的制约B.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C.对天赋权利的实践D.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34.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途有偿巡演的风潮。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扩大B.工业革命方便了艺术家们的出行C.钢琴艺术开始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D.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35.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

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

这反映了()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 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41.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内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条件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材料一1847年,沃尔特•惠特曼夸耀:“唱着《扬基歌》并以6500马力的蒸汽机无敌的能量向前飞奔……让那旧世界的大车载着笨重的货物赶路吧。

我们是新的、充满活力的大陆人,我们要说的一切,是指50年以后可以说‘赢者欢笑吧’。

”到1897年,美国人笑起来了。

他们的胜利是富饶的美国新大陆赋予的。

向西扩张、不断增加的移民以及无数的创新,把美国人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艾伦·布林克利的《美国史》材料二在市场学派人士的眼里,企业家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利己主义和利他精神通过神奇的市场达到和谐统一……要理解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分析方法来打破市场经济的迷思。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在这里我们回到一个市场经济理论的概念:外部性。

外部性最早由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正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施害者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而当代中国产生的任何财富都和以下三大正外部性因素息息相关:首先是建国的正外部性;其次是前三十年的正外部性;最后是改革开放的正外部性……——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沙烨撰《文化纵横》(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以及国际影响。

(1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推动今天工业化发展的“正外部性”,综合两则材料信息谈谈自己的认识。

(11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在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的开篇,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爱尔兰从未被分离出去,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假如他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肯尼迪还活着,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他也清楚“时光不可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改变”。

但他强调的是:“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却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

”他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研究与假设”,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此简要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4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城市化固然是宋代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象征,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被忽视……城市经济活跃,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城市的水源、土壤乃至空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污染。

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难以果腹的灾民可能遗尸街头,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暴发的中心。

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

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

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宋代以迄明清城市防疫制度的核心部分。

——摘编自余小满《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早期城市疾疫暴发难以控制的原因。

(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后期城市防疫措施的影响。

(7分)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1959年5月,古巴国内推行了《土地改革法》,废除庄园制,禁止外国人控制土地,并把土地分给农民。

8月,美国宣布减少古巴食糖对美出口份额。

此时恰逢古巴食糖丰收,大量食糖无法出口,导致糖价大跌,古巴经济损失惨重。

美古关系日趋紧张。

就在此时,苏联适时出现。

1960年,苏联宣布将大量采购古巴食糖,同时以低于美国三分之一的价格,为古巴提供各类石油制品。

此后,古巴与苏联越走越近,美国则忧心忡忡,筹划推翻卡斯特罗。

当年洛佩斯带领雇佣兵三次远征古巴的历史,给美国提供了历史经验。

1961年的年初,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

在交接工作时,艾森豪威尔建议他要加紧训练反卡斯特罗的秘密部队。

肯尼迪走马上任之后,急火火地想将苏联的气焰打击下去,对在古巴展开秘密军事行动也充满了兴趣。

3月15日,中情局再次提交了对古巴的行动计划,并选择猪湾作为登陆地。

经过再三商酌,4月14日,肯尼迪批准了行动计划。

猪湾事件的最大影响,是使古巴彻底与美国决裂,形成了此后几十年对峙的局面。

猪湾事件之后,美国对古巴政策目标,仍是将卡斯特罗驱除,但手段从军事行动变为禁运、孤立和限制来往。

苏联则向古巴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援助,两国关系日益密切,之后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更引发了新的危机。

——摘编自袁灿兴《从洛佩斯到猪湾事件——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猪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猪湾事件的影响。

(7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汉武帝的统治,前后历54年之久,他在反击匈奴的长期过程中,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很大的贡献。

但是他竭天下民力资财以奉其政,数十载无宁日,加之以重刑罚,穷奢丽,弄鬼神,终使民怨沸腾,社会后果极其严重。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汉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的在政策上实现转折,使社会安定下来,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政策的转折出现于征和四年(前89),也就是汉武帝死前二年。

这一年,汉武帝所颁布的轮台“哀痛之诏”,是中国古代帝王罪己以收民心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