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交通运输内涵及趋势
交通运输的阐述及未来规划(精)
交通运输的阐述及未来规划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而现代交通运输也是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失的一员。
下面对现代交通运输做简单的介绍:现代交通运输的概念是指:通过对即有运输方式流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新的内涵,使交通在服务效率、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达到更同的水平和层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运输理论的成熟和应用环境的逐渐具备对其整体经营组织和结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按照综合运输要求发展交通运输;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运输组织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即各种运输方式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必须在运输基础设施布局、企业经营组织管理、企业经营动作关系等各个方面,做出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改变和调整。
现代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用范围:一、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与其他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运输能力大,能够负担大量客货运输的特点,每一辆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得多。
速度快是铁路运输的另一特点,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每小时80km 左右,而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目前可达210~260。
铁路货运速度虽比客运慢些,但是每昼夜的平均货物送达速度也比水路运输快。
此外,铁路运输成本也比公路、航空运输低。
运距愈长,运量愈大,单位成本就愈低。
铁路运输一般可全天候运营,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小。
同时具有安全可靠性,环境污染小和单位能源消耗较少等优点。
由于铁路运输具有上述的技术经济特点,因此,铁路运输极适合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适合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适合运送中长距离的货物运输以及城市间的旅客运输的需要。
二、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主要优点是机动、灵活性强,而且对客运量、货运量大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由于汽车运输灵活方便,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因而不需要中途倒装,既加速了中短途运输的送达速度,又加速了货物资金周转,有利于保持货物的质量和提高客货的时间价值。
从两个层面认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才 能 更好 实现 高 质 量发展 ,
建 成 交 通 强 国 !
《 广 东 交 通 》 编 缉 部
疒 i 遵 if
2 0
1
8 .
06
1
民 日 益 增 长 的 美 好 生 活 需 要 的 发展 ,
是体现创 新 、
协调 、
绿色 、
开 放、
共 享 发 展 理 念 的 发
展 也 是 生 产 要 素 投入 少 、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高 、 资 源 环 境 成 本 低 、 经 济 社 会 效 益 好 的 发 展 。 ,
只 要 深刻 把握 交 通运 输 高 质 量发展 的 丰 富 内 涵 ,
规模 的 商 品 交换 ,
就不 可 能 会有社 会化 大 分 工 ,
也 就 不 可 能 有 现代 市 场 经 济 。
从 这 个 意 义
讲 ,
推动 交 通 运 输 高 质 量 发展 ,
就是要大 力 促进物 流业降 本增效 ,
提 升 运 输 链 综 合 效 率 和
提 高 全要素 生产 率 ,
围 扩 大 的 直 接 诱 因 , 也 是 提 升 经 济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因 素 。 从 生 产 、 流 通 、 分 配 、 消 费 的 社 会
再 生 产 大 循 环 来 看 , 交 通 运 输 是 流 通 环 节 的 重 要 支 撑 。 没 有 现 代 交 通 运 输 , 就 不 可 能 有 大
交 通 运输 高 质 量 发 展 ,
就 是交 通基 础 设施 的 安 全 性 、
耐久 性 和通行 能 力 不 断增 强 的 发展 ,
是 运 输 装 备 更 加 智 能 化 、 清 洁 化 、 高 端 化 、 标 准 化 的 发 展 是 交 通 运 输 服 务 更 加 安 全 便 ,
枢纽经济:内涵特征、发展逻辑与演化趋势
枢纽经济:内涵特征、发展逻辑与演化趋势作者:向爱兵黄征学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22年第05期摘要: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增强枢纽的集聚辐射作用来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重塑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枢纽经济具有较强的要素流动性、时间增值性和规模经济性,发展过程遵循“枢纽集聚要素、要素形成产业、产业拓展空间、空间重塑枢纽”的特定逻辑。
在技术与制度、市场与消费等多元动力机制的驱动下,枢纽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空间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形态特征和经济效应。
新阶段,我国枢紐经济发展呈现出开放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征,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朝着平台组织化、产业集群化、空间城市化、区域协同化方向演进。
关键词:枢纽经济;交通枢纽;要素配置;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2)05-0031-12当前,我国枢纽经济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学术研究、政策创新和地方实践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李霞 [1]、汪鸣 [2]、吴文化 [3][4]等对枢纽经济的发展思路、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国家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年印发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南京、郑州、西安等城市已将发展枢纽经济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
但是,我国枢纽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业界对一些基本性、规律性的理论问题,譬如枢纽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逻辑、演化趋势等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亟须基于历史演化的、系统经济的视角全面客观地对这些议题进行再梳理和再认识。
一、枢纽经济的缘起与演进历程枢纽经济是伴随枢纽的形成、更迭而衍生、演化的一种经济现象。
早期的枢纽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依托古代驿站、漕运码头、航运海港等交通枢纽节点进行商品交换和简单再生产,并带动周边地区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粮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交通是指所有透过火车、汽车、摩托车、轮船、飞机等工具,或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广义解释也包含邮递和电信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交通运输;提升;新技术;智能化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剧烈竞争,现代运输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运输产业,达到高服务质量、高运输效率和低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的全面现代化。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1 提升速度提高运行速度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
任何一种运载工具都在特定的介质中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克服介质阻力而不断提高前进速度。
但是,如果与提速带来的效益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这种提速也就没有生命力。
这就是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至今仍停留在试验阶段的原因。
航空与水运是一样的,要提速就得减小或脱离与空气媒体的接触,如宇宙飞船(没有空气)。
所以,无论哪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一个经济提速的空间。
各种运输方式加速的方法存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必须加强牵引力去赢得足够多小的驱动和制动功率,就可以消除周围介质的阻力,跑得快、建得居住。
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作者:田进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12期[摘要] 交通运输效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通过对公路运输现代化内涵概括,分析了公路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最好分析了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1、公路运输现代化内涵概括我们根据现代化的特征,将公路运输现代化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概括,即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公路运输现代化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运输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静态),从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角度考虑,公路运输现代化是指通达性与运输效率的一种均衡状态。
当这两种效用相同时,公路的社会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公路里程就是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公路规模,这时公路建设的社会资源配置最合理。
当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和公路总里程都随时间而变化时(动态),将公路的人口密度和运输强度先后达到极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达到满足当时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的状态称为公路运输现代化。
2、公路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要想富,先修路”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运输线路长度上和客货运送量上都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快速发展。
二者的同步发展存在着某种联系,即我们猜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先行作用,也即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人们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劳动分工,这种分工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制造活动,一是要进行运输活动即人和物的位移。
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只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关于分工问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
但实际上如何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在经济机制是一个尚未给出令人满意回答的理论难题。
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与发展理念
5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 目前 , 我 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 正处于交通运输规模和 结构优化 的大发展 时期 ,是我 国综合 交通运输发展 的初步探
罗仁坚认为综合运输体系是指符合不 同区域的经济地理 索阶段 , 也是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和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 但是 特征 , 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 高的要求 , 各种运 由于我 国的国情比较特殊 , 不 能原版应用 国外的发展经验 , 必 输方式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 , 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在 物理上和逻 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树立正确 的发展理念 , 建立符合我 国基 辑上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 系统的总称 。这种 定义具体体现 本 国情 的综合运输发展体系 。使我 国的交通运输能有效的带 为:是在不 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 性及可持续发展 思想 的基 动经济 、 社会 、 城镇化的发展 , 体现 以人 为本和环境友好, 实现 础上,构建符合不同区域经 济地 理条件及特征 和社会经济发 交通运输 的可持续发展 。 展要求的各种运输方式资源 优化配置的综合运输体系。 2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 交通拥堵是 当前我 国乃至世界大都市所共同面 临的一个 问题 ,仅仅通过增加交通基 础设施的手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综合运输 体系的 内涵主要体现 在这么几个方 面: ①发挥 问题 并不 是长远之 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需求不 不同运输方式 的比较优势、合理分配运输资源 。交通运输 发 断增长的需要 。这种依 靠增加运输基础设施投入量 的解 决方 展应根据所拥有的资源 条件和需求引导做 出相应的调整,充 案, 只能造 成一个恶 性循 环: 即运输基础设增加一交通运输供 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 比较优势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 大的 给 状况改善一产 生更多的运输 需求一再 次产 生拥堵 。因此 , 产出, 实现运输 资源合理利用 。②各种运输方式之 间、 运输方 不能单从交通流与基础设施之 间的平衡匹配来进行规划和构 式 内 部之 间要 协 调 发 展 和 有 机 结 合 。协 调 发展 主 要 是指 不 同 建综合运输体系 , 必须要 站在 整个 综合运输 的角度 , 以可持续 运输方式在布局和能力方面的联系 。③发展连续、无缝衔接 发展 为思想理念 ,以交 通运 输方式的动态技术经济特性为理 的一体化运输 。 运输一体化是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 的主流 , 论基 点, 在此基础上合理 、 科学 的分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的运 也是顺应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的必然选择 。 ④ 交通 能,从物量均衡和经济 均衡 的角度来规划构建 可持 续发展 的 运输向着 智能化 、 技术化发展 的方 向迈进 。 综合运输体系 。 3 “ 运输” 与“ 交通” 概念 的界定 6 总 结
现代交通运输业概论讲义
现代交通运输业概论讲义本讨论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半天的讲述,使培训对象对现代交通运输业概念的形成战略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目标和措施有基本了解,并对其本职工作的定位及未来走向有所启示。
考虑到开展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理论研究时,交通部的主管内涵还是公路和水路运输,所以,课程所涉及的实例和数据仍然以公路、水路运输方式为主。
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概论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06年7月在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代表部党组提出,在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过程中,交通发展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即“三个服务”。
要求行业要把三个服务作为交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2007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部长再次重申交通的三个服务,做了题为“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报告,对“三个服务”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使我们对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部党组的要求,2007年,部党组直接组织在京科研院所开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2008年交通工作会议部长讲话中,并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
2008年3月,全国人大决定撤销交通部和民航总局,组建交通运输部。
2009年3月,中编办正式批准交通运输部的三定方案。
规定,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自此,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内涵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全面。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战略背景提出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战略背景,一是由于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三是交通运输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发展理念,选准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地推动交通运输业的科学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涵与关键
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内涵与关键摘要: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管理研究,对于促进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乃至全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提出了完整的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框架,给出了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定义,分析并阐述了其内涵、特征与发展方向,研究了交通运输料技循环经济发展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基础设施;运输工具;交通系统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5-01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提升经济效益,构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消费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并最大化保护环境的发展手段。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在交通运输业内,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
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
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当今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和设备现代化以及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发展。
我国政府顺应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本文从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构建综合运输体系遇到的问题,提出综合运输体系未来适宜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
一、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运输体系涵盖了五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体现综合运输体系的“全”;而综合运输体系不仅仅是五种运输方式的简单总和,它立足于各种有机联系,使五种运输方式协作配合、有机结合、联结贯通,体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协调、协同”,即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
从交通运输建设来看,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益,各种运输方式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从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来看,在统一的运输市场中运输组织结构联合,动作协同。
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运输规模、运输能力、运输管理等体制,特别要适时调整运输体系的结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较薄弱运输业是一个整体,但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征不同,各有优势和特点,完成单位运量对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贡献不一。
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优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运输方式,理应成为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和构建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浅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步与发展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6章 交通运输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第二节 交通运输政策的演变
(二)交通运输政策演变的阶段与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 因素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政策常常是反应性的,即交通运输政策是政府对社 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变化的反应,但有时又是预防性的, 即政府从全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交通运输业 向某些不利的方面发展。而政府提供交通运输政策是需要成本的, 它不仅需要政府具有提供交通运输政策的能力,而且还受到政治 规则的影响。一国政治领域中的政治规则主要指政治过程中的组 织规则和程序规则,如对选举表决规则和程序的控制权等,它由 该国宪法秩序决定,并受政治体制影响。政治规则提供了一种外 部的政治组织环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 态与机制而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程序上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从而影响交通运输政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与结构框架
(五)交通运输政策的手段多样性
交通运输政策上述内涵特质以及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 交通运输政策手段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四 大类别。第一类是行政手段,主要是依靠行政权威,采取行政命令、 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隶属关 系来实施政策举措的方法。该类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对象有限 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交通运输政策执行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第二 类是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律、法令、仲裁等工作来实施相应 政策。该类政策除具有行政手段权威性和强制性特点外,还具有稳定 性和规范性等特点。第三类是经济手段,主要是根据交通运输经济规 律,利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运输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该类 手段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和关联性等特点。第四类是认知教育手段, 主要借助于宣传教育和协商对话等形式,不断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该类手段是“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具有 非强制性特点。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发布时间:2022-07-24T03:18:41.97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6期作者:赵蓉[导读] 中国是世界交通大国,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艰巨赵蓉乌鲁木齐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摘要:中国是世界交通大国,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艰巨。
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核心内容。
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概念模型,总结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从发展动力、过程、结果、基本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我国从交通运输大国向世界交通运输强国的跨越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交通现代化;内涵;特点;发展道路一、交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一)概念模型的构建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功能属性,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只存在弱替代性。
同时,人类对交通的需求是一种衍生需求,导致交通发展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
此外,交通运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因此,交通现代化必然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就其本身而言,既是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国家现代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保障。
因此,对于交通运输现代化而言,交通运输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是指在刚性的资源和能源约束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根据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有效衔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优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交通运输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指在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交通运输从初级阶段向高级状态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逐步增强的过程。
这种先进状态会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
现阶段的交通现代化,主要是指建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更绿色、更舒适、多样化、经济型的出行服务和体验”的现代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行业治理体系。
(2-1)第一章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章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内容提要:我国综合运输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旨在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和成本节约。
综合运输体系实质上是交通运输发展从国家整体利益和战略角度追求的理想目标,指由多种运输方式按照比较优势和组合功能的发展方式,构建形成的有效满足需求、结构优化、一体化衔接、运行高效的交通运输有机整体,是体现某一主流价值观的发展理念和与这种理念相配合的发展战略及政策的执行结果。
主要目的和任务,一是根据功能需求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基础设施网络的优化组合和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达到节约资源、又满足功能要求;二是在制度、机制、以及市场构架和规则上消除环节障碍,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提供一体化的全程运输服务。
第一节我国综合运输提出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我国开始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建设发展时期。
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经验,整个经济建设方针是以建立苏联模式为目标,核心就是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形成以国有经济成份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在此期间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技术援助,对我国的工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也不断派送人员到苏联留学、培训。
在交通运输方面,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5年苏联成立了综合运输问题研究所,受苏联科学院领导(60年代初,研究所改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研究所的任务是调查与研究苏联统一运输网的发展建设、运量预测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和协作等综合运输问题,其中包括改进运输业的管理方法,运输业的发展规划,探索运输业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最佳比例关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比例关系等。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相关数据源,以深入了解和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方法。
它涵盖了广泛的数据类型和领域,如交通流量、交通状况、交通网络、交通工具和乘客行为等。
1. 数据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基础是数据源,包括交通流量传感器、摄像头、GPS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等。
这些数据源能够实时采集到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信息,如交通流量、车辆位置和速度等。
2. 数据收集和整理:对于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
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数据是通过系统化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收集和处理的。
对于不同的数据源,需要进行数据融合和统一,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3. 数据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分析是为了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如交通拥堵的原因、交通流量的分布和交通网络的状况等。
还可以发现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问题和潜力,为改进和优化交通运输系统提供依据。
4. 数据利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利用是为了支持决策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提供交通运输系统的实时状态和趋势预测,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做出决策。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和出行建议,提高交通安全和出行便利性。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内涵体现了数据科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数据,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问题,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政策和规划,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也为智能交通系统和新型交通运输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建立多层次的网络布局,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 推广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等新兴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和支撑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综合 交通运输相关法 律法规,明确各 方责任和权利。
保障国家安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目标:构建便捷、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任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与布局、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与效率
建设意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建设策略: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推动多元化投资与合作,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制定全面的交通运输发展规 划,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协调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 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局面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 输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运输效率和 安全性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有利于综合 交通运输发展的 财税、金融、土 地等政策,支持 其创新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科研机构和 高校在综合交通 运输领域的研究, 推动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
培养人才队伍: 加强综合交通运 输领域的人才培 养和引进,建立 高素质专业化人 才队伍。
评估和监测的必要性
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舒适度 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运输中的问题 为交通运输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交通的内涵本质与实践思考
交通系统由运输方式、交通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等多个要素组成。不同 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它们构成了交通网络的主要部分 。
交通的属性与特点
交通的属性
交通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属性。它涉及到人、 货物和信息的空间位置变化和时间延续。交 通还具有网络属性的特点,它由节点和线路 组成,节点是交通网络中的交汇点,线路则 是连接节点的路径。
Hale Waihona Puke 未来交通系统的政策与法规挑战
1 2
法规滞后
现有的交通法规和政策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未来 交通系统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监管难题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如 何确保交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成为重要问题。
3
城市规划与交通协同
城市规划需要与交通系统的发展相协调,合理布 局交通设施,提高城市交通服务水平。
绿色交通系统与实
04
践
绿色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目标
概念
绿色交通系统是指采用低污染、低能耗 、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骑 行、步行等,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VS
目标
绿色交通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交通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提升公众 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绿色交通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实践
绿色交通系统的实践包括推广节能环保车辆 、建设公共交通系统、鼓励骑行和步行等。 例如,建设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 通系统,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降低空 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应用
绿色交通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中 ,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 量。例如,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和公共停 车场等,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
将先进 的信息技 术、通信技术 、电子控制技 术和系统集成 技术
[参考文献]
[1]袁荷伟,张杰 飞.ITS是交 通运 输可持 续发 展 的关 键 [J].交通 标准
设计分析 ·
浅谈我 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
王 博 李 元 颜凡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齐齐哈尔 黑龙江 161005)
摘 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交通运输 的需求迅速增长,从 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 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巍 即提 高速度、加大 载重、走 向智能化 和保 护环境 。 关键词 :交通 运输 ;改善;新技 术 ;智能化
等,都是各种运输方式 实现重 载化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趋 势。各种运输方 式在解决这些 问题上的技术路线和经济路线
3 智能化
大 同小异,又各有其特点。从共性 出发 ,把握个性,是使 交通运输
智能运输系统 (ITS)是通过 对关键基础 理论模 型的研究 , 业不断发展,达到现代化交通的必 由之路 。
舶也趋 向大型化和专业化。
铁路 电气化是成熟的环保运输技术 。高速铁路是生态最洁
重载货运是综合 运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结果 。超 强材料和 净 的现代交通 。城 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走向洁净化 的重要途 结构 的采 用、超 常功 率的牵引和制动、大宗货物 的集 散和管理 径 。高速化、重载化 、智能化和 环保化 是交通 运输发 展的共 同
性 能较差 ,运输生产 效率较低 、效益也低 ,而 现在的载重 汽车 动能量。电子技 术不再是 作为机械 结构的替代或增补,而是强调
不但 从结构上和性能上进行 了改进,载重量也 由原来 的几吨提 总体设计 的机 电一体化,强调汽 车的 自动化、智能化 、网络化和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分析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数据而获得的大数据资源。
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数据来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来源广泛,包括传统的交通运输领域中获取的信息,例如:路网数据、车辆、人员和货物定位等信息。
同时,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采集范围也包括气象数据、政府公示信息、商家经营数据等其他领域的数据源。
2. 数据处理: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处理包括大数据采集、预处理、清洗、存储、分析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的完成不仅需要具备相关技术手段,还需要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支持。
3. 数据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分析是利用多种交叉学科的知识,从规模、时空、结构、关联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进而挖掘出数据背后的价值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突破传统交通运输领域瓶颈,发现交通运输运营优化和智能控制的新思路。
4. 数据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应用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除了传统的道路交通、航空、水路等运输领域,同时在物流、城市规划、旅游、公共安全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内涵是一个包含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过程,其中,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是利用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实现运营优化和创新的两个重要环节。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发展将在运输、物流、安全和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创造更多的应用价值。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
浅谈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内涵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是指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利用,从而提炼和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涵盖的数据类型非常丰富。
这包括了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交通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交通管理数据、交通运输服务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可以从不同维度了解和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状况,从而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具有海量性。
随着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
大规模的数据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对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具有高时效性。
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数据产生和变化非常快速,如交通流量、公交运营状况等。
及时获取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最新的交通运输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交通状况、预测交通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还具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在交通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和交通事故数据,发现交通瓶颈和风险点,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在交通出行领域,可以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服务数据和乘客出行数据,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提高出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交通安全方面,可以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数据和交通管理数据,及时预警和防控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些应用场景只是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冰山一角,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准确了解交通状况,预测交通问题,为交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交通运输的效能和服务质量。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在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数据融合和共享问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交通运输内涵及趋势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五种运输方式在持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适宜的使用范围。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水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公路: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铁路: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改革以来,我国的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均得到较快的发展,公路近几年年投入2000多亿元,高速公路已达3万多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铁路、水运相对发展缓慢,铁路客运量十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运输份额持续下降,铁路运输承担了大量的长距离大宗散货运输;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铁路运输枢纽建设严重滞后,铁路、公路和水运在同类客货源上盲目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
本文认为:所谓交通运输现代化,是指在资源和环境等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按照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和国情特点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形成一体化运输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在管理和技术上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客货运输需求,而且能够实现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这一定义,交通运输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总量适应。
交通运输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首先是具备较完善的、符合本国经济地理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系
统,总体运输能力应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客货运输需求。
(2)结构合理。
结构是影响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的关键因素,交通运输现代化应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实现合理的结构:一是行业结构,即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按照各自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和国情条件实现
合理分工;二是地区和城乡结构,不同运输方式在空间布局上应适应于不同区域、以及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三是点线结构,即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在能力和布局上应与线路建设相适应,以实现交通运输点线能力相匹配;四是上下结构,即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与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相适应。
(3)组织有效。
交通运输现代化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各运输方式在物理和逻辑上有效衔接,以实现运输过程的无缝化、一体化。
在设施建设上,各种交通运输枢纽尤其是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对于一体化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在运输组织上,则应充分发挥各种交通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积极作用。
(4)技术先进。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标志特征之一是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大量应用各种先进和适用技术,通过提高综合运输系统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科技含量来促进运输系
统整体效率的提高。
(5)以人为本。
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各种发展需要,因此不管是在旅客运输还是货物运输的各个环节,都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各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
(6)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应能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消耗来最大限度地能满足各类客货运输需求,同时将交通发展的各种外部不经济性(如各种环境污染、交通事故)降至最低限度,实现交通运输系统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应选择“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既要摆脱目前对公路运输过于依赖的发展束缚,也不能因强调铁路发展而削弱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
其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三点:通过增加铁路投资,加快铁路发展,逐步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并维持在合理水平;确保公路、水运、管道稳步发展,实现航空运输快速发展;通过增量调整和存量升级,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协作,使运输结构和运输布局不断趋于优化。
相信随着我国运输技术的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