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77ae414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b.png)
金属适用年级九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4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鲁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第九单元。
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到燃料的燃烧给人类会带来的幸福或灾难;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微观粒子概念,认识到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等。
也就是说:同学们已接触了较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
而本单元对“金属元素”的系统研究,是在初中阶段化学教材中首次出现的。
对“金属与金属矿物”的系统认识,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且与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金属——铁的研究,就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了。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专题一:常见的金属材料。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及祥光性能的认识逐渐清晰。
专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是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泼型不同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或盐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
专题三: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分析提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有金属的物理性质、铁的冶炼、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置换反应;钢铁的锈蚀条件、防锈方法、变废金属为宝。
难点有如何鼓励胆小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得到锻炼,“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操作全过程;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铁生锈的条件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特性及应用;了解金属的物理通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措施。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框架图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1ca787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d.png)
第一节金属材料1 / 77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与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硬度最大的金属——铬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金属的分类2 / 773 / 77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与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电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
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常见的合金:4 / 7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5 / 77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反之,就越弱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K、Ca、Na除外)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 22MgO 4Al+3O2=2Al2O3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最新)
![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88db903ccbff121dd368357.png)
化合反应
不一定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性质
分子 概念 组成
小、动、有间隔
构成
构成 原子
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
H2 O2、N2、Cl2 H2O、CO2 、HCl等
分类
定义
性质 小、动、有间隔
核外电子排布
分布
元素
物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周期表
构成
结构
由原子构成 的物质
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
离子
Fe Cu Mg 、 He Ne、 C S P等
玻璃 造 纸 纺织 洗涤剂
俗名 纯碱,苏打 用途
俗名 食盐
用途
调味品,选种, 工业原料,生 理盐水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俗名 (盐可溶,前换后) 小苏打 盐的化性 盐+酸=新盐+新酸 常见的盐 有 ↓ ,↑ 或 NaHCO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治疗胃 水生成 反应物 酸过多 用途 盐 可溶 盐1+盐2=盐3+盐4 发酵粉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 CaCO3 点,发生条件 大理石,石灰 石的主要成分 化肥 看外观 闻 鉴别 加碱,有刺激性气 用途 味气体放出为铵态氮 种类 建筑材料 氮肥 肥(铵盐的通性) 补钙剂 复合肥 茎,叶生长, 注:铵态氮肥不能与 磷肥 叶色浓绿 钾肥 两种或两种 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金属的 存在形式
金银等——单质 大多数——化合物
铁的冶炼
反应原理
设备和产品 高炉——生铁 含杂质物质的
CO还原Fe2O3的 现象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气处理
必须将纯物质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带入方程式计算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质量关系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及考点顺口溜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及考点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8fc58908f524ccbff0218489.png)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超实用,学霸都在学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汇总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赶紧学起来。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 除外)。
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459f6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f.png)
评 价 要 1.海水淡化(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点
评价方法: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评价指标: (1)探究活动报告记录完整,结论正确。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 (3)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4)活动中能相互交流与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 2.综合实践活动 评价方法:电子档案袋评价 评价指标: (1)收集信息详实 (2)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交流与配合。 (3)反馈意见中肯有实效,建议有可操作性。 3.学习水平 评价方法:纸笔测试问卷调查。 评价指标:学习目标达成度。
海水中的化学
适用年 九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 7 课时,每周 3 课时;课外 2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 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与蒸馏等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 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所必需的 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
4、 交流讨论:海洋污染现状及海洋保护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你 能做到哪些? 活动三: 1、 简单说一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2、 设计实验:如何使用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海水制取淡水? 3、 进行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 4、 检测海水淡化是否彻底(使用硝酸银溶液) 5、 完成实验报告 6、 成果交流: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 课堂小结: 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它们的 总量非常巨大。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开采提取多种海洋资源,从 海水中提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18单元知识(思维导图),文档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18单元知识(思维导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3177528aa00b52acec7cacd.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脉络图
知识脉络图
- 3 -
勤奋,是达成理想的桥梁!
思想,是创新学习的源泉!
单元知识总结- 4 -第七单元燃料
及
其
利
用
- 4 -
第
八
单
元
金
属
和
金
属
材
料
勤奋,是达成理想的桥梁!
思想,是创新学习的源泉!
单元知识总结- 1 -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脉络图知识脉络图
- 1 -
勤奋,是达成理想的桥梁!
思想,是创新学习的源泉!
单元知识总结- 2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神奇
知识脉络图
知识脉络图
- 2 -
勤奋,是达成理想的桥梁!
思想,是创新学习的源泉!
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ppt课件
![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ded3d2844769eae009ede9.png)
定义
分类 离子符号
最新版整理ppt
由离子构成 的物质
NaCl、CuSO4
、NaOH
等
常见离子 H+ Na+ Mg2+ Al3+ O2- F- Cl- S2- 等
1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贴二低 三靠
过滤
物变 吸附
概念 消毒
加肥皂水 区分方法
硬水的软化 煮沸或蒸馏
硬水的危害
沉淀
净化方法
蒸馏 硬水和软水
F.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 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
最新版整理ppt
5
与水反应
三个不能
与碱反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灭火制冷剂
质软导电 润滑性
石墨
金刚石
C60
常见 碳单质
性质
用途
二氧化碳
原理 装置 收集
制法
检验 验满
无色透明
硬度大 用途
碳单质
一氧化碳
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 稳定性
概念
溶解度
溶液 的浓度
溶质的 质量分数
相关计算
概念
固体 溶解度
结晶 方法
液体的 体积分数
蒸发结晶
影响
溶解度 降温结晶 75%的
因素
内因:
曲线
溶解性
表示的意义:
酒精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划分方法
点、交最点新、版线整理ppt 相关应用:
溶液的配制
固体配制
计算 称量 溶解
溶液稀释
计算 量1取1 溶解
最新版整理ppt
9
颜色、状态、共性、个性等,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f1b6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6.png)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常见的酸和碱”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新版)级所需时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里的“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酸和碱”的有关知识。
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四个一级主题中的13个二级主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三个方面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是初步学会了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与方法并初步学会如何应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变化的奥妙;二是初步形成了元素观、微粒观、物质观、变化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和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等基本的化学观念;三是初步体会到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宏观----微观---符号,初步会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主题单元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其探究活动具有问题情境真实、实验操作简单的特点,本主题单元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主线,把酸碱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方法教育三条线索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新版)课本第二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四个专题:专题一:酸及其性质;专题二:碱及其性质;专题三:溶液的酸碱性;专题四: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一、二、三是专题四的知识基础,专题四是专题一、二、三的整合、提高与升化。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酸及其性质、浓硫酸的稀释、碱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pH的测定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等;教学难点:酸及其性质、碱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等。
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效果:探究实验报告、思维导图、掌握了酸碱的性质与用途、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中和反应及其实质应用、解答了本主题单元和专题单元中提出的所有问题、课堂综合检测(涵盖了本主题单元和专题单元中提出的所有知识与技能)、调查报告、制作酸碱性污水处理专题的宣传手抄报、举办预防和治疗胃酸的科学讲座等。
初三下册化学-酸和碱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
![初三下册化学-酸和碱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d6f25bc6ccbff121dc368332.png)
酸和碱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硫酸H₂SO₄盐酸HCl 硝酸HNO₃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₂氨水NH₃·H₂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₂CO₃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酸浓盐酸外观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铁离子)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特性具有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用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浓硫酸外观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无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色金属+酸→盐+氢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碱+酸→盐+水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碱氢氧化钠NaOH外观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制法Ca(OH)₂+Na₂CO₃=CaCO₃↓+2NaOH用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氢氧化钙Ca(OH)₂外观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₂O=Ca(OH)₂用途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制作碳酸钙(重要的建筑材料)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离子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酸+碱→盐+水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氢氧离子与氢离子生成水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图示测定: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注意:读取pH,不是pH值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关系表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₂);pH<5.6的雨水为酸雨。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https://img.taocdn.com/s3/m/eadf94a9d5bbfd0a79567386.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适用年九年级级所需时5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主题的教学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主要内容之一。
该主题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内容涉及材料、环境等社会问题,使学生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主题内容来源于鲁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课本第九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专题一:常见的金属材料。
让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用途。
知道在金属中融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及用途。
专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实验探究入手,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究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和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题三:金属的资源利用与防护。
通过对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寻找减缓钢铁锈蚀的办法。
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体会化学科学在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的重要用途。
2.学会并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3. 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寻找减缓钢铁锈蚀的办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通过生活实际揭示金属腐蚀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探究发生金属腐蚀的条件,探讨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从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了解我国对化学科学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金属材料在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