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关系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 高中数学知识点1集合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A A AB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函数,,,A B A x B y f B A B x y x f y y x y →映射定义:设,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映射传统定义:如果在某变化中有两个变量并且对于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定义 按照某个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思维图解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思维图解算数函数(ArithmeticFunction)是一类抽象的公式,把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描述出来,其中包括极限、连续性、梯形、积分等内容。
在数学学习中,函数的概念是一种很重要的抽象思维,掌握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深入学习数学。
函数概念的学习首先是从基本认识上开始的。
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定义一个函数,从各种定义形式中获取相应参数,以及清楚地把握函数变换的特点。
其次,在建立函数形式的基础上,要掌握函数的作用和应用。
这里,学习者除了要了解函数的特点,还应该能够熟悉一般函数的数学运算,如图形描绘、对称性、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方面,以及函数的基本运算,包括极限、导数、积分等。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思维图解,旨在以图解的形式,把函数知识点定义、正确理解,以及基础操作等知识点归纳成一张思维导图,以便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思维图解的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结构:1. 数定义:这里是函数的定义,包括函数的定义式、参数、分段定义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数图示:这里是图象表示函数的方法,以及绘制函数图形的方法。
3. 数性质:在图示中,要研究函数的对称性、单调性、极值点、局部极值点、函数奇偶性等特征。
4. 数运算:在函数的运算中,包括求极限、求导数和积分等内容,并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函数知识点的主要概念,并以图解的方式归纳起来。
学生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要把这些概念清楚地掌握,并能够正确理解函数的含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用它们,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归纳函数知识点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要把知识正确理解并正确运用,还要学会如何总结和组织函数知识,以便在学习和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要多多练习和熟悉各种函数的特点,掌握函数的定义、图像描绘、函数奇偶性和最值等内容。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全部

,
+∞
⎞ ⎠⎟
为减函数.
① 图像是双曲线;
当 k < 0 时,
② 定义域为{x x ∈ R, x ≠ 0} ,
值域为{y y ∈ R, y ≠ 0} ;
③ 奇函数. ④ 没有零点;
在 (−∞,0) 和 (0, +∞) 为增函数
①
值域为
⎡ ⎢ ⎣
4ac − 4a
b2
,
+∞
⎞ ⎟ ⎠
②
在
⎛ ⎜⎝
−∞,
−
顶点坐标是
⎛ ⎜ ⎝
−
b 2a
,
4ac − 4a
b2
⎞ ⎟ ⎠
④ 当 b = 0 时是偶函数;
⑤ 当 Δ > 0 ,有两个零点;当 Δ = 0 ,
有一个零点;当 Δ < 0 ,没有零点.
①
值域为
⎛ ⎜ ⎝
−∞,
4ac − 4a
b2
⎤ ⎥ ⎦
②
在
⎛ ⎜⎝
−∞,
−
b 2a
⎞ ⎟⎠
为增函数,
在
⎛ ⎜⎝
−
b 2a
辑
2.若 p 的充分条件是 q ,则 q ⇒ p ;
用
若 p 的必要条件是 q ,则 p ⇒ q .
语
原命题 若 p ,则 q
互 否
互逆
逆
逆
否 否
逆命题 若 q ,则 p
互 否
四个命题 的关系
否命题 若 ¬p ,则 ¬q
互逆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1.一个命题为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不 一定是真命题,但逆否命题必然是真命题. 2.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也互为逆否命题.
高二数学流程图及结构图

探究:
双线流程图:
某“儿童之家”开展亲子活动, 儿童与家长如约来到“儿童之家” 计划活动步骤如下: 首先,儿童与家长按事先约定时 接待家长交 接待儿童做 间来到“儿童之家”。 流本周表现 活动前准备 然后,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儿童, 做活动前准备;同时,另一部分 工作人员接待家长,交儿童本周 按亲子活动方案活动” 表现。 第三步,按照亲子活动方案进行 启导员填写亲子 家长填写亲子 动。 活动总结记录 活动反馈卡 第四步,启导员填写亲子活动总 结记录;同时 家长填写亲子活 动反馈卡。 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最后,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第六步:两鬼过河
流程图:
开始 一人一鬼过河,一人划回 两鬼过河,一鬼划回
两人过河,一鬼一人回
两人过河,一鬼回 两鬼过河,一鬼回 两鬼过河 结束
工序流程 图(统筹 图)
流程图概念:
像这样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用来表示 动态过程的图示称为流程图。
1. 流程图有哪几部分组成?
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
动手
绘制流程图:
2.单线流程图 咨询考试事宜 是否新考生
是 否
1.用自然语言描述考试流程
第一步:咨询考试事宜 第二步:新生填写考生注册表, 并领取考生号;老生出示考号。 第三步:明确考试科目和时间 第四步:交纳考试费 第五步: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 第六步:领取成绩单 第七步:领取证书
填写考生注册表 领取考生号 明确考试科目和时间 交纳考试费
必修3 P3例2
举例说明
2、怎样用程序框 图表达算法步骤 中的“第一步?”
f(x) x 2
2
输入精确度
的初值1、2
x1 , x2
举例说明:
3、第二步中有哪些操作?其中包 含了哪些逻辑结构?怎样用程序 框图表达?
高中数学必修2复习资料

必修2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圆柱的表面积3、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5、球的表面积24R S 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γβα、、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ααα⊂⇒⎪⎪⎭⎪⎪⎬⎫∈∈∈∈L L B L A B A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222r rl S ππ+= D CBAαC · B· A·LA· α使.,,ααα∈∈∈C B A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高中数学必修及选修教材学习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第一章集合集合与函数概函数及其定义念概念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根本关系:交集、并集、补集、全集、属于根本运算交、并、补元素的概念、个数概念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区间:闭开,半开半闭展示发放:图像法、列表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基本性质最大、最小值定义义奇偶性;判断方法减函数a r a s a r s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a r) s a rs( ab) r a r b r第二章整数指数幂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幂指数函数性质对数与对数运算对数函数及性质定义:有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定义定义域 R性质值域〔 0,+ ∞〕图像过定点〔 0,1〕单调性对数底数真数定义log a ( M N ) log a M log a N运算log a M log a M log a NNlog a M n nlog a M定义定义域图象值域过点〔 1, 0〕性质单调性过〔 1,1 〕性质奇偶性单调性第三章]函数与程函数的应用函数模型及应用定义关系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零点定理二分法定义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视根求根步骤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锥、柱、台、球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正视图三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斜二侧画法直观图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锥、柱、台的外表积与体积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球的外表积与体积第二章平面:公理1、公理 2、公理3共面相交直线平行直线: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公理 4关系异面直线平行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在平面空间中直线与内平面的位置关相交系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倾斜角 0°≤α< 180°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斜率 k tanl1 //l2k1k2,b1b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l 1l2k 1k 21点斜式y y1k(x x1 )截距式 y kx b直线的方程两点式yy1x x1y2y1x2x1一般式 Ax By C0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A1 x B1 y C10A2 x B2 y C20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 x)2(y y)22121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Ax0 By0CdB 2A 2平行线间的距离第四章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圆的一般方程圆的方程y2x 2Dx Ey F0d r l 与 C 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r l 与 C相切圆与方程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概念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 r l与 C相离相交 R r d R r内切d Rr外切 d Rr内含 d Rr相离 d Rr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必修三算法的概念第一章算法秦久韶算法算法与程序框图顺序结构程序框图条件结构循环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赋值语句初根本算法语句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算法案例第二章随机抽样统用样本估计总体计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抽签法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法系统抽样求极差分层抽样决定组距组数将数据分组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数本的数字特征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标准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正相关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负相关回归直线第三章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频率意义概率性质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任何两个不同事件互斥根本领件特征古典概型任何事件都可表示为根本领件的和概率定义几何概型概率必修四第一章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弧度制正角负角零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周期性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单调性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奇偶性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最大最小值正弦为奇余弦为偶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周期奇偶性单调性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函数y sin x的图像公式二值域公式三公式四公式五公式六振幅周期2初相相位x频率f1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根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实例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有向线段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与共线向向量加法三角形法那么量向量加法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向量减法运算及几何r ra a意义r r r向量数乘运算及几a a a何意义rrr ra b a b平面向量根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极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数量积rrrrr r r r o o 共线的坐标表示a b a b cos a0,b0,0180物理背景与定义投影rx , ya坐标表示,模,夹r角x2y2ar rx1x2y1 y2平面几何中的向量cosa br r2222方法 a b x1y1x2y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cos cos cos sin sin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 cos cos sin sin 第三章sin sin cos cos sin两角和与差的正弦sin sin cos cos sin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公式弦,余弦和正切公tantan tan 1 tan tan式tantan tan 1tan tan三sin22sin cos角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恒正切公式2222等cos2 cos sin2cos 1 1 2sin 变换tan 22 tan 1tan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五正弦定理a b c 第一章sin sin 2 Rsin C解三角形22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ab c 2bccos理余弦定理b2a2c22accosc2a2b22ab cosC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有穷数列无穷数列定义等差数列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前n 项和S n等差中项ba c2通项 a a n 1 dn1公差 da n a mn mn a1 a nS n2数列的应用S n na1n n1d2定义公比q n m a na m等比中项 a n2a p a q通项a n a1q n 1na1q1a11q n anqq 11qa11q必修五a b 0a b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关系a b0a ba b 0a b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不其解法等式根本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ax2bx c0ax2bx c0ax2bx c0a b 2 ab最大最小值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选修 1-1第一章命题及其关系常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用逻辑用语简单的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命题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四种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且或非全称量词x M , p( x)存在量词x M , p( x)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认x M , p(x)nx i y i nx yb i1n2x i2nxi 1a y bx 选修 1-2回归分析的根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样本中心第一章统计案例独立性检验的根本思想与初步应用第二章合情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推理演绎推理与证明总偏差平方和回归方程y bx a分类变量随机变量 K 2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框图(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框图(1)](https://img.taocdn.com/s3/m/44cfeb7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b.png)
⼈教版⾼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框图(1)⼈教版⾼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框图【学习⽬标】1.通过具体实例,进⼀步认识程序框图,了解⼯序的流程图。
2.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3. 能画出简单问题的结构图,能解读结构图。
【要点梳理】要点⼀、框图的分类本节概念分类如右图:要点⼆、流程图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1. 流程图:由⼀些图形符号和⽂字说明构成的图⽰称为流程图,它常⽤来表⽰⼀些动态过程,通常会有⼀个“起点”,⼀个或多个“终点”.2. 流程图的分类:流程图可分为程序框图与⼯序流程图.3. 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就是算法步骤的直观图⽰,算法的输⼈、输出、条件、循环等基本单元构成了程序框图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由流程线来建⽴。
要点诠释:程序框图主要⽤于描述算法,⼀个程序的流程图要基于它的算法。
在设计流程图的时候要分步进⾏,把⼀个⼤的流程图分割成⼩的部分,按照三个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来局部安排,最后把流程图进⾏部分之间的组装,从⽽完成完整的程序流程图.4.⼯序流程图:流程图可⽤于描述⼯业⽣产的流程,这样的流程图称为⼯序流程图.要点诠释:⼯序流程图(统筹图)⽤于描述⼯业⽣产流程。
每⼀个矩形框代表⼀道⼯序,流程线则表⽰两相邻⼯序之间的关系,这是⼀个有向线,⽤于指⽰⼯序进展的⽅向,因此画图时要分清先后顺序,判断是⾮区别,分清流向.特别注意:在程序框图中可以有⾸尾相接的圈图或循环回路,⽽在⼯序流程图上,不允许出现⼏道⼯序⾸尾相接的圈图或循环回路.要点三、程序框图、⼯序流程图的画图与识图1.程序框图的画法:最基本的程序框有四种:起⽌框,输⼊输出框,处理框(执⾏框),判断框.画法要求:(1)使⽤标准的框图符号;(2)框图⼀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3)除判断框外,⼤多数程序框只有⼀个进⼊点和⼀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个退出点的唯⼀符号;(4)⼀种判断框是“是”与“否”两分⽀的判断,⽽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种是多分⽀判断,有⼏种不同的结果;(5)在框图符号内描述的语⾔要⾮常简练、清楚.2.⼯序流程图的画法:将⼀个⼯作或⼯程从头⾄尾依先后顺序分为若⼲道⼯序(即⾃顶向下),每⼀道⼯序⽤矩形框表⽰,并在该矩形框内注明此⼯序的名称或代号.两相邻⼯序之间⽤流程线相连.有时为合理安排⼯程进度,还要在每道⼯序框上注明完成该⼯序所需的时间.开始时⼯序流程图可以画得粗疏,然后再对每⼀框逐步细化。
【全程复习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4.2 结构图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1-2

整体特点.
【知识拓展】流程图与结构图的区别
(1) 元素间的关系不同:流程图是表示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的顺序的框图,而结构图是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 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 (2) 描述过程不同:流程图描述动态过程,结构图刻画系统结
构,描述的是一个静态结构.
【解析】( 1 )由结构图可以看出总经理的直接下属是总工程 师、专家办公室和开发部. 答案:总工程师、专家办公室和开发部 ( 2 )幂函数学习时可从幂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等角度学 习,“幂函数的定义”“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与“幂函数” 的关系应是从属关系. 答案:从属关系 (3)由空间几何体的知识知①指锥体,②指三视图. 答案:锥体 三视图
【题型示范】 类型一 知识结构图
【典例1】 (1)下列结构图中要素之间表示从属关系的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试画出函数的知识结构图.
【解题探究】1.题(1)中A,D选项要素间是什么关系? 2.题(2)中涉及函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探究提示】1.A,D选项要素间是逻辑的先后关系. 2.函数的主要内容有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性质又分单调 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3.绘制结构图的三个关注点 (1)两种形式:常见结构图有知识结构图 (描述知识各部分之 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图(表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构成). ( 2 )确定上位、下位要素:在画结构图时,要根据具体要求
来确定复杂程度.一般地,“下位”要比“上位”更具
体.“下位”要素越多,结构图越复杂.
( 3 )力求简洁:具体“下位”到哪一层,以实际情况而定,
静态的系统结构,所以A,B正确,对于D中的结构图其连接线不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必修2思维导图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提出如何绘制几何体直观图问题。 2)用斜二测画法作出正六边形、长方体、简单组合体直观图。
探究:(1)奖杯三视图,能否想象出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画出它的直观图?(2)三视图和直观图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 认识几何体的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特点?二者关系如何?
1)课程导入方法:回顾前面已学的几何体结构特征和视图方面知识,导入将要学习的知识。
3)探究:如图(板书绘制四面体图),已知AB⊥平面BCD,BC⊥CD,你能发现哪些平面互相垂直,为什么?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思考:①如图(板书绘图),长方体ABCD-A'B'C'D'中,棱AA',BB',CC',DD',所在的直线都垂直于平面ABCD, 它们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②如图(板书绘图),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如果a⊥α,b⊥α,那么,直线a,b一定平行吗?
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思考: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②教室内日光灯管所在的直线与地面平行,如何在地面上作一条直线与灯管所在的直线平行?
2)通过绘图解决思考中的问题,引出相应定理,并通过例子掌握该定理的运用。
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3)通过生活实例(展示照相机三脚架和测量用的平板仪图片)引入:公理2。
4)思考:如图,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表面上,三角板所在的平面与桌面所在的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为什么?
5)分析思考问题,并观察长方体相交平面,从而引入:公理3及其符号表示。 通过例子掌握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方法。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布)(2020年10月整理).pptx

05 有理数集: Q
正整数集 :N*或 N+ 03
06 实数集: R
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 ,{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列举法:{a,b,c……}
集合的分类:
03 ④ 如 果 A B 同 时 B A 那 么 A = B
02 ③如果AB,BC,那么AC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 2n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 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
集,记作A B(或B A)
01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 布)(2020年10月整理).pptx
演讲人
目录
01
集合有关概念
0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03
集合的运算
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 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 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高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
今天小编为大家汇集并整理了高中数学知识框架图,方便同学们把握重点,把所有的知识点科学的串联起来,让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像大脑神经元一样有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希望能帮到大家。
高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
包括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其他部分内容知识点结构图的每一层知识点都能清晰且有序的排列在你的脑中。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掌门1对1的全部内容。
403 Forbidden
JSP3/2。
0.14
Z。
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关系图

高中数学知识网络结构图第一部分 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集合映射 概念元素、集合之间的关系 运算:交、并、补 数轴、Venn 图、函数图象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定义表示 解析法 列表法三要素图象法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性质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单调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在x =0处有定义的奇函数→f (0)=0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导数法;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最值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钩(耐克)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导数.幂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基本初等函数抽象函数 复合函数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函数与方程 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零点函数的应用 建立函数模型使解析式有意义 导数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法则导数的应用表示方法 换元法求解析式分段函数 几何意义(切线问题)、物理意义单调性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周期为T 的奇函数→f (T )=f (T2)=f (0)=0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三次函数的性质、图象与应用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图象、性质 和应用平移变换对称变换 翻折变换 伸缩变换图象及其变换最值极值第二部分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角的概念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弧度制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诱导公式 和角、差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公式的变形、逆用、“1”的替换 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变形)三角函数 的 图 象定义域奇偶性 单调性 周期性 最值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经过函数图象的最高(或低)点且垂直x 轴的直线,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象的零点,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k π2,0)(k ∈Z ).正弦函数y =sin x= 余弦函数y =cos x 正切函数y =tan x y =A sin(ωx +ϕ)+b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伸缩得到,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②图象也可以用五点作图法;③用整体代换求单调区间(注意ω的符号); ④最小正周期T =2π| ω |;⑤对称轴x =(2k +1)π-2ϕ2ω,对称中心为(k π-ϕω,b )(k ∈Z ). 平面向量 概念线性运算 基本定理 加、减、数乘几何意义坐标表示数量积几何意义模共线与垂直共线(平行)垂直 值域图象a →∥b →⇔b →=λa → ⇔ x 1y 2-x 2y 1=0 a →⊥b →⇔b →·a →=0 ⇔ x 1x 2+y 1y 2=0解三角形余弦定理 面积 正弦定理 解的个数的讨论实际应用 S △=12ah =12ab sin C =p (p -a )(p -b )(p -c )(其中p =a +b +c 2)投影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b →|cos θ=a →·b→——|a →|设a →与b →夹角θ,则cos θ=a →·b →——|a →|·|b →|对称性 |a →|=(x 2-x 1)2+(y 2-y 1)2夹角公式第三部分 数列与不等式概念 数列表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 解析法:a n =f (n )通项公式 图象法 列表法递推公式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性质 判断a n =a 1+(n -1)d a n =a 1q n -1 a n +a m =a p +a r a n a m =a p a r 前n 项和 S n =n (a 1+a n )2前n 项积(a n >0) T n =(a 1a n )n 常见递推类型及方法逐差累加法 逐商累积法 构造等比数列{a n +qp -1} 构造等差数列①a n +1-a n =f (n ) ②a n + 1a n=f (n ) ③a n +1=pa n +q ④pa n +1a n =a n -a n +1 化为a n +1q n =p q ·a nq n -1+1转为③ ⑤a n + 1=pa n +q n等比数列 a n ≠0,q ≠0 S n =⎩⎨⎧na 1,q =1a 1(1-q n)1-q ,q ≠1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分组求和法 倒序相加法裂项求和法 错位相加法 常见求和方法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线性规划 基本不等式:ab ≤a +b 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个二次的关系可行域 目标函数一次函数:z =ax +by z =y -bx -a:构造斜率 z =(x -a )2+(y -b )2:构造距离 应用题几何意义: z 是直线ax +by -z =0在x 轴截距的a 倍,y 轴上截距的b 倍.最值问题 变形 和定值,积最大;积定值,和最小 应用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2aba +b≤ab ≤a +b 2≤a 2+b 22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位置关系直线方程的形式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重合平行相交垂直A1B2-A2B1=0A1B2-A2B1≠0A1A2+B1B2=0点斜式:y-y0=k(x-x0)斜截式:y=kx+b两点式:y-y1y2-y1=x-x1x2-x1截距式:xa+yb=1一般式:Ax+By+C=0注意各种形式的转化和运用范围.两直线的交点距离点到线的距离:d=| Ax0+By0+C |A2+B2,平行线间距离:d=| C1-C2 |A2+B2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0,或d>r∆=0,或d=r∆>0,或d<r曲线与方程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短轴(虚轴)、渐近线(双曲线)、准线(只要求抛物线)离心率对称性问题中心对称轴对称点(x1,y1) ───────→关于点(a,b)对称点(2a-x1,2b-y1)曲线f (x,y) ───────→关于点(a,b)对称曲线f (2a-x,2b-y)⎩⎪⎨⎪⎧A·x1+x22+B·y1+y22+C=0y2-y1x2-x1·(-AB)=-1特殊对称轴x±y+C=0 直接代入法截距注意: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点(x1,y1)与点(x2,y2)关于直线Ax+By+C=0对称点与线空间点、 线、面的 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 点在直线外 点与面 点在面内 点在面外线与线共面直线异面直线相交平行没有公共点 只有一个公共点线与面平行相交有公共点没有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在平面内面与面平行 相交平行关系的相互转化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线线 平行线面 平行面面 平行线线 垂直线面 垂直面面 垂直空间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 范围:(0︒,90︒] 范围:[0︒,90︒] 范围:[0︒,180︒]点到面的距离 直线与平面的距离 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相互之间的转化 cos θ=|a →·b →|——|a →|·|b →|sin θ=|a →·n →|——|a →|·|n →|cos θ=n 1→·n 2→——|n 1→|·|n 2→|d =|a →·n →|——|n →|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的距离 空间几何体柱体棱柱 圆柱 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台体 棱台 圆台 锥体 棱锥 圆锥球 三棱锥、四面体、正四面体直观图 侧面积、表面积 三视图体积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第六部分统计与概率统计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共同特点: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概率)相等用样本估计总体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总体密度曲线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散点图回归直线正态分布列联表(2×2)独立性分析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用随机模拟法求概率常用的分布及期望、方差随机变量两点分布X~B(1,p)E(X)=p,D(X)=p(1-p)二项分布X~B(n,p)E(X)=np,D(X)=np(1-p)定义概率的计算与分布列与二项分布的区别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 n(k)=C k n p k(1-p)n-k超几何分布实际应用E(aX+b)=aE(X)+b2()()D aX b a D X+=P(A+B)=P(A)+P(B)P(⎺A)=1-P(A)P(A B)=P(A)·P(B)P(B | A)=P(A B)P(A)第七部分 其他部分内容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类比归纳 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两个原理分类加法计算原理和分步乘法计算原理 排列与组合 排列数:A m n =n !(n -m )!组合数:C m n =n !m !(n -m )!性质C m n =C n -mn C m n +1=C m n +C m -1n计算原理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T r +1=C r n a n -r b r首末两端“等距离”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C 0n +C 2n +C 4n …=C 1n +C 3n +C 5n …=2n -1 C 0n +C 1n +…+C n n =2n二项式系数性质 直接证明 综合法 分析法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间接证明 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推理证明推理与证明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关系条件复合命题 或:p ∨ q 且:p ∧ q 非:⌝ p应用原命题:若p 则q逆命题:若q 则p否命题:若⌝p 则⌝q逆命题:若⌝q 则⌝p互逆 互逆互否互否互为逆否 等价关系一真便真 一假则假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简易逻辑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普遍性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命题算法语言算法的特征程序框图 基本算法语言算法案例 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 复 数概念虚数、纯虚数、实部、虚部、实轴、虚轴、模、共轭复数 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几何意义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其模表示到原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