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中认识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产业链分析
信息技术的产业链分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迅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它的发展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涉及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等。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的产业链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信息技术产业链的概念和结构信息技术产业链是将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市场,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的所有环节串联起来的一条价值链。
信息技术产业链的结构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材料与零部件、设备、应用和服务。
其中,基础材料和零部件是物质基础,设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应用和服务是信息技术产品的直接应用。
基础材料与零部件层次是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产业基础,包括半导体、芯片、显示屏、存储器、各种传感器、电源等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产品的核心零部件。
在这个阶段,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设备层次是信息技术产品的核心层次,包括从计算机、服务器、网关、交换机到通信设备、手机、电视以及各类终端设备等。
这些设备是实现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支撑整个产业链的中枢。
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产品的功能和体验的载体。
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与其他领域中的信息化技术联系在一起。
应用层次包括信息化娱乐、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保健、教育、运输等众多领域。
服务层次是最接近消费者的部分,它是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环。
服务包括销售前的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 信息技术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链逐渐成熟。
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现状是基础材料和零部件层次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但在设备层次和应用层次比较薄弱,主要依赖外部公司。
在服务层次,中国公司提供了很高的服务水平,但技术支持等方面仍有差距。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较分析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较分析中国是一个经济实力快速崛起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不同的重要地位。
传统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经验丰富等优势,而新兴产业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二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体系。
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指经过长期和不断积累的历史经验,形成一定规模和体系的传统行业。
传统产业以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建筑业等为主要代表,这些产业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体。
传统产业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具有技术和市场的规模优势,能够为国家带来可靠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同时,传统产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觑,其产出和利润的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传统产业的规模很大,其发展也比较成熟。
在国内,传统产业代表性的制造业占据了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值占比较大。
国内的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如山东潍柴、长城汽车、云南白药、五粮液等品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国际贸易中,传统产业也具有很大的出口规模和贸易繁荣度。
中国南方的佛山、泉州、厦门、广州等地,因为制造业的发展较为成熟,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集散地。
然而,传统产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也面临许多挑战。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成本增加,产品创新和提质的难度逐渐上升,相关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运营风险,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加强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改进。
另外,在生态环境方面,传统产业也面临社会责任认知不足、环保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如果传统产业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将会难以与新兴产业保持竞争优势。
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利用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模式等先进技术,从而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
新兴产业被视为未来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方向,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兴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和科技变革的重要动力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
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必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下面是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一起来看看。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015年以来,中国消费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入中速增长的新阶段,增速从10%以上降至8.5%左右,并保持平稳态势。
出口环境未有改善,仍然围绕着零增长上下浮动。
目前来看,全球电子信息消费市场依然不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预计将维持8%左右,出口增速有望实现正增长,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比2013年、2014年10%——10.5%的增速区间,2015年的产业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下降约2个百分点。
这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走弱的大趋势一致。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IT支出将比2014年减少3.5%;预计2016年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将继续停滞、个人电脑与平板电脑市场将持续走弱。
由此预计,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速将维持在8%左右,并有一定可能在部分时间段低于 8%。
市场饱和与颠覆性创新缺乏,使通信设备等成熟领域增速持续下降,导致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增速明显下滑。
特别是在全球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虽然国产品牌在家用视听、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但增长压力仍持续加大。
2016年,4G发展开始进入稳定阶段,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行业增速很难实现逆转提升,可能逐渐从前两年的20%以上降至10%左右,行业引领作用明显减弱。
计算机、家用视听市场由于持续的价格战,预计将维持5%以下的低速增长。
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与2014年相比出现显著变化。
预计在2016年很难出现高速增长。
有可能拉动产业增长的两大领域是集成电路和彩色电视机。
自2014年以来,中国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增长由正转负,产品进出口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形势较为严峻。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特征一、前言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1. 特殊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 迅猛发展: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3. 优势比较:制造业与本土品牌优势突出4. 挑战与机遇:不断跟进最新技术,保持核心竞争力5. 国家支持:政策扶持与市场开拓,多方面配合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征1. 行业结构:原材料向终端产品全面转型2. 技术创新:变革得以推进全球化产业链3. 市场激烈:国内外竞争对于品质与价格的赢利增长4. 国际化:引进,走出去,共谋合作5. 产业协同:产业链竞争和合作的共生四、相关案例分析1. 华为:以技术创新治市2. 中兴通信:拥抱国际市场,树立高端品牌3. 小米科技:深入全球市场,打造陆家嘴生态系统4. 联想集团:规模化与品牌化并进5. 国家电子信息化产业园区:政府引导,行业协同,技术改进五、结论一、前言电子信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此次我们将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发展特征两个角度来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引入五个相关案例分析,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1. 特殊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承担着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等使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迅猛发展: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成为了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市场;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明显的凸显出与国外国际统一标准接轨的水平。
3. 优势比较:制造业与本土品牌优势突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部分制造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科技公司,拥有世界级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体系;在自主品牌的培育上,小米、华为、联想等本土品牌得到了很好的扶持和发展,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相较国际品牌有了明显的提升。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数字经济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和中国是数字经济的两大引领者,两国的数字经济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
针对中美两国的数字经济产业,本文将从政策支持、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政策支持方面,美国是全球数字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其政府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和创新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投入。
在法律法规制定、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美国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扶持,加速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包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
中国政府还建立了数字经济发展基金,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中美两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但在政策配套程度和措施实施效果上存在差异。
在产业布局方面,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集聚区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
美国拥有大量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和研发机构,包括谷歌、苹果、微软等,这些公司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拥有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中国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蓬勃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社交网络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动先进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两国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布局上各有优势,但美国在更多的细分领域拥有龙头企业,中国在整体数字经济布局发展速度上处于领先位置。
在技术创新方面,美国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占据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
美国在技术研发投入、科研机构建设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拥有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国际比较研究一、文献综述学术界对数字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主要出现于数字经济业态已较为成熟且成果不断涌现的中后期,主要集中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逻辑梳理、细分行业的现状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三个方面。
郑建明、王锰(2015)认为,数字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为物质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传播载体,以网络空间为平台产生的数字社会的特有文化。
王学琴、陈雅(2014)在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比较研究后发现,各国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定义、概念界定和内涵都不尽相同。
研究者们对数字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对数字出版、互动娱乐、影视动漫、立体影像、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典藏、数字表演、网络服务、内容软件等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关注了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主要企业、商业模式等方面,为全面了解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供了基础。
许多研究还关注了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例如,丁声一等(2015)研究了英国的《数字经济战略(2015—2018)》,发现英国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首要目标是促进企业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新。
戴艳清、陶则宇(2016)详细研究了英国的“文化在线”项目,认为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个性化传输渠道是数字文化服务营销发展的突破点。
王英、洪伟达(2017)研究了英国、美国和中国公共文化机构及项目的信息伦理政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有文献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概念、细分行业现状以及国际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国际比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显著。
根据相关数据,数字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且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飞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总体中的朝阳行业,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是手机和电视、PC方面的世界总量第一,并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上领先全世界,我国拥有最大的信息通讯网络。
我国的信息产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乘数效应和增量效应,特征明显。
①资金、知识和技术密集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背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着。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排头兵,其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知识和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支撑,无论是通讯业还是软件网络业,都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息息相关。
知识资金和技术成为推动信息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电子信息的创新速度很快,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其他产业望尘莫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密集的知识、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具备典型的知识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传统产业遵循报酬递减规律,不具有知识、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而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知识、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这一复合型特点使电子信息业不同于其他传统行业,成为非传统行业,它遵循报酬递增的规律。
美国的学者WB·阿瑟提出并证明了信息产业的报酬递增规律。
以一家计算机企业为例,建成一家工厂大概总投资21亿美元,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可变成本却不占不到总体成本的25%,大约75%都是固定成本。
从这一点看出,电子信息行业遵循的竞争定律和以往的传统行业不同,电子信息行业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比较低。
②产业链集群特点突出当下,“产业集群”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它表现出来的强大活力让人不容忽视,市场竞争可以打败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产业链,但不能打败一个高效的产业集群。
现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已经向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它的作用深远而广大,有力地推动了一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
在当前全球经济中,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美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中美数字经济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两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差异。
一、产业规模比较从产业规模上看,美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产业的领头羊,其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庞大。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数字经济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超过1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而在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也十分迅猛,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也超过10%,并且在中国国家发展规划中,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也被高度重视,因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上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
二、技术创新比较从技术创新方面看,美国在数字经济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企业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和专利,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公司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得美国在数字经济技术上一直占据着领先位置。
而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也在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中国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数字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因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三、发展环境比较从发展环境方面看,美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全球最开放和自由的经济体系之一,其数字经济产业可以在自由市场中充分竞争,受益于开放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收、简化审批流程、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等措施促进了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中国在发展环境上也一直在不断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降低税收、简化审批流程、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等手段使得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环境逐渐变得更加优化,因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环境上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环境、抢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我省省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列入了十四五规划的重点研究发展领域,将其作为我省省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电子信息是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IT行业,特指将信息转化成商品的行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制品行业,还包括新型的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网络通信服务和在线的信息服务行业,也简称为第四产业。
电子信息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方面,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一方面,电子信息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方面,电子信息可以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电子信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从事电子信息信息技术的劳动者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
以2019年为例,2019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680.6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424.3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724.9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电信增加值5012.2亿元,同比增长7.0%。
2019年,尽管电子信息收入下滑,但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依然达到10%左右。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超过1/3,全年降幅低于全国出口2个百分点,为减缓出口整体下滑发挥积极作用。
从业人员达到75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9%左右。
另一方面,发展电子信息不仅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之中,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拉大产业链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将电子信息融入到农业生产、节能技术、生物能源等多领域,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作为一种知识产业,不像第二三产业具有污染性,而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信息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
努 力创造人尽 其才的良好用人环境 任软件 开发尤其 是中 据一国的比较 优势 来选择 技术 产业, 将使该国的产品的成
文 软 件 开 发 上 将 太 有 可 为 目前我
国在以英文为 的国际计算机软件 场上的竞争劣势 是对 市场的需求 变动趋势的 了解 够、不及时 ,难 f自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 品,克服 这方面的 困难 我 f 吖以和 述 印 『 J
了市场份额, 利润 和剩余的总额, 降低 了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 愿卑 【前,我国发展层次还微低 所 以很窖易使人产生急 j J 业对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所能 做的 贡献。选种发展模式 的结 躁情绪 . I f『 是 经济 发展柯其 身规 律 拔 助 民足要 得 果必然是减缓 r栏个经济 的受素资糠禀赋结构 的升级 ,从 的 。 埘 能 ・ 头 脯 发 热 而 顾 经济 垒局 , 注 ・ 举 全 绝 时 孤 掷 而使整个 经济的产 、 技术结构的总体水 平的升级缓慢, 经 国| r少数几个我国 同前J 县备 比较优 势的领域 .这 2 f 济的持续 发展崮谁重重。 方雨 我们 吃的 I 够多的 了 我们的 当务之 急是按 比较 优
止外国产 品进 人国内市场 和这些企业竞争 受到保护的企
家, 但在劳动密集的产业 占有很大的优势, 我国 的轻工业产 业 因为没有竞争的压力 创新动力低, 效率低, 利润 水平低 ,
Q 竺 皇 竺苎
维普资讯
l FoRUM T
剩余 少, 无法担 负起增加积 累, 提高整个经济要素禀赋结构 资台 足时,}粜了大量的外债 其它 家发 生金融风潮 { l 在 的责任。 而且 把经济 中有限的资蛊用 f资金密集型产业的 时 、 也就 难 逃 多 米诺 骨 牌 敏 应 的 影 响 而使 国 民经 济 的 发 展 发展,必然挤压 l 『可以用来发展具有 比较优势 的劳动 密集 受 到 极 大 的 伤 害 型产业的资金、 而使劳动密集 型产 业的发展受到限审 . Ⅱ 减少 赶超发达心家是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几代人的共同的
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和发展对策研究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现代信息服务业 的营业收入达到了约36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0%。其中,互联网服务、 大数据服务、云计算服务等领域的收入增长尤为迅速。这种快速增长主要得益 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上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府对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对于信息技术的 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总之,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和激烈 的市场竞争等特点。未来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机器学习等技 术的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提高 技术和管理水平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和竞争力。
谢谢观看
虽然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合 理、技术创新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我国现代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1、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加快 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三是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与效率。
五、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多样化,包括技术咨询服务、系统集成服务、 大数据服务等。这些商业模式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也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例 如,技术咨询服务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系 统集成服务则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数据 服务则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 和发展对策研究
目录
01 一、国外现代信息服 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 势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节能 、低碳 为主要特 征的新 兴产业的同 ,分 的研发 与产业化。政府制 定和 实施产业激励政 别选择 了不同的新 兴产业作 为本国的发展重 点 策应 引导 、鼓励社会资本 向战 略性新兴产业流 领域 。因此 从中央到地 方都应 依据 现有的 产业 动 ,优化新 兴产业的投融 资环 境 ,建立并完善 基础和比较优 势 ,科学 制定和有效 实施不同 发 多层次资本 市场 体系。在科技 成果转 化方面 , 展时序 、不 同空间 层次 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 展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 成果转化市场 和支持科技 创 规划和具体 实施工作方案 。此外 ,中国地区 间 新的中介服 务体系 ,建立 中介 服务与技术转化 差异非常大 , 方政府 要充分考虑 当地现有产 机制 ,尽快 促使科技成果 产业 化。在人才激励 地 创新机制 业基础 ,选择 那些在本地 最有发展 基础和比较 方面 ,应完 善人才使用和流动机 制。制定实施 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的 发展 离 不开 企 业的 自 1 、 主创新 及健全的技 术创新机制 。 由于 目 中国 优 势的产业进 行培育 ,避 免盲 目投资 、重复建 支持国内9科研学 者 、专家与 企业家在战略性 前 新兴产业开展技 术创新和 创业 的优 惠政策 ,建 自主 创新激励机制 缺失 、企业对其技 术创新主 设、资 源浪费、低层次竞争等诸 多问题 。 ( 二)增加财政资 金投入 ,建立完 善多元 立完善 人才业绩考核评价机 制。 体地位 的认 识不到 位、 自主 创新 资源整合能 力 化 、多渠道 的投融 资机制 弱等 问题 ,导致企业进 行 自主 创新的积极性 不 政 府 财政 资 金在 引导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发 高 ,以企 业为主体 的技 术 创新 体系建设进 展缓 慢。与此 同时 ,在技 术创新方 向上 ,中国的企 展过 程中发挥重要 的作用 ,借 鉴美 国、英国 、 日本 等发达 国家 的经验 ,建立适合战略性 新兴 业 、科研 机构及其科研 人 员习惯 于模仿发达 国 家 已经做过 并取得 成功 的项 目,这导致 国内难 产业 发展的 多元 化投融资机 制。以市场 机制为 以实现 原始性技术 的重大创新 。因此 ,目前中 基础 ,充分发挥政 府的 引导 作用 ,加大政 府财 政投 入对风险投 资的引导 力度 ,逐步 形成政 府 国企业的 自主创新能 力较 弱 ,缺 乏关键核心技 f 引导 、社会资金跟 进的新兴 产业投融资模 式。 术和 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 术。 如综 合运用财政拨款 、专项基 金、贴息 、担 保 ( )科技成 果转化率低 ,转化服务体 系 三 考 文献 : 等 多种 方式 ,吸 引社会资金投 向战略性新 兴产 不健 全 【 姜 江: 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动态 1 】 中国科学院院 士王志珍指 出, 目前中 国的 业 。战 略性 新兴 产业的发 展涉 及到很 多重 要的 与趋 势》 [ , 《 国科技 产业》2 1年第7 J 中 】 00 1 、 45 页。 科技 成 果转化率 在2%左右 ,真正实现 产业化 技术 创新 ,技术 创新的9部性 决定 了政府 科技 期,第5-9 5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的政府定 的不足5 %,与发达 国家 8%的成果转 化率的相 创新投 入有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 作用。在增 加科 【 万 军: 《 O 位—— 日本 的经验教 训及启示》【 , Ⅸ J 科技 】 技 差甚 远。中 国科技 成果转 化率 远远落 后于发达 f 投入 方 面 ,利用 市 场机 制 的 同时 ,发 挥政 成果纵横》21f第1 0 0 - 期,第1 1页。 36 — 国家 ,与科技成果 评价机制 不合理 、缺 乏合理 府科技 创新 投入的导 向性 作用 ,尽快 形成 多元 【】 3朱瑞博: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 化 、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 入增长体 系。 的收 益分配机制 ,转化服 务体 系不健 全等原 因 政策取向》[ . 改革》2 1年第3 J 】 00 期,第 ( )提 高企业的 自主 创新 能力 ,建立 产 三 是分 不开的 。突出表现为高 等院校 、科研机构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
中美数字经济产业比较数字经济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其中,中美两国是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国,发展势头迅猛。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中美两国数字经济进行比较,以期更加准确地了解两国数字经济产业之间的异同。
一、数字经济的规模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的规模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根据2019年数据,美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6.5万亿美元,占GDP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为5.5万亿人民币,占GDP的三分之一。
虽然中美两国数字经济规模相近,但是人均数字经济规模则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美国人均数字经济规模为2万美元,而中国则只有4,000美元。
二、数字经济行业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
在美国,数字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硬件、软件、内容、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
而在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主要分为人为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智能物联网、数字金融、新媒体、电商等七个领域。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更为多元化和新兴。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四、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中美两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还与其政治环境和政策支持程度有很大关系。
在美国,政府和高校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支持尤为重要,政策性和商业性都十分强烈。
而在中国,政府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支持更为明显,通过创新创业政策、减税政策、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发展数字经济。
总体来说,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补充性和竞争性。
美国在一些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在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而中国则在一些新兴领域中具有十分强劲的发展态势,例如在人为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金融领域。
未来,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之间的合作将极为重要,通过技术和产品交流,共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信息技术发展总结汇报
信息技术发展总结汇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我将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5G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快速地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实现了更加高效的通信。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智能制造。
此外,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金融服务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深入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加强相关的监管和管理。
以上就是我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总结汇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谢谢大家!。
中部六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中部六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中部地区六省指的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六个省份。
这些省份位于中国的中部地理位置,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本文将对中部六省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首先,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
在河南省,农业仍然是重要的产业,但近年来,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在湖北省,汽车制造、光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武汉市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湖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也有新兴的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
安徽省则以工业为主导,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等领域。
江西省的工业以有色金属和煤炭为主,同时也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而山西省则以能源和化工为主导产业。
其次,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速不尽相同。
根据数据显示,河南省的经济增速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较为明显。
湖北省的经济增速也相对较快,其中武汉市的经济增速尤为突出。
湖南省的经济增速也在中部六省中居于前列,主要得益于工业的发展。
安徽省的经济增速较为稳定,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江西省和山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受限于资源和环境等因素。
再次,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中部六省的协调度还有待提高。
尽管这些省份都有着较好的经济增长,但一些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各个省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的合作。
最后,从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方面来看,中部六省在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一些省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吸引高端人才和鼓励科学研究,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中部六省可以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的升级。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摘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比较优势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比较优势、中国经济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创新能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影响、挑战与机遇。
1. 引言1.1 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是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某一领域或产业上具有的竞争优势和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他认为不同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贸易方向,以实现各自的最大利益。
比较优势的形成通常取决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人才储备等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就能够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各国应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在引言中,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的崛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市场经济模式。
这些政策的推行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
2023-10-29CATALOGUE 目录•信息产业概述•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01信息产业概述信息产业的定义与分类信息产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从事信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
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信息制造业主要涉及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信息服务业主要涉及数据加工、处理、传输、使用等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咨询、软件开发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服务。
信息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信息产业具有高技术性、高创新性、高渗透性等特点,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带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信息安全、技术更新换代等问题。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关联作用,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02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信息产业通过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就业贡献信息产业通过促进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工资水平。
03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0201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产业链延伸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协同发展信息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就业质量和效率。
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数字经济是指基于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对国内外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差异和共同点,并分析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发展水平比较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已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产业的升级转型。
例如,中国互联网和移动支付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成为全球知名的数字经济巨头。
与此同时,中国数字经济渗透率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大幅增加。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成熟。
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庞大,具有全球市场影响力。
这些国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投资于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此外,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二、发展模式比较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主导。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互联网行业以快速发展为特点,涌现出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如电商、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
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与之相比,国外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集中在各个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数字经济结合传统产业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形成了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三、影响因素比较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还受到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国内,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如“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建设等。
此外,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促使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维度比较分析
品 制 造 大 国 和 贸 易 大 国
、
进 口和 出 口规 模 均 突 破 2 0 0 0亿 美 元 , 2 0 0 7年 出 口规 模 突 破 3 0 0 0亿 美 元 , 2 0 1 0年 进 口 规 模 也 突
改 革开放 3 0多 年 来 , 中 国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在
国 际 产 业 转 移 的 大 背 景 下 建 立 起 庞 大 的 生 产 能
较强 的抗 风险能 力 。
元 器 件 等 主 要 电 子 信 息 产 品 产 量 居 第 一 位 。 图 1显 示 彩 色 电 视 机 、 微 型 电子 计 算 机 、 集 成 电路
和 移 动 通 信 手 持 机 等 主 要 电 子 信 息 产 品 增 长 情 况 。相 对 而 言 , 彩 电增 长较 为平 稳 , 而 其 他 几 种 产 品增 长 更 为 迅 速 , 2 0 0 8年 的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也
即“ H8 8 5 : 电机 、 电气设备及其零件 ; 录音机及放声机 、 电视 图像 、 声 音的录制和重放设 备及 其零 件、 附件 。 ”
锯野 研宪考 考2 0 1 3 年第5 1 期( 总第2 5 3 9 期)
一
、
中 国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电子 信 息 产
际市 场 。 ① 图 2显 示 , 2 0 0 6年 中 国 电 子 信 息 产 品
日本和德国; 中国贸易竞争力 已超越美 国和德 国, 但仍落后于 日 本; 中国电子信息
产 业在价 格 和质 量 方面 落后 于发 达 国家 , 处 于 全 球 价 值链 中的 中低 端 环 节。 中国
已经是 全球 具有 举足 轻 重 的电 子信 息 产 业 制造 大 国和 贸 易 大 国 , 但 要 完成 从 电子 信 息产 业 工业 大 国向工 业强 国转 变 尚需 时 日、 任 重 而道 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
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
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从比较中认识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
2008年12月16日10:29
选稿:上官贤来源:东方网作者:沈开艳黄国华
近几年,理论界越来越热衷于比较中印两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国在硬件制造、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上强于印度,但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竞争力方面不及印度。
深入分析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揭示中印信息产业发展蕴涵着巨大挑战,对两国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中印作为两个复兴大国,在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信息技术竞争力等方面呈现有不同的特点。
从信息产业的总量规模上看,近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行业总销售收入、内部产品生产及行业就业人数等都有稳定增长。
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硬件硬件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软件业务收入仅占10%的比例。
印度的信息产业则主要集中在软件行业,信息产业的出口主要依靠软件业的出口。
印度2004-2007年5年间信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95亿、329亿、356亿、478亿美元;其中软件业产值分别占156亿、280亿、296亿、380亿美元;软件出口额分别为125亿、172亿、236亿、313亿美元,软件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绝大部分比例,成为印度的“旗舰产业”。
从信息产业发展对本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度来看,近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以高于GDP 两倍以上的增速发展,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印度信息产业市场总量不及中国,但增速超过中国。
2004年印度信息产业市场份额突破300亿美元,在今后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年均23%的高速度增长。
2006年印度信息产业的增长率更高达50%,其增长部分占印度GDP增长部分的1/4。
麦肯锡公司预计,2010年印度信息产业产值将接近103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0%。
从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来看,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新兴产业及其相关部门的的形成(包括计算机行业、网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
信息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又使得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例如,中国微型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是以月份来计算的。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改造,例如,计算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后,中国的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转型浪潮中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印度在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计算机制造业、金融、贸易、网络等一系列以信息、知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大量渗透到金融、生物、制药及其它服务行业,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
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
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从信息产业发展的阶段来看,总体上说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信息产业一般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大领域。
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信息设备制造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弱;上游产品(主要是资金、劳动和管理密集型产品)强,下游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密集类型产品)弱,因此整个中国的信息产业内部结构仍处于低级水平,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印度则主要是软件业强,整个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处于演进发展的高级阶段。
印度是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能进行各种软件程序开发研制。
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之都和世界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造成中印两国信息产业发展具有以上不同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中国而言,一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风险资本金的支持,缺少软件业发展的资金环境;二是没有强有力的行业协会组织的支持,缺少统一考核检验的办法;三是立法支持力度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没能较好地维护产业利益。
对印度而言,一是印度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06年印度整个IT产值为478亿美元,其中硬件收入为98亿美元,PC总营业额为14.8亿美元,微机拥有量只有430万台,比重不足0.5%,仅为中国的5%。
电话人均拥有率为中国的1/4,每千人只有8条电话线。
目前全国手机用户为9000万户,PC的总营业额仅15亿美元,而中国的数字分别是2.4亿人和100亿美元。
电信普及率不足3%,全国甚至没有建成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供电系统;二是印度的外贸依存度过大。
国内软件消费市场不足,软件产业绝大部分依赖于外销,并主要依靠美国市场;三是印度软件业发展途径主要依靠外包,软件外包业务占据了软件产值的50%以上,在业务面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新世纪以来,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信息产业结构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调整。
由以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转变,软件和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反观中国的IT企业则主要是硬件企业为主,为数不多的软件生产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需要好好向其邻国印度学习。
对于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士而言,必须充分关注和研究中印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朝一日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真正进入世界前列了,中国科教兴国主战略的实现也就为期不长了。
中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实现经济腾飞的目标也将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