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宜昌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宜昌市传统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精细化工绿色转型

宜昌市传统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精细化工绿色转型

宜昌市传统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精细化工绿色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推动精细化工绿色转型。

重点培育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硅化工等产业链,打造全省万亿现代化工产业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支持姚家港化工园(含田家河片区)、宜都化工园建设全国一流化工园。

持续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国家磷复肥保供基地、全国磷精细化工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华中地区新型煤化工基地、有机硅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长江经济带化工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

力争到2025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把宜昌建设成全国精细磷化工中心。

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盈利前景研究显示,推动装备制造做大做强。

坚持“集群建设、突破发展、专精特新”发展原则,做大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装备、电力装备及器材产业。

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引入高端车型和新能源车型,招引动力总成、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等核心配套项目,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

重构船舶和海工装备竞争优势,鼓励新型动力船舶建造、船用柴油机核心关键零部件、LNG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推进中国船舶(宜昌)海洋装备科技园、中南鹏力海洋信息产业园、宜昌船舶工业园、“气化长江”LNG动力船舶改造、低速柴油机关键重要零部件配套基地和大型高端铸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围绕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执行驱动系统、智能成套设备等领域,做强数控制齿设备、智能纺织设备、智能酿造设备等优势产品。

提升电力装备及器材制造竞争力,推动电力系统配套装备高端化、专用化、智能化。

支持输送装备、化工机械、制药设备、石化阀门等产业发展。

力争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提升食品饮料品牌特色。

(推荐)宜昌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推荐)宜昌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对繁荣城乡市场,拉动内需,带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劳动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现状2003年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200多家,拥有资产总额75亿元,涉及12大行业,从业人员7.5万多人,实现加工产值88亿元。

全市13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值74亿元,营业收入59亿元,利税7.9亿元,实交税金5.95亿元。

全市配套农产品加工种植基地198万多亩,带动农户48万多户。

农产品加工业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1、产业集中度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行业有3个。

一是饮料制造业18.9亿元,占总产值的21.4%,主要有酒类、纯水、果汁、制茶;二是食品加工业16.3亿元,占总产值的18.2%,主要是粮油加工;三是食品制造业15.2亿元,占总产值的17.2%,主要是乳制品、酵母、各类食品。

上述三大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0%.我市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最多,加工能力达80万吨,植物油加工能力达50万吨。

一批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出口型果蔬罐头产业、畜牧加工业、魔芋加工业、茶叶加工业、马铃薯加工业、食用菌加工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势头好,潜力大。

2、企业组织结构改善,涌现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各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培育了一批在行业或区域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

如宜昌娃哈哈饮料公司、均瑶集团乳业公司、汇源集团宜昌公司、宜昌双汇食品公司、安琪集团、蒙牛集团当阳公司、枝江酒业公司、稻花香集团等企业集团,他们不仅是全市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全国、全省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宜昌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地处长江中游的交汇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近年来,宜昌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机会也日益丰富。

本文将就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现状宜昌市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宜昌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毗邻武汉等重要城市,长江流经全境,交通便利。

宜昌市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经济发展方面,宜昌市不断加大对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宜昌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逐渐壮大,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宜昌市在农业、旅游业等领域也有着可观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机会1. 旅游业2. 农产品加工业宜昌市是一个农产品丰富的地区,水果、茶叶、畜产品等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加工业是宜昌市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够增加附加值,丰富市场供给。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和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 环保产业宜昌市毗邻长江,具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优势。

近年来,宜昌市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大气治理等环保工作,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环保技术、环保设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 电子商务三、发展建议在宜昌市发展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和布局,充分发挥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利用市场机会,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宜昌市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xx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xx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尊敬的各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本规划。

本文档以详细分析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以期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平衡,加工水平相对低下,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而农产品加工业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目标通过制定本规划,旨在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2)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力度,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业集聚效应;(3)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4)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紧密衔接,提高农民收入。

二、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2.1 发展方向(1)推进精深加工。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实现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2)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集聚。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3)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链的联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2.2 重点任务(1)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加工工艺和设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2)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能和竞争力。

(3)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优惠融资政策和贷款担保措施。

(4)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

(5)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合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收入的直接挂钩。

加快湖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湖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企 业 自主 创 新 的 研 发 投 入 . 府 可 以 政 对 企 业 形 成 的 自主 创 新 成 果 给 予 补
用 、 牌创造之路 , 伸产业链条 , 品 延 提 高产 品竞 争力 。
二 、 化 产 学 研 结 合 。 高 科 技 强 提 创 新 能 力 。 协 实 采 取 有 力 措 施 , 面 全
路, 为加 工打下 基础 。一 是在农 业科 研 环节 上要 注 重优 质 、 专用 、 色 、 进 、 特 先 合 格 的农 产 品资 源 和加 工 技 术 的攻 关 研 究 。二 是 在农 业 生产 环 节 上要 建 设 农 产 品加 丁业 示 范基 地 。 规模 化 经 营 、 标 准 化生 产 、 术 标准 与 国际接 轨 , 技 保 证 农 产 品绿 色安 全 。三 是 在 加工 环 节
识。

强 化 现代 农 业 理 念 。 筹 科 研 统
四、 化支 撑措 施 。 推 企业 自 强 助
生产 加 工环 节 衔 接 。现代 农 业 包 含科 研、 产、 运、 生 储 加工 等 环节 , 产 品 加 农 工终 端 产 品竞 争 力如 何 ,与 上 述 环节 密切 相 关 . 因此 要 抓 好 它们 之 间 的对
头 关 ,扶 持 协 会 或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发
展 , 对 众 多 的 农 产 品 小 企 业 改 造 升
级 , 予 企 业 自主 创 新 补 贴 和 税 收 优 给
惠 ,建议 将 农 产 品 初 级 加 工 设 备 、 干
燥 设 备 等 列 入农 机 补 贴 范 围 , 立 农 设 产 品加 工 企 业 自主创 新 专项 基 金 , 用 于支 持 企 业 研 发 中心 建 设 补 贴 、 名 创 牌 奖 励 、 新 人 才 引 进 配 套 、 发 人 创 研 员 培 训 补 助 、技 术 改 造 贷 款 贴 息 等 ,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12020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12020

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一、宜昌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一)柑橘基地规模大,标准化橘园面积逐年增加。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优势,狠抓了结构调整、基地标准化建设,柑橘基地规模稳步增加,柑橘产量持续增加,柑橘优质果率逐年上升。

2010-2014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由166万亩增加到193万亩,产量由177万吨增加到306万吨,2014年实现农业产值73.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2.6%。

柑橘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2%、73%,占全国的6%、9%。

优质果率也从40%提高到70%左右。

在全市柑橘主产区,拥有完善的道路水电配套设施、机械化作业操作道、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高的标准果园、精品果园和生态果园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累计达到85万亩。

宜昌已成为全国地市州中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

(二)柑橘优良品种丰富,区域分布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宜昌作为世界柑橘原产地之一,由于三峡特殊的气候条件,几乎世界上所有柑橘品种都能适宜种植。

“十二五”期间,宜昌通过自有优良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引进、筛选,一大批柑橘优良新品种得到推广种植。

如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有日南一号、大分4号等,早熟脐橙品种有福本、早红等,晚熟脐橙品种有伦晚、红肉等,杂柑品种有不知火、诺瓦、天草等,椪柑品种有岩溪晚芦、黔阳无核椪柑等,夏橙品种有奥林达等,这些优良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宜昌柑橘品种资源,提升了宜昌柑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交汇处,柑橘总体上形成三大品种特色产区,一是温州蜜柑主产区,面积116万亩,占全市柑橘总面积的60.1%,主栽品种国庆一号、宫川等。

二是橙类主产区,总面积37万亩,占全市柑橘总面积的19.2%,主栽品种为纽荷尔、伦晚等。

三是优质椪柑主产区,面积39万亩,占全市柑橘总面积的20.2%,主栽品种为金水柑、华柑一号等。

柚类、杂柑等其他柑橘品种栽培面积1万亩,占全市柑橘总面积0.5%。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变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在我国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针对当前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就业、提升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产品实现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业定位、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规划。

一、产业定位农产品加工产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后,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产业定位应以提高加工品质、增加附加值为目标,同时兼顾农产品原有特点和农村地区资源。

1. 发展多元化加工产品:以农产品种类丰富为基础,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的特色,积极探索加工品种,开拓多元化产品市场。

2. 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支持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和政策,从政策导向、财政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1. 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减税或免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提升竞争力,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

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3. 建立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鼓励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提供政策倾斜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形成区域产业集聚效应。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率。

1. 加强科研力量和合作机制:加大科研机构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引言发展目标1.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2. 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3. 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4. 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5. 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监管和服务体系。

优势和问题优势1. 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2. 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3. 农民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积极性高。

问题1. 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3. 市场开拓不够主动和有效;4. 品牌建设不够突出;5. 监管和服务不够完善和规范。

发展策略技术创新1. 鼓励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2. 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工艺的研发和创新;3. 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提高技术人才水平。

市场开拓1. 加强与大型超市、餐饮连锁企业等合作,拓宽销售渠道;2. 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3. 建立统一的特色农产品标志和认证机制,增强品牌竞争力。

支持政策1. 给予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和财政支持;2. 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监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3. 设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加工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实施步骤1. 制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和政策;2. 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训和指导;3. 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4. 完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5. 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形成利益共享机制。

风险和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2.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面临一定困难;3. 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宜昌柑橘乡村振兴战略

宜昌柑橘乡村振兴战略

宜昌柑橘乡村振兴战略宜昌是中国著名的柑橘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柑橘资源和优质的生产环境。

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宜昌市制定了柑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发展柑橘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脱贫致富。

柑橘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发展柑橘产业。

宜昌市在选址和种植种类方面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规划,主要集中在永陵镇、高家场镇、长墩镇和沙市镇等地。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非常适合柑橘的生长。

通过引进优质种苗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了柑橘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柑橘乡村振兴战略还注重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宜昌市鼓励农民发展柑橘深加工行业,如柑橘加工厂、果酱厂、果干厂等,增值了柑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同时,宜昌市还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设了柑橘电商平台,推广柑橘产业的农村电商模式,帮助农民将柑橘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拓宽了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了收入。

柑橘乡村振兴战略还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宜昌市加大了对柑橘产区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柑橘产区的道路,建设了供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转运和销售,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此外,宜昌市还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宜昌市组织专家团队对柑橘种植和加工技术进行培训,引导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宜昌市还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柑橘产业的优势和市场前景,鼓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到柑橘产业中,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宜昌市的柑橘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柑橘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推动了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

宜昌市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20日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宜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改革,建设农业强市和智慧农业,根据《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百亿产业、千亿农产品加工、万元农民收入格局基本形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2015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7 68亿元、370 31亿元和12990元,较2010年增长110 03%、109 35%和117 22%,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6%、15 97%、16 78%。

(二)特色产业有名有位。

畜牧、柑桔、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六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 6%,特色产业已成为宜昌农业名片。

其中柑桔面积192万亩,总产300万吨,居全国市州第一;茶叶面积69万亩,总产6 8万吨,综合效益全省第一;蔬菜面积194万亩,总产432万吨,设施化、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草食畜牧业、名优特水产养殖业和食用油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第一篇: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7亿元,比上年增加44.1亿元,增长24.1%;农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4686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长16.5%。

关键词宜昌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特色农业机械化前言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

辖5县3市5区和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秭归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省级贫困县。

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

地貌呈“九分山水一分田”,常用耕地面积341万亩。

宜昌水能丰富,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

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建在这里。

宜昌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金色三峡,绿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壮丽景观,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为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6.6亿元,区域内财政总收入197.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3元,比上年增长14.6%。

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现状自然条件:气候:宜昌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秋较长,四季分明。

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

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

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宜昌白洋高新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宜昌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2025年规划是对宜昌白洋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设定,旨在推动宜昌白洋高新区成为现代化、智慧化的新兴科技园区。

一、城市规划宜昌白洋高新区将以打造现代化的城市为目标,注重高效、便利的城市运行体系的建设。

规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2.产业布局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进高科技、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绿色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加强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4.公共服务设施:增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产业发展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将以产业升级为主线,注重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

主要任务包括:1.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2.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金融、商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提升产业附加值;3.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实现高效、智慧化生产,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三、人才引进引进人才是推动宜昌白洋高新区发展的关键。

2025规划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2.人才培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本地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3.人才引进:鼓励企业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四、城市品质提升宜昌白洋高新区将重点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打造宜居之城。

具体措施包括:1.城市景观规划:优化城市景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2.文化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3.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安全保障: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确保市民生活安全。

五、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宜昌白洋高新区2025规划的重要内容,将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建设生态型城市。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范文精简版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范文精简版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1. 引言2. 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特色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特色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加工能力和品质有待提升。

3. 发展目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扩大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 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 发展策略为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需采取以下策略:4.1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4.2 完善加工业链条完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条,包括从原料采集、运输、加工到销售服务等环节,提高产品的溯源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3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通过品牌认证、参加农产品展览会以及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广告投放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4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创新发展。

5. 发展措施为实施上述发展策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关政策和法规;- 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研发成果转化;- 加强行业协会和组织建设,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 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拓宽销售渠道。

6. 发展前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特色农产品将会有更大市场空间和潜力。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意见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意见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18•【字号】宜府办发[2006]102号•【施行日期】2006.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意见(宜府办发[2006]102号)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全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06〕77号)精神,大力推进我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规模推进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大型农业板块基地1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不少于15家,全市优势农产品的产出能力明显增强,加工转化水平明显提升,优质率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板块项目区内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2∶1。

--优质柑桔板块面积达到120万亩,柑桔总产120万吨,产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桔瓣罐头加工和出口量分别达到10万吨,鲜果出口10万吨,创汇8000万美元;--优质畜禽养殖小区100个,出栏生猪550万头,优质三元猪出栏比重提高到80%,生猪出栏率提高到160%以上,猪肉产品100%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加工率达到60%以上;肉类总产量55万吨,禽蛋产量5万吨,牛奶产量5万吨,出栏山羊120万只,出笼家禽4000万只,出栏肉牛5万头;--蔬菜板块基地面积发展到60万亩,播种面积达15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00万吨,生产实现无公害化,商品率提高10%,蔬菜加工和净菜上市比重提高到60%以上;--茶园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1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2万亩,茶叶总产2.5万吨,其中名优茶1.5万吨,初级产品总产值5亿元,茶叶产后加工增值10亿元,茶叶出口量达到4000吨,创汇500万美元;--优质水产品养殖规模20万亩,总产量达到8.5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88%,水产品95%以上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中药材面积达到30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原材料加工能力达到9万吨,加工产品2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魔芋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量达到26万吨,产值达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实现产业链产值15亿元;--食用菌达到8000万筒(袋),其中袋料栽培7500万袋,总产量达到8500吨,销售收入2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稳定在2.5万吨左右;油脂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

宜昌市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宜昌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作为湖北省辖区域的中心城市,宜昌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湖北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宜昌市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机会如下:1.基础设施建设:宜昌市作为湖北省的交通枢纽,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

市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包括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产业结构优势:宜昌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农业产业是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包括水稻、水果、特色农产品等。

宜昌市还发展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汽车制造、化工、物流等。

3.旅游业发展:宜昌市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如三峡、夷陵、秭归等景区。

宜昌市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如楚文化、三国文化等。

这为宜昌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4.科技创新:宜昌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已经建立了多个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

宜昌市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农产品加工业:宜昌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农产品的加工水平相对不高。

农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水稻加工、水果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

2.旅游服务业:宜昌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服务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等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宜昌市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工艺,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建立文化创意园区,推广传统手工艺品,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

4.环保产业:宜昌市位于长江中游,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强。

发展环保产业,如水治理、废物处理等,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宜昌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宜昌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市场机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环保产业等。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宜府办发[2012]4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中专学校:《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阶段。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1、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94.1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7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80元,分别比2005年的138.6亿元、85亿元、3108元增长112.2%、107.6%、92.4%,2005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16.2%、15.7%、14%。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对繁荣城乡市场,拉动内需,带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劳动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现状2003年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200多家,拥有资产总额75亿元,涉及12大行业,从业人员7.5万多人,实现加工产值88亿元。

全市13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值74亿元,营业收入59亿元,利税7.9亿元,实交税金5.95亿元。

全市配套农产品加工种植基地198万多亩,带动农户48万多户。

农产品加工业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1、产业集中度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行业有3个。

一是饮料制造业18.9亿元,占总产值的21.4%,主要有酒类、纯水、果汁、制茶;二是食品加工业16.3亿元,占总产值的18.2%,主要是粮油加工;三是食品制造业15.2亿元,占总产值的17.2%,主要是乳制品、酵母、各类食品。

上述三大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0%.我市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最多,加工能力达80万吨,植物油加工能力达50万吨。

一批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出口型果蔬罐头产业、畜牧加工业、魔芋加工业、茶叶加工业、马铃薯加工业、食用菌加工业、水产加工业发展势头好,潜力大。

2、企业组织结构改善,涌现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各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培育了一批在行业或区域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

如宜昌娃哈哈饮料公司、均瑶集团乳业公司、汇源集团宜昌公司、宜昌双汇食品公司、安琪集团、蒙牛集团当阳公司、枝江酒业公司、稻花香集团等企业集团,他们不仅是全市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全国、全省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003年全市规模内龙头企业131家,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78家,亿元以上的企业16家。

规模企业创造的加工产值占总量的84%.3、引进联合增加了精品名牌份额,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

随着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落户宜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产品科技含量有了较大提高。

如汇源的全自动无菌灌装生产线,均瑶的利乐包生产线,双汇的肉食分割全自动生产线等。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聚集了56个国家、省级名牌,精品名牌所占份额达到40%.如“汇源”果汁、“均瑶”“蒙牛”牛奶、“维维”豆奶、“双汇”食品、“安琪”酵母、“稻花香”白酒、“枝江大曲”白酒、“绿珠”采花毛尖、“丛中笑”桅果色素、“鸣凤”米等。

4、农产品加工的区域特色和产加销一体化,促进了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业的区位指向,促使加工企业向农产品生产基地集聚,相互促进,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加工业集聚区。

如夷陵区的食品饮料加工,宜都、枝江、秭归的果蔬罐头加工及柑橘初加工,当阳、枝江的粮油加工,五峰的茶叶加工,长阳的高山蔬菜初加工,远安的香菇初加工,五峰、秭归的魔芋加工,五峰渔关的马铃薯加工等。

这些企业大多实行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关系,既保证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引进优势企业与本地资源嫁接,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能力。

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外贸出口企业26家。

2003年实现出口交货值6.5亿元。

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我市一批外贸出口成长型企业发展前景好,出口潜力大。

如果蔬罐头、天然色素、魔芋精粉及制品、速冻蔬菜、食用菌、天麻、双烯等。

我市食品罐头行业发展势头很好,目前落户宜昌的果蔬罐头企业已有8家,如果配套基地建设跟得上,年产量可以达到10万吨,可增加出口创汇5亿多元。

6、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开始形成,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全市配套农产品加工种植基地198万亩,带动农户48万多户。

如枝江安福寺镇给鸿新公司和其他企业配套建设加工专用基地5万余亩,8个品种,其中:柑橘5万亩、黄桃5000亩,沙梨2000亩,猕猴桃1500亩、番茄500亩、枇杷200亩、头400亩、双孢蘑菇5万平方米等,五峰县为五东薯业配套建设“鄂薯三号”优质原料基地5万亩,秭归杨林桥镇为富峰、奥海配套建设魔芋基地1.5万亩,长阳县为建鑫生物有限公司配套建设食用菌基地15万平方米。

配套基地的建设对促进企业生产需要,调整农村种植结构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都在90%左右,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农产品占80%,我国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只有80%左右,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我国正好相反。

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5%,低于全国80%的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产品品质和品种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缺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的专用、优质原料。

一些果蔬加工企业由于加工品种不全,全年开工不足40%.二是质量标准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加工企业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

2、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长期以来,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足,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

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从业人员23人,规模内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4%.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整体实力差,对农业和农民的带动力不强,辐射面不广。

3、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装备大多数处于20世纪70~80年代水平。

只有引进的外来加工企业和极少数本地企业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大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4、宏观调控乏力,低水平重复建设开始显现。

一是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滞后,加工企业聚集度不够,布局分散,造成资源不能共享。

二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农产品加工业的科研开发、良种培育推广、技术培训、基地建设、质量标准等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能力,产品滞后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三是有些行业和企业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有些企业由于规模限制、治污不力,对环境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发展优势(一)区位及市场优势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处于长江黄金水道、沪蓉高等级公路与南北铁路大动脉—焦柳线的十字路口,处于南北经济交往东西资源对流的交汇处和过渡带,历来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是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五城一线”的开放开发大格局中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场辐射半径大。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峡工程的推动,宜昌及三峡地区将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农产品加工业的理想投资地。

(二)自然及资源优势宜昌市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3~18℃,年均降雨量1167毫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多种农作物、林特作物生长。

有植物品种2000余种,药材品种近300种;全市水域资源潜力大,“十五”期末可利用的养殖水面将达100多万亩。

农产品资源特色突出,如高山菜、清江鱼、秭归橙、宜昌橘、五峰茶、鸣凤米等。

(三)生产要素优势人力资源丰富。

宜昌是“三线”军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密集区,拥有大量高级专业人才,有三峡大学和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大中专学校,在校学生达2万余人。

科技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能源丰富。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加上已建成的葛洲坝、隔河岩等一批大中型和地方小水电站,全市水电总装机量将达23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

全市原煤产量350多万吨。

水资源丰富。

宜昌拥有大小河流164条,水库432座,库容量75亿立方米。

(四)政策及环境优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宜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央有关部委、经济发达地区有关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地区,给宜昌的发展营造了较好的政治和政策环境。

在宜昌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争取到三峡移民、国家扶贫、少数民族发展等优惠政策。

三、市场分析(一)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新形势1、国际形势。

经济全球化、农业现代化对我国传统民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加快了农业技术高新化;农业从传统的露天种养业向工厂化种养业、微生物系列产品制造业等“白色农业”产业拓展,从陆地“绿色农业”向“蓝色农业”拓展,使农业领域扩大化;农业生产链延长,出现了产加销、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跨国农业及加工企业集团不断壮大,使农产品市场日益全球化,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工业的发展成为新兴产业的亮点之一;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越来越高,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达70%以上,如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达70%以上;加工技术、投资比例、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越来越高,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善。

总之,加入WTO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激烈竞争和挑战的重要产业之一。

2、国内形势。

农业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高度重视,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农产品加工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2%,是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其增加值已占中国GDP的14%,并形成了涉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十二个行业,具有多层次、多特色、多样化特点。

许多加工产品由于风味和工艺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出口额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

据统计,中国目前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000余家,涌现出了像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汇源、鲁花等一批大企业,其中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超过万余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