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特色课程

合集下载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嗨,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家校社协同育人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是一场精彩的接力赛,家庭、学校和社会就是那接力棒的传递者。

咱就说学校组织的那次社区义务服务活动吧。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社区,老师带领着大家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活儿!有的帮忙打扫街道,嘿,那认真劲儿,就跟给自己家打扫似的;有的呢,去给社区的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爷爷,您看我这节目咋样呀?”同学笑着问。

爷爷鼓掌叫好:“太棒啦,孩子!”这场景,真的让人心里暖暖的呀!这不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嘛,大家都在为培养优秀的下一代而使劲儿呢!
还有一次,家长们被邀请到学校参加座谈会。

“哎呀,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啦!”一位家长有点紧张地说道。

但大家一聊起来,那话匣子就关不上啦!讨论着怎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那热烈的氛围就像是一家人在为重要的事情出谋划策。

想想看,要是没有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孩子们能有那么足的底气去闯天下吗?要是没有学校的教导和引领,孩子们能学到那么多知识和技能吗?要是没有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平台,孩子们能有那么广阔的视野吗?这不就是好比鸟儿需要天空、鱼儿需要大海一样嘛!
家校社协同育人,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呀!这就是我们要一直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孩子呀,不是吗?所以呀,大家都要加油哦!
以上就是我觉得特别棒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真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让孩子们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成都市棕北中学为例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成都市棕北中学为例

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成都市棕北中学为例发布时间:2022-12-11T17:15:07.21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1月下作者:徐进川王剑豪[导读]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开发体育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助手,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也是体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课程化的有力推手。

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多样性发展的需求,并根据初中学生的体育特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建设“五动”体育(身体运动、思维灵动、技术改动、竞赛推动、心理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新课改政策下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传播与有机发展来说,有较强的实践与长远意义。

徐进川王剑豪成都市棕北中学 610041【摘要】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开发体育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助手,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也是体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课程化的有力推手。

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多样性发展的需求,并根据初中学生的体育特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建设“五动”体育(身体运动、思维灵动、技术改动、竞赛推动、心理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新课改政策下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传播与有机发展来说,有较强的实践与长远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1-177-0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初中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育人价值的探索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育人价值的探索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育人价值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它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即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育人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课程实施者结合学生经验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发与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对课程的自主设计,创造一种生动的课程,从而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

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密切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况与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任何主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体现学生的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采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

在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上,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使学生的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

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行走中国 实践育人——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行走的教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行走中国 实践育人——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行走的教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2021/2AB •教f行走中国实践育人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行走的教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文/苏晓云【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将从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以参与设计开发的“行走的教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阐明了该项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流程、评价方式和主要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育高中学生社会责任 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课程建设一、课程建设的背景上海市新中髙级中学建校于1925年,是上海市 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髙中,学校以“树德修能”为校训,以“为学生终身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为办学宗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 引,紧扣“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 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育人途径,积极探索 新时代德育发展新模式。

结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 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教育部 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要 求,自2016年起,学校设计开发了“行走的教室”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行走的教室”)。

经过五 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行走的教室”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行走的教室”的内涵“行走的教室”是新中髙级中学以研学实践为主 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载体。

自2016 年起,学校每年围绕一个“中国发展”主题,组织学 生参与研学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制作纪录片、举行课题发布会等形式,将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构架全新的学习空间,逐步形成了校内与校外联动、中学与大学合作、学科 知识与实践体验互为补充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龙源期刊网 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作者:杨培禾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02期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使我国课程结构打破了必修课中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课程体系。

历经十几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部于2017年9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更加凸显了其实践育人的核心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又可以不断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经过分析综合,形成复杂的概念乃至系统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途径是跨学科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全部意义。

它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传授,而是通过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和情境,引导学生面对和解决各种实践问题,从中培养实践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实践经验来自于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要面向学生的完整生活,必须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

它不再拘泥于某一种认识方式、某一个学科知识,而是立足实践,面向生活,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广阔的、真实的空间和平台。

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像《指导纲要》对总目标的表述那样,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渐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特性、路径和价值探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特性、路径和价值探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特性、路径和价值探寻作者:施正芳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2年第09期[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的特质。

教师要充分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特质,探寻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路径,彰显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要优化评价。

通过评价,构建内蕴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格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育人价值;育人路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时代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的特质。

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寻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育人路径,以便不断地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固化样态,从“以书为本”“以本为本”转向“以生为本”“知行合一”。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特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特性、育人特质,它是一门能发展学生诸种能力的课程,是一种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课程。

“育人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让学生的学习闪烁活力,应当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传统的数学课程是“纸笔数学”课程,这种课程的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往往将学生锁定于课堂。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的固化格局,将学生的学习向着教材之外、课堂之外拓展、延伸。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的“演算”“演绎”,而更多地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感受、体验。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操作”“动手做”,而不能引导学生简单地制定计划,不能匆匆忙忙地让学生展示,那样就会有“纸上谈兵”之嫌。

如,引导学生研究“生活垃圾”,就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去,了解生活垃圾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与课程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与课程定位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2、特点:

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回归生活世界。 立足实践。 着眼创新。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出发点。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 运用。 (3)注重过程。 (4)强调开放。 (5)重视师生互动。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谢谢!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定位。 1.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 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 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 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它既独立 存在,有别于学科课程,又与 学科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体 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特点与课程定位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一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性 质、 特点 与课 程定 位

1、内涵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 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 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 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 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模式的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模式的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模式的研究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校园、课堂内无疑会缩小少年儿童的空间对其认知、行为、个性特长和情感发展造成障碍。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关键字:综合实践课程;育人模式;核心素养引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校园、课堂内无疑会缩小少年儿童的空间对其认知、行为、个性特长和情感发展造成障碍。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本文严格遵守学科大纲要求,坚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坚持教育需求与社会资源精准对接,坚持家、校、社合力育人、协同育人、长效育人机制,积极探索研究综合实践育人新模式。

一、综合课程开放式育人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以现实问题解决为核心展现的,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技能,对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促进自我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素质。

综合实践课程,主张学生去发掘学科问题,并把它们进行综合性整理,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一些学习材料的演示去理解劳动教育、美育中所暗含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等等,是把所学较为抽象生硬的知识化为形象的思想感知。

因此,综合实践教学过程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合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和继续发掘问题的潜能。

通常而言,小学生年龄一般为7-12岁,他们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但基于年龄和已有生活经历的限制,对系统性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是比较欠缺的,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难以对劳动教育这类劳累的科目产生喜爱之情,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需要借助互联网这类开放式的教学辅助技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劳动带给人们的现实意义和内在情感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特色

实践能力。
0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促
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0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案例支持。
02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定义与特点
06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通过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废旧物品回收等实践活动。
活动效果
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案例二:科技创新主题实践活动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方式,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 技能。
实践锻炼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 际操作能力。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育人的特色体现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实践育人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实验、调研、社会实践、志 愿服务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和兴趣。
活动结果的实效性
实践育人的活动结果具有实效性 ,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解决 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01
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实践育人的活动内容往往涉及多 个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能够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 质。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学校实践育人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学校实践育人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学校实践育人作者:梁烜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年第06期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实践活动,在全身心参与活动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在推动中小学实践育人中具有独特作用。

1.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是国家课程,但是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

因此,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了《指导纲要》,而没有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并列设置的两类课程,而不是诸多学科课程中的一门。

从课程类别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范畴。

与更加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的学科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亲历亲为,在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主动获得直接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2.课程方案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变化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实践活动是学生探索自然、体验社会和感受生活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论文]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论文]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摘要: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简单,活泼好动,模仿性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

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社会人文性发展,需要在自己较长的各式活动中逐步养成,需要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载体育人功能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

新课程改革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桥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

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一、作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新课程教学,让儿童也平等地和老师站上了探索的舞台。

作为共同的参与者,师生都应该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尤其对老师来说,应该作好这些方面的准备:1.了解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需要活动是儿童的活动,所以应该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实际。

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儿童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处事态度等,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得到儿童的喜爱,才能得到他们的热心支持,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了解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贴心的交谈以外,我们还可以向同学、老师、家长询问,调查表反馈,个人档案袋搜集等形式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对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力、参与度有基本的把握。

2.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依据,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范围涉及全国上下、大江南北。

正因为如此,它的内容在区域上、时令上、深广上、构成上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弹性。

它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若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并允许我们根据本地的实情,以及我们的儿童的兴趣、需要,生活实际,适当地选择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摘要:在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本文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育人价值和发展措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策略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已经成为小学的必修科目,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地位和措施不对等的情况,为此,学校应该转变原有的观念,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一)思辨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围绕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教学活动。

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活动课程的思辨价值。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首先,应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考虑其背后的意义和原因,其次,确定相关的活动主题并且围绕着该主题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形成最终的应对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当下社会的热点,提出垃圾分类的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谈论。

学生会围绕着这个主题,衍生出许多的问题,“垃圾分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垃圾分类的出现?”教师给出一个方向,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的发散,在得到解答之后,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味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行为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在主题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担当。

例如,在社区老人献爱心的活动,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为老人打扫卫生、包饺子、表演节目等,各司其职,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样的,也可以使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强化自己的行为意识,培养其担当能力。

(三)创新育人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进步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出新知,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会,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总结归纳,可以将知识重新组合,产生新的观念和发明,推动创新的发展。

例如,在中秋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中秋节为题,自发的进行创新,对灯笼进行各种的改变和创造,让学生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课程“丫丫农趣园”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课程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我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对“实践活动精神面貌、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技能水平”进行全面建构。

一、完善特色课程的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织实施方式,实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做到互促互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校充分发挥“丫丫农趣园”的劳动和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作用,将综合实践特色课程通过“种植与技术”“种植与学科”“种植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贯穿融合于学科教学与德育中,每个年级我们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制定特色课程项目式研究计划,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也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的课程研发力,同时每学期每个年级将会举办一次德育特色活动。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将综合实践课纳入课表,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创新、工具的研究与革新、品质的培养与锻造;各班级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实践活动任务,引导每一个孩子爱劳动、会劳动、善合作;学校还在校园东北角辟出24块菜地,每个班级自主认领其中一块,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是售卖还是烹调享用,如何以菜园地为实践和研究对象开展项目化研究等,均由班主任带领同学们一起商量、一起行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二、拓展特色课程的学习空间。

为了强化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中服务于家庭与社会的意识,将所学的知识与技术结合起来,所以综合实践特色课程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走出课堂,面向家庭,面向社会。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李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

就育人价值而言,它要求学生以大量时间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它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感悟,从而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如在《环保与清洁》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时,班级以小组出现,从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用他们所共享的废旧物及垃圾处理的信息资源开始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

从清洁社区——垃圾收集(整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物品运送——处理场或回收站,自觉形成了他们体验活动的流程。

诸多能力得到发展,培养了不怕困难与挫折,勇于探索实践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是学生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体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公益性、主体性活动项目,其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通过社区服务,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环境,发展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增加对家乡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

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咱们说,孩子的成长可是件大事儿!咱们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材,可是单靠学校那点儿时间和精力,真不够!这个时候,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联手,可是能事半功倍的呢!这就是所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啦,也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帮孩子们成就更好未来的意思。

你瞧,咱们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成长时光。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智、情感、品德,甚至是习惯的培养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学校负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可如果家里也能跟上,那孩子就能更好地吸收和运用这些东西。

如果再有社区的帮助,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加实践的机会,那就完美了!所以,家校社三方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你可能会想,咋个协同呢?这么简单的事情,咋还要搞方案呢?好嘛,咱就来慢慢捋一捋。

这所谓的“协同育人”,就是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学校和社区的协作,家长和社区的互动,三者共同努力,让孩子不仅仅在学校里学知识,还能在家里学做人,去社区里了解社会,体验生活。

想象一下,孩子回到家里,家长给他讲述学校的内容,再让他自己去社区参加活动,学会与人沟通,去了解更多的社会实践。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就能全面提高,不仅会学,而且懂得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怎样适应社会。

一说到“活动方案”呀,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又是一个长篇大论,照着做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

咱们这儿提的方案是实践性的。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项目,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学到课本之外的东西,还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再比如,学校可以邀请社区里有经验的大人来给孩子们讲讲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事儿,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公益活动,或者让孩子们去社区服务,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你瞧,这些活动都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富有生机的,能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学会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我知道了,大家又要问了,方案具体怎么实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学校得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去协调家长和社区的各方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策略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应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引言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其综合素质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也要着重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有效优化,在实践策略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在充分符合新课改的背景下,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增强,从而为其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来说,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过程中,可以落实以下几方面实践策略。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一)保障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能够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往常,小学开展的实践活动随机性和功利性较为明显,或是学校应地方教育部门要求开展的,或是响应某事件或形势开展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而构建课程体系意味着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使综合实践活动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学校也要有针对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完善活动课程内容体系,注重课程的丰富度和计划性。

这样做,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吸取经验并转化为知识,改变学科教学之间割裂的现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有利于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科特征明显,实践性强,教师应在开展这类活动课程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教学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很难满足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优化,教师可以更自如地安排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课时,让问题导向式的实践课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也能在实践体验中更好地认知自我、认知自然、认知社会、认知文化,形成优秀人格,树立自信,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

2018年第8期(总第278期)No8, 2018General,No278基础教育论坛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23打开出口,定好方向,全力培养”为工作思路,以“绽放工程”为统领,以“小鹰行动、雄鹰行动、老鹰行动、老虎行动”为具体工作载体,全力培养教师,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绽放工程”。

学校始终相信:老师们各有千秋,他们需要更多的阳光,有了阳光就能绽放;老师们需要更多的雨露,有了雨露就能成长;老师们需要更多的舞台,有了舞台就能精彩。

于是,“绽放工程”成为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途径,在这个工程中,学校做阳光、做雨露、做舞台,促进教师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以“七步走”的理念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七步走”即:培养引领教师“带着走”,指向的是为了提高、为了发展;原则性问题“顶着走”,遇事不能妥协,要按要求办;非原则性问题“绕着走”,遇到这类事不当裁判,而是自己解决;工作不在状态“催着走”,教师间可以善意批评且需要开展自我批评;卓有成绩教师“哄着走”,也就是在教师间树立榜样;推不动的教师“拖着走”,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位教师掉队;不适应的教师“换地走”,也就是适当引进、合理流动。

在“七步走”中,学校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践,坚持“带着走”占90%,其他占10%,而“换地走”则控制在2%之内。

每位教师能够“精神站立,业务行走”,这是学校的期待,也是一以贯之的做法。

学校力求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让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最好的管理是无为而治。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文化的建设,尤其是管理文化的提升,能够帮助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自发地管理自我、成就自我,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1]郝朝阳.打造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J].教育家.2017(01).课程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陈新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摘 要: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以开展寒暑假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抓手,全面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一体。

“真·实灵·动”——我的综合实践教学主张提炼与实践

“真·实灵·动”——我的综合实践教学主张提炼与实践

“真·实灵·动”——我的综合实践教学主张提炼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6-21T07:46:16.1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0期作者:蒋华卫[导读] 钟启泉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强调整体儿童的发展,求得儿童的人格成长与学力成长,彰显的是“育人功能”。

绍兴市树人小学教育集团浙江绍兴312000随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不难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全面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作用,它往往超越了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基于真实生活促使学生去观察、体验、研究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其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生命整全的人、创新发展的人的作用和价值非常明显。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了“真·实;灵·动”的综合实践教学主张,以期达成让学习真实发生、让素养真正落地、让生命拔节生长的学科育人境界。

一、“真·实;灵·动”教学主张的基本内涵1.一个核心。

钟启泉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强调整体儿童的发展,求得儿童的人格成长与学力成长,彰显的是“育人功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唤起联想,将各学科知识、经验融通,重新建构与内化,再进行外化迁移,在价值观的引领下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能力、发展综合素质。

“真·实;灵·动”教学主张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同伴互助能力得到发展,并在学习实践中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素养。

2.四维导向。

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发现,回归教育初心,培养有问题解决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教育的宗旨。

“真·实;灵·动”教学主张的四维导向共同指向激活学生的内生价值,引导学生实现再生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开发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开发

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开发作者:王明亮来源:《小学科学》2024年第13期〔摘要〕发挥实践资源丰富、小班化、学生动手能力强等优势,打造精品特色的校本化课程,是留住生源、师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城郊小学重新焕发生命力,谋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重点剖析了基于家校社协作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课程的价值与意义,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去设计主题式或项目式的学习任务群,论述了其开发的途径及保障等,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协同育人;城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中圖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3 007-009一、概述协同育人,即为共同的育人目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交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最佳育人效果的教育活动。

在这个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肩负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学校教育是关键,是教育的主导者,可以引导家庭教育,并为社会教育“架桥铺路”;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支持者,深刻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及效果。

“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提法正好体现了这三种教育形式的内在逻辑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

实践牵扯面广,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常常达不成共识,造成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衔接困难,缺乏实践空间和平台。

大多教师都没有获得相应的条件支持和帮助,即使偶尔做了一些尝试,也很难继续,往往出现为“开课”而开课的实施现状。

城郊小学困境重重,因为先天地理位置不理想,学生更容易更方便赶到城区学校就读,留下少量本地学生,形成班级规模小、问题学生多、公用经费少、教师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

城郊小学需要振兴,因为现实中留下求学的学生大部分是未来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的特色课程
秀山县凤翔小学
陈晓莉
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用哲学的眼光看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为什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 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 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育部规 定的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必修修课课程程。
亲身体验 合作探究 在做中学
二、为什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 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战略, 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克服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 养模式的局限性
钱学森之问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问题意识
综合实践课程 育人功能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严重缺失!
由此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特色课程!
三、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中课题研究经历的完整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
问题发现课 方案制定课 方法指导课 实践体验课 成果交流课
《我们的校园》准备阶段指导课
重点指导学生 制定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实施阶段的指导 进入情境、实施行动 任务驱动、关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总结阶段的指导 交流活动成果 分享活动经验 总结活动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如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怎样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案例分享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高峰古寺》综合实践活动
寺庙的历史调查小组 (指导老师:陈思源) 寺庙的建筑结构调查小组(指导老师:陈娟) 碑刻调查小组 (指导老师:顾华轩) 石狮调查小组 (指导老师:李鑫) 木雕花窗调查小组 (指导老师:舒燕) 绘画(壁画、彩画)调查小组(指导老师:杜亚怡) 木雕斜撑调查小组 (指导老师:曹春燕)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斜撑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问 卷 调 查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学生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我们要保护文物,不破坏它们! 小组要团结,共同合作!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相信自己能解决!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太有意思了! ……
东西方学生发展生态图
An ecological sketch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知识 knowledge 技能 skill 解题能力ability for
problem-Solving 认真 earnest 勤奋 diligence 刻苦 assiduity 踏实 staidness 谨慎 carefulness
实践 育人
教育性 实践
教育性实践
教育性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的运用知识,在实际 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 操作性学习过程,在做中学,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郭元祥(教授)
教师指导 任务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学习、生活、社会领域
分析、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
……
实践能力 ability for practice 创造性 Creativity 好奇心 curiosity 兴趣爱好 Interests &
hobbies 自尊 self-esteem 自信 self-confidence 人生观 life outlook 价值观 values
……
事实说明
我们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过于单 一,这种单一的知识教育、应试取 向,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 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峰 古
书 面 汇
寺报
的材 历料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查询资料 实地考察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社仓碑
从石碑上拓印的文字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寺庙正山门前的两只大石狮子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小小花窗设计师(学生作品)
《高峰古寺》成果交流课
精美的壁画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如何选题
学校应从自然、社会、学生自身出发进行 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在集 中体现学校的传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 源的同时,要多方挖掘蕴涵在学生生活周围的 课程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综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实践性 开放性 自主性 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 个性发展空间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 式改变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
独立的课程,不是其它课程的附庸。具有独特 功能和价值的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
小学三年级至高中开设。小学、初中每周2课 时,高中每周3课时,共23学分。
预见将来,谋划未来
●十年后、二十年后,未来的社会需要 怎样的人才?
●“指尖文明时代”的能力挑战
DO YOU KNOW?
综合实践活动中课题研究经历的 完整过程
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活动策划,制定方案 围绕问题,实施研究 总结反思,交流评价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案例分享
《我们的校园》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准备阶段的指导 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小组合作、合理分组 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东西方学校课程生态
内容单一 崇尚书本 尊重经典 强调统一要求 严格要求 注重纸笔测试 ……
结构多元 关注经验 强调实践 鼓励学生选修 自由宽松 重视实际表现 ……
事实说明
我们的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单一,缺 乏实践课程、实践学习,这种单一的 认知性课程导致学生发展过程的片面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