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t;、>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

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2.同桌互找互说。

一人说另一人听。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2.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 比较练习:通过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认识。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球、方块、玩具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大小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物体的大小关系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

”2. 探究新知(1)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①教师演示: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如球和方块。

②学生操作:每人拿一套大小不同的物体,同桌之间进行比较。

③师生交流: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比较结果,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方法。

(2)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认识①教师讲解: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如“大于”表示左边的物体比右边的物体大,“小于”表示左边的物体比右边的物体小,“等于”表示两个物体一样大。

②学生练习:每人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和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比大小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谈谈这些物品的大小。

然后问学生如何判断哪个物品更大,引入比大小的概念。

2. 讲解比大小的概念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比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大于”、“小于”的含义。

3. 比较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比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来填写相应的符号,“>”、“<”或“=”。

4. 实际操作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大小的实际操作,比较不同长度的绳子,不同大小的图形等,加深对比大小概念的理解。

5. 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大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引导。

下节课将结合更多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以上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比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三课时

比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三课时

教案:比大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册别:上册版本:人教版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小的概念。

2.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 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象,另一张是一只蚂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象比蚂蚁大。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苹果,另一张是一只小橘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苹果比小橘子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狗,另一张是一只小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狗比小狗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猫,另一张是一只小老鼠,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猫比小老鼠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鱼,另一张是一只小鱼,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鱼比小鱼大。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熊,另一张是一只小兔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熊比小兔子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鸟,另一张是一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鸟比小鸟大。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大小概念,并学会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比大小》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法:演示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新授。

(17分)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卡片。

3.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积极参与比较,认识到数字1比数字2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2. 学习内容
1.明确比较的对象,可利用水果或玩具等实物让学生比较大小。

2.引入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的训练。

3.练习:出示一系列的数字或物品,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用符号表示
大小关系。

3. 拓展与应用
1.让学生分组,自行选择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

2.导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比较水果的大小、比较自己的年龄等。

4. 总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大小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运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比大小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个人操作,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最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比大小》教学设计13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13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13篇《比大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

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座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好。

学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

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鼓励、适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1/2,1/4,2/3,3/4,2/5,3/5,5/6,6/7,3/8。

(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分母相同的分数:1/4和3/4;2/5和3/5。

分子相同的分数:1/2和1/4;2/3和2/5;3/4,3/5和3/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_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_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1)学生用纸折分数(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生3:… (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比大小》教案15篇

《比大小》教案15篇

《⽐⼤⼩》教案15篇 作为⼀位杰出的教职⼯,通常需要⽤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教案,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教案1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年级上册P17-18 教学⽬标: 1、通过数数、⽐较活动,体验多少的⽐较⽅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并能⽤符号来表⽰⽐较的结果,建⽴符号感。

3、使学⽣初步体会到⽣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较多少的⽅法。

教学难点:会⽤〉、〈表⽰⽐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盛⼤的庆典活动,⼩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只? 2、汇报交流。

学⽣:4只⼩⿅,5只⼩⽩兔,4只⼩熊,3匹马、3只猴⼦,2只⼩鸟。

3、动⼿操作。

(1)师:谁愿意⽤动物头像来表⽰你观察到的动物?请⽤学具(动物头像)表⽰出来。

(2)学⽣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种动物⽐较多,⽼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看。

①⼩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较?怎么⽐?⽐的结果是什么? A、独⽴思考 B、⼩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

根据学⽣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多;⽐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是课程标准的⼀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观察情景图后,让学⽣⾃⼰在⼼⾥数⼀数,在班级汇报时说⼀说,在⾃⼰的桌⾯上摆⼀摆,引导孩⼦动脑、动⼝、动⼿全⽅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学习的主体性。

)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研究第⼀种情况) (1)学⽣汇报:我把熊和⿅做⽐较。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第五章“比较大小”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3,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2)引导学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讲解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5和3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2)同桌相互检查,讨论解答过程。

4. 小组合作(1)教师给出数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其他组员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画一条数轴,标出010的数字。

2. 在数轴上标出5和3的位置,并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2和7;4和6;9和9。

2. 答案:(1)2<7;4<6;9=9。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8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是否掌握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大于10的数的大小?(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精选2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比大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大小》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三、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四、教具学具准备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五、教学活动(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1、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

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二)动手操作,学习“〉”、“〈”、“=”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3、学习“3=3”(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

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5、学习“3<4”方法与前面相同。

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1)区分两种符号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

3.能够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

3.教辅:比大小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比较大小?
2.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讲解。

3.比大小的实例分析。

4.比大小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2、3,让学生比较大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
1.通过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向学生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

2.通过实际情境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应用。

第三步:示范操作
老师选取几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第四步: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五、教学反馈
1.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纠正。

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帮助理解比大小的概念。

六、教学拓展
1.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2.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

七、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大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大小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物体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2.学习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物体间的大小关系。

3.练习比较物体大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物体间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橘子、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大小。

2.邀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大小关系,如“这个苹果比那个橘子大”等。

(二)新课讲解1.讲解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a.看一看:观察物体的大小,找出最明显的特征。

b.摸一摸:用手感受物体的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c.比一比: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比较大小。

2.讲解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物体间的大小关系:a.大于:表示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大。

b.小于:表示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小。

c.等于:表示两个物体大小相同。

3.示例讲解: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比较物体大小的实例,如比较两支铅笔的长度、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等。

(三)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大小关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

(四)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拓展延伸1.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大小比较的游戏,增强亲子关系。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课堂小结2.强调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物体间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比大、比小”的概念,能用“比”这个概念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比大小的概念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难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材。

2.教具:比大小卡片、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黑板、彩色粉笔等。

3.环境:教室需要整洁、明亮,并保持安静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比”字1.导入:老师展示比大小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大小。

2.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读“比”字,让学生说说“比”字的意思。

3.拓展: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个比较大?”让学生用手指指出。

4.巩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比大”、“比小”。

第二课时:练习比大小1.导入:老师出示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两两进行比较并说出结果。

2.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比”字进行大小比较,写出比较结果。

第三课时:生活中的比大小1.导入:老师给学生出示几个物品图片,讨论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2.学习: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比大小情况,如比大的桌子、小的书等。

3.拓展: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几个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向同学们做出解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主要以“比大小”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比”字,进行大小比较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比大小”的概念,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三、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四、教具学具准备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五、教学活动(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1、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

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二)动手操作,学习“〉”、“〈”、“=”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3、学习“3=3”(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

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5、学习“3方法与前面相同。

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1)区分两种符号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大小的比较、比较方法的学习以及比较结果的表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的经验,他们能够直观地判断物体的大小,但对于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培养学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培养学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比较活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比较的方法,如两个物体之间比较、多个物体之间比较等,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比较大小,并选出小组中认为最大的和最小的物体。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独立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述比较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
5.发散思维。

?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 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