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
内部控制发展概述
内部牵制的定义4
• 1930年,乔治·E.本利特(George E.Bennett)发 展了内部牵制的概念,给内部牵制下了一个完整的 定义:
• 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 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职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 工作进行连续性的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
• 根据《柯勒会计辞典》(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的解释,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 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 计。
• 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 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 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 控制。
内部控制概述
• 内部控制早期单纯关注簿记,它们检查簿记中的错误和舞弊。 • Control源于古老的簿记控制,其涉及保持交易的双重记录并彼此互相核对。 • 近几十年来,内部控制术语内涵扩大,不止簿记,还包括检查簿记以外的活动。 • 20世纪后半叶,内部控制牢固地立足于财务审计(尤其是独立会计师事务所所代表股东对公司的财
财务造假丑闻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就得到体现,加强内部控制就是首要手段。 • 1992年,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COSO),发布了一项名为内部控制框架的里程
碑式文件,该文件包含内部控制定义,该定义认为: •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实现以下三个控制目标而设计的一个过程: • 1、经营的效果和效率; • 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3、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 十年之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其重要革新是包括风险评估。 • COSO框架将内部控制转变成一台工作机器,包含做事和信息交换的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 内部牵制阶段: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通过岗位分离、限制接近、定期盘点等手段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控制。
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组织规模的扩大,自发性的内部牵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于是内部控制制度应运而生。
1972年的美国水门事件成为推动内部控制进一步发展的导火索,1977年美国颁布《国外反贿赂实务法案》,这是美国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
式出现的内部控制规定,强制性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此揭开序幕。
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合理保证其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项要素。
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在此阶段,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审计领域,而是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各个方面。
同时,内部控制的要素也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
5.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阶段: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内部控制逐渐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个阶段的内部控制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还强调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和预测,从而更加全面地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以上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的信息,仅供参考。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机构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内部监督机构和控制方法,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管理学的早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经验型阶段,即“自我控制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多依靠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通过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营和目标的实现。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内部控制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接参与和管理者的个人素质,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控制手段。
第二个阶段是制度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逐渐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等。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内部控制开始从个人行为转向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控制手段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三个阶段是标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引入一些内部控制的标准和框架,主要是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以及与外部治理机制的衔接。
内部控制标准的引入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指导,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
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等。
第四个阶段是信息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来支持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
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例如,通过采用ERP系统、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总之,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经过了经验型阶段、制度化阶段、标准化阶段和信息化阶段。
这些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管理理念的进步和发展,也为组织提供了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内部控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关注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复杂的环境要求,确保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流程和机制,对组织、人员、财务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督、规范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方法。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演进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阶段: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的建立最初是为了防止欺诈行为和内部失误的发生。
在这一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一些基本规章制度,如内部审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和风险防控制度等,来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二阶段: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着重完善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包括风险评估和防范、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业务流程规范和监督、内部审计和监控等,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第三阶段: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的一体化
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被视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目标和价值导向相一致。
企业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战略工具,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设计制度,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第四阶段:数字化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企业开始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前预警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总之,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步建立到完善,再到与企业战略一体化,最后走向数字化的演进过程。
这一历程体现了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和对风险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第一篇: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美国内部控制发展(一)萌芽阶段——内部牵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
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
因此, 这一时期只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 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 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由内部牵制向内部控制制度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并促使工厂制度形成, 公司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单元, 由此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 传统的单一、散乱、缺乏体系的内部牵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西方各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危机过后, 为了完善资本市场,进而保护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西方国家纷纷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通过内部控制来强化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最早提到“ 内部控制” 的文献是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了《会计报表的验证》, 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概念的则是1936年在上述基础上修订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
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 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 该报告认为“ 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手段,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各种风险和损失,保护组织的利益。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起步较晚。
当时,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政府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益。
然而,由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预过多,导致内部控制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和行政因素,而非经济效益。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开放,逐渐实行市场经济。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例如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此时,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积极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内部控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1992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概念和要求。
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风险管理水平。
此时,国内各种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相继出台,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开始逐渐成熟。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度增加,内部控制的要求更高。
此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标准和要求也与国际接近。
如今,国内内部控制已经进入到更加规范和专业化的阶段。
我国企业遵循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内部控制体系。
总结起来,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引进阶段、深化阶段和规范阶段。
这四个阶段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也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
内部控制第一章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第 一 章 内 部 控 制 概 述
三、内部控制发展时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相比有两点差异:首先,内部控
制结构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其次,它不再区 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而是以三要素代替。这一概 念仍由审计职业界提出,强调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 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助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 可见审计职业界也考虑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但其审 计色彩仍然过于浓厚,无法满足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及风 险控制的需要
发表声明认错,表示有关人员在销毁文件时出现了严重的判断 错误,涉嫌的员工将受到处分。美国企业界受到很大的震动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阶段
当人们还未从安然破产案的余震中摆脱出来时,2002年6月25
第 一 章 内 部 控 制 概 述
日,美国电信业巨头世界通信公司宣布,通过内部审查,在过
1.经济带来的虚假繁荣
2.美国特有的价值观 3.政府监管乏力 4.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效果不佳 5.公司治理有严重缺陷
6.会计规范体系不健全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阶段
第 一 章 内 部 控 制 概 述
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为了恢复社会公众、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股市的信心,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阶段
第 一 章 内 部 控 制 概 述
(一)《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1.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监管注册会计师行业
内部控制发展历史
内部控制发展历史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内部控制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1.起源阶段内部控制起源于古代的会计制度。
在古代,人们为了防止贪污腐败和不法行为,开始采用账目核对和审计等手段来控制和管理经济活动。
这些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早期的内部控制制度。
2.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级逐渐增多,内部控制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20世纪初期,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对内部控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内部控制向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3.20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提高,内部控制开始涵盖更多的方面,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内部控制概念和原则,如“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五要素”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0世纪末期至今20世纪末期至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内部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内部控制标准和准则,如《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报告)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报告)。
这些标准和准则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践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从早期的会计制度到现代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和深化。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管理理论
管理学派关注职权划分与规范,奠定了内部控制的基础。
2
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监管加强,内部控制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3
风险管理
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优化。
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1 互相依赖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相互支持、 相互促进。
2 目标一致
产品召回
由于质量问题等原因,不得不召 回大量产品,造成损失。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1 科技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改善内部控制效果。
2 跨界整合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合规管理等领域融合。
3 强化监管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和 监督,推动更高的标准。
1 内部评价
内部控制自评和自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外部审计
独立第三方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3 持续改进
依据评价和审计结果,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
典型的内部控制失败案例
财务造假
以虚增收入、隐瞒负债等手段误 导投资者,损害企业利益。
数据泄露
未能保护企业重要数据,导致泄 露和信息安全风险。
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都以 保障企业利益和可持续发 展为核心目标。
3 协同运作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 高企业治理的效力和效率。
内部控制的执行和优化
策略制定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制定相应 策略和流程。
培训和沟通
向员工传达内部控制政策、程 序和要求。
监测和改进
不断监测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及时改进和优化。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ຫໍສະໝຸດ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 程
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内部建立的系统,旨在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保护资产、预防欺诈和错误,以及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理论是指解释和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概念和实践方法的一系列学说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内部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和完善。
最早的内部控制理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分工、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来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一个更加复杂和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还涉及风险识别、控制活动、信息和通讯、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原则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原则是明确组织目标、确定风险和建立控制措施。
具体而言,内部控制理论要求组织必须明确其运营和财务目标,对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在实践中,组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建立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例如,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确保岗位职责和权限的明确和合理分配,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持内部控制活动等。
三、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和组织。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流程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
在金融行业中,内部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和内部审计等方面,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借鉴内部控制理论来加强组织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政府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监督和管理公共资源的使用,并预防腐败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非营利组织可以借助内部控制理论来确保捐赠和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度。
总结:内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控制的学科,通过明确组织目标、识别风险和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保护资产、预防欺诈和错误,以及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过程1、萌芽期——内部牵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
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只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 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
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SAPNo。
19),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SASNo.1)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2)内部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0.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的指令性管理。
企业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在政府的指导下生产和运营,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计划、任务和指导文件的执行来实现。
这种内部控制机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但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自主权,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得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改革,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建立了包括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各级企业法人的职责和权利,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目标从简单的资产保护,逐步转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2000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保护投资者的原则,提高公司透明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此后,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我国内部控制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2015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目标和要求。
该规范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内控自评估,推动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相互衔接。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制定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披露内部控制情况,并接受独立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审计。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我国企业改革刚刚起步,企业管理体制正在转变。
那个时候,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尚未完全形成。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开始逐渐引起重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推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试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初步法规框架。
90年代初,我国开始改革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随之进一步完善。
199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
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
2004年,我国国务院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目标和基本要求。
这一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全面规范和制度化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
企业内部控制从传统的财务控制走向了内外部风险管理的全面控制,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内部审计等各个方面。
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和评估。
2014年,我国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总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形成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未来还将继续创新和完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变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
提纲
一、内部控制的渊源和早期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态:内部牵制 三、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变 四、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 五、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情况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一、内部控制的渊源和早期发展
内部控制的渊源十分久远 ,自从有了人类的群体活动和组织之后, 就会产生对组织的成员及其活动进行控制的需要。 内部控制的发轫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公元前3200年的苏美 尔文化时期。 古埃及、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都有原始内部牵制制度 的雏形。 原始的内部牵制制度最早是为部落、城邦、庄园、国家服务的。 中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业组织开始出现,内部牵制进入企 业领域,开启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控制(control)一词最早产生于17世纪,其原始含义是“由登记者 之外的人对帐册进行的核对和检查”。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五、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情况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1年1月31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已废止) 2002年12月3日,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2003年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修订) 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 2007年2月13日,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二、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态: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以前,盛行的观念和实务都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的目的是纠错防弊,其前提性假设是:两个或多个人犯同一种错误 的概率较小,两个或多个人串通舞弊的可能性较小,难度较大。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
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
内部控制发展的历程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企业自我管理阶段
早期,在缺乏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的情况下,企业自行制定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实施自我管理。
公司内部部门之间协作合作,相对自闭,理念混乱。
这种阶段较为简单粗暴,通过简单的人员配备、法人制度明确、管理层的权威调配来予以解决。
2. 法律法规约束阶段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管理,如财务制度、内部审计等。
这种体系使得内部控制逐渐成熟,能够对公司的财务和资产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
3. 完善管理体系阶段
进入21世纪,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内部控制需求不断提升与变化。
公司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信息流、人力资源、客户信用等各方面的风险。
同时,企业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管理环境的内部控制政策,使得政策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适当的运用。
4. 信息化时代阶段
现在,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管理体系亦逐步向内部控制集成化发展。
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管理内部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流程的安全性与风险防范,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对内部控制要求变得更为综合化,管理人员也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内部控制要求。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历程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内部牵制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
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就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
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
(二)发展期——内部控制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步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这一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
在泰罗等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尝试着对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和调节。
至此,控制系统基本形成。
(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框架这一时期的标志是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这也是我国目前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概念是由美国国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 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也称COSO报告。
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那时,中国的经济改革才刚刚起步,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活动的安全,中国开始逐步引进和建立内部控制的机制。
在1992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暂行条例》,这是中国首个内部控制的法规。
条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信息反馈和内部审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此后,许多行业和企业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2008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进行自我评估和披露。
这一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和监管。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相关规定。
法律要求公司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司财务、生产经营和资产运作等方面的控制。
此后,相关部门还颁布了一系列细则和指南,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中国的内部控制进一步提升了水平和标准。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全面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并且,中国的内部控制逐渐与国际接轨,借鉴了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
总的来说,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是从起步阶段到完善阶段的逐步演进。
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机构的设立、标准的制定和实践的推进,中国的内部控制制度日益健全,并且与国际接轨。
未来,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还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初期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在这个阶段,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简单,主要以财务控制为主,存在较大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这一阶段主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2. 制度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法规和规范文件相继出台。
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逐步建立相关制度。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阶段(21世纪中期至今):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国内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报告相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内部控制报告。
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这一阶段,国内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逐渐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阶段(近年来):近年来,国内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开始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起来,形成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这一阶段,企业不仅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还注重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以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从意识薄弱到意识增强、从简单控制到完善制度、从单一评价到全面管理的过程。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及概述
1. 国际概况
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联合创建了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舞弊产生的原因。
委员会调查发现其所研究的欺诈性财务报告案例中,有大约50%是由于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于是成立了COSO委员会(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英文缩写)来制定内部控制指南。
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性的突破。
此时,整体框架不仅为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有效实践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五个要素。
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爆发了安然、世通、安达信等公司欺诈、会计造假的丑闻,使投资大众遭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加强公司治理,重建投资者的信心,2002年7月,美国国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提出建立以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为参照基准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这表明COSO框架已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性标准。
2013年5月,COSO发布《2013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其配套指南。
新版《整体框架》在基本概念、内容和结构,以及内控的定义和五要素、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标准等方面均与原版相同,有变
化的是依据具体形势所做出的相关内控管理措施,《整体框架》明确地列出了17项原则,每一项原则均与其中一个要素相连,代表这些基本概念都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相关联,这被业内人士称为一种升级。
2. 国内概况
在借鉴和吸收国际监管理念的背景下,2008年5月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作出了明确部署。
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2012年5月财政部联合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全面启动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2012年8月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发布《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的通知》要求主板上市公司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的通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规定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施行。
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2016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3. 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的,为实现营业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及合法合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通过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实施的一种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合理的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
简单的说,内部控制就是为了规范业务活动,防范风险,控制舞弊。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践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