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合集下载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一.是非题1.药物极性越强越易透皮吸收。

( )2.因O/W型软膏基质可吸收较多水分,故适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应用。

( ) 3.热压法制备橡胶膏可不用汽油浸泡胶片,避免了易燃易爆的危险。

( ) 4.表面活性剂加入量越多,软膏中药物透皮释药越好。

( )5.制备W/O型乳剂软膏必须水相加入油相。

( )6.制备膏药下丹成膏时.应快速一次性加入樟丹,以利反应完全。

( )7.制备膏药下丹完毕.将膏药倾入冷水中即可去尽“火毒”。

( )8.外用膏剂既可起局部作用,也可起全身作用。

( )9.膏药制备时,所有的药料都需用植物油加热提取,再与铅丹化合而成。

( ) 10.“滴水成珠”是判断黑膏药炼油程度的主要标准。

( )11.药物制成眼膏剂较一般滴眼剂疗效持久。

( )12.根据卫生部《药品卫生标准》的规定,软膏剂中不得检出绿脓杆菌,但允许有一定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 )13.以植物油、蜂蜡为基质的软膏可用研合法制备。

( )14.糊剂是指稠度较高的软膏剂。

( )二.填空题1.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药物三个阶段。

2.目前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三类。

3.软膏剂的制法有三种,即。

4.黑膏药的传统制法包括五个步骤。

5.黑膏药制备中熬炼药油的目的是。

6.硬脂酸钠等一价金属皂是基质的乳化剂。

7.直接加入软膏中的药物细粉应过筛。

8.炼油至时,才可下丹成膏。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引起皮肤水合作用最强的基质是( )A.凡士林B. W/O型C. O/W型D. PEG2.下列释药穿透力最强的基质是( )A.凡士林B.W/O型C.O/W型D. PEG3.下列为水溶性凝胶基质的是( )A.羊毛脂B.三乙醇胺C.硬脂酸D.卡波姆4.下列可制成W/O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是( )A.吐温-80B.硬脂酸钙C.月桂醇硫酸钠D.三乙醇胺皂 5.下列最适宜制备黑膏药的植物油是( )A.蓖麻油B.麻油C.豆油D.棉子油6.下列最适宜用于糜烂性创面的基质是( )A.凡士林B.W/O型 C .O/W型 D .PEG7.最不利于药物透皮吸收的是:( )A. PEGB. w/0型乳剂基质C.羊毛脂D.凡士林8.橡胶膏剂的基质中常加入凡士林作为:( )A.增粘剂B.软化剂C.填充剂D.吸收剂9.眼膏基质凡士林灭菌应采用:( )A.滤过灭菌法B.干热空气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D.热压灭菌法 10.含有麝香的黑膏药,麝香的加入方法是:( )A.加入植物油熬枯去渣B.下丹时加入药油中C.炼油时加入药油中D.摊涂后撒布于膏药表面11.溶剂法制备橡胶膏剂中所用溶剂为;( )A.无水乙醇B.乙醚C.95%乙醇D.汽油四.多项选择题1.需加保湿剂的软膏基质是( )A.凡士林B.羊毛脂C.O/W型D.PEGE.羧甲基纤维素钠 2.在软膏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基质吸水性、可洗性B.增加皮肤润湿性、促进渗透C.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帮助分散D.作乳化剂制备乳剂型基质E.作增溶剂增溶尼泊金以增强防腐作用3.涂膜剂成膜材料可选用( )A.凡士林B.PVAC.PVPD.PEG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4.可制成O/W型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有( )A.吐温-80B.司盘-80C.月桂醇硫酸钠D.三乙醇胺皂E.硬脂酸钙5.影响黑膏药老嫩程度的因素有:( )A.炼油的程度B.下丹的量C.去火毒时间的长短D.油、丹加热反应时间的长短E.浸提用油量的多少6.下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羊毛脂属于烃类基质,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增加药物的穿透力B.凡士林和液状石蜡均属烃类基质C.用于治疗湿疹的软膏剂宜选用凡士林作基质D.水溶性基质的软膏易失水干燥及霉变,需加入保湿剂和防腐剂E.配制金毒素眼膏时最佳基质可选用 o/W型乳剂基质五、简答题1.常用软膏基质有几类?各有何特点?2.简述黑膏药生产的工艺流程。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全解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全解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科教材)(A 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 A1、 A2 型题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 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A. 制剂学B.调剂学C.药剂学D.方剂学E.临床药学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 每毫升) 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C.不得超过100个A. 不得检出B.不得超过50个E.不得超过200个D.不得超过500个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

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A.100 级B.10000级C.100000 级D.1000000级E.1000级4.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A. 挤出制粒B.高速搅拌制粒C.喷雾干燥制粒D.滚转法制粒E.滚压法制粒5.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100 份B.99份C.10份D.9 份E.101份6.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A. 药材粒度B.浸提温度C. 浸提时间D. 浓度梯度E. pH值7. 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A. 挥发油B.叶绿素C. 生物碱D.树脂E.有机酸8.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铵C.碳酸钠D. 碳酸钙E. 生物碱9.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A. 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热浸法E.水蒸气蒸馏法10. 下列干燥设备中利用热气流达到干燥目的的是(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第二节干燥核心、记忆)A. 鼓式薄膜干燥器B.微波干燥器C.远红外干燥器D.喷雾干燥器E.烘箱11.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水浸出剂型 B.含醇浸出剂型 C.含糖浸出剂型D.无菌浸出剂型E. 酒浸出制剂12.含人参等贵重药材的汤剂,该药材的处理方法是(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二节汤剂核心、记忆)A. 先煎B. 后下C. 包煎D. 另煎E. 冲服13.下列液体药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高分子溶液 C.混悬型液体药剂D.乳浊液型液体药剂E.溶胶型液体药剂14.可形成昙点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A. 十二烷基硫酸钠B.溴苄烷铵 ( 新洁尔灭 )C.卵磷脂D.聚山梨酯类 ( 吐温类 )E.碱金属类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A. 肥皂类B.硫酸化物C. 氯苄烷铵 ( 洁尔灭 )D.磺酸化物E. 吐温 -8016. 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 肌内注射剂B. 皮下注射剂C. 皮内注射剂D.脊椎腔注射E. 静脉注射剂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A.3 ~ 6B.4~ 7C.5 ~8D.6~9E.9~ 10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二节热原核心、记忆)A. 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B.121 ℃高温湿热灭菌 30分钟C.100℃干热灭菌 4小时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E. 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19. 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 十二烷基硫酸钠B.硬脂酸钾C.吐温 -80D.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E.卵磷脂20.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外,还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A.O2B.CO2C.H2D.空气E.水蒸气21.中药川芎含挥发性成分和其他综合成分,制备注射剂时宜选用(第十章注射剂第五节注射剂的制备重点、问题解决)A. 蒸馏法B.双提法C.水醇法D.醇水法E.回流法22.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的物质是(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二节软膏剂核心、记忆)A. 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E.聚乙二醇23.下列哪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二节软膏剂核心、记忆)A. 油脂性B.O/W型C.W/O型D.水溶性E.类脂类基质24.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步骤是(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三节黑膏药重点、记忆)A. 提取药物B.炼油C.下丹D.去火毒E.摊涂25. 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包括(第十二章栓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直肠黏膜的 pH值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以上都是26.制阿胶的驴皮,其最佳宰驴取皮季节为(第十三章胶剂第二节胶剂的原辅料选择核心、记忆)A. 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春秋季27.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中,容积最大的是(第十四章胶囊剂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0 号B.1号C.2号D.4号E.5号28.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第十五章丸剂第七节滴丸核心、记忆)A. 水丸B. 蜜丸C. 糊丸D.滴丸E.蜡丸29.制备水丸时,“起模”所用的药粉要求(第十五章丸剂第二节水丸核心、记忆)A. 应过三号筛B. 应过四号筛C.应过五号筛D.应过六号筛E. 应过七号筛30.可溶性颗粒剂最常选用的赋形剂是(第十六章颗粒剂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核心、记忆)A. 淀粉B.药材细粉C.硫酸钙二水物D. 糖粉E.糊精31.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制粒润湿剂的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乙醇B.液状葡萄糖C.淀粉浆D.阿拉伯胶浆E.明胶浆32.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干燥黏合剂的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微粉硅胶B.滑石粉C.硬脂酸镁D.微晶纤维素E.硫酸钙33.片剂常用的助流剂是(第十七章片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核心、记忆)A. 微粉硅胶B.糊精C.饴糖D.淀粉E.乳糖34.中药片剂压片前,干颗粒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为(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记忆)A.1%— 3%B.3%-5 %C.5%— 7%D.7% -9 %E.9 %-10 %35.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应调节(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理解)A. 上压力盘的位置B.下压力盘的高度C.下冲头下降的深度D.上冲头下降的高度E.饲粉器的位置36.下列有关气雾剂通过肺吸收的陈述,正确的是(第十八章气雾剂与气压剂第一节气雾剂核心、理解)A.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药物吸收越好B.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C.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脂溶性成反比D.药物在肺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雾化粒子的大小E.经肺吸收,吸收速度较慢37.下列可做 PVA膜剂润滑剂的是(第十九章其他剂型第一节膜剂核心、理解)A. 硬脂酸镁与滑石粉B.软肥皂、甘油C. 聚乙二醇 400D.液体石蜡或植物油E.90%乙醇溶液38.β —环糊精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第二节环糊精包和技术核心、记忆)A.5 个B.6个C.7个D.8个E.9个39.药物有效期是指药物含量降低()所需时间(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三节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方法核心、记忆)A.10%B.20%C.30%D.40%E.50%40.维生素 B2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二节药剂的体内过程核心、理解)A. 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 胞饮作用E. 离子对转运41.药品注册申请不包括(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的研制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新药申请B.简略申请C.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D. 进口药品申请E.补充申请42.对发生配伍变化药物的处理方法,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第二十三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第五节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一般、理解)A. 改变储存条件B. 改变调配次序C. 改变溶剂D. 调整溶液 PH值E. 降低药物含量43.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A. 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B.药物从体内如何排泄C.药物从体内如何代谢D.药物在体内如何吸收E.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效应关系如何44. 不能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是(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二节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核心、理解)A. 降低温度B.驱逐氧气C.玻璃容器包装药物D. 调节 pH值E.添加抗氧剂45.下列关于膜剂的陈述,错误的是(第十九章其他剂型第一节膜剂核心、理解)..A.膜剂是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B.膜剂的大小与形状可根据临床需要及用药部位而定C.膜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D.膜剂载药量大,适用于剂量较大的中药复方制成膜剂E.膜剂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46.松片不可能由于下列何种原因造成(第十七章片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重点、理解)...A.药物细粉过多 B .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C .颗粒中含水过高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浓度过高E.冲头长短不齐47.下列关于可溶性颗粒剂干燥的陈述错误的是(第十六章颗粒剂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核心、理解)A.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温度控制在85℃— 90℃D.成品含水量控制在2%以内E.常用沸腾床干燥48. 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不包括(第十二章栓剂第一节概述一般、理解)...A. 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插入直肠的深度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 直肠 pH49. 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质量要求中没有下列哪项(第十章注射剂第六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重点、记忆)A. 无菌无热原检查B.草酸盐检查 C.不溶性微粒检查D.溶血试验E.钠离子检查50.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七节混悬液型..液体药剂重点、理解)A. 增加介质黏度B.增大粒径C.减小粒径D.降低微粒与液体介质间的密度差E.加入助悬剂2、 B1 型题答题说明: A、B、C、 D、E 是备选答案,下面是两道考题。

第11章 外用膏剂

第11章 外用膏剂

②二价皂: 二价金属氢氧化物与脂肪酸作用生成 二价皂如脂肪酸的钙、镁或多价的铝 盐 性质: W/O乳剂基质,不溶于水 耐酸差
(2) 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①硬脂醇(十八醇):鲸蜡醇(十六 醇):增稠剂、辅助稳定乳剂; 吸 水后形成W/O乳剂;鲸蜡醇的强 吸水能力(水化能力)使乳剂稳 定,加至W/O中增加其稳定性和稠 度. ②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润滑剂,乳化剂; 应避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聚乙二醇PEG 特点:●低分子量为油状、高分 子量为蜡状固体、溶于水醇; ●以不同分子量比例配制成 软膏状. ● 吸收分泌液,释放渗透快, 稳定,不发霉,无 毒,无刺激, 易洗 除; ●长期使用引起皮肤干燥
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
特点:根据取代基不同具有不 同粘性,吸湿; 作软膏基质、助悬、增稠、乳 化
三、软膏剂的制法 (一) 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油性基质: 70-80℃熔融 120目过滤 150℃、5㎏ 高压蒸汽灭菌、除水分
(二) 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 1. 药物不溶细粉: 过9号筛,先与
少量基质混匀再递加其余基质; 2. 脂溶性药物:加至油相组中混匀 水溶性药物:加至水相组中混匀
3. 中药提取物: 制成半固体稠 膏状,与基质混合; 4. 中药干浸膏: 加少量水或烯醇 调成糊状与基质混合 5. 挥发、升华药物 : 加至40 ℃以下基质中 6.共熔成分:先共熔再加至4 0℃以下基质中
4.黑膏药的质量评定 5.有关问题探讨 (1)药高温油炼的科学性 (2)去火毒 (3)基质代用品研究 (4) 安全保护
二、 软膏剂的基质 (一)、油性基质 品种: 1. 油脂 ▲动物油 含少量胆固醇,吸水, 释放快于植物油 ▲植物油 不饱和脂肪酸 常与蜡类 混合制稠膏(单软膏) ▲氢化植物油 植物油加氢饱和, 蜡状,不完全饱和 半固体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64.3.5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开课(二级)学院:中药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 5 分学时: 70 学时前期课程:中药炮制学、物理化学等授课对象:中药学专业(本科)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an important specialty subject for pharmacy students. The learning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are as the following, a) to master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art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mmon dosage form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related theory of modern pharmaceutics, c)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this subject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 structure, feature, usage, and maintenance of some equipments.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11第十一章 软膏剂与凝胶剂

11第十一章  软膏剂与凝胶剂

四、处方设计的依据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易涂布于皮肤或黏 膜上; ②性质稳定,储存时应无酸败、异臭、变色、 变硬等变质现象;乳膏剂不得有油水分离及 胀气现象; ③对皮肤或黏膜应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 良反应; ④应是所含药物有狼嚎的释放性、透皮性; ⑤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软膏与乳膏应无菌。
六、质量控制与稳定性评价
• • • • • • 主药含量测定 物理性质的测定 酸碱度 刺激性 稳定性 其他
第二节 凝胶剂
一、概述
• 凝胶剂(gels)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 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型的稠性液体 或半固体制剂。 • 乳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 • 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 道和直肠。
• 合成高分子材料:卡波姆、聚丙烯酸钠、聚
乙烯醇等。
1.卡波姆
• 又称聚羧乙烯: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 的高分子聚合物,商品名为卡波普。 • 吸湿性很强的白色疏松粉末,具亲水性, 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黏度较低。 • 易于无机碱或有机碱反应:氢氧化钠、氢氧
化钾、碳酸氢钠、硼砂和三乙醇胺。
• 常浓度0.5%~1.5%,形成的凝胶性质稳定。 • 易长霉,常以0.1%氯甲酚或0.01%硫柳汞作 为防腐剂。
3.其他
• 甘油明胶、淀粉甘油、海藻酸钠、壳聚糖
例:海藻酸钠-凝胶基质 处方: 海藻酸钠 20g 壳聚糖 10g 葡萄糖酸钙 0.5g 甘油 100g 羟苯乙酯 2g 制法:将海藻酸钠加水溶解后与含有混合,再将壳聚糖 用1%乙酸溶液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到海藻 酸钠与甘油的混合物中;另取羟苯乙酯 溶于热纯化 水中,加入葡萄糖酸钙 搅拌溶解,然后一次加入以 上混合物中,快速搅拌至成凝胶即得。
2.熔合法 2.熔合法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12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含义: 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
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分类: 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乳剂型基质; 3.作用: 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多用于慢性皮肤病,
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 生全身治疗作用。 4.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粘稠性; ②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③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④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水相
[制法] 取硬脂酸、白凡士林、硬脂醇 、液状石蜡、硬脂山梨坦-60置
容器中水浴上加热熔融,另将聚山梨酯-80、甘油、山梨酸、水溶解
混匀,两相加热至80℃左右,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
冷凝。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O/W型乳化剂 平平加O(peregol O)、乳化剂OP 例: [处方1]:平平加O 25-40g,十六醇50-120g,液状石蜡125g, 甘油5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处方2]:硬脂酸114g,蓖麻油100g,液状石蜡114g,三乙醇胺 8g,乳化剂OP 3ml,尼泊金乙酯1g,甘油160ml,蒸馏水 500ml。
2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作用、特点与分类
4.分类 (1) 软膏剂: 根据基质组成——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根据分散系统——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软膏。 (2) 硬膏剂: I.铅硬膏: 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如黑膏药、白膏药。 II.橡胶硬膏: 以橡胶为主要基质,如胶布,伤湿止痛膏等。 III.巴布膏剂: 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 IV.透皮贴剂TDS: 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药物 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 如东莨菪碱贴剂、硝酸甘油贴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15
1.油脂类
是从动物或植物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有
不饱和键,易氧化酸败,可加抗氧剂改善。
1 )动物油:豚脂, 36-42℃,含少量胆固醇,可吸收 15%
水分及适量甘油及乙醇,释药也较快。
2 )植物油:麻油、花生油、菜子油。常温下为液体,与
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基质。 3 )氢化植物油:不饱和键被部分或全部氢化,熔点提高 。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295)
1
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及影响药物 释放、穿透、吸收的因素;巴布剂、糊剂、 涂膜剂的含义、特点、制法;软膏剂与黑膏 药基质种类和性质。 3.掌握软膏剂、黑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 特点与制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膏剂(外用凝胶剂、眼膏剂、 糊剂、涂膜剂、膜剂) 第三节 黑膏药 第四节 橡胶膏剂 第五节 巴布膏剂 第六节 透皮贴剂

3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外用膏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
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
1 .软膏剂: 半固体。糊剂、凝胶剂、涂膜剂、膜剂也在本章介
绍。
2. 硬膏剂:近似固体。橡胶膏剂、巴布膏剂、透皮贴剂也在本章
介绍。
4
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
1.皮肤的构造:1800cm2,由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三部分
组成。表皮厚0.16-0.8mm,由角质层、透明层、粒层、棘层及基 层组成。角质层是防止水份蒸发及抵御外部物质入侵的第一道屏
障,在评价药物吸收因素时,是一个重要因素 。
5

外用膏剂

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一、单项选择题1.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的物质是A.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2.下列哪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A.油脂性B.O/W型C.W/O型D.水溶性3.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步骤是A.提取药物B.炼油C.下丹D.去火毒4.下列关于透皮贴剂的陈述,错误的是A.贴剂作用时间长B.贴剂制备工艺复杂C.贴剂可起全身与局部治疗作用D.中药提取物适于制成贴剂5.下列关于软膏剂基质的陈述,错误的是A.油脂性基质对皮肤有软化保护作用B.水溶性基质可用于糜烂创面C.乳剂型基质需加入保湿剂D.乳剂型基质油腻性小,易清洗6.下列关于橡胶剂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A.黏着力强B.携带运输方便C.不污染衣服D.容纳药物量多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O/W型乳化剂的是A.聚山梨酯类B.脂肪酸山梨坦类C.平平加OD.三乙醇胺E.十二烷基硫酸钠2.下列可用于眼膏剂基质的有A.液状石蜡B.石蜡C.羊毛脂D.凡士林E.硅酮3.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为A.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B.毛囊C.皮脂腺D.汗腺E.汗毛4.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陈述,正确的是A.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有利于吸收B.聚乙二醇对皮肤的渗透促进作用强C.解离型药物易渗透入皮肤,疗效好D.药物分子量大于600的易透皮吸收E.挥发油有较强的透皮促渗作用5.可作为黑膏药基质原料的有A.红丹B.甘油C.植物油D.聚乙烯醇E.橡胶6.关于巴布膏剂的陈述,正确的是A.能反复贴敷B.适于中药浸膏C.不易透气D.药物释放性能好E.与皮肤相容性好三、判断题1.供制备软膏剂的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研成最细粉并过筛。

2.以凡士林为基质的软膏适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皮肤患部。

3.羊毛脂吸水性好,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可单独作软膏基质使用。

4.含花生油、蜂蜡的单软膏制备时应采用研磨法。

5.巴布膏剂为外用硬膏剂,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

6.糊剂可适用于多量渗出液的皮肤患部。

皮肤外用药大全〔软膏剂糊剂乳膏剂〕

皮肤外用药大全〔软膏剂糊剂乳膏剂〕
混匀即得;III号:将黑醋文火煮剩半量时。
加渗入渗出五五倍子细粉,搅匀离火放心灰意冷即得。主治:铍溃疡。用法:根据病情辨症用药:新鲜溃疡炎症明显者用I号外敷;溃疡面深创面清洁者用II号撒布;晚期溃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小面深,或溃疡未愈面封口者用III号换药,以上换药。
天天1-2次。
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
艾叶,川椒、硼砂各10g,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回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0.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地龙粉200g煅月石粉60g凡士林700g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
并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
再用绷带包扎。
每隔1周换药1次。本品只限小面积使用。
2.10.8扫疥方软膏配方:硫磺100g轻粉25g黄丹50g凡士林825g制法:三味各研细末,逐渗透凡士林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匀,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洗净患处。
日搽2-3次。
煎水熏洗外阴。
温水冲洗,再取一带线棉球,蘸满药膏寒冷入内,线头留于*外,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效佳。
2.10.11酒渣鼻软膏配方:轻粉6.5g苦杏仁8.5g樟脑大枫子仁核桃仁蓖麻子仁各12g羊毛脂10g凡士林加至100g制法:焙干后各研细末。
过120目筛后。
2.10.18鹅掌风软膏配方:狼毒10g黄柏20g苦参30g冰片5g凡士林50g制法: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药末加渗透凡士林内调匀即得。主治:手、足癣。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敷患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本品对鳞屑角化型疗效更佳。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目的要求】
1、掌握软膏剂、黑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膜剂、贴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软膏与黑膏药基质的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讲述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因素。

2、讲述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软膏剂的制法及质量评定。

3、讲述黑膏药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原辅料的准备,制法与质量评定。

4、讲述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制法等;糊剂、涂膜剂与贴剂。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药剂学第11章 半固体制剂

药剂学第11章 半固体制剂
23
2
成膜材料
主要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胶类:明胶、淀粉、纤维素、阿拉伯 胶、Na-Alg等。 聚乙烯醇(PVA: PolyVingl alcohol):分子量↑成膜性 能好,水溶液对眼无刺 激,并可润湿眼球,膜的 抗拉强度、柔软性、水溶 性都较好,目前最常用。
24
2
成膜材料
主要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无色透明、 组织相容性好,成膜柔软,分子量↑、机 械强度↑、醋酸乙烯含量↑、透明性和柔 软性↑。 其它:纤维素衍生物如HPC、HPMC、EC、 PVP、丙烯酸类共聚物。
10
三、软膏剂的制备
1 基质的处理 主要针对油脂性基质:将基质加热熔化→ 过滤(120目)除去异物 → 150℃干热灭菌1h。 药物的加入 溶解混合:可溶性、溶液型软膏 混悬混合:混悬型软膏、将药物制成细 粉与基质研匀。 直接混合:半固体药物,挥发性,共熔 性药物。
2
11
3
制备方法 研磨法(incorporation method):适用半固体油 脂性基质,小量制备可用 软膏刀、乳钵,大生产时 用电动研钵。 熔合法(fusion method):先 将高熔点基质加热熔化, 再加入其他低熔点组分和 药物,搅拌均匀。
基质(bases):赋形剂、药物载体(影响 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基质要求
润滑、无刺激性 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 吸水性好,能吸收创伤口的分泌液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7
1
油脂性基质
具有疏水性、润滑性好、无刺激,性质 稳定,不易长菌,但不易与水性液体混 合,对皮肤具有软化和保护作用。 烃类:凡士林、液体 石蜡 类脂类:羊毛脂、羊 毛醇和蜂蜡 油脂类:花生油、麻油和氢化植物油 硅酮类:二甲基硅油

外用膏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外用膏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4)附加剂
(5)其它因素
涂抹面积、药物浓度、使用次数、时间、性别、年 龄等
中药制药技术
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 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 贴膏剂常用的背衬材料有棉布、无纺布、纸等; 常用的防粘材料有防粘纸、塑料薄膜、铝箔一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
(2)药物 2.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易于透过;>600较难透过
3.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易透过
(3)基质 4.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分散度大,透过率高;
5.药物油水分配系数KO/W:KO/W大,易穿透,但过大又下降;
(4)附加剂 6.药物的分子形式:分子型>解离型
(5)其它因素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然后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ⅡE黏附力测定第一法(初黏力 测定),应符合该品种的规定。
凝胶膏剂
3.赋形性试验:检查基质的凝固性 • 试验方法 取供试品1片,置37℃、相对湿度64%的恒温恒湿箱中30分钟,
取出,用夹子将供试品固定在一平整钢板上,钢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 60°,放置24小时,膏面应无流淌现象 4.含膏量测定:取巴布膏1片,除去盖衬,精密称定,按《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附录Ⅱ含膏量第二法检查,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工艺同黑膏药,只是下丹时油温要冷却到100℃时,缓缓加入宫 粉成膏,油温高,宫粉分解为氧化铅.
2PbCO3Pb(OH)2
PbO+CO2+H2O
黑膏药
黑膏药的质量检查
(1)外观 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宜,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 (2)对皮肤无刺激性,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不脱落也不移动 (3)重量差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三)软膏剂的制备 • 1、软膏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对于油脂性基质,均应先加热熔融后用数层 细布或七号铜丝筛趁热滤过,除去杂质。然后再 加热到150℃1小时以上进行灭菌,同时也除去了 水分。如用直火加热须注意防火;用蒸气夹层锅 加热,则须用耐高压的夹层锅,在蒸气压力升到 490.35kPa(5kg/cm2)时,锅内温度才能达到 150℃。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5)其他因素 • 药物浓度: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是依赖于浓度梯
度的被动扩散,提高药物浓度,渗透速度亦相应 提高。增加浓度的方法在低浓度内有实际意义, 而对于那些溶解度已经较高的药物或浓度已经较 高的系统则意义不显著,如氟氢可的松的浓度从 0.01%增加至0.25%时,渗透增加2.5倍,但若 浓度从1%增加至2.5%时,渗透速度改变较少。 • 用药面积、应用次数、应用时间与药物吸收量成 正比。 • 气温、相对湿度、局部摩擦、脱脂等有助于药物 的透皮吸收。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1、油脂性基质 • (1)特点
油脂性基质是一大类强疏水性物质,具适当 稠度、润滑性好,无刺激性,对皮肤有软化、保 护作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 水合作用,性质稳定、配伍面广,不易长菌。 • 其不足处是吸水性差、不易与水溶性液体混合, 与分泌液不易混合,油腻、不易被水洗除,对药 物的释放、穿透作用较差,不宜用于急性且有多 量渗出液的皮肤疾病。
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皮损及皮肤瘙痒症。 • (5)禁忌症:禁用于润湿、糜烂、溃疡、水泡及
化脓性皮损创面,以免产生反向吸收,即所吸收 的创面分泌物可重新一同进入皮肤使炎症恶化。 • (6)注意事项:迂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7)乳剂型基质常用乳化剂及稳定剂 ①肥皂类,这类基质是以高级脂肪酸、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1章外用膏剂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1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
2.W/O型乳化剂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HLB值之间 处方: 白凡士林400g,硬脂酸180g,倍半油酸山梨醇酯5g,尼泊金乙酯1g,尼泊金甲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第十一章
(2)脂肪酸山梨坦类(spans)
(3)蜂蜡、胆甾醇、硬脂醇等
*
处方:
蜂蜡30g,硬脂醇30g,胆甾醇30g,白凡士林加至1000g(亲水凡士林)
第十一章
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
徐长聊软膏 丹皮酚1g,硬脂酸15g,三乙醇胺2g,甘油4g,羊毛脂2g,液体石蜡25ml,蒸馏水加至50ml.
第十一章
软膏剂举例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基质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剂型。 水性凝胶基质 卡波姆(carbomer)、纤维素衍生物、明胶、淀粉、西黄芪胶等。 油性凝胶基质 液体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制成。
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又称聚丙烯酸。因粘度不同有934、940、941等多种规格。
第十一章
四.外用凝胶剂
五.眼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 均匀、细腻,易涂布于眼部,对眼部无刺激性,无细菌污染,不得检出致病菌 药材直接加入要粉碎成极细粉
第十一章
*
软膏剂应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具适当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而不融化,但能软化,无不良刺激,无粗糙感。 (一)药物含量测定 (二)基质质量检查 (三)酸碱度 (四)稳定性 (五)刺激性 (六)药物释放、穿透与吸收
第十一章
各类水溶性基质
软膏剂的制法可归纳为三种: 研和法 熔合法 乳化法
第十一章
三.软膏剂的制法
1.研和法
将药物细粉用等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方法。 适于基质较软,常温下经过研磨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主药不宜加热者。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一节概述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一)外用膏剂的含义外用膏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二)外用膏剂的特点1.外用涂布、粘贴于皮肤、粘膜或创面上,起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及局部治疗作用。

2.可以透过皮肤或粘膜吸收,其全身治疗作用。

(三)外用膏剂的种类1.软膏剂(ointments):半固体。

2.硬膏剂(plasters):近似固体,按其基质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种:(1)铅硬膏(2)橡胶硬膏(3)巴布膏剂(4)透皮贴剂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的机理1.皮肤的构造皮肤可分为:角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经皮吸收途径药物经皮吸收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1)完整的表皮(2)毛囊、皮脂腺(3)汗腺(二)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1.皮肤条件:包括年龄、皮肤部位、皮肤状况、皮肤温度与湿度等。

2.药物性质:包括药物的分子大小、药物的极性等。

3.基质性质:包括基质的种类、基质的pH值、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基质对皮肤的水和作用等。

4.附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促进剂等。

5.其他因素:如药物浓度、用药面积、用药次数、气温、相对湿度、局部摩擦等。

第二节软膏剂一、概述1.概念:是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特点:主要用于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及局部治疗,多用于慢性皮肤病,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3.质量要求:(1)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于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2)无酸败、异嗅、变色、变硬、有说分离等变质现象,可以加入防腐剂或抗氧剂。

(3)用于创面的软膏剂应无菌。

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一)油脂性基质1.脂类:系从动物或植物体内提得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主要由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2.类脂类: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形成的酯,物理性质与油脂类相似,化学性质较油脂类稳定,由于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而有一定的吸水性,常与油脂类基质混合使用。

中药药剂学 第11章 软膏剂

中药药剂学 第11章 软膏剂

油脂类
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易氧化酸败,可加抗氧剂和防腐剂
动物油:豚脂 、羊脂、牛脂
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37
(二)、乳剂型基质
组成:水相+油相+乳化剂
O/W(雪花膏),W/O(冷霜)
38
特点:
O/W型较W/O型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透皮吸收较快 当O/W型基质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时,其所吸收 的分泌物可重新进入皮肤而使炎症恶化
dQ dt KCDA T
14
水合作用(Hydration)

含义:角蛋白或降解产物与水结合的作用
意义:增大皮肤孔径,降低皮肤屏障对药物扩散的阻力,
因此,皮肤角质层的水合能增加药物吸收。
15
(二)药物的性质

溶解性、油/水分配系数:油、水中都难溶的药物很难透皮吸 收;药物在油、水中均有一定溶解性的药物易穿透。 分子量:越小,有利吸收 药物浓度
抗氧剂
抗氧剂 还原剂 抗氧剂的辅助剂
防腐剂
57
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58
1、研和法
半固体+药物粉末 药物+部分基质 细腻糊状 再递加其余基质,检查无颗粒感觉为止。
59
2、熔融法
大量制备或熔点较高的基质
基质 熔化 过滤 搅匀 药物 冷凝
60
3、乳化法
油溶性成分 80℃ 80℃ 熔化
搅拌 +药物
62
药物的加入方法

量少的

半固体、粘稠性的
•先用少量溶剂溶解,再加至基质混匀。 •如生物碱盐,先用少量水溶解,与羊毛脂吸收后,与 其他基质混匀。 与适宜的基质或溶剂混匀成糊状, 再加入到其余基质中。
63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第一节概述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一)外用膏剂的含义外用膏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二)外用膏剂的特点1.外用涂布、粘贴于皮肤、粘膜或创面上,起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及局部治疗作用。

2.可以透过皮肤或粘膜吸收,其全身治疗作用。

(三)外用膏剂的种类1.软膏剂(ointments):半固体。

2.硬膏剂(plasters):近似固体,按其基质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种:(1)铅硬膏(2)橡胶硬膏(3)巴布膏剂(4)透皮贴剂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的机理1.皮肤的构造皮肤可分为:角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经皮吸收途径药物经皮吸收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1)完整的表皮(2)毛囊、皮脂腺(3)汗腺(二)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1.皮肤条件:包括年龄、皮肤部位、皮肤状况、皮肤温度与湿度等。

2.药物性质:包括药物的分子大小、药物的极性等。

3.基质性质:包括基质的种类、基质的pH值、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基质对皮肤的水和作用等。

4.附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促进剂等。

5.其他因素:如药物浓度、用药面积、用药次数、气温、相对湿度、局部摩擦等。

第二节软膏剂一、概述1.概念:是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特点:主要用于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及局部治疗,多用于慢性皮肤病,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3.质量要求:(1)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于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2)无酸败、异嗅、变色、变硬、有说分离等变质现象,可以加入防腐剂或抗氧剂。

(3)用于创面的软膏剂应无菌。

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一)油脂性基质1.脂类:系从动物或植物体内提得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主要由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2.类脂类: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形成的酯,物理性质与油脂类相似,化学性质较油脂类稳定,由于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而有一定的吸水性,常与油脂类基质混合使用。

外用膏剂

外用膏剂
• 乳剂型基质-介乎两者之间
黄嗣航-879929701@
(三)基 质
2.基质对药物的亲合力
3.基质的pH
• 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 • 非离子型药物有较高的渗透性
黄嗣航-879929701@
(四)附加剂
1.表面活性剂(如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 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
适于基质熔点不同,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者;主药可溶于基质;
药材须用基质加热浸取其有效成分
simple and sulfur ointment.mp4
39 黄嗣航-879929701@
3.乳化法
将处方中的油溶性成分加热至80℃,另将水溶性成分溶于水后加热
至80℃,两相混合,搅拌直至冷凝
油、水混合方法:
34 黄嗣航-879929701@
水溶性基质
1.聚乙二醇(PEG) 分子量300-6000,<700为液体,>2000为固体 性质稳定,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2.甘油明胶
甘油10-20%,明胶1-3%,水70-80%
35 黄嗣航-879929701@
基质的选择
•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
作 业
请思考‘熔点为何与透皮吸收相关?’ 请将答案发送到
E-mail:3269765488@(注意494974054已被盗)
请注明学号,姓名,班别
黄嗣航-879929701@
(三)基 质
1.基质的类型
• 油脂性基质-药物(脂溶性)难释放,封闭性强,有利于角
质层水合
• 水溶性基质-药物(脂溶性)释放快,不利于吸收
26 黄嗣航-879929701@
乳剂型基质分类
可分为:W/O型--冷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一、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1.外用膏剂的含义:
外用膏剂系指选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 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
2.外用膏剂的种类 按剂型分为软膏剂、硬膏剂(铅硬膏、橡
胶硬膏、巴布膏剂、透皮贴剂)。另外,类似 软膏剂的剂型有糊剂、凝胶剂及涂膜剂。
3、外用膏剂的特点 广泛用于皮肤科和外科,具有保护润滑作
• B、氮酮:Azone • 对亲水性药物渗透促进作用强于亲脂性,具浓度依赖性,
有效浓度常在1%-6%, • 与丙二醇、油酸等配伍用效果更佳。 • 3)醇类:可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
解度,提高极性及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乙醇、丁醇、丙 二醇(PG)、甘油、PEG。 • 4)其它渗透促进剂:挥发油(薄荷油、桉叶油、松节油 等等)氨基酸(等电点作用最佳)、磷脂、油酸。 • 此外,还有离子导入,超声波导入等物理促渗方法。
用,改变其渗透性质。在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化合物 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它们刺激性最小,但渗透促 进效果也最差,这可能与它们的临界胶团浓度(CMC)较低、 药物容易被增溶在胶束而较少释放有关。 • 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在连续应用后 也可引起红肿、干燥或粗糙化。应用较多的有月桂醇硫酸 钠(SLS),其促进作用与pH值有关。在低pH值,SLS以酸 性皂形式存在,油/水分配系数增加,易于和皮肤成分相 互作用。SLS与聚乙二醇(PEG)共存则渗透活性减少。 • 2)渗透促进剂
• 3)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若亲和力大,药物的皮 肤/基质分配系数小,药物难以从基质向皮肤转移, 不利于吸收。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4)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的影响 皮肤外层中的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具有与
水结合的能力称为水合作用。水合作用愈强药物 愈易穿透皮肤。角质层通常含有5%~15%的水。
• 水合对水溶性药物促进吸收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 著。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A、二甲基亚砜及其类似物
• 二甲基亚砜(DMSO)是应用较早的一种促进剂,有较强 的渗透促进作用。与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和对药物的增溶 性质是其主要促渗机理,它能与水及有机溶剂相混溶,具 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运载能力。DMSO的缺点是皮肤刺激性 和恶臭,长时间及大量使用DMSO可导致皮肤严重刺激性, 甚至引起肝损害和神经毒性等。
• 一种新的促进剂癸基甲基亚砜(DCMS)得到FDA批准, DCMS在低浓度即有促渗活性,对极性药物的渗透促进效 果大于非极性药物,DCMS不分配进入皮肤脂质,故其作 用受载体性质影响很大。例如,l%DCMS水溶液对5—氟 脲嘧啶的增渗倍数为200倍,而15%DCMS—丙二醇溶液 仅为7倍。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1)基质的种类:
• O/W型乳剂基质> W/O型乳剂基质> 吸水性软 膏基质> 动物油脂> 植物油> 烃类基质
• 水溶性基质释药快,但对药物吸收无促进作用。
• 2)基质的pH值:使药物呈非解离型易于吸收 一般基质的pH值接近皮肤的pH(5~6),
对弱酸性药物的吸收有利。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5)其他因素 • 药物浓度: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是依赖于浓度梯
度的被动扩散,提高药物浓度,渗透速度亦相应 提高。增加浓度的方法在低浓度内有实际意义, 而对于那些溶解度已经较高的药物或浓度已经较 高的系统则意义不显著,如氟氢可的松的浓度从 0.01%增加至0.25%时,渗透增加2.5倍,但若 浓度从1%增加至2.5%时,渗透速度改变较少。 • 用药面积、应用次数、应用时间与药物吸收量成 正比。 • 气温、相对湿度、局部摩擦、脱脂等有助于药物 的透皮吸收。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肤的条件 1)应用部位:表皮各层的厚薄、毛孔的多少。 2)皮肤表面情况:皮肤经肥皂洗涤后可增加药物 透入的机会。 3)皮肤的温度与湿度:温度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皮肤在潮湿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4)皮肤的状况:病变皮肤:能加快药物的吸收。 (2)药物的性质 药物分子量小,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具有脂溶 性又具有水溶性的药物容易穿透皮肤而被吸收。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二、软膏剂(ointments) • (一)概述 • 1、软膏剂的含义: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
用、局部治疗作用和全身治疗作用。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 1、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 •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 • 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循环三个阶段。
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 肤或粘膜表面上。
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对局部组织起作用。
吸收系指药物透入皮肤后或与粘膜接触后在 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 作用。
第十八章 经皮吸收制剂
• (2)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 表皮(角质层及活性表皮) 0.5~4mm,
基层、棘层、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无血管。 • 真皮 1~2mm, 结缔组织,有少量毛细 血管,pH4.55.5。 • 皮下脂肪组织, 脂肪,含大量毛细血管。 • 见教材296页,图11-1。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3)透皮吸收途径 从皮肤的构造来看外用膏剂有三条渗透途径:
完整的表皮(角质层)、毛囊(毛孔)、皮脂腺 和汗腺(汗管)。
分子量小的药物,能向吸收的最大屏障角质 层中扩散,尽管数量上很有限,但其扩散速度越 往里越大;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则以毛孔及汗腺为 途径的比例增大,后者是一种“旁路”吸收途径。 在药物吸收达到平衡状态前,这种“旁路”吸收 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当达到平衡后,强极性药物 主要是以与组织蛋白水合的水等为介质进行扩散。 极性低的药物则通过脂溶性较大的部分扩散。
• 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可使角质层细胞膨胀, 致密程度降低,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角质层 的含水量达50%以上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 5~10倍。
• 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有利于皮肤的水合作 用。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4)附加剂: • 1)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相互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