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学反思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原速)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原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的快乐场景。
歌曲采用降调原速的方式演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教材中,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熟悉简单的音符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乐器。
然而,对于降调原速的演奏,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学习《捉迷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降调原速的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演奏效果。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协作,提高演奏水平。
3.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趣味性的故事引入《捉迷藏》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让学生聆听降调原速的演奏,感受乐曲的魅力。
3.学唱: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旋律和歌词。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降调原速的演奏练习。
5.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互相学习、交流。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捉迷藏》、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反思-捉迷藏-人音版简谙2023
-歌曲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歌曲中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集体协作演唱:在集体演唱过程中,如何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协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音乐游戏中的即兴创造: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可能难以做到即兴创造,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引导和练习。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和节奏进行详细讲解,并配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这让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需要更多地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如肢体动作、图谱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游戏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音乐表 Nhomakorabea生活中的快乐场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可提前设定一些基本规则和节奏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即兴创造,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捉迷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玩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分享经验)这个游戏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游戏乐趣。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六册捉迷藏教学反思:我讲授的内容是三年级的歌曲《捉迷藏》。
是三年级上册中的歌曲。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地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有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熟练演唱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感情。
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相结合来完成。
让学生在听唱和实践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参及讨论。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参及,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的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八分符点音符频繁出现,所以在学唱时我把重点放在对节奏处理上,并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去歌唱、去舞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里。
歌曲教学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听唱法学唱,如果老师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进行反复听,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而我在上一环节中,通过几种活动步步深入地让学生聆听了4遍音乐。
所以,学生在学唱歌曲时显得比较轻松。
整节课上得还算可以,但课后也总结出几点不足: 1、在教唱环节,因为歌曲速度较快、歌词又比较绕嘴。
所以可先将歌词进行分析辅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歌词再感受歌曲;再将学唱整首歌曲速度放慢,效果会更好!这样就节省了部分时间为欣赏环节的充分聆听做了更好的铺垫!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所以把重点放在节奏处理上。
但通过节奏模仿,按节奏读歌词,难点很快被突破,学生把节奏唱得很准。
而同时我发现另一个问题:学生唱歌时咬字不清,例如“娃”“耍”“他”“下”等开口音,由于学生初学,对歌曲不熟,唱得很闷,不开。
《捉迷藏》教学反思(通用16篇)
《捉迷藏》教学反思(通用1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捉迷藏》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捉迷藏》教学反思篇1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才会活跃、有效、成功。
课上完后感触颇多。
1、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捉迷藏,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了十几减9的经验来计算“13-8”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一个一个的减算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算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法想加法算出结果的,还有用平十法算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这样让学生亲历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2、讨论交流、优化算法在探索算法这个环节教学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还有和他不一样的算法吗”“还有没有没听懂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你说的很有有道理”“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 10 和3呢?”“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还比较模糊。
课上完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总结和适当的练习。
3、利用媒体理解算理,突破难点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就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但有些方面还没有处理好,比如:一味的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对其中两种方法的强化,导致了个别孩子连一种方法都说不清楚。
在计算时到底用什么方法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
歌曲《捉迷藏》教学反思《捉迷藏》是小学音乐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中的一课。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在本课开始时,我就让学生上前抽签,抽到哪个季节就做动作表示哪个季节,每人拿一种道具(鲜花、草帽、棉袄等)做动作让学生猜,这样的效果很好,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引出四个季节之后,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优美的音乐衬托着的代表四个季节的美丽图片,紧接着,我把歌曲“春、夏、秋、冬”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玩捉迷藏游戏,并让他们从歌曲当中找出娃娃藏在哪个地方。
把四个季节用四个娃娃代替,且他们永远也聚不到一起,学生在寻找娃娃藏身地点的时候已经欣赏了整首歌曲,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用填空的方式说出娃娃藏身地点,学生对本首歌的部分歌词有所了解了。
接下来,我用完成快乐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里掌握本歌曲的节奏、旋律。
并且重点难点放在附点音符和三拍子上,学生掌握程度不错。
我这节课比较注重节奏的训练,我让她们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配上伴奏,学生读得更有感情了,这个环节不错,能让学生充满美感地去演唱。
朗读完歌词之后,我让她们唱谱,更加深了对这首歌的印象。
身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让学生懂得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和用心灵去创造美。
在此,还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活动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应该具有独特性。
为了改变过去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我本节课除了有小组评比之外,表现好的个人也可以得到草莓卡片的奖励,还引入了学生评价老师这一环节,这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迅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教材内容:人音版第五册第六单元歌曲《捉迷藏》教材分析: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本课是以歌曲、律动、表演及自然科学知识于情趣之中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捉迷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充满童真幻想的情趣,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听、唱、演的过程中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3、熟悉三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教学重难点: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较好地掌握附点部分的节奏。
2、体验歌曲情绪和熟悉三拍子的律动感。
教法设计:教唱法、示范法、聆听对比、体验感受、探究表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随歌曲《嘀哩嘀哩》的音乐进教室,随音乐边唱边拍手,边晃动身体。
2、师生问好与交流: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一个季节?继而引出春天的三个伙伴夏、秋、冬三个季节,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四季。
3、走进大自然,结合课件感受四季的美、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换。
二、导入歌曲1、师: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总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
春夏秋冬四个伙伴一年又一年的轮回着,他们就像四个调皮的娃娃,听,四个娃娃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游戏吧!(出示课题)2、初听歌曲《捉迷藏》,听后讨论:四个娃娃玩的开心吗?三、表演歌曲1、复听歌曲、熟悉歌词师: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是怎样捉迷藏的?听后学生讨论,找出描写四个娃娃捉迷藏的生动的句子和词语,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冬躲春来秋躲夏,你找我来我找他……)师:四个娃娃都躲到哪里了?你们能用歌声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吗?要求用一样的曲调回答。
小学音乐_《捉迷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捉迷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五册第六课歌曲《捉迷藏》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体验歌曲充满童趣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形象以及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1.在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学会歌曲,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活泼有趣。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创编动作,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知识与技能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2.感知、理解音乐语言的特征,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与现实生活中形象的联系。
3.感受三拍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道具雪花筷子(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随音乐律动(播放《捉迷藏》伴奏音乐,让学生熟悉旋律)2.(谈话法)美妙动听的音乐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不光你们喜欢,有四个娃娃他们也很喜欢,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听——二、关注音乐,有效聆听1.初听歌曲,美妙动听的音乐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不光你们喜欢,有四个娃娃他们也很喜欢,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听—(出示课题《捉迷藏》)2.复听歌曲,这四个娃娃是怎么玩捉迷藏游戏的?按节奏读歌词冬躲春来秋躲夏呀,你找我来我找他。
年年躲藏季季找呀,四个娃娃长不大。
3.再听歌曲,让我们再次进入音乐中,一起来感受音乐的节拍(歌曲是几拍子的?用打击乐筷子体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三、巧解难点,完整学唱1.“La”模唱旋律2.师唱歌谱,生填歌词,第二段鼓励学生自己随琴演唱强调一字多音(通过两个乐句演唱进行对比,哪种好听?为什么?)3.游戏:师生接龙唱4.游戏: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1.演唱歌曲,同学们唱的很好,还缺少什么?(舞蹈动作创编)2.上台展示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同学们,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老师也喜欢冬天,当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好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送给同学们一首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雪花飞舞》仔细听——1.乐曲除了使你联想到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还使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2.这首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六、小结同学们,四季景色美不美?你们心中的春夏秋冬是什么样的?如果想让四季的景色始终那么美,我们要怎么做?春夏秋冬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只有保护好大自然环境,才能使四季变得更加美丽!板书设计:捉迷藏3/4 强弱规律●○○《捉迷藏》学情分析: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他们较二年级的同学,不论在认知领域还是身心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表演教案反思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表演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三年级音乐捉迷藏表演教案反思一、引言:在三年级音乐课上,我设计了一堂捉迷藏表演的教案。
本文将对这堂课进行反思,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捉迷藏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 学生能够通过表演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内容:- 游戏规则介绍: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要点。
- 音乐表演准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角色分配和排练。
- 表演展示:学生进行捉迷藏表演。
3. 教学方法:- 游戏性教学法:通过游戏规则的介绍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角色分配和排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实施:1. 游戏规则介绍:- 通过图片和口头解释介绍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要点。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操作,确保学生理解游戏规则。
2. 音乐表演准备:-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躲藏者、追捕者等。
-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和排练,确保每个角色的任务清晰。
3. 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捉迷藏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表演。
-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生反应:1. 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合作能力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3. 学生表演技能提高: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估: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捉迷藏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表演中展示出音乐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对这堂课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通过表演形式更加有趣且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捉迷藏》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捉迷藏》这首歌,我发现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都很高。在教学中,我尽力将复杂的节奏型和旋律跳跃通过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看到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我感到很欣慰。
4.增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和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5.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捉迷藏》这首歌曲,体会音乐之美,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捉迷藏》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歌声传达出来;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
-歌曲中一些复杂的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学生难以掌握;
-歌曲旋律中的一些跳跃音程,学生可能唱不准确;
-在集体合作中,如何保持和谐统一,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入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捉迷藏》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唱歌曲《捉迷藏》,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叙永银顶王静《捉迷藏》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地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比较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有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流畅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感情。
在上这一课时,我以游戏开始教学,先是将学生带入到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捉迷藏游戏中来,让学生参加到游戏习每个教学环节,用四个娃娃引进学习歌曲的过程,其次以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为主线,渗透在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儿童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这次的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开展为主,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音乐素养为宗旨。
每一环节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演唱谱子,摆出一张正确的歌谱,不但解决了课堂中的难点,还把学生带到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当闯关后的喜悦挂在每位学生的脸上时,歌曲的环节也就给学生打下了牢实的根底,在通过动作的创作和表现,不但稳固了歌曲的学习,还在此掀起了课堂的高潮。
缺乏之处是: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所以把重点放在节奏处理上。
但通过节奏模仿,按节奏读歌词,难点很快被突破,学生把节奏唱得很准。
而同时我发现另一个问题:学生唱歌时“咬字〞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在按节奏读歌词时,对开口音咬字进行一下处理,效果会好得多。
因此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更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学情,争取做得更好!。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捉迷藏》教学反思《捉迷藏》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歌曲,旋律活泼、欢快,节奏简洁、明快。
歌曲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捉迷藏”为题材,描绘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玩耍的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理解歌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捉迷藏》,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情感,感受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情况。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方式。
练习法:通过学生的模仿演唱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式。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方式。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捉迷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捉迷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刺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捉迷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感受歌曲中的快乐和刺激吧!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捉迷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情况。
(4)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1. 2. 3. 1. 2. 1. 2. 3. 4. 1. 2.曲。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慢速)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慢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这首歌曲以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活泼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的快乐场景。
降调慢速的处理使得歌曲更加柔和,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将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唱跳能力。
然而,对于音准、节奏和音乐情感的把握仍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捉迷藏》这首歌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准确的音准、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捉迷藏》,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捉迷藏》的音准、节奏和音乐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降调慢速歌曲的演唱,以及对音乐情感的传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引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以及运用教学乐器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开场,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讲解:介绍歌曲《捉迷藏》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讲解降调慢速的处理方式。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强调音准、节奏和音乐情感的表达。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教师总结点评。
6.拓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捉迷藏游戏歌曲。
7.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捉迷藏》的曲名、作者、结构及音乐特点,以及降调慢速的处理方式。
《捉迷藏》的教学反思范文
《捉迷藏》的教学反思
《捉迷藏》的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为43分钟,由于有些紧张,语言显得不够丰富,但是基本做到能够微笑教学,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学生基本能按照我的引领做出反应,我感到比较自豪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图片和钢琴伴奏引领,学生能理解3拍子的强弱变化。
意外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非常强。
本节课附点节奏练习、新授歌曲环节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加入打击乐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歌曲伴奏环节与预期有些差距,学生对所加入的节奏打的不是很整齐,针对这种情况,我进一步进行节奏辅导及语言引导,用打击乐器引领学生嗓音模仿,最后收到效果基本满意。
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他们对音乐的感觉非常敏锐,在提问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回答让我感觉有些措手不及,如果给我重试的机会,在与学生互动方面,及教学环节的语言连接上我将会做的更好些,使教态更亲切一些,课堂气氛更活跃一些,让学生更有表现力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秋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6课《捉迷藏》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四季的歌——捉迷藏》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熟悉3拍子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教学重点、难点: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并能创作表演歌曲情境。
教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四个小朋友它们想和我们一起来躲猫猫,你们欢迎吗?它们是谁呢?让我们来猜一猜,“我藏在花丛中,我躲到草帽下,我钻入谷堆堆,我缩进棉被被”二、寓教于乐1、它们四个朋友是怎么捉迷藏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出示多媒体(一年四季图片)。
2、歌曲活泼欢快,想不想再听一遍?(1)这首歌曲演唱的内容是什么?(2)是几拍子的歌曲?3、学习三拍子:(1)请同学起来打拍子并给予纠正;(2)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3)学习附点音符4、师:下面我们一起随琴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
(生拍手拍腿演唱)5、模唱好极了,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生按节奏朗读)6、同学读得这么有感情,相信一定能唱得更好。
(生随琴加前奏学唱歌曲)7、学唱歌曲,重点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
8、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
9、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
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10、分组演唱,指名学生唱,开火车唱等。
11、指导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绪。
采用连贯、对比的方式演唱难点乐句,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准确掌握整首歌曲。
)三、创造表现1、歌曲都会唱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展示给大家呢?(小组讨论)2、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1)、用打击乐器伴奏(铃鼓)(2)、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展示。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第6课捉迷藏教案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捉迷藏》的歌曲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并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如何表现情感?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捉迷藏》的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视频:播放其他优秀音乐表演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借鉴。
-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音乐教育平台、音乐制作软件等,辅助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乐器: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现场音乐伴奏,增加演唱和演奏的乐趣。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习其他类似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学习其他儿童音乐作品,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来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交流与合作:邀请学生参加音乐沙龙或音乐比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音乐成果,培养音乐交流和合作能力。
3.对于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可以通过专门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特殊音阶和节奏,并通过实际的演唱和演奏来运用。
4.对于如何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并通过演唱和演奏等方式来表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人音版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中的一首演唱歌曲,本课歌曲是四三拍,F宫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结构。
本课歌曲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在本课中,以音乐节奏小游戏入手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节奏设置,前置歌曲难点节奏型,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型前置。
通过节奏游戏,使学生能够对歌曲节奏有一个感受,为歌曲教学进行了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歌曲了解歌曲中速度的重要性,由浅入深分解歌曲结构能够由简入难进行学习。
在复听歌曲时通过了解歌曲3/4拍强弱规律,能对小乐器进行分类并伴奏,体会歌曲节拍,在学唱时运用生活常用语通过剥离歌曲中的节奏,单独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出发聆听学习,更能体会歌曲的节奏。
在学唱B段部分时,通过画出旋律线让学生感受音高,学生通过色彩旋律线很容易的学会了本课歌曲。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速度、节拍、节奏、旋律完整的表达出歌曲“捉迷藏”时的活泼。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音乐素养为宗旨。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最后的拓展,时间把握不够,学生的展示时间有限,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展示所创编的节奏。
在今后上课中,要在时间结构上更加合理分配。
捉迷藏反思
《捉迷藏》教学反思《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充满童趣。
教学时,我以“童趣”做为整堂课的主线,明确目标,力求让“童趣”渗透在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们配合的很好,演唱方面基本达到要求。
歌曲表现环节,我以“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是怎样捉迷藏的?”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发言,找出描写四个娃娃捉迷藏的生动的句子和词语,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冬躲春来秋躲夏,你找我来我找他……)从而进入到师生一起唱着歌来寻找答案的歌曲学习环节中。
师生对唱的方式使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参与的、交流的、互相启发的立体教学模式。
学唱中,我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用身体语言体会三拍子特点,在难点部分我同样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们在有节奏读歌词中练习本课的重点节奏。
一字多音处采用对比方法,听老师的两种唱法,说说哪种好听,好听在哪儿的方式进行,很轻松地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在编创与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体验,把自己想象成是四个调皮可爱的娃娃,来创编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你还想藏在哪的活动中来。
在学生讨论之后,师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并引导学生分组创编与表演自己所创作的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讨论,气氛和谐、讨论较为热烈。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结合我校大课改理念,体现了学科融合、学段衔接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体验什么是诗情画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让其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同时也是对艺术品质的一个提升,给学生一个展望的高度。
当然教学不可能是完美的,通过反思得出:(1)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准绳,即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生动有趣的外化语言把你的课内容知识点呈现,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意识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很有针对性。
在本节课,我的教学语言的组织上有欠缺,激励性的语言还应在加强学习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迷藏》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小学音乐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中的一课。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强化审美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发挥互动性评价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
“音乐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
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比如: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美,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从而使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教学一开始,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优美的音乐衬托着的代表四个季节的美丽图片,紧接着,老师把歌曲“春、夏、秋、冬”中的四季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它们永远也聚不到一起。
学生们立刻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
积极投入到愉悦地学习中。
再如:在学唱曲谱时,学生杨明月因为有些紧张,最后一句曲谱没有唱好,他非常沮丧,急得都哭了,其他同学也随之有些压抑。
我此时没有急于请其他同学唱,而是邀请杨明月和老师一起唱。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期待下,他非常出色的唱出了曲谱,他尚待泪花的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同学们也愉悦地进入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和对学生评价上也处处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充分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始复习环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噢!苏珊娜》伴奏,感受并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到观看美丽的四季风景图片,聆听《捉迷藏》歌曲,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师生对唱,充满美感的演唱,课尾为歌曲伴奏,时时刻刻体现美。
教师更是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让学生懂得了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和用心灵去创造美。
整节课自始至终凸显美,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
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
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国的蒂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如教学中结合聆听歌曲、有节奏朗读歌词、齐唱、男女生唱、师生接口唱、分组唱等形式,把教学难点摆放到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通过歌唱与创编伴奏教学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想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表演积极性空前高涨。
4、发挥互动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应该具有独特性。
为了改变过去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我在教学中除了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以外,还引入了学生评价老师这一环节,这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是评价主客体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评价中大家相互学习,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能
得到更宽松的自评与互评的权利,使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有效,从而能迅速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给予普遍关怀与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中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发展个性是这节课我想要达到的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简单的手势都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担心,所以,课堂的主动权不敢大胆地、完全地交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创造力有所扼制。
课堂上参与举手、大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想法的学生还不是很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发挥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