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二轮复习详解PPT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课件(共18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467d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2.png)
比较点: • 诗歌形象——意象、意境、人物、事物 • 诗歌情感——感情基调、思想感情 •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 诗歌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题型: 1.本诗内部比较:形象特点、感情变化、手法异同等。 2.本诗与教材诗歌进行比较:形象特点、感情变化、手法异同等。 3.一首诗词不同版本间的比较:炼字等 5.相同作家相同题材课内外比较:情感等 6.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比较:情感、手法等 答题: • 审准题干——比较点是什么?比较相同?不同?异同? • 拟定答案——先答“同”还是“异”? • 总分答题——总说+结合诗句阐释
• 悲感:悲凉 • 风骨:慷慨
——意象、意境、情感
P182.四
京居客感
江春霖
迷离乡梦乱如丝,沈醉东风酒一卮。
大地于今皆泡影,长安自古似弹棋。
百年世事青衫泪,一点禅心黄蘖知。
来日是非浑莫管,衔杯权赋草堂诗。
• 释然超脱:情感+分析 • 抑郁激愤:情感+分析 • 写法:反语
拓展阅读:P179.例2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 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 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 头。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 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 意象的不同?
形象•比较鉴赏
东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 悲怆 • 奇崛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 P184.例2. • 白下驿饯唐少府 • 王勃
•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古诗词比较阅读》复习教学课件(共23张PPT)
![《古诗词比较阅读》复习教学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ab785dd4d8d15abf234e83.png)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答:两首诗都借助“雁” 表达了思乡之情。因为雁 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 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以“意象”为切入点:
近六年全国卷古诗鉴赏比较阅读情况分析:
(2019年3卷)《插田歌》(节选)主观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2018年3卷)《精卫词》选择题: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 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016年3卷)《内宴奉诏作 》主观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 子》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15年1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主观题:与《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2014年2卷)《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简答题:两首诗都写 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设题角度
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1、整体把握,理解古诗大意。四看:看题目、作者、小 注、诗句。思考:什么题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方法: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篇目
意象
第一首 园花
第二首
乔木
修饰语
经雨 百般红
峥嵘 明月中
意境
热烈 艳丽
清幽
比较意象、意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Hale Waihona Puke 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31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b9613fd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甲诗语言含蓄深沉,(叙)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 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 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 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析)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乙 诗巧妙地借用了典故、双关、暗示等手法,融深沉的感叹与嘲讽于华语丽 辞与景物描写之中,使诗歌风格显得深沉委婉,富有深意。
2
1.简要分析乙诗“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一句运用了怎
3
样的表现手法。
这句巧用典故,语涉双关,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 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 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 是用典。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 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情。 例:《征人怨》。
诗歌类型及解说
7
闺怨诗: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 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闺怨诗。闺怨诗 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 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 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 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 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 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 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诗人 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 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 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十七上古诗比较鉴赏讲稿PPT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四十七上古诗比较鉴赏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ba98cd48d7c1c709a1458c.png)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4
答: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 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 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 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 趣。
《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月夜: 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
《后庭花》描绘了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 幅造境,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
(2)这首散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在思 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很多相似支出,也有不同 的的地方,请你说说它们的异同。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 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 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 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 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 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 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高考专题辅导
第五模块:古诗鉴赏
专题四十七:古诗比较鉴赏讲稿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3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浅析(共31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浅析(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c3bc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0.png)
褒贬
• 褒贬是通过评价事物的好坏、善恶等价值判断,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在写作中,褒贬可以通过直接评价或 通过对比来表现。例如,在评论一部电影时,可以通过直接评价电影的好坏来表达作者的态度。
• 在比较两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对比他们的行为和品德来表达作者的评价。 • 褒贬是一种表达作者态度和情感的手段。在写作中,褒贬可以通过直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或通过对比来表现。
渲染
渲染是通过加强描写某一事物或情境 的氛围和细节,以达到强化表现力的 效果。在写作中,渲染可以通过多种 手法来实现,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例如,在描写暴风雨时,可以通过 加强描写风声、雨声、雷电等细节来 强化表现力。
渲染是一种通过加强描写某一事物或 情境的氛围和细节来强化表现力的写 作手法。在写作中,渲染可以通过比 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来实现。 例如,在描写一场战斗时,可以通过 加强描写战斗的惨烈、战士的英勇等 细节来强化表现力。
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 • ④以哀景衬乐情: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如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品格,表
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之徒为伍的铮铮傲骨。例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 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例如,在评论一部小说时,可以直接表达对小说的喜爱或厌恶之情。 • 在描写两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对比他们的行为和品德来表达对他们的评价。
衬托和对比
衬托是通过描写一个事物来突出另一个事物的特点或 情感。在写作中,衬托可以通过正衬和反衬两种方式 来表现。正衬是通过描写与主要形象相似的形象来突 出主要形象的特点,反衬是通过描写与主要形象相反 的形象来突出主要形象的特点。例如,在描写山峰时 ,可以通过描写山脚下的溪流来突出山峰的高耸挺拔 。
古诗鉴赏_二轮复习最全ppt
![古诗鉴赏_二轮复习最全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f201fe6294dd88d0d26b33.png)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 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边塞诗中 多有涉及。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 愁肠已断无由醉。 遮》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及思乡之情。如[唐]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 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 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 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 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 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 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 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 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 (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 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
![古诗鉴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f4b8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8.png)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 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 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 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
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 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信的代称。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 是书信的代称。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 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 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 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 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 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 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 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古诗鉴赏
6可用《古代诗歌比较鉴赏》二轮复习课件.ppt.Convertor
![6可用《古代诗歌比较鉴赏》二轮复习课件.ppt.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e0b875dc5fbfc77da269b177.png)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教学目的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2011年高考说明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例题导入(04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05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比较角度:求同、求异常见比较点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态度思想内容诗歌结构语言特色方面:清新、质朴、含蓄、直白、直率、自然、平淡、婉转、绮丽、隽永、雄奇、沉郁、雄浑、风趣等,通俗易懂、平易流畅、平实通俗、用词精练、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用词华丽等。
表达方式: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
表现手法:范围极为广泛,如烘托、反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象征、抑扬、虚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二轮复习详解PPT共27页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二轮复习详解PPT共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21c8138b9f3f90f77c61b0c.png)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二轮复习详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比较阅读课件24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比较阅读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d3c9362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a.png)
关背景知识。
第二步: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艺术
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第三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题。
4
【解题示例】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 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2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1.皇帝陵寝前的石马残败,荒废的宫 殿外铜驼泣下如河 2.运用拟人的手法,铜驼人性化的哭泣表达陵 园、宫殿的荒凉残破 3.借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13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 分析。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 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 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 花,对比鲜明。
2、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不同点答案: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 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
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6
练习
一、(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秋江送别
送柴侍御
唐王勃
唐王昌龄
归舟归骑俨成行,
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对比阅读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53张)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对比阅读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b75035c8941ea76e58fa04dc.png)
赏析
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 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 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 爱国诗篇。其诗风格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 朗明快,自然浑成。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 句诙谐。
考生答案1 红,明。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的景色,色彩红艳,通过 视觉描写,突出园花经雨后的美丽景象。 ②“乔
考生答案2 木峥嵘明月中”的景色,面目峥嵘,写月夜中的 乔木,有点阴森让人害怕的景象。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象概括和分析
问题诊断 不准确。
此题要求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色特 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 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 “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 剖析矫正 高耸峭拔的特点。考生答案1只满足于从诗句中找出自 认为关键的词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 象概括不准确,无具体分析;考生答案2对前一句的理 解和概括很好,但对后一句的“峥嵘”一词理解不到 位,且没能结合上下语境分析,导致分析错误。 满分答案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 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 《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 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 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 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 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 妓》)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共53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1096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e.png)
知人论世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 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 容与艺术的统一。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 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 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
知人论世
著名边塞诗人 风格上,岑参写景诗的主要风格为“尚清”和“好奇”。 一、“尚清” ①清幽之境 ②清寒之境 孤独、悲凉之境。出入两京时期。 ③清逸之境 岑参的一些写景诗透出一种清新灵动的气息,还 生发出清逸之境——清远飘逸的境界。 二、“好奇” ①好写奇景②好发奇思③好抒奇情④好用奇字
“诗史”。
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
杜甫
知人论世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人论世
情感&主旨?
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 :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仰慕、激愤、 旷达、悲苦、洒脱 坚守节 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 羁旅愁思、思乡念亲、 忆友怀旧、 别恨离愁、相知相思、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 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常用句子:
“意象”一词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台湾诗人余光中说 “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 诗人的内在之意。”简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来寄托诗人情 思的物象。意象并不是诗人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诗 人将“心中之意”和与之相类相融之“象”交融契合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鉴赏题型]
2021/3/1
1
研究高考→诗歌比较鉴赏为热点
2021/3/1
2
命题特点: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同一诗人 作品的比较。有单一比较,多综合比较;有 “辨别异同”,多“同中求异”。 命题考点:1、比较形象2、比较语言3、比较 表达技巧4、比较内容情感
2021/3/1
11
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 翁 卷
山 雨 何绍基
一夜满林星月白,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亦 无云气亦无雷。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平明忽见溪流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知 是他山落雨来。 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自古以来,诗人们大都喜欢以雨入诗。以上两首同题诗都是
2021/3/1
病症二: 缺少比较, 异同不明。
处方二: 勤比较, 辨异同。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城。
永8怀.诗愁人不两寐,首松诗月中夜都窗含虚蓄。 表达了对欲待济出无仕舟楫的,态端度居,耻请圣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明(。6分)
不相同。《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坐灰观又垂无钓可者奈,何徒。有(羡1分鱼) “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 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情仕途阻断,报国无门,最
3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 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 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8.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中也有, 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021/3/1
4
第七周周测
• 岁暮归南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耐人玩味的咏雨佳作。描写山间之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但其技法明显有别,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1/3/1
12
根据所给参考答案,请你判断下面考生答案的病症, 并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①在结构安排上,前者由雨前之景一下子跳至雨后之景,而雨中之 景则略而不写,别具匠心;后者则按雨前、雨中、雨后之景顺序写 来,脉络分明。
② 在描写方法上,前者采用侧面描写之法,通过“平明”“溪流急” 写“他山”之雨;后者则以“溪云相聚”“衣巾任湿”“瓜豆离 披”“新晴”“峰峦出”“万瀑齐飞”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合写亲身经历之雨。
③ 在表达情感上,前者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 惊异、赞美之情,后者则采用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抒写了诗人雨前的心旷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后的“奇”雨之情。
9.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 到帘栊”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它们表现的 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2021/3/1
9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求“同"关键词: 月
辨“异”关键词:数声 月 到帘栊 (月)卷不去 (月)拂还来
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
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3分)
2021/3/1
8
(2016龙岩市质检)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9题。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 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 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 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 砧上拂还来。
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望洞
庭湖赠张丞相》是不甘寂寞,渴望被举荐。(1分) “端居耻圣
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情”表明他积
极求2仕021,/3/渴1 望被举荐。(2分)
5
用“求同辨异法”夺“保险分”
大部分的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 分析异同。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 形容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 等。因此我们可以用“求同”、“寻异”的方法找 出关键词,让这些关键词帮助我们概括出“异 同”的要点,这是比较鉴赏得分的关键。当然, 概括要点还得会用专门术语。
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1/3/1
7
管甚月明归路远。船, 最爱湖东行不足, 休放转;杯,休放 绿杨阴里白沙堤。
浅。 求“同"关键词: 游湖之感
辨“异”关键词:明月 路远 船休转 杯休放 行不足 最爱
参考答案: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
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
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3分)唐诗直
2021/3/1
13
升格现场
病例一:
病症一:
翁诗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通过描写“星月白”“无云
术语不明,
气”“无雷声”“溪流急”这些意 象隐藏了山雨的面貌,直到尾联才
要点不清。
点明,给读者一种峰回路转、柳暗
花明之景。而何诗则全诗贯穿雨的 踪迹,将其表现于“天气凉”“衣
处方一:
巾湿”“瓜豆离披”等处,以
2021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 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 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 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用了什
“凉”“不知”等感觉的描绘使这 用术语,
场雨更加真实,同时结尾运用夸张
的手法,写出“万瀑齐飞”突显了 分要点。
这场大雨的滂沱之感,形象生动。
2021/3/1
14
升格现场
病例二:
翁诗:首句写树林、星月,第二 句描写空气中无气无雷,渲染了山中 下雨前的景象,三四句从溪流写起, 写出了下雨后的变化。
何诗:颈联通过侧面描写,表现 出雨下下来后的景象,尾联寓情于景, 表达出诗人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李煜词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写出秋
月的清光和断续的捣衣声共同触动了词人内心孤
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满怀愁情。张若虚诗运用
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月”。闺中思妇睹月生愁,
但月光多情相依,卷不走也拂不掉,生动地表现
了2思021妇/3/1内心无法摆脱的愁苦和迷惘。
10
能多拿1-2分吗?
规范增分!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