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合集下载

穿越小说社会心理分析

穿越小说社会心理分析

失落的自我——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摘要丢下现在面临的一切烦恼,只身前往另一个时空,开始一段新的人生,用全部的想象力营造任何期望的成功,不在乎现实的羁绊,只求想象得精彩洒脱、激情四射,这就是穿越小说的魅力。

时空的交汇、价值观的碰撞、超能力的世界,拥有这些奇异思想的穿越小说俨然成了小说界的一朵奇葩。

然而在风光无限的背后,一定也有某些被隐藏的失落,一个时代的文学喜好其实更加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状态。

本文试图通过对穿越小说的内容、穿越小说的读者、以及穿越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对比的分析,来展现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寻找失落的自我。

关键词穿越小说、现实压力、英雄情结、女性意识穿越小说承载了乌托邦梦想,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人物,都摆脱不了主人公独领风骚的情节设置。

穿越之后,一定会是俊男美女,一定会有别人望尘莫及的能力,一定围绕着一帮生死相随的好友……玩的那是风生水起。

而对于那些得以严惩所有贪官污吏、建立完全平等民主政治的“次要情节”,作者们更是发挥将YY(意淫)进行到底的精神,彻底投入了乌托邦的怀抱。

广大读者就在跟随作者YY的过程中,淡忘了现实的残酷以至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最终停留在幻想的世界,迷失在穿越小说中。

一、简述穿越小说(一)穿越小说的内涵、分类及发展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①。

穿越小说就是依据这个基本设定展开的。

在穿越小说中,小说主角可以穿越到历史时空或未来时空。

故事可以依据真实的历史展开,也可以只是借用穿越的形式。

前一类故事相对比较尊重历史,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交代也比较清楚,这类小说对作者的文史知识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一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依托于历史,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改变了历史,如《清新悦目》、《今天过后》等,这种改变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也有颠覆性的,甚至恶搞的;另一种则是与历史无关的,比如《妃来横祸》讲述的就是穿越到僵尸王朝的故事,这类小说是穿越小说中一个更贴近于科幻或魔幻的类型,亦即“架空”小说。

“穿越”文化折射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穿越”文化折射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穿越”文化折射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作者:李慧霞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6期摘要:作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穿越”文化俨然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青睐。

“穿越”文化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倾向,它迎合了当代部分青少年逃避现实,释放压力,寻求自主性的心理需要,反映了青少年现实化、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选择。

这些都是值得教育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穿越”文化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策略当前,作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穿越”文化俨然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

“穿越”小说借助网络的形式迅速走红,“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漫画和游戏更是以其奇妙、刺激、未知等特色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穿越”文化的主要受众为青少年群体。

“穿越”文化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部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倾向。

在“穿越”热潮的背后,隐藏着青少年群体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深层意义呢?这些都是值得教育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深思的问题。

一、穿越文化的现状分析穿越,作为时下热门词汇,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

近几年,穿越小说狂飙突起,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劲头席卷了整个网络小说,成了最热门的题材之一,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穿越小说粉丝群。

1994年,黄易的武侠小说《寻秦记》成为穿越小说的雏形,此后又有了席绢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这些都是早期的穿越类作品。

目前图书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穿越小说,其中较知名的有《绾青丝》、《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等,且大多拥有不错的销量。

作家出版社更一口气推出了“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现在这些穿越小说更是成了电视剧改编的对象。

2010年以同名网络小说为蓝本,穿越古今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热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据湖南卫视的官方微博透露,《宫》自2010年1月3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2011年2月16日的收视份额甚至达到14.28%。

网络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意识分析

网络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意识分析

网络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意识分析网络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意识分析摘要:网络穿越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为女性,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迎合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女性读者的口味,已经成为当今小说类文学的一大热门。

本文从语言、行为和其价值取向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穿越小说女主人公的一般心理意识,又以此为基础,较深入地对穿越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意识特点展开具体的分析,意在揭示网络穿越小说这一文学现象背后的现代女性心理。

关键词:穿越小说女主角心理意识网络穿越小说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一种小说题材,“穿越迷”们大多数是年轻的女性读者,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吸引年轻女性的目光?我想,这必然是因为这类小说符合了女性读者的心理特征。

笔者针对网络穿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心理意识分析,以破解这一文学阅读现象背后的玄机。

一、网络穿越小说热潮的大致素描早在2006年,穿越小说就已经在各大著名的文学网站中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继而《绾青丝》《步步惊心》《独步天下》《梦回大清》等多部穿越小说进入图书市场,并赢得了很大的销量。

2007年下半年,作家出版社签下《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木槿花西月锦绣》《末世朱颜》四部作品,并给以12%的较高版税,各10万册的首印量,而这4部作品之前是已经被百万网民评选出来的“四大穿越奇书”。

风靡网络的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等版权更是被有战略眼光的影视公司买断,为全国年轻女性电视观众打造了一场场华丽而缠绵的影视“穿越”盛宴。

写作和阅读、追捧穿越小说的人,绝大多数是20岁—30岁的女大学生和白领。

调查显示,穿越小说读者90%是女大学生或女白领。

其中约9成人看穿越小说是为了消遣娱乐、释放压力、打发时间,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跟风。

地铁里、公交车上,年轻白领、青年学生低头捧手机、用MP4看网络穿越小说,成为当前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穿越小说几乎全部是从今穿越到古的言情题材,小说中穿越的人物几乎清一色为现代女主角,有着迷糊或张扬的个性,追求独立自主,带着对历史的了解穿越到古代;她们大多聪明、美丽、有才情,通过各种机缘遇见皇室贵胄或家世显赫、帅气逼人的男主角,引发一系列的爱情故事。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第25卷第5期V o l.25 NO.5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 rnal of P ingx iang Co llege2008年10月O ct.2008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郭名华,赵 玲(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 要: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

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

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

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迷于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逃遁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

穿越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女性的对美丽、对情感、对事业方面的思考,引人深思。

关键词:穿越小说;女性白日梦;女性心理症候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49(2008)05-0081-04 目前,“穿越小说”大概是一种最时尚的读物。

有人甚至声称:“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

”“穿越小说”眼下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图书市场上也已出现了多种“穿越小说”作品,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绾青丝》、《梦回大清》、《步步惊心》、《清宫情空净空》等,大多拥有不错的销量。

作家出版社更是一气推出了“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

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捧,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穿越小说”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何谓“穿越小说”?穿越小说是指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

“穿越”,即穿越时空的简称。

从其内容来看,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

其基本要点是,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穿越流行下的反思

穿越流行下的反思

穿越流行下的反思“穿越”一词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无论是穿越小说还是穿越剧都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它们天马行空、岁月倒置的故事情节都无不吸引着我们这些读者和观众。

但是,在这些穿越小说的流行和穿越剧的热播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深刻的反思。

穿越小说和穿越剧的故事题材都有着几乎如出一辙的模式:生活于当代的主人公,因为某种变故,突然坠入时空隧道,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个朝代(或是架空的朝代),并同真实的(或是虚拟的)历史人物发生联系,再伴随着宫闱秘史、江湖斗争;也或者是古代人同样是因为某种变故而穿越到现代,同当代的人物发生联系,等等。

诸如此类的故事线索,虽然情节多半是大同小异的,但却也吸引了众多读者和观众。

试想一下,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的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或者是一个古代人带着古代的思想,穿越到现代。

总之,让我们看到的是现代思想和古代思想的碰撞,充满了矛盾和喜剧的效果。

而就是这些非现实的色彩,满足了人们爱做梦、爱追梦的情感诉求。

每当回首这些华丽而巧妙的穿越,我们都会心动不已!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陌生的年代;想象着自己与主人公一样的成功,一样的获得了真爱,一样的快乐幸福的生活在那一个年代,等等。

而故事中描写的情节大部分都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的愿望,于是,我们的思维便活跃了。

但是,当看完了穿越小说和穿越剧的之后,我们是必须回到现实中来的。

所以,“穿越”结束后,我们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愉悦的心情。

因为,想象毕竟是想象,现实从来都是现实,想象中的故事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实。

所以,当我看到新闻里报道说,有两个女孩儿为了穿越到清朝而留下遗书自杀时,我只能说她们太无知了。

为了那虚无飘渺的穿越,而失去这宝贵的生命,给家人留下那无尽的痛苦,实在是幼稚。

若真的希望自己像故事了的主人公一样成功,那么我们需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努力、去奋斗,而不是寄托于“穿越”。

要知道,穿越小说和穿越剧纯粹只是娱乐而已,是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带来的一些乐趣而已,并没有多少价值可言。

为什么人们经常穿越时空?

为什么人们经常穿越时空?

为什么人们经常穿越时空?人类对于时空穿梭的梦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历史。

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时空门,到现代流行文化中的穿越剧,人类一直致力于突破时空界限,掌控时间流逝的速度。

那么为什么人们经常穿越时空呢?下面将从科学、心理、文化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科学解析1. 物理学视角:相对论是物理学对于时空观的重要转变,揭示了时间、空间以及质量的相对性。

在相对论的视角下,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人类可以通过掌握特定的能量,改变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从而实现时空穿越。

2. 轨迹学视角:轨迹学是研究时间和空间之间变幻的学科,认为时空因果关系是由轨迹决定的。

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掌握轨迹的变幻规律,预测或干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实现时空穿越。

3. 量子物理学视角:量子物理学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波粒二象性的,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量子物理学的视角下,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波函数的状态,跨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时空穿越。

二、心理解析1. 探索未知:时空穿越是一种突破常规的巨大冒险,人类渴望开拓未知的领域,探索更广阔的宇宙和无限的可能性,满足欲望的探索心理。

2. 逃离现实:时空穿越可以让人们逃离现实的束缚,摆脱对于过去、未来和现实的焦虑和压力,获得自我释放和慰藉。

3. 触及历史:时空穿越让人们能够穿越时空,亲身经历历史,观察事物的变化,对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演化有着无限的想象和展望。

三、文化解析1. 文化价值:时空穿越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挖掘,通过时空穿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不同阶段和演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2. 情感留存:时空穿越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留存,人类可以通过灵魂穿越等方式,让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留存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成为唯美的传说。

3. 意义超越:时空穿越具有超越常规的意义,它可以跨越世界的边界,进入神秘的领域,成为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创造的一种符号。

结语:时空穿越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幻元素,具有深刻的科学、心理和文化价值。

穿越背后的审美心理机制分析

穿越背后的审美心理机制分析

穿越背后的审美心理机制分析一、穿越题材的现状1993年,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出版,人们普遍认为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穿越小说。

不过,该小说经过一段很短的上升期后,被迅速淹没在海量的言情,都市,武侠等小说中。

直到1997年,黄易的《寻秦记》出版后,尤其是拍摄成电视剧并播出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穿越小说的阅读和写作繁荣开始展现在人们眼中。

20XX年以后,量变最终引起了质变,网络上穿越小说开始了真正的崛起。

许多小说网站都开辟出独立的穿越板块,登载海量的穿越题材小说,满足大量受众的阅读需要。

之后,正如现在所知道的那样,呈现一发而不可收的态势。

二、穿越背后的审美心理机制分析(一)心理补偿机制穿越题材在国内的兴盛,究其背后的审美心理原因,首推心理补偿因素。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差,并希望得到某种方式的补偿。

这种补偿,简言之,人们为了克服个人身心上的缺陷,而发展自身某一方面的长处,赶超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过程。

心理补偿在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有各自的特点,受众对于穿越题材不同偏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点。

以穿越小说为例,受众男女都有,年龄方面以少年,青年占绝大多数,尤其以女性为主。

青少年为主力军是有缘由的,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刚刚踏入社会或即将踏入社会,在工作技能,生活阅历,心理素质方面,相较中年人显得十分稚嫩,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

穿越题材相应地成为这些人绝佳的心灵避风港。

女性占多数的原因则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女性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备受工作,婚姻和生活的多重压力。

很多女性希望成为社会的焦点,然而要实现却是难上加难。

在现实生活中欲望不断被压抑,恰好穿越题材出现了,为她们提供了“心理补偿”的平台。

她们试图尝试从其中虚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期待得到宣泄与满足,以补偿她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缺憾。

(二)文化消费心理和娱乐心理随着后现代社会到来,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社会现象呈现出复杂化趋势,整个社会也变得更加浮躁,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精神需求能够获得满足。

穿越最常见的原因

穿越最常见的原因

穿越最常见的原因穿越是一种虚构的概念,通常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从一个时代或世界转移到另一个时代或世界的现象。

穿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学、电影、电视剧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探讨。

那么,穿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几个常见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是科幻设定。

科幻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常见的穿越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科技或超自然力量使得人们可以穿越时空。

比如,《时空恋旅人》系列小说中的时间挖掘机,能够创造一个穿越时空的通道;而《回到未来》系列电影中的时间机器,则是通过特殊的装置能够让人在时间上来回穿梭。

这种设定下的穿越,往往是为了探索未来或回望过去,充满了科幻的奇幻色彩。

其次是历史文化背景。

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穿越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元素。

穿越者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到了过去的时代,并与历史人物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穿越常常是为了展现历史文化的魅力,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比如《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主人公周志浩因为一次雷击意外而被传送到明朝,与历史人物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第三是人物心理需求。

有时,穿越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科技或超自然力量,而是源于人物本身的心理需求。

比如一些现代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迷茫,他们渴望能够置身于不同的时代或世界,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自己找到一份不同于现实的归属感。

在小说《5号房间的礼物》中,主人公柳熙烨在生活中的苦闷和无奈中,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寻找内心的自我。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利益。

穿越题材在文学、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因为它既能满足观众对于奇幻冒险的好奇心,又能带来一系列的衍生品和周边产品。

所以,一些制作方选择开发穿越题材,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获得经济利益。

比如《穿越时空的爱恋》系列电影,以浪漫的穿越故事吸引观众的眼球,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外类型的小说来满足女性读者的内心渴望。从这个角
度来说,穿越小说可谓是对上世纪琼瑶爱情小说的一
次世纪性遥相呼应。
三、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穿越”之旅
“现代社会文明倡导女性走向社会,追求自身的
社会价值。特别是职业女性,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份工
作,而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干一番事业,展现自身
能力,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她们认为“女性不失去事
情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女性的容貌被笼罩在男权
主义的阴影之下。男性对女性魅力判断标准,首要就
是女性的容颜。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现
收稿日期:2008-06-28
作者简介:郭名华(1973-),男,江西遂川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代女性的压力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不单要有“人才”还
痛苦。女性穿越小说尤如前两年的“超级女声”,是在
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女性为自己实现梦想构建的舞
台,不只是读者的舞台,也是创作者本身的舞台。“穿
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大多受过
良好教育,不少人甚至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女性穿越
小说的读者群一般是22岁以下女生或者都市白领,
她们大多认为穿越到古代去经历一场风花雪月的爱
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吗?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
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
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3]女性穿越小说受
热捧也正是体现了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女性穿越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的情感诉求,是对
现实生活空洞乏味的感情生活的逃避。接受过高等教
育的女性和职业女性,更深刻的体会到女性的迷茫与
貌和窈窕身材。从而吸引了一大堆王公帅哥。另一类

“穿越”热的社会学解读

“穿越”热的社会学解读

“穿越”热的社会学解读作者:罗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穿越”热潮迅速席卷了中国的网络与荧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捧,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穿越热潮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应冷静面对,加强引导。

关键词:穿越,热潮,青少年[中图分类号]: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206-02近年来,随着相关网络小说的兴起和电视剧的热播,“穿越”的浪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火爆之势席卷了中国的各大网站和荧屏,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题材之一。

所谓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地讲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

一、“穿越”热潮的具体表现严格说起来,这一题材并不新奇,国外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基于“穿越”,如《终结者》《时光倒流七十年》等,但这些作品一直也没有形成一股风潮,直到近几年,这一题材的作品才突然异军突起,且越来越火,其具体表现为:1、作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穿越作品最初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连载小说的形式在网络上流传,随着穿越热潮的兴起,其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开始向图书出版、影视剧、网络游戏等方面全方位发展,如在2009年,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就拿下了桐华所著《步步惊心》的电视剧改编版权,2011年,由金子的《梦回大清》改编的《宫锁心玉》在湖南卫视热映,另外一些网络穿越作品如《回到明朝当王爷》、《大魔术师》、、《邪风曲》《极品家丁》《江山美色》等已经售出影视、游戏改编权。

2、影响越来越大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女作家席绢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和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的《寻秦记》首开穿越之先河,但很快沉寂,时隔多年之后,这一题材借助网络再一次风生水起,其滥觞之作便是金子的《梦回大清》,该小说在晋江原创网站发表之后,好评如潮,此后这题材便一发不可收拾,一跃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和头牌,百度上有一个专门的穿越小说吧,其他的知名网站如红袖添香,起点、爱搜书小说网等也都推出了穿越小说专题,而在2007年9月,作家出版社以12%的版税、各10万册的首印量签下《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等被百万网民评选出来的“四大穿越奇书”,将这场由网络写作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加入穿越大军,其影响越来越大。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同 的需 要 。
“ 穿越 ” 小说 中鲜明的女性 形象 , 映 了女性 主体 意识 反
在草根层次得到最 大的释放 。
“ 穿越 ”小说 的作者 和读 者多 为青年 ,他 们是联 系现实与未来 的纽带 ,不拘于传统而又放 眼未来 ,当 青年质 问 : “ 谁说女 子不如男 ” 当青 年追求 基于性 ? 别差异的平等时 ,在他们 的身上 ,我们看到 中国未来 性别 平等的希望 。
旦重 研 ! § Q }E 兰= Q Q

性或执着的爱情 。生 活的意义在 于生 活本 身 , “ 写作 不是为 了生存 ,而生存是 为了写作 ” ,鲜有 深层 意义
的追 问 。
配角出现 ,她们不再是男性帝王将相舞 台的看客 ,女
性有 了鲜明的主体意识 ,成为独立 、 自主 、有 自己思 想 的平等的个体。 《 美人如花隔云端》 里精明的唐朝女 商人 , 步步晾心》中卑微而又坚忍的若曦 , 厨娘皇后》 《 《 中有着奇胖身躯和善 良心灵的女主角 , 《 通房 丫头 》中
里 ,青年可 以肆 意宣泄 自己的创造 欲望和表 达需要 ,
把它当作 自娱 自乐 的平 台。有人看 、有人评 、有人气
是成功的保证 ,无学历之忧愁 、无发表之烦恼 ,创作 与阅读 同步 ,创作 与批评 同步 。 “ 穿越”小说较之 其
他 网络小说 ,少 了时 空 的限制而 多 了 自由表 达 的空
“ 穿越 ”小说 里始终洋溢 着青春化 的写 作姿态Ⅲ , 由于青年激情有余阅历不足的缺陷 ,使小说易 陷于平 面和肤浅 ,略显稚嫩和易走极端 ,其 主题多是青春 的 幽怨和风花雪月的叹息 ,内容不 乏宫廷 阴谋 、爱恨情
仇 ,从而构建 了青年特有的语 言符号和审美趣 味。在

文化心理学-穿越文化

文化心理学-穿越文化

一般都会发生感情上的事情,最后在或许离
开之前 ,缠绵悱恻 ,最后或许回到本来的时 代 ,或许干脆就在古代一直待下去,通常就 是这些啦~!!!
穿越文化为何流行?
一、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二、集体无意识中的英雄情结 三、个人心理 四、社会心理
一、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的主要特点就是动力学思 想,即把精神生活还原为“冲动力”和“阻力”之 间的相互作用。在人格中,冲动力是能量的发泄作 用,如性本能、生理的紧张等;阻力即反能量发泄 作用。从人格的三大系统来看,伊底只具有能量发 泄作用,自我和超我同时具有能量发泄和反能量发 泄作用,即自我和超我不仅具有自己的内驱力,而 且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阻止伊底的轻率行动,即是反 能量发泄作用。
四、社会心理
1、“穿越” , 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一种 “心病” 当前目前穿越剧的种种卖点除了青春偶像 和清纯爱情之外,无一不对权谋算计、明争 暗斗进行浓墨重彩地渲染。从片名来看, 《宫心计》、《美女心计》、《宫· 锁心玉》、 《步步惊心》⋯ ⋯ 无一不因循着弄权谋者得 天下, 耍心机者受宠爱的情节套路。
穿越剧——宫

电视剧《宫锁心玉》,又 名《宫》,是由金牌编剧 于正和湖南电视台携手制 作的首部港台内地联手的 清朝穿越剧。本剧以清朝 最具话题的“九子夺嫡” 为题材。剧中杨幂扮演一 个现代少女洛晴川,穿越 到清朝,经历古代的宫廷 生活,经历一番“宫心计” 和男女情爱之后,回到现 实中,更加懂得珍惜当下。
穿越类小说
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刘方指出:“穿越 是继玄幻、历史、盗墓等三波网上阅读热潮 后的最新网络阅读势力。而且这股风潮来势 更凶,网罗的作品数不胜数,各大原创网站 的头牌小说都是穿越。可以说,网络阅读, 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穿越小说先 于网络小说存在。早在1994年,黄易所著的 《寻秦记》被当时归为玄幻小说类。按现在 的分类,《寻秦记》为穿越小说的开山之作。 后来,又有了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 这些都是早期的穿越类作品。

初一议论文谈穿越

初一议论文谈穿越

谈穿越
“穿越穿越,征服一切!”最近“穿越”一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穿越指的是人物因为某原因,从自己的时空到了另一个时空的事件,因此出现了穿越剧。

谈起穿越剧,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国早年就出现了。

如港剧《寻秦记》,近年的《神话》,都曾掀起了一股“穿越风”,这段时间,只要打开电视,电脑,相关的报道扑面而来,一时之间穿越之风席卷了全国的大街小巷,穿越题材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电视剧题材,穿越剧成为了一种时尚,
在当下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在忙于工作、学习、生活,伴随而来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于是他们希望借助某种方式来释放压力,而电视作为人们日常休闲消遣的工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一种很好的解压工具,电视娱乐化便这样应运而生。

此类题材有着几乎如出一辙的剧情模式:生活于当代的主人公,因为某种变故,突然坠入时空隧道,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个朝代,并同真实的历史人物发生联系。

穿越小说为什么这么红

穿越小说为什么这么红

大学里的青春梦-----我看穿越小说大学里很多学生都在看穿越小说,穿越小说是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网上曾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阅读穿越小说的比例非常高,穿越小说的走红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到底是为什么穿越小说会走红?而大学生为何如此青睐穿越小说?穿越小说以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与过去生活相结合,任由人们发挥想象能力,在空间中无拘无束,施展自己的才华。

穿越小说之所以流行应该是因为是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空虚和无归属感,所以人们纷纷寻找各自的精神寄托。

国学又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再次兴起。

于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古中国怀有一种奇特的情结,这是一种“家”的情结。

就像是一种认同感,这使得穿越具有了一种在思想层面上被接受的可能性。

穿越小说空间上的位移,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思乡加返乡,这种状态似乎是中国人整体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深度心理。

大学里在所有的人被给予了同等的教育,也同等了接受了现代社会的思想和灵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获得成功。

因此,在比较和竞争下这是一种很悲哀的现实。

穿越后的主角很多都是白领、学生或者是一般的平民,他们想要精英化的意识。

就是想要变得强大,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想被重视,在穿越的虚拟中,他们不用太努力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依托于自己现在所没有的身世,来达到自己对拥有金钱和地位的一种虚幻的满足。

穿越小说就是这样给了人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满足的平台,密布了在现代社会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功。

在小说中他们获得了在现实中没有的对自己生活和世界的强有力的掌控:小说中的主角可以穿越在不同时空之中,因为已经具有现代人的知识能力所以可以从容应对古代的种种挑战,可以成大功出大名还抱得美人归。

而现实中,大学生的世界主要围绕着家庭和学校,他们面对的是学习生活和社会压力,而穿越小说提供了可以暂时逃避这个现实的虚拟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在另个世界里展示自己的才华。

论网络穿越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网络穿越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网络穿越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涂绪谋【摘要】近年来,穿越时空这类文学作品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迅速走红,成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

穿越小说大多融汇历史、言情与玄幻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讲述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由于其浓郁的梦幻色彩,受到了青少年特别是女性读者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穿越”像一场华丽而旖旎的“心灵旅程”,以白日梦的形式起到了舒缓现实世界压力的作用。

但是,从“穿越”的风靡走红,也折射出了当今青少年世界的一些现象,如偏执的世界观和视角、对现实的迷失及幻灭感、“拒绝长大”的逃避倾向、严重的功利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穿越小说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关注并加以适当引导。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4【总页数】5【关键词】网络小说;青春小说;类型小说;穿越小说;青少年;“清穿”;言情引言21世纪以来,穿越小说成为最为走红的青春文学现象,风靡各大网络,与玄幻、网游、盗墓等类型小说一样,“穿越”、“清穿”跻身于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中最为时尚的词汇,晋江、红袖添香、新浪、腾讯等读书网站上汇聚了数千部这类小说,读者也多以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女性为主[1]。

“穿越”是一类历史言情剧小说,描写身为现代人的主角,由于偶尔的机缘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某个王朝,经历的一些故事,大多都是与史上著名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2]。

自2007年7月,由腾讯、晋江、红袖添香、17K文学、九界文学网等文学网站以及作家出版社、龙门书局、朝华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等实体出版社,在网上发起了系列评选活动,通过网络统计的点击率、收藏率、下载率等指标,最终评选出2007四大“穿越奇书”——《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木槿花西月锦绣》、《迷途》、《望天》。

可见,“穿越”正在掀起当前类型小说新的一波浪潮。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网络是越来越发达了,电脑,手机,电视机应有尽有。

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在我们父母辈那代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到了我们这个年代便是家常便饭。

比如说,在以前,大家看的都是和共产党有关的电视或者是和历史有关的电视;在以前,虽然通信条件差,但邻里之间关系和睦,而现在呢,就算住在隔壁,可能对彼此来说也是陌生人,就好像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在以前,大家的思想里会有“同性恋”一说吗,可是现在似乎已经见怪不怪。

最近,穿越剧以及穿越类的小说非常的红火,走在路上,坐在地铁公交上都能听到大家提及最近很红的一部穿越电视剧《步步惊心》,电视剧讲述的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女子穿越到了清朝并在清朝所展开的一系列爱恨情仇。

据一位心理学家分析说,现在的小孩爱看穿越剧是因为现实生活压力太大,然而在古代可能会比较无拘无束,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穿越剧给现代青年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似乎大家在看了穿越剧或小说之后都会幻想自己穿越到哪个朝代,而且,大家看穿越剧一般关注的都是穿越过去的主角在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发生的一切,并未考虑到历史的真
实性,如果翻读历史,便会知道,历史上更本没有主角的存在。

所以,看看电视剧只是一种休闲方式,可以让自身得到暂时的舒缓,但是不能陷进去,也不能在脑海中有这就是历史的想法。

我们为什么爱穿越作文600字

我们为什么爱穿越作文600字

我们为什么爱穿越作文600字
我们为什么爱穿越作文600字
琼瑶阿姨明显落伍了,一部新《还珠格格》出来,除了肉麻的台词被娱乐节目抓住恶搞一番外,不痛不痒,打动的只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孩。

要问成年人爱看什么,答案是穿越剧。

尽管听起来好像并没有高明多少,但这个答案至少说明了一点:不要指望那些每天赤裸裸面对高房价、社会板结、女人势力和男人做作的社会现实的成年人,私底下能拥有多少勇气直面鲜血。

现实不能说不可说,他们在企图心下,无论谁龟缩起来。

于是穿越剧的流行便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穿越剧便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

关于穿越剧的大讨论,《宫》热播时就掀起了一轮,《步步惊心》则引发了又一轮的讨论。

《步步惊心》的故事和《宫》一样,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

这是件奇怪的事,中国不像美国unjs,穿到哪儿都只能从“五月花号”那条船讲起。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到头来只有那么几段历史被众多文人神棍操纵,演绎出几百个版本。

还有一个新闻报道。

某地一中学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主题是“命运”。

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学生,多个写了穿越剧,他们有的到明朝待了五年,成功躲避了几场暗杀;有的去了三国,打败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统一了三国。

所以,我更乐意将全民爱穿越归结为一种偶发性的心理情结——人人
都喜欢做梦,而且人人都有做梦的权利。

或许有人会说,那些小屏幕上的风潮终究上不了台面。

不过,说不定明年这阵风就刮到大银幕上了,宣传语都是现成的——融合剧情、奇幻、爱情于一体的大片,不等改编个什么《赵氏孤儿》更有想象力?接下来,就让我们猜一猜,那些大导演会带我们穿越到哪个年代!。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
分析
郭名华;赵玲
【期刊名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8(25)5
【摘要】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迷于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逃遁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穿越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女性的对美丽、对情感、对事业方面的思考,引人深思.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郭名华;赵玲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四川,绵阳,621000;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穿越时空的传说——论穿越小说及其电视剧改编 [J], 陈若晖
2.现代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J], 肖菊蘋
3.异托邦的想象:“女性向”穿越小说中的“白日梦” [J], 郑珊
4.穿越小说中的现代女性心理意识探究 [J], 李静
5.女性心理学的进化与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 [J], 叶浩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导读:“穿越”两字曾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而来,为何人们钟爱“穿越”?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怎样心理?
穿越文,穿越电影,曾一度在社会中流行,继而又有穿越测试,想自杀穿越到古代事件的发生,这一连串的穿越,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钟爱穿越?钟爱穿越的背后又有着怎样
的心理状态。

对钟爱“穿越”心理的分析
自《宫》首播问鼎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之后,2011年第二部穿越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女娲灵珠》再创收视新高。

穿越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2011年被称为“穿越年”。

对如今穿越题材火爆荧屏,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指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穿越玩转大众神经
穿越,作为时下热门词汇,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并以其奇妙、刺激、未知等出彩特色吸引不少看客,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有关于“穿越”的梦想。

俨然,“穿越”成为了一种流行,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各种以穿越为题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更是不胜枚举。

所有穿越剧中,执牛耳者非《寻秦记》莫属。

此后影视剧玩穿越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股前所未有的
“穿越风”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而来。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其微博透露,目前已有近十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穿越剧正在拍摄中,预计2012年将会迎来穿越剧的播出高峰;更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3年,在“穿越剧”的引领下,也将迎来“穿越小说”的第二轮浪潮。

现在很多主流的文学网站上,都有明确的分类,“穿越”赫然在列。

而当下的“穿越”承载之广,已经超乎想象,涉及题材几乎可以把古今中外各种文本全部囊括,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奇幻、悬疑、言情、历史、游戏、动漫等分类,经典文学的四大名着,都能被现代人穿个遍,几无死角。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绝大多数穿越小说没有文学性可言。

”他还强调:“穿越小说其实最见功力,丰富的文史知识是必备的修养。

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取信于人。


*如此流行为哪般?
“穿越热”大行其道,问题也就产生:它究竟触动了现代人的哪根心弦?
曾出版数部穿越小说的北京阅读纪文化公司总经理侯开指出,穿越类题材红火的根源,是穿越形式本身内在的魅力,“现代人处在过去的时空中,就有了预知能力,这种预知能力在另一个时空中带来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差别,永远都是吸引人的戏剧冲突。


作家郭敬明表示,无论电视剧还是小说,穿越题材之所以流
行,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很纯粹”的东西,“它跟《蜗居》、《潜伏》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同,我们在现实主义题材里面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看完之后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剧中体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因为它已经脱离了现实条条框框的约束,让人很有自信,这就是穿越剧最迷人的地方。


同意这种说法的,还有《宫》的制片人、编剧于正:“穿越剧反映出当下部分观众的一种心理趋势,现实社会中缺少互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正日益疏离。

正因为如此,人们希望回到过去那种‘群居’、感情纯真的年代,而穿越影视剧正好能满足观众这部分幻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一些流行的现象往往都是跟集体无意识有关,像这种对过去和未来的穿越,超越正常人的水平,往往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英雄情结。

就算高科技知识武装到了牙齿,精英人才也不过是工业体系里的小螺丝钉,于是人们便通过看或者读“穿越”得到一定的补偿。

*风靡不一定为经典
“穿越”不只在中国流行,国外网友亦如此,以至于谷歌在不久前推出了搜索引擎的新概念:穿越搜索。

日常生活中,“穿越”成为“打酱油”之后又一个万能词汇。

朋友长期没有联系,可以调侃“你穿越去了?”网络上得知一些作者去世,网友的祝福就是“相信她一定去穿越了,开始了新人生!”“穿越文化”,由此成为人们的一种祝福和期盼。

随之白日梦也多了起来。

于是,不少人提出,“穿越”太多会影响人格。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以培表示,目前的阅读环境给予了“穿越”作品土壤,“正统作家不把这些小说归于文学,而是消遣,所以不屑于写。

这好比一个孩子在吃泥巴,你不让他吃,那应该给他一块巧克力,而我们现在就处于没有巧克力的阶段。


穿越小说《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说:“现在红遍美国的吸血鬼题材,其实也是一种穿越,古代的人穿越到现代,同样是对时间的超越和克服。

穿越作为一种载体,会随着时间,随着人们的口味,一会儿流行,一会儿不流行。

所以,不用替穿越作品的前途担心,只要人类继续对时间好奇,这类作品就会一直存在。

”而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认为,这类作品在空间维度上虽然具备了传播的广泛性,但在时间上能否经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确是不可恭维的。

“因而穿越文化算不上经典。


大众文化,从来不否定做梦,不否定通过各种作品和形式,为当代人提供心理慰藉和历史想象。

穿越正在成为童话故事,让看着书或者坐在电影院、电视机前的我们恨不得也能立即穿过时空隧道,擦掉现实生活的平凡无奈,领略一番异时代的心灵历练。

然而,无论在其中经历一场怎样的成长和传奇,“穿越”究竟是能够求解的科学抑或只是单纯幻想已不重要,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直面现实的平淡,才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新拷问
*“穿越”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前不久,广电总局严厉批评如今越来越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

这些“穿越”文艺,以娱乐化的、消费化的文化原则对待文艺创作,生产出的文艺产品粗制滥造,助长了文艺活动中浮躁、逐利的风气。

“穿越”,一个新兴词汇,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现代科技所无法完成的(将来能否实现还未为可知),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穿越”文化的风气影响,远非这样简单,也远非只在文艺活动的领域内,“穿越”文化正渗透于我们的各个领域。

最近,《中国青年报》载文《有多少孩子“迷失”在穿越文中》,即披露了目前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迷失”于“穿越”中的种种文化现象。

爱好、迷恋“穿越类”小说,喜欢探讨“穿越”技术的一族,他们的称呼叫“船帆”,即穿越粉丝。

“船帆”对“穿越”文化的迷恋,既有共同的心理,也有共同的行为。

有人说,穿越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体,谁没看过就是OUT(不入时)了。

有媒体报道说,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日常作文会写“穿越”,有时考试的时候也会写“穿越”,穿越文正在成为他们诉求、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穿越文”,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挤占他们的阅读空间。

随着一些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各种体例、各种档次的穿越小说在大、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读者众多。

在网上,你还可以轻易地找到各种穿越题材的论坛。

论坛的讨论有,穿越形态、方式、地点、身份、故事惯例、时空分类、结局分类、穿越必须掌握的古诗词等。

这种“穿越”文化的流行和泛滥,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文艺欣赏趣味,甚至对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选择、生命意识,也产生了影响。

一些青少年如此趋奉、追求和迷恋“穿越”文化,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有着文化的原因、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的。

这种“穿越”的诱惑力,在于指向人的心理上的无意识和下意识,通过这种催眠力,唤起和产生“白日梦”式的幻想或幻象。

面对这种“穿越”文化的侵袭,不少老师和家长感到忧虑,“在这些题材包围下的我们及学生,是非常无奈的。

电视传媒对年轻一代的误导和毒害,常常令我们无能为力,这个问题得交给电视传媒去思考。


许多“穿越迷”喜欢、着迷“穿越”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中所展现的无忧无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令人向往,“其实我们爱它并不是因为小说本身,而是当今在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之下,我们暂且躲在穿越中找到一个避风港。

那里天马行空,有各种我们想要却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世界”……一种压抑个性、扼杀想象力、束缚创造力、缺乏自由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必然会使身在其中者通过心灵放飞、通过实现梦想,渴望冲破藩篱,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船帆”们正是把这种心理愿望投射到“穿越”文化这一点上。

然而,理
性精神、文化自觉的不足,他们却已在“穿越”中迷失。

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像罗素所说: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面的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个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

钟爱穿越文,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在穿越中寻求庇护,更能激发人内心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感,以上就是对人们钟爱“穿越”的一种心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