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邮政到中国邮政
2018-2019-中国邮政120年大事记-易修改word版 (4页)
2018-2019-中国邮政120年大事记-易修改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中国邮政120年大事记
1896 大清邮政
清代国家邮政开办初期,大清邮政京局员工合影。
1896年3月20日
清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标志近代国家邮政的诞生。
1911年5月
邮政从海关独立出来,成立了邮政总局。
1912 中华邮政和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
上海邮务管理局的摩托车队。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交通邮政部分干部合影。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也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简称中华邮政。
1919年7月
中华邮政正式开办邮政储金业务。
1921年7月
中华邮政开办航空邮件业务。
邮政发展史
(二)传统邮政
1. 邮政的产生 国家邮政的产生
➢ 伴随着私人寄递组织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 为了满足社会通信的需要开始建立国家邮政, 如1477年法国建立了皇家邮政,1516年英国组 建了国家邮政通信网。但是,这些官办邮政最 初同古代邮驿一样,并不为公众服务,直到 1600年前后才开始合法收寄私人邮件。
大清邮政 1896年,南洋大臣张之洞向清庭奏请开 办国家邮政。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 帝在总理衙门呈报的兴办邮政的奏折上 朱批了“依议”二字,正式批准开办 “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任命总税 务司赫德为总邮政司。
( 此 处 插 入 视 频 2010 版 国 脉 所 系 第 五 集 VTS¬-02 00:16:33—00:17:03))
(一)古代邮驿
(一)古代邮驿
2. 邮驿的产生
早期利用烽火台的这种声光通信方式 只能通报简单的信息,因此,利用人 力、畜力的通信组织进行复杂的信息 传递方式就出现了,这就是邮驿。
(一)古代邮驿
2. 邮驿的产生
邮驿是国家出现后专门为政府传递公 文和军情而设置的国家通信机构。到 西周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 的邮驿制度。邮驿制度的出现,源于 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 的需要。
(一)古代邮驿
2. 邮驿的产生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时期驿使图
(一)古代邮驿
4.古代邮驿的发展与衰落
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 221 年 ) , 在 全 国 广 修 驿 道 , “车同轨、书同文”,并颁布 第 一 部 有 关 通 信 的 法 令 —— 《行书律》
(一)古代邮驿
4.古代邮驿的发展与衰落
(二)传统邮政
6.传统邮政的特征
国家专营 业务面向公众开放 均一的资费制度 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固定的路线和班期
中国邮政历史
中国邮政历史邮局历史作者: 发布日期:2010-08-31 00:00:00 查看次数:469 次对中国邮政来说,20世纪是漫长曲折的百年,也是奋斗飞跃的百年。
中国邮政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新中国邮政三个时期。
值此世纪之交,让我们穿越时空,回眸百年,温故而知新——1.光绪批准开办大清邮政——近代邮政应运而生中国古代,邮驿只为官家服务,与平民百姓无缘。
随着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专营民间通信的民信局才渐成气候,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进入全盛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反客为主”,擅自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被称为“客邮”。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不少中外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开办国家邮政。
1878年,总理衙门同意由海关试办邮政。
3月23日,天津海关宣布收寄华洋公众信件。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
总理衙门委任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
1897年各邮局正式对外办理业务。
大清邮政官局的开办,成为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的标志。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邮政也只能是艰难起步,惨淡经营,缓慢发展。
2.正式加入万国邮联--中国邮政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古代邮驿较为发达,对世界各国有较大影响。
因此,近代邮政在中国一出现,就受到了万国邮联的重视与关注。
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1947年在第12届邮联大会上,中国首次入选由19名成员组成的邮联常务理事会(即执行与联络委员会),并担任理事会副主席。
中国近代自被坚船利炮敲开大门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中不平等的多,平等的少,屈辱多,荣耀少。
中国近代邮政与世界邮政的平等交往,不仅为中国邮政增加一页光荣之历史,也为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增加了一页光荣的历史,让邮政人特别引以自豪。
3.限令民信局停业--中华邮政彻底实现大一统1934年,国民政府以信函是国家专营业务为根据,勒令各地民信局一律停业,至此中国近代邮政在国内归为统一,邮政通信市场为国家邮政所有,邮政的信函专营权得到进一步确认。
中国邮政百科
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中国邮政”。
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
统称“中国邮政”。
2009年,中国邮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邮政网络,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国家邮政局同国家民航总局改由交通运输部领导,国家邮政局成为副部级的邮政行业监管机构。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则暂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义务,中国邮政集团作为全国各地经营性邮政局(所)的中央机构,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80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有独资的副部级重点中央企业。
至此,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的大幕拉开,但邮政改革的大潮并未停止。
编辑本段邮政历史中国古代的邮驿与烽火台通信中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殷即商代,亦称殷商。
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光绪年间,在此掘得龟甲兽骨,上刻文字,后称甲骨文。
甲骨文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边戌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宇。
经考证,“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
在古书《待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简书”就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
“简书”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纪一11世纪),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时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
关于烽火通信有个叫“千金一笑”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说:周幽王有个爱妃褒姒,她虽长得很美,但轻易不肯一笑。
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金属叫金子)。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
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
2006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
2006-27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J)1896年3月,清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这成为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方针成为我国邮政服务的基本准则和追求的目标。
我国于1986年恢复开办邮政储蓄,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专门办理居民个人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27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商品名称】:2006-27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整张数】:12枚【发行日期】:2006-12-30【规格】:60mm×40mm【面值】:1.2【设计者】:邵立臣、余勇【印刷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邮政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
此后,历经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新中国邮政三个时期,邮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进步。
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1934年,中国邮政在国内归于统一,邮政通信市场为国家邮政所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政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业,并确定邮政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邮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新中国第一部邮政法律《邮政法》于1987年1月1日起生效。
1998年,国家邮政局成立,邮政开始驶入独立运行轨道,通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日益增强,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邮政发展道路。
1999年8月23日至9月15日,世界邮政在世纪之交的盛会——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在北京举行。
目前全国邮路总长度(单程)达340.6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单程)为356.5万公里,城市投递段道有4.8万条。
2005年全行业实现总收入577.2亿元。
2006年实行政企分开后,中国邮政在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邮政体制下,成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改革邮政主业,组建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更大发展。
ems发展历史
E M S一、历史:中国有真正邮政的历史起源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3月20 日,由北洋政府总理大臣李鸿章奏章光绪皇帝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华大清邮政,由英国人督办。
至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邮务分局,初步形成全国邮政网络。
1912年(民国元年)由丹麦人在中国天津至北京间架设单铁电报线路,首次使用莫尔斯人工报机拍发电报成功;1916年(民国五年)还是由丹麦人通过电报线路使用磁石电话实现通话。
至此中国电信有了雏形。
在大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的近六十年间,中国境内的邮政和电信各自分属于不同体制,“大清邮政”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一直属于中央直属,而民国年间的电信则属于国民政府交通部。
1951年9月25日,人民邮政和电信统一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邮政、电信第一次合并。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全国县以下邮电全部划归当地政府管理,归口交通运输;1967年邮政与电信分家,邮政仍归交通运输口,电信归当地军分区领导;1972年邮电第二次合并,又统一归国家邮电部;1998年11月,邮电第三次分家,但都归信息产业部;2007年,邮政划归交通运输部,电信划归工业与信息化部。
至于你提到的物流、EMS(特快专递)、储蓄银行这些业务,都是从邮政派生出来的。
二、现状:国内特快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主要经营国际、国内EMS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
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S 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2,000个城市。
EMS特快专递业务自1980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除提供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相继推出国内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
现代邮政业务与组织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1.古代邮政的作用服务于国家政权是邮驿的本质。
邮驿本身就是国家统治体系的基础,它起源于统治阶级传递政令和军事情报的需要,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强盛、促进生产力发展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是古代邮驿的根本作用。
中国各个朝代,通信的需求都是产生邮驿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中国邮驿对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朝初期中国邮驿已通达缅甸、印度等国。
国际驿道的开辟,使得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人员的交往、物品的流通成为可能,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交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近代邮政的演进阶段中国近代邮政的演变大体上可分为“客邮”、“海关邮政”、“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中华苏埃维邮政”等几个阶段。
1.“客邮”是指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非法在中国开办的邮政机构。
2.海关邮政包括海关兼办邮政和海关试办邮政。
3.“大清邮政”正式开办,这标志着中国邮政诞生。
4.中华邮政于1913年成立,隶属于交通部,并在1914年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5.中华苏埃维邮政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首先开辟了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6.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主管全国邮政和电信工作。
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
3. 现代邮政的特征(1)邮电分营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各国都采取了邮电分营的方式。
邮电分营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邮政、电信两大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 政企分开,邮政独立运营邮政体制改革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政企分开可以解决邮政经济运行中积累的邮政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一系列配套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邮政新体制和新机制。
(3)邮政市场逐步开放、邮政专营范围缩小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市场的发展表现出普遍服务市场相对萎缩,商业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局面;商业服务市场的业务收入在整个邮政企业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加大,已成为邮政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邮票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邮票解放区邮票是革命战争的产物,具有国家政权性质。
它的发行开创了中国邮票史的新纪元。
而这其中的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邮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的历史画卷,也是中国人民邮政发展的形象记录。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由四五万人发展到50万人,在华北、华中、华南相继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皖东北、皖中、皖南、苏南、苏中、苏北、豫皖苏、豫鄂边、东江、琼崖等10多个抗日根据地,加上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拥有1亿人口。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各级党政机关、群众组织工作的开展,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了战时交通,实行免费寄递。
由于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与巩固,群众邮件数量的增多,战时交通逐渐发展为邮政组织,先后发邮票及各种邮资凭证,实行有资寄递。
在抗日部队中,为便利抗战指挥员及军人通信,建立了军邮通信组织。
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边区政府,山东和苏中、淮南、盐阜等区以及若干分区,先后创办了抗日邮政或战时邮政,发行了邮票。
据统计,自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前身为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管理局)发行以“中华邮政”为铭记的第一套抗日根据地邮票至1945年底苏中区发行加盖邮票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共发行邮票56套,219枚。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邮票既是抗日根据地通信的邮资凭证,同时也记载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勇杀敌、爱国救亡、勤于工作、努力生产,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创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光辉历程:它是国共合作的见证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为此,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以“中华邮政”为铭记的邮票。
第一版邮票1套3枚,图案分别为:朱红色半分宣传图、绿色1分农耕图、蓝色2分战士图。
晋察冀边区1937年12月发行的“半白日图”邮票、1938年2月发行的“全白日图”邮票、1938年8月发行的无面值“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左图),以及1938年2月14日唐县临时邮局发行的“唐县临时邮政”邮票,都是国共合作的见证。
百年邮政
中国邮政百年回眸对中国邮政来说,20世纪是漫长曲折的百年,也是奋斗飞跃的百年。
中国邮政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和新中国邮政三个时期。
值此世纪之交,让我们穿越时空,回眸百年,温故而知新——1.光绪批准开办大清邮政——近代邮政应运而生中国古代,邮驿只为官家服务,与平民百姓无缘。
随着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专营民间通信的民信局才渐成气候,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进入全盛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反客为主”,擅自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被称为“客邮”。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不少中外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开办国家邮政。
1878年,总理衙门同意由海关试办邮政。
3月23日,天津海关宣布收寄华洋公众信件。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
总理衙门委任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
1897年各邮局正式对外办理业务。
大清邮政官局的开办,成为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的标志。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邮政也只能是艰难起步,惨淡经营,缓慢发展。
2.正式加入万国邮联--中国邮政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古代邮驿较为发达,对世界各国有较大影响。
因此,近代邮政在中国一出现,就受到了万国邮联的重视与关注。
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1947年在第12届邮联大会上,中国首次入选由19名成员组成的邮联常务理事会(即执行与联络委员会),并担任理事会副主席。
中国近代自被坚船利炮敲开大门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中不平等的多,平等的少,屈辱多,荣耀少。
中国近代邮政与世界邮政的平等交往,不仅为中国邮政增加一页光荣之历史,也为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增加了一页光荣的历史,让邮政人特别引以自豪。
3.限令民信局停业--中华邮政彻底实现大一统1934年,国民政!府以信函是国家专营业务为根据,勒令各地民信局一律停业,至此中国近代邮政在国内归为统一,邮政通信市场为国家邮政所有,邮政的信函专营权得到进一步确认。
迎接中国近代邮政落生的不是柔软的襁褓,而是一片荆棘之地。
中国邮政邮储银行发展历程
在全国正式推广
中 国 邮 政 储 蓄 银 行 发 展 历程
2009年 推出第一张信用卡,并开展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二手房贷 款等业务 2010年 6月1日,网站改版,正式推出网上银行和跨行转账业务,业务更 加齐全。 6月9日,邮储银行小额信贷获德国GTZ最高成就奖。 6月1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信贷系统在山东省分行成功试点 上线运行,标志着邮储银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迈出了至关重 要的一步。 2011年 2月10日,全国邮政储蓄个人存款余额今年新增1828亿元,总规 模突破了3万亿元,达到30299亿元。 9月6日,在2011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荣获2011 金融展“年度最佳服务奖”,邮储银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荣获 “优秀中小企业服务奖”。 11月9日,邮储银行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 贷款突破7000亿元。 11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票据贴现资金投放突破1000亿元。 12月20日,2011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揭晓,中国邮政 储蓄银行获2011中国金融机构“年度最具成长潜力银行”称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获奖海报
中 国 邮 政 储 蓄 银 行 发 展 历程
2012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改于2011年12月31日获批, 2012年1月2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 前行中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在广大公众中树立了社会知 名、百姓信赖的业务品牌,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 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中 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按照 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 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 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
邮政的历史
邮政的历史邮驿邮政在古代是邮驿,为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
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为大众寄递各种邮件,是现代邮政的开始。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商业竞争不断扩大下国家利益不断被商业利益取代,商业利益逐渐成为各国邮政不得不考虑的生存法则,由此而运营了邮政公司。
邮政涉及的不仅仅是商业中国邮政从长远考虑公司化经营必然会使得各国邮政秩序不断混乱,从而造成各国其他民生领域矛盾激化,公司经营应只是短暂行为。
邮政除了在业务上积极拓展,大清邮政也不断地在全国各地延伸网路、增设邮局,逐渐开始与世界性邮政组织有了一定的联系,大清政府曾派代表列席第五届“万国邮联大会”。
在激烈的历史竞争中,闭关自守的大清王朝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之,大清邮政也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是“中华邮政”和“革命时期邮政”的产生和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并颁布了邮政法,提出了“以法治邮”的思想,法制化管理下的中华邮政成绩显著,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在1914年3月1日,加入了万国邮政联盟,从此开始参与国际邮政事务。
同一时期,中国的土地革命在南方轰轰烈烈的展开,在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邮政通信组织也应运而生,“革命时期邮政组织”主要负责党内机关单位的文件传递。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邮政事业翻开了暂新的一页。
同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朱学范任部长。
一个月后“第一次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新中国邮政的发展框架。
在拓展网络、增设局所的同时,50年代初期的邮政主要形成了四项基本业务——函件,包裹,汇款,报刊发行。
并在1952年提出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并一直延用至今。
1971年,随着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之后,1972年4月13日,万国邮政联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邮政重新回到了世界邮政的大家庭,邮政事业蓬勃发展着。
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式)
清末传统婚礼
民国时期的婚礼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9
中国几大主要菜系
粤菜是以广 州、潮州、 东江三地的 菜为代表而 形成的。粤 菜的用料达 数千种。
鲁菜咸、鲜、脆嫩 ,风味独特、制作 精细,用料广泛、 选料讲究、刀工精 细,注重用汤,精 于制汤,尤其讲究 “清汤”、“奶汤 ”的调制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学生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 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 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 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宽松肥大的旗袍
改良旗袍
晚清旗袍
民国旗袍
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②女装:
旗装
改良旗袍
③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 由拘 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 走向 “开放” ④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 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2.饮食变化: 饮食丰富、习惯多样 (1)中国传统饮食: 地方特色鲜明
(2)鸦片战争后: ①西餐传入 ②面包房、咖啡店等 ③西式糖、烟、酒、饮料等
在近代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对中国的掠夺在现代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负面影响1邮政事业的发展时间时间成就成就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正式办理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二通讯工具的进步时间时间成就成就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时间段时间段成就成就电话传入中国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2电话的发展1882年民国成立后20c80s后截止2002年4
中国集邮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集邮的历史与发展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集邮的历史与发展,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集邮历史概述1878-1896,是海关试办邮政的时期。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本来理应由国家行使管理的海关事务,却被外国人所控制。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来华的洋人越来越多,对邮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外国人向清政府提出了建立邮政的要求。
1866年,清政府衙门按照时任总税务司司长的英国人赫德的意见,把各公使馆邮件寄递事务,交由总税务司管理。
1876年,清政府衙门又采纳赫德的意见拟创办邮政。
1878年3月,赫德根据李鸿章的建议,指派德璀琳主办,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芝罘(fu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由海关试办邮政业务,开始收寄公私信件。
同年7月,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19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
1842年的《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了第一批(五处:广州、上海、宁波、厦门、福州)通商口岸。
中国的邮政主权也受到了侵犯,一些国家先后在中国领土上设立自己的邮局,发行和使用他们的邮票。
这个时期(未有中国自己的邮政机构之前)在中国使用的外国邮件(邮票和戳记),当时被称作“客邮”(实际上是“侵邮”)。
这样,收集邮票的风尚,首先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福州、广州等地,逐渐向内地及全国传布开来。
但当时的集邮者,多为外籍人士,多为在海关、铁路、邮政等部门供职的外籍员工。
前面提到的时任清代海关总税务司司长的英国人赫德,也是位集邮爱好者。
1878年大龙邮票发行后,第二年上海《申报》就出现了收买“海关人头”(邮票)的集邮广告。
1880年,上海基督教会清心堂出版的《花图新报》上,刊出题为《各国信馆之印图》的短文,介绍收集邮票的意义。
这些都表明,作为“舶来品”的集邮,首先是在一些能接触到外事事务的人中间,如在海关、铁路、邮政、洋行、教会学校等地方供职的中国员工中传播流行开来。
随着集邮人数的逐渐增多,经营邮票的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
邮政的历程
法人资格: 法人资格:
1995年10月 1995年10月4日,原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注册 为法人资格, 中国邮电邮政总局” 为法人资格,即“中国邮电邮政总局”,简称 中国邮政” “中国邮政”。 1998年成立国家邮政局, 1998年成立国家邮政局,为信息产业部管理 的国家局,1998年 28日正式挂牌 日正式挂牌。 的国家局,1998年4月28日正式挂牌。 2007年 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邮 29日 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称“ 政局挂牌成立,中国邮政政企分开。统称“中国 邮政” 邮政”。
中国邮政历史
一、我国古代的邮驿与烽火台通信 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 骨文。殷即商代,亦称殷商。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 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驿道, “车同轨、书同文”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 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 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 达,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中国邮政
发展历史
• • • • • • • • • 1930年 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1月22日开办邮政汇兑。 1910年 (宣统二年)派冯农等19人去奥地利学习考察,并做了一些开办邮政储金业务的筹备工作。 1918年 11月24日 1919年 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条例》。 6月,公布《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蓄章程》。 7月1日,开办了邮政储金业务。
•
• •
3月15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直属于当时的交通部。
1942年 7月,邮政储金汇业局纳入国民党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内,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并列称为“四行两局”。
• 1949年 • 1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决定,邮政系统接管中华邮政时期的邮政储 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 • 1953年 • 9月1日,邮政停办储蓄业务。 • 1959年 • 4月1日进一步改革汇兑制度,由票汇改为信汇方式。 • 1962年 • 4月1日,银行汇兑合约又进行第三次修改,规定机关、团体、学校、 部队、企事业等单位汇出本属于采购性质的个人零星汇款,如个人自 愿也可到邮局交汇,邮局给予办理。 • 1981年 • 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下,邮电部门开始了邮政储蓄的筹备工作。 • 1985年 • 9月6日,国务院领导又一次指示,邮政要积极开办储蓄业务。
•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形成了以本外币储蓄 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以国内、国际汇兑、转帐业务、 银行卡业务、代理保险及证券业务、代收代付、代理承销 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个人存款证 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以及以债券 投资、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小额信贷等为主渠道的 资产业务。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 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 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 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 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
邮政发展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驿道,“车同轨、书同文”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
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 种。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郑和七下西洋, 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邮政发展概况简述、
—— 一部见证时代变迁, 科技突破的流光史
安图县邮政局 王艳清
2011年10月
一、前言
你知道吗?
我们常说的百年邮政是从哪一年算起? 邮政的绿色logo寓意着什么? 我国古代又是用什么来传递消息?
邮政的三个发展阶段:
邮政最开始的时候它所承担 的使命就是寄信,就是古代所谓的 “邮驿”,邮政对整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国际交 往有重要作用,它的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它的发展可分为三大阶段:
现代邮政已经从以前单纯的收寄信发展成多业务的综合体。
(一)中国邮政的标志解读
问题:中国邮政的标志像什么?
解读: 1、绿色——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 2、外形——A.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 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B.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 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一中国古代对 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
[上图 皇太极时的满文信牌]
(二)世界近代邮政
1477年法国路易十一世建立皇家邮政。 1516年英国亨利八世建立定期的邮递网。 1635年英国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设立信局供公众使用。 1672年法国规定了邮政由国家专营。 1840年,英国对邮政进行改革。这一改革被认为是邮政发展的里程碑。
3、寓意——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 的企业形象。标志造型朴实有力,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代表秩序 与四通八达;稍微向右倾斜的处理,表现了方向与速度感。
中国邮政知识点总结
中国邮政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沿革中国邮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清朝郵政正式管理由兩批機構負責,分别是「郵政」和「為民郵政」,兩者在性質上有所不同。
郵政一般指政府的郵政,而為民郵政指客商家等私人的郵政。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邮政管理局,取代原先的邮电部,成为国家邮政管理机构。
2007年,中国邮政管理局更名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为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包括邮政服务、快递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二、组织结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有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市。
公司下设多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群体。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各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负责具体的业务经营和管理。
三、业务范围中国邮政业务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邮政服务、快递服务和金融服务三大类。
邮政服务包括邮件投递、包裹投递、国际邮政等;快递服务包括国内快递、国际快递、特种快递等;金融服务包括储蓄存款、汇款汇兑、保险等。
中国邮政还开展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咨询等多元化业务,成为了国内外客户的重要服务提供商。
四、服务特点中国邮政的服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覆盖面广、服务便捷、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中国邮政拥有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络,邮政箱、邮政网点、邮政快递车辆等服务设施设备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邮政需求。
邮政服务价格相对便宜,便利了广大用户的寄递需求。
同时,中国邮政始终把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放在首位,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理念的提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五、发展状况中国邮政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业务规模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利润总额持续增长。
同时,邮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
此外,中国邮政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拓展市场开拓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六、未来展望中国邮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邮票上“中国邮政”铭记的由来
邮票上“中国邮政”铭记的由来邮票上“中国邮政”铭记的由来发布者:junpub 从1992年起,我国邮资凭证上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加英文铭记“CHINA”;同时邮上的纪、特志号改为按年度编顺序号。
这项调整是新中国成立后,邮票发行史邮票上鈥溨泄收鈥澝堑挠衫上的一次重要变化,影响深远。
本文作者袁纪录先生曾任邮电部邮政总局副局长,分管邮票发行管理工作,参与了该项调整,许多工作细节至今历历在目,记忆扰新。
应本报编辑部之邀,袁纪录先生特撰文以飨读者。
邮票铭记要符合万国邮联“邮票及交付邮资标记应当用拉丁字母标明原寄国国名”的规定,1992年对邮票铭记、志号进行调整有多种原因。
首先,这是邮票发行主管部门及邮票生产部门的要求。
当时邮政资费刚作调整,此前平信8分钱的资费几十年未变,这几乎成为国家物价稳定的象征,1992年好不容易经国务院批准邮资调整为20分。
新的资费体系急需要发行新的包括各种面值的普通邮票。
另外我国纪、特邮票发行一直采用J、T累计连续编号方式。
这种方式虽为传统集邮者所习惯并接受,但给新的集邮者带来不便,也给邮票的生产发行带来困难,缺号、跳号生产和发行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如T55“西双版纳风光”邮票,本应在1980年发行,实为1981年销售,“中国电信”邮票发行销售也是一再推迟。
其次,我国的邮票铭记及票幅规格不符合万国邮政联盟的有关规定。
1989年万国邮政联盟华盛顿大会通过的《万国邮政公约实施细则》中第195条明确指出“邮票及交付邮资标记应当用拉丁字母标明原寄国国名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邮资值”,我国邮票票面文字、志号不符合这一要求。
为贯彻万国邮联规定,适应我国与世界各国日益扩大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应对此进行调整。
第三,广大集邮爱好者和有关方面人士提出了相关意见。
如1990年3月北京市政协委员曾有要求执行万国邮联规定、缩小邮票票幅规格的提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华邮政到中国邮政1949年5月25日凌晨,苏州河畔,上海邮政大楼传出阵阵枪声,子弹密集射向通往大楼的四川路桥,几十名解放军倒在冲锋途中。
此时,苏州河南岸遍插红旗,国民党青年军小股部队退踞北岸,以邮政大楼为最后堡垒,居高临下,困兽犹斗。
这是继天津和北京邮政大楼后中国第三座专业化邮政建筑,由英国建筑师设计,落成于1924年,见证了近代中国邮政史。
楼顶有钟塔和精美的群雕,楼内有珍贵档案文件和大量尚未发出的信件包裹。
将上海战役形容为“瓷器店里打老鼠”,严禁开炮,只能以血肉之躯强攻。
为拿下邮政大楼,27军235团1营顷刻折损两个班。
楼外枪林弹雨,楼内暗战汹涌。
国民党军占领邮政大楼的凌晨,邮政职工中的14名地下党员连夜动员200多名同事,以保卫局产名义同时进驻,他们一边整理文件,一边游说劝降。
5月25日下午4点整,一面白色床单从邮政大楼的窗口垂下,心理堡垒从内部攻破,国民党守军终于投降。
没有丢失一件邮件、损失一件设备和遗失一份档案,看似波澜不惊,只有大楼外墙至今可见的弹孔,诉说着新旧交替过程中的激烈争夺。
从北到南,全中国邮政业以排山倒海之势跨入新纪元。
到1949年底,各级人民政府接管了中华邮政2600多个局所。
两代励志传奇:邮递员当上邮电部长1924年,就在上海邮政大楼落成的那一年,19岁的贫家子弟朱学范因学过三个月的英文,顺利通过上海邮局招工考试,被录取为邮务生。
街坊羡慕他捧上铁饭碗,解决了全家温饱问题,谁也不会预料到,25年后,这个分拣信件的小伙子将成为共和国第一任邮电部长。
朱学范不满洋人把持邮局压迫中国职工,他天生富于组织能力,很快成为邮务工会骨干,为工人争权益,参加五卅运动,与中共工运领袖李立三结识。
1932年,朱学范参与发起成立全国邮务总工会,被推选为执委会常务委员、上海总工会主席。
他在工人中极有威信,1945年赴巴黎出席世界劳工大会时,上海成千上万的工人到码头送行,场面热烈壮观。
工会要在光怪陆离的上海滩站稳脚跟,必须打通各种关节,朱学范深谙此道,他拜在杜月笙门下,为了得到杜老板的信任和喜爱,甚至刻了一个纪念杜氏祠堂落成的邮戳,在高桥邮政支局使用。
朱学范同情革命,和中共及民主人士始终保持秘密往来。
1949年,不顾国民党当局的暗杀威胁和杜月笙的“劝告”,朱学范前往北平,作为全国总工会代表参加新政协。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下辖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
鉴于朱学范特殊的身份经历,建议让他担任部长。
说,邮电是技术部门,要个懂行的,他搞过邮务去邮电部自然好!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的王诤担任了副部长。
1949年12月,邮电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
会议确定,将“中华邮政”改名为“中国人民邮政”,废止“信差”、“苦力”、“杂役”等带有轻蔑性的称谓,改称邮务员、邮递员、邮运员等,统一全国邮政业务制度、规章和处理手续。
1951年,北京邮局从邮电职工子女中考试招收了128名职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其中有14名女投递员。
这是中国邮政投递史上第一次招收女员工,其中大部分刚刚初中毕业,只有十六七岁。
有些家长说,大姑娘家整天在大街上跑,不体面,将来找不到婆家,也有老职工认为,弱女子干不了这么辛苦的工作。
她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是骑自行车,每天业务学习后到天安门广场集体练车,没有女式车,必须学会骑横梁的日本富士男车,人人摔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1951年3月8日,“绿色娘子军”正式骑车出班,各大报纸派出记者拍摄报道,盛况空前。
同一天出班的还有新中国第一批女电车司机和汽车司机,她们共同构成城市的崭新风景线。
在这些女投递员中,有一名十六岁的北京姑娘罗淑珍,从1953年8月开始,她连续十年零八个月投递邮件报刊300多万件,没有发生一件差错,这样的记录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很难达到。
信件上哪怕只写了街道和姓名,她也会挨家挨户地打听,直到把这封“瞎信”送到。
1956年,罗淑珍被评为全国劳模,后来她担任了邮电部副部长。
今年罗淑珍已年近80岁,依然步伐矫健,她说这是多年一线投递工作带给她的福气。
从普普通通的邮递员,走到全国邮电事业领导岗位,朱学范和罗淑珍的经历是相似的,也是极为不同的:一个在旧上海为捍卫职工权益,周旋于三教九流出生入死;一个在新北京为百姓送信,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
他们的青春奋斗故事,打着鲜明时代烙印,不可不谓邮政战线的励志传奇。
农村边疆无一“漏网”中华邮政被接收之初,基础薄弱,局所稀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全国四分之一的县城和大部分农村没有邮政局所,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几乎不通邮。
解放战争中,每拿下一个县市,凡是没有邮局的立即设立,到1949年底,人民邮政已在全国铺开。
从1950年到1953年,平均每年增加461处。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一年猛增局所一万多处,全国达到21580处,比1949年增加了4倍多。
邮政业务的发展也从侧面说明了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1949年,全国函件业务量为5987亿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印度还继承着英国在西藏经营的少数邮政设施。
1954年4月,中印两国代表团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签订了中印协定,互换了照会,规定自互换照会6个月以内,印度必须撤走在江孜、亚东的武装卫队,并将印度政府在西藏经营的邮政、电报、电话、租借地以及12个驿站及其设备折价交给中国政府。
1955年4月1日,中印两国代表在拉萨举行交接仪式,从此中国再无外国人经营的邮政业务。
1954年和1957年,邮政部门开辟了川藏邮路和青藏邮路,各长1100多公里,是当时全国里程最长、条件最艰苦的干线。
自办汽车邮路,结束了使用畜力驮运邮件去西藏的历史。
到1956年,全国邮路及投递路线总长度由1949年的70万公里增到220万公里。
邮发合一“将相和”如何把党报迅速发到城乡读者手中,是中共进城后遇到的一大难题。
全国邮政会议上,许多与会人员提出了一项建议,继承老解放区“邮发合一”的经验,利用邮政点多而广的优势,将报刊发行交给邮局。
早在1903年,中国第一份政府官报《北洋官报》就尝试了“邮发合一”,但后来并没有坚持。
民国时期,中华邮政不经营报刊发行业务,报刊发行由私营派报社完成。
1950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总编辑邓拓,和邮政总局局长赵志刚、副局长谷春帆,在《关于报纸发行工作的协定》共同签字。
从1950年3月1日起,人民日报率先交邮政部门发行,开创了邮发合一新体制,当时人民日报发行量为9万份,到当年12月,增长至19万份。
实行邮发合一初期,报社调派部分员工到邮局工作,人民日报会计郭铭和发报员张培林记得,邮局领导带领职工特意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会,邮政军乐队现场演奏,气氛隆重,第二天又在前门外广和戏院招待大家看京剧《将相和》,意在促进报社与邮局团结合作。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行增至33万份,《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大公报》都先后交由邮局发行。
万国邮联垂“铁幕”邮电部刚刚成立时,朱学范就在安排下会见了两名苏联邮电专家,学习苏联的邮电国有化经验,摒弃英美的邮电私有化路线。
尽管在经营模式上“一边倒”向苏联,新生的邮电部也非常注重国际交流。
1950年5月,以外交部长名义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万国邮联秘书长赫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残余集团的所谓‘代表’,现在已没有参加万国邮政联盟的资格。
”信中宣布中国政府任命邮政总局局长苏幼农为代表,出席在瑞士蒙特罗召开的万国邮联执行及联络委员会会议。
1949年国共南北通邮谈判时,苏幼农是首席代表,在蒙特罗会议上,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原“中华邮政”代表经过表决被驱逐。
1951年12月,中国政府宣布同意接受1947年万国邮联在巴黎签订的万国邮政公约和保价信函、箱匣、邮政包裹、邮政汇票等多项业务协定。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万国邮联国际局于1951年三四月间,向86个会员国家进行所谓“征求意见”,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支持台湾当局。
结果包括美国在内有33国支持“中华民国”,23国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国家弃权或不作答复。
万国邮联以此为依据剥夺了中国邮政的合法地位。
苏幼农致信万国邮联表达强烈抗议,指责邮联“背信弃义,出尔反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万国邮联断绝联系达21年之久,无数亲人朋友被“铁幕”分隔,为了获得对方一丝音信,也许要经历一生的等待。
即使贵为国家名誉主席的宋庆龄,也很难和弟弟宋子文等亲属联系,终生抱憾。
清华大学在美国长年订阅学术期刊,中美断邮后,这些期刊积压在梅贻琦的寓所,成为老校长的心病。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抗战期间完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稿保存在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手中,双方试图通过英国的朋友联系未果,遗著直到1984年才出版,梁思成去世前以为手稿丢失,为毕生心血付诸东流而痛苦。
台湾当局虽然代表中国占据了万国邮联的席位,却违背自由流通的邮联精神,与大陆彻底断邮,载着乡愁的小小邮票,飘不过浅浅的海峡,直至1989年前后两岸才逐步实现通邮。
三十余载家国悲剧,一言难尽。
西方封锁不能挡住中国邮政与世界的沟通。
1949年,与中国建立直接通邮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6个,1965年底增加至77个。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许多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建立直邮关系,并通过直邮国家中转,间接与世界各国交换邮件。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万国邮联于次年才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
第一座专业邮票厂1950年5月,在瑞士蒙特罗的万国邮联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邀请邮政总局局长苏幼农访问布拉格,6月份,苏幼农欣然前往,在该国邮电部负责人陪同下参加了布拉格邮票厂。
当时中国邮票由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几家印刷厂负责,设备不够专业,工艺也已落后,自新中国邮电部成立以来,建立专业邮票印刷厂多次提出,参观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邮电部长爽快地表示,愿尽现有经验帮助中国同行。
苏幼农回国后立即向邮电部打报告申请建厂,获得批准。
由于国家财政紧张,各方利益制约,建邮票厂的事几次上马又几次搁浅,好不容易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有些部门认为另建邮票厂浪费,资金转给了重工业项目。
1957年,邮电部从瑞士订购的三台唯发印刷机已有两台运抵北京,派往捷克斯洛伐克学习技术的六名学员也已回国,万事俱备,邮电部再次提出申请,国务院终于批准建厂。
在“”的时代背景下,工程进展迅速,至1959年1月,所有土建工程和制版印刷附属设备都已安装完成,瑞士和捷克派专家前来指导安装使用主设备。
邮票厂精选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印刷工人配合瑞士专家,在捷克斯洛伐克进修并参加安装小组的董纯琦回忆,瑞士专家敬业而骄傲,唯恐损害机器,不许中国工人碰任何零件,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安装三台机器,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安装,而邮票厂一心希望用新机器印出国庆十周年纪念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