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
初三世界历史上册专题复习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立与巩固专题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立与巩固专题复习专题(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立与巩固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
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确立。
★知识网络:必备考点:一、资本主义的产生(曙光)1.时间原因:14—16世纪。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2.表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3.影响:(1)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早期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一)美国南北战争1.时间:1861年—1865年2.原因: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4.措施: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1)作用:广大黑人踊跃参军,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
5.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6.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3.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
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到一块耕地(叫作“份地”)。
5.评价(1)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进步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一)·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史发展概况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史发展概况一、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在资本主义的兴起时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正在形成之中,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控制的斗争。
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革命则是文艺复兴,如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思想禁铜,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实际上是一场上层建筑里的变革运动,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意义。
二、手工工场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封建统治、欧洲封建君主竞相进行改革、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和发展以及西方殖民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扩张。
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资产阶级统治仅在少数国家确立。
1.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表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构成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成为推动革命的强大动力。
最重要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因此,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的立法来体现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和标志革命的完成,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权利法案》、法国革命中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和《拿破仑法典》,等等。
2.欧洲封建国家的政治改革及其影响:欧洲的俄、普、奥等封建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震撼下,发生了由封建王朝君主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们推行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商主义的改革。
这些改革的共同特征是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启蒙运动的政治意义: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学说,一是直接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动员,提供了思想武器,如法国大革命;一是对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奥地利的改革。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
前言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
这段历史以1500年为起点,以1900年为终点。
本书从现代化的视角来阐述世界近代历史的演进、嬗变过程。
如何确定世界史体系?如何划分历史阶段?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人类对世界史体系构建的客观条件,至今尚在成熟的过程中”。
1在西方史学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坚持“欧洲中心论”,并成为其学术的主流,这当然不能客观地描写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和规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也开始动摇“西欧中心观”的根基。
一些历史学家对“西欧中心论”提出质疑,并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欧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是其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提出了文化形态史观。
随后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一般规律,从而最终确立了文明形态史观的历史哲学体系。
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欧中心论”,但是他把多种文明相提并论,并认为西方文明最终也会衰落,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
在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出以“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是巴勒克拉夫,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集《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中,提倡史学研究要“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时代”;在1978年出版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进一步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于是,西方史学界在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撰潮流。
回顾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世界历史工作者经历了从否定“西欧中心论”到逐步确立“全球史观”的历史过程。
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城撰写的《世界通史》,该书反对“西欧中心论”,将各大洲和各民族均视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并强调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开拓价值。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
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原因: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厂,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⑵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
市场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⑶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⑷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形成过程:①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贸易,扩展到大西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地区间的联系加强。
此处所指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并不是说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②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扩展时期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
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发展史复习提纲
事件
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开始标志 结束的标志 法律文献 法律文件的 时间、内容、 目的、意义
性质
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7-18 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文件名称 颁布机构
时间
核心内容
作用
共同影响
《权利法案》
英国 议会
1689 年
限制王权、肯定议会、王权置于法权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
法国
1789 年
人权与法治、保护私有财产
否定法国的封建制度,成为大革 治社会的建设获得长足
制宪议会
命的纲领性文件……
的发展…….
《拿破仑法典》
法国
1804 年
同上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帝国
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
本
感悟:历史发展趋势 : 民主取代专制 法治取代人治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坚持走法治道路,做到依法治国;制定法律法规要符合国情,要与时俱进……..
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14-16 世纪)
事件 1、租地农场的产生、特点;2、手工工场的产生、作用;土
手工工场和 租地农场 3、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的影响;4、社会结构的变 化 1、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原因、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成 文艺复兴 就、意义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航海家及其航线、影响 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的过程、影响 殖民掠夺 1、殖民掠夺的原因、方式、影响 2、英、荷、法的殖民争 霸
名称 开始时间 主要原因 核心成就 主要发明成果 动力机器 进入时代 产生新能源 生产组织 特点 共同影响 感悟
世界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概要
世界史专题复习-1: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张小萍世界历史的主干线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它在每一年的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纵观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500年历史,它创造了以往任何人类社会都无可比拟的先进的社会文明,同时,也产生了罕见的战争劫难和残酷的暴力掠夺,资本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中曲折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归纳一、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时间:1640年-1688年。
3.领导阶级(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4.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5.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6.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7.进程: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
主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结束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8.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历史意义: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3.革命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进程(1775-1783年)。
开端: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大陆军;建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重要人物:华盛顿。
6.重要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
7.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8.胜利原因:华盛顿等的正确领导、军队的英勇作战、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际支援。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一、资本主义的兴起(14 - 16世纪)1. 背景- 经济方面:- 欧洲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例如,纺织业从家庭手工业逐渐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转变。
-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些城市的商业繁荣,商人阶层崛起,他们通过海外贸易、银行信贷等活动积累了大量财富。
- 思想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中世纪后期,一些城市国家开始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建立起城市共和国。
这些城市共和国在政治上相对独立,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通过发展海上贸易,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2. 新航路开辟(15 - 16世纪)- 原因:- 经济根源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黄金、香料等财富的需求增加。
- 商业危机方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欧洲商人渴望开辟新的商路。
- 宗教因素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 过程:-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大陆。
- 1497 - 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1519 -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影响:- 对欧洲来说,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逐渐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 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对世界来说,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二、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7 - 18世纪)1.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 1688年)- 背景:- 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先后波及西欧、北美等地的一场以机器制造业为核心,生产力大幅提升的重大历史变革。
同时,工业革命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兴起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起源、进展和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紧密联系。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进展1.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背景主要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等因素。
农业革命引入了新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商业革命加速了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科学革命为工业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纺织业的机械化纺织业的机械化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最早的纺织机械是约翰·凯为尔的蒸汽供给的纺纱机。
这种机械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推动了英国纺织业的革命性变革。
3. 煤炭和铁矿的开发利用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动离不开煤炭和铁矿的开发利用。
煤炭作为燃料和动力源,为机器运行提供了持续的能量;铁矿则用于生产钢铁,以满足工业生产对金属的需求。
4. 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是工业革命的重大突破,它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水力,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
詹姆斯·瓦特等人的努力,使蒸汽机的效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1. 生产力的飞速提升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这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商品的需求,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劳动。
城市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人口密集,成为商品交换和资本流通的场所。
3. 市场经济的形成工业革命催生了市场经济,商品交换从简单的乡村集市逐渐转移到城市,产生了大规模的商品流通。
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的多样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资本主义经济史,主要是把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三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内部的固有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在学习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背景原因、条件以及所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及其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的整体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
(一)1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萌芽。
学习中一定要首先知道,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完全确立,只是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有:1. 欧洲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显著进步,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
2. 萌芽的地区主要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
3. 形成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4. 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着主要作用。
5. 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富裕农民开始经营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有的封建领主开始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
学习中应该注意:1.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使了自然经济解体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2.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新兴资产阶级开展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16—18世纪下半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其经济方面的阶段特征主要表现在:1. 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资本主义的变化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浅谈资本主义的变化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摘要】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正确把握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坚定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本文就资本主义的变化及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一、新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其次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主要有一:职工参与决策,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其二,终身雇佣,旨在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旨在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此外,还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要,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结构、阶层结构和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某些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劳动者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来看,农业劳动人数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
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大增,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超过了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
从脑力和体力劳动者的分布来看,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
世界近代史规律及认识
世界近代史规律及认识一、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时期的历史。
(1)从资本主义产生到19世纪初为第一阶段,以反封建作为核心,属资本主义的童年期。
(2)19世纪初期至70年代,为第二阶段,即工业资本主义的前期,这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开端,迈出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步。
在该阶段资本主义力量迅速超过了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成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主流。
1857年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资本主度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改造世界的过程。
马克思吏为明确地指出殖民主义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历史使命。
(3)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近代史的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以提高发展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垄断为生产组织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经济模式终于形成。
与经济相适应的是出现了以美、英、法为典型的民主制国家,这实际上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
二、世界近代史上,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通过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战胜旧的封建势力,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如英、法等国。
(2)通过独立战争,打碎殖民枷锁,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美国。
(3)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如俄国、日本。
(4)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结束四分五裂状态,完成国家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德国和意大利。
三、世界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对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态度的变化:(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最终结束,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单独进行反封建(或反殖民)斗争。
因此主要借助广大工农群众的反封建积极性来达到夺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目的。
(2)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1871年前夕,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从工人身上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大历史潮流,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其中主线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15世纪——16世纪)具体表现经济表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具体史实: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政治表现: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
具体史实:英法百年战争,15世纪末两国发展成为民族国家,同时两国君主在资产阶级等社会阶级的支持下,形成了君主专制。
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具体史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西欧宗教改革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对外侵略:处于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时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经济上主要为:掠夺财富,贩卖黑奴,殖民贸易)具体史实:16世纪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政治方面:处于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少数欧美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史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具体史实: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对外侵略:处于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时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经济上主要为:掠夺财富,贩卖黑奴,殖民贸易)具体史实:17世纪主要是荷兰和英国18世纪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自发的经济斗争, 空想社会主义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具体史实: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具体史实:欧洲1848年革命(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外侵略:掀起殖民扩张浪潮,初步建立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经济上主要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具体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社会立法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但没有消弭基本矛盾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具体史实: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第三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但是不平衡加剧具体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比较缓慢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各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史实: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侵略: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经济上主要为:资本输出)具体史实:中国从边疆危机到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具体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四阶段:信息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具体史实: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德、日的重新崛起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政治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论是从广度或深度都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处具体史实:一大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美苏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进入冷战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具体史实: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兴起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具体史实: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专题12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世界史)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引言:新航路的开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资本主义殖民侵略使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亚非拉民族独立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过程。
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进程(一)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进程小结: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崩溃形成: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瓦解:亚非拉人民长期坚持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根本动力。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意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変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迸歩。
二、新兴国家的发展1、发展中国家的成就①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
②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成就:背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现代化最基本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国家工业化)概况:2、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探究: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
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6 分)参考答案:背景: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
移民主要是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劳动人民。
(1分) 到独立前,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得到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使用奴隶劳动的资本家——种植园主阶级。
关于世界历史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3) 结果--革命确立的不是完整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包括立宪,共和制,内阁制等,其后才从政党,选举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结论: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只完成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任务,完善资本主义要到工业革命以后.
(三)、殖民活动——商品输出阶段,初步形成殖民体系: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英法美俄等,英国殖民霸主巩固。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的亚洲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式是廉价商品和武装入侵并用。
3、殖民争夺:英国为首,法国追随,美国参与,英国居于首位。
关于世界历史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政治上的尼德兰革命。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英法美三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欧洲诸国的封建改革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殖民争夺英国称霸,北美和拉美独立具有双重性质,同时期的亚洲逐渐落伍。
3、资本主义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第一次思想解放,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和神学的思想武器,传播了资产阶级观念;(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3)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促进了革命的爆发,影响到全世界(二)、殖民活动——早期原始积累阶段,手段野蛮: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末)
文艺复兴没有反对天主教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神学, 要求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但是他们并不反对天主教 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都信仰天主教,甚至 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形式的原因
(1)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 思想和理性精神。
2.条件(可能性)三个条件 1)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
2)地理知识进步(地圆说流行) 3)西葡王室的支持
3、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时间
人物 出发支持
航线及方向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1492
哥伦布 西班牙
西欧-好望角(向东) 西欧-美洲(向 西)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向东)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 西欧-环球航行(向西)
古希腊罗马
崇尚个性,放纵人的欲望
基督教 禁欲主义
一夫一 妻制
永恒婚姻 神圣婚誓
文艺复兴 反禁欲主义
承认人的自然欲望
个人主义+法制化
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和后期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文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5、四个方面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力文学、 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
2.经济 1】封建义务。附庸对封建主有进贡、效忠、送礼等义务。 2】封建庄园。自给自足,城堡,教堂。 3】城市兴起。11-12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法 国的巴黎、马赛等,英国的伦敦等,德意志的科隆等。手工业发展,行会发达, 市民阶层形成,手工工场主、商人、银行家等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同封 建主斗争,许多城市获得自治。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历程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19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概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城市工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2.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封建经济开始衰落,资本主义发展。
3.17-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阻碍,因此英法美诸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新社会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复习建议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概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城市工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2.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封建经济开始衰落,资本主义发展。
3.17-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阻碍,因此英法美诸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新社会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蒸汽时代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却以工场手工业为主要形式,难以满足广大市场的需要。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又拥有广大殖民地市场的英国率先开始了一场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的变革———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以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结束。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日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主流。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统治地位确立。
三、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前)1.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思想丰子义【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871)【关键词】《资本论》/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观的创立交织在一起的,而从19世纪50年代起,则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兴起和发展的动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际矛盾、对外贸易政策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极限等;另一方面又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即对世界历史关联程度,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巨大作用。
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向前推进的。
历史理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在这一问题上,不论众多学者持何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一思想也由此受到高度关注。
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而对马克思19世纪50年代后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所阐发的世界历史思想虽有所涉及,但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要深化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研究,应当充分注意马克思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新的阐述。
一马克思终其一身,始终没有停止对世界历史的探索和研究。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跟以前的哲学划清界限,因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和新的哲学探索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科学制定交织在一起的。
可以说,离开了他的世界史观,不可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反过来,离开了唯物史观,也很难准确把握其世界史观。
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点开始有了新的转移,这就是不再停留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上,而是用刚刚制定的唯物史观来解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为此,从5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将主要的精力花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上,即花在《资本论》的研究、创作上。
正是这种研究重点的转移,确定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主旨,主要是用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阐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运动规律。
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思想的阐发,都是和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能有对资本主义社会透彻的分析;反之,离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也难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世界历史思想。
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也是非常开阔的,这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以及对《资本论》结构的不断调整上可以看得出来。
马克思虽然从1843年巴黎时期就开始研究经济学,但真正开始进行独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作是在50年代后半期。
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著名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在其《导言》中,马克思首先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而后便根据这些原则拟定了自己未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计划,认为“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
(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
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
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
三大社会阶级。
它们之间的交换。
流通。
信用事业(私人信用)。
(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
就它本身来考察。
‘非生产’阶级。
税。
国债。
公共信用。
人口。
殖民地。
向外国移民。
(4)生产的国际关系。
国际分工。
国际交换。
输出和输入。
汇率。
(5)世界市场和危机。
”[1](P46)第四、五篇显然是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来考察的。
1857年11月上旬至中旬,马克思结束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的写作。
与此同时,他又重新考虑了自己著作的结构,并在这一章的末尾提出了一个修改的意见,认为“在考察交换价值、货币、价格的这个第一篇里,商品始终表现为现成的东西。
……但是,商品世界通过它自身便超出自身的范围,显示出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经济关系。
因此,生产的内部结构构成第二篇。
[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上的概括构成第三篇,[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第四篇,世界市场构成末篇;在末篇中,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但是同时一切矛盾都展开了。
于是,世界市场又构成总体的前提和承担者。
于是,危机就是普遍表示超越这个前提,并迫使采取新的历史形式。
”[1](P177-178)马克思修改后的这个计划同《导言》中提出的第一个计划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仔细对比也可以发现,这个修改后的计划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对末篇中世界市场的强调和说明。
在这里,马克思把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纳入到“总体”中来考察,然后再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而构成这一总体的前提或承担者,就是世界市场。
因为正是世界市场,使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为一个整体或总体,每一种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这一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并受整体发展规律的制约。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危机的出现决不是孤立的现象,而同世界市场直接相关,可以说,这种条件下的危机就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要克服这种危机,当然要“超越这个前提”,采取新的历史形式。
换言之,就是要借助世界市场来消灭世界性的危机。
1858年,马克思在准备正式出版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时,又根据他在草稿中的新的研究成果,对书的结构进行了重新编排。
同以前的五篇结构不同,这次他把自己的全部著作分为六个分册,即“(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
”[2](P531)按照这一新的设想,马克思于1858年8月开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并于1859年1月下旬完成了该书的定稿工作。
在因批判卡尔·福格特中断了一年的写作后,1861年,马克思又恢复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起初是按“六册结构”方案写作的,然而,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再一次斟酌了全书的结构,并提出了新的设想,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资本论》的“四卷”结构。
从“六册结构”过渡到“四卷结构”,内容上调整与变化当然很多,但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则是后三册在其“四卷结构”中被舍掉了。
有关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三册被舍掉,是否意味着这些内容不重要呢?并非如此。
这里应当弄清马克思在研究上的总体考虑。
马克思之所以没有专门独立成册来展开研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主要是由其研究的重点决定的。
因为目标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那就必须从“纯粹”的或“典型”的形态去研究。
为此,关键是要弄清资本与雇佣劳动这一基本关系,而对于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容易模糊事物本质的问题,暂时不作全面系统的分析。
事实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离开了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所以马克思认为:“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
但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些比较具体的形式,只有在理解了资本的一般性质以后,才能得到全面的说明;不过这样的说明不在本书计划之内,而属于本书一个可能的续篇的内容。
尽管如此,标题中提到的几种现象,还是可以在这里概括地考察一下。
”[3](P126-127)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结构上最后作出这样的调整,完全是根据研究重点的需要而进行的。
为了把力量集中到“精髓”的部分上来,只好把其他问题的分析暂时放到次要地位。
不过,尽管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于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等问题还是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有着大量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和提示。
这些论述和提示包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的思想。
挖掘和整理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作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两个特点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
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世界历史”的方法与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剖析,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资本主义的起源: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历史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虽然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
”[4](P784)为什么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主要是由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所导致的大规模的原始积累而引起的。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4](P819)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的快速发展。
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4](P822)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劳动者被剥夺的过程,而这种被剥压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4](P785)可见,资本主义的出现尽管有赖于封建社会的长期积累,但更直接地取决于近代以来以殖民制度为主的原始积累。
没有殖民者世界性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就没有资本主义的生成和确立。
从此意义上来说,世界历史的出现,确实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2)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动力:资本的本性既然资本主义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出现,那么,世界历史又是怎样形成的?就其世界历史的开创而言,当然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的结果。
问题是,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拼命“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
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会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个世界和所有生产方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在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并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一切行会限制和地方限制;在国外,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使世界所有的生产方式服从自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资本必然拼命扩张,从而使生产和流通也不断处于扩大的运动之中。
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