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子任务4 猜猜为什么会这样【任务类型】拓展型任务群【学习资源】《语文园地八》“词句段运用"【教学目标】1.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2.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我是小演员1.情境导入我们的班级准备招募课本剧小演员了,她正练习表演人物的心情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练习得如何。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请仔细观察课本上四个小朋友的表情,猜一猜他们的心情。
小提示:仔细观察图片中人物的眉毛、眼睛等部位。
2.学生观察交流预设:第一个小朋友眼睛眯起,嘴巴上扬——高兴、开心、快乐……第二个小朋友眼睛瞪大,嘴巴下垂——生气、发火、愤怒……第三个小朋友眼睛圆圆,嘴巴张大——害怕、恐惧、惊慌……第四个小朋友眉头皱起,眼泪汪汪——难过、悲伤、伤心……3.看图玩游戏看来做个小演员也不难呀,接下来,我们来玩玩下面这些游戏。
(1)老师对应四个心情词,做表情,学生猜。
(2)老师出示心情词卡片,学生对应做表情。
(3)和你的伙伴玩一玩,可以你做表情他(她)来猜,也可以你说心情让他(她)来做。
玩的时候先说“请你猜一猜”或者“请你做一做"。
4.联系课文表演(1)光练习做表情可不行,毛毛觉得要在故事里表演出来才行。
我们先来读下面的三段话,然后选择其中一段话给毛毛示范一下怎么表演。
表演完想一想,小壁虎和棉花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小壁虎又是为什么难过呢?(2)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3)青蛙跳起来。
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4)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说它是花不是花,天冷人人需要它。
白白胖胖多可爱,纺纱织布全靠它。
1.出示“棉花”图片,呈现拼音,请学生读课题认识“棉”“娘”两个生字。
3.书写课题“棉花姑娘”,回忆棉是木字旁,姑娘是女字旁。
1. 大屏幕出示朗读小明星自读要求。
2. 教师范读课文。
指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学习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请学生汇报通过听读学会的字。
3.开火车轮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当好小评委,读错的地方举手帮帮他。
4.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巩固之前不认识的字,同时提升朗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医生和和治病的关系,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植物的医生有哪些呢?相机出示第二组词语和图片:啄木鸟七星瓢虫燕子青蛙。
通过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4.引导学生通过“加一加”“编故事”的方法识记“瓢”“燕”。
5.出示第三组词语:(树干树枝),并出示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指一指树干和树枝的。
积累短语,培养预感,并拓展说话。
6.出示第四组短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读出叠词的味道,并用叠词的方式说一说还有什么样的什么。
7.将短语送回句子里朗读: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她咧开嘴笑啦!通过句子的朗读,巩固短语,又在语境中认识“吐”“啦”两个生字8.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设置星级考查标准。
应的星级进行相互考查)。
作业设计一、字词小达人(5星)1.读词语。
如果读得正确,就给星棉花涂上喜欢的颜色。
2.照样子,说一说。
例: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的( )二、朗读小天使。
你最喜欢课文里的哪个人物呢?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还是七星瓢虫呢?喜欢谁,你就画一画,再用你喜欢的这个人物的语气讲一讲《棉花姑娘》的故事吧!棉花 姑娘治病七星 瓢虫燕子树干惊奇吐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导入:上节课我们和棉花姑娘交朋友了,她可喜欢你们了,送给你们五幅图!她想考考你们,请你们根据这四幅图讲一讲棉花姑娘的故事吧!2.教师引言:棉花姑娘听了你们的讲述,特别欢喜,她也悄悄地为你准备了一段话,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吧!mián大家好,别人都叫我“棉花姑niang bié娘”。
第八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在本次《梳理与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和句型,还对我国丰富多样的动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上,我尝试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加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同伴的意见不够认同。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反思后发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还需要我再给出一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模仿动物尾巴特点时存在一定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和模仿能力的培养。
-课后练习的完成:对于课后练习,特别是写话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师应提供指导,如给出写作框架或示例,帮助学生完成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重点知识,有效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梳理与探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小动物的尾巴,它们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尾巴的奥秘。
1.阅读与理解:通过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内容、感悟情感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我通过播放咕咚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板书:咕咚。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围绕“咕咚”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开启学习之旅。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借助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同时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附:助学三单及评价量表
《咕咚》课前预习单
一、对号入座,读一读选一选。
怕吓都羊跟家跟有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兔子了一跳,撒腿就跑。
大伙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啊,小鹿哇,一个
着一个……大一边跑一边叫:“好害啊,咕咚来啦!”
《咕咚》课中共学单
我是小小魔术师。
(组词)
下古白羊吓咕怕丰
课文整体梳理。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
重点段落品析。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
..跑一边
..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1.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一边……一边……:。
2.说一说:‘咕咚’是什么?
三、想想,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
为什
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充分复习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词语、句子的认读和书写;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语文交流;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感受和理解语文的趣味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复习第八单元词语、课文内容;
2.进行相关句子的听写和书写。
难点:
1.能够准确书写生字词;
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语言交流。
三、教学准备
1.语文教学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语文练习册、课本;
4.学生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阶段
1.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想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快速背诵本单元重点句子和词语。
二、讲解与引入
1.复习教材中重要课文段落,让学生齐读;
2.对难点知识点进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
1.学生进行听写练习,重点是词语拼写和句子书写;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与综合
1.对学生进行语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交流,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五、作业布置
1.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册和课后作业;
2.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有较全面地复习巩固第八单元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识字、理解短文、抒情释义等方面的能力。
2.帮助学生感悟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识字和理解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节日的意义,通过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抒情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识字:学习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汇。
2.理解短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旨。
3.抒情释义:品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抒情意境。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认读生字词汇,导入课文内容。
•第二至第四课时:分段阅读课文,进行课文讲解和情感体验。
•第五课时:复习本单元内容,做综合性练习。
五、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节日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学习:按照教学安排进行课文学习和讲解。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抒情意境,体会课文情感。
4.总结复习: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梳理,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互动情况。
2.课后练习:布置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程测验: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本单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了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引导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版一下语文8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陈红琴单元教学目标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3 篇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 《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
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 又富有童趣。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 ; 《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 《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阅读以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的阅读。
教学时要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
《咕咚》一课的教学要巩固、运用《小蜗牛》的学习方法开展识字、阅读,并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 ; 《小壁虎借尾巴》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两篇课文都可以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内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
这样,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重点。
《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对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是祈使句,要加强指导,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之情,指导学生尝试读出求、盼望的语气。
读好角色的对话在 3 篇课文中都有要求,可以根据课文的故事情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读好不同角色说的话语,特别是《棉花姑娘》和《小壁虎借尾巴》中主人公说的话,这些话虽然基本相同,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
二、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 37个生字和 43个偏旁,会写 21个字。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
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对话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兔子种胡萝卜》2.生字词:胡萝卜、美味、种子、地里3.课文简析,课文朗读三、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熟练朗读课文。
3.能够讲述胡萝卜的生长过程。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唱歌:《种胡萝卜》•快乐识字:胡萝卜、种子等生字词认读2. 新课呈现(15分钟)•师生共同探讨《小兔子种胡萝卜》故事•教师介绍生字词、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学习3. 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小兔子种胡萝卜》•分角色讨论课文中不懂之处,互相解答4. 拓展练习(15分钟)•小组活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背诵节目•据生字词编故事、编小品等形式拓展学习5. 课堂总结(5分钟)•整理生字词•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五、课后作业1.接龙练习:根据胡萝卜、种子等词语接龙。
2.背诵课文《小兔子种胡萝卜》。
3.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合作探究、拓展练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合作时学生的互动有所不足,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
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生字词时表现良好,但在课程结束时可以更加充分的回顾课堂内容和确保学生掌握。
以上是对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家庭角色,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诗歌,感知文字的美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识记平仄句,并能与周围伙伴完成相互默追念/默估算任务。
2.让学生了解节日仪式与各种日常质料的小文字,初步体会文字中的节奏与书面风格。
三、教学难点1.以学生擅长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所学到的新知识。
2.想办法让学生进一步解读生动的文字意境和文字思惟。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书籍、诗歌,音乐录音2.学生准备:课本、笔、座位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答交流。
2.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新课的主题。
第二部分:学习新课(2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讲解生词释义、上下文联系。
2.教师板书平仄句,让学生感知和认读。
3.学生跟读、配合动作表演。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及日常活动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成员情感表达进行交流。
第四部分:诗歌朗诵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朗诵一首诗歌,组内同学给出表演意见和建议。
2.教师带领学生形成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展示文学之美。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总结。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的短文,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谢之情。
2.默写诗歌中学过的句子,加强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但在诗歌朗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表达不够自信的情况,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更多的参与。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学习正确书写生字,并能够认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教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加深记忆。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2.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提高字的认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整理课堂材料,包括教案、课文、板书等。
2.检查课堂设备是否正常使用。
二、导入1.师生互动,谈论学生对动物的爱好。
2.引入本课文《小狗寻亲》内容,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三、学习1.跟读课文,学生反复朗读。
2.分组学生合作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节。
四、巩固1.教学生认读生字,并正确书写。
2.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五、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预习下一课内容《小鸭子过马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1.回顾上节课内容,让学生自主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引入1.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内容,讨论小鸭子过马路的情景。
2.理清故事情节,帮助学生预测故事走向。
三、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小鸭子的遭遇。
2.分组学生合作表演课文情节,加深理解。
四、练习1.复习生字认读,进行拼音练习。
2.教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巩固字形。
第三课时一、复习1.回顾前两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互相交流课文内容,互相提问。
二、拓展1.设计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总结1.整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每日跟读课文,熟练朗读。
3.思考课文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写出感想。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棉花姑娘》教案

18 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同桌互助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字形。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娘、吐、啦;熟字换偏旁:颗—棵、瓢—飘;借助图片,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棉”;“然、奇、碧”适宜随文识字,可以让学生给生字组组词,如“忽然、然后、果然”“奇怪、惊奇、好奇”“碧绿、碧空、碧玉”等。
(2)写字。
本课要书写7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病、医”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好病字旁,关注“医”字的笔顺;“干、七”这两个独体字放手让学生自主书写;“奇、星”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收下放。
2.朗读指导读好文中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
采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关注“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的朗读指导,这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
抓住“对不起”“请”“只会”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和“心有余而力不足”。
3.理解运用本课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展开。
首先,通过听读、自由读,完成填空: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她先请给她治病,接着请给她治病,然后请给她治病,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借助图片,图文结合分步学习,结合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多种策略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展示,以及完成课后习题来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文中出现的“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短语,可通过比较、仿写练习,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这类偏正结构的短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它们的字义是否有关系。
如,“睡、眼、睛、眉”共同的偏旁是“目”,与眼睛有关,“脸、背、腰、腿”共同的偏旁是“月”,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课件出示6)
高兴 生气 害怕 难过
1.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 说说她此时的心情,从而引出与图相对应的“高兴、生气、 害怕、难过”四个词语。
2.边观察图示,边读一读这四个词语。
3.你有过这些心情吗?说一说。
(1)当我心情好的时候,我的脸上就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2)当我发怒的时候,我就表现出生气的样子。
(3)当我遇到让我恐惧的事情,我就不由得表现出害怕的样子。
(4)当我伤心的时候,就表现出一副难过的样子。
4.这些心情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
如:“高兴”和“快乐、开心”;“生气” 和“发怒、
发火”;“害怕”和“惊 慌、恐惧”;“难过”和 “伤心、难受”。
5.根据心情练说话。
“我写的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很开心! ”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逗得我哈哈大笑。
”
板块四: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8)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联系生活,情感体 验,进行
说话和写话练习。
】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学会理解古诗,积累语言。
】。
第八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梳理与探究》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探究。
本单元包括对前七个单元内容的复习,以及一些新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七个单元的知识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总结。
2. 如何设计合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如何在教学中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七个单元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梳理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前七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探究活动: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探究成果。
5. 课堂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梳理与探究》2. 内容:前七个单元的知识点、探究活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对前七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梳理。
2. 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的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4.你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词语吗?5.指名读词,纠正字音:“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巾”和“盆”是前鼻音。
6.请生交流识字方法。
7.引导学生看图识字并组词8.教师引导,生活用品和用途连一连:狗熊怎样使用这些用品呢?9.教师引导:一起认一认。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9.编一首儿歌来记住这些生字吧!狗熊来到卫生间,它用牙刷刷刷牙,它用梳子梳梳头,它用脸盆洗洗脸,它用香皂洗洗澡,它用毛巾擦擦手,高高兴兴去主持。
5.将生活用品与用途连起来并读出来。
4.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5.读儿歌。
学习活动二:森林比赛对对碰——王国偏旁大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标准)1.演出大赛即将开始,小动物 1.齐读生字。
观察反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们开始排队入场。
引导学生给小动物分类排队。
2.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反犬旁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认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
3.第二支走来的队伍——鸟字边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边的字和什么有关。
4.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虫字旁队,并相应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虫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5.会场里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座位,你来帮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吧!6.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其他字。
同学们下课多搜集一些吧!旁的字,并思考反犬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2.观察生字,思考鸟字边的字和什么有关。
3.观察生字,思考虫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4.帮助没有座位的小动物找合适的位置(偏旁归类)参加动物王国偏旁总结大会的开幕仪式的形式呈现生字,减少了识字的枯燥感。
学习活动三:森林比赛对对碰——心情造句附:助学三单及评价量表。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c.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a. 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c.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a.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旨,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之“理解本单元课文主旨,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段落内容在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第八单元的教学设计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旨。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生活中的小故事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向学生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让学生明白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掌握重点词汇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通过语境教学、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词汇。
本单元的课文中包含了许多典型的句型,这些句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型,通过模仿、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句型的用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境。
通过词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重点词汇,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典型句型进行造句,帮助学生掌握句型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语境教学、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通过模仿、造句等方式进行实践运用。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第八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
本组教学开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二、发展性目标1、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2、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教学重点]: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一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目标检测题(全卷100分,书写占3分)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把搭配正确的词连起来。
(8分)初三初四辨西东一对长长的专家十五十六知北南一座了不起的石桥朝看太阳娥眉月一位大大的小鸟夜望北斗月团圆一群可爱的眼睛二、看拼音,写汉字。
(16分)zhǐshì bānɡmánɡ tiào yuǎn zuòwèimínɡpiàn wǎnfēnɡ biànsè tiáojiàn、三、比一比,再组词。
(16分)河()那()姐()呀()可()哪()祖()蚜()座()雷()名()亲()坐()雪()岁()新()四、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9分)“宀”旁:()()“讠”旁:()()“扌”旁:()()“艹”头:()()“纟”旁:()()五、照样子,写一写。
(8分)碧绿碧绿的荷叶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蔚蓝蔚蓝的天空蔚蓝蔚蓝的()火红火红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六、选词填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语文园地八》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1.能够在现有语境下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组合。
2.能够听懂老师的解释并做出相应表达。
3.能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内容并做出合理推测。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其他:故事书籍、图片故事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内容(2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和词语的意思,并带领学生感受课文故事的情节。
3. 课堂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展示团队合作。
4. 合作练习(10分钟)设计合作练习,让学生相互搭档完成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利用课文中的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反思能力。
2. 教学拓展(20分钟)扩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比如让学生编写完整故事,或者画出课文中的场景等。
3. 课外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或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八》这一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什、变”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认识蝌蚪与青蛙。
3、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重点:了解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头饰。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同学们猜猜看?师: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ppt)师:真聪明!再猜一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ppt)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它们妈妈吧!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把书轻轻地翻到151页,认真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2、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和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3、没有了拼音好朋友的帮助,遇到不认识的、难读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A、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再结合课文插图猜一猜;B、问家长,老师,同学……C、查字典。
(字典是我们身边的好老师。
)4、小朋友们都预习过了,看看这些字词,你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ppt)(出示生字词语)(我会读)huī yíng ā yí灰色欢迎阿姨zhuī dǐng pī gǔ追赶房顶披着鼓声(我会读)灰色欢迎阿姨追赶房顶披着鼓声(我会读)huī yíng ā yí灰迎阿姨zhuī dǐng pī gǔ追顶披鼓(我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三、学习课文(ppt)(一)字词我们认识了,下面我们再次读课文,这次一定能够读得更流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8教学目标:1、认识“初”、“眉”等13个生字会写“北”、“南”等1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谚语的美。
课前准备:1、识字卡。
2、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
3、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记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生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人准课文中的生字,读同课文。
三、写字教学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
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五、教学后记: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哪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说明天气要怎么样了?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去,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话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第二句,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北斗”。
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b、读第三、第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
让学生通过课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c、朗读全文。
3、积累a、记背本课谚语。
b、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三、教学后记由于在课前让学生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许多学生能够将自己搜集到的谚语讲给大家听,学习气氛浓厚,许多学生能够背诵谚语。
30、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初步读懂课文,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头饰。
2、课件。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是一种植物,把他当作了人来写。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
a、读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哈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三、引导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a、(出示稳重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b、棉花姑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它的心情?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a、(出示稳重第三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曲线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两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自然段。
a、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写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六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六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
c、拓展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教学后记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全篇课文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上。
指导时,以范读和领读为主,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浓厚。
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组表演,然后推荐到全班表演。
二、识记生字1、屏幕出示生字,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说说这写字中哪些字最难记,提示记忆字形的办法。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提示“雪“字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不能出头。
“帮“字左上部分的竖撇要出头。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4、学生临摹、描红练习。
师巡视指导。
四、教学后记本课生字较少,在认记时,我注重发挥了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31、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目标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知道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
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学习课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小猴子、小兔子它们用手摘桃子、采蘑菇吃,吃的可香啦。
可是今天,它们却不用动手摘桃子了,因为地球爷爷已经用自己的大手替它们摘下来了。
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看谁最聪明,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子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a、请小朋友用吸铁石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b、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四、读问记字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五、教学后记为让学生对“地心引力”这一科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用吸铁石吸铁)让学生感知那种吸引力,这样感觉带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第二课时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1、分组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练后检查。
2、.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1)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
(①欢快——第二自然段;②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③奇怪——第八自然段)(2)练习读好小兔的话。
(①有礼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3)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
(慈祥、各蔼——第七自然段)(4)表演性朗读地球爷爷的话。
(声音缓慢、粗壮有力)3、.表演性朗读比赛。
4、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受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
(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3、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实践活动小试验:《地球的引力》1. 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 讨论并试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五、教学后记本课是遗篇童话,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从课文中得到一些启示,许多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能找到自己身边的“地心引力“,教学效果良好。
32 兰兰过桥教学目标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和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和它们的特点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两课时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无弹窗/4953.html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无弹窗/4953.html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桥建在哪里!不过,你只说出了这座桥的位置,还没说出这座桥的名字。
请你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3、这两种桥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再读全文。
四、教学后记本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了文中介绍的两种桥以及它们的特点,学生比较感兴趣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段落。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2、学习课文6—9自然段a、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3、学习第10自然段。
a、齐读,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三、巩固识记,书写生字1、提醒学生注意,“程、砖、驶”翘舌音,“梁、砖、架、划、巧”是三拼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读báo。
2、认记字形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本课生字建立联系,做到既学习新字,又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
如“转—砖”、“使—驶”、“彩—采”、“等—特”“被—波”等等。
四、实践活动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
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
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五、板书设计:32 兰兰过桥潜水桥结实透明塑料桥梁轻巧携带方便六、教学后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重点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并加以适当地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