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音的长短(小学第一册)
知识 声音的长短-鲁教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声音的长短:鲁教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鲁教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音乐上册中关于声音长短知识的教学设计。
本教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孩子们准确地理解声音的长短,提高其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能够听出声音的长短,并准确描述声音的长短程度,如长、短、较长、较短等;•能够理解并运用声音的长短知识,如节奏、音乐速度等;•能够准确区分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长短,拓展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的长短概念,并能用语言精准地描述声音的长短程度;•熟悉不同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长短,拓展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声音的长短知识,理解节奏、音乐速度等概念;•区分不同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长短。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唤起孩子们对声音的认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长短”。
活动内容:请孩子们尝试模仿不同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如呼吸声、手掌拍打声、脚步声等,并找出其中的长短声音,引导孩子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通过引入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孩子感受不同乐器所发出的长短声音,了解乐器发声与声音长短的关系。
活动内容:1.让孩子先听取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并让他们感受乐曲节奏的快慢。
2.接着给孩子播放各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如小提琴、古筝、吉他、钢琴等,让孩子们说出这些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提高孩子们区分声音长短的能力。
第三步:巩固通过歌曲和游戏来巩固孩子们对声音长短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活动内容:1.播放一段歌曲,让孩子们感受歌曲中不同声部的长短声音,了解长短音符所代表的时值。
2.利用游戏来满足孩子们对声音长短知识的探究和练习。
•活动一:请孩子们跟随乐曲的节奏,口型模仿音乐中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并快速说出是长声或短声。
•活动二:请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指定一个孩子发声,其余孩子跟随声音的长短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如长声时跳一下,短声时捏一下鼻子。
第四步:反思综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音的长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声音有长有短?”比如,当我们说“喵喵喵”时,每个“喵”的音长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声音长短的奥秘。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声音长短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可以准备更多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深入探讨问题。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有了整体的认识,但在掌握程度上有一定差距。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吸收,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加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游戏等形式,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音乐活动。
4.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长短声音组合,培养音乐创作兴趣。
5.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声音长短在音乐作品中的美感,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声音长短概念的建立:使学生理解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所代表的声音长短,并能准确演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游戏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声音长短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024年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2024年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美妙世界1.2 声音的传播与音乐欣赏2.第二章:音的高低2.1 音高的辨识2.2 五线谱的基础知识3.第三章:音的长短3.1 音符的时值3.2 音符的组合与节奏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辨识音的高低,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3. 学会辨识音的长短,理解和运用音符时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高的辨识、五线谱的认识、音符时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五线谱卡片、音符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五线谱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详细讲解音高、五线谱、音符时值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2. 板书中间:展示五线谱、音符等音乐符号,以及对应的音高、节奏等。
3. 板书右侧:布置作业、提醒课后拓展延伸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自学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唱给家长听。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将在下次课堂上公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观看音乐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借助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音高的辨识:通过直观的教具(如钢琴、电子琴)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音高的差异,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
(音乐知识)声音的长短-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声音的长短-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长短对音乐的重要性。
2.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发出长音和短音。
3.能够分辨不同长度的音符,并正确演奏乐曲。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听辨和发出长音和短音。
2.学生能够分辨不同长度的音符并正确演奏乐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分享音乐欣赏体验,讲解声音的长短对音乐的重要性。
2.学习长音和短音(15分钟)
–分别让学生模仿老师发出长音和短音。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长音和短音的不同。
–给学生一些相关课程资料阅读,深入了解长音和短音。
3.分辨不同长度的音符(20分钟)
–老师通过白板展现不同长度的音符,让学生分辨每个音符的长度和名称。
–引导学生加深对不同音符长度的理解、感受和掌握。
4.演奏学习曲目(30分钟)
–老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演奏方法和节奏。
–让每个学生分别单独演奏,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总结(10分钟)
–回顾今天所学知识,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多听、多体验、多实践。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听辨和发出长音和短音。
2.学生能够分辨不同长度的音符并正确演奏乐曲。
五、教学反思
1.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度高。
2.观察到部分学生在分辨音符长度时存在较大难度,此时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并增加老师的引导程度。
3.在教学演奏乐曲时,需要多次指导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
音乐教案-音的长短(小学第一册)
音乐教案-音的长短(小学第一册)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辨和模仿不同长短的音乐节奏,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 能够根据节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或乐器演奏配合音乐。
教学准备:
1. PPT或黑板
2. 音乐教材
3. 小鼓或其他节拍器材
教学步骤:
引入:
1. 利用乐器演奏或播放一段由长、短音组成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上的长、短音符,询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探究:
1. 展示PPT或黑板上的图片,分别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询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 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与音乐中的长音和短音对应起来。
3. 准备一段由长音和短音组成的音乐,教师演奏或播放,学生听辨并模仿。
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担任指挥,其他人演奏乐器或进行身体动作。
2. 指挥选择长音或短音,组员们根据指挥的选择做相应的演奏或身体动作。
3. 指挥可以选择节奏、速度进行变化,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
展示和总结:
1. 挑选几位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担任指挥,其他学生根据指挥的选择演奏或做动作。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
拓展:
1. 学生可以使用身体或其他乐器进一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节奏。
2. 学生可以对乐谱中的长、短音符进行搭配,创作自己的简单乐曲。
音乐综合课教案音的长短
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线条的长短用声音、打击乐器等表现
解读出音的长短。
请学生用手头的材料创造出长短的声音。
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经验感受辨认各种钟表的长短声响。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聆听音乐进一步辨认声音的长短。
分别敲击三角铁、碰钟、木鱼、双响筒等,通过实践体验、尝试怎样敲击乐器,才能出使乐器发出不同长短的声响。
难
点
在体验感知音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现音乐,初步了解音乐要素--音的长短的作用。
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本课题所需课件、投影仪、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钟、双响筒、木鱼等乐器。
二、教学过程
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感受与体验活动
(一)曲律动《火车交响曲》
拍击游戏《我拍你跟》。
教师拍击各种节奏,和学生一起互动,互答。
分小组讨论《布娃娃弹琴》中哪几个音要唱的长?哪几个音要唱的短?要求学生根据音的长短,自己设计动作编创表演《布娃娃弹琴》。教师下小组进行指导。
要求各小组的创编要有自己的特色。
请同学们对各组的表演情况进行相互和自我评价。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最后教师小结。
带领学生在《火车开啦》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探索音的长短。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创造”出不同长短的音响。
培养学生求异和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即兴“视节奏图谱”进行表演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四、编创与表演活动
(出示课件:音乐厅)
五、课堂小结
知识与技能 音的长短-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音的长短-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不同长度的音符;2.能够演唱简单的曲目,正确掌握音的长短。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音的长短的概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的长短。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CD机、小提琴;2.教学材料: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让学生想想自己平常听的歌曲,有的歌曲里的音是很短暂,有的歌曲里的音是很长的,这些音的表现形式是什么?2. 教师示范,让学生听辨不同的音的长度:教师可以在CD机上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或者利用小提琴演奏出一小节音乐,让学生分辨出其中的长音和短音。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长音和短音的区别,并且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唱。
3. 学生操作,练习定位长短音:让学生分组,每组出一个指挥,其他人模仿指挥发出短音和长音。
指挥可以发出手势或者口哨声让学生模仿,也可以亲自演唱,其余同学根据指挥的手势或者口哨声来发出长音和短音。
4. 牢记观念,总结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长音和短音的区别,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复习。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听辨音乐中的长音和短音,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5. 反馈回顾,检验学习效果: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相互检验学习效果和演唱质量是否有进步。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其中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五、教学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音的长短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到简单的曲目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提示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小组演唱和互评,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得到了培养。
2024年花城版上册小学音乐 第三单元 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
第三单元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一、教学导引《课标(2022年版)》中第一学段“唱游·音乐”的学习任务4:“发现身边的音乐”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隐藏的音乐要素,本节以区分音的长短作为节奏感知的基础,让学生发现声音的现象与特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对话开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简单的音乐要素-节奏,即声音长短的简单组合X X X.本单元选择富有特色的童谣,引导学生探究音乐节奏、音调与语言节奏、声调之间的关系。
选用儿童耳熟能详的童谣《小白兔,真可爱》作为情境表演和歌唱游戏的素材,让学生在简单的拍手律动、动作游戏中初步建立稳定拍意识,复习巩固幼小阶段已经体验过的节奏X X X.拍读《真功夫》,从角色扮演、动作模仿、师生对话互动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精气神。
传统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念与唱,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认识节奏X X X的符号和念读方式(titi ta),通过手点掌心或手背,初步建立稳定拍的意识。
《去同学家》综合律动、情境表演和音乐,学生在律动游戏中将分别感受音乐的断奏和连奏,经过多次聆听与练习做到准确听辨和用动作表现两种音型... 和~~~,并在音乐和游戏中相互认识与熟悉,形成基本的听觉概念和游戏规则意识。
二、课时建议本单元建议六课时第一课时唱游《小白兔白又白》第二课时拍读《真功夫》第三课时表演唱《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第四课时表演《去同学家》三、单元目标(一) 能在生活中的语言和声音中区分音的长短,在《小白兔,真可爱》、《真功夫》等作品中感知节奏和语言的关系及X和XX两种节奏,认识X和XX两种节奏的符号,并正确拍读;通过声势律动,能感知作品中的稳定拍和节奏的区别。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二) 能在稳定速度中准确拍出、念读童谣《小白兔,真可爱》《真功夫》《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的稳定拍和节奏,能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结合动作和律动表现歌中的欢快情绪;能够用小型打击乐器表现稳定拍和X、X X两种节奏;能在游戏或情境用不同情绪分角色创意表演、朗诵、歌唱单元作品,例如在音乐中与同学配合表演音剧《去同学家》。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重点难点1.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2.培养学生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3.整理学生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4.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活动2【讲授】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1.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第四单元 知识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长短观点,能够分辨不同长短的声音。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听觉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
3.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声音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模仿和实践,感受声音的长短。
2. 教学难点:用乐器或身体语言表现声音的长短,进行合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素材,包括不同长短的声音片段和乐器。
2. 准备乐器(如木鱼、碰铃、沙锤等)和音乐器械(如节奏棒、手拍等)。
3. 安置教室,营建音乐教室氛围。
小学音乐课程《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声音的长短,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声音的长短,培养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声音的长短,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长短。
2.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声音的长短控制技巧。
三、课程工具1. 乐器:口琴、笛子等易于操作的乐器。
2. 音响:用于播放不同长短的声音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不同长短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长短,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授:(1)教师介绍声音的基本观点,包括音高、音量、音色等。
(2)教师通过口琴或笛子等乐器,演示不同吹奏方式产生不同长短的声音,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长短。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敲击、吹奏等方式,实际操作掌握声音的长短控制技巧。
(4)教师播放不同长短的声音素材,要求学生分辨声音的长短,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声音的长短。
(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判和指导。
(6)教室小结: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声音长短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作业安置: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制造不同长短的声音,下节课与同砚分享。
4. 课程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声音长短的知识,在生活中寻找声音长短的应用,如汽车喇叭声、雷声等,加深学生对声音长短的理解。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声音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
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二、教学目标:l.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发现声音是有长短的。
2.引导学生倾心地聆听、模仿,培养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
三、教学重点:体会和感受声音的长短四、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模仿感受声音的长短五、教学准备:头饰、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六、教学过程: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大森林去玩好吗?二、新课学习1.师:大家扮演的小动物真可爱,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猜猜它们是谁?能模仿吗?2.师:你还想模仿准的声音?3.师:小花猫的声音和小鸭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小鸭子和小鸡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师:好,那么,老师有一个建议,你觉得你扮演的小动物声音长就坐到左边,你觉得声音短就坐到右边好吗?开始行动。
5.师:看,老师送的礼物(打击乐器),你来敲一敲,它们怎么来表现长音和短音?6.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长音我们找一个小动物做代表(小花猫),短音找一个(小鸡)。
好,老师手里的小音符哪一个表现小花猫好些?哪一个表现小鸡好些?(出示节奏谱)7.师:合唱加打击乐器合奏。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有长短的,你再来听一听哪些声音长?哪些短?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
生:模仿扮演的小动物,律动进教室生:聆听小动物的声音并模仿。
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小花猫的声音长,小鸭子的声音短;小鸭子的声音长,小鸡的声音短。
生:分组坐好。
生:用打击乐器表现、感受长音和短音的不同。
生:讨论汇报长音用表示,短音用表示。
生:小组合作合唱练习打击乐合奏。
《第四单元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声音的短长,了解声音经过长短对音调的影响;2. 掌握分辨声音长短的基本技巧,培养听觉感知能力;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演示、示范、学生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辨声音长短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音调掌握程度不同,需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器材,如乐器、录音机等;2. 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如短音、长音的音频文件;3. 准备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
2. 情感导入:播放一首有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拍起节奏。
(二)基本过程1. 引入新课(1)音乐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音乐里面也有长短之分哦!”。
(2)通过手势让学生直观感知“音的长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长短。
2. 学习新知(1)通过“音符”和“休止符”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长短。
(2)通过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长短。
(3)通过乐器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长短。
3. 知识拓展(1)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长短。
(2)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的声音长短。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声音的长短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三)布置作业(1)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或道具制造出不同的声音长短。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注意感受其中的声音长短。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感受声音的长短。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长短歌的教案
长短歌的教案
教材:沿海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一册
教学内容:音的长短教具:计算机、视频演放仪、钢琴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ta、ti两个节奏的长短,在听、想、唱、做、编中感受节奏的变化组合。
2.在复习中加深印象、在练习中掌握规律。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为节奏“填词”,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音乐素质。
4.精讲多练新知识,使学生能认得清、看得准、打得稳。
5.知道音的长短,有节奏的说话。
为节奏填词要强调词组的相互连接,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音的长短”是一节带有“创编”素质的综合课。
通过音的长短复习与巩固、感受与模仿、变化与组合、练习与游戏、填词与演唱,加深对音的长短了解与掌握。
通过第一课《开学了》歌曲的学习,能分辨出一拍ta和半拍ti的长短(两个半拍组成的一拍),并把它贯穿到全课的始终。
为了掌握音的长短,锻炼学生为节奏填词。
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的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词即兴演唱,也请小朋友们跟着学唱,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几种节奏的学习、复习与巩固,能把节奏进行变化组合,锻炼学生动脑的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有节奏的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
音的长短 教案
音的长短教案教案标题:音的长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音的长短对节奏产生的影响。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长度的音符,并能准确演奏。
3. 学生能够在乐曲中正确运用不同长度的音符,形成合理的节奏。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和乐器。
2. 音符卡片和黑板作为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乐曲演奏的录音开启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音符的差异。
然后向学生介绍音的长短对节奏产生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a. 向学生展示不同长度的音符卡片,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解释它们分别代表的时值。
b. 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演示,让学生理解各种音符的时值关系。
3. 实践操作(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音符卡片。
教师给出节奏数,学生根据要求选择相应长度的音符卡片,并按照顺序演奏。
b. 教师可以辅助指导学生,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了不同长度音符的演奏方法。
4. 创作活动(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创作一个简短的乐曲,要求他们使用不同长度的音符,并形成有趣的节奏。
在完成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中运用的音的长短。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音的长短对节奏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提问或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6. 课堂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演奏不同长度的音符,并尝试在乐曲中加入节奏变化,拓展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参与创作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回答问题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扩展:1. 将音的长短与音高搭配,在下一节课中介绍音符的音高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节奏类型的乐曲,分析其中运用的音的长短和节奏变化。
3. 鼓励学生尝试在音符卡片上写出不同长度的音符,并以此进行多种组合,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对音的长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7课《知识与技能 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一册一年级第七课《小小音乐家》《音的长短》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长短。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应该做到:音乐与生活的结合。
这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钟表走动的声音、火车鸣笛和汽车喇叭的声音以及三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通过听和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
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激动~不够稳定~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
本学期最初的目标是加强常规教学~对学生音乐感受、体会音乐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生活中听到的音的长短~大部分学生都有所感受和体会。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打拍子读节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能够听辨出碰钟和木鱼打击乐器声音的长短~并能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
3、能够尝试学唱旋律片段并为其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点:听辨出各种声音的长短~体会和感受声音的长短。
教学难点:尝试学唱旋律片段~在歌声中感受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木鱼、碰钟和电子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一听:分别播放钟表走动、火车鸣笛和汽车喇叭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考验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辨一辨:谁的声音最长谁的声音最短,【设计意图】通过听辨~让学生区分声音的长短。
3、揭示课题——《音的长短》。
二、新授:,一,认一认~划一划~唱一唱。
1、认一认:三种音符。
,1,播放声音片段:三个“小兄弟”的自我介绍:在音乐的王国里~我们用不同的音符来表示音的长短~简谱中~我们用一个“X”来表示~音符家族中有许多成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三个小兄弟”吧。
【新教材】《小白兔,真可爱》(教案) 2024-2025学年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第1课《小白兔,真可爱》【教材分析】《小白兔,真可爱》是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身边的音乐:长和短(一)》第1课唱游课,这节课通过课堂表演让学生了解节奏的长短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体验和实践音乐。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表演感受音符长短的特点(二)艺术表现能结合音乐特点进行节奏表演(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乐器去表现节奏(四)文化理解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知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结合音乐特点进行节奏表演(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乐器去表现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声音怎样产生的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人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的震动,那么,你们知道声音有什么特点吗?预设: 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唱游课《小白兔,真可爱》。
书写板书《小白兔,真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教师:在生活中,我们说话时的声音有长有短。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声音的长短—欣赏《野蜂飞舞》教案(电子备课)
第周 星期 第 节年 月 日
课题
1、知识:声音的长短
2、欣赏《野蜂飞舞》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野蜂飞舞》,体会速度、力度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逐步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学生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音长、低沉。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奏,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6、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
二、欣赏《野蜂飞舞》
情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价值观
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并借助语言、线条或图形、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教具
钢琴 图片 ppt 音频资源 音响设备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法 演示法 小组合作法 创作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一、声音的长短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小鸡、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1、初听乐曲
让学生猜一猜,乐曲描写的是哪种小动物(昆虫)?为什么?
2、揭示曲名
简要介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剧情以及乐曲在剧中表现
的情景。
3、复听乐曲
感受乐曲情绪,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1)乐曲的速度怎样?(急速,仿佛野蜂煽动的翅膀)
(2)乐曲的力度怎样?(忽强忽弱,表现野蜂飞行忽远忽近)
小班感受音的长短教案
小班感受音的长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感受音乐的长短节奏;2. 能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能够感受音乐的长短节奏;2. 能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
三、教学难点:1.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适合小班的音乐资源;3. 简单的音乐节奏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音乐游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例如,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长短节奏。
2. 聆听音乐。
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音乐。
然后让孩子们用手指在空中画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的长短节奏。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并且在空中画出音乐的长短节奏。
3. 表达感受。
老师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例如,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小班感受音的长短教案,通过创设情境、聆听音乐和表达感受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长短节奏,并且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
同时,通过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音乐游戏和听觉训练,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一上音乐教案-知识 声音的长短 人教版
《声音的长短》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构思:声音的长短是湖南文艺版上册的内容,是通过一些音乐律动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听生活中火车与时钟的声音,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用不同的声势律动来表示“×—、×、××”这三个节奏型。
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肢体语言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体会和感受声音的长短教学过程:一.生活中声音的长短【设计理念:通过欣赏生活中孩子熟悉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中声音的长短【设计理念:通过聆听两段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三.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设计理念: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拍一拍,唱一唱师:同学们都记住了吗?接下来请跟着老师来拍一拍,唱一唱第一条,同学们小手准备好,师:同学们都拍对了吗?请暂停视频模唱一边吧,我们学习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我们一起通过歌曲节奏练一练吧。
【设计理念: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自由组合,让学生拍一拍唱一唱,充分感受这三个音符的时值。
并结合歌词让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培养了学生分辨这三个音符的能力。
】五.动一动师:同学们真棒!下面请同学们跟随着音乐律动起来吧。
(播放《粉刷匠》音乐)【设计理念:结合音乐做声势律动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巩固了学生分辨这三个音符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中心小学唐飘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沿海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一册
教学内容:音的长短
教具:计算机、CAI、视频演放仪、钢琴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ta、ti两个节奏的长短,在听、想、唱、做、编中感受节奏的变化组合。
二、在复习中加深印象、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为节奏“填词”,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音乐素质。
课堂小结:
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或表演动作随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目标:
通过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ta、titi这两种节奏的学习、复习与巩固,能把节奏进行变化组合,锻炼学生动脑的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节奏的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辨别音的高低、节奏的长短学习方法。通过对乐曲内在的理解用外在的表情加以表现,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七、节奏游戏,增强记忆
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为了使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为形象有趣的音乐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电脑上做“辨别节奏拖汽球”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竟争意识。
八、节奏填词,激发灵感
用ta和titi进行节奏的变化组合。用这种节奏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地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可随意即兴演唱自己的作品,大家也可学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教学策略
动画入手,激发兴趣。把音的长短引入各教学环节中,由感受到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由表现到创编,由浅入深,打好基础。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学生动脑筋,在电脑上亲手来操作。教师出题学生答、学生出题学生答。以学生为主体,集体参与。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意境,用音乐画面激发兴趣,用多变页面帮助理解,达到寓教与乐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一、精讲多练新知识,使学生能认得清、看得准、打得稳。
二、知道音的长短,有节奏的说话。为节奏填词要强调词组的相互连接,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
“音的长短”是一节带有“创编”性质的综合课。通过音的长短复习与巩固、感受与模仿、变化与组合、练习与游戏、填词与演唱,加深对音的长短了解与掌握。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节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做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或拍打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步入教室,感受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
二、节奏模仿,感受音乐
师生问好,用节奏说话。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节奏音响加以模仿,在模仿中感受音的长短。
三、节奏知识,加深印象
学生知道音的长短,初步了解什么叫节奏。知道ta和titi的名称及长短划拍规律。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复习巩固,打好基础。
通过第一课《开学了》歌曲的学习,能分辨出一拍ta和半拍ti的长短(两个半拍组成的一拍“titi”),并把它贯穿到全课的始终。
为了掌握音的长短,锻炼学生为节奏填词。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的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词即兴演唱,也请小朋友们跟着学唱,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四、节奏感受,外在表现
通过复习第一课《开学了》,了解音有长短。知道节奏长短,听出节奏长短,表现节奏长短。在表演中感受节奏速度的快慢及情绪的变化。
五、节奏练习,变化组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画面多变的特殊效果,把学到的音的长短节奏知识反复变化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掌握和运用。
六、节奏互练,集体参与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ta和titi制成活动卡片变化练习。学生出题,学生答题,面向全体,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在课上都有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