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0001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4b6b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png)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长期积累引起的各种疾病,施工现场是一个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一系列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应该得到实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1.制定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方案:施工公司应该聘请专业的职业病防治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种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合理进行岗位安排和人员配置: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有害因素,合理地安排工人的岗位和工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接触有害因素过多。
3.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公司应该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各种职业病的病因和防护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施工公司应该根据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有害因素,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确保工人的个人安全。
5.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监测:施工公司应该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同时,对有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进行职业病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6.建立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应该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垃圾和建筑废料,减少异味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对有害物质进行隔离和处理,避免对工人的危害。
7.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广大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8.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施工公司应该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对工人的职业病发生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
9.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施工公司应该建立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档案,记录工人的职业病状况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为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0.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责任人进行严肃的追究。
总之,施工现场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施工公司、工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范文(3篇)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3b5f4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7.png)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了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业病的定义及预防目标2. 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接触或者远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致病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预防职业病的目标是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和职工因工致残或死亡的风险。
三、职业病预防措施3. 通风换气措施:(1) 在施工现场、封闭车间等场所,应安装并定期维护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 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定期检查运行情况,并及时维修或更换不良的通风设备。
4. 确保工人佩戴个人防护用品:(1) 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向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训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 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工人的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用品。
(3)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检测:(1)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空气中有害气体、粉尘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2) 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6. 培训与教育:(1) 施工单位应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职业病防治意识,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施工单位负责建立相关的培训档案,记录每位工人的培训情况。
7. 职业病事故应急处理:(1)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事故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确保在职业病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报告。
(2) 施工现场应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培训部分工人具备基本急救技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救治伤员。
四、责任与监督8. 建筑施工单位应明确职业病预防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1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1](https://img.taocdn.com/s3/m/09b163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1范本(风格一):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1.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必要性1.1 职业病危害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1.2 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要求2. 职业病危害评估2.1 职业病危害评估的目的和意义2.2 职业病危害评估的方法和步骤3.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控制3.1 职业病危害监测的目的和方法3.2 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原则和措施4.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4.1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和要求4.2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原则5.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与教育5.1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的目的和内容5.2 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6.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6.1 职业病事故的定义和分类6.2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7.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责任7.1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7.2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责任的细化和分工附件:1. 职业病危害评估报告范本2. 职业病危害监测记录表格范本3. 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报告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
2.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条例:对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范本(风格二):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1.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必要性1.1 职业病对企业的影响1.2 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1.3 法律法规对职业病防治的要求2. 职业病危害评估2.1 职业病危害评估的目的和意义2.2 职业病危害评估的步骤和方法3.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控制3.1 职业病危害监测的目的和方法3.2 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原则和措施4.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4.1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和要求4.2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与教育5.1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的目的和内容5.2 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6.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6.1 职业病事故的定义和分类6.2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7.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责任7.1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7.2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责任的细化和分工附件:1. 职业病危害评估报告范本2. 职业病危害监测记录表格范本3. 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报告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5篇)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44875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8.png)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公司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的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高温中暑等,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717d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b.png)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是为了保护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工程项目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噪声、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高温、高压等。
本文将以这些职业病危害为例,介绍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加强工地通风:采用强制通风设备,保证施工区域内空气的流通,尽量减少粉尘的积聚。
2.使用湿法处理: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如砂石搬运、砂浆搅拌等,应使用湿法进行处理,通过湿化粉尘,减少扬尘的飞散。
3.戴口罩:对于无法避免产生粉尘的作业,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进入呼吸系统。
1.采取隔离措施:将噪音产生源与工人隔离开,采用声屏障等设施来减少噪音传递。
2.佩戴耳塞或耳罩: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应佩戴耳塞或耳罩来提供额外的听力保护。
3.声音源控制:优化设备,使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1.进行防护措施:工人应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2.加强通风设备:在有害化学物质作业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
3.定期检测:对作业场所的空气进行定期检测,在有害化学物质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人的健康。
1.推行核安全制度:建立科学的放射性防护制度,制定规范、细致的操作规程。
2.安全用具: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放射性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加强监测: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辐射水平,掌握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加强热防护:提供适当的防热装备,如防火服、防热手套等,减少皮肤对高温的接触。
2.饮食调整: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持水分平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3.加强值班轮换:对于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值班轮换,减少持续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时间。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包括粉尘危害防治、噪声危害防治、有害化学物质危害防治、放射性物质危害防治以及高温高压危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584056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e.png)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举措有哪些一、作业场所防备举措为了仔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除去职业病危险,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的健康,针对作业场所拟订防备举措。
(1)作业场所主要运输道路一定硬化并常常洒水润湿。
(2)作业场所设置围挡墙,做到关闭施工,现场砼搅拌机搭布防备棚,周围设置密目网,做到关闭率达到 100%。
(3)合理进行生产布局,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4)水泥库应与第一批水泥进货行进行关闭。
(5)装备换衣间、沐浴间、歇息间等卫生设备,拟订各样卫生管理制度,区分五小设备(办公室、医疗、文化娱乐、淋浴换衣室和工地暂时卫生间)责任区,责任到人。
(6)作业场所装备切合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要求的设备、工具及器具。
(7)卫生间建设成水冲工卫生间,卫生间墙体周围应自下而上镶贴 1.5 米左右的卫生瓷砖墙裙,地面抹水泥且有防滑道。
(8)施工现场一定设专人供水和专用保温饮水桶,水桶加盖加锁,防备污染。
二、个人防备举措为了仔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除去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的健康,针对个人拟订防备举措。
(1)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来果,职业病防备举措和待遇等照实见告员工。
(2)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给员工解决实质疑难问题。
(3)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上岗时期按期职业卫生培训。
(4)员工应该踊跃学习和掌握有关职业卫生知识,施工前各有关人员实时领用电焊护目镜和面罩、防冲击眼护镜、防酸工作服、手套、鞋、防噪声护具、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长管面具等防备用品。
(5)施工人员不同意喝生水,禁止共用一个器皿饮水。
(6)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优秀习惯,被褥鞋袜应保持整齐、齐整,不吃不干净的食品,不随处大小便。
(7)凡患有痢疾、肝炎、损害、活动性肺结核,溢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余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进口食品的制作工作。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正式版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5372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3.png)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正式版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作环境中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制定了以下正式版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1.安全教育培训:所有进入建筑工地的工人需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正确姿势等。
加强对新员工和临时工的培训,确保所有工人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工地环境的卫生控制、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等。
定期组织安全例会,及时解决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和意见。
3.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作业环境,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4.排除有害因素:建筑工地上存在许多有害因素,如粉尘、噪音、振动等。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减少这些有害因素的影响,包括使用湿法除尘、安装隔音设备、采用减振装置等。
5.预防职业病:建筑工地上存在许多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噪聋等。
要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诊断,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6.强化岗位管理:建筑工地上各个岗位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风险,要加强对各个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制定相应的作业规程,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7.健康监护:定期进行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包括体检、职业病检查等。
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劳动者的体征和职业病状况,对有病的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和处理职业病事故,组织及时的急救培训,提高工人的紧急应变和自救能力,保障工人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9.督促执行:加强对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的督促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进行惩罚,并对严重违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
![2024年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ca24e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6.png)
2024年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
1. 定期体检:建筑工人应定期接受体检,以检测是否存在职业病的征兆。
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健康教育:建筑工人应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如何预防职业病。
这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工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等。
3. 环境监测: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包括检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有害物质等。
4.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建筑工人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等。
这可以帮助减少职业病的风险。
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建筑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和精力,过度疲劳和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增加职业病的风险。
因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非常重要。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建议,具体的预防方式可能因不同地区和岗位而有所不同。
建筑工人和雇主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道路施工引发职业病危害防治控制措施
![道路施工引发职业病危害防治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860cea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4.png)
道路施工引发职业病危害防治控制措施
一、综合防尘措施
①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
②佩戴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噪音防护措施
①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②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③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
④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⑤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振动防护措施
①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②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产生的强烈振动。
③道路施工压路机等大型施工机具司机采取多班作业,避免长时间操作设备。
四、高温防护措施
①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
②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
③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④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严禁赤身裸背高温下作业。
五、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时,极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危险作业管理规定》中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相关规定进行作业,必须按“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程序进行操作,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的安全帽、安全绳、隔离式呼吸器,设置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强制通风设备、安全梯、与外界联系的对讲设备等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521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d.png)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音、高温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就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一、职业病防治措施1.粉尘防护措施:在施工中,粉尘是施工人员最常接触到的危害因素之一、因此,施工现场应设立粉尘防护区,采用封闭施工或湿法施工等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粉尘的接触。
2.噪音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噪音也是一个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了减少噪音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应采取隔音措施,如在噪音较大的区域设置隔声墙或使用隔声设备等。
另外,施工人员也应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噪音的接触。
3.高温防护措施:高温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和热衰竭等职业病。
在施工中,应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补充盐分的食品,以保持施工人员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另外,施工现场还应设立高温防护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体温监测,及时提供降温设施和急救措施。
4.化学物质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酸碱等,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危害较大。
在施工中,应选用低毒或无毒替代品,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另外,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降低对化学物质的接触。
二、应急预案1.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比较常见。
为了应对这些意外情况,施工现场应设立事故报警系统和急救设施,并配备专职急救人员。
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接受急救培训,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火灾应急预案:在施工现场,由于电焊、电切等操作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施工现场应设立消防器材和报警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定期参加消防演练,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c39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b.png)
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环境复杂,存在各种危险因素,施工人员容易接触有害物质和受到各种危险物品的伤害,所以需要采取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要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讨论,加强施工人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职工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加强工地危险物品的管理。
对工地上的有害物质,如石棉、矽尘等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处理。
工人在作业前应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防尘服等,减少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再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
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声、震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和危险因素,做到及时排除,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另外,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救援预案。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种施工作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种事故的救援程序和应急措施。
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和处理。
最后,要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防控。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避免病情扩散。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工地危险物品的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救援预案,并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防控,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职业病和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d8af1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1.png)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职业病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建筑行业生产效益和质量,采取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建筑施工职业病概述建筑施工职业病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良的施工环境、操作条件、职业行为等造成的职工身体健康损害现象。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噪声、震动、白天黑夜颠倒、温度、湿度等极端环境下,容易患上多种职业病,如肺塌陷、尘肺病、职业性肺癌、职业性中毒、职业性听力损害等。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机制1.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成立专门机构和设立岗位,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完善职业病报告和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施工工地环境管理1.采用环保材料:对于需要使用建筑材料的工程施工,优先选择环保材料,特别是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含量较低、不易挥发、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建筑材料。
2.加强工地粉尘防治:在施工现场采用局部通风、湿喷、隔离、封闭、吸附、过滤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做好噪声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隔音门窗、噪声吸收墙等设施,采取尽量减少噪声的措施,减少噪声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1.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卫生检测机制,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诊断。
2.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3.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范职业病的能力。
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1.制定完善的施工岗位保护措施,根据施工人员的岗位需要,为他们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镜等。
2.建立职业病防止措施培训制度,对新员工实行适当的职业病防护教育,让员工提高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3.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制度,开展健康体检和职业病医学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风险并采取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0e40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3.png)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施工现场是职业病高发地,施工工人长时间暴露于各种有害因素下,容易引发各类职业病。
为了保护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施工单位应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让工人了解职业病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同时,要引导工人形成正确的职业健康意识,提高他们主动防护的自觉性。
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科学的施工现场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空气质量、噪音、粉尘等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设风机、喷雾装置等,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第三,要加强施工现场的个人防护。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工人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的培训。
例如,在粉尘较多的施工现场,应配备防尘口罩;在高温环境下,应配备透气、防热的工作服等。
另外,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破损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减少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风险。
第五,要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卫生。
特别是对于易积尘的地方,需定期进行清理,防止粉尘长期滞留。
另外,应设立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施工现场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积累。
第六,要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和健康监护。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健康检查。
监测结果可作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宣传教育、环境管理、个人防护、工作流程、卫生管理以及监测和健康监护等。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现场的职业病风险,保护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3c61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7.png)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筑施工职业病是指工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长期接触并受害于粉尘、毒物、噪声、振动和高温等因素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一些建议。
1.粉尘防控:(1)在施工现场加装除尘设备,及时清理工地,减少粉尘扬尘。
(2)使用防护工具,如口罩、防尘面具和帽子等,减少工人直接吸入粉尘的风险。
(3)优化施工方法,采用湿法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化学毒物防控:(1)严格遵守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有毒物质的接触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提高工人对化学品的认识和警惕性,定期进行职业危害物品及其替代品的培训。
(3)合理使用化学品,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量和浓度,优先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3.噪声防控:(1)采用隔声措施,如加装吸音材料,使用隔音门窗等,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
(2)给工人配备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职业性听力损害。
4.振动防控:(1)使用降噪设备,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2)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长时间、高频率的振动暴露。
(3)提供符合健康标准的工作台和工具,减少对工人身体的振动刺激。
5.高温防控:(1)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通风降温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给工人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补水设施,防止中暑和脱水。
(3)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除了以上的基本防控措施,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健康:1.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和职责。
2.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加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对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
4.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建议工人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具,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指导。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f49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0.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1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1](https://img.taocdn.com/s3/m/1ddb7547312b3169a451a423.png)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施1、木屑除尘措施在木才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2、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锰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m3。
凡超标者,均当采取防护措施。
(1) 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输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排放。
(2) 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3、水泥除尘措施搅拌机,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本工地每栋号2台搅拌机,拟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字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4、防苯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10mg/m3以下,甲苯100mg/m3以下,二甲苯100mg/m3以下。
(1) 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污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2) 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5) 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
8、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1)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杀害,后患严重。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157b2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4.png)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水泥除尘,并不是水泥生产的除尘,而是建筑工地和水泥制品厂使用水泥的除尘。
流淌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淌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需考虑适当流淌的特点,既要到达除尘目的,又作到装、拆便利。
流淌搅拌机上有 2 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1~2 台搅拌机的施工现场,适用于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字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为了防止所排气体中仍有粉尘,在旋风虑尘器出气口设置二道防线——水慕隔尘措施,既可到达除尘之目的,又可将蓄集的水、水泥再次回收使用。
2、木屑除尘措施在木才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安康,应依据实际状况进展设计,承受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到达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 以下。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车间内空气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尘.05mg/m3。
凡超标均应取措施。
(1)充电的防毒措施进展电瓶充电工作、经常都要溶铅、制铅板、除铅锈,在进展铅焊、充电过程中,还要产生硫酸铅,因此,是防铅中毒的重点。
一般都是承受抽风饥或用鼓风机升压将铅尘、铅烟、铅蒸气抽至室外,进展净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但是,往往由于净化处理设备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排放的标准,所以,有的单位设置水池进展净化、蓄集铅尘处理,也取得较好效果。
(2)消退铅源,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铅丹,是消退铅危害的根本措施,如,用塑料管代替铅管。
再如,以往很多单位在刷漆、喷漆之前,必需先将各种钢铁件刷一层红丹——防锈漆;红丹即是铅丹,极易发生铅中毒,现在已研制出JQ-1 型常温无渣磷化液,只要把无渣磷化液放在槽内,将钢铁放入槽中浸磷化 4~5min 即可成膜,到达防锈目的。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05d116b84ae45c3b358c8e.png)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是指与生产有关的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职业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物理性有害因素(1)异常气候条件包括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2)电磁辐射,如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微波、高频电磁场等;(3)电磁辐射,如X射线、γ射线;(4)噪声和振动。
2.化学性有害因素(1)毒物,如铅、汞、苯、一氧化碳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皮毛上的碳疽杆菌及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4.其他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2)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3)个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4)生产场所建筑设施不符合设计卫生标准要求;(5)缺乏适当的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安全技术措施;(6)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或设施不完善;(7)安全防护或防护器具有缺陷。
二、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通常是指由于国家规定的在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与生活中的常见病不同,一般认为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致病的职业性,疾病与其工作场所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密切相关;(2)致病的程度性,接触有害因素的剂量,已足以导致疾病的发生;(3)发病的普遍性,在受同样生产性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一般不会只出现个别病人。
职业病具有一定的范围,即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病人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三、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旨在控制职业危害而采取的综合型措施。
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或控制它对人的安全水平。
采取必要的卫生技术(通风、照明等)、安全技术和个体防护措施;建立健全合理的劳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就业前查出人群中的易感染者,制定就业禁忌症等这些都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c8e28cb856a561252d36fce.png)
建筑施工现场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一)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1)移动搅拌机除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沙料粉尘除尘器。
(3)高压静电除尘,应用于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气中的尘粒,通过静电处理。
2、木屑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3、金属除尘措施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多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应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道管物含有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进行静化排放。
(二)防毒技术措施1、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尘0.05mg/m3;凡超过均应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1)充电的防毒措施:采用抽风机或鼓风机将铅尘、铅烟、铅蒸气抽至室外,进行充电静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也可设置水池进行净化,蓄集处理铅尘。
(2)消除铅源,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铅丹,是消除铅危害的根本措施,采用塑料管代替铅管,利用JQ-1型常温无渣磷化液代替防锈漆(红丹漆)。
2、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锰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m3,凡超标者,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1)集中的焊接物所或室内焊接物所,应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吸入管道,经过滤净化后再排放。
(2)分散焊接点,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随时将吸尘罩设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及对吸走焊接时锰烟尘。
(3)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于装置排毒设备,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
(4)在气柜、球罐、搅拌筒内等密闭场所内焊接,极易发生锰急性中毒,应采用临时监护抽风措施,降低锰烟尘浓度,尽量减少作业人员与锰尘的接触时间。
(5)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一般使用口罩等常用防护用品外,如遇通风不易解决的场所,应采用通风焊帽等特殊防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是指与生产有关的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职业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 •物理性有害因素(1)异常气候条件包括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2)电磁辐射,如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微波、高频电磁场等;(3)电磁辐射,如X射线、丫射线;(4)噪声和振动。
2•化学性有害因素(1)毒物,如铅、汞、苯、一氧化碳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皮毛上的碳疽杆菌及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4 •其他有害因素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2)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3)个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4)生产场所建筑设施不符合设计卫生标准要求;(5)缺乏适当的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安全技术措施;(6)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或设施不完善;(7)安全防护或防护器具有缺陷。
二、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通常是指由于国家规定的在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与生活中的常见病不同,一般认为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 致病的职业性,疾病与其工作场所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密切相关;(2)致病的程度性,接触有害因素的剂量,已足以导致疾病的发生;(3)发病的普遍性,在受同样生产性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一般不会只出现个别病人。
职业病具有一定的范围,即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病人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三、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1. 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旨在控制职业危害而采取的综合型措施。
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或控制它对人的安全水平。
采取必要的卫生技术(通风、照明等)、安全技术和个体防护措施;建立健全合理的劳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就业前查出人群中的易感染者,制定就业禁忌症等这些都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2. 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受害人群,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其主要工作为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环境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改进,防止职业危害进一步扩大。
3 •三级预防第三级预防旨在妥善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与职业有关疾病和一般工伤等。
应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或发生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四、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组织措施加强管理,各级领导应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健全职业病防治保健网络,做到在规划、布置、检查和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规划、布置和评比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认真发动群众,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2. 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如《防暑降温措施》、《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这些都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搞好职业病的防治依据,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3. 卫生技术措施(1)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审查。
(2)杜绝有害因素的发生源,使接触者受到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3)重视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采用低毒或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改革能导致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流程。
(4)实现生产过程的密闭化、遥控化、机械化和自动化,防止有害因素侵害人体和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5)凡有热源存在的生产场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6)对生产场所存在的有毒物质、热源、噪声、微波、放射源等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或屏蔽方法。
4. 卫生保健措施项目部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定期对生产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检查。
进行就业前后的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就业禁忌症和早期职业病。
5. 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适当安排必要的康复疗养增强作业人员的体质,提高职业病的防治能力。
6. 加强职业卫生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就业前的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使操作人员了解本工种、本岗位的具体有害因素的危险性,产生原因和地点,进入人体的途径和预防方法,切实做好职业病的预防。
7. 个体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根据工种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面罩、耳塞、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五、建筑业职业病的防治1.尘肺及其防治尘肺是因为作业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某些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
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病变。
目前,医学界对尘肺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防护工作极为重要,防护工作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采取必要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实保障接触粉尘职业危害的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根据有关部门对建筑业最常见的水泥、木屑、铁锈、沙石作业现场的测定,其粉尘浓度见下表:建筑业常风粉尘的平均浓度(mg/n22(1)职业中毒的类型:职业中毒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中毒三个类型。
1)急性中毒,是因为短时间内(如几秒乃至几小时内),有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这种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重的特点,多数是由于未采取预防措施,或工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所致。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毒物,逐渐引起的病变,称为慢性中毒。
绝大部分是由于蓄积性毒物引起的,如铅、汞、锰等。
3)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中毒之间,病情较急性长,发病症状较急性缓和,如二硫化碳、汞中毒等。
4)锰中毒:锰是一种灰白硬脆的金属,用途极为广泛,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是各类焊工及其辅助工较多。
焊条中含锰约10%-50%焊接时发生大量的锰烟尘,加上露天作业,由于自然空气流动性大,锰烟尘容易扩散,影响面积大。
据测定,焊接作业场所空气中,烟尘浓度为 1.93mg/m3(超标10倍),车间焊接作业场所空气中锰烟尘浓度为 3.36mg/m3(超标17倍),而工地简易焊接工棚、低矮房屋、通风不良的狭小空间锰烟尘高达 4.43mg/m3(超标22倍),特别是密闭性球罐、气柜、水箱及工业管道内焊接,锰烟尘高达49.27mg/m3(超标246倍),锰蒸汽在空气中很快地氧化成灰色的一氧化锰(MnO及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MnO)。
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烟尘,则可能造成锰中毒。
焊工的锰中毒,主要是发生在高锰钢焊接中,发病较慢,大多在接触3〜5年以后,甚至可长达20年才逐渐发病。
初期表现为疲劳乏力,时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舌、眼睑和手指细微震颤等。
进一步发展时,神经精神症状更加明显,转弯、跨越和蹲等都较困难,走路时左右摇摆或前后倒,书写震颤不清等。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锰烟浓度。
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的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工作场所吸烟、喝水、进食;在密闭的狭窄环境下,电焊工人应戴送风式头盔或利用移动式抽风机,抽出密闭场所的烟尘;流动电焊作业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
3. 噪声及其防治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音调,这些无规律的杂乱声音,被人们称为生产性噪声。
噪声不仅对工人听觉有损害,可以造成职业性难听(噪声聋),而且对神经、血管系统也有不良作用。
因此,国家把它列为规定的职业病之一。
建筑工地繁乱的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1)机械性噪声。
即由机械性的撞击、磨擦、敲打、转动而发生的声响,如风钻凿岩、混凝土搅拌、木材加工、断料的电锯、平刨以及车床等发出的声音。
2)空气动力性噪声。
主要是由于气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以及打桩机使用的空气锤、锻工使用的汽锤等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
是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发出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治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消除和减弱生产中的噪声源。
从改革工艺着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如用液压机代替锻造机;用焊接代替铆接;用液压铆钉机代替风动铆钉机等等。
2)控制噪声的传播。
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他车间分隔开来。
若现场条件受限制,应从消声、吸声、隔声方面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消声。
在各种通风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进排气口处装置消声器。
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阻止声音通过的装置。
根据噪声特点可以采取阻性抗性,阻抗复合式或微穿孔板消声器。
――吸声。
即在室内饰以一定厚度的多孔吸声材料,如超细玻璃棉、矿渣棉、矿渣膨胀珍珠吸声结构,以吸收室内低频噪声。
——隔声。
在不妨碍生产操作的条件下,可以制作隔声罩或隔音间把高噪声的柴油机、空压机、球磨机等生产设备封闭起来,为保护生产工人不受噪声侵害,亦可设一小间隔音室,作为操作和休息用。
――隔振。
隔绝固体声的传播,如在振源与结构(地基)装设减振器或减振垫层等。
3)加强个人防护。
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了解噪声的危害性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4•中暑及其防治(1)中暑的表现与分类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严格区别,而且常以混合式出现,统称为中暑。
其表现有:1)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一定时间后,如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软弱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C),这就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此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的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
2)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如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而被迫停止劳动者,称为轻度中暑:A. 人的体温在38 C以上;B. 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C. 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微弱等。
轻度中暑经治疗4〜5小时内可恢复。
3)重度中暑。
除有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C以上。
(2)防暑降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1)组织措施。
合理安排干活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等。
2)技术措施:A. 改革工艺,减少工人与热源接触的机会;B. 合理安排热源:疏散热源。
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各种炉子移到室外(夏季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把温度很高的产品或半成品尽快运到室外。
隔绝热源。
以水的效果为最好,常用的水隔热方式有循环水炉门及各种水幕等。
此外,利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石棉、稻草灰、青砖等)进行隔热,也有很好的效果。
3)通风降温:A. 自然通风。
利用天窗排气,以侧窗为进风口,天窗为出风口;利用穿堂风为主的开敞式自然通风;在加热炉或其他热源上方安装排气罩,利用风压提高排气效果。
B. 机械通风。
如安装风扇(常用的有吊扇、座扇、机床风扇、马达风扇、鼓风机风扇等);或安装系统式局部送风装置,利用通风机、通风管道等专用的空气调节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