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3摩擦阻尼器研究分析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阻尼力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

[ e r s p e o lc i v r be f c o a e ; ma iay K y wo d l iz eet c ai l r t n dmp r i g r r a i i n
p s v r su e o e ;m i to o i e es d li t in i t p r m a
( ay istto t h oo yh a’n i gu2 3 0 , hn ) Huii ntue f c n lg ,uia j n s 2 0 1C ia n i e a
[ b t c] n ti p p r t e a t o ei n d a n w y e o A sr t I h s a e , h uh r d s e e tp f a g
p e o lcrcv r b efito a e , n s a c e e o i v iz ee ti ai l ci nd mp r a d r e r h dt s e a r e h p t i p e s r n t e r b i g s ra e Be a s e a ay i ou in r su e o u b n u f c . c u e t n l t s l t h h c o c u d n t b g i e t r u h u r n l e it g m eh d , a o l o e a d h o g c re t n y xsn to s i i g n r d sr u i g f n to f r o kie p e s e ma i ay i i t u ci n o p s v r su wa tb n r s p o o e ,i i t d t e p s i e p e s e d s i u i n b mi r p s d m t e o i v r s u it b to y f t a h t r r e ee n ay i s fwa e l me t a l s o t r .An l zn h ma i a y mo e y n s ay i g t e i g n r d lb i t t dp e o n , r p s d t a ei g n r d l e t e mi e h n me a p o o e t a h t ma i ay mo e e h m h t
摩擦阻尼器减振参数最优化研究及在摩擦阻尼支撑框架中的应用

摩擦阻尼器减振参数最优化研究及在摩擦阻尼支撑框架中的应用摩擦阻尼器在减振方面的应用主要通过消耗振动能量来实现。
这种消
耗主要通过摩擦力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
在具体的应用中,摩擦阻
尼器可以作为支撑结构的一部分,通过优化参数提高其减振效果。
关于摩擦阻尼器的减振参数优化,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摩擦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高摩擦系数、高耐磨性的材料,如铜基
合金、高分子材料等。
2. 阻尼层的厚度:增加阻尼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其对振动能量的吸收能力,从而增强减振效果。
3. 阻尼器的形状:优化阻尼器的形状可以改善其与建筑结构的匹配度,提高减振效率。
4. 附加质量:增加附加质量可以增加阻尼器的惯量,从而改变其自振
频率,优化减振效果。
在摩擦阻尼支撑框架中的应用方面,可以利用摩擦阻尼器作为支撑结
构的一部分,通过优化参数提高框架的减振效果。
同时,可以利用摩
擦阻尼器的可重复使用性,部分取代一些需要更换的减震器,降低维
护成本。
此外,在建筑结构的抗震工作中,摩擦阻尼器能够很好地应用。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振动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摩擦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可以将其振动频率调整至主结构频率附近,改变结构共振特性,以达到减振的作用。
摩擦阻尼器

摩擦阻尼器在工程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1史春芳,徐赵东,卢立恒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E-mail:Shichunfang998@摘要:摩擦阻尼器是一种耗能性能良好、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的减震装置。
本文概述了摩擦阻尼器的种类、构造以及减震原理,介绍了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和结构分析方法。
摩擦阻尼器在实际中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本文简述了摩擦阻尼器在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教学楼和食堂楼中的应用,以及在东北某大楼加固中的应用。
关键词:摩擦阻尼器,耗能减震,计算模型,分析方法中国分类号:P315.9661.引言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实质就是把结构本身及构件作为“消能”元件,这样必然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
结构控制,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由控制机构和结构一起来抵御地震等动力作用,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的减震方法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
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大小、频率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独特优势。
摩擦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荷载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2.摩擦阻尼器的种类、构造以及减震机理摩擦阻尼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后为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国内外学者陆续研制开发了多种摩擦阻尼器,其摩擦力大小易于控制,可方便地通过调节预紧力大小来确定。
目前,研究开发的摩擦阻尼器主要有:普通摩擦阻尼器、Pall摩擦阻尼器、Sumitomo 摩擦阻尼器、摩擦剪切铰阻尼器、滑移型长孔螺栓节点阻尼器、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拟粘滞摩擦阻尼器、多级摩擦阻尼器以及一些摩擦复合耗能器。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摩擦阻尼对于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摩擦阻尼的概念,分析可以改变摩擦阻尼的原因,然后介绍三种摩擦阻尼建模方法,包括动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静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和结构模型,最后介绍了实验分析变摩擦阻尼的方法。
摩擦阻尼是一种由摩擦力产生的力,其主要作用是限制控制系统中摩擦相关子系统的运动。
它可以在控制系统中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减少系统噪声和精度的损失。
摩擦阻尼的类型因应用环境而异,它们分为固定摩擦阻尼和可变摩擦阻尼。
固定摩擦阻尼是指阻尼系数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保持不变,而可变摩擦阻尼则是指阻尼系数在运行期间可以根据变量因素而发生变化。
可变摩擦阻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质量的不同、质量的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油膜厚度的变化、油膜的粘度变化等。
在变摩擦阻尼的应用中,为了使其工作更加可靠和精确,重要的是将变摩擦阻尼的各种变化与模型的参数相关联,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系统约束条件来预测其性能。
为了建立可靠的变摩擦阻尼模型,本文介绍了三种摩擦阻尼建模方法,包括动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静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和结构模型。
动态变摩擦阻尼的解析模型是基于变摩擦阻尼物理机理的模型,它可以直接描述摩擦阻尼的特性和变化情况。
具体而言,动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通过分析摩擦阻尼变化的因素,可以推导出摩擦阻尼的动态方程,以及针对不同变量因素的调整参数。
静态变摩擦阻尼解析模型是一种简单的摩擦阻尼模型,它利用变摩擦阻尼的基本参数描述摩擦阻尼动力学。
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直接描述摩擦阻尼的基本参数,并且可以调整变摩擦阻尼的频率特性,便于控制系统的调节。
此外,结构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变摩擦阻尼建模方法,它利用变量因素和模型参数来描述变摩擦阻尼的特性。
结构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对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更精确的建模,因此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变摩擦阻尼的特性。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摩擦对于机械工程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年来,不稳定摩擦阻尼传动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变摩擦阻尼方法是摩擦抑制不稳定性的有效技术。
本文将介绍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以及变摩擦阻尼技术的应用场景。
一、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变摩擦阻尼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摩擦表面耦合一种可变摩擦特性介质,以实现改变摩擦表面间摩擦力大小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用于控制一个摩擦传动系统的不稳定性,从而有效抑制机械系统的振动,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变摩擦阻尼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研究的基础。
一般来说,根据变摩擦阻尼传动系统的结构和状态,可以构建一系列的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在建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阻尼器的不同参数,以及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例如,要考虑到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如阻尼系数、摩擦系数等,以及驱动系统激振力和惯性等。
建模完成后,就可以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得到变摩擦阻尼传动系统在各种操作状态下的动力学性能和特性。
二、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应用在工程应用中,变摩擦阻尼方法可以用来抑制机械系统的振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举例来说,在多幅板系统中,可以在节点的轴承上安装一个变摩擦阻尼器,通过改变器的力学特性来控制摩擦表面间的阻力,从而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振动。
同样,在弹簧拖动滚子系统中,可以使用变摩擦阻尼技术来控制阻尼轮和滚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节和控制该系统的力学性能。
另外,变摩擦阻尼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机械系统的故障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状态。
例如,利用变摩擦阻尼技术可以如实的模拟摩擦表面的状态,从而发现机械系统故障的原因,并依据此进行维护措施。
综上所述,变摩擦阻尼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来抑制机械系统的振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可用于机械系统的故障分析。
由于变摩擦阻尼技术的特殊性,建模与实验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斜拉索-摩擦型阻尼器系统的阻尼特性分析

摩擦阻尼器耗能减震的研究综述吴忠坤

摩擦阻尼器耗能减震的研究综述吴忠坤发布时间:2021-08-10T06:57:40.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吴忠坤[导读]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有效的防震措施。
在实际工程中,利用附加阻尼器对结构进行被动控制成为工程中常用的减震方法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有效的防震措施。
在实际工程中,利用附加阻尼器对结构进行被动控制成为工程中常用的减震方法,该方法由于其经济有效而被越来越多的工程结构所采用。
其中,摩擦阻尼器由于其构造简单、价格低廉、耗能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传统抗震方法和现代抗震理念对比分析了阻尼器在耗能减震中的优势,及摩擦阻尼器的种类、构造和减震原理。
关键词:抗震加固;消能减震;摩擦阻尼器一、引言地震是目前人类尚难以完全抗御的主要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和社会财富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依靠构件的弹塑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本质上就是把结构本身作为效能部件。
一方面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对结构自身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倒塌;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现有的抗震理念。
合理有效的现代抗震措施是采取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即在结构上安装耗能装置,由结构和耗能装置共同耗能来抵御地震作用[1]。
而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其具有强大的能耗能力,负载的大小和频率对其功能影响不大,并且结构简单,材料选择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地,在控制结构的近断层地震响应以及中高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二、耗能减震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建筑结构愈来愈朝着大跨度的方向发展,结构复杂化、多元化,也使得传统的消能减震方式变得难以满足结构的抗风抗震需求。
对于结构体系复杂,例如多层超高层结构,更加是一种挑战。
摩擦阻尼器 阻尼系数

摩擦阻尼器阻尼系数
摘要:
一、摩擦阻尼器概述
二、阻尼系数的概念与计算
三、摩擦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摩擦阻尼器及阻尼系数
五、结论
正文:
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振动控制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摩擦力消耗振动能量,从而减轻机械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摩擦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则是衡量其振动控制性能的关键参数。
阻尼系数是指摩擦阻尼器在单位振动速度下的阻尼力。
它的数值大小与摩擦系数、接触面积、摩擦面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
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阻尼系数= 阻尼力/ 振动速度
在工程应用中,摩擦阻尼器具有以下优势:
1.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
2.能有效减小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
3.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工程场景;
4.材料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摩擦阻尼器和阻尼系数是工程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了解振动控制需求:明确振动控制的目的是减小振动幅度,提高系统稳定性,还是降低噪音;
2.确定阻尼类型:根据振动特性和工程需求,选择粘滞阻尼、粘弹性阻尼或摩擦阻尼等;
3.计算或测量阻尼系数:根据振动系统的特性,如质量、刚度、自然频率等,计算所需的阻尼系数;
4.考虑材料和尺寸: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以确保阻尼器的性能和寿命。
总之,摩擦阻尼器和阻尼系数在工程振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选择合适的阻尼器和阻尼系数,不仅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噪音,实现绿色环保。
叶片摩擦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叶片摩擦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叶片摩擦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为减小叶片振动应力,防止叶片出现大应力的疲劳破坏,在叶片上设计干摩擦阻尼结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对叶片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工程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摩擦阻尼器参数对叶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设计时应采取的措施.在阻尼器的材料和摩擦面结构已确定的情况下,优化设计的最主要的一个参数就是接触面的法向正压力,基于实际发动机中叶片激振力和粘性阻尼不易精确确定的实际,研究了激振力和粘性阻尼对法向正压力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法向正压力的优化方法.由于这一优化方法对激振力和粘性阻尼值并不敏感,因此为工程上进行法向正压力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方法.
作者:郝燕平朱梓根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北京,100083 刊名:航空动力学报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 2002 17(3) 分类号: V232.4 V231.92 关键词:阻尼器摩擦叶片振动优化。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摩擦阻尼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在固定摩擦副上,通过外力,以指定的方式改变摩擦力,以实现振动控制。
摩擦阻尼是一种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结构的振动,改善结构的动态性能,并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的利用摩擦阻尼技术,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变摩擦阻尼方法。
变摩擦阻尼,即结合外力或结构弹簧参数等,改变摩擦阻尼力,以实现振动控制的技术。
变摩擦阻尼技术具有控制简单、效果好等优点,已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阻尼技术体系之一。
变摩擦阻尼技术主要包括非线性数学建模、实验分析和控制。
首先,通过非线性数学建模,结合变摩擦阻尼技术的特点,建立一个完整的变摩擦模型,模拟变摩擦力的变化,以分析模型响应,从而实现对变摩擦系统的理解和控制。
其次,通过实验分析,对变摩擦系统进行试验,检测其性能,为后续控制奠定基础。
最后,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和数学建模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条件,设计出有效的控制策略,实现变摩擦阻尼技术的有效控制。
变摩擦阻尼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其实验研究和数学建模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技术领域涉及的领域较多,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将面向实际工程,提出更完善、精准的变摩擦阻尼技术,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为大众创造更完善的生活环境。
总之,变摩擦阻尼是一种有效的阻尼技术,具有控制简单、效果
好等优点。
变摩擦阻尼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面向实际工程,提出更完善、精准的变摩擦阻尼技术,从而可以实现更有效的振动控制,为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摩擦阻尼器 阻尼系数

摩擦阻尼器阻尼系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摩擦阻尼器的概念
2.阻尼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摩擦阻尼器和阻尼系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4.总结
正文
摩擦阻尼器是一种用于减震的装置,可以通过摩擦力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使振动减小或停止。
阻尼系数是描述摩擦阻尼器阻尼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阻尼器对振动能量的消散能力。
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公式 F-CV 来表示,其中 F 表示阻尼力,v 表示振子的运动速度(矢量),c 是表征阻尼大小的常数,称为
阻尼系数,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牛顿·秒/米。
另外,弹性力(k 为弹簧的
劲度系数,x 为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F3-KX。
摩擦阻尼器和阻尼系数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
例如,汽车的风阻就采用了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减小风阻,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效率和降低油耗。
另外,阻尼器也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等领域,通过调整阻尼系数,可以有效地控制振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1页共1页。
摩擦阻尼器的优点与缺点

摩擦阻尼器的优点与缺点
摩擦阻尼器既可用于新建建筑,也可用于抗震加固工程。
通过安装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
随着对耗能减震体系研究的深入,我国也在新出台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增加了隔震和耗能减震方面的相关内容。
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减震技术,因其适应性强,可以大范围推广。
同时,摩擦阻尼器又存在一定的缺点,两种材料在恒定的正压力作用下,保持长期的静接触,会产生冷粘结或冷凝固,所期望的摩擦系数会发生改变。
因此,需进一步的研究,以下问题尚有待解决:
1)开发新型、高效、适应性强的摩擦阻尼装置;
2)进行各种摩擦耗能装置的比较和优化分析,给出具体的计算模型;
3)加强对摩擦阻尼器的设计问题及减震效果的定量分析;
4)加强对摩擦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一体化设计研究。
20160803摩擦阻尼器研究分析

按照领导旨意:摩擦阻尼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启动,对其基本概念提起审阅;1.四种技术类型:摩擦耗能节点;板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复合型摩擦阻尼器;2.消能减震设计:一种新的抗震方法;“摩擦消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经济耐用的消能装置,适用于工程结构抗震。
3.四种控制形式: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3.1被动控制减震技术的核心在于安装于结构中的阻尼器这种装置;3.2结构震动控制就是通过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提供外力抵御和地震载荷作用,让结构和控制系统共同抵御外界动荷载的作用,达到控制结构形态,减轻结构动力响应目的3.3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受结构反应和外界条件影响的控制方法。
一般是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附加子系统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消耗震动能量,达到减小结构动力反应的目的。
3.4被动控制技术因其造价低、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3.5被动控制主要分为:结构隔震、动力吸震和消能减震。
3.6消能减震:就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连接件等)设计成耗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节点、支撑等)装设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或粘滞、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发生破坏或倒塌。
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3.7在消能减震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和试验经大量研究并制作多种消能器。
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消能器为结构提供足够的初始刚度,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当结构遭遇中、强震时,消能器发挥作用,产生较大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损伤。
4.新型阻尼器“变阻尼粘滞阻尼器”:4.1“可变阻尼力摩擦减振装置”:“向心式摩擦阻尼器”通过活塞、特别设计的阻尼棒共同控制阻尼的大小,使得阻尼可变可控,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预先设定为不同的参数值,不需要通过额外的电控等辅助方式来调节油压系统,构造简单,工作介质为高标号的甲基硅油,具有闪点高,凝点低、密度大和纯度高等优良特性,抗老化性能好,稳定性好4.2“双行程可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这种装置让摩擦阻尼器在小变形范围内以低阻尼力工作;变形加大后通过位移切换装置以高阻尼力工作,这样根据位移振幅的变化向建筑结构提供两种不同大小的阻尼力和刚度,能有效弥补传统摩擦阻尼器自身的不足,又能使建筑结构具有两道消能减震防线,提高结构耗能体系的耗能作用,拓宽了被动消能减震的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摩擦阻尼器在工程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

摩擦阻尼器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摩擦耗能器作为一种被动耗能减振装置 ,近年来在结构减振中得到应用。
从减振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等方面对摩擦耗能器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减振原理、结构分析方法Abstract: Friction damper as a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structural vibrati on absorption in recent years . In this paper,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n the principle of damping,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are generalized .1 摩擦阻尼器的概念与原理1.1 简介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实质就是把结构本身及构件作为“消能”元件,这样必然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
结构控制是指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由控制机构和结构一起来抵御地震等动力作用,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的减震方法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
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及其频率的大小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独特优势。
摩擦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荷载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图 1 为普通摩擦阻尼器的构造,它是通过开有狭长槽孔的中间钢板相对于上下两块铜垫板的摩擦运动而耗能,调整螺栓的紧固力可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阻尼器的研制与应用

摩擦阻尼器的研制与应用摩擦阻尼器的研制与应用摩擦阻尼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耗能能力强、不受荷载频率影响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摩擦阻尼器往往只具有单一起滑力,很难兼顾中震与大震对阻尼器性能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变摩擦阻尼器,其通过独特的“弹簧-坡面”机构实现了变摩擦半主动控制。
现有摩擦阻尼器存在着诸如出力小,耐久性差等不足。
本文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新型摩擦阻尼器的研制目标,包括耐久性好,变摩擦,出力大等。
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弹簧-坡面”原型机构,可以通过调整坡面角度与弹簧刚度使摩擦力与变形成正比,即实现了变摩擦的半主动控制效果。
利用“弹簧-坡面”原型机构,根据工程具体需要不同,设计出了“平板”式、“摩擦铰”式、“套筒支撑”式、和“剪切型”变摩擦阻尼器,并推导出以“弹簧-坡面”机构为原型的变摩擦阻尼器理论出力公式。
通过调整坡面段与平面段的比例可以实现三角形滞回曲线和“狗骨形”滞回曲线,改变了传统阻尼器起滑力单一的弱点,碟形弹簧的使用降低了螺栓松弛蠕变对预紧力损失的影响,坡面段的设置可以保证在减震效果相同的情况下,降低起滑力,从而降低预紧力,减少螺栓松弛,保证了阻尼器的耐久性。
本文对板式变摩擦阻尼器试件进行实验研究,包括等位移增量滞回循环实验、最大变形滞回循环实验,不同起滑力下阻尼器滞回性能实验等。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作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解基本吻合,本文探讨了理论解与真实解之间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坡面上钢板变形消耗了碟形弹簧的变形量,从平面滑动向坡面滑动转换过程中,坡面间有一个逐步夹紧的过程,进而导致了实验解略小于理论解。
本文着重对变摩擦阻尼器所产生的三角形滞回曲线和“狗骨形”滞回曲线的减震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了三角形滞回曲线自由振动下的解析解、等效周期、等效阻尼比等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
增加三角形滞回曲线单元,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将增大,最大位移将减小,结构刚度随变形变化而变化,具有半主动控制的特征。
摩擦阻尼器 阻尼系数 -回复

摩擦阻尼器阻尼系数-回复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用于减小或消除机械系统中的振动和冲击。
而摩擦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摩擦阻尼器和阻尼系数的问题,从基本原理开始解释,到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摩擦阻尼器的基本原理:摩擦阻尼器通过在机械系统中引入摩擦力来减小系统的振动。
它通常由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表面组成,其中一个表面固定不动,另一个表面则与机械系统相连。
当机械系统发生振动时,两个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产生摩擦力,从而通过吸收和消耗振动能量来减小系统的振动幅度。
摩擦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测量了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二、阻尼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阻尼系数是一个标量值,用于衡量摩擦阻尼器消耗振动能量的效果。
它通常用比例因子来表示,可以根据结构和材料的特性进行计算。
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摩擦阻尼器类型和使用条件而有所变化,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线性阻尼系数:线性阻尼系数用于描述摩擦阻尼器对振动系统的阻尼作用。
它可以通过摩擦力和振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D = F / v其中,D表示阻尼系数,F表示摩擦力,v表示振动速度。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力和振动速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情况。
2. 非线性阻尼系数:非线性阻尼系数用于描述摩擦阻尼器在不同振动幅度下的不同阻尼特性。
它可以通过振动幅度和振动周期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D = ΔE / (π²m)其中,D表示阻尼系数,ΔE表示振动系统在一个完整周期内消耗的能量,m表示振动系统的质量。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摩擦阻尼器的阻尼特性随振动幅度变化的情况。
三、摩擦阻尼器的实际应用:摩擦阻尼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用于减小振动和冲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列举几个摩擦阻尼器的实际应用场景。
1.车辆悬挂系统:车辆悬挂系统中的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减小车身的振动和颠簸。
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型桥梁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地震频发的地区,如中国的地震带,桥梁的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抗震设计方法,其中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摩擦力和阻尼力来吸收地震能量的装置。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和阻尼力来抑制结构的振动。
在地震发生时,桥梁结构会受到巨大的地震力,而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比,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从而保护桥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的应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结构的刚度、摩擦系数、阻尼器的布置和阻尼器的参数选择等。
其中,结构的刚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动模态。
通过合理的刚度设计,可以使桥梁在地震中的振动频率与摩擦阻尼器的工作频率相匹配,从而达到最佳的抗震效果。
此外,摩擦系数也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摩擦系数的大小决定了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力大小,从而影响了结构的阻尼比。
一般来说,摩擦系数越大,阻尼比越大,结构的振动幅度越小。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摩擦系数,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的布置方面,一般采用多点布置的方式。
通过在桥梁结构的多个位置设置摩擦阻尼器,可以增加结构的阻尼比,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方式,使摩擦阻尼器在地震中起到最佳的抑制振动的效果。
在摩擦阻尼器的参数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地震作用的特点,确定摩擦阻尼器的承载能力。
其次,要考虑摩擦阻尼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出现故障。
最后,还要考虑摩擦阻尼器的成本和施工难度等因素,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大型桥梁摩擦阻尼器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人员对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新型旋转摩擦阻尼器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C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 批准号Q[T%#=C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中
南大学战略先导计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 ' ! 作者简介 国'巍%=&# < 男山东淄博人副教授从事负载结构体系抗震减震与试验技术研究 />-2.1+6X32B,4+73E+7,0
9*2,)260 N->83* 和 金 属 阻 尼 器 U3)-..2, N->83* 其中摩擦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是位移 相关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是速度相关型阻尼 器粘滞流体阻尼器是速度W位移相关型阻尼器%
摩擦耗能器的发展开始于 #$ 世纪 ;$ 年代 末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了多种类型摩擦耗能器 不同类型的摩擦耗能器会采用不同的材料摩擦 介质以及不同的机械组合方式但是它们大都由 组合构件和摩擦片在一定外部预紧力的作用下 组成一个能产生滑动和摩擦力的机构利用滑动
摘'要'结构的抗震减震问题一直是行业研究热点针对一种旋转摩擦阻尼器进行了细部设计以及耗 能性能分析 根据旋转摩擦阻尼器力W位移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对阻尼器板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 建立阻尼器的 I^IiH( 数值模型根据试验曲线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数值模型探究阻尼器有关 参数对耗能性能的影响在控制起滑力相同的情况下较小的初始夹角与较大的板长可以实现更大的耗 能量 最后利用联合仿真对旋转摩擦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减震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抗震 耗能减震 旋转摩擦阻尼器
1#2"'2.-*$#'"- J'N#6G'%-%)'*-6V2)$%)'*-63-.E#2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与实验分析变摩擦阻尼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机械系统中驱动摩擦阻尼的噪声的影响。
它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它在机械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以及实验分析的研究。
Background:变摩擦阻尼方法是一种流行的动力学模型,它可以描述驱动摩擦阻尼的噪声的影响。
摩擦阻尼是机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元件,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振动和噪声,维持机械系统稳定地运转。
变摩擦阻尼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噪声的影响,并且可以改善机械系统的性能。
Modeling Method:由于摩擦阻尼是机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元件,因此建立准确的摩擦阻尼模型是必要的。
建模方法包括三个方面:摩擦力模型、摩擦阻尼模型和变摩擦阻尼模型。
其中,摩擦力模型是描述摩擦阻尼影响的基础,摩擦阻尼模型是描述摩擦阻尼影响的框架,而变摩擦阻尼模型则是描述摩擦阻尼变化的详细信息。
Experimental Analysis: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实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系统的构建、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参数的验证以及模型参数的效果分析等。
实验系统构建是指选用合适的机械系统实体,并建立正确的参数模型,以实现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实验研究。
然后,通过合理的实验数据分析,估计变摩擦阻尼模型的参数,并进行模型参数的验证,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对模型参数的变化进行效果分析,以确定最优的模型参数设置,为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Conclusion:本文概述了变摩擦阻尼方法的建模以及实验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变摩擦阻尼方法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影响、改善机械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
有了变摩擦阻尼方法,机械系统可以更精确地运行,从而达到最佳性能。
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参数研究

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参数研究
刘正欢;潘文;双超;周畅;李媛
【期刊名称】《科技通报》
【年(卷),期】2024(40)3
【摘要】本文是针对变摩擦阻尼器无系统研究方法及具体规范的支撑。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单自由度体系在谐振激励下结构位移、耗能比计算公式并确定摩擦系数、坡面长度、坡度和碟簧刚度等为影响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自编程序对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摩擦系数宜取0.5以上;(2)宜适当增加坡面长度且平面段长度宜小于结构屈服位移;(3)当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不足时,宜优先考虑增大坡度;(4)当增大坡度仍无法满足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需求时,可考虑增大碟簧刚度。
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64-70)
【作者】刘正欢;潘文;双超;周畅;李媛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
【相关文献】
1.新型抗偏载变摩擦阻尼器力学特性研究
2.SMA弹簧-摩擦阻尼器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3.新型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
4.新型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试验研究
5.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关键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领导旨意:
摩擦阻尼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启动,对其基本概念提起审阅;
1.四种技术类型:摩擦耗能节点;板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复合型摩擦阻尼器;
2.消能减震设计:一种新的抗震方法;“摩擦消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经济耐用的消能装置,适用于工程结构抗震。
3.四种控制形式: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
3.1被动控制减震技术的核心在于安装于结构中的阻尼器这种装置;
3.2结构震动控制就是通过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提供外力抵御和地震载荷作用,让结构和控制系统共同抵御外界动荷载的作用,达到控制结构形态,减轻结构动力响应目的
3.3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受结构反应和外界条件影响的控制方法。
一般是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附加子系统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消耗震动能量,达到减小结构动力反应的目的。
3.4被动控制技术因其造价低、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3.5被动控制主要分为:结构隔震、动力吸震和消能减震。
3.6消能减震:就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连接件等)设计成耗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节点、支撑等)装设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或粘滞、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发生破坏或倒塌。
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3.7在消能减震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和试验经大量研究并制作多种消能器。
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消能器为结构提供足够的初始刚度,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当结构遭遇中、强震时,消能器发挥作用,产生较大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损伤。
4.新型阻尼器“变阻尼粘滞阻尼器”:
4.1“可变阻尼力摩擦减振装置”:
“向心式摩擦阻尼器”通过活塞、特别设计的阻尼棒共同控制阻尼的大小,使得阻尼可变可控,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预先设定为不同的参数值,不需要通
过额外的电控等辅助方式来调节油压系统,构造简单,工作介质为高标号的甲基硅油,具有闪点高,凝点低、密度大和纯度高等优良特性,抗老化性能好,稳定性好
4.2“双行程可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
这种装置让摩擦阻尼器在小变形范围内以低阻尼力工作;变形加大后通过位移切换装置以高阻尼力工作,这样根据位移振幅的变化向建筑结构提供两种不同大小的阻尼力和刚度,能有效弥补传统摩擦阻尼器自身的不足,又能使建筑结构具有两道消能减震防线,提高结构耗能体系的耗能作用,拓宽了被动消能减震的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5.阻尼器分为两类“
5.1位移型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
5.2速度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
6.主要研究的问题:
6.1“阻尼力可变摩擦阻尼器”的减震效果:
研究的阻尼力可变摩擦阻尼器是“向心式摩擦器”和一种新型的“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双行程阻尼力可变摩擦阻尼器”;这两种都属于位移型阻尼器中的摩擦阻尼器。
6.2利用摩擦耗能原理进行耗能减震的“阻尼力可变阻尼器”:
粘弹性—摩擦阻尼器;拟粘滞—摩擦阻尼器;圆环—摩擦阻尼器;
6.3“变阻尼力摩擦阻尼器”抗震分析:
一般阻尼器是连接构件“配套”使用的,将摩擦阻尼器和连接构件构成的消能部件称作“摩擦阻尼器附加体系”而要实现这种抗震必须明确阻尼器的原理和滞回曲线特性以及摩擦阻尼器附加体系的力学模型。
6.4“摩擦消能器”的优劣特性:
当消能器金属摩擦面长期处于不滑动状态时,会产生冷粘结,从而导致起滑摩擦力超出设定范围,起滑时增大结构内力。
当滑移阻尼力设定较高时,装置可能不起滑或滑动后可能产生不可复原的残余变形;如果阻尼力设置过低,则无法提供所需的阻尼力,会导致消能器的减震能力降低,限制了其减震效果和应用范围。
这也是位移型消能器共同的问题点。
6.5新型研究“二阶起滑摩擦力的二阶摩擦消能器”:
中震时第一阶阻尼力起滑耗能,大震时第二阶阻尼力起滑,增大耗能能力。
向心式变摩擦消能器的原理及基本力学性能,克服传统摩擦阻尼器仅有恒定不变起滑摩擦力的不足。
利用震源的震动位移做反馈信号并控制阻尼力的大小,将粘弹性和摩擦阻尼器的耗能特点相结合,提出一种复合型粘弹性—摩擦消能器。
将这种消能器用于某加层钢结构,减震效果好于普通摩擦消能器;半主动控制工作特性的压电、电(永)磁摩擦消能器;
主动控制型摩擦消能器隔震试验,对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有良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