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数据

合集下载

gnss静态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gnss静态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gnss静态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GNSS静态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预处理:这是GNSS静态数据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对原始数
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格式转换。

包括数据筛选、格式转换、时钟同步和测站坐标转换等操作。

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滤波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质量较差的观测数据;将不同厂商和型号的接收机所生成的原始数据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于后续处理;利用网络时间协议(NTP)对各接收机的时钟进行同步,以减小时钟偏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将各测站的坐标从当地坐标系转换到所需的坐标系。

2. 基线解算:基线解算是利用GNSS观测数据,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求解两个或多个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的过程。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GNSS数据处理软件来完成。

3. 网平差:网平差是利用基线解算的结果,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求解整个GNSS网中所有测站的位置、方向和尺度等信息的过程。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平差计算软件来完成。

4. 成果输出: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GNSS测量成果,包括各测站的三维坐标、方向、尺度等信息。

这些成果可以以文本文件、表格等形式输出,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GNSS静态数据处理中,上述流程可能因不同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具体应用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GNSS静态数据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处理。

gns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gns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gns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静态数据处理涉及从(GNSS(接收器收集的观测数据中提取位置信息。

以下是一般的(GNS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数据收集:
在(GNSS(接收器上设置并连接到卫星信号。

记录(GNSS(接收器的观测数据,包括卫星的位置、时间、信号强度等。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采样率、时钟同步等进行调整。

进行数据质量检查,排除可能的错误或异常数据。

轨道确定:
利用卫星星历文件,确定每颗卫星在观测时刻的轨道参数。

使用这些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的位置。

伪距观测值转换:
将接收器观测到的伪距转换为几何距离,考虑大气延迟等误差。

使用伪距观测值和卫星位置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几何距离。

载波相位观测值转换:
将载波相位观测值转换为相位距离。

考虑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因素。

定位计算:
使用观测数据和卫星位置信息,通过解算方程组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常用的解算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

精度评估:
评估定位解的精度,包括水平位置误差、垂直位置误差等。

考虑误差来源,如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等。

结果输出:
输出最终的静态定位结果,包括位置坐标、精度评估等信息。

以上步骤是一般的(GNSS(静态数据处理流程,实际应用中可能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专业的(GNSS(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

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静态数据处理步骤

1、建立项目
2、设置控制网等级和坐标系统
3、导入数据
4、修改观测文件的天线高、天线类型、量取的方法
5、处理全部基线
6、对于方差比(Ratio)小于3和误差大的基线,删除不好的卫星或部分观测数据。

或者设
计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并重新处理
7、重复步骤6、直到基线符合要求
8、搜索重复基线、基线闭合差、闭合环。

对误差较大的则删星或者删除部分观测数据。


果还是超限,则可以删除基线。

9、重复步骤7,直到没有超限基线
10、进行图检查,设置平差参数
11、输入已知点坐标和高程,进行网平差
12、打开“平差文本报告”,打印测量成果。

1、运行“HD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新建项目,设置控制网等级和坐标系统。

2、导入数据,修改每个观测文件的天线高、天线类型和天线高测量方法。

3、处理全部基线。

对于方差比(Ratio)小于3和误差大的基线,观察其基线残差图,删除不好的卫星或部分观测数据。

或在“静态基线处理设置”中设置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重新处理此基线。

4、搜索重复基线、基线闭合差、闭合环。

如超限可对误差较大的基线改变设置或以删星或删部分观测数据的方法重新处理。

如果仍然超限,可选择删除基线。

重新搜索重复基线、基线闭合差、闭合环,直至闭合差符合限差。

5、网图检查,设置平差参数。

6、输入已知点坐标和高程,进行网平差。

7、在处理报告菜单打开“平差文本报告”,打印测量成果。

堆栈及静态数据区详解

堆栈及静态数据区详解

堆、栈及静态数据区详解五大内存分区在C++中,内存分成5个区,他们分别是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

栈,就是那些由编译器在需要的时候分配,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清楚的变量的存储区。

里面的变量通常是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等。

堆,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我们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

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

自由存储区,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他和堆是十分相似的,不过它是用free 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全局/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在以前的C语言中,全局变量又分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里面没有这个区分了,他们共同占用同一块内存区。

常量存储区,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他们里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许修改(当然,你要通过非正当手段也可以修改,而且方法很多)明确区分堆与栈在bbs上,堆与栈的区分问题,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此可见,初学者对此往往是混淆不清的,所以我决定拿他第一个开刀。

首先,我们举一个例子:void f() { int* p=new int[5]; }这条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堆与栈,看到new,我们首先就应该想到,我们分配了一块堆内存,那么指针p呢?他分配的是一块栈内存,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栈内存中存放了一个指向一块堆内存的指针p。

在程序会先确定在堆中分配内存的大小,然后调用operator new分配内存,然后返回这块内存的首地址,放入栈中,他在VC6下的汇编代码如下:00401028 push 14h0040102A call operator new (00401060)0040102F add esp,400401032 mov dword ptr [ebp-8],eax00401035 mov eax,dword ptr [ebp-8]00401038 mov dword ptr [ebp-4],eax这里,我们为了简单并没有释放内存,那么该怎么去释放呢?是delete p么?澳,错了,应该是delete []p,这是为了告诉编译器:我删除的是一个数组,VC6就会根据相应的Cookie 信息去进行释放内存的工作。

数据结构的分类

数据结构的分类

数据结构的分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据结构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从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组织结构,数据处理结构等方面来看,数据结构是用来满足特定应用程序需求的一种数据模型。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可以分为静态数据结构和动态数据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两种类型的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来简要介绍静态数据结构。

静态数据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结构,它指的是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变的。

例如,数组和链表就是静态数据结构,它们的长度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变的。

此外,任何时候都可以访问静态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因为它们在内存中是固定的。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动态数据结构。

动态数据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指的是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树和哈希表都是动态数据结构,它们的长度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可以发生变化。

在动态数据结构中,数据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这使得它们更加灵活,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的数据结构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叫做线性数据结构。

线性数据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是一种只能从一个方向访问数据的数据结构。

例如,栈和队列就是线性数据结构,它们可以从一个方向访问数据,而不能从另一个方向访问数据。

最后,让我们来比较静态数据结构,动态数据结构和线性数据结构之间的差异。

首先,静态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变的,而动态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可变的,而线性数据结构只能从一个方向访问数据。

此外,静态数据结构和动态数据结构都可以从任何方向访问数据,而线性数据结构只能从一个方向访问数据。

总之,数据结构可以分为静态数据结构,动态数据结构和线性数据结构三种类型。

静态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不变的,而动态数据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在程序运行期间是可变的,而线性数据结构只能从一个方向访问数据。

华测静态数据处理流程知识分享

华测静态数据处理流程知识分享

华测静态数据处理流程知识分享华测静态数据处理流程是指华测公司在进行静态数据测试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套完整的流程。

静态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经过测量、采样等手段所获得的静态数据。

静态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对待测对象进行测量和采样,获得一系列静态数据。

在数据收集前,需要对待测对象进行选择和准备,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时间,并确保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记录数据,获得原始数据。

第二步是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消除噪声、异常值和重复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和去除、数据平滑和插值等。

数据预处理可以通过编程和计算机算法自动进行,也可以通过人工观察和判断来进行。

预处理后的数据将成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第三步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数据特征和规律。

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时序分析、频域分析、空间分析和多元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点、相关性和趋势变化,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步是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指通过图表、图像和动画等方式将数据以直观、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

数据可视化通过可视化工具和软件,将统计结果和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提供给用户进行观察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点,并进行更准确的决策。

在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华测静态数据处理流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工程监测、环境监测、医学研究等。

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益。

静态数据常用的处理方式

静态数据常用的处理方式

静态数据常用的处理方式静态数据处理是指对固定不变的数据进行分析、清洗、整理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以下是常用的静态数据处理方式:1. 数据清洗:静态数据中常常存在数据缺失、异常值等问题,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错误和无效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整理:对静态数据进行合并、拆分、重组,以方便后续的分析。

整理的目的是使数据结构化、标准化,减少冗余信息和噪声。

3. 数据转换:将静态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转换的方式包括数据类型转换、数据单位转换、数据编码转换等。

4. 数据筛选:根据特定的条件选择需要的数据子集进行分析。

筛选的方式包括条件筛选、范围筛选、去重等。

5. 数据聚合:将静态数据按照某个属性进行分组,并对每个组进行统计分析。

聚合的方式包括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等。

6. 数据标准化:将静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标准化的方法包括最小-最大标准化、Z-score标准化等。

7. 数据归类:将静态数据基于某个共同属性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统计和分析。

归类的方式可以使用决策树、聚类分析、分类算法等。

8. 数据关联分析:通过挖掘静态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发现不同属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

关联分析的方法包括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算法、推荐算法等。

9. 数据可视化:将静态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有Excel、Tableau、Python的matplotlib库等。

10. 数据保存和备份:对处理后的静态数据进行保存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破坏,同时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找。

总之,静态数据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处理目标。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静态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和优化。

rtk静态数据采集流程

rtk静态数据采集流程

rtk静态数据采集流程
RTK(实时动态)数据采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架设仪器:将三脚架架设在控制点上,对中整平三脚架,然后将接收机安装在三脚架的基座上,高度适中,脚架踏实,严格对中整平。

2. 设置仪器:主机开机后,按特定键进入静态菜单,开启静态记录,设置采样间隔、高度截止角等参数,并确认。

3. 测量天线高:在静态模式设置成功后,从三个方向量测天线高,记录下平均值。

4. 记录信息:记录点名、仪器 SN 号、仪器高、开始观测时间等信息。

在静态采集过程中,接收机记录静态数据,不得触动脚架或仪器,尽量避免人为干扰。

5. 结束采集:静态采集完成后,再次从三个方向量测天线高,记录下平均值。

6. 数据下载:数据下载有多种方式,包括USB模式、网页模式和FTP模式。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下载数据。

7. 数据处理:对下载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解算、分析等。

在整个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在采集中不能移动基座、不能改变采集参数。

在测量点架设仪器时,应严格对中、整平。

在测量天线高时,应从三个方向量测,各次间差值不超过3mm,取平均数作为最终的仪器高。

在静态采集过程中,应避免人为干扰,并安排专人看守。

在结束采集后,应再次测量天线高,记录平均值。

在数据下载和处理时,应遵循相应的方式和流程。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分而制之

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分而制之

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分而制之作者:杨洋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第30期根据形态和应用特点的差异,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被分为两类: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

动态数据是指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而静态数据主要是指存储在磁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中的数据。

安全存储系统对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保护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使用不同的实现机制。

汉帆(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ifn)分别针对动态和静态数据保护推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动态数据的保护动态数据一般都基于IP网络传输,对它们的保护可以直接借用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机制,采用IPsec协议簇实现全面的保护,另外还需要参照RFC3723等标准文档,以满足存储系统的特殊需求。

与普通网络的IPsec实现相比,存储系统往往对网络性能有更高的要求,一般都在千兆以上,同时,复杂的存储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主机CPU和内存等,能够用以进行安全处理的资源非常有限。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存储应用还需要安全处理具有高可靠性、低延时、低功耗等特性。

在具体实施中,普通的网络安全处理机制一般很难充分满足这些要求,而Hifn 推出的FlowThrough架构则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存储系统中动态数据保护提供了上佳的解决方案。

基于FlowThrough架构,系统以BITW(Bump in the wire)结构实现了包括密钥协商阶段消息交换(IKE)在内的全部安全协议处理(IPsec/SRTP/MACsec),将主CPU从复杂而繁重的安全处理中彻底解放出来。

FlowThrough安全处理器使主CPU只需要进行普通的明文数据处理,安全应用实现了透明化。

Hifn 4450安全处理器是Hifn基于FlowThrough架构的第二代产品,并针对存储应用进行了专门优化,已经在各主要存储厂商的产品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Hifn 4450直接通过GMAC接口与主机CPU连接,大大简化系统结构,在提供2Gb/s的全双工线速安全处理的同时,实现报文处理延时的最小化。

静态数据操作方法

静态数据操作方法

静态数据操作方法
静态数据操作方法是指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静态的,即不依赖于实例对象而存在。

常见的静态数据操作方法包括:
1. 静态数据成员:在类中定义静态数据成员,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访问和操作。

2. 静态成员函数:在类中定义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而不需要创建对象实例。

静态成员函数可以操作静态数据成员,也可以不依赖于对象实例,只操作静态数据。

3. 静态方法:在一些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静态方法对数据进行操作。

静态方法通常是在类中定义的,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而不需要创建对象实例。

这些静态数据操作方法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操作,而不需要创建对象实例。

它们通常用于对一些公共的数据进行操作,或者在没有对象实例的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场景。

同时,静态数据操作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不能访问非静态的数据成员和非静态的成员函数。

值机静态数据管理

值机静态数据管理
显示/修改/建立座位图(EQI/EQC)
指令说明:
¾ EQI 指令用于显示机型的座位源图,通常用于 EX 指令后,显示 EX 指令执行结果 中某种机型的座位图。
¾ EQC 指令用于建立、修改机型的座位源图,航空公司要在离港系统中加入一种新
的机型,必须先在离港系统中建立该机型的座位源图。
使用条件:
¾ EQI/EQC 的操作级别是控制主任级别。
R
E *********************** ER
R
D *********************** DR
R = ==========E============ R
Y140
L = ==========E============ L
L
C *********************** CL
H L****** XX******** C******* HR
RJ **** J
E====== E============ E=======E R
R ===E K *****C**XX K E====== E============ E=======E R
R ===E J X****C**XX J G ******
********* L******** GR
RG * G =====E==== F B*****
********* B******** FR
LD * D =====E==== E B*****
********* B******** EL
L ===E B *****C**** B D ******
B******** L*******C DL
排都是 A、B、C、D、E、F 六个座位,‘12/#BCDE#’表示 12 排有 B、C、D、E 四个座 位,‘#’表示那个位置没有座位,‘13-25/ABCDEF’表示 13-25 排都是 A、B、C、D、 E、F 六个座位;

基于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城市公路交通优化

基于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城市公路交通优化

基于静态和动态数据的城市公路交通优化城市公路交通优化一直是城市发展重要领域之一,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交通通常成为瓶颈,给城市交通带来不少问题,如拥堵、污染和能源浪费。

因此,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城市公路交通进行优化,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人民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静态和动态数据在城市公路交通优化中的应用。

一、静态数据优化城市公路交通静态数据是指城市的公路网络、道路宽度、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管理措施等固定数据。

在城市公路建设中,静态数据的优化是决定交通容量和交通流状况的关键环节。

通常,静态数据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公路网络系统优化公路网络的密度和布局对于城市的交通流影响非常大。

因此,需要对公路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根据交通流量,可以调整道路的宽度和长度,并且合理分配车行道和非机动车车道,以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

2. 公路设施优化公路设施包括路灯、标志、指示牌等,它们的位置和有序程度也是影响行车流畅度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公路设施,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公路交通效率和行车安全性。

3. 交通管理措施优化交通管理措施是静态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监控、高速公路出口道的设计和规划等,来加强公路交通的组织和监管,从而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安全行车。

二、动态数据优化城市公路交通动态数据是指城市交通中实时的通行车辆流量、拥堵情况和行车速度等数据。

动态数据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转化成有效信息,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在实时决策中更好地规划、组织交通。

1.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现在有很多高精度探测技术可以用于采集交通信息,如通行车辆的数目、速度、种类和车库停车数量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交通平台快速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并生成地图上的交通状况。

2. 交通信息预测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数据的预测精度也不断提高。

交通信息预测技术可以结合历史交通数据、天气预报和事件信息等,预测出未来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从而为实时交通调度提供基础数据。

GNSS静态数据处理原则

GNSS静态数据处理原则

中海达静态数据处理软件HGO基线处理技巧1、基线清理数据量大的时候,基线解算比较耗时。

GPS观测接收机数量较多时,会因为自然同步产生许多长基线,即许多相距较远的点连接而成的基线。

这些长基线往往同步观测时间不长,属于不必要的基线,对于控制网质量也无多大益处,所以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应在基线解算前将其清理删除。

删除时可在图上选择,也可以在基线表中根据距离选择删除。

2、处理超限闭合环基线解算完成后,首先要检查环闭合差(同步或异步环),对于闭合差大的环,应该进行处理。

闭合环超限处理是一项繁琐、耗时的工作,也是GPS控制网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归纳为:(1)、基线解算的精度指标rms和ratio是基线解算质量的参考指标,前者是中误差,后者是方差比(ratio=〖rms〗_max/〖rms〗_min),rms越小,表明基线解算质量越高,ratio越大,表明整周未知数解算越可靠,所以重解基线,要关注这两项指标,但是这两项指标只作参考,最重要的指标还是闭合差。

(2)、超限基线处理过程中一些基线要重新解算,解算后会影响到相关环闭合差,所以处理需要反复进行。

作为一般的原则,首先处理相对闭合差较大的环,然后处理环闭合差较小的环。

(3)、整理归纳超限闭合环,分析是否涉及到一条共同基线,例如几组超限闭合环(J012,J015,J016)、(J013,J015,J102)、…,(J012,J020,J015)就涉及到共同基线J012→J015,这条基线有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大。

(4)、处理时首先分析可能有问题的基线是否必要,如果是连接两个不相邻的点,并且涉及到环甚多,则可以直接将其删除。

(5)、如果一个闭合差超限的环,相关基线均不能简单删除(删除后影响图形结构,减少了重要环路),应该改变基线解算参数,重新计算相关基线。

方法是在选中重解基线,更改高度截止角,采样间隔,历元间隔、等设置,保存至选中基线,重新解算。

(6)、如果反复修改设置重解基线后,仍不能减小环闭合差,则可将闭合差超限环中的基线,分别与周边的基线组成闭合环,检查其闭合差。

静态特性的名词解释

静态特性的名词解释

静态特性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概念。

有些概念可能相对简单易懂,而有些概念则可能需要一定的解释和探索。

本文将从一个较为抽象的角度,对静态特性进行解释。

一、静态特性的概念静态特性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特性或属性。

这些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体现为固定不变的状态或属性。

相对而言,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强调事物的变化和运动过程。

二、静态特性的表现形式静态特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静态数据静态数据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

通常,这些数据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确定,并在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在编写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时,学生的姓名、学号等信息是静态数据。

无论何时打开该系统,这些信息都是不会变化的。

2. 静态方法静态方法是指属于某个类的方法,不依赖于类的实例而存在。

它们在类被加载时就可以被调用,并且无需创建类的实例。

静态方法通常用于执行一些通用的操作或提供一些常用的功能。

以数学计算为例,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可以使用静态方法进行实现。

由于绝对值计算并不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一个静态方法。

3. 静态变量静态变量是指在类中以静态方式声明的变量。

与实例变量不同,静态变量属于类本身,而不是类的具体实例。

它们不依赖于对象的创建,在程序运行期间保持不变。

静态变量在内存中只有一份拷贝,因此可以被多个实例或方法之间共享。

一些常见的静态变量如常量或配置信息,可以在程序的各个部分共享和使用。

4. 静态类静态类是指只包含静态成员(字段、方法或属性)的类。

这种类无法被实例化,而是通过直接调用类名访问其成员。

静态类通常用于封装一些无需实例化的操作、工具类或者全局方法。

例如,Math类就是一个静态类,它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数学计算的静态方法,如求平方根、取整等。

三、静态特性的优缺点1. 优点静态特性可以提供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数据成员1.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

静态数据成员实际上是类域中的全局变量。

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初始化)不应该被放在头⽂件中。

其定义⽅式与全局变量相同。

2.在函数体内静态变量具有“记忆”功能,即⼀个被声明为静态的变量在这⼀函数被调⽤的过程中其值维持不变。

与全局变量相⽐,使⽤静态数据成员的优势:静态数据成员没有进⼊程序的全局名字空间,因此不存在与程序中其他全局名字冲突的可能性。

(静态数据成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可以实现信息隐藏。

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是private成员,⽽全局变量不能。

3.静态数据成员被类的所有对象所共享,包括该类派⽣类的对象。

即派⽣类对象与基类对象共享基类的静态数据成员。

举例如下:1class base{2public :3static int _num;//声明4 };5int base::_num=0;//静态数据成员的真正定义67class derived:public base{8 };910 main()11 {12base a;13 derived b;14 a._num++;15 cout<<"base class static data number _num is"<<a._num<<endl;16 b._num++;17 cout<<"derived class static data number _num is"<<b._num<<endl;18 }// 结果为1,2;可见派⽣类与基类共⽤⼀个静态数据成员。

4.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成为成员函数的可选参数,⽽普通数据成员则不可以。

举例如下:class base{public :static int _staticVar;int _var;void foo1(int i=_staticVar);//正确,_staticVar为静态数据成员void foo2(int i=_var);//错误,_var为普通数据成员};5.★静态数据成员的类型可以是所属类的类型,⽽普通数据成员则不可以。

静态数据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静态数据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静态数据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法静态数据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法1接收机不记录静态数据分析:1对华测X20,检查接收机设置,是否将数据输出⽅式设置为原始数据输出,改回正常模式2对华测X60、X90、X91,注意是否成功切换成静态模式3对所有机型,查看接收机设置,是否将数据记录⽅式设置为禁⽌,将其改回为⼿动即可4内存已满,删除数据或者将内存格式化5接收机做静态过程中,附近环境⼲扰、电池接触不良、电池没电导致关机2电脑不能读取接收机数据分析:1接受机是否开机2明确连接接收机和电脑的通讯串⼝是串⼝还是USB(点击断开,在点击连接-设置,选择相应的通讯串⼝,点击设置,再次连接,串⼝连接通讯串⼝选择COM1,USB串⼝选择USB串⼝)3串⼝和USB都不能⽤,试着将计算机重新启动⼀次4如果是⽤USB,选择合适的USB驱动,或者将相同的USB驱动重新安装5可能是通讯串⼝接触不良3下载数据过程中死机,关机后数据灯还在亮分析:1观测时间过长,数据量⼤,采⽤USB下载相对较慢,可能导致死机,可以开⽤串⼝下载或者升级成新的固件版本(⽀持USB快速下载)2数据下载过程中强⾏关机,导致接收机异常,导致关机后数据灯还亮,⼀般扒掉电池即可解决4主机设置好,也切换成静态,数据记录灯不按照采样间隔闪烁分析:1主机到了⼀个新的地⽅,⼜没有在当地测试过,接收机需要对当地的卫星状况有个适应的过程,⼤概⼗⼏分钟后恢复正常5数据下载后出现三差解分析:1接收机同步观测时间不够2观测站点有⼲扰、本时段卫星状况不好,该基线如果不是很重要,可以让其不参与平差(点击基线向量,选中该基线,右键属性,把参与基线处理及⽹平差前的勾去掉)6下载数据丢失星历(导⼊COMPASS后数据经纬度为零)分析:1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该卫星的健康情况恶劣,测站环境不理想、测站点附近电磁⼲扰导致某些卫星信号失锁,低仰⾓的卫星优势会因为卫星信号强度太弱,信噪⽐低⽽致信号失锁,或者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受到了较⼤的⼤⽓折射影响导致整周模糊度搜索失败,数据导⼊解算软件中,由于卫星星历⽐较差,观测站点经纬度为零(即丢失星历),只需将其他相同时段的观测数据⽂件转换成RINEX格式,把⾥⾯的星历⽂件(即后缀为N⽂件),调⼊到丢星历的数据⽂件中即可7做静态时仪器没有架好就开机记录或者没有关机就把仪器从脚架上取下来分析:1在做静态过程中出现此种操作,会导致采集的数据离散度过⼤,解算出来的精度有有问题,可以在基线处理时把不确定的前⼀段后后⼀段删掉,或者转成RINEX格式,把前后有问题的数据直接删掉,再处理8不同的GPS仪器进⾏静态控制联测时的注意事项分析:1不同的仪器联测时,由于天线类型各不相同,其天线参数,相位中⼼⾼、天线半径等不⼀样,如果没有注意到这⼀点,平差难以通过,精度更没有保证,这个可以在华测静态解算软件COMPASS专门设有“GPS天线管理”,可以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也可以添加仪器的天线类型9静态结算时出现⽹通不连通分析:1点名命名重复,不同的点⽤了相同的点名,相同的点⽤了不同的点名,在⼯具栏中检查—观测⽂件检查中,修改点名2基线没有处理好,个别基线需要重新处理,如果该基线不是唯⼀连接基线,可以删除不参与解算10静态处理的成果报告中,提⽰失败分析:1在静态数据处理⽹平差时,协⽅差⽐例系数默认为1,⼀般第⼀次⽹平差时都不会通过,只需将参考因⼦复制到⽹平差设置中⾃由⽹平差的协⽅差⽐例系数,再次进⾏⽹平差11静态数据处理到怎样才算合格分析:1静态数据处理主要是看数据⽹平差的精度,即坐标的中误差,只要中误差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以内,已经达到处理的要求,X平⽅检验、T检验、基线处理部分出现红⾊提⽰数据,只是表⽰部分基线不合格,可以找到相应基线再处理,如果该基线不是必须基线,可以将该基线不参与解算12导⼊的数据形成不了基线分析:1观测时间不够长或者观测基线的距离过长,COMPASS默认导⼊的最⼩时间是5分钟、导⼊基线的长度为30公⾥,少于5分钟的数据或者基线长度⼤于30公⾥,导⼊后形成不了基线,这个可以在COMPASS中修改,然后再将数据导⼊2观测站点没有共同的观测时间,重新观测13⽹平差过程中提⽰RMS超限,⽆法进⾏⽹平差分析:1提⽰RMS超限是基线解算不合格引起,通过成果报告或者基线检查,找到不合格的基线,重新处理或者让其不参与解算14怎么和别家的仪器联合解算,怎么在COMPASS中处理分析:1华测COMPASS免狗专业版识别的数据格式包括主流品牌的GPS接收机涵盖的数据格式,其他不能识别的数据格式,可以将其数据转换成RENIX格式(注:有些⼚家的静态数据格式为⾃定义,转换成RENIX格式后的数据,⽆法加载星历,将其n⽂件⽤记事本打开,更改头⽂件,和华测数据的n⽂件⼀致即可)15长基线解算处理分析:1长基线解算处理,⼀定要注意控制点的分布,防⽌短边控制长边2长基线处理时,先在COMPASS中更改基线设置参数,再导⼊数据,要不可能形成不了基线3如果基线⾮常长,⽽且静态处理的精度要求也⾼,需要下载精密星历处理数据16基线处理后RETIO值后带问号分析:1带问号是因为基线处理的中误差过⼤,可以根据修改采样间隔来再处理,不过此项对结果的影响不起决定性作⽤,主要是看成果报告中点的中误差,如果成果报告的精度合乎要求,就达到数据处理的⽬的17全站仪距离和静态基线对⽐分析:1全站仪量测的距离是投影⾯上的平距,静态基线的长度包括GPS平距和GPS斜距,选择基线,右键属性,整数解中可以查看该基线的斜距和平距2静态处理过程中没有已知点的情况下,⽐较全站仪量测的距离和静态数据的长度,⾸先在静态处理软件中,输⼊当地的投影⾼和中央⼦午线,基线处理后,⽐较GPS 平距3静态处理过程中有已知点,可以进⾏约束平差,⾸先在静态数据处理软件中输⼊当地的投影⾼和中央⼦午线,约束平差后,在成果报告中,找到约束平差后的GPS平距,和全站仪数据对⽐(测量区域必须在控制点的控制范围内,⽽且保证已知点的精度)18在“检查”—“观测⽂件检测”中,出现如图分析:1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两个点之间距离过近,⼩于100M时会出现上述情况。

静态数据处理流程

静态数据处理流程

静态数据处理一.静态测量的准备工作(简单介绍)在室内选点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网的网形:正三角形是最好的网形(如上图),特长或特短边的出现(如下图)都会使误差增大。

在野外勘测时,尽量选择周围无遮挡、无高压线、无强电磁干扰的地方进行定点,观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精度,也可以减少内业处理的很多麻烦。

在外业测量时,切换到静态后,要查看数据记录指示灯(黄灯)是否有规律闪烁(间隔5秒),否则重新启动接收机,重新切换到静态。

外业观测时记录数据要全面(仪器号、点号、开机时间、关机时间、仪器高、等)。

一、 连接电脑与主机通过“数据线(串口线)”连接电脑与主机开始→程序→华测静态处理→hcloader ,点击即可。

在连接时首先打开“文件下载”软件,如果选用“串口”连接,只要在“连接”菜单下选择“设置”,这时弹出下面对话框:图1 选择接口已知控制点未知待定点在“通讯串口”选择相应的电脑串口;“波特率”选择115200,这样速度最快;同时最好选择“自动刷新接收机信息”,这样第一次连接不上会自动进行第二次连接;最后选择“连接”即可,在连接的过程中主机的数据记录灯会不停的闪烁。

程序左上角显示仪器SN号表示连接上。

此时右侧上边列表框里就会显示主机里有的文件输入测站信息:根据野外记录输入测站名(不超过4个字符,一般为左下端的4位仪器号)、时段(在同一点上不同时间观测的数据,目的是区别文件名)、天线高(野外实地所量测的仪器高,一般为仪器的斜高),选择文件类型(一般默认),确认即可。

下载数据:首先选定左侧路径。

选择需要下载的数据文件(可多选),右击鼠标 数据导出,数据自动导出到之前指定的下载路径中。

下载完毕关闭软件即可。

三.数据处理操作过程软件安装:双击安装程序”Compass安装程序.exe”,按提示即可完成安装;数据处理过程1.文件→新建项目2.3.选择项目路径及项目名、坐标系4.5.工具→坐标系管理→修改→投影方式的左下角修改中央子午线→确定→确定6.导入观测数据:文件→导入→选择对应的文件格式(华测数据默认是第一个) →确定→找到数据文件点,拉框全部选中,打开即可。

rtk静态数据测量工作流程

rtk静态数据测量工作流程

rtk静态数据测量工作流程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静态数据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大地测量方法,其工作流程概括如下:
1. 基准站设置:首先设立一个固定不动的基准站,开启GNSS 接收机并接入参考站数据源,输出精确的差分改正信息。

2. 流动站观测:在待测点设立流动站,同样开启RTK接收机,接收来自基准站的差分信号,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并记录原始观测数据。

3. 数据采集:流动站获取并记录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确保观测期间仪器稳定,减少误差。

4. 数据处理:观测结束后,将静态观测数据导入专业的GNS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平差计算,得到亚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测量结果。

5. 成果检查与应用:对处理后的测量成果进行质量检查,满足精度要求后,可用于地形测绘、工程放样、地质监测等多种应用场景。

静态数据处理流程

静态数据处理流程

静态数据处理一.静态测量的准备工作(简单介绍) (2)二.数据下载: (3)安装主机USB驱动: (3)打开下载软件hcloader: (3)输入测站信息: (3)下载数据: (3)三.数据处理操作过程 (4)软件安装: (4)安装软件狗驱动: (4)数据处理过程 (4)文件>新建项目导入观测数据查看,设置坐标系基线处理网平差成果报告附C、D、E 级GPS测量手簿记录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静态测量的准备工作(简单介绍)在室内选点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网的网形:正三角形是最好的网形(如上图),特长或特短边的出现(如下图)都会使误差增大。

在野外勘测时,尽量选择周围无遮挡、无高压线、无强电磁干扰的地方进行定点,观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精度,也可以减少内业处理的很多麻烦。

在外业测量时,切换到静态后,要查看数据记录指示灯(黄灯)是否有规律闪烁(间隔5秒),否则重新启动接收机,重新切换到静态。

外业观测时记录数据要全面(仪器号、点号、开机时间、关机时间、仪器高、等)。

已知控制点未知待定点二.数据下载:安装主机USB驱动:当第一次使用主机USB下载数据时,电脑会提示发现硬件,出现驱动程序安装向导,选择驱动的保存路径(默认在COMPASS的安装路径下有driver/USB),点“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打开下载软件hcloader:开始>程序>华测静态处理>文件下载,点击即可。

设置连接端口:connection>settings>com选择USB、band rate选115200。

列表框里就会显示主机里有的文件(如果没有可以点击Update,稍等即可):输入测站信息:根据野外记录输入测站名(不超过4个字符,一般为左下端的4位仪器号)、时段(在同一点上不同时间观测的数据,目的是区别文件名)、天线高(野外实地所量测的仪器高,一般为仪器的斜高),选择文件类型(一般默认),确认即可。

如何保证静态数据的调整

如何保证静态数据的调整

DTS软件中 数据旳显示
确保静态数据旳精确
确保调整数据旳合理和精确
数据调整过程:整体→局部 轨向→轨距 高 下→水平 实时留心长波旳变化
确保调整数据旳合理和精确
调整数据人员要对扣件旳型号有所了解,调 整时也要实时注意调整量旳大小。
调整时注意交叠区段,因为测量旳原因会造 成交叠段波形不好。
复测旳数据旳精度一定要确保 假如出现锯齿形旳图形,可能是更换旳错误
造成 分析复测数据,如还有不好区段,查明原因,
进行进一步旳调整和复测
综合动检数据分析
综合动检和静态数据分析有问题区段,消除 1-2-3级点
怎样确保静态数据旳调整
怎样确保静态数据旳调整
一、确保静态数据旳精确 二、确保调整数据旳合理和精确 三、确保现场更换精确 四、复测数据精确确保二次更换 五、综合动检数据分析
确保静态数据旳精确
每天现场检核全站仪,正倒镜测量100米旳点都 要在3秒,高程在1毫米之内,假如不符合要求进 行全站仪校准。
-3
-4
平面位置(调整前) 平面位置(调整后)
确保现场更换精确
➢ 一定确保第一次旳现场更换 ➢ 现场要有技术人员指导 ➢ 反复强调解释扣件更换旳方向,确保更换旳
精确性,以便降低反复旳工作量 ➢ 现场更换时用道尺和弦线检核
复测数据精确确保二次更换
更换过后旳位置及时复测,在区段旳前后多 测30米。假如处理长波不平顺问题,那需要 前后多测量150米。
高程,轨距,超高) 轨距变化要注意渐进变化(防止下图情况)
确保调整数据旳合理和精确
确保调整数据旳合理和精确
一人调整过后旳数据要两个人进行检核,确 保数据调整和报量。
数据调整前后作比对(如下图) 做好调整数据旳保存,以便后来查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