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典型案例(上半年)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的案例 (4)

公共政策的案例 (4)

公共政策的案例1. 简介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为解决社会问题或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它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从经济政策到教育政策,从环境政策到健康政策。

公共政策旨在影响和塑造社会,以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实现。

本文将介绍几个公共政策案例,以展示不同领域和层面中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案例一:经济政策 - 税收改革税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和税率,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纳税人的经济福利,并改善财政收支平衡。

在很多国家,税收制度常常存在着过于复杂、税基狭窄以及税负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税收改革措施。

例如,美国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税改,将企业税率从35%下调至21%,同时减少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这一改革旨在降低企业成本、刺激企业投资,同时减轻中低收入纳税人的负担。

税收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良好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吸引投资、促进创新和就业,增强国家竞争力。

3. 案例二:教育政策 - 公立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公立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育公平性,并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以芬兰为例,芬兰被誉为拥有世界最好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

芬兰通过一系列教育政策改革,如减少标准化考试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等,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

这一教育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成绩,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

公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可以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4. 案例三:环境政策 - 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平衡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将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面临严重环境挑战的国家。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新国五条)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新国五条)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2013房改“国五条”一、案例概要: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对楼市进行调控以来,政策经历了四次升级,分别是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而这次出台的“国五条”则是第五次调控升级。

“国五条”中稳定房价的新政策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

这次改革的亮点是:区域限购将被叫停,限购城市或再度扩容、二套房首付利率提高、个人卖房征20%所得税。

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二、政策本质:2012年需求强劲,楼市火热,价格止跌反弹,土地市场一二线城市升温明显,再度出现地王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政府在即将换届时再次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台新国五条,其本质上是对之前所有的政策加以强调和重申,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控,抑制高房价,向外界表明政府的房产调控决心和力度。

三、房改政策具有多变性,近些年,调控房价的政策不断的出台。

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控政策始终未能抑制房价的飞速上涨。

房价过快上涨的直接原因是持续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深层次症结在于:土地供给制度持续约束住房供给增长,而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利率管制则持续激励住房需求。

2005~2013 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未能触及这个要害症结,使我们不得不反复地面对房价过快上涨和反复调控的窘境。

正是这种调控政策频繁多变,不仅会带来市场剧烈波动,影响正常的投资和消费,而且会给民众以及地方政府带来一种对政策的疲倦感以及不信任感,从而加大了在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四、房改政策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房地产调控涉及多方利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投机客、自住需求者等等。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均衡各方利益。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案例来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影响。

案例,中国的“限塑令”。

“限塑令”是中国政府为了减少塑料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制定的一项公共政策。

2017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在餐饮业、快递业等领域逐步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并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制品。

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阶段,政府部门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了解了塑料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

随后,政府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协商,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政策目标。

在实施阶段,政府加强了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和指导,推动企业采取积极的行动,逐步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加大对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引导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从根本上减少塑料污染。

“限塑令”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影响。

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塑料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环境质量。

其次,这一政策也引发了相关产业的调整和转型,促进了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另外,这一政策还引导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更加理性地选择和使用塑料制品,从而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然而,公共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对政策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达到预期。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政策的长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定稿]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定稿]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定稿]第一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定稿]案例分析——房地产“限购令”内容摘要: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性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

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而“限购令”无疑是其中调控力度最强的政策,足以体现出中国政府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

笔者试图结合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来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效果,并就这项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回顾(一)“限购令”的出台:我国于2010年出台“限购令”,通过加大对购房者购房条件的限制来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其中第3条明确指出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条例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陆续颁布“限购令”。

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

2010年9月29日国家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其后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限购令”。

随后有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个一二线城市推出限购政策。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公共政策典型案例(上半年)说课讲解

公共政策典型案例(上半年)说课讲解

第一章绪论案例一、天津全面推行节水措施案情介绍天津市近日起全面采取节水措施,对市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水资源再利用和水源保护等做出具体规定。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每户以3人计算,月用水定额为8立方米,按标准水价收费,超过部分加价收费。

严格限制新上耗水量大的用水项目。

凡使用自来水和地下水的用户,对超过计划用水部分按累进加价收费。

规范洗浴、旅游、水上娱乐等单位或个人的用水管理办法。

加强施工用水管理,每平方米建设面积施工用水不得超过0.5立方米。

加强对公园、绿地、苗圃、花坛等用水的管理。

新建住宅小区实行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流。

新建、在建楼房附属绿地和花园必须同时安装水表及节水灌溉设备。

对农业灌溉及农村生活用水征收水资源费。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公共政策的导向和管制功能。

解答:(1)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

天津市号召群众节水的政策就体现了政策导向功能。

(2)天津市政府对各项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即对各项用水超额部分加价收费这种作法体现了政策的管制功能,通过价格的制约来规制社会行为,以此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政策的管制功能分为积极性管制和消极性管制两种。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案例一、我国取消市话费、手机入网费案情介绍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规定自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市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等专项用于邮电通讯建设事业的政府性基金。

地方出台的电话初装费以及附加在电话上征收的其它政府性基金项目也同时取消。

据了解,自80年代以来,为解决我国邮电通讯落后的状况,缓解邮电通讯建设资金不足,国家先后开征了市话初装费、邮电附加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等政府性基金项目,专项用于邮电通讯事业建设,对于促进我国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信耗资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电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关于舟山市普陀区免费婚前检查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据200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率先在全省施行免费婚前检查,婚检的实际费用由政府承担。

据了解,普陀区免费婚检的项目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小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X光胸透、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检查(HIV)等,每对夫妇检查费用为213元,全部由政府承担。

除了免费婚检,普陀区还对准妈妈们的孕前检查实行免费服务,费用也由政府承担,并承诺为新人保密。

在一定意义上说,普陀区政府部门的做法为由新《婚姻登记条例》所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案例背景:自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我国取消了强制婚检,婚前医学检查制度遵循自愿原则。

结婚不必出示婚检证明,公民欣喜的是隐私权得到保护;而随之产生的忧虑是一些人将婚检变为“不检”,减少了一道筛查疾病的关口,给下一代的健康留下隐忧。

一年间,全国各地的婚检率下降到了令人忧虑的地步,卫生部初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婚检工作量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零婚检”。

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普陀区婚检人数大幅度下降。

据普陀区妇幼保健所统计,今年1~3月前来婚检的只有5对,占实际结婚数的5%以下。

同样,杭州的婚检率为2.3%,浙江全省的婚检率仅为1.94%。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舟山市普陀区推出了“婚检费用政府埋单”的新举措。

社会效应:政策出台后,社会反响强烈,得到大多数民众支持。

虽然每对夫妇婚检所需费用不过213元,但由政府承担后,立即产生收效。

从简单的数据对比看:“免费婚检”前3个月只有5对夫妇进行婚检;“免费婚检”后,11天时间就有6对夫妇接受婚检(5月24日《新京报》),增幅可谓惊人。

当婚检作为结婚的前置条件时,新婚夫妇感到的是义务;当婚检变为自愿,而且免费,新婚夫妇感到的是权利,而且是由政府贴钱的权利。

在这样的义务与权利之间,人们的选择取向是不言而喻的。

作再多的宣传,讲再多的道理,都不如掏213元钱来得干脆。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各国家的公共政策皆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调节和指导社会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制定与实施良好的公共政策,对于保持国家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某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为例,分析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过程。

政策制定作为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公共政策,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起初,该国政府制定的医疗保险政策存在许多缺陷。

例如,政府缺少统一的卫生标准、顶级医院的过度使用以及政府对基层医疗中心的投资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同时对病人和医生的利益都造成了不小的不利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意识到政策的改进和调整是必要的。

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调整医疗保险费率、提高政府对基层医疗设施的投资、增加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等。

政策调整和改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这是制定有效公共政策的重要一环。

政策实施医疗保险改革并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决策,它涉及到东西南北的城市和农村。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搜集资料的难易程度、寿命的差异以及制度的不同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

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不断改进监管措施,并鼓励医疗保险机构采取更加灵活智慧的实施方式。

政府还注重教育国民,提高他们对医疗保险的理解。

比如,政府通过宣传展览、社区讲座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和政策设计的目的。

政策调整即使一项政策已经经过预测和评估,并在实施中发挥效果,政策也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不断不稳定和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医疗保险政策需要不断适应现实的政策调整。

例如,制定临时政策来抵御疫情、提高医疗护理的品质等。

结论综上所述,制定、调整和实施公共政策是一项多方面、全过程、长期化的工作。

在医疗保险这一领域中,慎重的决策、多种实施架构的适用、对政策指标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都是保障医疗保险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才能实现政策预期的概念图景,进一步推进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1)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1)

山西煤改与政策分析
山西省于是开始制定具体的关闭整合方案。 事实上,在此期间,山西省内的探索也在进 行,临汾市就是在2005年开始进行资源价款 有偿转让的尝试(在此之前煤老板都是通过 承包集体所有的煤矿而来),正好是对温家 宝总理提出的“建立一个资源环境的补偿机 制”的践行,契合了国家层面和省政府的思 路,于是被迅速采纳,推向全国。煤老板们 变得名正言顺。
山西煤改与政策分析
当时的体制课题组,主要研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煤 一是如何把煤 炭管理职能进行分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之前, 炭管理职能进行分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之前,煤炭资 源管理一直是安监局承担的职能),明确监管责任。 ),明确监管责任 源管理一直是安监局承担的职能),明确监管责任。二就要 研究关闭小煤矿的问题。 研究关闭小煤矿的问题。日益发达的媒体对矿难的报道让山 西省各级官员压力倍增。 西省各级官员压力倍增。因此课题报告形成的两大政策建议 中,除了建议继续延长征收山西煤炭基金外,另一个建议就 是要关闭整合小煤矿。 200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 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 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大型煤炭企 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矿, 通过资产重组实行联合改造。
山西煤改与政策分析
国有化改制真的能以规模提高效率,解决安全生产 问题吗? 安全事故频发是什么造成的? 国有煤炭企业是否就比民营企业更关心安全生产? 你觉得“国进民退”的可能代价是什么?规模与效 率有必然联系吗?
山西煤改与政策分析
在此次煤炭资源整合中,国家按照这些煤矿主原 来实际缴纳价款的1.5倍或者2倍给予赔偿,已经 是考虑了市场因素。这些补偿是额外的,在省政 府制定补偿标准的相关会议上,补偿倍数曾经引 起了与会领导的激烈争论,部分省级领导坚决不 同意以1.5倍或者2倍的价格补偿煤老板原来已缴 纳的资源价款,因为拿全省人民所属的资源让少 数人暴富,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营造。 政策制定者认为:整合之后,主体少了,资本的 集中度更高了,山西的煤矿会更加现代化,煤矿 管理大大加强,安全事故会大大降低。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相关案例
• 香港特首曾荫权,先是自己姻亲的公司,获政府 节能灯项目招标。后是自己弟妇,曾购买雷曼公 司的“迷你”债卷,雷曼公司破产,其弟妇竞能 与公司达成补偿协议,获得一定赔偿。有人怀疑 两事曾氏有出面。尽管两事曾荫权特首都极力澄 清,但媒体与议员就是不依不饶,颇有非议。 • 曾氏受人非议,其根由在其作为特首,其行为是 典型的公权力行为。其姻亲公司中标及其弟妇的 行为都是事关私人利益的行为。这其中存在着较 为明显的利益冲突。特首受到怀疑和非议,根本 就在于人们认为其行为有公权私用之嫌,即公权 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越出了边界。
影响:
这种株连式的拆迁,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却引发了干群关系的紧张。显然,株连式的土地 拆迁是违法的,其实质是公然滥用公共权力的非 法行为。本身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在这种株连式 拆迁的危胁下,许多人被迫签订拆迁协议,选择 了屈服,但他们心中难免会有怨气,民愤、民怨 会逐步累积,在适当的时机就会爆发,于是一些 群体上访、群体纠纷等事件因此发生,事实表明:所有的腐败现象都没有离开权 力和私欲,所有的腐败分子无一不是以权 谋私的,世上没有无权力的腐败,也没有 无私欲的腐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 色交易的实质是权与利的交易。
结论
• 因此,整顿滥用公权力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国 家尽快对公权力使用立法:国家公权利的使用必 须法制化、程序化,对公权力进行法律界定权力 范围和法定权力运行使用规则。此外,整顿公务 员队伍:利用公权力的腐败是国家最大的肌体腐 败。为杜绝集体腐败和个人腐败,公权力运行必 须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可行。对不按 法律使用公权力的任何人要有强硬的制裁措施, 才可以解决公权力运行中随意性滥用问题。
——先‘拆迁’职

事件始末
1.一份调岗通知,落款为长沙市天 心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并加 盖该部门的公章:“关于临时 调整谭双喜老师工作岗位的通 知”称,“谭双喜老师的婆婆 为枣子园项目拆迁对象,经指 挥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商, 一直未能签订拆迁协议。按照 区委区政府及枣子园项目拆迁 指挥部的要求,请临时调整谭 双喜老师的工作岗位,安排谭 双喜老师至枣子园项目拆迁指 挥部工作,直至其婆婆签订拆 迁协议。”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利益主体与相关利益:
国家 安监
局 地方安 监局
地方相 关部门 的领导
尽可能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降低死亡人 数,提升安全 生产的指标,并要求高 效、严格地执行。
一方面,希望标准从低、从轻,以便能够 达到;另一方面,也是实际执行中面临具 体的、复杂的情况,需要他们进行政策的 具体解释。因此,这样的政策规定造成了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对立博弈和非合作 博弈关系。
公共政策案例
“死亡指标” ———有善意无善果?
小组成员:马胜利 马方 吴亚玲 鲁桂云 马天户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包括单位GDP生产 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 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以及万车 死亡率,总计四个指标。在这四项指标中, 由于它们都带有“死亡”二字,因此被民间 以“死亡指标"来统称。
调整安全生产政策的手段,才能更好地执行政策意图, 协助政策执行顺利进行。建议采用混合手段,例如安全 标准设定、发通过媒体的信息发布以及发动非政府组织 进行多元化的监督管理都是可行的政策手段选择模式。
谢谢!
(二)矛盾性
1.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可协调性一直在公共政策分析界具 有争议。“死亡指标”兼顾安全、公平和效率,在政策 制定中强调安全和公平而在政策执行中强调效率,这样 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存在目标上的差异,是造成潜在 问题的深层原因。
政策执行过程的相关利益分析
事实证明“死亡指标”的提出,促进了地方投入人 力、物力进行危险地段、危险产业的整治并展开安全生 产的宣传工作。这些“死亡指标”考核压力下的管理活 动,在遏制一些事故、杜绝一些安全生产隐患方面,发 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执行过程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具体 分析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现有政策设定下产生的利益冲突 和矛盾。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案例汇总目录1、怒江建坝之争2、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宁夏西海固地区推广种草政策中遇到的问题3、“985”政策的议程建立4、从贺兰山岩画的现状看西部发展5、餐馆的面积同保护消费者权益6、我们该承担艾滋病人行为不检点的成本吗?7、杭州淘汰旧型号出租车后出现的问题8、“嫖娼通知家人”的合理性9、“城市容纳费”的征收10、个税改革大事记11、定海古城被毁事件12、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成立13、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主体------透视圆明园防渗事件14、万州出租车改制风波15、北京四合院改造何去何从16、**省林业产权体制改革17、妇女回家问题的争论18、福建省全面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19、公民不是公共政策的“旁观者”------解读北京新交规20、《关于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政策的制定21、自行车牌照该不该取消22、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应对方案及实施23、广州的士降价?偷换概念!24、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有失25、昙花一现的个性化车牌政策26、挪威对中国十年政府贷款政策与效果评估27、顾客导向模式在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中的应用28、现有经济适用房政策应终结吗29、“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30、“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争论31、砍树与保树之争32、银川市出租车“罢运”风波33、重庆路桥年票制:听证会成“走过场”案例1怒江建坝之争环保一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目前政府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怒江建坝为例,在支持建坝和慎建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如老百姓的脱贫问题、泥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能源战略等相关问题的交锋;而且,意见分为两大阵营的交锋愈演愈烈。

一、问题的由来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根据有关人大代表的呼吁,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

于是拨出资金,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牵头,用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两家设计单位——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引言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制定的政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过程。

它是政府保障社会有序运作和满足公众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挑战和影响。

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案例背景在某国家,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决定制定一项环境保护政策,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和监管。

该政策的目标是降低环境污染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政策制定与沟通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第一步。

在该案例中,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环境专家、经济学家、法律顾问等组成,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制定环境排放标准、建立监测与处罚机制、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等。

为了确保政策的有效传达和社会的广泛了解,政府采取了多种沟通和宣传手段。

这些手段包括: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宣传、公众听证会等。

政府通过这些手段向公众解释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实施细节,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公众的关切进行解答和沟通。

资源调配与机构建设公共政策执行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的组织机构。

在该案例中,政府调配了一定数量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用于对企业的环境排放进行监测和检测。

同时,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执法部门,负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

此外,政府还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了工业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确保企业能够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执行过程与挑战公共政策的执行通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该案例中,政府遇到的主要挑战包括:1.缺乏合规意识: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认识,没有主动采取环保措施,甚至故意违法。

2.行为监管难度:监管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对众多企业的环境排放进行有效监测和检测。

3.处罚力度不足: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4.利益冲突:政府在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时,面临着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

公共政策分析ppt、教案、案例 (47)[3页]

公共政策分析ppt、教案、案例 (47)[3页]

6元钱引起连环案案例贾凝毅来电显示费引起争端山西省大原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刘音杰,是大原联通公司经营的移动电话130如意卡的用户。

2002年11月17日,刘发现大原联通打印出的2002年8-10月这3个月的《话费发票》中均有“其他月租费6元”的收费项目。

对这一过去未曾见过的收费项目,刘感到十分纳闷,因为太原联通对如意卡作出过“免入网费、免月租费”的承诺。

“既然免收月租费,怎会又收取其他月租费?”对于刘的疑问,太原联通营业员的答复是:“这6元‘其他月租费’,其实指的是来电显示费。

我公司早在今年7月份就发出了收取来电显示费的公告。

”刘查阅了《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既然双方约定的是“免收月租费”,那么太原联通不论以何名义收取“其他月租费”,均属违约行为。

2002年11月27日,刘以违约为由将太原联通公司起诉到了太原币迎泽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太原联通提供来电显示服务但不得收费,并判令该公司退还已收取的来电显示费。

同日,迎泽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

“联通策”带出“移动案”太原市消防器材公司供销经理部经营贾传善是山西移动公司的手机用户。

受刘音杰的维权行动的启发,2002年12月6日,贾要求山西移动打印他当年7-11月的《收费账单》,结果他发现,该公司从8月份开始每月向他收取了过去不曾收过的“新业务功能费6元”。

但贾在自己的手机上无论怎样操作,也没有发现该公司给用户增加了什么“新业务功能”。

这使他开始预感到自己八成也是和刘音杰—样遭遇了“来电显示费”。

果然,山西移动的营业员告诉贾:“新业务功能费指的是来电显示费。

我公司7月份就公布了要从8月份开始收来电显示费。

”听此解释后,贾心中的疑云更重了:“既然你们已公告了来电显示要收费,为何在《收费账单》上写的却是‘新业务功能费’?我是你们多年的老客户,手机从来就有来电显示功能,多年来谁也没有向我收过‘来电显示费’,谁也没有告诉我若干年后要收这笔费用。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八篇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八篇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八篇第1篇: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确定了产品的业务流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来规划产品的功能,这时可以对应到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功能都是支持产品业务流程的功能,一般来说都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功能,针对每个环节中的子流程设计的功能往往也都应该是优先级比较高的功能。

还是抖音来举例,浏览视频、添加好友、用户信息、支付与打赏功能、评价与投诉这些分别对应着对商品的浏览、选择、编辑、交流、体验等环节,都是根据对应环节中抽取的需要在线上实现的主要部分。

最后我觉得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还是流程层面,都应该给用户打造一个闭环的体验。

至此,我们利用“六顶思考帽”的思维训练模式,完成了一次对产品规划过程的梳理。

做此文共有两个目的:其一,帮助产品小白或者没有经历过产品规划过程的产品经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理解产品规划全过程。

同时,这种平行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利用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其二,是想启发我们的产品经理,能够将日常接触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提升工具,或者敏捷开发方法,结合到我们的产品规划、设计、迭代、运营工作中,使各学科、各领域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网络化、条理化、全面化。

丰富而高效的产品思维,对于一名产品经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第2篇: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白色污染”到底如何解决?问题:今天你是否依然我行我‘塑’?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和更新。

然而,在人们追求更便捷、更舒适、更优质的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就拿白色污染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来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臵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公共政策分析讲座

公共政策分析讲座

许多
方案
数量有限
数量有限
无限
价值、目标
达成共识
达成共识
未知或冲突
后果
确定或有风险
不确定
不确定
概率
可以计算
不可计算
不可计算
01
全体、区域、特殊
02
受益、受损
03
支持、容忍、反抗
(2)从人的角度
关于我国政策客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意识改革
A:参与意识。 B:民主意识。 C:妥协意识。
(2)能力培养
(3)组织建设
——“有序参与”指的是有组织、有秩序地参与。
三、公共政策的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指的是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其一般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方面,在社会环境中又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
1、自然环境
——比较其他环境因素而言,更加长期、宏观和难以改变。
举例——
1、政策问题认定质量低下
(略)
政策规划质量低下之一:相关者没有真实地参与
政策规划质量低下之二:政策方案的可行性程度低
01
目标和执行标准不清晰或者不统一。 不具备执行所需要的理论、技术、资源。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程度低。
02
2017
没有有效的监控机制;
01
2018
没有有效的修正机制。
02
01
基本功能:提供预测性研究;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的关键、确定正确的政策目标;设计各种政策文本。 衍生功能:舆论动员、政策执行评估、人才培养、次层次利益表达和综合等。
02
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可供决策者选择的政策方案。
03
决策子系统。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doc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doc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doc题目: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名称公共政策理论代课老师任宗哲学生姓名刘冠男学号 20__20078专业社会保障年级 20__级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的公共政策分析刘冠男 20__社会保障 20__20078一、案例描述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

三聚氰胺还阴魂不散,瘦肉精又开始兴风作浪;面粉增白剂刚刚被禁止,端午的粽叶又被爆出浸过硫酸铜……食品安全警钟一再敲响,加强食品监督,严格把关食品生产已成为政府肩头重任。

恰因此,20__年3月3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自,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有关面粉 (小麦粉)中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食品标准内容自行废止。

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属于已经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或卫生部公告的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于20__年7月1日前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交书面及电子版材料,包括指定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参考的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

指定标准文本应当包含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其格式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11月发布的准入新规,所有乳制品企业须在年底前重新申请“准生证”,3月1日前重新审查发证。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后,必然导致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然而,对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人来说,提高农产品的质和产量(质量乘以产量=效益),增加农产品的科技成果含量与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问题在于走错了路,背离现代农业的歪门邪道。

当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产品十分短缺时,农产品市场是卖方市场,食品安全经常被忽视,追求农业生产加工产品的规模总量效益是主流。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教案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教案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案例1初到泉州,外地司机会发现一桩怪事:要想从厦门方向经高速公路进入泉州,走刺桐大桥最近,但他们却必须舍近求远,多花上15分钟,绕行十多公里,才能经泉州大桥进入市区。

原因很简单:刺桐大桥并未和高速公路相连,尽管两者只有百米之隔,尽管大桥公司一直努力争取,但在近6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连接;而相隔好几公里的泉州大桥,却硬由一条政府直接投资1.3亿元才建起的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同样横跨晋江,同样是当地重要交通枢纽,两座大桥的遭遇却如此不同。

“它们的‘姓’不一样。

泉州大桥‘姓’国有,刺桐大桥‘姓’民营。

”一位当地人士这么说。

很明显,与泉州大桥的国有“身份”相比,刺桐大桥的民营背景,让其备受困扰。

思考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姓“国有”和姓“民营”的矛盾?2、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答案:1、利益归属不同。

官方和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的政策目标和实施过程不同。

2、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积极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公民参与制定或选择政策方案,领导干部与政策制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科学知识和民主意识。

案例2美国兰德公司9月10日发表一份新闻公报,题:兰德公司分析家们敦促美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做出重大改变。

兰德公司的一些分析家对华盛顿长期以来实行的对华接触政策提出批评,同时也对许多对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所赞成的遏制政策予以摒弃,他们今天敦促实行一项新的对华政策,并且称之为“遏制接触政策”,目的在于既能维持合作关系,又能抵御将来中国对美国的利益和目标形成的挑战。

这项提议出现在《美国与崛起的中国:战略和军事影响》的报告之中,这是一份内容广泛的报告,既探讨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行为的种种决定因素,又提供了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努力的最新估计,还研究了美国的政策选择。

这份分析报告建立在历时两年,专门为美国空军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主其事者是兰德公司的高级战略家,前负责政策计划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蔡迈·哈利勒扎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案例一、天津全面推行节水措施案情介绍天津市近日起全面采取节水措施,对市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水资源再利用和水源保护等做出具体规定。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每户以3人计算,月用水定额为8立方米,按标准水价收费,超过部分加价收费。

严格限制新上耗水量大的用水项目。

凡使用自来水和地下水的用户,对超过计划用水部分按累进加价收费。

规范洗浴、旅游、水上娱乐等单位或个人的用水管理办法。

加强施工用水管理,每平方米建设面积施工用水不得超过0.5立方米。

加强对公园、绿地、苗圃、花坛等用水的管理。

新建住宅小区实行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流。

新建、在建楼房附属绿地和花园必须同时安装水表及节水灌溉设备。

对农业灌溉及农村生活用水征收水资源费。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公共政策的导向和管制功能。

解答:(1)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

天津市号召群众节水的政策就体现了政策导向功能。

(2)天津市政府对各项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即对各项用水超额部分加价收费这种作法体现了政策的管制功能,通过价格的制约来规制社会行为,以此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政策的管制功能分为积极性管制和消极性管制两种。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案例一、我国取消市话费、手机入网费案情介绍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规定自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市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等专项用于邮电通讯建设事业的政府性基金。

地方出台的电话初装费以及附加在电话上征收的其它政府性基金项目也同时取消。

据了解,自80年代以来,为解决我国邮电通讯落后的状况,缓解邮电通讯建设资金不足,国家先后开征了市话初装费、邮电附加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等政府性基金项目,专项用于邮电通讯事业建设,对于促进我国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信耗资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电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为切实减轻社会负担,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取消上述政府性基金项目。

据悉,消费者在2001年7月1日前已缴纳市话初装费、邮电附加费、移动电话入网费、农村电话初装费,但尚未装机入网的,将获得全额退款。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1年7月1日)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试分析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解答(1)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政策又能够改善和塑造环境,二者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公共政策是随着政策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

在我国邮电通讯业较为落后时,国家制定了设置初装费、入网费等收费项目,当我国电讯业蓬勃发展后,政府又出台新政策取消了上述收费项目,这些都体现了政策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

(3)公共政策对改善和塑造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由于我国政策实行较为得力,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本案例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章政策模型案例一案情介绍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方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

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小组意识理论的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解答(1)小组意识理论认为,参与决策的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把保持群体一致和创造和谐气氛作为目的,所以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备选方案,造成决策失误。

本案例中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比例就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表现。

(2)要解决由于小组意识因素造成失误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领导者应当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其他成员;其次,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到会,发表意见,并将这一做法逐渐制度化;再次,不要轻易地满足“一致”,在成员很快形成一致意识时尤其要提出疑问。

第四章公共政策制定案例一、老河兵的判断案情介绍我国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6中有一段关于河中石兽的故事记载:沧州南面,靠河有座石庙,有一次洪水下来,山门倒进了河里,门前一对石雕的石兽也随之沉入河底。

过了十多年,庙里的和尚募集钱财想重修山门,准备从河里打捞那对石兽。

根据习惯判断,和尚们认为石兽可能会被河水冲到下游,所以就派人驾几只小船带上铁耙,顺水打捞。

可是捞了十几里也不见石兽踪影。

这时恰好一位学究正在庙里讲学,他分析说,石兽质地坚硬而且很重,河沙松弛而且很轻,石头落到沙上就会越沉越深,不可能让洪水冲到下游。

只能在原处河底去挖。

一位老河兵听了却哈哈大笑说:“凡石头掉到河里,都应到上游去找,因为水冲不动石头,其反激的力量一定会朝着水流的方向把石头底下的沙土冲走,而在那里形成一个深坑,及至石头的一半,石头就会倒转滚进坑里。

如是,水不停地流,石头就逐渐滚到上游去了。

所以不能在原处去找,而应该到上游去找。

”人们顺着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雕。

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1)老河兵的思维方法属于哪一种?此种思维方法具有什么特点?(2)和尚们到河流下游去寻找石兽,是受哪一种心理效应的影响?()A、乐队效应B、首因效应C、定型效应D、旁观者迷解答(1)老河兵的思维方法属于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的特点在于经验的联想和经验的迁移。

经验的联想适用于处理重复性的工作;而经验迁移是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解决另一类问题上去。

(2)正确选项是C第五章政策执行案例一案情介绍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

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

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

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

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惜。

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

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解答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因素包括:(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中提成,实际上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了诱导作用。

(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思想觉悟较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

(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第六章政策评估案例一、政府强令盖高房,百姓无奈去堵墙案情介绍在河北省馆陶县城一条颇具现代风格的大街上,两侧房屋整齐划一。

然而细细看去,却发现一些房子只是一堵堵“门窗俱全”的墙壁。

许多群众反映,迫于行政命令,他们无奈才采用了这种以墙代房“撑门面”的办法。

记者从当地的商户得知,近年来,馆陶县加大了县城改造力度,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县城变得漂亮整洁。

但在改造过程中,县里要求临街的房子按地理位置不同必须至少盖三层或四层楼房,以保证县城建设的整齐划一,从而体现“馆陶县县城的发展速度”。

有些群众反应,馆陶县并不十分富裕,一些临街群众实在盖不起政府要求的几层小楼,即使盖起来,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么多的房子也租不出去,闲着则更是一种浪费。

运用政策评估标准的知识,从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对馆陶县政府的县城规划政策给予评估。

解答(1)从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来看,首先,该项政策的投入并没有给当地政府带来相应的收益,因为一堵堵徒有虚容的装饰墙根本没有达到政府的初始目标;其次,从该项政策的社会影响来看,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

(2)从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来看,该项政策不利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满足当地群众的利益,不利于官民关系的协调和改进第七章政策终结案例一、为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屡禁不止案情介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泡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高温下使用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回收和处理难度相当大。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国家经贸委连续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各行业协会也联合发出倡议要求:立即在餐饮经营和食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中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餐饮企业不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送餐、打包,生产、流通企业不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包装食品;不进不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包装的任何食品;各地要尽快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替代品;积极配合执法监督部门的检查工作,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各地相关协会要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新型替代品的推广工作。

尽管通知和倡议要求一再宣传,还是有一些企业仍在生产、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由此造成的污染仍在加重。

看来,若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还须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政策终结的有关知识,分析政策终结中会遇到的障碍,并针对本案例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解答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政策终结有很大难度,本案例也体现了有禁不止的情况。

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方面的障碍;政策受益者能够从原政策中谋取极大利益时,他们当然会反对政策终结,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有时个别政府机构也将因政策终结失去部分利益,这两个方面的心理抵触有时很强烈。

(2)社会方面的障碍;当政策终结时,争取公众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为此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政府舆论导向。

另外政策终结有时还存在法律方面、资源方面、组织方面的障碍。

本案例中要迅速终结旧的政策,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环保观念,并运用科学的评估数据争取多数公众的配合与支持,必要时要动用政府权威对违规者实行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