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故障指示器及故障指示采集器技术规范

附件3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杭州市电力局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电力局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的购买、检验、使用和验收。
2气候环境条件2.1使用环境条件2.1.1 工作海拔高度:≤1000m2.1.2 使用环境温度: -20℃~+55℃2.1.3 最大日温差: 25℃2.1.4 工作环境湿度:≤99%(相对湿度)2.1.5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 1.672.1.6 安装位置:室内或户外开关柜内2.1.7 可在有一定凝露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2.2使用运行条件2.2.1 传感器安装于10kV电缆缆身,不使用螺栓/螺丝固定,免工具安装方式。
2.2.2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电网中性点经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3设备功能、技术要求3.1基本功能要求a)故障检测和报警指示功能:指示器实时监测线路短路和接地故障,当故障发生后,点亮本地报警指示灯;b)信号远传功能:检测到故障后,通过串行信号接口,将故障信息上传;c)自检功能:当指示灯未闪亮时,按下该键,面板上全部指示灯闪烁;d)手动复位功能:当有指示灯闪亮时,按下该键,指示灯熄灭,报警消除;e)自动复位功能:当报警指示超过预定时间(默认8小时),指示灯熄灭,自动定时复位;f)地址标识:装配在同一个串行网络中的指示器,每台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通过拨动机器内部的编码开关,可以改变地址以防地址冲突;g)链路测试:指示器每24小时向上级设备发送一心跳测试桢,如果未收到正确的确认桢,点亮通讯故障报警指示灯;h)通讯故障报警:指示器在上电、复位、故障信息上传、链路测试等时,会主动上报信息,如果未收到正确的确认桢,进行通讯故障报警;3.2设备技术要求3.2.1 短路故障报警a)报警电流:动作电流范围是400A至1600A,生产厂内连续可调,出厂默认为630A;b)延时:生产厂内40~300ms可调,出厂默认为40ms;c)精度:全温度范围误差<±10%。
10kV架空线路分段设施及故障指示器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10kV架空线路分段设施及故障指示器实施指导意见(试行)附件1:10kV架空线路分段分支设施及故障指示器配置指导意见(试行)1 总则1.1 为及时查找、隔离、消除农村配电网故障,缩短客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根据国家、行业以及网、省公司相关技术规程,结合云南省农村配电网实际情况,特制定10kV架空线路分段、分支设施及故障指示器配置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2 分段设施及故障指示器须结合实际,在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3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农电固定资产大修理、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工作。
2 架空线路分段分支设施2.1 配置原则2.1.1 柱上开关选型应一致,联络型开关一(或两)侧设隔离开关,分段型开关应在一侧装设隔离开关。
2.1.2 暂缓实施自动化(即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的架空线路,可先期安装开关本体,预留自动化配置(即预留控制模块及通信接口功能),待自动化条件成熟后,增补自动化装置。
2.1.3 变电站馈线开关保护不到的农田或山区10kV架空长线路(供电半径大于15km)的中末端,可安装分段或分界开关与变电站出线开关配合,实现对末端线路故障跳闸及重合。
2.1.4 10kV架空线路与客户分界处宜安装用于隔离客户内部故障的分界负荷开关,不重复安装跌落式熔断器及隔离开关。
2.2 配置方法2.2.1 联络型开关、分段开关和分界开关(看门狗)的布点选址应以提升线路供电可靠率为前提,即线路供电可靠率基本达到南方电网公司基础管理达标创优标准实现农村RS1为99.4%的要求,有效减少故障停电后用户停电范围、停电时间。
2.2.2 对于较长的供电线路,按控制分支线和分段控制的思路,合理分片控制,解决缺乏分级控制手段,单次停电时间长,影响面大的问题,例如,山区分支线或用户设备。
2.2.3架空线路单(多)分段接线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主干线采用分段开关形成单(多)分段接线,主干线分段不宜超过四段;二是长度较长(超过5km)且挂有的台变较多,或者负荷较大的次干线或分支线采用分界开关(看门狗),对于主干线后段或末端专线用户也可采用分界开关(看门狗);三是应根据各10kV分支线的供电区域、供电负荷和用户情况,优化选择分段点和分界点。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在配网中的应用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在配网中的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对电能的分配和供应功能。
在配电网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对于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的设备。
它不仅可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类型和位置,还可以将相关信息传输给运维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能力和处理效率,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监测和定位: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
它可以通过检测电流、电压等参数来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后的查找、排除故障的时间和成本。
2. 远程监控和管理:配电网通常是分布式的,故障指示器通过与智能电网系统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运维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获取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够得到详细的故障信息,有利于及时做出决策。
3. 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智能型故障指示器能够积累大量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深度诊断。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故障的发生和演化趋势,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改造提出合理建议。
4. 故障告警和处理: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智能型故障指示器能够及时发出告警信号,并将故障信息传送给运维人员。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故障处理的速度和效率,缩短故障影响的范围,降低事故损失。
1. 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目前,对于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比较模糊,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制定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以便推动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推广和应用。
Q-GDW436-201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436—201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ault indicator in distribution network2010-03-18发布 2010-03-18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29.240备案号:CEC 364-2010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分类 (4)5 使用条件 (5)6 技术要求 (6)7 试验方法 (12)8 试验分类 (18)9 标志、包装 (2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21)前言本标准根据《关于下达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9〕217号)文件要求,由中国电力科学院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在配电网系统中,线路分支多、运行情况复杂,发生短路、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位置)难以确定,给检修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尤其是偏远地区,查找起来更是费时费力。
而线路故障指示器可以做到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确定故障区段、并发出故障报警指示(或信息),大大缩短了故障区段查找时间,为快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规范市场、控制产品质量、统一产品标准要求,为电力企业提供采购和验收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技术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给出了故障指示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判定准则等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宏芬、张重乐、盛万兴、陈俊章、解芳、白雪峰、侯雨田、李柏奎、刘赟甲、袁钦成、淡文刚。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3kV~35kV、额定频率50Hz的三相交流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以下简称指示器)的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分类等要求。
(技术规范标准)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

10kV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技术规范书批准:审核:拟制:总则1.本“规范书”明确了某城市供电公司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的技术规范。
2.本“技术规范书”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 系统概述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远,支线多、大部分是架空线和电缆线,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外破、设备故障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故障率较高。
一旦出现故障停电,首先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次给供电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再者一条线路距离较长,分支又多,呈网状结构,查找故障,非常困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主要用于中高压输配电线路上,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实时监测线路的正常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过程。
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以后给出声光和短信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主站SCADA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线路对地电场、接地尖峰电流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历史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开关位置遥信采集、开关遥控、远程无线抄表和无功补偿柜电容投切等功能。
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还可以提供瞬时性短路故障、瞬时性和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以及故障后事故分析和总结功能。
1.2 总体要求1.2.1当线路正常运行时: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并将线路负荷电流、首半波尖峰突变电流、线路对地电场等线路运行信息和太阳能充电电压、电池电压等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后发送至主站,在主站能够方便地查询有关实时信息和历史数据。
为及时掌握线路故障前的运行状态,保证线路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并为在线调整故障检测参数提供技术手段。
1.2.2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判断出短路、过流和接地故障点,并将动作信号、短路动作电流、首半波尖峰电流、线路对地电场、接地动作电流等故障信息处理后发送至主站,在主站能购方便地查询有关历史数据和故障信息。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1. 概述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指示电网故障的设备,它能够及时发现线路故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技术条件的角度,全面介绍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通用技术条件,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关键设备。
2. 技术要求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的故障指示功能。
在不同的电网环境下,应具备通用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线路类型。
还应具备远程通信功能,方便运维人员实时监测和管理线路状态。
3. 技术指标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技术指标包括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漏电电流、动作时间、复归时间等。
其中,动作时间是衡量故障指示器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重要指标,而复归时间则关乎其可靠性和持续可用性。
这些技术指标需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确保故障指示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4. 技术特点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技术特点包括智能化、可视化和可靠性高。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状态的智能诊断和分析,减少人工干预;而可视化技术则可以直观地显示线路的运行状态,提高运维效率。
高可靠性是故障指示器的基本要求,它需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
5. 我的观点在我看来,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未来的故障指示器将会更加智能、可靠,并且能够实现更多功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更多便利。
6. 总结通过对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面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其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在今后的电力系统建设和改造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故障指示器的选型和应用,以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本文共介绍了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技术条件、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特点以及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电网故障指示器的原理与应用

1.背景配电网故障指示器能够检测故障电流并根据需要指示其方向,配网自动化主站可以根据故障指示器的动作信息,可以自动定位故障区段,加快故障的定位速度。
本文对故障指示器的相关功能与设计要求进行介绍,以期对产品设计以及使用有所帮助。
2.故障指示器类型故障指示器按照适用线路可以分为架空线路型,电缆线路型, 按照监测故障的方式可以分为外施信号型,暂态和稳态信号检测型,按照指示方式分为就地指示型和远传型,这几种类型是故障指示器的不同方面划分的,因此可以组合为架空线路就地指示外施信号型故障指示器。
架空线路型主要用在架空线路上面 ,其顶端有自动卡线机构,可以使用专用的绝缘工具带电安装,这种悬挂式故障指示器采用接触器电流探头,内置电场传感器测量线路电压,电压信号可以用于过流短路故障的辅助判据。
图1 架空线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可以卡在电缆线芯上,如下图所示,与架空线路的不同,电缆线路故障指示器可以接入零序电流互感器,用零序电流电流作为检测量,检测接地故障。
图2 电缆故障指示器就地指示型故障指示器一般采用指示牌或者灯光方式,下图是指示牌方式,当前比较主流的是采用LED灯方式,维护人员巡检可以通过指示牌或者灯光判断故障指示器是否动作。
图3 就地指示型故障指示器远传型故障指示器需要有远传装置,如上图1所示,与故障指示器之间采用无线连接,远传装置汇集三个故障指示器的信号,通过GPRS等方式转发到配电网自动化主站。
远传装置一般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者TA取电方式,并辅以可充电电池作为辅助电源。
外施信号型需要在故障期发生后向系统注入信号,此信号源安装在变电站接地变的中性点,如果是不接地系统,则安装在母线上。
通过零序电压信号检测到接地后,则信号注入装置投入,信号的特征如下,此信号在线路,接地点和大地之间形成回路,接地分支回路出线至接地故障点之间的所有故障指示器都会检测到此注入信号,并将信息上传到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主站根据此信息可以判断出接地点,此种检测可靠性比较高。
电缆“二遥”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v1

***供电公司设备技术规范电缆“二遥”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2011-××-××发布2011-××-××实施***供电公司发布目次1术语 (3)2范围 (3)3规范性引用文件 (3)4气候环境条件 (4)4.1使用环境条件 (4)4.2使用运行条件 (4)5设备功能、技术要求 (4)5.1指示器基本功能要求 (4)5.2设备技术要求 (5)4.2.1 短路故障报警 (5)4.2.2 接地故障报警 (6)4.2.3 指示器功能测试 (6)4.2.4 指示器和面板显示器报警指示 (6)4.2.5 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复位 (6)4.2.6 工作电源 (7)4.2.7 使用寿命 (7)6外形结构 (7)5.1 系统构成 (7)5.2安装固定方式 (8)5.2.1 面板显示器的安装固定 (8)5.2.2 相指示器的安装适用性 (8)5.2.3 零序指示器的安装适用性 (8)5.3 面板显示器前面板设置 (8)5.4 面板显示器后面板设置 (8)5.5 外壳防护等级 (9)5.6 壳体 (9)5.7 外形及安装尺寸 (9)6通讯接口 (9)6.1 组网方式 (9)6.2 通信地址 (10)6.3 通讯接口 (10)6.4 通讯协议 (10)7材料及工艺要求 (11)7.1线路板及元器件 (11)8符合行业标准和型式试验要求 (11)9标志及标识 (11)8.1 产品标志 (11)8.2 包装标志和标识 (11)8.3 身份标识 (12)8.4 面板显示器的接线端子标识 (12)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杭州市电力局面板型“二遥”故障指示器(以下称指示器)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电力局面板型“二遥”故障指示器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T 844-2003
12kV 少维护户外配电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故障指示器 用来检测线路发生的短路及接地故障,并发出相应指示的设备。
3.2 高压
共 7 页 第- 1 页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本规范内指 10kV 电压等级。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精确度:±5%
故障报警正确率
≥90%
复位时间
可调
适应环境温度
-35℃~70℃
翻牌显示、可动作次数
≥5000 次
连续闪光时间
≥3000h
闪光时间间隔
3s±10%
重量
≤500g
5.1.2 技术要求
5.1.2.1 安装形式
a) 通过卡件直接安装在电力导线上,不损伤导线,可长期户外运行。
b) 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应提供带电安装工具。
I
前言
为规范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要求,指导广东电网公司系统配网故障指示器的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 工作,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程,特制定本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I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条件要求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
4.1.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
+45℃
最热月平均气温:+35℃
年平均气温: +25℃
最低气温:
-10℃
最大日温差: 30K
日照强度:
0.1W/cm2 (风速0.5m/s)
4.1.2 海拔高度: ≤1000m
4.1.3 最大风速: 35m/s
4.1.4 环境相对湿度(在 25℃时)
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
90%
4.1.5 地震烈度: Ⅷ 度
4.1.6 污秽等级: Ⅳ 级
4.1.7 覆冰厚度: 10mm
4.1.8 安装地点: 4.2 系统条件要求
户外:架空导线 户内:开关柜内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 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
4.2.1 系统额定频率: 50Hz
b) 可接入无线等通信模块,将故障、电池电量低和线路电流等信息回传远方。
5.2.2.10 供电
使用测量供电一体式CT,无需外接电源。
6 试验
出厂试验项目如下: 6.1 外观检查 6.2 结构尺寸检查 6.3 绝缘电阻测量 6.4 识别故障试验 6.5 抑制涌流试验
7 包装、运输和存储
7.1 故障指示器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 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其包装应符合铁路、 公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7.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7.3 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7.4 包装箱外应标明以下内容:
5.2.2.8 装置电池
a) 可带电更换
b) 设置自检按钮,可随时检查内部电池状况。
c) 电池电量低报警。
5.2.2.9 通信
a) 采用光纤传输信号到通信模块,实现一次与二次完全隔离,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共 7 页 第- 5 页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870-2-1:1995)
GB/T 17626.4-1998 电 磁 兼 容 试 验 和 测 量 技 术 电 快 速 瞬 变 脉 冲 群 抗 扰 度 试 验 (idt IEC
61000-4-4:1995)
DL/T 593-200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5.1.2.2 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装置整体防护等级为 IP65。
共 7 页 第- 3 页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5.1.2.3 内部线路板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a) 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
b) 采用防水、防潮、防盐雾、防酸雾处理。
5.1.2.4 识别线路故障
4.2.2 系统标称电压: 10kV
4.2.3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2kV
4.2.4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
共7页 第2页
-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5 技术要求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5.1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除应满足应遵循的国家、行业标准外,还应满足表 1 要求。
-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7.6 工程材料和备品材料应分别包装。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7.7 技术文件应装在不透水的袋内;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
8 技术文件
8.1 故障指示器及其附件安装图 8.2 产品合格证书,包括故障指示器合格证书、主要组部件合格证书 8.3 产品试验报告,包括故障指示器出厂试验报告、主要组部件试验报告; 8.4 故障指示器使用说明书; 8.5 运行、检修手册及其有关资料; 8.6 备品备件等清单。
a) 安装在开关柜正面面板适当位置预留的开孔中。
b) 安装后指示器面板应与开关柜面板平齐,不降低开关柜的防护等级。
5.2.2.2 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
5.2.2.3 内部线路板
a) 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
b) 耐高温,防潮、防凝露。
பைடு நூலகம்
5.2.2.4 识别线路故障
a) 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
b) 具有反时限动作特性,最大限度配合变电站保护动作特性,避开瞬时扰动,确保动作正确。
c) 配置开启式电流互感器及零序电流互感器,精确检测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5.2.2.5 显示方式:LED 发光显示
5.2.2.6 复位方式和时间:自动定时复位或手动复位
5.2.2.7 指示器能抑制涌流,杜绝励磁涌流引起的误动现象。
GB/T 11287-2000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试验(正弦)(idt IEC 60255-21-1:1988)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dt IEC 60255-21-2:1988)
GB/T 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 部分:工作条件 第 1 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idt IEC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配网 10kV 故障指示器(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故障指示器)设备本体及附属 设备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0kV 线路用故障指示器。
共7页 第4页
-
S.00.00.05/Q103-0015-0912-7830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单相接地故障:5A/10A/20A,可整定
精确度:±5%
故障报警正确率
≥90%
恢复供电复位时间
≤1 分钟
适应环境温度
-35℃~70℃
可动作次数
≥5000 次
5.2.2 技术要求
5.2.2.1 安装形式
变更概要
修编时间 2009-12-31
状态 在用
角色 编写 初审 会签 审核 批准
人员 雷炳晖,陈晓国,姚森敬,杨颋,周庆辉,杨献智,陈茂荣,陈永秋,吴熳红, 路军
李闻宇
2009-12-31 印发
制度信息
2009-12-30 实施
目录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使用条件 ............................................................................ 2 5 技术要求 ............................................................................ 3 6 试验 ................................................................................ 6 7 包装、运输和存储 .................................................................... 6 8 技术文件 ............................................................................ 7
a) 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