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毒理论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瘀毒理论浅析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进步,对疾病研究的深入,瘀毒学说在心血管等诸多系统疾病及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
中所占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基础研究对于“瘀”“毒”“瘀毒”进行了微观研究,临床上应用祛瘀解毒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理论研究——“瘀”“毒”“瘀毒”的阐述
1.1 “瘀”《说文解字》曰:“瘀,积血也”,“积”指血液凝积,为血瘀的病理产物。

它既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有三种含义:瘀血、血瘀、瘀。

一般“瘀血”系指“静止之血”;“血瘀”则除上述静止之血外,还包括一切与心脏、血管、血液功能异常造成血流缓慢的血液循环障碍的各种病变;“瘀”包括瘀血、血瘀及组织的变性、积聚、成块等。

瘀血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瘀血(血瘀)是指积血、留血、恶血、蓄血、干血、死血、败血,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

广义的瘀血包括了狭义的瘀血,更泛指由于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导致血液流行不畅,或积于脉内,或溢于脉外,或形成血栓,以及性质、成分发生改变者。

瘀血又分有形之瘀和无形之瘀。

凡瘀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四诊便可发现者,称有形之瘀;凡瘀血无临床症状和体征,需借助现代检测手段和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来证实者,称无形之瘀。

瘀血致病特点:致病广泛《证治准绳·杂病·蓄血篇》:“百病由
污血者多”,多种疾病的形成与瘀血相关;缠绵难愈《临证指南医案》“血流之中,必有瘀滞,故致病情缠绵不去”及《医林改错》云:“久病入络为瘀”,瘀血致病多有缠绵难愈的特征;疼痛《圣济总录·伤折门》:“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

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以复完也”。

1.2 “毒”《说文解字》言:“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毒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药物或药性(偏性、毒性、峻烈之性)。

《黄帝内经》据药物毒性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4类。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毒性有无亦是重要根据;二是指病症,如丹毒等;三是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

第三种毒泛指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是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结体内而生成。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毒、内毒之分。

外毒不仅包括直接感受毒邪者,《内经》中多处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及“大风苛毒”等概念。

还包括外邪内化所生之毒。

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在长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及年老体衰或久病基础上形成,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机体代谢产物蕴积体内,以致邪气亢盛,败坏形体,诸邪蓄积,交结凝滞而成毒。

毒邪致病特点,邪气蕴结日久可化为毒,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也”。

邪气偏盛猛烈或蕴结日久可化为毒。

邪气偏盛猛烈,唐代《千金方》载:“毒病之气”可致“时气
瘟毒”。

毒邪性属阳邪,雷丰《时病论》中认为“温热成毒,毒邪即火也”。

1.3 “瘀”与“毒”的关系瘀可化毒,瘀血留于局部,日久可化生为毒。

脉络瘀阻,瘀血阻滞,脏腑功能不能正常代谢,日久可内生为毒。

毒可致瘀,如《圣济总录》中有“毒热内壅,则变生为瘀血”的论述。

一是正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温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

毒邪煎熬熏蒸,血被煎炼为瘀。

二是毒邪伤络,血溢成瘀。

三是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

毒邪侵犯机体,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阻于脉络,可形成瘀血;毒邪直接损伤脉络,血脉受损而出血或血行不畅,亦可形成瘀血。

四是毒壅气机,血脉凝滞。

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

五是热毒损脏,血行失司。

人体内血液的运行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若热毒炽盛,可使脏腑的功能或结构严重受损,从而可使营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或使血溢脉外,形成瘀血。

邪毒致瘀的病理过程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瘀毒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为因果。

瘀毒交织,病势缠绵。

瘀为血液循行迟缓,或郁阻不畅的病理状态。

瘀血内停,阻滞气机,久则蕴而化热,热从火化,酿生内毒。

瘀为成毒的基础和条件,同时热毒内灼,耗血炼液,亦可加重其瘀。

若在内有瘀血的情况下,温热毒邪更易与之纠结而形成毒瘀交结。

如《温热逢源》说:因病而有蓄
血,温热之邪与之纠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则愈形凝固。

1.4 “瘀毒”东晋时期张湛所撰的《养生要集》(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见于日本学者丹波康赖撰《医心方》):“百病横生……触其禁忌成瘀毒,缓者积而成,急者交患暴至”。

此处瘀毒为病因,具有缓积骤发的特点。

《本草求真》中记载治疗犬伤恶毒,用“斑蝥七枚,去翅足炙黄,用蟾蜍捣汁服之”。

服后“有瘀毒泄出”。

“瘀毒”为有形之邪,急缓积聚而成,可攻下,可手术,可泄出。

致病特点:病情危重《张氏医通》中婴儿门身痛中认为“若遍身如啮而色紫者,瘀毒壅滞,最危之兆”。

《医宗金鉴》中认为痘色紫黯,状如浮萍也,此乃血瘀毒炽,非急攻不可。

《验方新编》“毒瘀肝经,损坏内溃,吐血数发,势极多危。

毒瘀心包络,更加凶险,不待时日”。

“瘀毒”它不单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而且包含了诸多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一种病因与病理概念。

2 基础研究——“瘀”“毒”“瘀毒”的微观阐述
2.1 “瘀”早期对于瘀的研究多从血栓角度,血小板功能检查(黏附作用、聚集)、血液流变学、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等进行研究[1]。

还可运用甲皱微循环观察、纤溶系统指标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多种微观检测指标作为诊断依据[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