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五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了解晶格能及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微粒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能结合晶体结构(实例)描述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的性质。

3.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过渡晶体、混合型晶体的存在现象。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晶胞及晶体的类型,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晶体的组成微粒、结构特点,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典型晶体模型判断晶体的结构特点及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不同晶体类型的特点,能从多角度、动态的分析不同晶体的组成及相应物质的性质。

考点一晶体常识和常见四种晶体性质[学在课内]1.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结构微粒无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有无熔点固定不固定异同表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得到晶体的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A.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B.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4)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2影响因素A.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B.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名师点拨](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

(2)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六面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2.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点晶体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图片和实例。

视频:播放晶体生长的实验过程。

1.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晶体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重要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晶体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晶体。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晶体的基本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点阵参数晶体的对称性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对称性。

3.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基本特点。

3.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周期性结构、点阵参数和对称性。

3. 示例:展示晶体的对称性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分析晶体的对称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晶体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晶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教案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1课时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典型原子晶体金刚石的宏观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2.认识由共价键构成的晶体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难点:理解原子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型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2课时分子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等栏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上黑板展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能列举出常见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知道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氧化汞是分子、构成的,知道汞、硅由原子构成的。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能用分子、原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在不断运动着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化学变化前后,存在于物质中的原子的种类不变。

4、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生没有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的概念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工具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2)路过化妆品店就闻到香味?3)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同步加做加热水中品红)[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

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二、[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阅读)分子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活动与探究]做氨水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小结: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

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电脑:①10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200ml 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思考题:用分子的观点分析: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三、作业与练习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篇二」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2.使学生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3.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4.常识性介绍氢键及其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二、重点难点重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难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氢键三、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1.写出NaCl、CO2、H2O的电子式。

初三化学《分子与原子教案》

初三化学《分子与原子教案》

初三化学《分子与原子教案》《分子与原子》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三种基本特征;知道是分1.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2.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2.元素的概念。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2.元素的概念。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四、知识讲解(一)分子和原子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或红墨水),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3-1]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分子的特性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26 21说明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一滴水中约有个水分子[]13 × 10kg1.67 × 10 讨论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探究可通过观察浓氨水挥发使酚酞变红的实验视频。

[]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2)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一杯水一[] +块糖,水酒精液体正确吗,等式会成立吗, = 100 mL+100 mL = 200mL“1+1=2”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3)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的教案6篇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的教案6篇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的教案6篇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

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

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

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

(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mL?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

无机化学《晶体结构》教案

无机化学《晶体结构》教案

无机化学《晶体结构》教案[ 教学要求]1 .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性质特点。

2 .了解离子极化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解释。

3 .了解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

[ 教学重点]1 .晶胞2 .各种类型晶体的结构特征3 .离子极化[ 教学难点]晶胞的概念[ 教学时数] 4 学时[ 主要内容]1 .晶体的基本知识2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3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4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5 .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6 .离子极化[ 教学内容]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

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结晶,所得的晶体表面夹角(晶角)是一定的。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在熔化时,在未熔化完之前,其体系温度不会上升。

只有熔化后温度才上升。

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晶体有各向异性。

有些晶体,因在各个方向上排列的差异而导致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只有在单晶中才能表现出来。

晶体的这三大特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晶体内部的质点以确定的位置在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这些点本身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称结晶格子或晶格。

每个质点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称晶体的结点。

每种晶体都可找出其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单元晶胞简称晶胞。

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重复就产生晶体。

故晶体的性质是由晶胞的大小、形状和质点的种类以及质点间的作用力所决定的。

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平移性3-2-2 布拉维系十四种不拉维格子类 型 说 明单斜底心格子( N ) 单位平行六面体的三对面中 有两对是矩形,另一对是非矩形 。

两对矩形平面都垂直于非矩形 平面,而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β, 但∠β≠ 90°。

a 0≠ b 0 ≠ c 0 ,α = γ =90°, β≠ 90°正交原始格子( O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体心格子( P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为长、宽、高都不等的长方 体,单位平行六面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底心格子( Q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面心格子( S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立方体心格子( B ) 属于等轴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是一个立方体。

初中物理 晶体结构教案

初中物理 晶体结构教案

初中物理晶体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晶体的基本结构;3. 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4. 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结构;3. 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分析。

教学难点:1. 晶体结构的微观描述;2. 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晶体模型;3.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晶体主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晶体,为什么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

2. 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区分它们。

二、晶体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介绍晶体的定义:晶体是具有有序排列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结构的固体。

2. 阐述晶体的特点: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几何形状规则、物理性质均匀。

三、晶体基本结构(10分钟)1. 介绍晶体的基本结构: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

2. 讲解晶胞的类型:立方晶胞、六方晶胞、四方晶胞等。

3. 展示晶体模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晶体结构。

四、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分析(10分钟)1. 介绍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a. 离子晶体:离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b. 分子晶体: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c.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间的金属键相互作用;d. 原子晶体:原子间的共价键相互作用。

2. 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晶体结构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晶体性质与应用(10分钟)1. 讲解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2. 阐述晶体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金属的铸造、珠宝的制作、药物的结晶等。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应用;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晶体产品,了解晶体在工业中的应用;2. 开展晶体模型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了晶体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分析了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性质和应用。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世界物质性的概念,认识到物质世界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1.2 教学内容:世界的物质性定义,物质与世界的关系,物质性的表现。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城市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

1.4.2 讲解世界的物质性概念,阐述物质与世界的关系。

1.4.3 分析物质性的表现,如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的变化等。

1.4.4 案例分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物质性的实际应用。

1.4.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质性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章:物质的基本属性2.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2.2 教学内容:物质的基本属性,各属性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2.4.1 引入新课:以具体的物品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尺寸和重量。

2.4.2 讲解物质的基本属性,阐述各属性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4.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测量和计算物品的各属性。

2.4.4 小组讨论:分享测量和计算结果,讨论物质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物质的变化3.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新课:以冰雪融化、木炭燃烧等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

3.4.2 讲解物质的变化类型,阐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特点。

3.4.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展示物质变化的实际过程。

3.4.4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物质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结构4.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结构,包括原子、分子和晶体等。

第三单元课题1_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一课时)陈洁

第三单元课题1_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一课时)陈洁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探究分子的性质。

(3)使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理解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微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实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升抽象思维的水平、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1.从宏观现象,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与原子的概念。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活动探究→学生讨论→总结归纳。

教具准备课件、品红,水、烧杯、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酒精、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多媒体图片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假如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的香气?[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因为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并用这个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

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有。

一、分子的存有[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实验]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品红的量一定要少。

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察,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均匀需时间较长。

能够留一两份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

用温水做这个实验,时间可缩短。

[可观察到的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试讲教案
主题:原子晶体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原子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结构特征。

一、引入(5分钟)
1.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晶体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和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子晶体,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结构和形状。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解释晶体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晶体的排列规则和周期性性质。

2. 介绍晶体的种类,如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以及它们的结构特征。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1.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种类的晶体的结构特征,如NaCl、SiO2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各种晶体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四、讨论与互动(10分钟)
1. 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材料,如冰、钻石等,分析其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晶体的结构特征来设计新材料或提高材料性能。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原子晶体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思考晶体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原子晶体的知识,并写一份小结。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离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异同教案二

离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异同教案二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晶体类型,它们在材料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这些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晶体之间的异同点。

一、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离子构成的晶体,通常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和一个或多个非金属离子。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之间由电子静电作用相互吸引,从而形成有序排列的晶体。

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和硬度,并且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离子晶体的晶格结构通常是三维点阵,其具有高度周期性的结构,其中离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在离子晶体中,通常有六种离子排列方式,括简介立方体、体心立方体、四方晶系、正交晶系、蜂窝晶系和六方晶系。

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通常是离子键。

二、原子晶体原子晶体是由单个原子构成的晶体,具有高度有序排列的结构。

在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或金属键,并且通常是同种原子构成的晶体。

原子晶体具有高度的硬度,并且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原子晶体的晶格结构也通常是三维点阵,其中包括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菱形晶系和六方晶系。

原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或金属键。

三、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晶体,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构成的分子。

在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由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并且通常是由非金属构成的晶体。

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熔点,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分子晶体的晶格结构也通常是三维点阵,其中包括单斜晶系、三斜晶系、正交晶系、单轴晶系和六方晶系。

分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或范德华力。

四、异同点分析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具体分析如下:(1)异同点1.化学成分:离子晶体由离子构成,原子晶体由单个原子构成,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这三种晶体的化学成分不同。

2.结构特点:这三种晶体的晶格结构均为三维点阵,但具体的晶格结构和空间排列规律则存在差异。

3.化学键类型:离子晶体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原子晶体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或金属键,分子晶体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或范德华力。

不同类型的晶体教案

不同类型的晶体教案

不同类型的晶体教案【篇一:不同类型的晶体教案】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晶体【设计思想】: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假想、寻找探究方案、制定步骤、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分析、实验改进。

在教学中,凡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能够作成的事情就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能依靠自己的思维活动推导出结论,不要填鸭式教学。

在本节课中我就先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干冰、水晶的晶体构型,构成微粒、空间结构以及物理性质,从而推广,找到不同结构类型和性质特点。

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是不同类型的晶体的结构、构成微粒、物理性质等特征。

自然界的物质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其内部结构呈现规则的重复排列。

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内部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这又是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一个范例。

在此前的内容学习中,教材中已经展示了大量具有不同空间立体构型的晶体的结构模型,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纳米碳管等。

现在这节课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延伸过来的,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再学习氯化钠、干冰、二氧化硅的立体构型就不会很突兀了。

在本节课处理上我先展示各种各样晶体的图片,再分析漂亮几何外型的根本原因,可以借助图片、演示实验或一些具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不同类型的晶体,了解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构成微粒、物理性质等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此处,采用投影表格、罗列数据的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并且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练习,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习氯化钠、干冰、二氧化硅晶体的立体模型时,应向学生展示这些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给学生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实地触摸仔细观察微粒在立方体中的不同位置,看清阴阳离子或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之间的作用力。

对程度好的同学还可以补充离子对立方体的贡献,求算微粒化学式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初中化学说课结晶现象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结晶现象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结晶现象教案
教学内容:结晶现象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结晶现象
2. 掌握结晶过程的基本特点
3. 能够描述结晶过程中的原子、分子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
1. 结晶现象的定义
2. 结晶过程的基本特点
3. 结晶过程中的原子、分子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1. 能够应用结晶现象解释晶体的形成和性质
2. 掌握结晶现象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材
2.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硫酸钠和硝酸银溶液
3. 示范材料:冰糖或其他结晶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介绍结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介绍结晶现象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解释结晶过程中原子、分子排列规律。

3. 利用PPT或教材进行讲解。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展示结晶实验:在烧杯中加入硫酸钠和硝酸银溶液,观察结晶的生成过程。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结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结晶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总结结晶现象的特点,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写一篇结晶现象的应用文或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结晶现象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结晶现象解释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对结晶过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2、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通过对日常生活实例的介绍和小组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学会自己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

(二)、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宏观世界的变化之后,迈向微观世界的变化的开端,开始初步探究构成物质世界的奥秘。

本节课是学生形成微观想象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学式和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现象来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对于物质变化的内在实质比较陌生,本课题的内容也比较抽象。

但是学生在物理和生物学科中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等,加上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只需通过实验、Flash动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等将抽象的东西多加具象化,学生也不难理解。

(二)、思维特点本次课的授课学生为九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初步学习化学,接触化学实验,对于他们而言,通过自主探究来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热情和好奇,并且他们乐于追求自我表现,求知欲强,但是看待问题有大多只停留于表面现象,缺乏深思,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得出结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微粒的基本特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㈡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法,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特征。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精神。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几种常见分子晶体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晶体的常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微粒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征。

教学重点
1.分子晶体的概念。

2.分子晶体类型和性质的关系。

3.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结构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分子晶体类型和性质的关系。

2. 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结构的影响。

教学媒介、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数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
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1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1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原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2、认识由共价键构成的晶体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原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难点:原子晶体微粒的堆积方式头形,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水晶的结构可以看成是硅晶体中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形成的,那么在二氧化硅中原子是怎样排列的呢?原子与__________形成四个共价键,一个氧原子与____________形成两个共价键。

因此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

【问题探究3】通过以上分析,比较金刚石、二氧化硅与我们前面学过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有何不同?相邻原子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称为原子晶体。

常见的原子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归纳拓展】金刚石、二氧化硅与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都不同。

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实例金属晶体Ca、Cu、Mg 离【当堂检测】1(A).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H4C.MgO>H2O>O2>N2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2(A).氮化铝(AlN)常用做砂轮及高温炉衬材料,熔化状态下不导电,可知它属于()。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无法判断3(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B.离子晶体都是化合物C.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这一性质能说明某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离子晶体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4(A).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5(B).单质硼有无定形和晶体两种,参考下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熔点(K)3823 1683 2573(1)晶体硼的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1.概念:
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2.结构特点:
(1)分子晶体中存在的粒子:分子。

(2)粒子间的作用力:
①分子内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②若分子间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由于范德华力不具有方
向性,因此分子晶体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即通常每个分子
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例如:干冰晶体
干冰结构模型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a.干冰在常压下极易升华
b.干冰中的CO
2
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而不存在氢键,
一个CO
2
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
2
分子有12个。

③若分子间含有其它作用力,如氢键,则每个分子周围紧
邻的分子数要少于12个。

例如:冰
冰的结构模型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分子
a.冰晶体中水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
范德华力。

从本质上揭示
分子内部的结
构。

使用模型、图
片,增强学生
的观察力。

借助图片的观
察,增强学生
的总结归纳能
力。

教学过程
b.氢键有方向性,它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
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互相吸引。

3.分子晶体种类: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H2O、H2S等。

(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白磷(P4)、卤素(X2)等。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

(4)几乎所有的酸,如:HNO3、H2SO4等。

(5)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如:乙酸、苯等。

4.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熔沸点变化规律:
(1)因为分子晶体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构成的,分子
间作用力较弱,故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2) 熔沸点变化规律:
①对组成和结构相似、晶体中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随
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如:卤素单质,四卤化碳,稀有气体等。

②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③如果分子间存在氢键,则其沸点要高于组成和结构相
似的没有氢键的分子晶体,如沸点:H
2
O>H
2
S;HF>HCl;NH
3
>PH
3
二.原子晶体:
1.概念:
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的共价键网
状结构的晶体,叫原子晶体,又叫共价晶体。

2.结构特点:
(1)原子晶体的基本粒子:原子。

(2)形成原子晶体的作用力:共价键。

3.典型的原子晶体:
(1)金刚石:
①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以
四个共价键与相邻的4
个碳原子相结合。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模型
按类别总结,
便于学生记
忆。

由物质的本质
(结构)决定
物质的特征
(现象),增强
学生辩证唯物
主义观念。

从本质上定
义,便于学生
今后判断。

利用图形和模
具直观教学,
教学过程③最小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④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1:(4×
2
1
)=1:2
(2)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晶体结构模型
4.原子晶体的种类:
(1)某些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

(2)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硅(SiC)等。

(3)某些氧化物,如二氧化硅等。

5.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1)结构特点:
原子晶体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
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2)物理性质特点:
①因为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熔化时
需要很多的能量克服共价键,所以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很
高,硬度很大,没有延展性。

②因为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结构
稳定,键能较大,所以原子晶体一般不导电,难溶于水。

(3)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在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
能越大,晶体的熔点就越高,硬度越大。

三.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区别:(见附表)
〖课堂练习〗略。

结归纳能力。

便于学生记住
常见的原子晶
体。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掌握物质由结
构决定性质的
特征。

利用对比分析
附表: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