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栽培学

合集下载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第一章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与生长发育一、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指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及相关景观中的各类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它们通常以单株、群集、成片的形式出现在各类景观中,是人类着重经营的植物类型之一。

二、栽培学的应用分类法:(一)按生长习性分类(二)按观赏特性分类(三)按栽培用途分类(四)按生态特性分类(一)按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树体高大,主干发达,主侧枝分明。

➢小乔木:树高5-8m。

➢大乔木:树高20m以上。

2、灌木:树体矮小,无发达主干或多主干。

➢小灌木:株高不足1m。

➢中灌木:株高1-2m。

➢大灌木:株高2m以上。

3、藤木:茎不能直立,须借助于吸盘、吸附根、卷须、钩刺或枝蔓及茎本身的缠绕性,攀附他物向上生长。

4、竹木:叶:秆叶和叶。

花:由小穗组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地下茎:又称竹鞭,根据地下茎的发育特征,可将竹木分为合轴丛生型、单轴散生型、复轴混生型。

➢合轴丛生型:地下走茎短缩,节上无芽无根,由顶芽出土成秆,地上密集丛生,适于长江以南地区栽植。

(孝顺竹、佛肚竹)➢单轴散生型:地下走茎游走,节上生芽生根,地上呈散生,适于黄河以北地区栽植。

(紫竹、斑竹)➢复轴混生型:地下走茎兼备上述二者的特点,适于长江-黄河之间地区栽植。

(苦竹、茶秆竹)5、棕榈类:特指棕榈科植物。

是营造南方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选择。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1、林木:以针、阔叶类乔木及竹木为主(1)长绿针叶树种:雪松、白皮松、侧柏、罗汉松、榧树、粗榧等。

(2)落叶针叶树种:水杉、金钱杉、落叶松。

(3)长绿阔叶树种:广玉兰、香樟、肉桂、杜英。

(4)落叶阔叶树种:银杏、悬铃木、栾树。

(5)竹2、花木:指在花期、花色、花量、花形、花香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树种。

(1)花期:春花类(桃、梅、杏、瑞香)夏花类(六月雪、栀子花、扶桑、茉莉)秋花类(木芙蓉、桂花)冬花类(茶梅、腊梅、结香、油茶)(2)花色➢白色:栀子、绣球花、六月雪、银桂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题库

园林树木栽培学题库

选择题
在园林树木栽培中,选择栽培地点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土壤肥沃程度(正确答案)
B. 树木的观赏价值
C. 树木的生长速度
D. 树木的种植密度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最适合园林树木的生长?
A. 粘土
B. 沙土
C. 壤土(正确答案)
D. 石质土
园林树木栽培时,为提高树木成活率,移栽的最佳时期通常是?
A. 春季萌芽前(正确答案)
B. 夏季高温时
C. 秋季落叶后
D. 冬季寒冷时
在树木栽培中,为促进新根生长,移栽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深度修剪枝叶
B. 适当修剪根系并蘸泥浆(正确答案)
C. 大量施肥
D. 增加浇水频率
下列哪种园林树木适合在盐碱地种植?
A. 梧桐
B. 柳树(正确答案)
C. 松树
D. 枫树
园林树木栽培中,为防止树木冻害,冬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增加浇水
B. 树干涂白(正确答案)
C. 修剪枝叶
D. 施肥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为促进树冠形成良好形态,应定期进行的操作是?
A. 除草
B. 施肥
C. 修剪(正确答案)
D. 灌溉
下列哪种肥料最适合园林树木的生长?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有机肥(正确答案)
园林树木栽培中,为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定期喷洒农药
B. 增强树木抗病虫害能力(正确答案)
C. 减少浇水
D. 增加施肥。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修剪的方法和要求:
1. 高大乔木应于栽前修剪;小苗、灌木可于栽后 修剪。 2、 落叶乔木疏枝时应与树干平齐,不留残 桩;灌木疏剪应与地面平齐。 3、 短截枝条,应选择在叶芽上方0.5~1.0厘米的 适宜之处。剪口应稍斜向芽背的一面。
4、 修剪时应先将枯枝、病虫枝、树皮劈裂枝剪去。 较大的剪、锯之伤口,应涂抹防腐剂。 5、粗大枝条最好用手锯锯断,然后再修平锯口。
(三)扶直封堰 1. 扶直:浇第一遍水渗入后的次日,应检查树苗 是否有倒、歪现象,发现后应及时扶直,并用细 土将堰内缝隙填严,将苗木固定好。 2. 中耕:水分渗透并适应干燥后,用小锄或铁耙 等工具,将土堰内的土表锄松,称“中耕”。中 耕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 保墒。植树后浇三水之间,都应中耕一次。 3. 封堰:浇第三遍水并待水分渗入后,用细土将 灌水堰内填平,使封堰土堆稍高地面。土中如果 含有砖石杂质等物,应清理出来,以免影响下次 开堰。
3)、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 般可在下午五点以后移植。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五、苗木种植前修剪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和地上部分修剪,保持地 上、地下水分与养分平衡并维持良好树形。 1、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 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 枝条1/5~1/3。 2、枝条茂密的花灌木,可根据花芽着生部位适量疏 枝或短截。并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3、对嫁接灌木,应将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条剪除。

树木栽培学教案第1、2章生长环境

树木栽培学教案第1、2章生长环境

园林树木栽培学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及其作用〔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园林树木栽培系指园林树木由苗木培育开始,并按照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颠末苗木出圃、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发展发育到植物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全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此中包罗园林树木苗木培育、栽植,土、肥、水办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植物体庇护等。

〔二〕园林树木栽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赖以保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竭发生变化,出格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竭提高,人们向城市集中聚居,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髙度集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因此,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话环境,日益显得重要。

随着出产的开展,生活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城市的畸形开展,人口过于集中,使人们发生回归大自然的欲望,因此,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园林绿化的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记之一。

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会追求更高的尺度。

不仅需要数量足够的园林苗木供应,并且需要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随着园林绿化、美化的开展,社会对苗木的规格要求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

因此,培育大规格以及特大规格苗木是此后育苗的标的目的,这是由于社会对绿化美化都急于求成的心理所致,也是大型苗木绿化栽植立竿见影、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所致。

同时也要求大规格苗木具有非常好的质量,如尺度的树形,或特殊的造型,或异型树。

园林树木是城市、风景区、疗养胜地、厂矿、病院、学校及居住区等园林绿化的主体,园林树木那么是这一主体中主要绿化题材之一,不管在整个园林绿化系统,或在各类型园林绿地中,它们都起着骨干的作用。

虽然园林绿化的题材很多,其根底都是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中的园林树木以其种种繁多,丰富多彩,特点突出而在园林造景中必不成少。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通常以花芽开始出现的部位(严格说来应以生理成熟状态)作为幼年阶段过渡的标志。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栽培、培育、管理、保护和调控的学科。

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美观、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

因此,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的研究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是指对园林树木的种子、苗木、移植树和成树进行种植、培养和管理的过程。

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包括选树、设计、施肥、浇水、修枝、灌溉、防旱、防寒、防虫、防病等方面。

1.选树选树是指根据园林树木种类的特点、绿化要求和景观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首先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树种的适应性主要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类型。

其次要考虑树种的美观性,如树种的造型、叶形、花色、果实等。

最后要考虑树种的经济性,如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可以选用成熟树和性状优良的品种。

2.设计设计是指为了达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为选用的树种和品种进行合理的布局、组合、调配和安装。

设计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园林规划的要求,确定树木的品种、数量、位置和形态。

3.施肥施肥是指为园林树木提供营养元素,促进园林树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施肥要考虑到树木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性,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和施肥的时间。

4.浇水浇水是指为园林树木补充水分,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保持土壤湿度的过程。

浇水要根据树木生长的期间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量,确定浇水的量和时间。

5.修枝修枝是指为了使园林树木保持良好的形态、促进生长和培育树姿的过程。

修枝应当遵循不改变示意图设计、确保树木生命安全和促进分枝生长的原则。

6.灌溉灌溉是指为了补给园林树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通过灌溉系统将水分输送到树木的根部。

灌溉系统包括地下灌溉、喷淋灌溉和滴灌等。

7.防旱防旱是指在干旱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水分不足的影响,保持树木的生长平衡。

主要方法包括加强灌溉、培育根系、覆盖保水材料和调控土壤水分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

名词解释:萌芽力::树木母枝上叶芽的萌发能力,称为萌芽力,常用萌芽数占该枝芽总数的百分率(萌芽率)来表示。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早熟性芽”。

如月季、米兰、茉莉等。

晚熟性芽:当年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晚熟性芽”。

如银杏、广玉兰、毛白杨。

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的差异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弱状态时,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

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或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顶端优势”)叶幕:指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的总体,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干性”,简称“干性”。

层性: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称为“树木的层性”,简称“层性”。

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

当这种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座果: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称为“座果”。

根颈:根与茎的交接处; 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称真根颈,而茎源根系和根蘖根系没有真根颈,其相应的部位称假根颈。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精卵细胞结合而在胚珠中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环境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园林树木起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园林树木栽培学重点内容

园林树木栽培学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1芽的异质性: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萌芽力(萌芽率):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3成枝力:母枝上的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的枝)的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一般只能长1-2条长枝的成枝力弱。

4活动芽:枝条上的芽在萌发期,能及时萌动的芽,如顶芽、花芽;顶芽以下的腋芽,枝条中上部的芽。

5潜伏芽:枝条基部或上部的某些付芽在萌发期仍以原状潜伏。

6顶端优势: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7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8相关性:树木某一部位,某一器官的生长发育,常能影响另一部位或器官的形成和生长发育,这种表现为相互促进或制约的关系,植物生理学上称为“相关性”。

9根冠比:根系和树冠在生长量上常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根冠比。

10立地条件:凡是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因子,统称为立地条件(环境条件)。

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生物、人为等因子。

11“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12适地适树: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园林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园林功能。

13引种驯化:野生树成为栽培树,外来树成为本地树的经济技术活动。

引种是从无到有,驯化是改造树木的习性确保引种成功。

14生态配置:根据树种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合理进行树种搭配、使同树种或不同树种的个体之间相互协调、互益生存,避免或减少因竞争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15栽植:通过起苗、运苗和种植等操作过程,把苗木或树木植于新的地点,并使其成活和正常生长。

16大树移植:大树的界定:一般指胸径在15-20厘米以上,或树高在4-6米以上,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木,在园林中匀可称之为“大树”。

《园林树木栽培》课件

《园林树木栽培》课件
土壤湿润。
施肥
根据树木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 状况,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 营养。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及时 发现并防治病虫害,保持树木 健康。
巡查与维护
定期巡查园林,及时发现并处 理树木生长不良、倒伏等问题
,保持园林美观。
04
园林树木栽培实践
实际种植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公园的树木种植规划
案例三
详细描述
树木的生长周期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熟、衰老等阶段。不同阶段对水分、养分 、光照等的需求不同,了解和掌握生长周期能够为树木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其健 康生长。同时,根据生长周期的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措施和养护管理,能够提高树木的
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03
园林树木栽培技术
树木种植技术
种植前的准备
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02
园林树木栽培基础知识
树木分类与识别
总结词
了解和掌握树木的分类与识别是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利 用树木资源。
详细描述
根据植物形态、生长习性、生态适应性等特点,将树木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乔 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等。同时,掌握不同类型树木的识别特征,能够准 确辨识树木,为栽培管理提供基础。
某校园内的树木布局
案例二
某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
案例四
某商业区的景观营造
修剪与养护实践操作
01
02
03
修剪技巧
如何根据不同树种和生长 阶段选择合适的修剪方法 ,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养护管理
如何进行灌溉、施肥、除 草等日常养护工作,确保 树木茁壮成长。
病虫害防治
如何识别和防治常见的树 木病虫害,预防树木健康 受损。

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
培的 技术体系; • 研究园林树木栽培的立地条件及其控制技术;
特殊立地环境下的栽培养护技术体系; • 研究园林树木生态配置、整形修剪、营养管
理以及安全性管理等理论和技术; • 研究各类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关键技
术;
4
我国园林树木资源
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其丰富; •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树种有7500余种,其中不少属活
28
在引进国外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许多先辈努力探索 与国内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我国的观赏树木培 育理论和技术体系。
在建国前代表性的著作有:章君瑜的“花卉园艺 学”、陈俊愉和汪菊渊的“艺园概要”。建国后 开设园林系的高校很少,直到1980年代才有较大 发展,不少农林院校先后开设了园林专业,到 1990年底后期又有一批综合性大学开设了城市学 院,下设园林专业。从此才有了系统的“园林树 木栽培学”教科书。
关键技术研究;
33
第二讲 树木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Tree Growth and Its Controls)
20
D 监测环境污染
• 许多园林树木对环境污染物质十分敏感,我 们可利用树木的这种反应来分析鉴别环境污 染状况。
• 对SO2敏感的树种:马尾松、雪松、杜仲、枫 杨; 对O3敏感的树种:女贞、香樟、丁香、皂荚、 牡丹等; 对HF敏感的树种:樱桃、葡萄、杏、李等;
21
E 生产功能
• 园林树木除了观赏价值、防护功能之外,通 常又是经济树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只 要选择得当、栽培管理得法,可一举多得, 生产果品、木材、工业原料、药材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园林专业的主干 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应用科 学,是以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气象 学、遗传学、 树木生理生态学、树木病 虫害学、市场营销学等众多学科为基础 。

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
应用新型轻质育苗基质和全自动装播扦 插生产线
§1 园林苗圃的种类及特点
1.按园林苗圃面积划分:
▪ 大型苗圃:面积>20hm2以上。苗木种类齐全, 拥有先进设施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强, 承担一定科研和开发任务,生产技术和管理 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1 园林苗圃的种类及特点
▪ 中型苗圃:面积为3~20 hm2。苗木种类多, 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 经营期限长
2、土壤处理
▪ 土壤处理: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消灭土 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地下害虫或杂草等,减 轻或避免对苗木的危害。
▪ 园林苗圃中简便有效的土壤处理方法是采用 化学药剂处理:硫酸亚铁、敌克松、五氯硝 基苯混合剂、辛硫磷、福尔马林
3、作床和作垄
▪ 目的: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 的条件,便苗木管理
▪ 园林苗木是绿化的基础,其生产能力和状 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进 程和发展方向。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苗 木!
▪ 近年来,园林苗圃发展较快: 已建设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基地;
已应用组培繁殖技术及先进的生物技术 进行苗木快速繁殖;
已应用人工种子和种子大粒化技术、保 护地育苗、全自控的温室育苗、容器育苗、 无土育苗等现代育苗技术;
§3 现代化园林苗圃设计
B、 辅助用地(非生产区)设计 ▪ 道路系统的设计: 一级路 二级路 三级路
环路 ▪ 灌溉系统的设计: 水源、提水设备、引水设
施(渠道引水、管道引水) ▪ 排水系统的设计 ▪ 防护林带的设计 ▪ 管理区的设计
§3 现代化园林苗圃设计
4、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编写 (1)绘制设计图:
地近,减少运输时间
▪ 管理方便 靠近场部或行政管理部门

栽培学

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园林树木是城乡园林绿地建设中主要用于提高景观美学效果、改善生态环境,并得到合理栽培与管护的树木。

园林树木的几种常见分类1、按生长习性分类乔木(有发达的直立主干,高大)、灌木(无明显主干,较矮小)、藤木、竹木、棕榈类2、按园林应用分类(栽培用途)1)行道树栽植于道路两旁的绿荫类树木,要求树形挺直,姿态优美,枝叶浓郁,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修剪,适应性广,抗性强。

分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及墓道树。

2)庭荫树3)园景树赏花果,观形色,多作为园中布局的中心植物景观,栽培上可孤植、丛植、群植。

以单株形式配置的各类树木,对其株型观赏性状要求较高。

4)花灌木5)绿篱6)攀缘木7)地被树8)盆栽树9)特别作用树种1.防烟尘广玉兰、女贞、珊瑚树、悬铃木等。

2、抗污染气体树抗二氧化硫有夹竹桃、山茶、女贞抗氯气有海桐、蚊母树;抗氟化氢有棕榈3、抗盐碱树柽柳、紫穗槐、刺槐、泡桐等(前两种也是典型的碱性土植物)4、防风树枝干强韧,根深。

有柳树,榆树,黑松等。

5、防火树珊瑚树,八角金盘,棕榈,蚊母树,枸骨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主要表现在色彩、形态和芳香等方面,通过叶花果枝干根等器官及其组合方式予以呈现。

景观应用(组织造景、调整空间、凸显季节、改观地形)主要表现在形体高大,姿态各异,表现力强,展现自然、活力的立体美;运用方式灵活,可以组织空间、突出季相变化、塑造多重景观效果。

改善和保护环境,观赏与实用、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寿命长,功效稳定持久;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

P15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包括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特征(1)种子期卵细胞形成合子,种子,萌发种子,休眠(2)幼年期种子发芽,花芽出现特征:遗传性尚未稳定,容易受环境影响,可塑性较大,引种栽培、驯化、定向培育。

树木的栽培技巧与栽植方法

树木的栽培技巧与栽植方法

树木的栽培技巧与栽植方法树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还能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等。

为了让树木能够更好地生长和发展,正确的栽培技巧和栽植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树木的栽培技巧与栽植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树木的品种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条件进行。

在栽培城市绿化树木时,一般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如梧桐、杨树、榆树等。

而在乡村的经济林、果园中,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如苹果树、柑橘树等。

选择适宜的树木品种是树木栽培的基础,也是保证树木健康生长的前提。

二、土壤准备与改良对于树木来说,土壤是其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土壤的准备和改良尤为重要。

首先,根据树木品种的要求,选择养分丰富、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壤。

其次,对于土壤质地较重、排水性较差的情况,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砂土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土壤松土和翻耕等工作,以提供充足的土壤养分和氧气供树木吸收。

三、合理的栽植方法1. 树穴的挖掘:树穴的大小应根据树木的根系大小而定,一般而言,直径和深度应为树木根系的1.5~2倍。

挖掘树穴时要注意保持整洁,清除杂草和石块等,保证根系能够顺利生长。

2. 根系处理:栽植前,对于长时间保存的树苗,需要进行根系修剪和浸水处理。

修剪时要去除病、死、虫害和交叉纠缠的根系,使其留下健康的根系,提高生存能力。

浸水处理可保持根系湿润,促进生长。

3. 定位树木:将树苗放入树穴中,保持树干垂直,根系自然展开。

并填充湿润的土壤,注意用手轻轻拍实,以保证根系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良好。

4. 补充土壤:填充土壤后,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肥料和有机质。

肥料的选择要注意遵循科学配比原则,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对树木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5. 浇水和培土:栽植后要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帮助树木顺利生长。

同时,每年春、秋季适时进行培土,以保持树木周围的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园林树⽊栽培学复习资料(笔记整理)园林树⽊栽培学绪论1、园林树⽊栽培学定义:是对园林树⽊进⾏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学科门类。

2、园林树⽊栽培的实践内容及特点:(1)树⽊栽培的基础是个体⽣长发育(2)树⽊养护是⼀个长期的过程(3)适树适栽的⽬的以树⽊健康为原则(4)树⽊健康的标准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章园林树⽊的分类依据树⽊⽣长类型:乔⽊类,灌⽊类,丛⽊类,藤⽊类,匍地类依据对环境因⼦的适应能⼒:热量: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分:耐旱树种,耐湿树种,湿⽣树种光照: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荫树种空⽓: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保健树种⼟壤:喜酸性⼟树种,耐碱性⼟树种,耐贫瘠⼟树种,海岸树种园林树⽊的景观应⽤:1.组织造景2.调节空间3.凸显季节4.改观地形园林树⽊美化功能的意义与特点季节年龄园林配景⼈格化(如:牡丹⽐喻富贵)借喻园林树⽊美(单体美)园林树⽊个体的观赏特性(⼀)园林树⽊的⾊彩1.叶⾊基本叶⾊、特殊叶⾊2.花⾊3.果⾊4.枝⼲⾊(⼆)园林树⽊的形态1.体量2.树形3.质地4.叶形5.花形与花相6.枝⼲形态7.根系奇观(三)园林树⽊的其他属性 1.花⾹2.声响3.阴影4.动姿(四)园林树⽊的⼀般美学特性 1.⾃然特性2.时空特性3.延伸特性园林树⽊改善环境的作⽤:1.空⽓质量⽅⾯:吸收⼆氧化碳放出氧⽓;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体;阻滞尘埃2.温度:降温3.⽔分:涵养⽔源;叶⽚蒸腾作⽤;净化⽔;湿地保护⽔源4.光照:减少光照5.声⾳:绿化带减少噪声园林树⽊保护环境的作⽤:1.涵养⽔源,保持⽔⼟2.防风固沙3.其他4.监测⼤⽓污染园林树⽊的⽣产功能:药⽤;⾷⽤;⾹料;其他树⽊的⽣命周期:树⽊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长、开花结果、衰⽼更新,直⾄⽣命结束的全过程。

实⽣树的⽣命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幼年阶段:从种⼦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段时间成年阶段:幼年阶段到达⼀定⽣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从⽽达到性成熟阶段树⽊物候期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致性;重演性根的类型:实⽣根;茎源根;根孽根根系的组成结构:由主根、侧根、须根和根⽑组成根的分布:垂直分布、⽔平分布(和⼟壤,遗传等有关)(附:⼀般以胸径的6~8倍来移栽挖⼟)根的功能:吸收功能;固着和⽀持作⽤;输导和合成功能;贮藏和繁殖功能根系的年⽣长动态:交替⽣长根系的⽣命周期:P21影响根系⽣长的因素:⼟壤温度、⼟壤湿度、⼟壤通⽓、⼟壤营养、树体的有机养分影响新梢⽣长的因素:(zhen)砧⽊、贮藏养分、内源激素、母枝所处的部位与状况、环境与栽培条件⽊质部韧⽪部茎的类型:直⽴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茎的功能:茎的输导作⽤、⽀持功能、茎的贮藏和繁殖功能、茎的观赏功能枝芽特性:1.芽序:互⽣芽 144° 2/5式、对⽣芽、轮⽣芽180° 1/2式2.芽的异质性:⼤⼩、质地和饱满程度不⼀样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4.萌芽⼒与成枝⼒⼀年⽣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叫做萌芽⼒,通常以萌发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短截⼀年⽣枝后,剪⼝下发出长枝的多少叫做成枝⼒,⼀般以成枝的具体数来表⽰5.芽的潜伏⼒枝茎习性:1.枝的⽣长类型:直⽴⽣长;攀援⽣长;匍匐⽣长2.分枝⽅式: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叉分枝式3.顶端优势4.⼲性与层性枝的⽣长:1.枝的加长⽣长:(1)开始⽣长期(2)旺盛⽣长期(3)缓慢与停⽌⽣长期2.枝的加粗⽣长3.年轮及其形成树冠的形成:主梢不断延长,新枝条不断从⽼枝条上分⽣出来并延长和增粗的过程乔⽊树种通过上部的分枝⽣长和更新以及枝条的离⼼式⽣长丛⽣灌⽊类树种以下部芽更新为主攀缘类树⽊的主蔓⽣长势很强,幼时很少分枝,壮年后才会出现较多分枝,但多不形成冠形树⽊⽣长⼤周期:慢—快—慢这种“S”曲线规律叶的功能:光合作⽤、蒸腾作⽤、吸收作⽤、繁殖作⽤花芽分化概念:⽣长点由叶芽状态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花芽形成:⽣长点逐渐分化为萼⽚、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过程⽣理分化:⽣长点由叶芽⽣理状态(代谢⽅式)转向形成花芽⽣理状态的过程形态分化:⽣长点的细胞组织由叶芽形态转为花芽形态的过程花芽分化时期分为:⽣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三个时期萼⽚、花瓣、雄蕊、雌蕊→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个→不完全花雄雌蕊都有→两性花 / 只有⼀个→单性花没有萼⽚、花瓣→⽆被花树⽊花芽分化的类别: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型、不定期分化型树⽊花芽分化的规律:(1)都有⼀个分化临界期(2)分化的长期性(3)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4)形成花芽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不同(5)分化早晚因条件⽽异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实⽣树的遗传性(2)枝条营养⽣长状况(3)叶、花、果数量(4)矿质吸收、根系⽣长情况(5)环境条件(光照、温度、⽔分)(6)栽培技术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嫁接;营养⽣长(修剪);环境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3种理论):(1)碳氮⽐(C/N)学说 C/N>1 ; 促进花芽分化糖类C/N<1 ; 促进营养⽣长(2)内源激素平衡说(3)遗传基因控制论树⽊开花规律(1)开花的顺序性1.树种间开花先后2.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3.雌雄同株异花树⽊的开花先后4.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2)开花类别1.先花后叶类2.花叶同放类3.先叶后花类(3)花期延续时间1.因树种与类别不同⽽不同2.同种树因树体营养、环境⽽异(4)每年开花次数1.因树种与品种⽽异2.再(⼆)度开花树⽊各部分的相关性(⼀)各器官的相关性:1.顶芽与侧芽2.根端与侧根3.果与枝4.营养器官与⽣殖器官(⼆)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2.枝与根对应3.地上部与根系⽣长节奏交替第⼆章⽣长:植物体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和分化,导致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树⽊⽣长周期中⽣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离⼼⽣长与离⼼秃裸离⼼⽣长:植物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其空间的⽣长离⼼秃裸:树体离⼼⽣长过程中,以离⼼⽅式出现的根系“⾃疏”和树冠的“⾃然打枝”,统称为“离⼼秃裸”【⾃疏】根系在离⼼⽣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疏”【⾃然打枝】植物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长,枝叶茂密,内膛光照恶化,内膛⾻⼲枝上早年形成的侧⽣⼩枝,得到养分少,长势弱,寿命短,逐年由⾻⼲枝基部向枝端⽅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然打枝”(⼆)向⼼更新与向⼼枯亡向⼼更新:树⽊离⼼⽣长⽇趋衰弱时,常于主枝弯曲⾼位处,萌⽣直⽴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树冠的更新。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电子版教学材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电子版教学材
木的种植工作。
掌握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 ,包括灌溉、施肥、修剪、病 虫害防治等,能够独立完成园 林树木的养护工作。
熟悉园林树木的品种分类、观 赏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够根据 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 园林树木品种。
02
CHAPTER
园林树木概述
园林树木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植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观 赏部位等,园林树木可分为乔木 、灌木、藤本等类型。
补植
对于死亡或因其他原因缺 失的树木,应及时进行补 植,以保持园林绿地的整 体效果。
04
CHAPTER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灌溉与排水
灌溉
根据不同季节和树木种类,确定适宜的灌溉时间和水量,保 持土壤湿润。
排水
在雨季或浇水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导致根系腐烂。
施肥管理
基肥
在树木种植时施用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提高土壤肥力。
追肥
根据树木生长需要,定期施用速效肥 料,促进树木生长。
修剪整形
修剪
去除病枝、弱枝、不规则枝条,保持树形美观。
整形
根据设计要求,对树木进行修剪和造型,形成所强树木的养护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治疗
发现病虫害后及时采取措施,如喷药、修剪病枝等,控制病情蔓延。
05
CHAPTER
详细描述
防护林带绿化是园林树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通过种植抗风、抗病虫害、耐瘠薄的 树木,可以形成防护林带,起到保持水土、减少污染和提供生态服务的作用。常见的防
护林带树种包括松树、柏树、桉树等。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学习总结
内容全面
该电子版教材详细介绍了园林树 木的栽植、养护、修剪、繁殖等 方面的知识,内容全面,适合初 学者和进阶学习者。

树木栽培学重点

树木栽培学重点

树木栽培学重点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反之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至树木死亡的整个过程,它反映了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生长。

离心秃裸: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具有潜伏芽的树种:靠潜伏芽所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紫藤、凌霄。

2)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而无向心更新:马尾松、油松、黑松。

3)具有顶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枝的离心秃裸,无向心更新:棕榈。

4)根蘗更新的树种:1.除了靠潜伏芽更新以外,还可以靠根蘗更新:泡桐; 2.只能以根蘗更新:竹。

5)灌木类树种:1.茎枝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蘗更新为主:法国冬青、石楠、黄杨;2•藤木类更新类似灌木:五叶地锦。

园林树木栽培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种子期:促进种子的形成和安全储藏以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并使其顺利发芽。

幼年期:搞好定向培育工作;加强土壤的管理,充分供应肥水,促进营养器官匀称而健壮地生长;轻修剪、多留枝,使其根深叶茂,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

另外,对于观花观果的树木,当树冠长到适宜的大小时,则应设法促进其生殖生长,缩短幼年期。

青年期:对于观花观果为目的的园林树木:首先应当采用轻度修剪,以便使树冠尽快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同时缓和树势,在树木健壮生长的基础上促进花芽的形成。

对于生长过旺的树:应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并适当控水。

对于生长过弱的树:增加肥水供应,促进树体生长。

壮年期:维持树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防止树木早衰、最大限度地延长树木观赏时间。

首先要充分供应肥水,施肥量随着开花结果量逐年增加;其次,要合理地修剪,均衡配备营养枝、预备枝和结果枝,使生长、开花结果及花芽分化达到平衡状态;另外,大年适当疏除部分花果,并将病虫枝、老弱枝、重叠枝、下垂枝、和干枯枝疏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二、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内容与特点:1.树木栽培的基础是个体生长发育2.树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适树适栽 3.适树适栽的目的是以树木健康为原则4.树木健康的目标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第一章一、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1.按生长习性分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分布鲜明。

小乔木5~8米,大乔木20米以上。

灌木: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或多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面。

小灌木株高不到1米,中灌木1~2米,大灌木2~6米。

藤本: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茎蔓、卷须、吸盘、吸附根、钩刺等攀附在其他支持物上生长。

竹木:按地下茎的着生性状进行划分有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生型。

棕榈类2.按观赏特性分类:林木、花木、叶木、果木、荫木3.按园林应用分类: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绿篱、攀缘木、地被树、盆栽树、特别作用树种二、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1. 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而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2. 发育:在生长过程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3. 幼年阶段:树木从种子萌发到具备开花潜能的生长发育阶段。

4. 成年阶段: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生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即成年阶段。

开花是树木进入性成熟的最明显标志。

5. 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6. 年周期: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7. 物候期:树木在一年中,随气候变化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

8.物候期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一致性、重演性9.落叶树的物候期:萌芽期、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落叶期、休眠期10. 休眠:植株在年生活周期中,生长停滞或延缓到一种不易被测出的状态。

温度降低是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之一。

11.休眠的类型:自然休眠、强迫休眠12.休眠的表现:树叶凋落、休眠芽形成、生长点停止活动、树体生长停滞。

自然落叶是最典型和最明显的标志。

13.树木根系形态类型:无根型、侧根型、水平根型三大类根系: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根的生长习性:向地性、趋湿性、可塑性、再生性12 . 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向花芽状转变的过程。

花芽分化时期: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性细胞形成期13. 芽的异质性: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内部营养状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可能在大小、质地和饱满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14. 芽序:定芽在枝条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互生芽序、对生芽序、轮生芽序)。

15. 年轮:在树干和枝条增粗生长过程中,由于形成层随季节的活动周期性,树干横断面上出现因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同心环带,称为树木年轮。

16. 顶端优势: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发力、成枝力强,抽生出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枝条的顶端优势。

第二章一、冻害:受0摄氏度以下低温侵袭,树体组织发生冰冻而造成的伤害。

寒害:受0摄氏度左右低温影响,树体组织虽未结冰,但已遭受低温伤害。

冻旱:又称冷旱,是低温与生理干旱的综合表现二、城市生态环境因子于园林树木生长1.城市气候特点:平均气温升高,热岛效应明显;风速减小,相对湿度降低;有云天气增多,雨量增加;太阳辐射降低,晴天减少。

2.热岛效应: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造成中心地高温度于周边地区的现象。

3.热岛:从气温水平分布状况来说,市中心区气温最高,向城郊逐渐降低,农村气温最低;如果用闭合等温线表示城市气温分布,因其形状似小岛,故称作热岛。

4.城市大气湿度特点:城市日平均绝对湿度要比郊区低,且在16:00~17:00达到低谷,形成“干岛”;而在夜间城市绝对湿度反而比郊区高,又形成“湿岛”。

5.城市土壤特点:土壤结构变化(土壤坚实度高、通气孔隙减少、透气性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城市土壤的PH一般高于郊区)、土壤表面温度升高、土壤营养循环被切断。

6.城市土壤的类型:城市扰动土(主要是指街到绿地、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的土壤)、城市原土(位于城郊的公园、苗圃以及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前预留的绿化地段,或就苗圃地改建的城市大型公园)7.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有持续性)、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1.客土:在树木栽培时对根际土壤实行局部换土,通常在土壤完全不适宜树木生长的情况下进行。

2.培土: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生长地添加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3.灌水方法:穴灌、管灌、喷灌、滴灌、浸灌4.科学施肥技术A施肥原则:根据树木的营养需求进行根据环境条件进行根据肥料性质不同进行B施肥类型: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肥效长,释放缓慢,宜早施用。

追肥—又叫补肥,多为无机肥,追肥为速效肥、短效肥,在树木需肥急迫是施用。

C施肥方法:a土壤施肥—全面施肥(撒施与水施)沟状施肥(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条状沟施)穴状施肥b根外施肥—叶面施肥(用肥量少,吸收见效快,避免营养物质被土壤固定。

多做追肥施用,常与病虫害的防治结合。

)枝干施肥(枝干涂抹和枝干注射。

用于衰老古树、却素病树以及大树移栽时的营养供给。

)一、整形:通过一定的修剪措施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难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

修剪: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分枝、叶器官,达到调整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1.整形修剪的意义:调节根冠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逆性;促进开花结果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促进衰老树木的更新复壮调整树木的配置效果提高树木的安全性2.整形修剪的原则:生长习性——分枝习性、发枝能力、花芽习性——花芽着生部位,花芽性质、树龄于树势、园林景观功能和景观配置要求、周围环境(P88)二、整形与修剪的时期与方法1.修剪时期: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落叶树最佳修剪时期为落叶后一个月左右。

早春是修剪的最好时期。

2.整形方式:自然式整形、人工式整形、混合式整形(以树木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略加人工改造的整形方法。

包括杯状、自然开心形、中央领导干形、多主干形、灌丛形、棚架形)3.修剪手法:(1)短截——又称短剪,对1年生枝条的剪截处理A.轻短截——减去枝条全长的1/5~1/4,形成大量中短枝B.中短截——1/3~1/2,形成中长枝C.重短截——2/3~3/4,适用于弱树、老树和老弱枝的复壮更新D.极重短截——仅保留枝条基部2~3芽,其余全部剪去,主要用于竞争枝的处理。

(2)回缩——又称缩剪,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的修剪方法。

可改变主枝长势,发枝部位,延伸方向。

(3)摘心——摘除新梢顶端生长部位的措施,削弱顶端优势,改变营养物质的输送方式,利于花芽分化和结果。

(4)疏剪——减少树冠内部的枝条数量,使枝条分布合理。

主要对象是弱枝、病虫害枝、枯枝及影响树木造型的交叉枝、干扰枝和萌蘖枝。

(5)除萌去蘖——对易生根蘖的树木,生长季期间要随时去除萌蘖。

(6)伤枝——用各种方法损伤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以达到调整枝条的生长势、缓和树势的方法。

A.环状剥皮(环剥)——用刀在枝干或枝条基部的适当部位,环状剥去一定宽度的树皮,在一段时间内阻止枝梢碳水化合物向下运输,有利于环剥上方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花芽分化,适用于发育盛期开花结果量小的枝条。

注意:剥皮宽度一般以1个月内环剥伤口能愈合为限,约为枝直径的1/10,环剥深度以达到但不伤及木质部为宜,实施环剥的枝条上方需留有足够的枝叶量。

最佳环剥时间为6~7月。

B刻伤——用刀在芽或枝的上(或下)方横切(或纵切)而深及木质部的方法,常在休眠期结合其他修剪方法进行。

a.目伤b.纵伤c.横伤三、修剪的基本技术1. 修剪程序:一知(技术规范),二看(绕树看,实地观察),三截(因地制宜,因树因枝进行剪截),四拿(拿走挂在树上的断落枝),五处理(包括剪截后伤口的修剪、涂抹及剪落物的清理与集中运走)2. 修剪顺序:先剪下部,后剪上部;先剪内膛枝,后剪外围枝;由粗剪到细剪3. 修剪的一般技术要求:所有的枯、死、折、断、病、虫、交叉等枝条应剪掉;几年内生长趋势不理想的小枝,应视为交叉枝处理;扰乱树形的大枝条及时回缩,疏除;病皮、死皮,要用刮刀刮到健康组织,且伤口要处理;老伤口、老桩子愈合不好,要重新处理,剪口在5cm以上要进行处理。

4. 剪口:疏截修剪造成的伤口称为剪口。

剪口的斜切面应与芽的方向相反。

剪口芽:距离剪口最近的芽5.大枝锯除法(1)截口位置:自然目标修剪方法(2)截锯步骤:三步截锯法(P97)(3)截口保护:先用锋利的刀具将截口休整平滑,然后用2%的硫酸铜溶液消毒,最后涂保护剂。

6.修剪方式:去顶修剪、U形杈修剪、去萌修剪、病害控制修剪、线路清理修剪、老桩修剪四、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1.树体结构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分为主干和树冠(1)主干:从地面起至第一主枝间的树干,其高度为干高。

(2)树高:从地面起沿主干长至树木最高点的距离。

(3)树冠:乔木树干以上连同集生枝叶的部分。

树冠垂直投影的平均半径直径为冠幅,用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平均值表示。

(4)层内距:同一层中,相邻主枝着生点之间的垂直距离邻接和邻近。

(5)分枝角度:分枝与着生母枝的夹角、分基角、腰角、梢角。

(6)主枝夹角:同层内相邻主枝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7)中心干:又称中央领导干,指主干以上的中心骨干枝,其上着生主枝。

中心干不宜太高,2~3cm即可,可直可弯。

(8)主枝:是中心干上的骨干枝,向外延伸占领较大空间。

2.行道树、园景树的整形修剪(P98~104)第六章1.起挖:将要移植的数木从生长地连根(裸根或带土团)掘起的操作。

2.装运:将起出的树木运到栽植地点的过程。

3.定植:按规范要求将树体载入目的树穴内的操作。

4.假植:树木起运到目的地后因诸多原因不能及时定制,需先将树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临时性埋植。

一、栽植原理及植前准备1.原理:适树适栽适时适栽:春季栽植、秋季栽植、雨季(夏季)栽植适法适栽:裸根栽植、带土球移植2.植前准备:明确意图,了解任务地形和土壤准备定点放线,树穴开挖树木调集准备二、栽植技术1.30字方针:深挖穴、浅栽植、细埋根、填回土、分层踩、适紧筑、防积水、高雍兜、防摇晃、撑牢固4个重要环节:起挖、搬运、栽植、栽后管理2.具体步骤:植前准备、树木起挖(裸根或带土球起挖)、包装、运输、栽植、修剪、栽后管理及现场清理三、栽植成活期的养护与管理1.肥水管理(1)肥分管理:注意施用氮磷钾肥,新植树的基肥补给应在树体确定成活后,用量不宜过多,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并加水稀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