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肥害的主要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合集下载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肥害产生的原因
施肥量过大
症状
过量施肥会导致水稻叶片边缘发黄,逐渐枯萎,根系发育不良,甚至出现烧苗现 象。
原因
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浓度过高,对水稻产生毒害作用,同时也会加速土壤 酸化,影响水稻的生长。
施肥时期不当
症状
如果在秧苗移栽前施肥,会导致秧苗根系受损,返青慢;如果在分蘖期施肥,会导致无效分蘖过多, 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湖南省某地区,农民选用了抗性强品种的水稻,这 些品种具有较高的耐肥性和抗病性,能够适应不同的 土壤和气候条件,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和肥害的 发生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选用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等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要点二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病虫害等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 水稻品种。
05
水稻肥害防治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合理施肥预防肥害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合理施肥是预防水稻肥害的关键措施。
详细描述
在江苏省某地区,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 采用了合理的施肥方案,根据土壤肥力和 水稻品种特性,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避免过量施肥和过度集中施肥,从而有效 预防了水稻肥害的发生,提高了水稻的产 量和品质。
土壤板结
过量的磷肥会与土壤中的钙离 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
导致土壤板结。
植物中毒
过量的磷肥会干扰植物对其他 养分的吸收,导致植物中毒。
钾肥过量症状
植株抗逆性下降
过量的钾肥会降低植株的抗逆性,使植物容易受 到病虫害的侵袭。
土壤板结
过量的钾肥会与土壤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 的磷酸钙,导致土壤板结。
肥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肥料伤害及对策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肥料伤害及对策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肥料伤害及对策
肥料伤害是指由于使用高浓度肥料导致的植物生长发育受到的损害。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的肥料伤害主要有:
一、过量施肥。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施肥过量会使植物叶片发生病变,出现叶面灰白、叶缘发黄、叶片变硬、叶片萎缩、叶脉发红等现象。

二、施肥不均匀。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施肥不均匀会导致植物叶片发生病变,出现叶片萎缩、叶脉发红、叶边缘发黄等现象。

三、施肥不及时。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施肥不及时会导致植物缺乏养分,叶片发生病变,出现叶片萎缩、叶边缘发黄、叶脉发红等现象。

四、施肥不当。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施肥不当会导致植物缺乏养分,出现叶片萎缩、叶边缘发黄、叶脉发红等现象。

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肥料。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应选择适宜的肥料,比如有机肥料、氮磷钾复合肥料等,以减少肥料伤害。

二、控制施肥量。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应按照不同的植物品种和土壤类型,合理控制施肥量,以减少肥料伤害。

三、及时施肥。

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应及时施肥,以保证植物充足的养分供应,以减少肥料伤害。

玉米肥害症状及挽救对策

玉米肥害症状及挽救对策
魏玉杰. 玉米肥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3): 67-68.
王立华, 孙丽华. 玉米肥害的识别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3): 4546.
刘忠, 王世荣. 玉米肥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农村实用技术, 2009(6): 47-48.
THANKS
感谢观看
玉米肥害症状及挽救 对策
2023-11-10
目 录
• 玉米肥害症状 • 肥害原因分析 • 挽救对策 • 预防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玉米肥害症状
烧苗
症状
玉米幼苗在施肥后出现叶片或 茎杆发黄,心叶枯死,根部发
育不良等现象。
原因
肥料浓度过高或施肥过多,导致土 壤溶液的浓度大于玉米幼苗细胞液 的浓度,造成细胞失水,从而引起 烧苗现象。
株高度。
缺素症
症状
玉米植株缺乏某种必需元素,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失绿或坏死等 现象。
原因
土壤中缺乏某种必需元素,如氮、磷、钾等,或者施肥不合理,导 致玉米植株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
解决方法
根据缺素症状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例如,缺氮 时可以增施氮肥,缺磷时可以增施磷肥等。
过量症
症状
玉米植株过量吸收某种元素,导致叶片出现畸形、斑点或 坏死等现象。
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减少化肥使用量
03
施用有机肥可以替代部分化学肥料,降低化肥使用量,减轻玉
米肥害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01
02
03
合理密植
合理安排玉米种植密度, 保持适宜的株距和行距, 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减少养 分竞争。
中耕松土
定期进行中耕松土,促进 土壤通气和根系生长,提 高养分吸收效率。

玉米肥害症状及挽救方法

玉米肥害症状及挽救方法

肥料选择不当
总结词
如果使用了劣质肥料或者与作物不相 符的肥料,容易造成肥害。
详细描述
在选择肥料时,应了解肥料的成分、 作用和适用范围,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并注意肥料的有效期。
施肥过量
总结词
施肥过量容易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 养分,进而导致叶片枯萎、根系死亡。
详细描述
施肥应遵循适量原则,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进行合 理配比。
肥害产生原因
主要是由于施肥不当或过量施肥引起的。过量施肥会使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导致玉米吸收水分和养 分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对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植株的生长。
结论
挽救方法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挽救方法 。如果是因为施肥过量引起的肥害,可以采 取浇水的方式,降低土壤中肥料浓度,减轻 对玉米的伤害。同时,也可以通过追施一些 速效肥料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来促 进玉米生长。如果是因为施肥不当引起的肥 害,则需要重新规划施肥方案,做到科学施 肥。
挽救方法
及时浇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缓解过量施肥的症状。同时,应适 当控制施肥量,以避免过量施肥对幼苗造成更大的伤害。
02
肥害原因分析
施肥方法不当
总结词
如果施肥时将肥料直接撒在作物 根系上,或者在高温、雨天施肥 ,容易导致作物叶片灼伤或烧死 。
详细描述
施肥应选择在晴天进行,并注意 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高温蒸发 水分导致肥料浓度过高。

注意浇水量要适中,不要过度浇 水导致植物根部腐烂。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 制植物的生长,帮助植物适应 不良环境。
在肥害症状出现后,可以喷施 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缓解 肥害症状。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施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整个生育期要追肥多次,每次施肥对于水稻都很重要,是其生长发育的的根本。

如果施肥不当产生肥害,那么肥害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看看吧。

1、氨水熏伤症状和原因:叶片开始时呈均匀的鲜黄色,随时时间推移,整个叶片变为黄褐色或者红褐色,严重时叶片会枯死。

主要原因是因为施用氨水挥发出的氨气,随着风力吹散导致叶片熏伤,施肥时将碳酸氢铵撒施在田面上,在分解过程中就会挥发出氨气,造成局部叶片熏伤,尤其是基部叶片情况较严重。

防治措施:在使用氨水时要注意,田间要保持浅水处,施肥后要立即翻耕,使得铵被土壤吸附,这样氨气就不会挥发出来,还有利于根系的吸收。

施肥时不宜在正午时进行,追肥也要注意浓度在1%-2%为宜,同时要注意风向,以免熏伤叶片。

2、硫酸铵灼伤症状和原因:受害叶片出现不规则白斑,有时很像也会变黑腐烂。

主要原因是在施肥硫酸铵时露水未干,肥料粘附在叶片上造成的,粘附肥料的叶片局部浓度较高,而且雨水化合成流失,使得叶片失去灼伤,并使得叶绿素漂白而变白。

在生长后期,如果田间缺水,施用过多的硫酸铵或者撒施不均匀,就会造成根系变黑腐烂。

防治措施:在施用硫酸铵时要注意,不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是或者叶片上有水滴时进行,以免肥料粘附在叶片上,施肥要保持水层,翻耕一次,有利于根系吸收。

3、石灰氨灼伤症状和原因:受害叶片开始变得暗红,后灼伤呈很多散生大小不一的赤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不久后叶尖枯死,为赤褐色,就向火烧过一样,严重者根系变黑枯死。

主要原因是因为石灰氮食用斑点造成,使得粉粒粘附叶片上,导致出现褐色或暗绿色的水浸状病斑。

防治措施:再用石灰氨做基肥时要在撒施后干耕一次,过一周后在灌水插秧,这样比较安全。

此外石灰氨不宜直接追肥使用,需与10倍湿土混合堆放10-20天,保持湿润,待其毒性消除后在施用。

以上是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百度文库。

肥害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

肥害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

肥害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农作物施用化肥不当或过多,会导致枝叶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或烧苗、萎蔫,轻者造成减产,重者整个植株死亡。

1、产生肥害的原因(1)失水:如一次施用化肥或人畜粪尿过多,或施肥时水分不足,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细胞吸水困难,甚至失水,易引起烧苗或萎蔫。

(2)烧伤:当施入过多的碳酸氢铵、尿素或者未腐熟的有机肥时,在量的氨气能烧伤作物叶片。

(3)中毒:如过多施入某种元素,造成该元素过剩症,引起中毒;施用氮肥过多时,氮肥在消化过程中,常会产生亚硝酸积累,发生亚硝酸毒害,表现为根部变褐、叶片变黄等。

2、肥害的防止(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在腐解过程中,和土壤颗粒形成无机-有机胶体,能吸附较多的施入肥料的阳离子,使土壤溶液浓度不致升得过快,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肥害的发生。

(2)合理施用化肥:根据作物的营养特点,配合施用氮、磷、钾及微肥,同时注意施用方法和施肥量。

一般重施基肥轻追肥,追肥的一次用量不能过多。

另外,每亩施用碳酸氢铵不得超过30千克,尿素不得超过10千克。

(3)其他措施;当肥害发生后,可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如水稻氮肥过多,易倒伏,可通过追施磷肥、钾肥,或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液等,都能缓解肥害的发生。

如何看土壤的肥瘦1、看土壤颜色。

肥土土色较深,而瘦土土色较浅。

2、看土层深浅。

肥土土深一般都大于20厘米,瘦土相对较浅。

3、看土壤适耕性。

肥土土层疏松,易于耕作。

瘦土土质黏犁,耕作费力。

4、看土壤淀浆及裂纹。

肥土不易淀浆,土壤裂纹多而小;瘦土极易淀裂,易板结,土壤裂纹少而大。

5、看土壤保水能力。

水分下渗慢,灌一次水可保持6-7天的为肥土地;不下渗或沿裂纹很快下渗的为瘦土。

6、看水质。

水滑腻、黏脚、日照或脚踩时冒大气泡的为肥土;水质清淡无色,水田不起泡,或气泡小而易散的为瘦土。

7、看夜潮现象。

有夜潮,干了又湿,不易晒干晒硬的为肥土;无夜潮现象,土质板结硬化的瘦土。

8、看植物。

生长红头酱、鹅毛草、荠草等的土壤为肥土,长牛毛草、鸭舌草、三棱草、表胡苔、野兰花、野葱等的土壤均为瘦土。

大棚肥害

大棚肥害

近年来,大棚蔬菜发展较快,对发展效益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如施肥稍有不当易产生肥害。

在生产上,一些农户追求高效益心情迫切,单一性施用某种化肥或大量施用化肥,结果适得其反,造成蔬菜生理性障碍,其表现为烧根、伤叶,肥害现象十分突出。

肥害虽然不是病,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几天内就可以全棚覆灭。

现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肥害的类型和发生原因1、氮肥过剩型(1)表现症状。

果菜类蔬菜的叶片大而深绿,叶柄和节间较长,植株易徒长,叶脉间有时会出现黄化,花蕾细长,果实生长缓慢,易落花、落果。

如番茄易得脐腐病,芹菜易得心腐病。

(2)发生原因。

过早进行肥水促秧,如果氮素施用过多,果菜类蔬菜在坐果前,植株的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并影响钙的吸收,使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叶片郁闭通风透光较差,造成落花落果。

2、高浓度盐类危害型(1)表现症状。

叶色黑绿有硬化感,心叶卷曲,嫩叶及花萼部位有干尖现象,植株矮化。

如番茄果肩部有深绿色条纹,与果实其他部位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果实生长缓慢,受危害严重的植株甚至会出现萎蔫、枯萎。

(2)发生原因。

家畜粪尿施用量过大或氯化铵、氯化钾施用过多,使氯离子在耕作层大量积累,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株根系生长受阻,导致烧根现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3、氨气危害型(1)表现症状。

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

特别是在连续阴天转晴时,叶片可出现萎蔫状。

2 ~ 3 天后受害部位变为白色或褐色干枯。

(2)发生原因。

施用未腐熟的鸡粪、饼肥后,在棚内高湿、高温的作用下。

迅速发酵产生氨气危害作物。

另外,直接在土表撒施碳酸氢铵、尿素也会产生氨气,导致植株叶片受害。

4、亚硝酸气危害型。

(1)表现症状。

连续阴天骤晴时极易发生亚硝酸气危害。

发病初期叶缘及叶尖呈水浸状,1 ~ 2 天后病部发白干枯。

急性危害时叶片出现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病斑,甚至整片叶干枯。

(2)发病原因。

氮肥施用过量,土壤通透性差,地温较低,使氮肥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当土壤呈酸性时对蔬菜产生毒害作用。

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doc

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doc

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我们有时会发现,给农作物施肥后,不仅不见植株返青转绿,反而发黄甚至凋萎死亡,这便是“肥害”的结果。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

什么是肥害农作物是根毛表皮细胞的突起部分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收水分的。

农作物根毛细胞溶液与根系周围的土壤溶液之间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根毛细胞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水分便从土壤中通过根细胞原生质向细胞液渗透,这样,农作物形成正常的生理吸收代谢。

反之,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内的水分便向细胞外扩散,形成反渗透作用,使细胞原生质失水与细胞壁分离,引起细胞干枯,停止生命活动,导致植株凋萎死亡。

若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干旱天气施肥浓度过大,容易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失水发生细胞质、壁分离,从而使茎叶凋萎,特别是农作物苗期阶段,细胞液浓度更低,在施肥浓度过大时,更易产生肥害。

因此,施肥时应注意看天、看苗、看肥合理施用,坚持宜淡不宜浓的原则,防止农作物产生肥害。

肥害怎么预防1、选施标准化肥。

2、追肥适量。

碳铵每次每亩不宜超过25公斤,并注意深施,施后覆土或中耕;尿素每次亩施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施用叶面肥时,各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浓度,一般在0.01%-0.1%之间,大量元素(如氮等)在0.3%-1.5%之间,应严格按规定浓度适时适量喷施。

3、种肥隔离。

旱作物播种时,宜先将肥料施下并混入土层中,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4、合理供水。

旱地土壤过于干旱时,宜先适度灌水后再行施肥,或将肥料兑水浇施;水田施用挥发性强的化肥时,宜保持田间适当的浅水层,施后随即进行中耕耘田。

5、化肥匀施。

撒施化肥时,注意均匀,必要时,可混合适量泥粉或细沙等一起撒施。

6、适时施肥。

一般宜掌握在日出露水干后,或午后施肥,切忌在烈日当空中进行。

此外,必须坚持施用经沤制的有机肥,在追施化肥过程中,注意将未施的化肥置放于下风处,防止其挥发出的气体被风吹向作物,以免造成伤害。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肥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03
肥害防治措施
合理施肥
控制施肥量
平衡施肥
根据水稻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 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
注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施 用,避免偏施某种元素。
选择优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选用高质量的肥料,避免使用劣质肥 料,以免造成肥害。
科学灌溉
适时灌溉
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 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
生物菌肥
施用生物菌肥可以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作物 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过量 施肥。
深耕细作
通过深耕细作,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 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 作物抗逆能力。
THANKS
肥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04
生长受阻
肥害会导致水稻生长受阻,植 株矮小、叶片黄化、根系发育
不良等。
产量下降
肥害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因 为植株生长受阻,光合作用效
率降低,养分积累不足。
品质变差
肥害会导致水稻品质变差,如 米粒颜色暗淡、口感不佳等。
增加成本
肥害会导致水稻生产成本增加 ,因为需要投入更多的肥料和
劳动力来弥补损失。
02
水稻肥害症状
叶片症状
01
02
03
叶片发黄
施肥过量或肥料浓度过高 可能导致叶片发黄,严重 时甚至整株枯死。
叶片灼伤
高温天气下施肥,肥料溶 液浓度过高或施肥方法不 当,可能导致叶片灼伤。
叶片畸形
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叶片畸 形,如叶片卷曲、皱缩等 。

农作物肥害怎么防治?农作物肥害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农作物肥害怎么防治?农作物肥害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农作物肥害怎么防治?农作物肥害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如我们所知,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施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若在施肥时施肥不当,不知不会促进农作物生长,还会引起肥害,导致作物发黄甚至枯萎死亡。

那么,农作物肥害怎么防治?现将农作物肥害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肥害的症状1.烧伤型肥害:有的化肥,如碳铵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简单发生很多氨气,烧伤作物叶片,轻者作物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赤黄枯死。

又如前所述,在旱育苗床,施尿素或其他速效性化肥时,盖上农膜,膜上的露珠因肥料浓度大,滴于稻苗叶片上,滴一点便构成一个烧伤似的叶斑。

2.其他肥害现象:用尿素作种肥或拌种,因尿素是高浓度肥料,又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与种子触摸后会影响其发芽,甚至使其损失发芽力。

又如过磷酸钙拌种,如用量过多,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据实验,用1%的硼肥浸大豆种4小时后耕种,彻底不发芽。

氯化肥过量会损伤氯敏感作物。

3.毒害型肥害:有些化肥如石灰氮,如果直接施用,会在土壤中转化,分化过程中发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部。

又如在水稻田施用过量的硫酸铵后,稻根会因硫化氢毒害变黑,引起作物受害甚至逝世。

4.脱水型:由于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施用浓度过大,或土壤水分缺乏,上肥后,土壤内肥料浓度大,引起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形成作物脱水,往往使作物呈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轻者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形成逝世。

二、肥害的预防措施1.选施标准化肥;2.追肥适量。

碳铵每次每亩不宜超越25公斤,并留意深施,施后覆土或中耕;尿素每次亩施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施用叶面肥时,各种微量元素的适合浓度,一般在0.01%-0.1%之间,很多元素(如氮等)在0.3%-1.5%之间,应严厉按规则浓度当令适量喷施;3.种肥阻隔。

旱作物耕种时,宜先将肥料施下并混入土层中,避免与种子直接触摸;4.合理供水。

旱地土壤过于干旱时,宜先适度灌水后再行上肥,或将肥料兑水浇施;水田施用挥发性强的化肥时,宜坚持田间恰当的浅水层,施后随即进行中耕耘田;5.化肥匀施。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如今,先进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也逐渐升高。

但在实际种植中,部分农户由于追求产量,就会大量使用肥料,这样容易引起肥害。

本文将对农作物肥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肥害的预防补救措施,进而提高施肥效率。

科学、适当使用肥料能够维持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环境,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

目前,由于肥料使用不当,经常发生肥害,轻者会造成减产,重者导致农作物死亡。

所以要适当用肥,避免肥害现象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一、农作物肥害产生的原因1、施肥不当施肥过多或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倒伏、烧苗、萎蔫,甚至植株死亡。

发生肥害时,可能出现一种现象,也可能出现几种现象。

比如使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由于其分解时会发热、争氧并放出甲烷等有害气体,导致农作物种子的毒害,发生烧根现象;过量施用硝酸钾、碳酸氢铵、尿素等速效肥,氨气挥发会对叶片造成薰灼,叶片叶尖会变黄,严重会导致作物死亡;施肥量过大或距作物太近,由于化肥分解快,会造成烧种霉变,缺苗断垄。

2、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此种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肥料本身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不合格肥料。

另一方面是肥料虽然符合标准,但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了农作物的承受范围。

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缩二脲、游离酸、氯离子等。

在复合肥制作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方法,高温持续时间久,可能产生缩二脲,会造成农作物烧根、烧苗。

游离酸过量的肥料腐蚀性强,会伤害农作物的种子和幼苗,造成土壤板结。

对忌氯的农作物使用含氯肥料,会严重影响其生长。

土壤呈酸性时,使用含氯肥料,会使土壤酸性加强,促进活性铁和铝的溶解,加重农作物的毒害。

3、盲目施氮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氮肥的需要量较多,于是部分农民认为大量施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大量施用氮肥,会使亚硝酸积累,发生亚硝酸中毒,使农作物根部枯萎,叶片变黄,导致肥害。

二、农作物肥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1、预防措施(1)科学选用肥料肥料必须要选择各种成分含量合格、配方合理、正规厂家制作的标准化肥。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河南农业2017年第2期(上)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主办一、肥害产生的原因(一)施肥不当引起的肥害1.脱水型肥害。

该类型肥害通常是由于化肥一次性施量过大、追肥离根系过近或土壤墒情不足等原因,引起根际土壤肥料浓度过高,作物根系非但吸收不到土壤中的水分,还会反渗脱水。

2.叶片熏灼型肥害。

一种是在气温较高、通风不畅的情况下表施氨水、碳酸氢铵、尿液等速效肥料,氨气大量挥发对叶片造成熏灼,蛋白质变性或合成受阻,叶尖叶片黄化,甚至全株枯萎死亡;另一种是根外追肥肥液浓度过高、撒施追肥肥料粘着在叶片上造成的叶片局部失水灼伤,呈斑块状枯死症状。

3.烧种型肥害。

该类型肥害一般是因为种肥施量过大、种肥同播距离过近、浸种拌种浓度过高,或用过磷酸钙、碳酸氢铵、尿素、石灰氮等化肥拌种等原因所致,会造成种芽损伤、烧种霉变、缺苗断垄等症状。

 4.烂根型肥害。

该类型肥害主要是由于施用的有机肥未经腐熟,分解过程中发热产酸、争养、释放有害气体,为害种子和根系,造成沤根烂种、根系生长不良等症状。

(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引起的肥害1.氯离子。

氯的毒害主要是破坏细胞超微结构,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当氯离子浓度超过耐氯临界值时,开始出现毒害症状。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红麻等耐氯作物临界耐氯浓度在450 mg/kg以上,一般含氯化肥可以正常施用;临界耐氯浓度<300 mg/kg 的烟叶、甘薯、马铃薯、茶叶、柑桔、葡萄、西瓜等忌氯作物,当土壤氯离子含量>50 mg/kg时,不宜施用含氯肥料。

2.缩二脲。

在尿素或以尿素为原料的复合肥生产过程中,若高温(超过133 ℃)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过高会降低种子发芽率,使叶色退淡变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幼苗死亡。

当肥料中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施入土壤后会导致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用作根外追肥的尿素中缩二脲含量不能超过0.5%。

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作种肥。

3.游离酸。

肥害最全知识点总结

肥害最全知识点总结

肥害最全知识点总结一、肥害的原因1. 施肥过量: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浓度过高,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最终导致植物发生肥害。

2. 施肥浓度过高:浓度过高的肥料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3. 不合理的施肥时机: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期、结果期等,施肥过多会使植物生长过于旺盛,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施用错误的肥料种类: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选择错误的肥料种类会导致植物缺乏某些必需养分或养分过量,从而引发肥害。

5.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引发肥害。

二、肥害的表现1. 叶片发黄:植物叶片发黄是最常见的肥害表现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植物受到过量施肥、养分不平衡、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因素导致叶片发生叶缘焦枯、叶片发黄等现象。

2. 叶片枯萎:过量施肥或者肥料浓度过高会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度浓缩,植物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导致植物叶片发生枯萎现象。

3. 植株生长过旺:过量施肥或者使用浓度过高的肥料会导致植物生长过旺,茎叶茂密,但却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出现病虫害:由于植物吸收大量过量养分后,植物的生理代谢功能失调,使得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弱,容易感染各种病虫害。

三、如何预防和解决肥害1. 科学施肥:根据植物种类、生长期、土壤养分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避免施肥过量或者浓度过高。

2. 分期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周期,分期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充分的营养。

3. 调整土壤酸碱度:合理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保持土壤的适宜性,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4.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避免因为养分过剩或者不足导致肥害。

5. 加强农业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茄子发生肥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茄子发生肥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肥害类型
根据肥料种类和施用方式 的不同,肥害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
氮肥过量
土壤中氮含量过高,导致 植物过度生长、叶绿素含 量增加、根系发育受阻。
肥害的定义和类型
磷肥过量
土壤中磷含量过高,导致植物根系发 育受阻、土壤酸化、重金属离子活性 增强。
钾肥过量
土壤中钾含量过高,导致植物叶片边 缘干枯、根系生长受阻。
防治方法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针对性地补 充肥料。
案例三:土壤质量不佳导致茄子生长缓慢
原因
土壤质量差、板结、缺 乏有机质等情况不利于 茄子生长。
症状
茄子植株生长缓慢,叶 片小而黄,根系发育不 良。
防治方法
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 机肥料的使用,合理安 排农作物轮作,定期进 行土壤翻耕等。
抗逆性减弱
茄子受到肥害后,对病虫 害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 染病害。
02
茄子肥害发生的原因
施肥不当
施肥量过大
过量施肥会导致茄子吸收养分 过多,造成肥害。
施肥位置不当
施肥时未将肥料施在茄子的根部, 而是直接施在茄子的茎叶上,导致 烧苗现象。
未腐熟的有机肥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牛 粪等,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热量, 对茄子造成伤害。
土壤质量不佳
土壤板结
长期不进行松土或使用化肥过量,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茄子的吸收能力。
土壤酸碱度不适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茄子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天气因素
干旱天气
干旱天气会导致茄子吸收水分不足,使肥料浓度过高,从而 引发肥害。
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会使茄子水分蒸发加快,同时也会加速肥料分解, 导致肥害发生。

肥害产生的原理

肥害产生的原理

肥害产生的原理
肥害产生的原理是由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增加,超过了作物的需要量。

这会导致以下几个原理:
1. 养分平衡失调:肥料中某种养分的过量供应,可能会抑制其他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作物在土壤中吸收不足其他养分,从而导致养分平衡失调。

2. 烧灼作用:高浓度的肥料直接接触作物的根部,可能导致根部组织受到灼伤。

这可能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3. 土壤酸碱度变化:某些肥料的使用可能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使其过于酸性或碱性,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根系的正常吸收。

4. 土壤肥力失衡:长期过量施用某种肥料,可能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积累,而其他养分的流失,从而导致土壤肥力失衡。

5. 水体污染:肥料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溶解在土壤水中,随着水的流动进入地下水或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中养分的过量,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农作物的肥害种类与现象

农作物的肥害种类与现象

农作物肥害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土壤水分条件、施肥的种类、多少以及方式有关,因作物种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等条件而异。

零星小面积的肥害发生常与施肥不当有关,大面积连片发生的肥害通常是因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作物忍受能力或者特殊的气候条件而导致。

(一)施肥不当1. 过多、过量或过于集中施肥,会导致烧苗、枝叶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萎蔫、重者整个植株死亡。

肥害过程中可出现其中一种症状,也可能出现几种症状。

如:过量施用尿素、硝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等速效化肥,造成灼烧树根;施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施用过于集中或未经腐熟,因其分解发热并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造成对作物种子或根系的毒害,易造成烧根;施化肥过量,或土壤过旱,施肥后引起土壤局部浓度过高,导致作物失水并呈萎蔫状态。

追施量过大,根外追肥肥液浓度过高,使叶片焦灼、干枯,作追肥距根系太近易使作物产生肥害。

一次施用化肥或人畜粪尿过多,或施肥时水分不足,易引起烧苗或萎蔫。

2. 长期大量施用某种肥料导致作物营养失衡。

如氮肥施用过多,还会造成植物硝酸积累,叶片变黄。

硝态氮肥施用过多,易引起作物失绿缺钼。

长期施肥品种不当,加深了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因土壤溶液过高的酸、碱性而伤害作物根系。

(二)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作物忍受能力这类肥料分二种情况,一是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产品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肥料或假肥;二是这类肥料虽然符合产品标准,但其中含有已知或者未知有毒有害物质超出农作物忍受能力所造成的危害。

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1. 氯离子对忌氯的烟叶、茶叶、柑桔、葡萄、西瓜、马铃薯、甘薯、番茄等农作物使用了这类肥料,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含氯化肥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增大土壤中活性铝、铁的溶解度,加重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2. 缩二脲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高温时间持续过长,可能会产生缩二脲,而缩二脲则会导致农作物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产生水稻肥害的原因

产生水稻肥害的原因

产生水稻肥害的原因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肥害问题。

这些肥害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导致水稻肥害的常见原因,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土壤肥力不足水稻生长需要丰富的养分供给,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如果土壤中这些养分含量不足,就会导致水稻生长迟缓、产量下降甚至生长异常。

主要原因包括:•氮素不足:氮素是水稻生长最需要的养分之一,它影响着水稻的生长速度、叶片发育和产量。

缺乏氮素会导致叶片呈现黄化、干瘪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倒伏现象。

•磷酸盐不足:磷对水稻的生长十分重要,它参与了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和物质转运等过程。

如果土壤中的磷含量不足,水稻的生长会受到限制,植株矮小且根系发育不良。

•钾元素不足:钾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调节水分吸收、保持细胞活性和提高抗病性能。

缺乏钾元素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叶片发生焦枯、边缘发黄等症状。

解决土壤肥力不足问题的方法包括施肥、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使用有机肥料等。

2. 优良品种的不适应水稻品种的选择对于水稻的生长和抗病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若选择的品种不适应当地的栽培环境、病虫害的压力和气候条件,就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受到限制。

加上大面积种植相同品种,极易发生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解决优良品种的不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特点和病虫害压力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种植多样化,避免大面积种植相同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3. 病虫害侵袭病虫害是导致水稻肥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褐飞虱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受限,减少产量,甚至引起水稻的死亡。

预防病虫害侵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的卫生环境,及时清除残茬和杂草。

•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优质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遵守农药使用的科学施用原则。

认识甜瓜3种肥害!脱水、烧伤、毒害

认识甜瓜3种肥害!脱水、烧伤、毒害

认识甜瓜3种肥害!脱水、烧伤、毒害
产生肥害的原因是施肥量过大,整株叶片深绿色,甚至可把叶片烧焦;追肥离根系太近,烧伤根系而引起叶蔓枯黄。

甜瓜肥害一般分为三种,脱水、烧伤、毒害。

一、脱水是指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土壤水分不足,施用后土壤局部养分浓度过高,引起水分自作物细胞向土壤的反渗透,而使植物出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即脱水。

脱水轻者发育迟缓,重者导致死亡。

二、烧伤是有的化肥,如碳铵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容易产生大量氨气,烧伤作物叶片,轻者作物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赤黄枯死。

三、毒害是肥料用量过大或石灰氮直接施用,在土壤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尖生长点,从而引起作物死亡。

过磷酸钙中游离酸超过5%,或尿素中缩二尿含量超过2%,导致作物根系腐烂而死亡。

根外追肥浓度过大引起的肥害,要迅速喷清水冲刷植株;施肥烧坏根系的,应灌大水,降低肥料浓度,冲洗土壤。

如苗已烧坏,要及时补苗,中耕松土,以恢复生长。

另外需注意有机肥料必须腐熟再施用,尤其是禽粪要要发酵有机
肥与化肥混杂使用;使用必须先测量并按浓度施用,尤其是氮肥一次不能过多;叶面喷施浓度不宜过高;尿素作叶面肥,浓度不应超过0.3%,喷洒湿润即可;
施肥要距作物根系10厘米左右,并且要深施。

追肥后要立刻覆土,以避免苗期烧苗及肥效丧失。

泥土于旱追肥且要及时灌水,下降浓度,避免发生烧苗景象。

西甜瓜种植联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肥害的主要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农作物肥害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土壤水分条件、施肥的种类、多
少以及方式有关,因作物种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等条件而异。

零星小面积的肥害发生常与施肥不当有关,大面积连片发生的肥害通常是因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作物忍受能力或者特殊的气候条件而导致。

(一)施肥不当
1. 过多、过量或过于集中施肥,会导致烧苗、枝叶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萎蔫、重者整个植株死亡。

肥害过程中可出现其中一种症状,也可能出现几种症状。

如:过量施用尿素、硝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等速效化肥,造成灼烧树根;施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施用过于集中或未经腐熟,因其分解发热并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造成对作物种子或根系的毒害,易造成烧根;施化肥过量,或土壤过旱,施肥后引起土壤局部浓度过高,导致作物失水并呈萎蔫状态。

追施量过大,根外追肥肥液浓度过高,使叶片焦灼、干枯,作追肥距根系太近易使作物产生肥害。

一次施用化肥或人畜粪尿过多,或施肥时水分不足,易引起烧苗或萎蔫。

2. 长期大量施用某种肥料导致作物营养失衡。

如氮肥施用过多,还会造成植物硝酸积累,叶片变黄。

硝态氮肥施用过多,易引起作物失绿缺钼。

长期施肥品种不当,加深了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因土壤溶液过高的酸、碱性而伤害作物根系。

(二)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作物忍受能力
这类肥料分二种情况,一是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产品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肥料或假肥;二是这类肥料虽然符合产品标准,但其中含有已知或者未知有毒有害物质超出农作物忍受能力所造成的危害。

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
1. 氯离子
对忌氯的烟叶、茶叶、柑桔、葡萄、西瓜、马铃薯、甘薯、番茄等农作物使用了这类肥料,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含氯化肥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增大土壤中活性铝、铁的溶解度,加重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2. 缩二脲
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高温时间持续过长,可能会产生缩二脲,而缩二脲则会导致农作物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3. 游离酸
游离酸超标的产品可以伤害植物种子和幼苗,游离酸含量高腐蚀性强,易导致土壤板结。

若含量高于5%,施入土壤后容易引起作物的根系中毒腐烂。

4. 三氯乙醛(酸)
我国曾发生过多起由于磷肥受污染而致害农作物的污染事故。

如2005年浙江出现飞雁牌过磷酸钙肥害事故,全省几万亩农田经济作物受害,因施用了产品包装标识和产品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磷肥造成的。

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磷肥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受污染的废硫酸而引入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毒害物质,而过磷酸钙产品标准未对三氯乙醛(酸)有限制。

除以上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肥料的酸碱度偏酸或偏碱,钠离子含量过高等都可能造成肥害。

之外,养分严重不足的假肥所造成的减产也应该列入肥害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