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2014212版
《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
《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神经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
同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病学、临床神经生理学、电生理学、行为学和神经解剖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各部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各部分的主要理论及其实验方法,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中去。
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2、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过程3、掌握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各种机制4、了解肌细胞的收缩机制二、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1、熟悉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类2、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三、神经元的信息传递1、熟悉突触传递的定义、分类和相关术语2、掌握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定义、分类和组成3、了解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四、感觉系统总论1、掌握感觉和感觉器官一般概念2、了解感受器信号及感觉信息的编码3、了解感觉通路中的信号编码和处理4、掌握感知觉的一般规律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熟悉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各种躯体感觉的特点2、了解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各种内脏感觉的特点3、熟悉视觉、听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功能特点4、了解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的一般概念六、痛觉及其调制1、掌握损伤性刺激引起伤害性感受器兴奋的机制2、熟悉脊髓背角作为痛觉初级中枢的作用3、了解伤害性信息传到脑的几条上行传到通路4、熟悉丘脑作为痛觉整合中枢的作用5、掌握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节段性调制6、熟悉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七、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1、掌握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2、熟悉初级运动皮层和前运动区的定义和作用3、了解皮层神经元的组成4、掌握初级运动皮层和皮层脊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了解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传入6、了解初级运动皮层的运动参数编码过程7、熟悉辅助运动区和前运动皮层的运动功能8、了解后顶叶皮层在运动中的作用9、熟悉姿势的中枢调节10、了解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八、内环境恒定和神经内分泌功能1、熟悉神经体液整合作用的机制2、了解神经分泌的概念和肽能神经元的组成和作用3、了解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4、了解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其他神经反应及行为的整合作用5、了解内环境恒定的节律性特征6、掌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九、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十、边缘系统与动机及情绪活动1、了解边缘系统的形成2、掌握动机的概念及其和边缘系统的关系3、掌握情绪的概念及其和边缘系统的关系4、了解本能行为的神经调节十一、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1、了解脑电、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的概念2、掌握觉醒与睡眠的机制和脑电特征十二、学习与记忆1、熟悉学习记忆的分类2、熟悉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关系4、了解记忆定位和记忆障碍的机制十三、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1、了解语言的一侧优势现象2、掌握几种常见语言障碍的表现和机制3、了解失用症、面容失认症的一般概念参考书目:1、《神经科学》,韩济生,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版2、《神经生物学》,于龙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神经生物学》,寿天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一、名词解释1.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如间隙后,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使某些离子进出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形成电位。
2.电压门控通道:细胞中一种接收外来电位变化,通过通道的开闭而引起细胞膜出现新的电位变化或其他细胞内功能变化的离子通道。
他们具有和离子通道相类似的结构。
但是在他们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些对跨膜电位敏感的亚基或基团。
3.耳蜗电位:在耳蜗未受刺激时,以鼓阶中的外淋巴的电位为参考零电位,蜗管内淋巴所具有的电位。
4.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
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即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
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化学突触,其递质是Ach。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是谷氨酸或γ-氨基丁酸。
5.G蛋白耦联受体: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
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的结合位点。
只见于真核生物之中,参与很多细胞信号传导过程。
6.高尔基腱器官:脊椎动物承受骨骼肌张力的器官。
在腱纤维的纺锤形的腱束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与肌梭的构造相似,能感受肌肉工作中张力的变化。
7.光致超极化:光刺激导致的感受器细胞的膜电位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8.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或细胞通讯能改变细胞命运的一段时期。
9.逆向跨神经元的变性:由于丧失神经元支配的靶组织而使该神经元发生逆向变性或死亡。
10.昼夜节律: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
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人体生理功能也有明显昼夜节律波动。
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节律紊乱,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涉及到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在复习神经生物学的过程中,解答一些复习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学复习题吧!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由哪些部分组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是神经元的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
轴突是神经元的传导器,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神经冲动是如何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神经冲动是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的。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触发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从而将信息传递下去。
3. 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兴奋性突触会增强神经冲动的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更容易被激活。
而抑制性突触则会减弱神经冲动的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更难被激活。
4. 神经递质是如何参与神经冲动传递的?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触发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从而将信息传递下去。
不同的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中起到兴奋肌肉的作用。
5. 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是如何形成连接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突触形成的。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会不断生长,并寻找适合的突触连接。
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形成。
突触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以及突触结构的稳定性。
6. 神经系统中的可塑性是什么意思?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指的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可改变性。
这种可塑性使得神经系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得以实现。
神经可塑性主要有两种形式:突触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
神经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考试复习题1G蛋白能与GTP结合的蛋白质称为G蛋白。
它能介导神经递质、光、味、激素和其它细胞外信使的作用2视觉感受野在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在视网膜中有一个代表区,该区内的光学变化若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3音调定位耳蜗基底膜不同部位对声音不同频率的感受呈有序排列,称为音调定位,或音调组构4运动单位当一个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会引起其支配的若干肌纤维收缩,它们就组成一个完成肌肉收缩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称运动单位5容受性舒张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的刺激可反射性的通过迷走神经中的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6生物节律:机体内各种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 7交互神经支配:这种肌梭传入直接兴奋同名肌和协同肌,并听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颉顽肌的现象8 交叉伸反射:随着被刺激肢体的屈曲,对侧肢体则产生一个相反地活动,即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肢体伸出,称……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性质10牵张反射: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1突触整合:不同突触的冲动传入在神经元内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不是突触电位的简单代数和,其本质是突触处激活的电导和离子流的对抗作用,从而控制膜电位的去极化和超极化的相对数量。
12马赫带现象:即人们主管觉得靠近亮暗边界,亮则更亮,暗则更暗的现象。
13膜片钳记录技术:通过记录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分析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规律的技术。
14局部电流:给予神经元膜去极化电刺激引起的电紧张电位及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引起的阈电位以下的去极化,代表了神经元膜的局部兴奋性变化。
15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位,在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中,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16神经调节:是有神经元产生的化学物质,它的功能是调节信息传导效率,影响神经递质的效应。
神经生物学2复习整理 【终极版】
神经生物学2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1.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舒缩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所形成的。
2.外呼吸:又称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消化: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4.吸收:指食物的成分或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5.渗透性利尿:使用可被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来提高肾小球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以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6.水利尿:大量饮入清水后,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的生成和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这一现象称为水利尿。
7.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统称为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呼吸时,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和血液的交换。
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8.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为肺活量。
肺活量的大小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一定程度上可衡量肺通气功能。
9.胃粘液屏障:胃上皮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排出后覆盖在黏膜表面,形成胃黏液屏障,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10.激素:腺细胞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
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运送和组织液扩散对靶组织或细胞发挥作用。
它不是代谢产物,也不是神经递质。
11.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这个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这个血糖浓度正常值为180mg/100mL。
12.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
通常用kJ/(m2·h-1)表示。
二、着重部分(简答3题*5分=15分:论述3题*10分=30分,共计45分)1.比较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区别:答:安静状态下,呼吸平稳而均匀。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2014212版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 我们的锅版名词解释10*3 3句话单选10*2简答题7*6+1*8一、名词解释1.突触后电位化学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产生的突触反应,表现为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的变化。
根据变化方向和对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分为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突触后膜超极化形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根据时间参数特征分为快的、慢的和迟慢突触后电位。
根据传递级数分为单突触、双突触和多突触的突触后电位。
2.电压门控通道通过神经元膜电位的改变控制功能状态(开或关)的离子通道,如电压门控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氯离子通道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等。
能够通过开关产生跨膜离子电流,是神经电信号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3.耳蜗电位在安静或给予声音刺激时,耳蜗可产生直流或交流的多种电位,统称耳蜗电位(cochlear potential)。
通常耳蜗电位包括微音器电位、总和电位、耳蜗内电位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等。
4.神经-肌肉接头α运动神经的轴突离开脊髓后直接支配骨骼肌。
Α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是有髓纤维,它们在到达肌肉前先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从而与肌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这种神经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结构成为神经-肌肉接头。
接头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肌肉终板不直接联系,而被充满细胞外液的接头间隙隔开。
终板有规则地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褶皱。
5.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与GTP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而发挥效应的受体。
该类受体特点为,在与激动剂结合后,之后通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
在结构上均由单一的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
由配体结合域和G蛋白结合域组成。
6.高尔基腱器官高尔基腱器官(Golgi tenden organ)是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装置,与梭外肌串联排列。
分布于肌腹与肌腱的连接处。
其结构与肌梭相似,亦呈梭形,表面被结缔组织的被囊所包裹,囊内有数根腱纤维束,也有1--2条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腱纤维束上。
神经生物学期末复习(浙大)神经复习纲要-cc【最终版】
神经科学导论(罗建红)1.你如何理解特定的脑功能定位于不同的脑区?不同的功能定位与不同的神经根,那么不同的功能也很有可能定位于不同的脑部位。
这是有很多实验证明的:①有人曾通过系统的摧毁脑的特定部位,并检查由此引起的而感觉和运动缺陷(Flourens);②broca遇到的一个病人(左额叶上受损伤,自己无法说话,但是能够理解别人的言语)。
认为大脑的这一部分区域负责语言的形成。
总结:特定脑功能定位于不同的脑部位→Flourens 否定了Gall 的颅相说,Paul Broca 大脑分区,建立神经心理学2.脑有哪些组织层次?你如何理解神经元是脑的基本功能单元?脑主要有白质(White matter)和灰质(Grey matter)两个组织构成。
通过大脑的沟、裂、回将大脑以叶的形式进行组装执行不同的功能(额叶、枕叶、顶叶、颞叶)Theodor Schwanm 细胞理论——一切组织均由称为细胞的显微单位构成。
神经细胞通常有一些纤细的投射(突起),从中心的细胞体伸出,神经元是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它们之间利用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感知环境)、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Golgi 神经元的突起是相互融合形成网状结构。
——网状理论Cajal 与细胞理论相一致,认为神经元的突起不是连通的,独立的细胞构成,它们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神经元学说(neuron doctrine)3.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及对环境适应性;保守性:1. 从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很多不同物种存在着相似的恐惧反应(相同的行为特点)。
有利的大概是因为它能够促进逃避天敌。
因为行为反映神经系统的活动,我们可以推断出种恐惧反应的脑机制可能在这些物种是类似的。
2.从枪乌贼巨大轴突上获得的神经电冲动传导的知识同样适用于人类3.大鼠获得重复性自我摄取可卡因的机会时,也会明显成瘾。
环境适应性:猴在树梢上跳跃与敏锐视觉(高度进化的视觉感知),大鼠虽然“鼠目寸光”,但是嘴边的那些触须,具有高度进化的面部触觉感知。
神经生物学复习
神经⽣物学复习神经⽣物学神经系统总论1.神经元的结构①细胞膜:为可兴奋膜,在接受刺激,传播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等⽅⾯起重要作⽤,其上有离⼦通道,受体等。
通道有的是电位门控通道,有的是化学门控通道,有的通道是经常开放的。
②胞体:LM下,核位胞体中央,⼤⽽圆;核异染⾊质少,着⾊浅,有性染⾊质;核仁⼤⽽明显;核周质主要有尼⽒体、神经原纤维等。
EM下可见,RER、核糖体、微管、微丝、 Golgi复合体、脂褐⾊素、多泡体等;某些分泌性神经元还有分泌颗粒。
③树突:结构与胞体中核周质基本相似,有的树突上有树突棘(spine),EM 下可见树突棘中有的有棘器(spine apparatus)。
④轴突:⼀般由胞体发出,也有从树突⼲的基部发出的,发起处呈圆锥形,为轴丘(axon hillock),此处⽆尼⽒体。
轴突表⾯的细胞膜称轴膜(axolemma),胞质为轴质(axoplasm)。
轴质内有⼤量的微管和神经丝、微丝,在其内构成⽹架结构。
细胞器主要有SER及⼩泡等,⽆RER及Golgi复合体。
轴膜可传导神经冲动。
2.神经元功能①信息传递②营养细胞③分泌激素④免疫3.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脊髓(spinal cord)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脑(brain)脑神经:12对,有感觉与运动之分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31对⾃主神经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称为⾃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4.常⽤术语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此部分因富含⾎管⽽在新鲜标本中呈现灰⾊。
⽩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成,髓鞘⾊泽⽩亮。
⽪质:⼤脑和⼩脑表层的灰质。
髓质:⼤脑和⼩脑的⽩质被⽪质包绕,位于深⽅,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灰质团块。
纤维束:中枢神经内⾏程与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纤维束。
神经生物学 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调节、感觉和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神经生物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神经元?它的结构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2. 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请描述整个过程。
3.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简要描述突触传递的过程。
4. 神经递质是什么?它在神经传递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并描述它们的功能。
6. 神经调节是指什么?它与神经传递有何不同?7. 请描述感觉传递的过程。
包括感觉器官、感觉神经元和大脑的相互作用。
8. 运动传递是指什么?请描述运动神经元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
9. 神经发育是指什么?请简要描述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10.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描述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2. 神经可塑性是指什么?请描述它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13. 什么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请描述几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14. 神经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有哪些交叉点?请举例说明。
15.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有何意义?这些复习题涵盖了神经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突触传递、神经调节、感觉和运动等内容。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巩固相关知识,并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经生物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又关键的学科,对于人类的认知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神经生物学的发展也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神经生物学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神经生物学作为一门前沿的学科,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答。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二、问答题:1.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树突(接受、传导兴奋)、轴突(产生、传导兴奋)。
分类: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树突分类:①按树突的分布情况分类:双花束细胞、 a 细胞、锥体细胞、星形细胞。
②按树突是否有棘突:有棘神经元、无棘神经元。
③按树突的构型:同类树突、异类树突、特异树突神经元。
3)、根据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I 型神经元、高尔基II 型神经元。
4)、根据功能联系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5)、根据神经元的作用分类: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6)、根据神经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2.简述突触的分类。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分类:1)、根据突触连接的成分分类:轴—体、轴—树、轴—轴三种最为主要。
2)、根据突触连接的方式分类:依傍性突触、包围性突触。
3)、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I 型突触(非对称性突触)、II 型突触(对称性突触)4)、根据突触囊泡形态分类:S型突触、F 型突触。
5)、根据突触的功能特异性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6)、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化学突触、电突触。
3.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突触。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1)、突触前成分:神经末梢膨大的部分,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状结构,是递质合成、贮存和释放的基本单位,也是神经递质量子释放的基础,可分为①无颗粒囊泡② 颗粒囊泡。
神经生物学复习整理
神经生物学: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神经回路和网络水平乃至系统和整体水平上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基本活动规律的科学。
还研究各种神经和精神疾患的产生机理和预防、诊治方法。
神经元迁移:较早分化的较大神经元先迁移并形成最内层,依次顺序向外;而较晚分化的较小神经元则通过已形成的层次迁移并形成其外侧新的层次;故不论皮质的什么区域,其最内层总是最早分化,而最外层则最后分化。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
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一些神经核内的运动神经元,向被它们支配的肌肉各发出一根很长的轴突,即神经纤维。
这些神经纤维在接近肌细胞,即肌纤维处,各自分出数十或百根以上的分支。
一根分支通常只终止于一根肌纤维上,形成1对1的神经肌肉接头。
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即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
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化学突触,其递质是乙酰胆碱(ACh)。
无脊椎动物如螯虾的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是谷氨酸(兴奋性纤维的递质)或γ-氨基丁酸(抑制性纤维的递质)。
电突触经由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实现信号传递化学突触经由化学递质(neurotransmitter)实现信号传递化学突触传递:即经典突触传递,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电信号(动作电位)诱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跨过突触间隙而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
K+的平衡电位:由K+扩散到膜外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将成为阻止K+外移的力量,而随着K+外移的增加,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也增大。
当促使K+外移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经膜的K+净通量为零,即K+外流和内流的量相等。
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此电位差称为K+的平衡电位。
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视功能的细胞在厚度约为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视皮层表面的方式呈柱状(或片状)分布。
其包括:方位功能柱、眼优势柱、颜色功能柱、空间频率柱等。
神经生物学总复习
视杆细胞
适宜刺激: 波长为 380~760 nm 的
可见光。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区别
感光细胞 分布 特性
色素
视锥系统
视杆系统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网膜中央、黄斑
视网膜周边区域
对光敏感性差、感受强 对光敏感性高、感受弱
光刺激,视物精确度高、 光刺激,视物精确度差、
司昼光觉
司夜光觉
三种色素、产生色觉
3)少突胶质细胞和施旺细胞参与神经纤维髓鞘 的形成。
4)小胶质细胞参与中枢内的免疫反应。
突触
定义:是神经元传递的重要结构,它是神经元 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 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 传递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分类: 按传递方式分
化学性突触 电突触:缝隙连接
1、电突触
或改变受体的空间构型使递质不能产生生物学效 应的化学物质(一般指药物制剂)。
⑶ 配体(ligand): 激动剂、拮抗剂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激素等化学信号物质统称配体。
Receptor与Ligand结合的特性 ⑴ 相对特异性; ⑵ 饱和性; ⑶ 可逆性; ⑷ 竞争性;
第四章 神经系统的视觉功能
1.视觉感受细胞
α-γ共激活
α运动神经元受到刺激而肌肉发生收缩时,梭内肌纤维被放松, Ia纤 维的传入放电相应的中断。在刺激α运动神经元的同时也刺激γ运动 神经元,从而造成α-γ共激活时,Ia纤维的传入冲动就不会中断。 这一现象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γ运动神经元调节肌梭的传入 活动。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与小脑一样没有直接到脊髓的传出神经,也是 间接的控制运动
第三章
一.神经递质
最新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一、名词解释1.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如间隙后,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使某些离子进出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形成电位。
2.电压门控通道:细胞中一种接收外来电位变化,通过通道的开闭而引起细胞膜出现新的电位变化或其他细胞内功能变化的离子通道。
他们具有和离子通道相类似的结构。
但是在他们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些对跨膜电位敏感的亚基或基团。
3.耳蜗电位:在耳蜗未受刺激时,以鼓阶中的外淋巴的电位为参考零电位,蜗管内淋巴所具有的电位。
4.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
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即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
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化学突触,其递质是Ach。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是谷氨酸或γ-氨基丁酸。
5.G蛋白耦联受体: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
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的结合位点。
只见于真核生物之中,参与很多细胞信号传导过程。
6.高尔基腱器官:脊椎动物承受骨骼肌张力的器官。
在腱纤维的纺锤形的腱束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与肌梭的构造相似,能感受肌肉工作中张力的变化。
7.光致超极化:光刺激导致的感受器细胞的膜电位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8.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或细胞通讯能改变细胞命运的一段时期。
9.逆向跨神经元的变性:由于丧失神经元支配的靶组织而使该神经元发生逆向变性或死亡。
10.昼夜节律: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
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人体生理功能也有明显昼夜节律波动。
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节律紊乱,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说1、神经元2、神经调质3、离子通道4、突触5、信号转导6、受体7、神经递质8、味蕾9、神经锥10、视网膜11、迷路12、习惯化13、敏感动12、学习13、记忆14、陈说性记忆15、边沿系统16、突触可塑性17、量子开释18、动作电位19、阈电位20、突触传达二、依据现有神经生物学理论,判断以下看法能否正确?并简单地说明其原由。
1、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的数目是不停增加的。
2、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西班牙的哈吉尔(Cajal )、英国的谢灵顿(Sherrinton )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做出了优秀的贡献,并所以获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中哈吉尔主假如因创办了条件反射理论,谢灵顿主假如因创办神经元的理论,而巴甫洛夫主假如因创办反射(突触)学说。
3、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行其功能的主要细胞,但其数目在神经组织其实不是最多的。
4、海马的 LTP均与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形成的体制相关。
5、神经系统的功能学研究方法和形态学研究方法是实质上不一样的两种方法,所以迄今尚没有方法把功能学和形态学研究联合起来。
6、一个神经元一般只存在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7、哺乳动物特别感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一般感觉的形成则一般不经过丘脑的投射。
8、语言的优势在大脑左半球,所以语言的形成与右半球没关。
9、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所形成突触的数目是不停增加的。
10、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验资料的应用对一些神经生物学理论的创办有重要的作用,此中海兔对乙酰胆碱作用的认识,鱼类的电器官对学习记忆体制的论述,枪乌贼对细胞生物电离子学说的成立有重要的意义。
11、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行其功能的主要细胞,其树突和轴突分别有接受和传入迷经信息的作用。
12、REM睡眠与觉悟时脑电图相像,而这两个期间脑和躯体状态有显然的不一样。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二、问答题: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2. 简述突触的分类。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4. 试述电突触的结构特征。
5.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第二章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和静息电位一、名词解释: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二、问答题:1. 神经元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哪些?2.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性是什么?3. 简述钠钾泵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4. 比较生物电记录技术的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
5. 静息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6. 综述静息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7. 简述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第三章神经电信号和动作电位一、名词解释:局部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动作电位离子电导兴奋兴奋性阈强度二、问答题:1. 离子学说的要点是什么?2. 简述局部电位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3. 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4. 简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条件及依据是什么?5. 综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6. 综述动作电位-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7. 试以阈电位概念解释动作电位的触发机制。
8. 试述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神经电信号的传递一、名词解释:化学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整合突触可塑性二、问答题:1. 简述神经电信号传递及其传递方式2. 试述化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比较EPSP和IPSP的产生及其特征。
4. 简述突触后电位的整合。
5. 简述突触传递的调制方式。
6. 简述突触可塑性及其产生机制。
7. 简述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及作用。
第五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一、名词解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戴尔原则二、问答题:1. 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2. 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简述Ca2+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4. 简述递质共存现象及其生理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 我们的锅版名词解释10*3 3句话单选10*2简答题7*6+1*8一、名词解释1.突触后电位化学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产生的突触反应,表现为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的变化。
根据变化方向和对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分为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突触后膜超极化形成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根据时间参数特征分为快的、慢的和迟慢突触后电位。
根据传递级数分为单突触、双突触和多突触的突触后电位。
2.电压门控通道通过神经元膜电位的改变控制功能状态(开或关)的离子通道,如电压门控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氯离子通道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等。
能够通过开关产生跨膜离子电流,是神经电信号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3.耳蜗电位在安静或给予声音刺激时,耳蜗可产生直流或交流的多种电位,统称耳蜗电位(cochlear potential)。
通常耳蜗电位包括微音器电位、总和电位、耳蜗内电位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等。
4.神经-肌肉接头α运动神经的轴突离开脊髓后直接支配骨骼肌。
Α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是有髓纤维,它们在到达肌肉前先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从而与肌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这种神经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结构成为神经-肌肉接头。
接头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肌肉终板不直接联系,而被充满细胞外液的接头间隙隔开。
终板有规则地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褶皱。
5.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与GTP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而发挥效应的受体。
该类受体特点为,在与激动剂结合后,之后通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
在结构上均由单一的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
由配体结合域和G蛋白结合域组成。
6.高尔基腱器官高尔基腱器官(Golgi tenden organ)是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装置,与梭外肌串联排列。
分布于肌腹与肌腱的连接处。
其结构与肌梭相似,亦呈梭形,表面被结缔组织的被囊所包裹,囊内有数根腱纤维束,也有1--2条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腱纤维束上。
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支配同一肌纤维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主要功能是对肌肉主动收缩的张力信息进行编码。
7.光致超极化光致超级化是光感受器的换能机制。
是光照引起感受器细胞超级化效应的过程。
存在于外段膜上的视紫红质被光照激活后,视蛋白构象改变激活G蛋白,继而激活磷酸二酯酶(PDE), cGMP水解,钠通道关闭导致超极化。
8.关键期发育命运受环境影响的一个特定时期或细胞间通讯能改变细胞命运的一段时间叫“关键期”。
如关键期视剥夺导致视皮层眼优势柱和方位柱图形变化9.逆向跨神经元的变性变性是神经元的死亡性变化,是一种退行性改变。
失去靶组织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现象称为逆向跨神经元变性。
失去传入神经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现象称为正向跨神经元变性。
10.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是指周期大约为24h的生物节律。
具有内源性(endogenous)和协同性(entrainment)两个基本特性。
哺乳动物时程分布受昼夜节律控制的生理活动包括睡眠-觉醒、体温调节、激素分泌、精神/运动、记忆等。
11.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包括即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通常情况下,一条信息在几秒钟内就会从意识中消失,但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操作,需要临时地、主动地保留或复述某种有用信息,即时记忆的内容在时间上得到延续,就是工作记忆。
例如心算的时候需要在脑内将第一步计算结果临时保存下来,用于下一步计算。
12.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被称为生长锥。
它是一种高度能动的细胞结构特化形式。
它的三个结构域是中央区、片状伪足和丝状伪足。
13.味蕾许多味觉感受器细胞和一些支持细胞、基细胞共同组成洋葱状的味觉感受器。
排列在舌头山表面遍布的乳头上,包括轮廓(环状)乳头、叶状乳头、真菌状乳头而丝状乳头上无味蕾。
14.边缘系统1952年,美国生理学家Paul Maclean将Broca边缘叶、Papez回路中围绕脑干相互联系与情绪体验、表达有关的解剖结构称为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的出现使动物具有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15.最后公路分布于脊髓腹角内侧和外侧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不同的中间神经元群和不同的下行通路控制,所有信息最终汇聚到运动神经元上,再由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的收缩。
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运动(包括反射性运动和随意运动)都需要通过运动神经元才能实现,故运动神经元被称为运动系统的最后公路。
16.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复制、高度增殖能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向特定类型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特殊或低分化细胞的总称。
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成体脑的脑室下区、室管膜区和海马。
17.嗅球是传递和处理嗅信息的初级中枢。
功能包括:1.接收和处理从嗅神经传入的嗅感受器神经元的信息;2.向前脑各部嗅皮层输送其处理后的信息;3.从中脑和前脑的中枢通路得到指令以调制和整合嗅信息。
18.神经元突触容量每个神经元能在树突和胞体上接受有限数量的突触,这个数量叫做神经突触容量19.LTD长时程压抑(long-term depression,LTD)是指突触强度的长时程减弱。
浦肯野细胞 (Purkinjecell,PC)接受攀援纤维(climbingfiber,CF)和平行纤维(parallelfiber,PF)的输入,平行纤维和爬行纤维的配对刺激后,细胞对平行纤维的长时程刺激出现反应的抑制。
广泛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如海马、小脑皮层和新皮层等脑区。
在海马,LTD可在产生LTP的同一突触被引出,但所给的刺激频率是不同的。
20.联合型学习个体能够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联系或预示关系,这种学习称为联合型学习。
可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中,个体懂得刺激A出现预示刺激B出现;操作式条件反射中,个体懂得特定行为反应预示特定结果。
21.选择性注意在感受器感受到许多事物时将注意选择性地集中在某一个对象上称为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存在于视觉、听觉、躯体感觉、位觉等不同的感觉模式上。
当不同模式的感觉信息同时进入我们的大脑时,由于选择性注意机制,大脑能够优先注意其中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22.感受野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都在其视网膜有一个代表区,在该区内的光学变化若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特定的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
感受野是感知的基本单元。
分为感受器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组成。
23.(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功能的细胞,在厚度为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视皮层表面呈柱状(或片状)分布。
在同一柱内的神经元的感受野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分为方位功能柱、眼优势柱、空间频率功能柱和颜色柱。
24.神经元学说西班牙CAJAL观察了全部神经组织,提出神经细胞是彼此独立,互不连接的神经元学说。
认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发生,遗传,结构,营养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神经通路、神经回路和反射弧都是以简单或复杂的形式连结或排列而组成的。
二、简答题1.为什么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存在轴突再生?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许多抑制CNS轴突完全再生的因素:1)神经胶质瘢痕的形成;2)细胞微环境:CNS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释放nogo分子,抑制轴突生长;3)靶组织的抑制作用;4)异位突触的形成;5)神经元本身的因素:一些轴突生长相关的蛋白表达量低。
2.简述从神经管到大脑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神经管前端首先膨胀成3个脑泡,分别为前脑、中脑、和菱脑。
同时在两个地方向腹部方向发生弯曲,分别为脊髓和菱脑结合处,称为颈曲,另一个为菱脑和中脑结合区,成为头曲。
稍后在拉长的菱脑中端脑桥部位两侧出现了向背部的弯曲,称为桥曲。
在发育中颈曲和桥曲最终会被拉直,但头曲却一直保存下来,称为大脑和脑干以及脊髓的分界线。
紧接着进入5个脑泡的阶段,前脑泡分化为位于顶端的端脑和紧接的间脑,菱脑泡分化为较前的后脑和后端的末脑,中脑泡则不进行分化,其腔最终成大脑导水管。
成熟阶段端脑泡发育成大脑半球,间脑泡分化成背部的丘脑和腹部的下丘脑;后脑泡变成负责运动的小脑;末脑泡发育成称为神经中枢的延髓。
从发育的前脑两侧生成两个视泡。
3.在海兔的缩腮反应中, 敏感化与经典条件反射都能引起更强的缩腮反应。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引起差异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区别主要表现在:1)产生反应的分子基础不同;2)前者为联合型学习记忆,后者为非联合型学习记忆。
3)经典条件反射主要通过钙内流,激活钙调蛋白进而提高AC活性。
而敏感话主要通过5-HT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再激活AC;4)敏感化是单独出现的(US),而经典实验是配对(CS和US)出现的,且经典实验的反应更强,原因在于:敏感化中中间神经元释放5-HT作用于感觉神经元末梢5-HT受体,通过G蛋白通路使得胞内cAMP浓度上升,而经典实验除了通过G蛋白通路之外,还可以通过打开钙离子通道,使钙离子内流的方式进一步产生更多的cAMP,从而使反应更强烈。
●海兔敏感化:通过伤害刺激刺激尾部的感觉神经元,通过中间神经元使得鳃部感觉神经元神经递质释放增多,使得运动神经元敏感话化。
1)中间神经元释放5-HT;2)作用于感觉神经元末梢5-HT受体,激活AC使得胞内cAMP浓度上升3)cAMP激活PKA使得K离子通道磷酸化关闭,AP延长,钙内流增加,使得更多的递质释放。
●海兔经典条件反射的分子基础:1)非条件刺激US经过中间神经元(5-HT)激活运动神经元使感觉输入敏感化。
2)配对给予条件刺激CS和US,比单用US引起AC(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程度更大,因为CS使更多Ca2+进入突触前末梢。
Ca2+/calmodulin与AC结合增强AC活性及对5-HT的反应,产生更多cAMP,激活PKA,使K通道磷酸化关闭,导致AP延长,使得更多的递质被释放。
3)cAMP-PKA途径在海兔经典条件反射中起重要作用。
4.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区别是什么?神经组织的细胞成分主要分为两类,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5.电突触的结构以及传导特点是什么?根据目前已经发现的证据,在哺乳类动物神经系统中,电突触主要分布及其传递的优点是什么?结构:是一种缝隙连接,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以及突触间隙构成,但两膜间隔仅2-3nm。
两侧膜无增厚特化,无突触囊泡。
超微组成:相邻膜上排列多个连接子。
连接子是由六个蛋白质亚基连接,中间一个亲水孔道的结构。
两侧膜上的连接子准确对接,形成缝隙连接通道。
传导特点:电突触有以下几个传导特点:①以电信号为媒介,不需依靠神经递质②几乎无突触延搁,可以实现几个神经元几乎同步去极化③相接触的两细胞细胞质相同,通过离子流动来产生电流,离子流动是双向的,故在电突触中电信号的传导也可以是双向的④突触后神经纤维较细,电阻较大,于是在相同电流下可产生较大的电压⑤突触后电位形状大小与突触前电位相关,电传导会有损耗,但只要有离子流动,就有动作电位产生,在阈值之下的电位也可以引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