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简单了解干冰的特点;②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活动探究,发展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和思维,体现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②体会化学就在身边,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一、探究收获( 请将你从每个环节的收获填于下列表格中)二、学以致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Ⅲ纸花不变色;Ⅳ(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3)该同学进行了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三、自我评价1. 鉴定二氧化碳常用的化学方法是()A.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C.观察气体的颜色 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3.干冰可用于。

干冰在汽化时 (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4.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色,原因是;加热后,溶液变色,原因是。

5.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

由于发生作用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证明里面的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6.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中,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气泡(CO2)。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简单了解干冰的特点;②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和思维,体现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②体会化学就在身边,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二、设计思路:由于本课题位于教材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涉及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设计应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现有程度,不宜将知识过于深化。

因此本设计以展示二氧化碳的“奇妙”为主线,通过视频、实验等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在体验和感悟二氧化碳的种种奇妙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用途等。

课堂后续部分将留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交流及当堂训练巩固。

实验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本设计在实验展示上,力求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采用更贴近生活、更活泼有趣的实验教学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奇妙之二“CO2水中大变身”中,力求在“变”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欣赏、参与魔术及魔术揭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期盼并及时掌握化学知识。

基本思路:1.通过推荐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并可将对学生的教育延伸至课下。

2.主体知识:以二氧化碳的神奇为主线,通二氧化碳四个方面的神奇展开探究:(1)奇妙之一:是恶魔还是天使——结合温室效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二氧化碳;(2)奇妙之二:水中大变身——通过师生配合演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引出一个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魔术;(3)奇妙之三:灭火大师——结合实验展示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作用。

(4)奇妙之四:变化无穷——通过视频演示干冰的用途,展示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各种应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与反思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与反思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理解;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葡萄糖 + 氧气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度比(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运动速度慢,再加上二氧化碳分子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能力强,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就像在地球表面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是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即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a.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二氧化碳的用途(1)可作为温室肥料。

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不燃烧。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情分析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情分析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情分析
学生关于二氧化碳的生活经验很丰富,主要分散在用途和环境领域,对性质领域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很容易,但是就此阶段的发展水平而言,学生在分析有关问题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上面会存在不足。

设计实验的能力是教学的发展点,也是障碍点。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定准起点,搭好台阶,把学生推向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本节课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主要是围绕密度和水溶性两方面进行的。

对于化学性质,主要是学习了和水反应,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还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和不供给呼吸。

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时,进行实验的设计,学生缺乏严谨性。

在高低蜡烛实验中,蜡烛倾倒,应避免从顶部瞬间倒下,否则会出现高的蜡烛先熄灭的情况。

在探究二氧化碳的贪睡溶时,学生基本都能正确操作,也能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结论。

在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时,借助上面水溶性探究,往里面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学生很容易会错误地得出紫色石蕊液变红的时二氧化碳的结论。

在设计实验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对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已经知道现象,但是对于原理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通过本节课,学生对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让实验设计更加严谨,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二氧化碳”,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是本册书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探究了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难点是:学习二氧化碳有关知识时与我们身边事物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b. 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c.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d. 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能力目标: a.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b.初步学会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德育目标: a.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b.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三、教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受到教育。

四、教学程序二氧化碳气体是学生熟悉的物质,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知识,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师生共同学习讨论研究的情景,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情景】由“死亡之谷”引入,并由此进入二氧化碳的学习。

【板书】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5分钟)【学生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并尝试填课本P39页的表格。

奇妙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二氧化碳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第二课时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本节是学习了空气、氧气后的第三种学生熟悉的物质,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面学习第三章中的重要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所以在教材体系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研究方法看,本节是在学习探究了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物质,对于学生学会怎样探究另一种新物质,了解掌握该物质的性质,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教学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分析学生学习了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和收集气体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装置;2.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3.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设计理念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教具、学具、电教器材和课件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盐酸、稀硫酸、石灰石、碳酸钠教学过程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并思考几个问题: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活动探究:(一)、反应原理探究提示:化学家发现常温下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通过以下三个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分析哪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二)、发生装置的选择碳酸钙是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讨论: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4、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三)、收集方法:(四)、验满方法:。

初中化学_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_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过程与方法:L仔细观察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色;味;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广泛用于O2.“碳”究活动一(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灭火?(2)实验设计:点燃烧一杯中一的一蜡烛z…向其一中缓慢地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一(用玻璃片配合倾倒。

…观一察到什一么现象一?…得出什么结论一?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J2 M(倒二3.“碳”究活动二(1)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汽水瓶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实验设计:用带有塑料管的医用针头2…二端插一入一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一另二端小心地将针头扎入可乐瓶的瓶塞一,…观察到什么现象? 发生了什么反应:L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究活动三(1)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实验设计:向二只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一加入约三分之二体枳的蒸璃水,一立即旋紧瓶塞一,…振荡一,…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一?一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碳”究活动四(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实验设计:(I)将稀醋酸滴到壬燥的石蕊纸花上一,…放立一自登板上(II)将水喷到士燥的石蕊纸花上一,…放在一自瓷板上(HD将士燥的石蕊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内(IV)用水喷湿石蕊小花后将其放A二氧化碳集气瓶内(3)对比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4)如果将第四朵已经变红的石蕊纸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课堂回顾:学以致用:某晚报曾以《半个西瓜三条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 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过的菜窑,半个多小时没见该男孩回家,父母又 先后进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生还。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相关推荐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

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1、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碳酸CO2 H2O H2CO3碳酸二氧化碳+水H2CO3 CO2 H2O3、学生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Ca(OH)2 CO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将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C给学生一些材料,让学生在其中发现二氧化碳的奥秘,体味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有关二氧化碳用途的实例,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己经接触学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于在生活中的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是太清楚,因此在本节课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设计思路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知道研究二氧化碳的内容,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实验,交流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同时也要认识到化学给人类生存环境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危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决定用途。

重点的突破: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通过汽水中气体的实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无限渴求;难点的突破: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师生互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参与进来。

让学生通过性质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3.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趣味实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化学重要性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

4.学法指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侧重于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指导。

同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四、教学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一、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应用。

2.会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动手实践。

二、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三、学习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参考课本P39-41完成下列练习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2、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减缓措施3、请同学利用自己已有知识谈一下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认识°(如:颜色、状态等)(-)科学探究探究一:证明饮料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倒入约2ml的澄清石灰水。

【原创】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原创】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奇妙的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为学生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埋下知识铺垫。

二氧化碳不仅仅作为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关系密切的典型物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好素材;更由于它作为元素(碳)在物质衍变关系中的特殊地位,是建立元素及化合物转化关系的认知结构中重要的代表物。

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及认知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另外,它既承接前面氧气的知识,又联系了后面水和酸碱盐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CO2的性质和用途。

(2)能用所学知识从学科的角度解释与解决一些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问题。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会归纳和提炼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通过教师讲解及引导学生亲历问题探究,学习讨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

(2)形成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

3.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

从生活基础上,学生知道二氧化碳可生产汽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由此提及的“低碳生活”,学生早已从多种渠道知晓。

在知识承接上,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懂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对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等物理性质已经了解,知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对二氧化碳与水等反应了解的并不多。

2.2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2.2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提问与讨论:针对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系统传授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讨论,加深理解。
合作学习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二氧化碳的习题,巩固知识点。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二氧化碳相关话题的了解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前预习阶段提供更多关于二氧化碳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此外,课堂实验环节,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热情较高,但实验安全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实验前加强安全教育,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个性化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阅读拓展资源,提高自己的理解深度。
反思总结:回顾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促进自我提升。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运用PPT、视频等展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备过程和应用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利用化学实验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二氧化碳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实施过程

九年级化学全册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沪教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某某教育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CO2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我们继续学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学习到的物质性质。

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CO2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CO2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CO2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混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

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形象直观,适合初学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CO2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了解CO2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③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②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③关注身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强化环境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CO2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难点: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四、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五、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六、板书设计§2、3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克/升)3、干冰—固态CO2,易升华。

4、能溶于水(1:1)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 + 水→碳酸 CO2 H2O H2CO3碳酸→水 + 二氧化碳H2CO3 H2O CO22.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 + 水CO2 Ca(OH)2 CaCO3 H2O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温室肥料。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奇妙的二氧化碳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应用;3.能够利用布鲁斯特角的概念解释二氧化碳的性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2.布鲁斯特角的概念。

3. 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1.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3.二氧化碳的应用;4.布鲁斯特角的概念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3.2 教学步骤3.2.1 热身:复习前置知识(10分钟)1.请同学们简述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2.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介绍一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3.2.2 新知:教授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0分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简述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性质;2.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列举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生活相关的应用。

3.2.3 实验:制备二氧化碳(30分钟)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操作;2.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2.4 拓展:讨论二氧化碳的应用(20分钟)1.请同学们自选一种二氧化碳应用领域,进行调研;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3.2.5 进阶:讲解布鲁斯特角概念及与二氧化碳的关系(20分钟)1.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了解布鲁斯特角的概念;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布鲁斯特角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并进行汇报。

4.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小组讨论及汇报、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对《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讲解,并设计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和相关的拓展活动,以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应用以及与布鲁斯特角的关系。

教学效果如何呢?首先,我的教学目标首先得到了圆满的达成。

在本课中,同学们除了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之外,还能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并深入了解布鲁斯特角的概念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可爱又实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可爱又实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二氧化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它是构成生命的必需元素之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气态物质的运动原理等内容,都离不开二氧化碳这个实用而又充满趣味的化学物质。

本文的主旨是以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主题,通过设计一套教学方案,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深入了解二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生产、利用及相关实验技术。

2、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1、探究二氧化碳的生产由于二氧化碳的广泛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制得二氧化碳。

例如:碳酸态物质分解,例如发酵、酸碱反应等。

我们的实验中,选取一种最为常见的生产方法——小苏打和醋的反应。

实验操作步骤:(1)分别取一个小瓶子,将瓶子的瓶底的一角切掉;(2)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倒入瓶子中;(3)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醋,再用漏斗将醋注入瓶子中的另一侧;(4)可以发现瓶子中逐渐充满气体,这就是二氧化碳,观察饱和后的二氧化碳停止反应。

(5)将制备好的气体通过硫酸装置收集起来,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入烤面包、饮料等中,也可以在灭火器中使用。

2、二氧化碳对小白鼠的影响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与动物生理的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快速呼吸和心跳等一系列应急生理反应。

实验操作步骤:(1)从动物实验中心取来两只2~3周龄的小白鼠(两只重量应当相当)。

(2)在蒸气消毒过的盆中,加入温度、湿度适宜的食物和水,将两只小白鼠安置其中。

(3)将盆子盖严,同时在盆子中装上储存好的二氧化碳。

通过时间和混合比例,我们可以控制小白鼠的二氧化碳摄入量。

(4)观察小白鼠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反应,比较谁的生理反应最为稳定和快速,从而学习二氧化碳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

3、二氧化碳的气体运动通过加压与减压等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运动原理。

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各实验,开展小型比赛,比较分析结果。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相关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结构等,结合课本插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实验演示与操作: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3.话题三: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列空格。
3.计算题:计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态度和科学道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本章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如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析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学
案分析
奇妙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
目标
知识目标:1、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进行归纳总结。

能力目标: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归纳二氧化碳对生活、生产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化学思想
重点
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法
演示实验、讲解




一、导学: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分别填入下表
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
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我们如何减缓温室效应?
3、请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种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被称为
,它可以用于。

4、请你谈谈二氧化碳对人类的利与弊?
二、精讲:
通过前面学习大家都知道空气有一种成分,尽管只占
003%,但是绿色植物生长却不可缺少它,对人类来说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在自然界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被消耗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环的呢?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学生回答表2—4,教师讲解图2—1
2、温室效应
拓展讲解“温室效应”。

讨论: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如何减缓温室效应?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讨论得出二氧化碳有关的物理性质:
【堂讨论】:
(1)、如果我们用二氧化碳充节日气球,这些气球还能飞上天吗?为什么?
(2)、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特点,向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阅读书本,教师介绍二氧化碳三态的变化:
干冰的用途: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解释或反应表达式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集气瓶中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3、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
4、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对其中一份进行加热并进行颜色的比较
【讨论与归纳】: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堂反馈练习】
、请设计实验来区分4瓶集气瓶中的气体,其中分别为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2、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立在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讨论】:二氧化碳是否有毒?如何检验久未开启的菜
窖或深井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过高?
三、精练:
、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将二氧化碳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五色
.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4、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


①密度比空气大
②能溶于水
③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④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⑤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
A.②③④
B.①④⑤
.③④⑤
D.①③④
、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
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气
B.氧气
.二氧化碳
D.氮气
6、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
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装置:现象

验证的性质。

B装置:现象

验证的性质。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