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合集下载

中国民用航空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

中国民用航空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

第二章中国民用航空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第一节中国民用航空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用航空发展历史教学重点:中国民用航空的初步发展时期教学难点: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史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介绍中国航空先人的飞翔思想和实践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中国水上飞机设计制造第一人:谭根中国人在国内的首次驾机飞行:秦国镛2、近代中国航空的开展及民用航空的起步3、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初步发展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是谁?他死后,被尊为什么?什么是水上飞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初步发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在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国航空公司除担负“驼峰飞行”外,还新开航线执行特殊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表现在哪里?第二节二战结束前后快速崛起的中国民用航空第三节中国成为民航大国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怎样成为民航大国教学重点:国际签订的三个国际条约教学难点:中国民航取得的突破性发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复员运输”与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创建和世界民航活动事务3、国家新旧命运的交替与“两航起义”4、1949-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民航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发展?5、1980年后,中国民航事业发展速度迅速提高,都表现哪些方面?6、1988-2002年,中国民航质量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节中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战略转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民航强国的战略教学重点:省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教学难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民航管理体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中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内容2、中国民航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和三大航空服务保障集团的组建3、省(区、市)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4、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民航管理体制美国的民航管理体制:美国是世界上机场数量最多的国家。

美国把商业性服务的公共运输机场定位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由政府投入为主,交由地方政府管理,绝大多数机场分别归属于当地州、市、县政府,由政府组织公用事业性质的机杨管理局作为机场管理机构。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依靠良好的服务口碑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形象,航空服务一度成为各行业在服务方面效仿和赶超的对象。

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却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各家航空公司的服务差错率都比较髙,旅客对服务差错的投诉也大幅增长。

本文以“我国民航客舱服务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质量理论、顾客满意度及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及其特性的深入分析,分析客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客舱服务质量的对策,从而提升客舱服务质量。

最后对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对我国民航业建立和运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航业;客舱;服务质量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ir transport services rely on good reputation and establish a "service" image among consumers. Aviation Services became the industry to follow and catch up in the service object. However, management of the foundation can not adapt with leading airlines service error rate is higher, passenger complaints about service error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passenger services and future trends " as the object of study, quality of service theory , such a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irlin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 the analysis cabin service process problems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 on the basis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cabin ,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abin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se studies , in order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airline QOS management theory ,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run the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Keywords: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bin; Quality of service一、绪论(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飞机作为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和大型运输服务业已从过去高端、高效、时尚的消费飞速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

中国民航发展简史

中国民航发展简史

两航起义
两航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 “两航”系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公司”或 “中航”)与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航空公司”或 “央航”)的简称。
两航起义
在国共内战后期,中航、央航自1948年起从上海将数十架飞机陆续 移至香港,但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刘敬宜及陈卓林在1949年11月9日早上, 指挥了12架飞机(1架CV-240、3架C-46与8架C-47等)从香港启德机场起 飞前往中国大陆,其中一架飞抵北京,其它飞机飞抵天津。
• 二、制作方法
•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 高约90cm。
•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 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 住。
•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 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 空中生命线”,又称“驼 峰空运”。
驼峰空运
驼峰—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支脉和横断山脉。 海拔在3000米以上,并有5596米的高峰坐落其间。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新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结合民航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旧中国 (1920-1949)
起义领导核心小组除反复研讨行动方案,确定方法步骤和实施措施 外,还深入两航人员中召开骨干会,指导技术行动部署,协调各部门的 行动配合,排除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北飞前的诸项准备工作。
国民政府建立两航
• 一、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 • 二、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央航)

论述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过程

论述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过程

论述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过程引言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是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国内民航运输效率、增强竞争力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本文将从改革的背景出发,逐步论述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过程。

第一阶段:1980年代初期的试点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试点开放民航市场。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成立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实行“两个总部、两个管理”的架构,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

2.开放了部分国际航线,允许外国航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3.建立了独立的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取得了对国内所有商业飞机和机场的监管权。

这一阶段试点开放为后续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4年至2002年市场化改革在1994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民航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化阶段。

主要特点如下:1.实行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分拆和独立经营,推动了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

2.引入了外资,与外国航空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境内的航空公司,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运输能力。

3.实行了票价市场化,取消政府定价,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票价下降和服务质量提高。

4.提出了“三个分离”原则:分离运输、管理和监管职能,明确各方责任,增强效率。

这一阶段的改革措施为中国民航市场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0年市场化深化从2002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民航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主要特点如下:1.建立起以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为核心的民航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2.推行航权制度改革,放宽对外开放程度,吸引更多国际航线进入中国市场。

3.提出“两轨并行、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即国有航空公司与民营航空公司齐头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4.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监管和运营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这一阶段的改革加速了中国民航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市场化与国际化并重自2010年以来,中国民航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民航发展史》课件

《民航发展史》课件

民航法规的未来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
随着公众对航空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的民航法规将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各国政府将加强对航空活动的 监管,确保航空安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民航法规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协调。各国将加强在民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 定国际统一的民航法规和标准,以促进全球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新中国成立后,民航事业经历了多次波折,但仍然在曲折中发
展壮大。
改革开放阶段(1978-至今)
03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民航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
金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民航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现状
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世界航空市场的重要力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机队规模和最 先进的航空技术。
航空电子与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技术的发展
仪表飞行规则(IFR)
早期飞机依靠机械仪表进行飞行操作,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逐 渐实现了仪表飞行规则。
自动控制系统
现代飞机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导航等功能 ,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将飞机的各种电子系统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简化了 飞机操作和维护的复杂性。
05
民航法规发展史
国际民航法规的发展
国际民航法规的形成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需要制定统一的民航法规来规范各国的航空 活动。早期的国际民航法规主要涉及飞行规则、空中航行服务程序和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 。
国际民航组织的成立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国在民航领域的政策和标准,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1947年成立。 该组织致力于制定国际民航法规,推动全球航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航空运输回顾与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航空运输回顾与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航空运输回顾与发展前景分析一、航空概况与现状受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航空需求疲软,形成低基数效应,预测2020年需求同增10.5%;供给紧缩政策加码,民航预飞行系统公布的冬航季计划航班量增速较去年同期缩窄1.0pct,预计2020年全年供给增速10.5%,行业将在弱平衡中逐步改善。

2017年底民航供给侧改革以来,事故征候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发生事故征候587和568起,事故征候率开始下滑,但征候次数总体依旧在高位,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航班正常率虽然同比提升,但同样未达到民航局80%的目标。

2019年1-9月,航班月平均正常率为79.7%,同比提升1.6pct。

时刻资源依旧紧张,供给侧改革或将加码。

2019年冬春航季计划航班表,发现2019年冬春航季航班增速降低至5.8%,为民航供给侧改革以来第二低的航季航班量计划增速,相比2018年冬春和2019年夏秋航季增速分别下滑1.0pct和3.2pct。

对于安全与准点的注重,使得民航局再次压低航班增速,有助于航空供需结构边际改善。

供给不确定性在于B737MAX8复飞,若复飞时间过早或过晚,均将对行业供给产生影响。

西南航空11月8日宣布将波音737MAX客机的复飞计划推迟至2020年3月,预计我国波音737MAX复飞时间将更为靠后。

2019年冬春航季国内航司国际航线增速最高,达到16.2%,主要由于中日航权开放,每周国内航司中日航班量同比增加563班,贡献了30%的航班增量。

而国内航司国内航线增速明显放缓,同增仅5.0%。

另外国际航司增长停滞,同比仅增长0.6%。

2019年冬春航季航班量计划增速下滑,但由于近期一线机场新产能陆续投产,带动运营效率提升,一线机场计划航班量占比有所回升。

若航司将更多的运力投入到非热门市场,需要对航线进行培育或者承受较低的市场需求和收益水平,而一线市场航空需求更为旺盛。

航线结构的改善有助于航司提高航线质量,从而提升航司收益水平。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一、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我国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机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未来民航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有更多的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未来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预测其未来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航空公司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31家航空公司,其中有3家主要航空公司: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

其他航空公司主要以地区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主。

目前中国航空公司数量较多,市场份额大部份被3家主要航空公司占领,这意味着中国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仍然不充分。

2. 机场截至2022年底,我国机场总数达到238座,其中大型机场总数达到73座,民用机场总数达到238座,其中城市小型机场和支线机场数量较多。

机场数量的增多,促进了民航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推动提供了支持。

3. 空管目前中国空管系统正在进行技术升级,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空管系统采用了新的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使得更多的空域可以被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延误和失误的可能性。

4. 产业链中国的民航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机构、飞机创造商等多个方面。

各家公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

这也意味着在发展所有领域时需要开展协同配合和合作。

5. 发展优势中国的民航业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中一大优势是我国拥有庞大市场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

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特殊是机场扩建和低成本航空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市场需求潜力。

三、未来趋势预测和分析1. 快速增长估计未来十年,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速、旅游业不断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快速扩大,将促进民航市场的需求增长。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 虎队部分队员在战机前合影。
2021/6/25
美军运输机载物资 飞越喜马拉雅山。
21
二、筹建时期(1949--1978)
“两航起义”
பைடு நூலகம்
1949年11月9日当时总部迁到香港的 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 刘敬宜和陈卓林宣布两个航空公司4000 余名员工起义,服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并率领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这就是 奠定新中国民航事业基础的著名的“两 航起义”。
2021/6/25
18
•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的飞虎队成立了。队员多半是勇敢、 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 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 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 击落日机的佳绩。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 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 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 称“驼峰飞行”。日本投降后,陈纳德曾协助蒋介石打内 战。近二十年,中美关系改善,抗战史实陆续被披露,陈 纳德与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获得高度的评价。
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是第十四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的 创始人。1937年应宋美龄之邀来华担任笕桥空军军官学校飞 行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纳德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 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日本政府得知此情况,向美国 政府施压,要求所有美国飞行员离开中国。迫于外交压力, 陈纳德的活动转为非公开,他回到美国,私下替中国政府招 募飞行员。1940年11月,美日关系趋于紧张,美国总统罗斯 福终于采纳陈纳德的建议,同意退役人员以志愿航空队的名 义去中国协助抗日战争。
在世界上的排名由第 37位上升到第17位,年 平均增长率为22%。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

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

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

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

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

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2改)

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2改)

我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目录1.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1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史1.2国内民航业的市场结构分析1.2.1我国民航业的产业属性1.2.2民航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1.3民航业发展问题分析2.航空公司部署营销战略的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PEST 模型2.2 航空公司竞争状况分析2.2.1新进入者已具有一定的威胁2.2.2供应商分析2.2.3购买者分析2.2.4替代品的威胁2.2.5现有的竞争对手之间竞争激烈2.3航空公司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以东方航空公司为例)2.3.1优势(航线布局与局部自然垄断)2.3.2劣势2.3.2.1销劣势营2.3.2.2某些专业部门的人才缺乏2.3.2.3人机比过大造成人力成本负担2.3.3机会2.3.4威胁2.3.4.1 三大航空公司的挑战2.3.4.2航空机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2.3.4.3民营航空公司对东方航空的挑战2.3.4.4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垄断经营3.航空公司营销战略的对策研究3.1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与差异化管理3.1.1对市场细分3.1.2对航线细分3.1.3航空公司的差异化管理3.2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3.2.1客户管理的精细化3.2.2服务标准的精细化3.3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3.4兼并中小型机场一一航空公司实施新型营销战略的假想3.4.1国内外机场经营现状3.4.2航空公司兼并机场的可能性3.4.2.1资源的共享3.4.2.2统一规范的服务可以吸引更多客流3.4.2.3投资主体多元化、专业化是机场经营的趋势3.4.3航空公司兼并机场的优势分析3.4.3.1增强优势航空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3.4.3.2以市场为主导符合经济发展规律3.4.3.3兼并是一种新型战略发展方向4总结与展望第一章.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1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民航业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和发展过程。

中国民航业发端于空军,1980年以前实行完全的军事化管理,实行部队建制,并由中央完全控制和垄断。

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历程一、中国民航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建国后,中国民航逐渐开始起步。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非常薄弱,只有一些老旧的飞机和基础设施。

为了发展民航事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引进苏联的飞机技术和设备,并在国内组建了中国民航局。

在这个阶段,民航发展主要以国内航线为主,为国内经济建设和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民航的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2000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航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航空技术和设备,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民航市场逐渐开放,航空公司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1980年代,中国民航迅速发展起来,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都得到了大幅扩展。

此时,中国民航已经能够运营大型喷气式飞机,如波音747和空客A32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航空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三、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建设(2000年至今)2000年以后,中国民航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对民航业的支持和管理。

航空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航线网络也不断扩展。

同时,中国开始制造自己的大型客机,如C919和ARJ21。

这些举措使中国民航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国航空公司也开始与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合作,提供更多的航线选择和服务。

四、中国民航的未来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航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民航业总周转量达到1亿吨公里,到2049年中国民航业总周转量达到1千亿吨公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民航需要进一步提高航空技术水平,加大对航空产业的投入,培养更多的航空人才。

同时,中国民航还需要加强与国际航空业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对航空出行的需求。

总结起来,中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中国民航从最初的薄弱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2007-04-04 20:37 中国改革论坛手机免费访问 | 字体: 大中小 |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一、新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起步于1949年,建立起发展的基本框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而真正的起飞则是在90年代。

1、新中国民航业的初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幕。

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为80年代以后的改革发展和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1)新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1949年11月9日在香港的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爱国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布起义,驾驶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之初,我国只有12条短程航线。

1950年7月开辟三条从国内飞苏联的国际航线。

1950年8月开辟两条国内固定航线。

1951年12月,开辟第一条地方航线。

到1978年,共开辟了162条航线。

航空业务从邮局收寄航空邮件、喷洒药剂消灭蚊蝇到开创航空护林、森林资源普查和航空磁测探矿,航空服务范围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飞机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建国初只有12架小型飞机以及向苏联订购的飞机,后来陆续从英国订购子爵号飞机和三叉戟型飞机、从苏联订购的伊尔-62型和安-24型飞机、从美国订购的波音707型飞机。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新建或扩建了一批机场,至1978年底,用于航班飞行的机场达78个,初步形成能适应当时运输需求的机场网络。

(2)民航体制变迁频繁。

1949年11月成立民用航空局后,民航体制不断变化。

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将民航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民航局作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

国际国内民航安全形势及中国民航对策

国际国内民航安全形势及中国民航对策

二、近十年我国民航安全形势
2.从事后安全管理逐渐向事前安全管理转 变。近十年来,中国民航在总结自身的管理 经验、学习航空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先进做 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事前安全管理模 式,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这使得“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得到更好 的落实。
二、近十年我国民航安全形势
3.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最突出的有三个 方面: 一是逐步推广、采用国际规范和标准。 二是开展对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 定。 三是开展安全评估和审计。
二、近十年我国民航安全形势
4.更加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5.更加重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保障航空安全。
6.体制变革后安全监管得以强化。总局、地区管 理局和监管办的首要职责是对行业安全生产状况 进行监督管理。
一、近十年全球民航安全形势
(二)全球民航安全历史演变、现状和事故分析
全球民航航空运输旅客死亡率从1945年的2.78 人/亿客公里下降到1995年的0.025人,五十年间死 亡风险减少了100倍。全球27000公斤以上商用喷气 航空器每十年全损事故率由60年代的6.21次/百万 架次,下降到21世纪前五年的1.15次,平均每十年 下降1/3。
三、未来十年民航安全展望
3.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生 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以法人代表为第一 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 监管机构的监管责任,实行监管责任追究制安全审计。安全审计将在三个层次上 进行:一是国际民航组织对中国民航实施的普遍安 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该审计侧重评估中国 政府的安全监督能力。二是我国政府对民航系统进 行的联合安全审计,目的是检查运行系统的安全隐 患,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安全整改,提高全行业安 全运行水平。 三是企业应进行内部安全审计,企业 对自身遵守政府规章标准、履行安全责任的状况进 行系统性的评估,查找和修正本企业安全系统缺 陷,这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民航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民航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民航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改革方向民航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用航空运输和相关产业的总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民航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商业航空公司诞生于1914年的美国,当时美国邮政局与一家名为“雪山飞行公司”的航空公司共同合作,开始进行航空邮递服务。

此后,民航业逐渐发展起来。

1927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家商业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实现了飞机的商业化运营。

此后,欧洲、亚洲等地区也纷纷成立了民用航空公司,民航业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

20世纪后半叶,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兴起,民航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航空器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升,航线网络不断拓展,航空旅游变得越来越便捷。

同时,航空公司通过不断竞争和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选择,吸引了更多的乘客。

民航业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方式。

然而,随着运输需求增长,民航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空域资源紧张。

由于航班密度增加,空中交通管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航班延误和飞行效率低下。

其次,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航空燃油消耗较大,造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此外,航空公司的经济状况也较为严峻,尤其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价格竞争,使得盈利能力下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民航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和创新。

首先,加强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机场容量和改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效率。

其次,积极推动航空燃油的节能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推动航空公司的节能减排,提高航空公司的能源效率,减少成本。

此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加强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共赢。

未来,民航业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更加节能环保的飞机,推动航空燃油和排放的减少;二是加强空域管理和机场建设,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效率;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航空运输体系,促进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共享;四是加大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的力度,提高盈利能力,推动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航空产业也在日趋壮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航空产业就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运营民航飞机3623架,其中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占比较大。

在此基础上,我国也开始向着自主研发高端大型客机的目标迈进,纵向完善航空工业链条。

本文将探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航空产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航空产业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中国民族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集团”)的成立,我国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

这一举措为我国航空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民航市场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的民航市场开放也在不断加速。

自2018年3月1日起,我国民航市场已全面开放A、B、C三类航线经营权,取代了原有的单向限制制度。

这一改革旨在进一步鼓励市场竞争,提高行业效率,并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预计未来几年内,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将继续提升,带动我国航空产业的持续发展。

1.3 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我国的航空产业在自主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在研制大型军机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包括歼-20、运-20等。

此外,我国也在逐步向自主研发高端民用客机的方向迈进。

中国商飞CR929,该项目由中俄两国合作开发,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首飞。

通过自主研发,我国可以降低依赖进口的风险,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国际竞争力。

二、未来趋势2.1 空中交通量将继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空中交通量将继续增长。

根据南方航空公司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6.4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9%。

并且在未来的5年里,预计我国民航客流量每年将保持8%左右的增速。

这意味着,我国航空产业将需要更多的新型客机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也为民航机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录前言 (3)一、中国民航总体开展环境 (3)§1.1现有企业的竞争 (3)§1.2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1.3新进入者的威胁.................................................4§1.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1.5供给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二、中国民航开展现状和特点 (5)§2.1中国民航开展现状 (5)§2.2中国民航开展现状 (6)三、中国民航业当前问题及对策 (8)四、结论 (10)参考文献〔References〕 (11)致 (12)中国民航业开展现状及趋势容摘要:经过新中国50年的开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开展而不断开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根底设施建立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从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业还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与民航兴旺国家相比,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诸多差距,尚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

我国航空企业的开展面临极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只有知己知彼,并熟悉和掌握政策环境,在市场尚未平安开放之前尽快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为优势的位置。

因此,本文将着重从航空业现状着手,探讨当前民航所存在的问题,并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民航业开展现状地位对策Abstract:After new China's 50 years of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dvanced way of transportation, civil aviation in our countr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nd continue to grow stronger. Especially in 2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ir traffic continued rapid growth, expanding network, fleet transport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irport and air traffic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exp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ig strides. The development of aviation enterprise in China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also faces pressure from petitors and challenges, only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 and be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e market has not safe before you open to raise their abi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in the future petition in the position of the more advanta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ivil aviation, and trie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Keyword:China's civil aviation state of the art status countermeasures一、中国民航业总体开展环境中国民航自建国以来走过了如许的风风雨雨,从空军到别离出来后的政府部门,再到半国企半市场的混乱局面。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我国航空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航空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航空运输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航空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国家在国际航空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航空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一、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我国航空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航空产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航空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航线网络日益完善,航空运输市场持续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市场,成为全球航空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

1. 航空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航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拥有了数量众多的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空公司,以及厦门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中小型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航班数量和航线网络不断扩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2. 航线网络日益完善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迅猛,航线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已经建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为枢纽的航空网络,国内外航线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飞行航线连接了国内外的主要城市和旅游胜地,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3. 航空运输市场持续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航空运输市场持续蓬勃发展。

据统计,我国国内航空运输客运量年均增长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国际航运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也在8%以上。

航空货运市场亦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为航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航空的未来趋势尽管我国航空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航空业发展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更加严峻的环保压力。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开放以后,中国民航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开放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航业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民航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航空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飞机的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航空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中国航线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中国民航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中国民众对航空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国内外航空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民航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

首先,航空公司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引进了更先进的飞机,在飞机设计、制造和维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其次,中国民航业还推进了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机场、航站楼、跑道等相关设施,提升了机场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中国航空公司积极开拓国际航线,提升了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此外,中国民航业还加强了对航空安全的管理。

改善飞行安全环境,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加强机组和地勤人员的安全培训,全面提高飞行安全。

未来,中国民航业的方向还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更多的航空人才,提高航空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和管理,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民航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之一、为了应对竞争和挑战,中国民航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

未来,中国民航业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高航空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民航发展展望.doc

中国民航发展展望.doc

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十年展望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2010年5月12日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航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之路。

下面我围绕中国民航的发展,就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和发展展望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为427.1亿吨公里、2.3亿人和445.5万吨,与1978年相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6%和14.7%,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166个。

运输机队规模迅速扩大,从2005年底的863架增至2009年的1417架,“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幅为13.4%。

通用航空增长加速,2009年底,通用航空企业已有99家,飞机近1000架,完成作业飞行12.6万小时,比2008年增长13.5%。

各类统计数字揭示了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轨迹,规模、理念、科技、体制等方面的飞跃更为未来发展标定了新的起点:一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发展平台。

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2位;民航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到2009年的13.7%;我国已经连续两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主要航空运输企业具备一定国际竞争能力,整个行业具备一定世界影响力。

二是先进的航空安全理念和水平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持续安全理念的确立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以理念、队伍、法规和责任等“四大体系”为核心的持续安全理念得到贯彻落实;我国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的重大事故率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是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设备大规模投入使用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空管、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京沪穗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空管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革方向 2007-04-04 20:37 中国改革论坛手机免费访问 | 字体: 大中小 |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一、新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起步于1949年,建立起发展的基本框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而真正的起飞则是在90年代。

1、新中国民航业的初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幕。

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为80年代以后的改革发展和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1)新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1949年11月9日在香港的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爱国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布起义,驾驶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之初,我国只有12条短程航线。

1950年7月开辟三条从国内飞苏联的国际航线。

1950年8月开辟两条国内固定航线。

1951年12月,开辟第一条地方航线。

到1978年,共开辟了162条航线。

航空业务从邮局收寄航空邮件、喷洒药剂消灭蚊蝇到开创航空护林、森林资源普查和航空磁测探矿,航空服务范围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飞机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建国初只有12架小型飞机以及向苏联订购的飞机,后来陆续从英国订购子爵号飞机和三叉戟型飞机、从苏联订购的伊尔-62型和安-24型飞机、从美国订购的波音707型飞机。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新建或扩建了一批机场,至1978年底,用于航班飞行的机场达78个,初步形成能适应当时运输需求的机场网络。

(2)民航体制变迁频繁。

1949年11月成立民用航空局后,民航体制不断变化。

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将民航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民航局作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

1954年11月,中国民航局直属国务院领导, 1958年2月,划归交通部领导,后又改为交通部民航总局。

1962年4月又恢复为国务院直属局。

1969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并转发中共民航总局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民航体制和制度的报告》,决定把民航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成为空军组成部分,各项制度按军队执行。

以上管理体制变迁都是根据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决定。

(3)国际交往逐步展开。

这一时期,我国民航以不断扩大双边和多边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交往逐步展开。

1958年7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1929年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1974年2月15日中国政府决定承认1944年《国际民航公约》,9月份中国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理事国。

1975年8月20日正式加入《海牙议定书》。

1977年9月中文被国际民航组织作为工作语言。

1978年中国有保留地加入《关于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在此期间,我国陆续与法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2、以企业化为中心的改革和发展全面展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业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

1980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决定民航总局从1980年3月15日起成为国务院的直属局。

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指出民航是国家的重要运输部门,是一个企业单位,要按照办企业的方针来经营管理。

民航业要打开新的局面,必须走企业化的道路。

从此,民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企业化为中心,改革和发展全面展开的历史新阶段。

(1)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5年1月7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民航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决定现行民航管理体制要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

1987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民航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的报告》。

根据政企分开、减少管理层次和简政放权的原则,将民航局、地区管理局、省 (区市)局和航空站四级管理改为民航局和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组建6家骨干航空公司,并将机场和航务管理分开。

1985年2月12日,中国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成立,至此,除台湾省外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民航管理机构。

1985年12月30日,上海市组建的上海航空公司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自主经营的国营地方航空运输企业。

随后,西南、华东、华北、西北四个管理局和航空公司及双流、虹桥、首都、西关四个机场陆续成立。

(2)以开放姿态加速与国际接轨。

我国民航对外开放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

1980年5月,由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同年9月,我国加入《关于制止劫持航空器的公约》和《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次年3月,中国民航加入国际电信协定并正式启用该协会的加布里尔自动定座第一系统,中国民航所有国际航班实现计算机自动定座,标志我国民航与国际民航的全面接轨。

(3)高起点全面推动民航业发展。

80年代我国民航业以大量引进欧美先进飞机为主要特点,高起点推动民航业的发展。

1980年4月1日,中国民航局决定因国内航班不断增加,航班编号由三位升为四位;从美国订购的波音747SP型飞机加入航班飞行。

1984年9月,全国所有省城民航班机通达。

从1985年8月开始,我国向欧洲、美国订购的现代化大型客机陆续加入航班飞行,一批国产运输机投入运营从而使中国民航运力、技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90 年代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同时,机场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民航运输量出现新增长。

1981-1990年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17%,绝对量年均增加130多万人,旅客周转年均增长率19%,1990年达到1660万人,230亿人次,民航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民航客运量占社会总客运量的由1980年的0.09%,上升到1990年的0.18%,旅客周转量由1.51%上升到3.41%。

3、民航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在80年代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民航业以企业化为中心的全面改革的基础上,进入90年代后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有新的进展,客货运输和各项建设更是飞速发展。

飞机、机场、配套设施建设达到空前规模,到1998年底民航运输飞机达到523架,比1990年增加约2倍,而且增加的都是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新机型。

航班供用机场由1978年的78个增加到1998年的142个,机场等级也普遍提高。

定期航班航线1122 条,比1990年增加2倍左右,其中国内航线983条,国际航线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内通航 135个城市,国际通航34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城市。

在民航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的基础上,90 年代民航运输生产进一步高速增长:1985-1990民航客运量年均增加180万人,年增长率为17 .3%,旅客周转量年增长率为14.5%,而到1991-1995年的“八五”时期,民航运量年均增加7 00多万人,为“七五”时期的3.9倍,客运量年增长率为25.25%,旅客周转量年增长率为24. 2%,均达到民航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也是增幅最高的,比公路客运增幅高出1倍,比铁路客运增幅高出4倍。

二、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 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

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

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

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

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

内陆通往香港和澳门的定期航线有24条,另有23个城市辟有包机航线。

3、运力迅速增强。

1998年底,全国民航共有各型运输飞机523架,其中大中型运输飞机占85%以上。

提供的座位达到8.22万个,提供的商载吨位达到1.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加9 倍和15倍。

新引进的飞机有B777、B747、B767、B757、B737、A340、A310、A320、MD11、MD 82、MD90等。

在增加新飞机的同时,淘汰了老旧飞机。

目前,我国民航的主力机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机龄短、技术新、经济性能好,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益。

4、机场建设成就卓著。

民航业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采取中央投资、地方集资和利用外资等方式,加强对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到1998年,全国通航机场143个,比197 8年增加66个,其中能起降B747机型的机场19个,能起降B737机型的103个。

一大批支线小型机场得到迅速建设和完善,提高了航空运输通达能力。

除重点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哈尔滨、拉萨、太原、大连等一批机场进行改扩建,提高飞机起降能力,改善综合服务条件外,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新迁建了福州、郑州、贵阳、南京、武汉、重庆、济南、银川、桂林、厦门、深圳、珠海、宁波、温州等30多个大中型机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