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3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三节罕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第1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目的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域、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域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培育先生从运动的角度剖析解读锋面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进程与方法目的1、设疑直接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用案例说明气候灾祸发作的缘由和危害。
3、结合我国罕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使先生正确了解天气现象的发作、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时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的辩证唯心主义思想观念,明白迷信监测预告的重要性。
2、使先生了解天文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天文,将所掌握的天文知识运用于实践,指点生活。
【教学重点】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构成及其天气进程。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准运动锋构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说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无【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请各位组长点名,我们要末尾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同窗们,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效果:五一时期你们有没有出去游玩啊?[先生]有。
那么你们在动身的前一天早晨,会不会看一下天气预告,作为出行参考啊?[先生]会。
绝大同窗都会收看天气预告,由于假设下雨的话出去就不怎样方便了。
那看天气预告时,你们是不是只关注能否下雨啊?还会不会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呢?比如说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以及近期的天气走势呢?[先生]会看气温,但是不看走势。
其实天气走势的对我们也是很重要。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掌管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降温、微风等天气〞或许〝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局部地域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气象与气候》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气旋和反气旋的、发展和影响;锋面的形成、分类和天气特征;以及常见天气系统与我国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影响。
教学重点: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气象图表等。
2. 学具:地理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让学生对天气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2.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发展和影响3. 常见天气系统与我国天气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的天气系统,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冷锋、暖锋和锢钝锋;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与对应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基本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天气图表识别不同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带来的具体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表、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图、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介绍锋面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它们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析最近一周内的本地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讨论其对本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天气图中判断气旋、反气旋和锋面系统的位置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6. 讨论与解答(10分钟)学生展示随堂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快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气旋与反气旋定义特点天气影响2. 锋面系统冷锋暖锋锢钝锋天气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地实际天气,推测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
2. 答案作业答案将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天气图分析的能力。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海口市长流中学李秀芳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面的概念与分类;2、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的动机;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地理审美情进趣。
二、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三、教具准备及课件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五、课前布置预习要点:预习课文,并收看昨晚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师]: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海口、北京、哈尔滨、上海四个城市的天气情况。
生]:回答:师]:海口每天的天气是否都一样吗?生]:回答:师引入: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板书)[新知识传授]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一、锋与天气1.气团师]:要了解锋的形成,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
生]:回答。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气团一般很大,单个气团的水平范围可达百万平方千米;“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是由空气组成的。
师]:根据温度差异气团可分为哪两类?生]:回答2、分类:冷气团、暖气团(板书)师]: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
如果是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动画演示:锋面及天气图。
师]: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狭窄的交界面;这个交界面叫什么?生]:锋面。
师]:读课本图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什么?生]:锋线。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重点: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讲解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近期我国发生的典型天气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高压和低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2. 锋面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3.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 答案:(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和低压区域。
特点:高压区域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区域气压低,天气阴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天气系统的知识分析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象图表、PPT课件。
2. 学具:地图、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1)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介绍气旋、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4. 例题讲解:(1)分析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天气。
(2)探讨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天气现象属于哪种天气系统: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气旋 D. 反气旋(2)分析我国某地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预测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气团概念、分类及特点2. 锋面形成、分类及影响3. 气旋、反气旋形成、特点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特点。
(2)分析我国某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判断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2. 答案:(2)根据天气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尝试分析背后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
2.分析以下天气图,识别图中的天气系统,并描述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附上相关天气图,以便学生分析)
3.针对以下天气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在天气系统这一章节,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天气图、解读地理信息方面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基础知识,巩固概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大思维训练力度,提高分析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模拟天气播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创设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模拟天气播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模拟天气播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天气系统的类型、特点和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5)课后作业
布置与天气系统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近期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练习题类型: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气候与气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1. 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3. 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2. 使学生了解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的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
难点: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天气图表;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 新课讲解:a. 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b. 介绍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c. 分析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图表,让学生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的天气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关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常见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分类与特点;2. 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3. 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b. 描述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c. 分析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举例说明。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学会分析天气系统,提高生活品质。
布置一道开放性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期的天气系统,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能够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天气变化的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地理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天气现象?”2. 新课导入:介绍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图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华北高压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对应的天气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2. 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
(2)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2. 答案:(1)气团:一定区域内,气温、湿度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相对均匀的大气块。
锋面:两种不同气团相互接触的界面。
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我国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天气图,识别和预测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天气现象?”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气团: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结合天气图讲解气团的移动规律。
锋面: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和特征,分析锋面天气的特点。
气旋与反气旋:介绍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天气图,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案例分析:讲解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4. 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涉及的天气系统。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天气系统》2. 内容:气团:概念、分类、特征、移动规律锋面:形成、分类、特征、天气特点气旋与反气旋:概念、特征、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系统,描述其特征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天气图,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1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沟通,详细研讨第3~6段1、同学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同学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认真观看云的形态变化,绽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索:(1)语段中清楚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同学回答,老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根据肯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晰。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非常身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均匀,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方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方来说明事物,叫做比方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好玩味。
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外形入手,绽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同学回答,老师示例:(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同学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同学合作完成,老师示例:5、“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殊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与天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天气特征;天气图的认识与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地图、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示范:在黑板上展示天气图,解读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影响。
2. 天气图的解读方法。
3. 重点、难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预测。
本教案以实践情景引入,注重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天气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2.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预测题: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团的概念及其分类、锋面的形成与分类、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天气图,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地图、天气图、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天气现象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关注,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基本概念学习:(1)气团:讲解气团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锋面:介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高压和低压系统:阐述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图,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锋面天气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分析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几道关于天气图分析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气团2. 锋面3. 高压和低压系统4. 天气图分析七、作业设计2. 课后反思: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分析天气图时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2. 实践情景引入:天气图分析的应用3. 例题讲解:结合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4. 作业设计:深入理解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一、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1. 识别等压线:等压线是天气图上最基本的线条,它表示相同气压值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气旋与反气旋的判识、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涉及教材第2529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实际天气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际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地图、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结合天气图进行分析。
(2)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及判识方法。
(3)阐述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 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的形成与影响3. 天气图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
(2)分析我国某地区高压或低压天气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锋面系统: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边界,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2)答案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天气图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1、天气和气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问题】(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学生活动】(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教案公开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天气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天气图、地理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新课内容讲解:(1)气旋与反气旋:讲解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锋面:介绍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
(3)天气图分析:教授如何通过天气图识别各种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旋与反气旋概念特征天气影响2. 锋面形成分类天气特征3. 天气图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多晴朗天气。
(2)根据天气图分析,具体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我国近期天气变化。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观察天气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天气特征。
3. 天气图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旋与反气旋是两种基本的天气系统,其特征和对天气的影响如下:1. 气旋:特征: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北半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气象图表、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天气系统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天气播报、气象观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等,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学会分析天气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关工具,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3.能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
1.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动画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其特征。
2.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
三、课堂实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5.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天气播报、气象观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6.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拓展内容,提高他们的能力;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7.注重课后巩固与拓展,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气象观测、地理知识竞赛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运动会期间天气变化情况引入。
师:这是大连地区自9月23日到10月3 的天气变化情况,请从气温的天气情况猜测一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生:(据现实情况回答)师:这种天气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弄清其中的道理。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_常见的天气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 I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生: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密度、湿度、温度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我们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眼、口、手、脑的结合,分析得到结论,掌握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锋与天气、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这两部分内容都是先介绍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低压槽和高压脊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么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再安排实践活动,配合课本中的案例,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道理。
本节课在第二章的章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即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的影响因素;在整个高中地理中也是主要的一环,使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到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都是尤为重要的。
三、学生分析在学习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和《气压带和风带》两节内容后,学生对于气球上的大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有了足够的基础来学习下面的内容,但学会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学生需要有一个学会分析并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本节课对图片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做到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得到学习经验。
四、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图表简单分析各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并能最终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些天气系统。
故设定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气团概念的了解,能说出锋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对气压图的学习,能理解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低压槽和高压脊的概念。
2、通过对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能说出个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能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运动会期间天气变化情况引入。
师:这是大连地区自9月23日到10月3日的天气变化情况,请从气温的天气情况猜测一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生:(据现实情况回答)师:这种天气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弄清其中的道理。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生: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密度、湿度、温度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我们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我们来看一下冷暖气团的性质比较。
(表展示比较冷暖气团性质的差异)师:那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动画演示)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老师提问)师: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关系是怎样的?生:(集体讨论)。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两侧,哪个是冷气团,哪个是暖气团,为什么?生:因为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在交界面下方一侧的气团是冷气团,在交界面上方一侧的气团是暖气团。
师:很好。
谁来回答一下,什么是锋?生: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师:很好。
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有什么不同呢?生暖气团的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冷气团的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
师:正确。
那么一上一下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生:不会。
师: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锋面附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呢?(动画演示)锋面附近天气生:(合作探究)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
师:你看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还是在暖气团一侧?生: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要特别注意: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锋面附近。
(动画演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图1 冷锋天气图2 暖锋天气师: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冷暖锋是怎么形成的呢?图1、图2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生:图1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
图2冷空气被迫后退,说明暖空气强大,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
生: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师: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
冷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前。
最好记的还是: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对于冷锋来说,冷气团在锋的后面,而暖锋的师:冷暖锋面的坡度及符号有何不同?锋线凸出方向有何特点?生:(合作探究)冷锋面的坡度较大,符号是三角形;暖锋面的坡度较小,符号是半圆。
冷暖锋的锋线凸出方向都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冷暖锋的形态和符号不同,产生降水的区域也不同。
那么,当一冷锋或暖锋经过我们这里时,我们将感受到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呢?(板书)1.冷锋与天气(动画演示)冷锋动态移动过程图3 冷锋天气(投影文本)观察城市在冷锋过境前、过境时以及过境后受什么气团影响,天气怎样?提示:从气温、气压、天气情况考虑。
生:(合作探究回答)冷锋过境前,城市还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正好移动到城市区域时,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当冷锋过境之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的暖气团,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师:冷锋过境的天气情况我们讨论了,你能不能尝试完成暖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呢?生:(合作探究,找同学作为主动播报)师:(动画演示)暖锋动态移动过程图4 暖锋天气师:(总结归纳)过境前城市正处在冷气团的控制之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暖锋正在过境,由于暖锋移动的速度较慢,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当暖锋已经移出该城市时,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师:总结一下冷暖峰过境时的天气特征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甲(锋前天气)乙(过境时天气)丙(锋后天气)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冷气团控制,云层加厚,多气温升高,气(小结)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
如: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冷锋,以及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又会形成什么样的锋呢?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时候,会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就会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会给当地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板书)3.准静止锋与天气师:初夏时,冷暖气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阴雨天气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俗称“梅雨”。
师: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板书)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推进新课师: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高压脊和低压槽?(板书)1.低压、高压(投影)教材图2.21师: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师:而高压低压是针对起来来说的,如果我们从气流的角度来看,分析一下高压、低压四周的气流流动状况。
师:北半球和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因此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旋。
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师:北半球和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因此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反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是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是逆时针辐散。
(动画演示)北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三维运动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气旋),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反气旋),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生: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中心空气被迫上升(上升气流),当气流升至高空时,又会向四周流出;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下沉气流)。
师请大家观察动画,总结填表。
(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气旋反气旋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气流方向垂直方向低压上升高压下沉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师:低气压、高气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给大家总结了两个方法。
右手定则: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运动方向,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右手表示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左手定则: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运动方向,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左手表示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探究活动师:假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呢?探究办法、过程:分组合作探究,总结提出结论。
探究结果:生: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空气上升容易凝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生: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
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
师:可见气压的分布导致空气的流动,气流的运动影响天气的形成。
那么当这些气流有了冷暖之分,在低压系统中就有了锋面气旋,那么锋和气旋结合在一起会怎样呢?我们接着来看——锋面气旋。
在低压(气旋)的低压槽位置,两侧气流向中间流动,那么由于北侧的位置的空气相对于南侧位置的空气温度低,所以就是冷暖气团在低压槽附近相遇,形成锋。
请大家看图判断,图中所示的低压槽附近形成的锋都是什么性质的锋?生:C位置形成的是冷锋,E位置形成的是暖锋天气系统。
师:你能否通过所学的锋面系统的知识分析一下C、E位置的天气变化特征呢?生:师:以北半球为例生:气旋过境时,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常见阴雨天气。
北半球气旋东部刮偏南风,因来自低纬气温高,水汽含量多,所以多云雨。
西部刮偏北风,空气来自高纬,降水少,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影响我国的气旋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高气压反气旋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常见天气系统”中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不再陌生,更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指导生活。
板书设计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压、高压2.气旋、反气旋、3.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